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林华东】闽南文化的精神和基本内涵

【林华东】闽南文化的精神和基本内涵

闽南文化的精神和基本内涵

林华东

中国新闻网 2009年11月17日 09:40 来源:光明日报



  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大家庭中的一员。从特征上说,它以闽南方言为载体,存活于闽南方言通行的社会之中。从地域范围说,它发源于福建泉州地区,逐步向漳州地区、潮汕地区和雷州半岛、台湾地区及海南地区扩展;并且随着闽南人的足迹,沿着江河海岸延伸至广西平南玉林地区、浙江平阳地区、东南亚港澳地区,以及内陆的江西上饶周边地区、江苏宜兴以及本省的闽北、闽东和闽中个别地方。从数量上说,国内外认同闽南文化、生活在闽南方言圈的,大约有6000多万人。从历史角度说,闽南文化经历了2000多年的风雨历程,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闽南人的变迁,它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  

  一、闽南文化的历史来源

  使用共同的语言、遵守共同的风俗习惯、养成共同的心理素质和性格是文化的基本要素。闽南文化是闽南人为适应自然环境和经济要求而产生的具有高度共识的意识和行为。研究闽南文化,首先就得探索闽南社会的形成。

  闽南是福建南部泉州、漳州和厦门的总称。福建上古时代就被称为“闽”,当时土著叫闽人。战国时期至汉武帝期间,福建土著经历了古闽人和古越人融合以及闽越人整体北迁的历史大动荡。汉武帝平闽(前110年)之后,闽地空虚,给汉人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空间。

  从西汉设冶县(前85年),到东汉末贺齐入闽(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是汉人入闽并融合闽越遗民的关键时期。据朱维幹《福建史稿》,这个时期福建的经济、社会已具备一定规模。永安三年(260年)东吴即建东安县于现在的泉州西门外的丰州,属建安郡。西晋咸宁六年(280年),又置绥安县于漳浦。晋太康三年(283年)改东安县为晋安县,又从晋安县中分出同安县。此后,汉人超大规模入闽大约还有五次,包括史书未曾记载只在民间流传家谱出现的东晋初的“八姓”入闽,史书记载的梁朝侯景之乱的大批难民入闽,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率兵入闽,唐末五代时期王潮、王审知率兵平闽,南宋末期两个短命皇帝赵罡(端宗)、赵昺(帝昺)在福建就位引来北方保驾抗元的众多忠义之士入闽。

  有人曾经提出汉人入闽不早于东晋之初,其实不然。因为移民社会往往人语相随、语比血浓。从语言现象分析,今天的闽南方言继承了上古汉语的主要特征,被学术界公认为“活化石”。而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战乱,胡汉交杂,人口结构明显变化,当时汉语出现的许多新特征,却没在闽南语中体现。而且,永嘉之乱前闽南地区就有了汉人的墓冢和寺庙道观。可见入闽汉人早于东晋。到了宋元时期,借助于当时城市的开放,泉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港逐步走向鼎盛,成为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的世界性大港。这个时期闽南人开始大量向外扩展,最终形成了今天闽南人的分布格局。

  通过上述简单的追溯,我们基本可以厘清闽南文化的渊源。闽南民系族群是古代中原汉人多批次大规模入闽,并与当地闽越遗民逐渐融合而成的。从中原带来的黄土文化,与闽越人“善舟船”的海洋文化相结合,形成闽南文化的基础。宋元时期,频繁的对外交流,使闽南文化又融合了伊斯兰文化、印度文化、欧洲文化和南洋文化。近代以来,闽南文化继续接纳西方异质文化,不断获得更新和发展。闽南社会始终保持着开放、兼容的心态,历经1000多年的积淀,泉州因此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多元历史文化名城。闽南文化如同一个雪球,顺着历史的轨道滚动,不断壮大,不断发展,不断成熟。

  二、闽南文化的精神内涵

  一种文化的命名,就在于它具有自身独立的特色和存在价值。闽南文化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重乡崇祖的生活哲学、爱拼敢赢的精神气质、重义求利的价值观念和山海交融的行为模式。

  重乡崇祖。中国传统文化的家族本位和乡土色彩,在闽南人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闽南人因为远离中原,就特别注重保存历代流传的文化信息,特别害怕被边沿化。闽南文化中的重乡崇祖,作为一种潜在的心理意识,已经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闽台地区,在东南亚,在海外,闽南人都十分强调认宗认谱,结社建馆;通过修族谱、建祠堂、注“堂号”(如颍川、西河、陇西、太原)来凝聚家族血缘关系,记忆祖地,追溯历史,建立浓厚的乡土观念。闽南人十分热衷兴办教育,传承母语文化;十分重视沿袭岁时习俗,传承民间信仰(如妈祖、郑成功、清水祖师、保生大帝、开漳圣王)。值得称道的是,承载闽南文化的闽南方言,至今还在大量使用着古汉语的“鼎”(锅)“册”(书)、“箸”(筷子)、“昼”(中午)、“目”(眼睛)等基本字词。因为有了闽南方言,流行于闽台两地的宋元南戏梨园戏、以丑见美的高甲戏、闽台互为流转的歌仔戏、充满谐趣的民间“讲古”、世界一流的提线木偶和布袋戏,始终保留着古老的传统色彩。被誉为“中国民族音乐瑰宝”的南音,其优美的旋律至今仍萦绕在两岸同胞之间,其唱词标准音还必须是闽南泉州话。通过保留如此明显的文化特征,藉以表明一个民系族群追溯祖先、继承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闽南人达到了巅峰。

  爱拼敢赢。闽南地区是一个移民的社会。移民性质促使闽南人为了生存产生拼搏意识。古代闽越人在恶劣环境中的抗争精神,也融入闽南文化之中。在闽南地区,这种拼搏精神不只是男同胞才有,它也深深流淌在女子的血液之中(惠女水库的建设可以为证)。宋元以降,闽南地区成为古代世界著名通商大港,闽南人的视野因之更加开放,他们漂洋跨海,在世界各地不断开辟新的生存空间。他们不满现状,勇于进取,敢于冒险,百折不挠。“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靠自己的骨头长肉”正是这种精神的写照。改革开放30年,经济的迅猛发展成就了今天影响全国的“泉州模式”。“爱拼才会赢”作为全体闽南人的精神气质,已被全社会所公认。

  重义求利。闽南人有着极强的创业能力和经商天赋,亦商亦儒成风。朱熹曾称泉州“满街都是圣人”,指的正是当时儒学教化兴盛的景况。南宋诗人刘克庄有诗记载:“闽人务本亦知书,若不耕樵便读书。惟有刺桐南廓外,朝为原宪暮陶朱。”(“刺桐”即泉州)闽南人善于经商海内外闻名,自古至今千余年不曾改变。“卖三占钱土豆也要做头家”的理念已经深深植入闽南人的头脑中。福布斯最新公布的世界华人富豪中,资产20亿美元以上者,闽南人约占60%。闽南人崇尚优秀的传统价值取向,既务实求利,又真诚回馈社会。从信仰上,闽南人推崇关羽之义,称之为帝爷公。在现实中,闽南人急公好义,四处皆然。有数不清的海内外经商者积极回报乡梓,助学兴教、筑路修桥,投资经济建设、改变家乡面貌。毛泽东誉之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杰出侨领陈嘉庚倾囊兴学,其精神影响着当今几代人;汶川大地震,台塑大王王永庆率先一次性捐款1亿人民币,数额之大令人动容;侨亲李陆大爱国爱乡,捐巨资兴学办教、扶贫济困,声名远播,以之命名的“李陆大星”因此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闽南人的义利观令人叹为观止。

  山海交融。地理环境能够塑造人,能够催生文化特色。闽南地区背山临海,依山者从山求生存,面海者向海谋发展。生存环境造就了泉州人不安现状的打拼精神,漳州人安于鱼米、花果之乡的心态,潮汕人积极向外的拓展意识。虽然,闽南文化内部有这样的差异,但是,其骨子里却有着山海交融的共性。一旦有了支点,耕山者照样可以临海。家住山区的人,照样可以闯荡江湖,可以漂洋过海,可以“过番”,可以入台。比如,安溪县不靠海,但是为了生活需求,他们也和晋江人一样,离乡背井,渡海求生。目前安溪籍台湾乡民多达200多万人,占台湾省总人口的1/10强;漳州人也会跨海而东,参与开发宝岛,漳州籍台湾乡民也已超过700万人。山海交融的行为模式已经成为闽南人的典型特征。

  三、闽南文化传承的意义

  闽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统一性、乡土情谊、家族本位和崇儒重德等典型特征,在闽南文化中都有体现。但闽南文化不仅包含了崇儒拜祖、家族经济、乡土情怀、习俗传承、自强不息等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而且还如前所论,具有自身典型的特色。

  闽南社会形成的历史背景和远离中原的地理环境,锻造了闽南人性格中的延展性、进取性和开放性。这是闽南文化对中华文化的一种延伸和创新。因此,就有了别具特色的闽南家族制度、遍布闽南各地的丰富的民间习俗信仰、闽台之间千百年来的同胞情谊、闽南人拓殖海外的世界眼光和深刻的商务理念。闽南人既能海纳百川,又勇于搏击浪尖;既追求中庸和合,又敢于推陈出新;既有浓厚的乡土观念,又积极向外寻求拓展;既崇尚名义,又敢于逐利。闽南文化的重拼搏、敢开拓、善机变、恋乡谊、崇正统、乐教育的理念,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当前,开展闽南文化研究,既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需要,也是广泛联系海峡两岸闽南人共同建设美好家园、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需要;既是当前弘扬先进文化的题中之义,也是建设海峡两岸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