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胡兆量]中国民俗地理探幽

[胡兆量]中国民俗地理探幽

  

中国民俗地理探幽

  [来源:华夏地理 | 更新日期:2009-10-22 10:48 |

  作者:胡兆量



  【作者简介】胡兆量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 100871

  【内容提要】民俗地理研究民俗与环境间的关系。我国民俗中有不少“怪”,如东北十大怪,关中十大怪,云南十八怪等,都是地域性较强的民俗。剖析这些“怪”与环境的联系,找出其中的规律性,“怪”就不怪了。民俗大体可分五类。生产习俗和生活习俗受环境影响较深。南米北面是农业和饮食的地域特色。文化习俗与意识形态有关。其中也是环境的曲折反映。南柔北刚是音乐戏剧的重要地域差异。寒冷地区气候是民俗的基础,东北十大怪都与寒冬有关。高原上地貌对民俗的影响增加。在云南十八怪中,地貌的烙印最深。丰富多彩的民俗是我国民俗地理学的肥沃土壤。民俗地理学的发展将丰富我国人文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内容。

  【关 键 词】民俗地理/民俗分类/文化传承



  1 中国民俗地理的对象和任务

  民俗作为一个科学的概念出现在1846年的英国。那年汤姆斯(W.J.Thomas)将民众Folk和知识Lore两词合并组成新词民俗(Flklore)。本世纪初,民俗学概念传入我国。1923年10月周作人在北京大学《歌谣周刊》上首先使用民俗学一词,不久被我国学术界普遍接受。在蔡元培、刘半农、顾颉刚等文化名人推动下,民俗学在我国发展较快。

  民俗地理研究民俗与地理环境间的联系,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地理学的半壁江山。民俗是民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文化,是最贴近人民大众的那部分文化,也是最生动活泼的那部分文化。中国民俗地理就是中国人民大众的文化地理,中国文化地理的基础。我国面积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复杂,民俗地理的研究内容十分丰富多彩。《晏子春秋·内篇问上》说:“古者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西游记·十五》说:“正是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回忆童年在浙江省镇海县乡居时,祭祖必用花卷和糖包。南人不会做这类面食,就从食肆购买。到北京上学后发现,花卷和糖包是北人日常食品,祭祖选用是慎终追远不忘祖辈习俗的反映。从家谱中得知远祖在宋时从河南省沈邱县迁入。民俗地理在文化和历史间架起一条桥梁。

  中国民俗地理研究可以丰富中国民俗学的内容。民俗有五个主要特征:社会性;传承性;民族性;地域性和变异性。要深刻剖析民俗地域性的形成原因,就要跨入民俗地理领域。我国民俗中有少不“怪”,例如:东北十大怪,关中十大怪,云南十八怪。这些“怪”都是地域性较强的民俗,在初来乍到的外地人眼中,视作怪事。剖析这些“怪”与环境的联系,找出内在的因果规律,就成了必然性了,“怪”就不怪了。

  关于民俗的分类国内外学界有不同的见地。从民俗地理的角度评定,我国民俗学界的分类是比较科学的。我国民俗学界将民俗分为五部分:①生产习俗,包括渔猎、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建筑业、商业等方面的习俗;②生活习俗,包括衣、食、住、行、医、用、语言、产育、婚姻、丧葬、寿诞、礼仪、节日等方面的习俗;③文化习俗,包括民间的口头文学、美术、舞蹈、音乐、游艺、竞技等方面的习俗;④组织制度,包括村落、家族、社团的组织和制度、姓氏的习俗;⑤信仰和迷信,包括图腾崇拜、神灵信仰、诅咒、禁忌、预兆和占卜等方面的习俗(注:王文宝:中国民俗学史,2~9页,巴蜀书社,1995年9月。)。民俗地理与民俗学在研究领域上的唯一差别是民俗地理着力分析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的部分。建筑、饮食、服饰等领域受环境制约较明显,往往是民俗地理研究的重点。对于纯粹意识形态方面民俗,民俗地理不可能投入过多的笔墨。

  中国民俗地理研究的意义是多方面的。第一,可以开拓一个宽广的研究天地,推动中国人文地理学、中国民俗学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第二,可以加深对我国民众智慧和创造力的认识,加深对乡土的认识,激发爱国爱乡的精神。第三,可以从民俗的变异中发现那些落后的应该剔除的糟粕,吸收适合当地情况的新风新俗,推动社会的进步。

  纵览我国五彩缤纷的民俗地理,初步可以找到四点比较清晰的轨迹:①寒冷地区气候是民俗地理的基础;②高原上地貌对民俗地理的影响明显增加;③饮食风俗受环境影响很深;④民间文艺中有环境的曲折反映。

  2 寒冷地区气候是民俗地理的基础

  在寒冷地区,人类首先要想方设法避寒取暖,在衣、食、住、行方面,都以抵抗严寒为准则。东北是我国典型的寒冬地区。东北民俗中的十大怪大都受气候制约。住的方面,烟囱安在山墙边,窗户纸糊窗外,穿的方面,四块瓦片头上盖,反穿皮袄毛朝外,都是为了防寒。烧炕是东北抗寒的主要措施,烟道穿过全屋,到山墙根引出,可以充分利用热能。室内外温差大,室外温度低,纸糊在窗外,处在永冻状态,不会破损。如果糊在窗内,室内暖气把冰霜融化,纸很容易受损。东北毡帽四边有长舌,随时可以翻下来防风取暖。用山羊皮做的皮袄反穿时,粗直的羊毛朝外比较舒服。酸菜是东北人民冬半年的当家菜。没有充裕的当家菜,漫长的冬半年日子不好过。十七八岁姑娘叼个大烟袋反映东北农闲时间长,为了农闲消遣,女士也养成抽烟的习惯。随着经济生活的多样化和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姑娘叼烟袋的习俗也渐渐淡去了。

  此外,东北有两奇,棒打獐子瓢捞鱼,野鸡飞到灶窝里,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都是高寒气候的产物。清人杨宾在《柳边纪略》中说:“土人语云辽东三件宝,貂鼠人参护腊草。余谓参、貂,富贵者之宝也;护腊草,贫贱者之宝也。”所说的护腊草就是乌拉草,可以垫鞋御寒。

  3 高原上地貌对民俗影响明显增加

  到了高原山地,地貌成为民俗地域性的主要原因。地貌对民俗的主要影响表现为直接和间接两类。直接影响通过坡度、海拔、岩性对民俗产生作用。间接影响通过高原山地的气候、水文、植物、动物、土壤,通过山区交通不便对民俗产生折射作用。以云南高原为例,地貌影响十分明显。云南十八怪中火车没有汽车快,袖珍小马有能耐,石头长到云天外,都与地貌有关。火车爬坡性能不如汽车。爬坡时,为了降低坡度,铁路要延伸线路距离。加上新中国成立前云南修建的是窄轨铁路,使用的是小型机车,更显得缓慢。山道崎岖,山区饲养条件差。滇马小巧,既能适应当地饲养条件,又可攀登崎岖的羊肠小道,深得群众欢迎。石头长到云天外,山洞能跟仙境赛是岩溶地貌的奇观。以路南石林为代表,“有的如一柱擎天,有的如古塔群立,有的如灵芝菌集,有的如屏风隔扇,有的如高墙垣立”(注:谢凝高,中国的名山,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188页。)。热带岩溶,无山不洞,无洞不奇。洞内钟乳、石笋,琳琅满目,神奇莫测。严格地说,石头长到云天外,山洞能跟仙境赛是自然景观,不是典型的民俗。然而,彝族和苗族青年男女在石林间、仙洞前“阿细跳月”,伴着明快的芦笙,联袂把臂,宛转盘旋,翩翩起舞,就是绚丽多姿的民俗画卷。

  云南高原地貌与衍生的四季如春气候相结合,对经济生活和民风民俗有一系列烙印。鲜花四季开不败,常年都出好瓜菜,茅草畅销海内外,说的是云南丰富的农林资源。蚂蚱能做下酒菜,好烟见抽不见卖,三只蚊子一盘菜具有明显的民俗色彩。云南好水好土栽好烟,好烟是云南第一经济支柱,行销全国。过去,当地只有头头面面人物通过专门渠道才能得到上等云烟。山深林密草茂,昆虫个大体肥,蚂蚱炸后,焦黄酥脆,是下酒佳肴。竹筒能做水烟袋,摘下草帽当锅盖,鸡蛋用草串起来,都是充分利用云南当地林草资源的举措。竹制水烟筒既可保持旱烟香醇,又能过滤尼古丁,提神健身。用草编成的锅盖,盖得严实,还能给食物增添青草香味。鸡蛋是易碎商品,运输携带都不方便,用草串起来是独具一格的包装方式。

  地形对云南民俗的影响远远超过“十八怪”的范围。云南民俗中有两绝:一是丽江永宁摩梭人的母系社会“女儿国”;二是怒江僳僳人的原始共产主义性质村社组织“君子国”。这两例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活化石能够保存至今,主要原因是崎岖的山地阻隔了与外界的联络。摩梭人盛行走婚制,民知其母,不知其父,妇女担任家长,组织全家生产、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僳僳人家族村社组织内,土地伙有,共同耕作,互助盖房,共负债务,杀猪共食,煮酒共饮。在僳僳地区,如果你带的东西过重,可以把东西挂在树上,或者放在路边,只要在上面压一小块石头做标记,回来再取,东西准在。从云南马店的一些禁忌中,反映当年马帮生活的艰辛与危险,和沿海渔民与海洋搏斗有关的禁忌有相通的地方。在马店里,摆在桌上的饭甑和菜碗,不能挪动,不可端起菜碗倒汤,否则中途有翻驮的麻烦;不能用双手扶门框,不能踩门槛,卡住“财门”,进不了财,还可能遇上土匪。正是这种险恶的交通状况,使得古风古俗得以长久保存(注:丘桓兴,徐欧光,孔雀之乡的民俗与旅游,34页,140页,163页,旅游教育出版社,1995年。)。

  4 深受环境间接影响的饮食民俗

  《汉书·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为天,而民者以食为天。”《齐民要求·序》:“民可百年无货,不可一朝有饥,故食为至急。”饮食是民俗的一大门类。

  自然环境对饮食的间接影响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环境制约作物类别,作物类别影响食物特色。我国北方产麦,风味食品以面制品为主。馒头、包子、花卷、饺子、烙饼锅贴,都离不开面粉。太原食品有十大面:拉面、揪面、擀面、拨面、檫面、刀削面、刀拔面、剔尖、饸饹面、猫耳朵。南方盛产稻米,风味食品大都用米制成。米粉、糕团、粽子、汤圆、油堆、糍粑、沙糕,都是米制品,粥和饭的品种繁多。二是食品调理是人们适应环境的重要手段。潮湿地区人们喜欢用辛辣祛湿,形成明显的辛辣食品带便是一例。

  关中十大怪多半是饮食风俗。面条似腰带,锅盔似锅盖,碗盆难分开,辣子也是一道菜,既有面食的基础又反映西北人民豪放的性格,简朴的生活,折射出西北大地雄浑粗犷的自然景色。云南十八怪中过桥米线人人爱,米饭饼子烧饵决是稻作环境下的风味美食。

  饮食风俗融有历史文化的底蕴。西安饮食三绝饺子宴、仿唐菜和泡馍都与历史文化有关。饺子是北方大众食品,到了九朝古都西安,制作特别精美。仿唐菜是唐都遗风。泡馍用牛、羊肉浓汤,深受草原游牧民族饮食影响。西安盛行泡馍反映自秦汉以来,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多方交融。

  5 民间文艺中有环境的曲折反映

  民间文艺是民风民俗中受意识形态影响最强烈的一部分,是民众智慧长期演变的结晶。在民间文艺中,可以体察环境的曲折烙印,以民间音乐戏曲为例,最基本的地域特征是南柔北刚。

  北方代表性舞蹈是黄土地上的威风锣鼓,“黄河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刚毅雄壮,气吞山河(注:王昌龄(唐),从军行。)。

  “一声秦腔吼,吓死山坡老黄牛,八尺汉子眼泪流,出嫁的姑娘也回头。”这是陕西人民对家乡戏曲艺术的赞词。唱戏大声吼起来,说的是秦腔声如黄河奔腾,如华山宏伟,如黄河奔腾,如黄土地深厚。高亢的秦腕融有山地民歌的吆喝和西北民风的淳朴。茅盾在《风景谈》中对黄土地民歌有生动的描写:这几位晚归的种地人,还把他们那粗朴的短声,用愉快的旋律,从山顶上飘下来,直到他们没入山坳,依旧只有蓝天明月黑黝黝的山,歌声可以缭绕不散。

  《地理环境与中国民歌》一文对高亢的山歌有进一步的剖析:“生活在山区的人民,很早就发现山体是天然的回音壁,深谷是自然的共鸣箱。由于山大人稀,人们经常扯起嗓子招呼同伴,一声高亢、拖长的吆喝,能在寂静的山谷中长时回荡。这种由吆喝演变成而来的‘喊句’,在山区民歌中经常可见,尤其是歌曲的天头与结尾(注:胡成龙、曹诗图,地理环境与中国民歌,地理知识,1992年,10期,7页。)。

  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东北流行剧种“二人转”。反映人民“虎、实、乐”的性格。东北居民大都是100多年来从关内闯关东迁入的。经历艰难的迁移生活后在戏曲上追求简练明快,说、唱、舞巧妙结合的艺术形式。“二人转”汇有相声、小品、戏曲的优点,在特殊历史背景的东北人群中有强大的生命力。

  南方音乐戏曲,悠雅缠绵,丝丝入扣。一曲江南民歌《茉莉花》,登上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盛典,道尽大陆人民与香港人民百年离合情怀。有些南方戏曲过于柔和,男角也宜女子扮演。越剧舞台上的梁山伯和祝英台大半都由女演员扮装。欣赏南国音乐戏曲,犹如进入“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注:杨万里(南宋),小池。)的画卷,显现:“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绿荫来”(注:徐俯(北宋),春游湖。)的意境。

  在婚丧嫁娶、劳动习俗方面,历史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也很浓厚。云南民俗“种田能手多老太,娃娃出门男人带”是独具一格的家庭劳动分工。勤劳是中国女儿的优秀品德,南国妇女尤为突出。妇女担负重体力劳动后,料理家务,看管孩子的责任落在有些男人身上。南国妇女的勤劳与东北姑娘十七八岁叼个大烟袋形成强烈的反差。关中民俗“姑娘不对外”反映当地人浓厚的乡亲宗亲观念和关中富甲西北的地方优越感。

  6 结束语

  科学研究是大众的事业。在中国民俗学兴起时,多次动员全国学界。1918年刊出《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1923年刊出《风俗调查表》,都是动员全国的范例(注:中国民俗学史,184页,204页。)。中国民俗地理研究同样需要群策群力。现在,全国有数以万计的地理工作者散布祖国各个角落,不少来自少数民族。如能就近搜集整理,积以岁月,就能聚沙成塔,筑起中国民俗地理的大厦。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http://www.mzb.com.cn/html/report/107290-1.ht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