【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25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25年会专区

[黄景春 陈杰]豫南盘古神话的在地化生成及活态传承
  作者:黄景春 陈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5-10-17 | 点击数:10
 

•中国民俗学会2025年年会论文•

豫南盘古神话的在地化生成及活态传承
黄景春  陈杰
(上海大学)
 
摘  要:大梵天创世神话随佛教传入中国以后,随即与中国本土神话和道化宇宙观结合起来,也融入了自在天创世的情节,形成了中国盘古神话。中国民众不但普遍接受了盘古神话,道教还把盘古改造成最高神元始天尊。盘古神话在中国各地黏附于名胜山水,实现了在地化传承。豫南地区也出现了盘古庙、盘古山,盘古神话与伏羲女娲神话相结合,形成了当地特色的口头讲述。当代豫南盘古神话主要有盘古开天辟地、盘古兄妹造人、盘古创造万物及文化制度等三个类型,口头讲述中融入了当代知识和价值观念。随着盘古山旅游景区的开发,盘古神话活态传承也将以更多样化的方式进行。
关键词:盘古神话;在地化;活态传承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化仪]地景再造:临清塔遗产化过程中的民众实践
下一条: ·[黄亚欣]口头传统演述的具身性
   相关链接
·[刘卓越 孙义苏]非遗活态传承中的身份重构:梅庵派古琴传承人的代际实践·[金茹雪]“两创”视域下曲艺类非遗活化路径研究
·[杜小钰]石臼湖舞龙非遗的活态传承与长江文化精神特质研究·[翟笑轩]自然景观与民间传说的动态共生
·[党佳丽]超越结构主义:“白氏郎传说”的在地化实践与民俗学方法论反思·[陈慧琳]传说·景观·信仰:湖南津市嘉山孟姜女传说的在地化叙事体系研究
·[白存良]口头传统规约下的《水浒传》在地化演绎·[马盛德]非遗见证了人类的创造力 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
·[姚春敏]明清以降乐户族群在地化过程探微·[张多]以“大遗产观”推动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格局:来自红河哈尼梯田的再在地化实践与中国经验
·[王艳 罗钰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短视频平台的活态传承与破圈传播·[万水清 朱婉尚婕 稽明星]基于文化聚落中的都市茶馆变迁
·[李滢钰]性别视角下的广西瑶族服饰传承发展研究·[董秀团]云南白族大本曲曲目创编与演述的“在地化”实践
·[陈杰]中国近代期刊报纸中的盘古神话研究·[曹冰青]乡村振兴视域下江苏传统戏曲活态传承路径
·民间叙事研究经典系列讲座 | 叶涛教授讲授“民间传说的在地化——牛郎织女传说研究”·[季中扬]亲在性与主体性:非遗的身体美学
·[任积泉]河西宝卷中的曲牌曲调音乐遗存及活态传承状况浅析·[黄景春]黄帝神话的在地化生产及其文化产业开发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