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2022N301课堂第十五组

2022N301课堂第十五组

请大家分享家乡的非遗民间文学。

TOP

我的家乡在湖北武汉。这里最为耳顺能详的民间文学故事当属黄鹤楼传说了。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地处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为武汉市地标建筑;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历代屡加重修,现存建筑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重建于1985年;因唐代诗人崔颢登楼所题《黄鹤楼》一诗而名扬四海。自古有“天下绝景”之美誉,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为“武汉三大名胜”,与湖南岳阳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武汉十大景”之首、“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世称“天下江山第一楼”。
黄鹤楼的传说主要流传于武汉市境内,其传说源远流长,丰富多彩。黄鹤楼的传说始于南北朝时代,最早记录黄鹤楼传说的是南朝伟大的科学家祖冲之,他的志怪小说《述异记》载有江陵荀瓌在黄鹄(鹤)楼遇见驾鹤之宾的故事。公元526年,萧子显在《南齐书》中说:仙人子安曾乘黄鹄飞过黄鹄矶。到了唐朝,驾鹤之宾的故事变成了费祎驾鹤返憩于黄鹤楼的故事;至北宋时,出现了一个老兵在黄鹤楼仙人洞遇见仙人赐金的传说,苏东坡写长诗《李公择求黄鹤楼》记其事;元代,吕洞宾与黄鹤楼的故事已流传甚广,山西芮城永乐宫元代壁画,即有吕洞宾在黄鹤楼卖墨的故事,而在元代的《三国志平话》和杂剧中,还出现了“刘玄德黄鹤楼私遁”的传说;明代,吕洞宾在黄鹤楼的故事越传越丰富,如说他在此卖桃,及一小吏食枣仙去之类;同时还流传着辛氏在此卖酒遇仙的故事;清代,与吕洞宾有关的建筑越来越多,如吕仙亭、吕仙祠、吕祖阁等建筑都是祀奉他的。元明清时代的黄鹤楼,可以说是神话传说纷然杂出的时代,其中以吕洞宾的故事为最多。自近代至当代,又出现了一些平民传说,如“黄鹤楼上吃西瓜”、“黄鹤楼上飞金叶”、“黄鹤楼上看翻船”等,流传不辍。黄鹤楼传说是我国民族民间文化宝库中的一笔宝贵财富,它的文学借鉴价值体现在成就了一批诗文名作;它的审美价值体现在支撑了一栋千古名楼;它的社会价值体现在彰显了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TOP

木兰传说

武汉市黄陂区北部有木兰山,据说为花木兰故里,有众多因木兰传说而得名的胜迹,如:木兰山、木兰湖、木兰川、木兰天池、木兰石门、木兰清凉寨等。木兰传说在当地广为流传,妇孺皆知。
台湾著名学者张觉明曾到访武汉黄陂,在武湖台创园论道木兰文化。张先生依据详实的史料,进过多年细致的研究、论证,最终得出结论,木兰故里既不在河北完县,也不是河南上虞,而是湖北黄陂,按照先有木兰庙,再有木兰山,最后才有木兰县的历史逻辑,黄陂作为木兰故里最有历史依据和说服力。张先生研究表明,木兰属于汉朝文帝时代,本姓朱,曾在河南信阳从军,也曾为驱逐匈奴远征河北燕山,其生辰并不是所谓四月初八佛祖生日那天。张先生在研究《木兰辞》的传播方式、写作手法以及鉴赏上也造诣颇深,他特别提到,“唧唧复”中的“唧唧”绝不是简单的象声词,而是黄陂本地方言。
花木兰是中国古代影响深远的传奇女杰,木兰传说包括《木兰出世》、《少年木兰》、《替父从军》、《塞外立功》、《辞谢封赏》、《回乡团聚》等故事。该传说历时久远,至今已有千年历史。传说内容十分丰富,涉及人物、地名、建制、物产、风俗、宗教等多个方面,涵盖了民间文学的诸多领域。传播范围相当广泛,不仅国内各地有诸多演绎,在海外也有广泛影响。木兰传说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表现了效忠国家、敬老爱亲、追求平等的观念,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学、民俗研究价值。

TOP

伯牙子期传说

史载有一年,俞伯牙奉晋君之命出使楚国。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来到了汉阳江口。遇风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晚上,风浪渐渐平息了下来,云开月出,景色十分迷人。望着空中的一轮明月,俞伯牙琴兴大发,拿出随身带来的琴,专心致志地弹了起来。他弹了一曲又一曲,正当他完全沉醉在优美的琴声之中的时候,猛然看到一个人在岸边一动不动地站着。俞伯牙吃了一惊,手下用力,“啪”的一声,琴弦被拨断了一根。俞伯牙正在猜测岸边的人为何而来,就听到那个人大声地对他说:“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个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这里听到您在弹琴,觉得琴声绝妙,不由得站在这里听了起来。”
俞伯牙借着月光仔细一看,那个人身旁放着一担干柴,果然是个打柴的人。俞伯牙心想:一个打柴的樵夫,怎么会听懂我的琴呢?于是他就问:“你既然懂得琴声,那就请你说说看,我弹的是一首什么曲子?”
听了俞伯牙的问话,那打柴的人笑着回答:“先生,您刚才弹的是孔子赞叹弟子颜回的曲谱,只可惜,您弹到第四句的时候,琴弦断了。”
打柴人的回答一点不错,俞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请他上船来细谈。那打柴人看到俞伯牙弹的琴,便说:“这是瑶琴!相传是伏羲氏造的。”接着他又把这瑶琴的来历说了出来。听了打柴人的这番讲述,俞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接着俞伯牙又为打柴人弹了几曲,请他辨识其中之意。当他弹奏的琴声雄壮高亢的时候,打柴人说:“这琴声,表达了高山的雄伟气势。”当琴声变得清新流畅时,打柴人说:“这后弹的琴声,表达的是无尽的流水。”
俞伯牙听了不禁惊喜万分,自己用琴声表达的心意,过去没人能听得懂,而眼前的这个樵夫,竟然听得明明白白。没想到,在这野岭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寻觅不到的知音,于是他问明打柴人名叫钟子期,和他喝起酒来。俩人越谈越投机,相见恨晚,结拜为兄弟。约定来年的中秋再到这里相会。
和钟子期洒泪而别后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如约来到了汉阳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么也不见钟子期来赴约,于是他便弹起琴来召唤这位知音,可是又过了好久,还是不见人来。第二天,俞伯牙向一位老人打听钟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诉他,钟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临终前,他留下遗言,要把坟墓修在江边,到八月十五相会时,好听俞伯牙的琴声。
听了老人的话,俞伯牙万分悲痛,他来到钟子期的坟前,凄楚地弹起了古曲《高山流水》。弹罢,他挑断了琴弦,长叹了一声,把心爱的瑶琴在青石上摔了个粉碎。他悲伤地说: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这琴还弹给谁听呢?”
两位“知音”的友谊感动了后人,人们在他们相遇的地方,筑起了一座古琴台。直至今天,人们还常用“知音”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

TOP

龙舞(高龙)

龙舞(高龙),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龙舞也称“舞龙”,民间又叫“耍龙”、“耍龙灯”、“舞龙灯”,是中国分布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种民间舞蹈。这种舞蹈具有多样的表现形式,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龙舞风格迥然不同。
根据龙的造型来区分,龙舞有布龙、纱龙、纸龙、草龙、钱龙、竹龙、棕龙、板凳龙、百叶龙、荷花龙、火龙、鸡毛龙、肉龙等多种形态,龙的形态不同,其舞蹈造型和舞蹈技法也各不相同。中国龙舞的传统表演程序一般由“请龙”、“出龙”、“舞龙”、“送龙”等环节组成。龙舞中蕴涵着开拓奋进、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阳高龙是湖北特有的一种龙灯艺术,盛行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的江堤乡、永丰乡及蔡甸部分地区。它起源于唐代贞观年间,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汉阳高龙采用竖式舞法,与其他各种龙灯均不相同,其扎制、开光及相关的焚烧抢福活动也颇具特色。高龙的龙头高4米多,重40公斤,显得格外高大威猛,舞起来更是气势非凡。高龙舞以大鼓、筛锣、大钹、大锣、马锣、镲钹、大镲、唢呐、笙为伴奏乐器,表演场面宏大,气势壮观,其中舞龙头的动作套路包括叩高龙、扫高龙、举高龙、抖高龙等,表演者口衔齿托,将几十公斤重的高龙舞得飒飒生风,活力四射。
1999年12月,汉阳高龙应邀晋京参加中华舞龙大赛,获得“国安杯”金奖第一名和全国首届民间艺术最高奖“山花奖”第一名。作为中华龙舞的优秀代表,高龙在纸扎工艺、结构和造型等方面显示出华中地区舞龙纸扎工艺的鲜明特征。清末民初以来,经过周氏、李氏等数代民间扎龙、舞龙艺人的传承,汉阳高龙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TOP

汉剧

汉剧旧称楚调、汉调,又名楚腔、楚曲,初步形成于清代康乾年间,至嘉道年间走向进一步成熟,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流行于湖北,远及湘、豫、川、陕、粤、皖、赣、黔、晋等省的部分地区。
汉剧声腔以西皮、二簧为主,首创皮簧合流,丰富完善了板腔体音乐的表现功能。其曲牌有四百余首,包括唢呐、笛子、丝弦三类。伴奏乐器有胡琴、二胡、月琴、三弦、笛子、琵琶、唢呐、锣、钹等,并夹用马锣的“川打”,形成了一定的特色。汉剧剧目丰富,号称八百出,现在尚存六百五十余出,较流行的约三百多出,主要取材于历史演义和传说故事,其中的代表性剧目有《双尽忠》、《两狼山》、《生死板》、《打花鼓》、《审陶大》、《合银牌》、《斩李虎》、《宇宙锋》、《闹金阶》、《哭祖庙》等。
汉剧的脚色行当较为完整,共分末、净、生、旦、丑、外、小、贴、夫、杂十大行。各行都有自己的表演程序,对兄弟剧种行当的丰富和发展有较大影响。汉剧在发展中先后涌现出米应先、余三胜、余洪元、董瑶阶、李彩云、李春森、吴天保、陈伯华等众多杰出的艺术家,尤其是解放后形成的吴(天保)派和陈(伯华)派表演艺术代表了汉剧发展的高峰,在全国影响很大。
在中国戏曲发展历史上,汉剧为京剧的形成作出过特殊的贡献,对川剧、滇剧、桂剧、湘剧、粤剧、赣剧等地方戏曲剧种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是研究戏曲板腔体系、戏曲音乐结构演变的重要史料和进行艺术创新的资源。20世纪60年代以来,各地汉剧团急剧减少,至今湖北省境内仅存两个专业汉剧院团,许多剧目和传统技艺正随着老艺人的谢世而失传,急需加以抢救和保护。

TOP

木偶戏(武汉杖头木偶戏)

“右手命杆,左手签子;五指轻捻,演绎世间百态。百年历史,七代传承;守望创新,传播楚韵风华。”这便是从纱幔中“走”出来的武汉杖头木偶戏。百年前,它在民间被戏称作“被窝戏”“扁担戏”,艺人用一根扁担就能挑起木偶、乐器等全部“家当”,他们走街串巷、就地表演,以一块布或一条棉被作为背景,既操纵着杖头木偶连演带唱,又为整场表演打鼓配乐。
木偶戏(武汉杖头木偶戏),是湖北省武汉市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21年5月24日,木偶戏(武汉杖头木偶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Ⅳ-92。这是一种源于荆楚民间傀儡戏的传统戏剧,距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戏剧融合了武汉民俗、手工制作技艺、地方剧种、服装等多方面的传统文化因素,在弘扬与传承荆楚文化、继承发展祖国传统木偶表演艺术方面极具代表性。武汉杖头木偶戏,就是以木杖操作木偶动作来完成的戏剧表演形式。由于操作的是结实的木棍,相比提线木偶而言,它可以做一些大幅度的动作,例如,武汉木偶剧独创的“长袖舞”,通过杖头木偶,可以表现得灵动飘逸。其剧目多系神话故事和连台本戏,如《瓦车篷》《樊梨花》《包公案》等。1972年-1978年,武汉市木偶剧团,创作出《小猫爬树》《哪吒闹海》《猪八戒吃西瓜》等剧目。

TOP

湖北评书

湖北评书是湖北地区兴起的一种曲艺形式,主要流传于武汉、沙市、荆州、宜昌、孝感等地。明代崇祯十六年(1643),平贼将军左良玉驻兵武昌,招江南说书大家柳敬亭为幕客,在军中说书。南派说书艺人将柳敬亭视作行业祖师,尊为“柳祖”,湖北评书即是在柳氏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清代道光末年以来,湖北先后出现了“童、王、教、夏评书四杆旗”、“书坛五虎将”等一批评书表演艺术家,并产生了以容宗圣、陈树棠和江云卿为代表的三大流派。
湖北评书善于借助手势、身段、口技等动感表演和桌子、扇子、醒木、手帕等道具模拟书中的各色人物,渲染气氛。表演者表现人物对话多使用通俗的民间口语,描叙景物则常采用雅致的骈体。湖北评书的书目十分丰富,大体可分两大类。一类是按小说底本讲述的“底子书”和在“底子书”基础上发展加工而成的“雪夹雪”,《列国》、《三国》、《水浒》、《隋唐》、《英烈传》、《三侠八义十二雄》、《奇女报国》等作品属于此类;另一类被称为“路子书”,《王莽忠孝图》、《八门斗智》等作品属于此类。
湖北评书在文学、语言、表演等方面均显示出鲜明的特色,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值得关注。

TOP

财富对人的两面性

古今中外,天南地北,人们都在追求财富,然而,财富的两面性也是显而易见的,既给人类带来幸福、快乐、荣耀和权力;也滋养了人类的种种恶行:贪婪、嫉妒、欺诈、不忠与杀戮;还导致各种社会关系的恶化与断裂,如父子相争、兄弟阋墙、朋友反目、同僚交恶;甚至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的产生,如奢靡无度、贪污腐化、社会不公、贫富分化等。这并不是财富本身的力量,而是人对财富的不同态度造成的结果。若是将财富视为工具,以正当方式获得财富,那么财富便是我们能力的象征,还能够促进我们努力前进;但若是只尊崇财富,哪怕是不义之财,那么财富便如同毒蛇,引诱人堕入罪恶的深渊。

TOP

如何获取财富具有正义性

不义之财,意思是指不应该得到的或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钱财。那么与之相对的,通过正当的方式获取的财富便应该是“有义之财”了。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为了生活而赚取财富。职业工作者凭借自己的职业技能获得钱财,科研工作者凭借自己的知识与技能获得报酬,体力劳动者凭借自己的劳动获得薪资,像这样凭借自身实力与汗水收获的钱财才称得上是正义的。在获取财富的过程中,我们不违背法律与道德,问心无愧,也随之收获了锻炼与成就感。相反,若是依靠偷窃、贪污、欺骗等手段获得钱财,那么这些钱财不但不具备正义性,相反还是邪恶的,会致使人坠入无尽的漩涡,最后自取灭亡。

TOP

“花木兰”传奇故事改编及传播路径反思

作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中国故事,忠孝两全民族文化载体,“花木兰”的形象深入人心,以“花木兰”为主要创作内容的文字、影视作品众多。在某种意义上,“花木兰”已成为一个带有中国印记的鲜明文化符号。而注目2020年迪士尼公司耗资2亿元拍摄的真人版《花木兰》,用英文配音及对花木兰传统形象不无女性主义色彩的改编,使其已然成为美国文化元素的呈现形式。对其跨文化视阈下的故事改编及传播路径进行反思与探索,对有效保护、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颇有必要。
一、跨文化视阈主题呈现与传播方式反思
当来自一种文化背景的人与其他文化背景的人相遇并交流时,跨文化传播便由此产生。《花木兰》在经过大规模宣传后,终在观众的期待中上映。其受众效果呈现出两个极端,褒奖者认为“可能是最好的‘原作混合新鲜事物’的典范,这个故事优美、有力地向前走,传递了符合当下的经典信息”。但在中国观众心中,其则与期待值相差甚远,评分一路下降,并引起跨文化视阈下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形象如何更好地再创作、再传播,从而更易于人们接受的反思性话题。
《花木兰》讲述了南北朝北魏时期,为抵御柔然入侵,出身军戎之家的花木兰挺身而出,主动女扮男装(化名“花军”)替父从军,并逐渐熟练驾驭自己的“元气”,最终在重重磨炼下成长为一名女战士,并射杀柔然首领,拯救皇帝,保家卫国的故事。影片演员阵容强大,刘亦菲、巩俐、李连杰、甄子丹等一批颇有国际影响力的演员出演。但作为浸润中华传统文化血脉的传奇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英文版的全程英文配音则让中国观众产生观影的极度不适感,尽管中文字幕可让观众知晓故事内容,但这种传播方式显然在主题传达上并非上佳之选。反观故事的核心,在木兰传说中,核心内容乃是其不得不替父从军,体现的是中国传统的“孝文化”。而在好莱坞电影《花木兰》中,女性意识觉醒及人格独立实为影片表达的主题(如“我会为我的家族带来荣耀”,“我的职责就是战斗”等)。显然,与传统故事蓝本的背离成为该片难为中国观众接受的重要原因。
二、跨文化传播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反思
人物形象的塑造作为电影主题呈现的核心元素,在不同的时代环境、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呈现是存在差异的。但无论如何,真实性乃是作品的生命,体现于历史人物的形塑上,创作者尤其需要审慎处理。
好莱坞版《花木兰》显然据中国传统文化形象“花木兰”进行改编,片中却出现了与传统形象大不相同的呈现。《木兰辞》说“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但在影片中,创作者为观众呈现的木兰仅有一个妹妹;《木兰辞》中说“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花木兰的女性身份,是直到其凯旋后才被知道的),而片中则是木兰在战斗中主动承认自己的女性身份,并被逐出军营,又再度回归——显然,创作者是为营造矛盾冲突,为高潮、结尾处的女性拯救埋设伏笔,以服务于商业需要。如说花木兰形象的这种改变尚可理解和接受,片中凭空增添的由巩俐饰演的巫女形象则显得突兀。她不仅始终带着面具,且随时可化为乌鸦,向其“主人”柔然首领传递信息,尽管其最后替木兰挡箭并告知她“找到自己的位置”,但其形象与主题的关联性不足。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文化传播与融合趋势更是突飞猛进,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鲜活生动的故事与形象,很易成为国内外电影创作者进行改编、孵化的对象。然而,现时代的影视作品创作,仍然要选择恰当合适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渠道,以好题材、好故事为前提,以真实性为生命,进而创作出为更广泛的人群(尤其是人物形象所在的本土受众)所认可的人物形象,从而创作出更多有影响力、高质量的艺术作品。

TOP

木兰文化博物馆

木兰文化博物馆是全国首家以木兰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坐落在古木兰县旧址(今武汉市黄陂区姚家集街)“三乡工程示范村”——杜堂村葛家湾,由一幢院落式的村民老宅改建而成,上下两层,布展面积1000余平方米。由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木兰传说”代表性传承人叶蔚璋创办。
木兰文化博物馆于2017年11月建成并试运行,2018年被武汉市社科联授牌“武汉市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2019年在木兰天池景区设分馆。该馆承载着深厚的英雄气概和家国情怀,承担着向人民群众宣传木兰文化、普及社科知识的社会责任,是弘扬传统文化、激发奋进精神、锤炼党性修养的理想场所。
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兰传说”拥有口耳相传、史料传承、文艺传承与文物收藏展示等多种传承形式,其中,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兰传说”代表性传承人叶蔚璋创办的民间博物馆“木兰文化博物馆”,自被列为武汉市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之后,辐射武汉及其周边地区,影响海内外。
数十年来,叶蔚璋收藏了以木兰将军为专题的瓷器、雕刻、邮品、连环画,图书善本及各种艺术、工艺品等二十多个门类、五千件藏品。其中清代清花瓶“木兰从军”、清代光绪四年版“木兰奇女传”、民国木刻老雕版等,堪称一绝。
2005年,他在湖北率先提出申报“木兰传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议,倾尽人、财、物积极投身其中,并无偿提供其收藏的部分藏品充实申报材料。自2006年9月起,他的展馆走进木兰山、黄陂博物馆、居民社区等,开办“花木兰展览馆”,创办“花木兰展览馆”网站。
开馆以来,木兰文化博物馆积极传播木兰文化、普及社科知识,共接待各界参观团600余个,游客达数万人。2018年以来,迪士尼动画《花木兰》导演托尼·班卡福特带领剧组成员来馆观摩;台北黄陂同乡会理事长陈达康率旅台同乡、新加坡华侨程一恒等先后到馆参观考察。
同时,博物馆接待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的“乡村振兴荆楚行”两岸学生团队,展示了乡村文化振兴的发展魅力,见证了“三乡”工程带来的深刻变化。在黄陂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中,《木兰传说》非遗的传承方式与特点得到广泛传播,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TOP

木兰传说与道教

木兰传说千古流传,自《木兰辞》始。近年来,木兰的地方传说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至今,黄陂木兰山、木兰墓和虞城木兰祠仍香火旺盛,这两地的木兰传说于2008年进人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1-50)。陕西延安的木兰传说也作为扩展项目进人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黄陂木兰传说自成体系,并与道教有着紧密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宗教信仰、道教典籍、口头传统三个方面。木兰及其信仰成为木兰山道教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经书保存了较为古老的木兰传说,并成为其流传和演变的重要媒介。
黄陂木兰传说主要集中在北乡长岭、塔耳、姚集一带。在黄陂,木兰一般被当地人尊称为木兰将军,原本姓朱,生活在隋末唐初,生于大城潭,学艺木兰山,葬于将军坟,这三地也是木兰传说较为集中的地区。三个地区地理位置非常接近,将军庙就在木兰山北山脚下,是木兰山进香北线的起点,当地许多村民世代在木兰山上做生意。
大城潭现属姚集,在木兰山北十里。三地的木兰山传说围绕木兰生平,演绎出带有地域性和群体色彩的传说群,不同群体讲述的传说存在明显差别。
黄陂区木兰传说的基本内容为:木兰姓朱,是唐朝人,出生在黄陂的大城潭(或双龙镇),是父母在木兰山求来的。她曾经拜过丧吾和尚和铁冠道人为师,后来她替父从军,打了很多胜仗,做了将军。回乡以后,被人诬陷谋反(或失贞),在河边剖腹洗心以证清白,血水流了一里,后来被葬在木兰山脚下的将军坟,边上修了将军庙。
三地木兰传说以此为基干,融入当地与木兰相关的一系列风物传说,并只在当地流传,此外,每个地方的木兰传说均有所侧重和一些独有的情节,比如大城潭的传说强调木兰是在河边湾出生的,将军庙一带的传说则着重讲述木兰被诬失贞,剖腹验证清白的悲惨结局,木兰山上的传说较为丰富,其中与狐狸精斗法等带有强烈道教色彩的情节极为精彩。
黄陂木兰传说明显受到儒释道三教的影响:父朱若虚本为孝廉出身,与唐太宗李世民手下一干谋士、大将关系密切,代表儒家思想,木兰的精神被概括为“忠孝勇烈”或“忠孝节烈”,这正是儒家思想对人的最高要求;她的第一位师父观音寺的丧吾和尚代表佛教,将军庙在被破坏以前一直由尼姑驻庙祭祀;木兰的另一位师父木兰山铁冠道人代表道教,她在木兰山有自己的庙宇木兰殿,属于道教。虽然黄陂木兰传说受到这三教的明显影响,但是根据现有资料,木兰及其传说与道教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一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