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议信息

首页动态·资讯会议信息

上海市举行《中华民族文化大系》编纂工作会议
  作者:上海市民宗委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8-21 | 点击数:4738
 

  8月16日下午,《中华民族文化大系》第一次编纂工作会议在上海举行,这意味经过两年多的酝酿,被列为国家“十二五”重点出版工程的这一“大系”编纂工作已正式启动。国家民委、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务院新闻办相关领导对编纂工作启动表示祝贺。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振武出席会议并讲话。

  杨振武表示,“大系”编纂出版不仅具有重大的文化传承价值,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牢牢把好政策导向关,以“为每一个民族做一张文化名片”的编辑思路,精益求精,确保把好选题做成一流精品。同时,紧紧依靠各民族专家学者,充分吸收国内外优秀研究成果,根据当代读者阅读特点,创新写作和传播方式,占领文化传承和文化传播两个制高点,实现民族化、科学化、大众化的统一。

  会上,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大系”总主编乌丙安代表专家学者发言。上海市民宗委、市新闻出版局、市文联、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大系”总主编及各民族卷主编60多人参加会议。

  “大系”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所属故事会公司组织编纂。编辑团队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开展学术研讨,确定了40多个民族卷的主编人选,300多位民族专家学者将参与“大系”的写作。目前,藏族、蒙古族等一批民族卷已形成富有学术创见和文化传播力的书稿。(来源:上海市民宗委)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2012-08-20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纪念蒙古族故事家朝格日布诞辰10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在鄂托克旗胜利召开
下一条: ·第三届中国(吉林)国际萨满文化论坛长春举行
   相关链接
·[张辉刚 唐钰镥 王宇澳]家国同构:中国传统仪式中文化身份认同的追溯与统合·[袁玥]文化展演场:近代上海书场的表演与空间
·[喻博煊]成为“侨仙”:黄大仙信仰的海外传播与在地化·[游红霞]谱系理论视角下民俗文化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理与路径
·[尹博]上海都市生活的饮料神话:基于星巴克与蜜雪冰城网络言论的文化观察·[邢光耀]少数民族神话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魏鹏翔]中华民族共同体视角下的西南芦笙民间传说研究·[王淑英 范家婧]多民族共享文化符号:诸葛亮传说在版纳、普洱地区的族际流动
·[邵卉芳]民俗学的担当:学科教师如何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邱月]重彰地域性:民族民间体育的自洽与复兴
·[娘本]民间故事歌《方四娘》在西北多民族中的流传·[刘婷 高睿涵]空间分类与精神实践:武陵山区文化空间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的价值意蕴
·[林旻雯]日据时期台湾地区歌谣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工作·[林玲]抗日战争时期炎黄神话的族源记忆和认同凝聚
·[林晨滢]从嘉峪关传说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间路径·[李玉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新疆巴里坤汉族英雄叙事结构与国家文化认同
·[李斯颖]中华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对人类起源神话叙事的塑造与丰富·[纪秋悦]民国初期上海宝卷的书籍生产与知识阶层转型:以《针心宝卷》的书籍史为例
·[段淑洁]身体、社会与文化:节庆民俗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个记忆维度·[陈曦]从灾异叙事到共同体象征:滇中阿拉乡祭虫神话的生成与功能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