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给自己留一点不知情权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给自己留一点不知情权

给自己留一点不知情权

朱铁志 

光明网 刊发时间:2009-05-07 09:34:54 书摘



  因为在杂志社工作,平时又喜欢写一点豆腐块儿文章,时间长了,浪得几丝虚名。于是,各种赠阅的报刊越来越多,少说也不下三四十种吧。起初还颇为自己的“博学”得意过几回,以为全国各地主要报刊每天在手,多种内参应接不暇,更添网络信息铺天盖地,天下大事真可谓无所不知了,不能算知识分子,起码可以算知道分子吧。

  然而时间长了,我发现杂多的信息并没有使我感到充实,相反,还常常在经历了头晕眼花的辛苦阅读之后,心里空落落的。海量信息过分满足了我的“知情权”,同时也毫不留情地剥夺了我的“不知情权”,我真切地感到了“选择”的必要性。因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当今世界,如果失去了选择的能力和自制的毅力,我们的头脑就会成为叔本华所说的“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开卷”不仅无益,而且多半“有害”。中国人过去长期生活在信息匮乏的年代,接受某种信息不仅意味着满足一般的“知情权”,而且可以成为令人艳羡的“政治待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固然不可取,但有时我也想,人们真的需要那么多“知情权”吗?我是说如果不是出于对涉及自身利益的公共政策的关注,在其他方面真的有必要知道那么多吗?给头脑留下一点属于自己的空白,以便填充更必要、更有价值的东西,岂不是更好的选择?索尔仁尼琴说过:“除了知情权以外,人也应该拥有不知情权,后者的价值要大得多。它意味着高尚的灵魂不必被那些废话和空谈充斥。过度的信息对一个过着充实生活的人来说,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

  这句话很合我意。如今的信息爆炸,在我看来百分之九十可以视为“废话”和“空谈”。因为它们不提供任何新知识,也缺乏足够的智慧锻炼和丰富人们的思维。在“后出版时代”,特别是网络博客时代,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成为“作者”,“日子”固然可以成书,“月子”当然也未尝不可。而一个不假思索的读者如果放弃选择,就会把自己宝贵的时间和生命放任在别人的“日月”之中,将自己并不宽敞的头脑任由混乱的思想跑马。问题在于,他有“跑马”的自由,难道我们没有不让他乱跑的自由吗?没有选择的自由吗?

  当然有。但我们常常轻率地放弃它。为什么?因为我们经常是懒惰的、是被动的、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甚至是缺乏判断力和选择能力的。以网络阅读为代表的“浅阅读”省时、省力、轻松、好玩儿,但鱼龙混杂,少数有价值的信息淹没在大量垃圾信息之中,不待挖掘出来,早已令人疲惫不堪,忘了自己的目标。虽然表面上是无所不知的“知道分子”,但难掩“博学的无知”的本来面目。国家有关部门的全民阅读调查显示,从1999年到2005年,非文盲读书率,从60%降低到48%,但网络阅读率由3.7%上升到27.8%。这说明纸质阅读率下降,网络阅读率上升。有识之士对此感到忧虑,不能说完全是杞人忧天。

  一个人想搞清楚自己要什么并不难,难的是弄明白不要什么。因为人的本性原来贪婪,凡是好事当然多多益善,何况读书又有“增广见闻”、“开卷有益”的美誉,撒开了读呗。岂不知,“撒开”就是“束缚”、就是“枷锁”,从此让你失去自我,成为任人摆布的傻瓜。

  不“撒开”怎么办?当然就要选择,就要有所读,有所不读。谁来选择?自然可以请教饱学之士,可以借鉴“推荐书目”之类。问题在于,真正有学问的家伙往往不喜欢向青年推荐书目,也不屑于某些以权威自居的人推荐的书目。那怎么办?只好靠自己,靠博览基础上的“慧眼”和“专精”吧。

  朱某不揣浅陋,也想倒卖一点别人早已说过,而本人比较认同的读书经,算是与朋友们共勉。一是要读一点看家的书。不管你干什么,那个行当总有一些为本行打基础、定规矩的书,后来的书基本都是这些书的翻版和解读,读书就得读这样的书,它是你的家底儿。这个环节不能省略,有没有根底这是一个重要标志,只读二手货肯定是不行的。二是要读一点经典著作。除了读好自己看家的书,谁都想扩大一点知识面,那就要适当读一点别人看家的书,其实就是各门学问的经典著作。三是要读一点磨脑子的书。它可以既不是看家的书,也不是经典著作,但它有思想和知识含量,不下功夫、不动脑子,还真读不懂。这种书可以锻炼思维能力、增长知识水平,所以也值得一读。四是少看报、少上网,多读书。先声明一点:我并不反对看报上网,也不否认阅读方式的革命性改变。但我仍然力主朋友们多把时间分配给传统阅读。其中好处,您读后自会感到。

  朱铁志,1960年生于吉林通化,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任《红旗》杂志编辑、《体育报》记者,现为《求是》杂志社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南方周末》、《北京青年报》、《法制日报》等十余家报刊开专栏。杂文作品曾多次获奖。著有《固守家园》、《自己的嫁衣》、《思想的芦苇》、《精神的归宿》、《被亵渎的善良》、《克隆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