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2017阿拉伯国家、非洲英语国家非遗保护研修班开班
  作者:记者 程佳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9-01 | 点击数:2710
 

      8月23日,由商务部主办、文化部指导、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承办的2017阿拉伯国家非遗传承与保护研修班和2017非洲英语国家非遗保护研修班在北京开班。来自阿拉伯地区5个国家的26位学员,以及来自埃及、尼日利亚、塞舌尔等国家的20名文化官员及非遗专家参加了培训班。

      埃及文化部文化发展基金会办公室主任萨利·阿瓦德·阿卜杜拉·米乐萨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着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人情等,蕴藏着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特质,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中国的工作经验和成功做法值得其他国家学习和借鉴。

      据了解,本次研修班还组织学员与非遗领域的专家学者就中国非遗保护政策与措施、非遗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等话题进行了交流探讨。并组织学员前往北京的伏羲琴院、永新华韵文化产业园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相关文化园区体验非遗文化。

      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段周武表示,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研修班旨在进一步加强与非洲英语国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里的交流与合作,更好地开展同各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等方面的相关工作。

本文原载:《中国文化报》2017-09-01 第7版:文化交流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山东淄博市周村区:盘活非遗资源 助力有序传承
下一条: ·2017非遗传播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
   相关链接
·[张竹村]国际非遗保护领域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工匠管理机制分析与启示·[王雨铭]生成性遗产:民间文学类的非遗保护建构
·[王心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在地实践:以浙江省“3+N 保护行动(2018-2024)”为主线·[陆慧玲]非物质文化遗产叙事的时间重心:朝向当下与未来的遗产保护理念
·[李媛媛]数智时代非遗保护政策演进理路·[李永良 李璐]民间美术非遗保护出版研究乱象刍议
·[赖伟鸿]回归戏剧表演传统:从“戏/俗二分”到“戏/俗并置”的非遗保护范式转型·[葛玲]当代赫哲族“伊玛堪”传承情况调查
·[高崇勋 周恩 吕志华]非遗保护视域下山东地方戏曲助力民俗场馆建设研究报告·[程瑶]“活鱼要在水中看”:非遗保护政策研究的立场、理念和循证路径
·如何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康丽]非遗保护与性别平等:春节申遗成功说起
·第二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拉开帷幕·[巴莫曲布嫫]将青年的声音带到非遗保护最前沿
·“数字环境中的非遗保护:互联网失序治理与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学术研讨会顺利举行·《法制与新闻》杂志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展示非遗保护“中国经验”
·展示非遗保护“中国经验”·[杨利慧 丁红美]中国非遗研究20年:成就、焦点、贡献与问题
·“中国非遗保护20年:成就、挑战与展望”学术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成功举办·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