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2003年公约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教科文组织相关《公约》2003年公约

阿塞拜疆是下一届保护非物质遗产委员会会议的东道国
  作者:UNESCO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12-07 | 点击数:4731
 

07.12.2012 - UNESCOPRESS
 

阿塞拜疆是下一届保护非物质遗产委员会会议的东道国

 

巴黎,12月7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下一届会议将于2013年12月在巴库举行。2013年也正逢教科文组织2003年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10周年。

这一决定是12月3日-7日在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举行的第7届保护非物质遗产委员会会议接近尾声时做出的。

在此次会议期间,共有4项遗产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7项遗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外《最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项目名册》(即《成功经验汇编》)也新增了两个项目。

新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

新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有:

委员会还批准了两项申请《最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项目名册》的项目。这一名册中的项目可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范例。

两项新入选《名册》的项目分别是:

近800名代表参加委员会会议对16个公约缔约国提交的定期报告进行了审议。这些报告介绍了报告国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采取的法律、法规及其他措施。报告还评估了非物质遗产列入名录对相关国家的非物质遗产保护所产的影响。会议期间,还有4项申请在保护及清查方面获得国际援助的项目获得批准,援助金额总数达66万美元。

迄今已有 31个项目被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57个项目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0个项目列入了《最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项目名册》。

媒体联系人

UNESCO Press Service: Lucía Iglesias Kuntz, +33 (0) 1 45 68 17 02

播放媒体: Carole Darmouni, +33 (0) 1 45 68 17 38.

2012非物质遗产会议图片集

媒体资源

更多信息

新浪微博:

weibo.com/unesco

或腾讯微博:

e.t.qq.com/unesco

  文章来源:UNESCOPRESS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再添7项新遗产
下一条: ·第8届保护非物质遗产委员会会议在巴库举行
   相关链接
·中国春节 人类非遗|巴莫曲布嫫:春节是促进文化对话、助力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如何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巴莫曲布嫫代表谈用法治守护非遗瑰宝:修改非遗法让“保护”成为核心关键词·传承非遗守护文化根脉(改革再深化 奋进新征程·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康丽]“非遗”这个标签不能乱用·[刁统菊]女性是非遗传承的重要力量
·[康丽]非遗保护与性别平等:春节申遗成功说起·[朝戈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讲》:进入非遗堂奥的好用指南
·第二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拉开帷幕·[刘魁立]非遗传承: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
·[巴莫曲布嫫]将青年的声音带到非遗保护最前沿·[郭翠潇]寻找非遗“出圈”“出海”的内生动力
·“数字环境中的非遗保护:互联网失序治理与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学术研讨会顺利举行·[杨秀]让年味儿重新浓烈起来
·《法制与新闻》杂志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展示非遗保护“中国经验”· 探索新近列入名录的活态遗产项目
·图文报道丨中国3个遗产项目从急需保护名录转入代表作名录·展示非遗保护“中国经验”
·[杨利慧 丁红美]中国非遗研究20年:成就、焦点、贡献与问题·[黄永林]非遗传承主体和保护主体的责任与协同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