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2022N301课堂第二十四小组

2022N301课堂第二十四小组

请大家展开讨论:结合专业谈论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TOP

2022N301课堂第二十四小组

陕北秧歌是流传于陕北高原的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和代表性的传统舞蹈艺术形式,又称“闹红火”“闹秧歌”“闹社火”“闹阳歌”等。它主要分布在陕北地区的榆林、延安、绥德、米脂等地,其中尤以绥德秧歌最具代表性。陕北秧歌是一种在广场、场院、街道等场合表演的集体舞形式,主要在春节期间和祭春日、祭秋日时演出。秧歌一般分为“大场”和“小场”两种。大场是整个舞队在伞头的统一指挥和带领下扭出变化丰富的队形,有“龙摆尾”“卷白菜”“十字梅花”““二龙吐水”“十二莲灯”等数百种队形,参加表演的人数少则二三十人,多则一二百人。小场表演包括“水船”“跑驴”“高跷”“霸王鞭”等。也可根据动作风格和内容划分为“文场子”“武场子”“踢场子”“丑场子”等。其中踢场子为表现男女情爱生活的双人舞,有许多较高难度的动作。
陕北秧歌历史悠久,经历了宋代中期的孕育期,形成于明代中期的转型期,繁盛于清代中期的成熟期,从清末民初起进入低潮期。1942年,在延安兴起的新秧歌运动中,陕北秧歌被赋予了新的精神风貌和时代内容,并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而传遍全国。改革开放以来,陕北秧歌更加受到重视,收集的大批文字、图片、录像资料已编撰成书或刻制成光碟。1984年,陕北秧歌入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陕西卷》。
  陕北民歌是流传于陕北及山西、宁夏、甘肃、内蒙古、河北等陕北周边地区的地域性民歌,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诗歌式口头创作的民间艺术形式。 陕北民歌的形式以信天游、小调为主。此外还有风俗歌(秧歌、酒曲、叫卖歌、婚嫁歌、丧葬歌、祈雨歌)、劳动歌、宗教歌等,共计27000余首,其中革命历史民歌1400余首。 陕北民歌形成较早,如信天游产生于西周中期而稳定发展于汉代,是陕北历史发展中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长期融合的产物,也是中国大地上较为古老的民歌形式之一。 陕北民歌的内容涉及陕北生活的方方面面,与陕北人民的语言腔调、性格特征、生存环境、生活情感有密切联系,展现出陕北黄土高原民歌的地域风采和特色(如信天游、山曲等);有的来源于历史传承,可溯源至古代占卜巫术或先秦时乡俗遗风等;有的来源于周边各省(区)并受到蒙古族、回族民歌的影响,形成了多元化综合性的民歌形式。陕北民歌的代表性作品有《东方红》《兰花花》《三十里铺》《走西口》《黄河船夫曲》等。 由于陕北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使得陕北民歌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 至今仍保持着民族早期文化的诸多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陕北民歌已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TOP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它是流传于新疆各地的木卡姆总称,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包含十二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和哈密木卡姆。十二木卡姆是其中的主要代表,它是由12部木卡姆组成的大型套曲,全部演唱完大约需要24小时。它的唱词内容丰富,包括哲人箴言、先辈告诫、乡村俚语、民间故事,既有民间歌谣,又有文人诗作;它的音乐形态多样,拥有多种音律、调式、节奏;伴奏乐器也很多,萨塔尔、都塔尔、弹布尔、热瓦普、手鼓、唢呐、扬琴……都在表演中彰显着独特的风韵和强烈的感染力。曾经木卡姆一直依靠口传心授,加之体系庞大、词意深奥、曲牌绵长,传承遇到极大困难,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政府对其着力抢救。1960年《十二木卡姆乐谱总集》出版,这是历史上以曲谱形式将十二木卡姆记录的首个版本,实现了从口头传承到文本传承,随后新疆又陆续成立了木卡姆研究室、木卡姆艺术团,让这门艺术后继有人。
新疆哈萨克族刺绣分毡绣和布绣两种,绣料多选用布、毛毡、皮革,构图饱满,突出四边,注重对称性,图案纹样粗犷简洁,有植物纹样、动物纹样和自然纹样,羊角、鹿角、驼掌、树枝、花草都在其中。绣法包括鼠印绣、勾针绣、锁边绣等十余种,绣品的颜色都有相应的寓意:蓝色代表天空和自由;白色代表纯洁和喜庆;绿色象征春天和青春;红色象征太阳和光明。哈萨克族刺绣技法以家族为单位世代相传,它凝结着群众的智慧和创造精神。
《玛纳斯》是集诗、歌、故事于一体的韵文史诗,是由民间艺人演唱的口头文学,艺人在史诗的创作与传承中起着重要作用。《玛纳斯》全诗共有8部,约23万余行,在民间流传的各种变体多达40种。它颂扬了英雄玛纳斯家族八代人为维护民族团结进步,共同反抗外来侵略的事迹。

TOP

传统面食制作技艺(馕制作技艺)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馕。馕是新疆美食中的明星,油馕、洋葱馕、糖馕、肉馕、芝麻馕……种类花样繁多,味道各有千秋。但都要经历和面、醒面、揪面团、制坯、戳花、烤制,油、糖、蛋、羊肉、牛奶、洋葱、芝麻、盐等辅料的加入更是让馕中蕴含的美食特色妙不可言。馕既是新疆人主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疆传统饮食文化的体现,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情感、文化内涵,是新疆各族群众之间的文化纽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