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教科文:“世界记忆工程”与《世界记忆名录》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西藏22件“元代西藏官方档案”入选世界记忆项目亚太地区名录

 作者:魏强 西藏信息网 2013-05-03 10:50:00 来源:西藏商报

  2012年5月16日,在泰国曼谷召开的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记忆项目亚太地区委员会第5次全体大会上,西藏自治区档案局(馆)申报的“元代西藏官方档案”经过专家投票推荐,成功入选世界记忆项目亚太地区名录。

  5个提名项目

  其中2项来自中国

  据了解,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记忆项目亚太地区委员会第5次全体大会上,共审议了5个提名项目,其中2项来自中国,分别为中国西藏自治区档案局(馆)申报的“元代西藏官方档案”和中国广东、福建两省档案局联合申报的“侨批档案”。

  经过专家投票推荐后,“元代西藏官方档案”和“侨批档案”均顺利入选世界记忆项目亚太地区名录。获此喜讯后,自治区党委秘书长王瑞连等领导纷纷表示祝贺。至此,中国列入该名录的项目增至5项,其他3项分别为《本草纲目》、《皇帝内经》和天主教澳门教区档案文献。

  西藏自治区档案局(馆)档案保管利用一处处长依苏介绍,“元代西藏官方档案”入选世界记忆项目亚太地区名录,是继2002年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后,在申遗工作中取得的又一重大进展,“元代西藏官方档案”也成为西藏首个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项目。

  形制各异

  有圣旨、法旨和铁券文书

  依苏说,从准备到成功入选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此次入选世界记忆项目亚太地区名录的“元代西藏官方档案”共22件,其中有4份圣旨、5份法旨和15份铁券文书,这部分档案自成体系,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依苏解释说,首先,其年代极为久远,形成于公元1304年至1367年期间,为元代时期,即西藏地方政权萨迦和帕竹时期。另外,形制各异,不仅有圣旨、法旨,还有铁券文书,圣旨皆为内地产手工纸,而法旨和铁券文书之载体全为藏纸,书写形式也独具特色。不仅如此,其文种独特,皇帝圣旨为八思巴文所书写,法旨和铁券文书则为藏文。除此以外,其内容丰富,该组档案反映青藏高原独特的政治生活形态,体现了西藏政教合一这种独特的统治模式,为其形成奠定了理论和现实基础。

  “该组档案充分反映了维持萨迦政教合一统治模式的施政方式,为研究当时的历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档案文献资料。”依苏强调道。

  馆藏丰富

  现存档案300多万卷

  据了解,西藏自治区档案局(馆)是由1959年6月成立的西藏文物古迹、文件档案管理委员会文件档案组发展而来的。馆藏极为丰富,现存档案300多万卷(册、件),自元代始,历经明、清、民国直至上世纪五十年代,时间横跨七百余年。

  文种以藏文为主,另有汉、蒙、满、梵、尼、英、俄等十余个文种。载体为纸质、木质、骨质、 缣帛、金石等。内容涵括政治、经济、历史、宗教、典章制度、天文、地理、科技、工艺、医药卫生,乃至徭役赋税、天变人祸、风土习俗和文化艺术等等。其书写用料除墨外,部分珍本典籍则以金、银、翡翠、珊瑚、珍珠、朱砂等研磨调制后书写于磁青纸面,堪称祖国古代文明的瑰宝。

  近年来,为了更有效地永久性地保管好西藏历史档案,国家对西藏历史档案的抢救与整理的资金投入逐步加大,档案的整理与抢救步伐也在不断加快。据了解,因为需待抢救与整理的档案量太大,档案被损情况比较严重。其中四百麻袋未整档案系特殊档案,多已成档案砖或碎片,目前工作人员正在竭力抢救这批档案。

TOP

“元代西藏官方档案”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

中国日报网 2012-05-26 08:31:22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拉萨5月26日电(记者黎华玲)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档案局(馆)了解到,经该馆抢救后现存的22件“元代西藏官方档案”,在日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委员会第5次全体大会上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

  “元代西藏官方档案”是西藏首个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项目,为2013年申请《世界记忆名录》奠定了重要基础。

  “这是继2002年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后,‘元代西藏官方档案’申遗工作取得的又一重大进展。”西藏自治区档案局(馆)保管利用一处处长依苏告诉记者:“不论是对历史的追溯还是其文物价值,这都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

  据介绍,元代西藏珍稀文书档案是元朝皇廷和西藏统治阶级的档案原件,是此类档案中仅存于世的,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官方档案之一。西藏自治区档案馆是全国唯一保存有元代档案的档案馆。此次入选的22件元代西藏档案仅仅是300多万件(卷、册)中国西藏历史档案中的一部分。

  伊苏说,此次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的22件元代西藏官方档案形成于公元1304年至1367年,皆为纸质文件,包括4份圣旨、5份法旨和13份铁券文书。4份圣旨用八思巴文书写。八思巴文是八思巴为多语言写作发明的一组音标,能用于翻译和书写多种语言。“这四份圣旨是仅存于世的元朝皇帝八思巴文官方档案原件,它的价值无法替代。”依苏说。

  据了解,22件“元代西藏官方档案”此次与广东、福建两省联合申报的“侨批档案”一同入选。在依苏看来,22件元代西藏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将会对极其珍贵的300多万件(卷、册)中国西藏历史档案的宣传、开发利用和抢救保护起到积极作用。

  “世界记忆”项目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项目,旨在保存和传播世界上有价值的档案和图书馆馆藏。世界记忆名录、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和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分别属于世界记忆工程的世界级、地区级和国家级名录。世界记忆工程关注的是文献遗产,具体为手稿、图书馆和档案馆保存的任何介质的珍贵文件,以及口述历史的记录等。

  目前,中国已有7项文献遗产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分别是传统音乐录音档案、清朝内阁秘本档、清代大金榜、纳西东巴古籍文献、“样式雷”建筑图档、《黄帝内经》以及《本草纲目》。

  来源:新华网

TOP

侨批能否走出历史“尘埃”?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4月26日 07:11:18


侨批——海外华侨与祖国乡土眷属的“两地书” 杨 媛摄(金羊网)

  4月19日,“中国侨批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共同研讨了侨批的世界价值和意义。5月份,粤闽“侨批档案”申遗将在韩国召开的世界遗产大会上进行表决,如果表决通过,侨批将成为世界记忆遗产项目。

  侨批又称“银信”,是海外华侨寄给国内侨眷的书信与汇款的合称,是一种“银信合一”的家书,其基本特征是民间性、国际性和系统性。

  根据现有的史料记载,侨批最早出现于19世纪中期清道光年间,最迟的侨批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历时150余年。目前保存的侨批文献共有17万件,主要分布在广东的潮汕、梅州侨乡,以及福建的厦门、福州、泉州等侨乡。

  侨批不仅记载着海外华侨对祖国的拳拳之心以及对乡土、家属的眷顾之情,同时也承载了国内侨眷对旅外侨亲的牵挂与思念。就这个意义而言,侨批可谓是海外华侨与祖国乡土眷属的“两地书”。

  侨批还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书信互通,它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等发生重大变迁的见证;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真实记录;是未经后来人工刻意雕琢过的“史信”。正如五邑大学校长张国雄所言:“侨批不单是华侨家书,更是人类的集体记忆遗产。”

  随着侨批历史价值的凸显,侨批保护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中国多省已着手保护侨批局遗址,建立侨批档案馆,建立口述侨批历史影像和录音档案。并且,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侨批档案于2010年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2012年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

  但是,曾在历史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的侨批,如今却躺在档案馆、博物馆或图书馆里沉睡。如何唤醒其活力,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这段记忆?

  “要将保护侨批的工作继续下去,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进行侨批数字化,如果做好数字化工作,我们的年轻人就能够受到更多侨批文化的滋养。”世界记忆工程亚太地区委员会主席瑞埃德蒙森说。

  此外,还有专家指出,“我们应该抓住侨批申报《世界记忆名录》的契机,让侨批这笔历史赋予的财富从尘埃中走出来,为世界增添独特的色彩。”其实,不论是数字化,还是申遗,激活侨批,唤醒记忆,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深藏在侨批档案里的家园记忆

晋江新闻网 2013-06-25 08:35



  “岳母膝下:敬禀者……付银四元到即查收以为买茶之需。”85年前,一封寄托着菲律宾马尼拉一位华侨对家中长辈深情厚谊的“侨批”,漂洋过海,来到晋江金井。

  如今,世事变迁,侨批的主人已不知在何方,但这一封“侨批”被珍藏在晋江市档案馆,为我们见证着晋江海外华侨对祖国的拳拳之心,以及对乡土、家属的眷顾之情。

  “侨批档案指的是华侨华人通过民间渠道以及后来的金融邮政机构寄回国内的家书、简单附言及汇款的凭证,是一种信款合一的家书。”晋江市档案局馆副局馆长黄项飞说,侨批不仅是珍贵的民间文书,也是闽南文化中重要的文化遗产。

  日前,由福建、广东两省联合推荐、国家档案局申报的“侨批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这也是福建首个入选世界文献遗产的项目。而“晋江侨批”正是本次“申遗”的重要组成部分。

  “侨批”再现抗日时期场景

  “闽南侨批”起于明清,终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当今福建的官方机构中,晋江市档案馆侨批实体馆藏为全省最多———收藏实体侨批档案4303件,主要来源地为东南亚的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等国。

  黄项飞说,侨批虽已退出历史舞台,渐渐被人们淡忘,然而,却也是一种珍贵的历史文物。如晋江市档案馆馆藏中就有不少见证了抗日战争的侨批。

  “燕趁贤婿青及延复在兹,即日接到鸿章之札,捧诵之余,情见乎辞。惠来朱提五元已经拜嘉舍下托福粗安少堪告慰……惟前日敌机来炸五里桥以致住民纷纷逃出外乡不知欲变如何尚难逆(即“意”)料……”(如上图)

  以上这封晋江市档案馆馆藏的“侨批”,写于1937年9月,是一封从晋江东石寄往马来西亚的回批。从侨批中,我们可以看出,抗日战争初期,日军就对闽南地区进行轰炸骚扰,当时的居民惶恐不安。

  “有款必有信,一般在汇款的同时留下‘家信’,叙述家事并声明汇款,因而侨批兼有汇款和家书的双重功能。”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教授李国梁认为,侨批有显著的私密性、真实性和个性化特征,真实地记载了不同历史时期华侨在侨居地的生存发展状况,生动地记载了华侨社会面临的机遇与困境,以及侨乡社会经济、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

  “侨批”见证晋江华侨史

  在现代邮政机构建立之前,移居海外的华侨只有通过水客或民营侨批局传递“侨批”。如今,“侨批”虽已没有生存的土壤,但在晋江文史专家蔡长安眼中,却是活生生的一部“晋江华侨史”。

  晋江是中国著名的侨乡,有“十户人家九户侨”之称。常常是在海外华侨华人的人数超过本村人口,如安海灵水村、青阳三光天、金井石圳、东石的多个社区等。

  《晋江市志》记载,隋至唐代,已有个别晋江籍商贾、僧人出外经商、弘法;开始有晋江人定居国外,则是始于宋元时期,盛于明清及近现代。晋江的华侨多数集中在东南亚各国,其中以菲律宾为最多,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次之。

  蔡长安说,历史上,晋江华侨出洋谋生,其眷属多数则留在家乡,华侨在外勤俭所得,素有辗转汇到家乡赡养亲人和建家置业传统。

  《晋江市志》中就有这样一个数据:1930年,晋江全县侨汇收入2500万银元。1925年,颜文初在《菲岛通讯》中写道:“晋江县八百余乡,皆聚族自居。大乡者万余人,数见不鲜,小乡者亦百人以上,其生活皆藉南洋为挹注。……婚嫁之费,普通人开销皆在千金以上。晋江侨乡的繁华与侨汇密不可分。”

  “侨批档案中保留了大量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内核,对于加强华侨文化建设,增进与海外侨胞的感情联系,促进华侨华人爱国爱乡传统的薪火相传具有重要意义。”黄项飞说,除了维系亲情,架起了华侨华人与国内侨眷之间双向交流的桥梁外,不少侨批还记载着晋江的华侨华人热心捐资赈灾行善、兴建教育、报效桑梓等内容。(记者_董瑞婷 通讯员_叶尚发 文图)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南京大屠杀档案成“世界记忆”

2015年10月12日15:04 新安晚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9日宣布,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第12次会议评审决定,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7家单位申报的11组《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南京大屠杀档案》共分三部分

  2014年,中国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遗产秘书处递交了《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的申请。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上发布的简要介绍,《南京大屠杀档案》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关于大屠杀事件(1937年至1938年);第二部分关于中华民国政府军事法庭在战后调查和审判战犯的文件(1945年至1947年);第三部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机构的文件(1952年至1956年)。

  由于日军故意隐瞒真相、销毁档案,再加上战火动荡导致不少资料损毁,《南京大屠杀档案》的搜集整理相当不易。这份档案既有卷宗、信件、日记等文字记录,也包含美国、德国、丹麦等国的教师、传教士、记者等人拍摄的纪录片和照片。

  如今,南京大屠杀档案由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辽宁省档案馆、吉林省档案馆、上海市档案馆、南京市档案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7家单位保存,其中珍贵原件有条件向公众开放,数字化资料和复制本则完全公开。

  南京市民冒死保存下16张照片

  部分资料是南京大屠杀发生期间所记录,例如一名日本军官自拍屠杀平民及调戏、强奸妇女的照片,后来被南京市民罗瑾冒死保存下16张照片。其余档案包括美国牧师约翰·马吉所摄纪录片、身处国际安全区的金陵女子文理学院舍监程瑞芳日记以及其他多国人士日记、南京军事法庭证词及判决书等。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在此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血腥屠杀30多万手无寸铁的平民与放下武器的士兵,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在国际史学界,南京大屠杀与奥斯维辛集中营、广岛长崎核爆并称为二战史上三大惨案。“这是公正的结论,有利于更好保护南京大屠杀历史。”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表示,11组南京大屠杀档案,全部为记录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第一手史料,具有毋庸置疑的权威性、真实性和唯一性,对于研究当年历史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世界记忆工程又称世界记忆遗产或世界档案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启动的一个文献保护项目。其目的是对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渐老化、损毁、消失的文献记录,通过国际合作与使用最佳技术手段进行抢救,从而使人类的记忆更加完整。在历年来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的346份文献和文献集合中,来自中国的已达10份。

  中方将敦促日方停止说三道四

  参与这一项目申报过程的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秘书长杜越评价说,无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与评审的专家,还是中国,都承受了来自日本的压力。日本方面为阻挠列入绞尽脑汁,他们在不同场合阻止南京大屠杀档案申报世界记忆名录。在项目申报期间,日本还组织了千人大签名,反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中方也采取了针对性措施。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0日表示,中方对教科文组织将《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的决定表示欢迎。“南京大屠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犯下的严重罪行,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历史事实。中方申报材料完全符合世界记忆名录的评审标准、特别是真实性和完整性的标准,申报程序符合教科文组织有关规定,应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记忆。”华春莹说。

  对于有报道称,日本外务省10日发布“新闻官谈话”质疑中方申报材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指责教科文组织未能保持中立和公平,将要求教科文组织进行制度改革,不再被“政治利用”,华春莹表示,事实不容否认,历史不容篡改。

  她表示,中方敦促日方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正视和深刻反省侵略历史,切实纠正错误,立即停止对中方申报说三道四和对教科文组织正常工作的干扰和无理纠缠,以实际行动取信于国际社会。

  □相关

  日军强征“慰安妇”档案落选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9日发布的消息,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被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日军强征“慰安妇”档案遗憾落选。

  我国申报给联合国世界记忆工程的《“慰安妇”——日军性奴隶档案》主要包括了1931年至1949年在华“慰安妇”的档案,记录了“慰安妇”的痛苦遭遇。该档案共分五大类29组,除了苏智良教授提交的24张照片外,其余档案分别来自黑龙江、吉林、辽宁、南京、上海等地以及中央档案馆。

  “申遗不成功,不代表对‘慰安妇’问题的关注就此终结。”作为中国申报“慰安妇”档案中唯一提供了大量史料的个人,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主任苏智良说。

  苏智良说,此次《世界记忆名录》的申报是一个契机,将“慰安妇”的历史文献永久留存,让全世界牢记侵华日军暴行。“好在申遗的一年多时间来,‘慰安妇’问题和南京大屠杀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儒教典籍雕板被韩成功申遗

  除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被收入外,韩国申报的《儒教雕版印刷木刻板》也成了“世界记忆”。

  韩国这次申报的《儒教雕版印刷木刻板》,主要是朝鲜李氏王朝(1392-1910)时期一系列儒家学说相关作品的雕版印刷用木刻板。这批木刻板属于718部书籍和文献,总计64226块,全部为手工雕刻。

  在这些文献典籍中,时间最早的是1460年出版的汉语韵书《排字礼部韵略》。

  这些古籍中不仅包括朝鲜李氏王朝时期儒学家的著作,例如李朝时期朱子学大师李退溪的朱熹理学选集《朱子书节要》(1743)、《圣学十图》(1681)等,也包括不少原汁原味的中国儒教经典,例如朱熹和吕祖谦合著的《近思录》(1794)。

  □链接

  11组档案有哪些

  ●身处国际安全区的金陵女子文理学院舍监程瑞芳日记●美国牧师约翰·马吉拍摄的有关南京大屠杀实景的原始胶片●南京市民罗瑾冒死保存下来16张侵华日军自拍的屠杀平民及调戏、强奸妇女的照片●中国人吴旋向南京临时参议会呈送的日军暴行照片●南京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谷寿夫判决书的正本●美国人贝德士在南京军事法庭上的证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陆李秀英证词●南京市临时参议会南京大屠杀案敌人罪行调查委员会调查表●南京军事法庭调查罪证●南京大屠杀案市民呈文●外国人日记:占领南京“——目击人记述”

  此前9份入选文献

  ●1997/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1999/清朝内阁秘本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2003/纳西东巴古籍文献(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巴文化研究所)●2005/清代大金榜(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2007/样式雷”建筑图“档(中国国家图书馆等)●2010/《本草纲目》(1593年金陵版)●2010/《黄帝内经》(1339年胡氏古林书堂印刷出版)●2013/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广东省档案局与福建省档案局)●2013/中国元代西藏官方档案(西藏自治区档案馆)

  民众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陈列的《战犯谷寿夫判决书正本》复制件。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9份文献遗产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2015-03-27 08:44:40 来源:苏州日报

世界记忆工程亚太地区工作坊在苏举行



苏报讯(记者 顾志敏)3月24日至26日,由国家档案局主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亚太地区工作坊”在苏州举行。37位世界记忆名录专家和中国、印度、所罗门群岛等国代表交流了文献遗产保护的工作经验,并对如何申报世界和亚太地区名录进行案例分析。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市委副书记、市长周乃翔出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项目负责人伊斯卡拉·潘诺娃斯基介绍,“世界记忆工程”项目于1992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旨在唤起人们对世界范围内濒危、散失或正在遭受厄运的文献遗产的关注。该项目通过建立《世界记忆名录》、授予标识等方式,宣传保护珍贵文献遗产的重要性;鼓励通过国际合作和使用最佳技术手段等,对珍贵文献遗产开展有效保护和抢救,进而促进人类文献遗产的广泛利用。世界记忆工程亚太地区委员会成立于1998年,服务于亚太地区的43个国家。

我国拥有丰富的记录历史发展的档案文献。据统计,目前各级各类档案馆的馆藏达3.6亿卷之巨,其中国家重点档案约2200万卷。为推动世界记忆工程的开展,更好地保存珍贵档案文献,宣传我国灿烂的文化,我国于1995年成立了“世界记忆工程中国国家委员会”,并建立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评选机制。目前,已有113件(组)档案文献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本草纲目》《黄帝内经》、“元代西藏官方档案”等6份文献遗产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另有9份文献遗产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TOP

世界记忆工程:中国项目(1997-2015)



  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1997年入选)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收藏的中国50多个民族的传统音乐与民间音乐录音档案,长达7000小时。其中包括家喻户晓的民间艺人阿炳创作的传世名曲。


  清代内阁秘本档:有关十七世纪在华西洋传教士活动的档案(1999年入选)

  该文献形成于17世纪中叶,共24件,保存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这部分档案系统完整地反映了西洋传教士在华活动的情况。其核心内容是"汤若望案"历史上称"历法之争"。


  东巴古籍文献(2003年入选)

  《东巴经》是纳西族的东巴教祭司使用的宗教典籍,世代传承下来的尚存2万余卷。分别收藏于我国的丽江、昆明、北京、南京、台湾,以及美国、德国、西班牙等十多个国家。《东巴经》的内容涉及历史、哲学、社会、宗教、语言文字,以及音乐、美术、舞蹈等许多传统学科,被国内外学术界誉为“古代纳西族的百科全书”。《东巴经》由东巴文字写成。东巴文字有2000多个字符,其源甚古,被称为“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


  清代科举大金榜(2005入选)

  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科举制度的标志性文献档案,这些“清朝金榜”均为清代士子通过科举考试殿试的名单。中国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朝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终于清光绪31年(公元1905年),经历了1300年的历史。清代科举考试每三年一次,遇重大吉庆,加开恩科。清代的科考分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个等级,殿试是科考的最高规格,它是由皇帝亲自出题对通过了童试、乡试、会试的贡士们进行考试。殿试的成绩榜就是“金榜”。“金榜”是黄纸墨字,书满汉两种文字,以皇帝诏令的形式下达。“金榜”分大、小两种,大金榜加盖“皇帝之宝”用于张挂,长度一般在15至20米之间,宽为0.8至0.9米之间。小金榜不用印,供皇帝御览和举行典礼时宣布名次使用。“金榜”又有文科、武科之分,在清代,文科大金榜张挂于天安门外长安横街的长安左门,武科大金榜张挂于天安门外长安横街的长安右门,三天后收回内阁保存。清朝金榜现存有200多份,涵盖了从康熙6年到光绪29年230多年间科举考试的殿试成绩榜。


  “样式雷”建筑图档(2007入选)

  “样式雷”为中国清代宫廷建筑匠师家族。始祖雷发达(1619~1693),原籍江西。清初,雷发达应募到北京供役内廷,康熙初年参与修建宫殿,被“敕封”负责内廷营造工程。直至清代末年,雷氏家族有六代后人都在朝廷样式房任掌案职务,历时200余年,负责过北京故宫、北海、圆明园、颐和园、静宜园、承德避暑山庄、清东陵和西陵等重要工程设计的图样绘制、烫样制作,同行中称这个家族为“样式雷”。雷氏家族设计制作的建筑烫样独树一帜,是了解清代建筑和设计程序的重要资料。留存于世的部分烫样保管于北京故宫。


  《本草纲目》(2010年入选)

  《本草纲目》1593年金陵版,是迄今中外一切版本的祖本。是由中国明代李时珍(1518-1593)编著的一部药物学专著,内容涉及医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等诸多领域。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称该书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18世纪到20世纪期间,《本草纲目》被全译或节译成英、法、德、俄、韩等20多种语言文字,再版100余次,在世界广泛流传,成为西方许多领域学者的研究对象。


  《黄帝内经》(2010年入选)

  《黄帝内经》版本是公元1339年由胡氏古林书堂印刷出版,为当今世界上保存最早、最完好的版本。《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奠基性著作,成书于距今2200多年前的中国战国时期。该书系统总结了公元前2世纪以前中国古代传统医学的实践经验,揭示出中医学的生命观、思维方式和认知方法。《黄帝内经》所构建的理论体系和医疗模式至今仍然被传统医药学运用和西方医学借鉴,是世界医学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最好见证。


  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2013年入选)

  “侨批”通俗的叫法是“番批”,也叫“汇款与家书同襟”。“批”在闽南语和广东话中是“信”的意思,海外华侨寄回家乡的信或款被称为侨批。侨批是海外侨胞通过民间渠道及后来金融邮政机构寄回国内、连带家书或简单附言的汇款凭证,主要发生地以广东潮汕、福建闽南地区居多。100多年前,大量国人前往东南亚谋生,当时通信相对闭塞,华侨们只能靠侨批传音信、寄钱回家。侨批是维系海外侨胞和国内侨眷的纽带,也是侨乡发展的重要原动力。“侨批档案”包括“福建侨批”和“广东侨批”两部分。目前,福建和广东保存的侨批档案及相关文献达16万件之多,来自广东三大侨乡的达到16万件,包括潮汕侨批10万余件、五邑侨批4万余件、梅州侨批1万多,福建侨批数量仅万余件,但保存时间跨度长,独具闽南特色,是“侨批档案”的主要组成部分。有一种说法是,侨批档案,广东看数量,福建看精品。侨批具有真实性、唯一性、不可替代性、罕见性和完整性等特点,作为珍贵的民间文书,有别于一般书信,它涵盖侨乡与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信息,融汇中外商贸往来、邮传、驿递、金融、汇兑等方面的历史记录,是未经后来人刻意雕琢的史信,被盛赞为中国“20世纪的敦煌文书”。


  元代西藏官方档案(2013年入选)

  “元代西藏官方档案”共有22份珍贵的元代历史档案。这些珍贵的元代档案文献大致年代为1304年至1367年。其中有4份文档是用八思巴文书写的元代皇帝给西藏地方寺院、官员等的圣旨,是元代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之间来往的重要文书档案之一。由于八思巴文是曾在元代辉煌并流行近百年之后逐渐从人们的视觉和意识中消失的文字,到目前,纸质版八思巴文档存世极为稀少,西藏自治区档案馆保存至今的这4份纸质八思巴文档案对元代时期与西藏地方政府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依据作用。其他18份藏文铁券文书形成年代大致为公元1304年始到公元1367年止,其内容多为当时地方政权所有者为其管辖的官员、寺庙下发的文书,包括萨迦法王的法旨,帕竹王的一部分文书。这些档案文书保存完好、发掘并向世人展示它的历史文化价值,将对元代西藏地方政权变化、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提供极高的研究价值。这22份珍贵的西藏历史档案是西藏自治区档案馆馆藏档案的极少部分,是从整理出的近一百万件档案中挑选出来的年代较久远、价值较高的西藏历史档案。


  南京大屠杀档案(2015年入选)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在此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血腥屠杀30多万手无寸铁的平民与放下武器的士兵,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在国际史学界,南京大屠杀与奥斯维辛集中营、广岛长崎核爆并称为二战史上三大惨案。这是公正的结论,有利于更好保护南京大屠杀历史。”11组南京大屠杀档案,全部为记录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第一手史料,具有毋庸置疑的权威性、真实性和唯一性,对于研究当年历史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2014年3月,国家档案局以世界记忆工程中国国家委员会的名义,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秘书处递交了《南京大屠杀档案》提名表。档案具体由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辽宁省档案馆、吉林省档案馆和上海市档案馆、南京市档案馆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联合申报。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9日发布的消息,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第12次会议决定,将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转自百度百科

TOP

世界记忆项目:背景

Programme Background
http://www.unesco.org/new/en/communication-and-information/memory-of-the-world/about-the-programme/

UNESCO established the Memory of the World Programme in 1992. Impetus came originally from a growing awareness of the parlous state of preservation of, and access to, documentary heritage in various parts of the world.War and social upheaval, as well as severe lack of resources, have worsened problems which have existed for centuries. Significant collections worldwide have suffered a variety of fates. Looting and dispersal, illegal trading, destruction, inadequate housing and funding have all played a part. Much as vanished forever; much is endangered. Happily, missing documentary heritage is sometimes rediscovered.

An Inter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 (IAC) first met in Pultusk, Poland, in 1993. It produced an action plan which affirmed UNESCO's role as coordinator and catalyst to sensitize government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foundations, and foster partnership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ojects. Technical and Marketing Sub-Committees were established. The preparation of General Guidelines for the Programme was initiated through a contract with IFLA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s), together with the compilation, by IFLA and ICA (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Archives), of lists of irreparably damaged library collections and archive holdings. Through its National Commissions, UNESCO prepared a list of endangered library and archive holdings and a world list of national cinematic heritage.

Meanwhile, a range of pilot projects employing contemporary technology to reproduce original documentary heritage on other media was commenced. (These included, for example, a CD-ROM of the 13th Century Radzivill Chronicle, tracing the origins of the peoples of Europe, and Memoria de Iberoamerica, a joint newspaper microfilming project involving seven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 These projects enhanced access to this documentary heritage and contributed to its preservation.

IAC meetings have since been held every two years. Several National Memory of the World National Committees have been established around the world.

The Memory of the World Register - in some ways the most publicly visible aspect of the Programme - was founded on the 1995 General Guidelines and has grown through accessions approved by successive IAC meetings.

已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的项目完整清单(截至2015年)
Full list of documentary heritage inscribed to the Memory of the World Register:
http://www.unesco.org/new/en/communication-and-information/memory-of-the-world/register/full-list-of-registered-heritage/registered-heritage-page-1/

相关信息:



如需更多信息,可登录世界记忆项目网站查询:
http://www.unesco.org/new/en/com ... the-world/homepage/

TOP

2016-2017(国际项目)提名进程

Nomination process for the 2016/2017 cycle of the Memory of the Word International Register

In line with the nominations process of the Memory of the World Programme (MoW), the UNESCO Secretariat has been receiving proposals for the 2016/2017 nomination cycle for possible inscription on the MoW International Register.

To this date,130 proposals have been received by the secretariat of the MoW Programme by the deadline of 31 May, 2016.

In the context of the 38th session of the General Conference in November 2015, Member States have been calling for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MoW Programme - which was created in 1992 -  in light of new circumstances, notably to reaffirm its role as a tool for dialogue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countries and to inform future generations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preserving digital heritage.

In this respect, the 2016/2017 cycle is occurring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review of the MoW programme, undertaken by the Inter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 which was welcomed by UNESCO Member States in a decision at the 199th session of the UNESCO Executive Board in Spring 2016.

In line with Member States’ calls, the current review is designed to strengthen the transparency of processes of the MoW Programme and its alignment with UNESCO’s overall mission to advance dialogue, mutual respect and understanding between countries and societies.

“As per the MoW General Guidelines to Safeguard Documentary Heritage, the secretariat has recorded each nomination, confirmed receipt to the nominator and is presently verifying contents and accompanying documentation,” said Frank La Rue, UNESCO Assistant Director-General for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The secretariat is in discussion regarding a number of proposals, in terms of required documentation and compliance.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cess of transmitting complete nominations has started to the Register Sub-committee for assessment and recommendation,” continued Frank La Rue. “As such, the posting online of nominations for the 2016/2017 cycle will be effective once all the necessary steps have been completed.”

The submission of a nomination is the beginning of a detailed process, in which complete nominations will be reviewed according to set criteria by the Register Sub-committee and the Inter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 for decision on possible inscription.

Throughout the process, the UNESCO Director-General has been clear on the importance of bolstering the MoW Programme as the basis for greater solidarity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all countries. This draws also on the preamble to the Recommendation concerning the Preservation of and Access to Documentary Heritage, including in Digital Form, that was agreed by Member States at the 2015 UNESCO General Conference, underlining the importance of documentary heritage “to promote the sharing of knowledge for greater understanding and dialogue, in order to promote peace and respect for freedom, democracy, human rights and dignity.”

“Today, more than ever,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dialogue, respect and understanding – to preserve, promote and share humanity’s documentary heritage as a foundation for strengthening humanity as a single community, sharing a past and a future,” said Irina Bokova. “This is what UNESCO stands for.”

FRANK LA RUE

UNESCO

Assistant Director-General for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来源:
http://www.unesco.org/new/en/com ... inations-2016-2017/

TOP

中国项目:浏览网址链接

ChinaAncient Naxi Dongba Literature Manuscripts
Documentary heritage submitted by China and recommended for inclusion in the Memory of the World Register in 2003.

>> More information



Ben Cao Gang Mu (《本草纲目》 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
Documentary heritage submitted by China and recommended for inclusion in the Memory of the World Register in 2011.
>> More information



Documents of Nanjing Massacre
Documentary heritage submitted by China and recommended for inclusion in the Memory of the World Register in 2015.
>>More information



Golden Lists of the Qing Dynasty Imperial Examination
Documentary heritage submitted by China and recommended for inclusion in the Memory of the World Register in 2005.
>> More information



Huang Di Nei Jing 《黄帝内经》 (Yellow Emperor’s Inner Canon)
Documentary heritage submitted by China and recommended for inclusion in the Memory of the World Register in 2011.
>> More information



Official Records of Tibet from the Yuan Dynasty China, 1304-1367
Documentary heritage submitted by China and recommended for inclusion in the Memory of the World Register in 2013.
>> More information



Qiaopi and Yinxin Correspondence and Remittance Documents from Overseas Chinese
Documentary heritage submitted by China and recommended for inclusion in the Memory of the World Register in 2013.
>> More information



Qing Dynasty Yangshi Lei Archives
Documentary heritage submitted by China and recommended for inclusion in the Memory of the World Register in 2007.
>> More information



Records of the Qing's Grand Secretariat - 'Infiltration of Western Culture in China'
Documentary heritage submitted by China and recommended for inclusion in the Memory of the World Register in 1999.
>> More information



Traditional Music Sound Archives
Documentary heritage submitted by China and recommended for inclusion in the Memory of the World Register in 1997.
>> More information

TOP

亚太地区世界记忆名录项目清单及访问链接

International Register
Successful nominations from Asia Pacific to the International UNESCO MOW Programme are listed in the International MOW Register.
International MOW RegisterDocumentary heritage in Asia/Pacific region listed on the International Register includes:
AustraliaCambodiaChinaFijiIndiaIndonesiaIslamic Republic of IranJapanKazakhstanRepublic of KoreaMalaysiaMongoliaMyanmarNepalNew ZealandPakistanPhilippinesSri LankaTajikistanThailandTimor-LesteUzbekistanVanuatuVietna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