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山大民俗学】山东大学民俗学学科简介

【山大民俗学】山东大学民俗学学科简介





学科发展史
        山东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展民俗学、民间文学教学与科研的高校之一,在民俗学、民间文学、神话学等领域有着悠久的学术传统,诸多先贤都在中国民俗学史上留下了不俗的学术业绩。顾颉刚1930年代任教于齐鲁大学(山东大学前身),王统照整理出版第一本山东民间故事集《山东民间故事》(1937)。闻一多、童书业、高亨的神话研究,丁山的上古宗教和神话研究,陆侃如、冯沅君的神话、楚辞文学研究,游国恩的楚辞研究,台静农的歌谣研究,沈从文的古物和服饰民俗研究,老舍的俗文学研究,关德栋、车锡伦、李万鹏的俗文学研究,路遥的民间宗教研究,刘铁梁的民俗学理论与村落研究,叶涛的民间信仰研究,刘宗迪的神话与口头传统研究等,均成果丰硕,形成了山东大学民俗学在多领域的深厚传统。
        1978年以来,在我国高等教育复兴的大背景下,山东大学民俗学、民间文学学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1987年11月,在原社会学系民俗学教研室的基础上成立的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是当时国内唯一有独立建制的民俗学专业研究机构,挂靠山东大学社科处。2002年,民俗学研究所并入文史哲研究院,2012年成为新组建的儒学高等研究院的二级机构。徐经泽、叶涛曾任所长,现任所长为张士闪。本所设有民俗学、民间文学两个博士点(含硕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并有文化和旅游部“节日文化研究基地”、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山东大学“中国乡土社会研究中心”。山东省民俗学会(1987年成立)秘书处挂靠民俗学研究所,张士闪为现任会长。


研究人员
        山东大学民俗学学科点现有专职人员7人,其中教授3人(张士闪、王加华、刁统菊),编审1人(朱以青),副教授2人(李浩、龙圣),讲师1人(李海云)。学科点专任教师还有山东大学人文社科一级教授刘铁梁以及刘宗迪教授、赵彦民教授,兼职教授有李松、刘德龙、刘德增、陈国忠等。


        刘铁梁,男,1946年生,辽宁省绥中县人。山东大学人文社科特聘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研究方向:民俗学理论、乡村民间自治组织与仪式行为、村落民俗志研究等,提倡“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研究。编著有《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经典》《北京民俗文化普查与研究手册》《中国民俗文化志•北京门头沟区卷》《中国节日志•安国药王庙会》等,发表论文《身体民俗学视角下的个人叙事——以中国春节为例》、《村落——民俗传承的生活空间》《感受生活的民俗学》《“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的理论与实践》等百余篇。


        刘宗迪,男,1963年9月生于山东即墨,民俗学博士。先后求学于南京大学气象系、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和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现为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俗学、神话学、上古文献与文化,发表有《失落的天书:<山海经>与古代华夏世界观》《古典的草根》《七夕》等论著,现主要致力于《山海经》与上古历史、地理、宗教重建方面的研究。


        张士闪,男,1964年生于山东淄博,民俗学博士。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儒学高等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民俗研究》主编,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齐鲁文化英才、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兼任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副会长、山东省民俗学会会长和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文化遗产类)专家。研究领域:理论民俗学、村落文化、艺术民俗学。代表作:《乡民艺术的文化解读——鲁中四村考察》《中国艺术民俗学》。开设课程:民俗学基础理论、海外汉学经典导读、艺术民俗学、中国礼俗研究等。


        朱以青,女,1962年生,山东龙口人。1984年获山东大学历史系学士学位,1987年获山东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学位。现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民俗研究》编辑部编审,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化生态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出版文化及文化产业研究。在《中国经济史研究》、《文史哲》、《民俗研究》、《山东大学学报》、《东岳论丛》等重要刊物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其中发表于《民俗研究》2015年第1期的《传统技艺的生产保护与生活传承》被《新华文摘》主体转载。主编、参编著作十余部。


        王加华,男,1978年生,山东新泰人,历史学博士。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民俗研究》副主编、《节日研究》(辑刊)主编,兼任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民俗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农业史、曲艺民俗研究,出版《被结构的时间:农事节律与传统中国乡村民众年度时间生活》《中国节日志•胡集书会》等著作,在《文史哲》《清史研究》《民俗研究》等杂志发表文章50多篇,主持国家、教育部、山东省等社科项目多项。主要开设《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研究》《民俗与生活》《中国历史地理概论》等课程。


        刁统菊,女,1976年生于山东滕州,民俗学博士。现任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民俗研究》副主编,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民俗学基础理论、亲属制度研究、民间文献研究。代表作有《华北乡村社会姻亲关系研究》《民俗学学术伦理追问:谁给了我们窥探的权利?》《土地拥有、流动与家庭的土著化》。开设课程有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理论与方法、民俗事象专题研究等。曾获山东省泰山文艺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山东省第四次社会科学学科新秀奖等,主持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多项。



        李浩,男,1969年生,广东大浦人。现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1999年获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03年获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中国民俗史及中国社会史。主持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和济南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各一项,并参与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和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等项目。在《中国社会历史评论》《文献》《民俗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传统节日与民众生活》《中国古代民间信仰:远古-隋唐五代》等专著。





        龙圣,男,1983年生,湖南花垣县人,历史学博士,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民委第二批“民族研究优秀中青年专家”、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培养人选。研究领域为社会史、民俗史,开设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理论与方法、民间文献研究等课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两项、省部级课题三项、校级课题两项,合著有《新加坡茶商公会史略》《韩家村》二书,在《中国史研究》《文献》《史学集刊》《社会》《历史人类学学刊》《民俗研究》《宗教学研究》《民族文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李海云,女,1987年生,山东聊城人,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民俗学、民间文学,在《思想战线》《华中师范大学学报》《民族艺术》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曾获教育部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主持国家社科基特别委托项目子课题《河北前魏村正月“亮拳”》、山东省社科项目《山东非遗保护传承与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曾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攻读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后赴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开设课程有艺术民俗学、仪式与宗教、民俗学田野调查。




研究生培养
        1998年获中国首批民俗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2年获中国民间文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民间文学博士后流动站;2016年获民俗学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民俗学博士后流动站。现有理论民俗学、中国民俗史、区域民俗研究、民间文献研究、艺术民俗学、民间信仰研究、民间文学理论研究、中国民间文学史、中国俗文学9个硕士招生方向,民俗学理论、民俗史、田野民俗志、中国民间文学史论、艺术民俗学5个博士招生方向。博士生导师3名(张士闪、王加华、刁统菊),硕士生导师3名(朱以青、李浩、龙圣)。
        课程教学体系特色:课程立体化,课堂教学与田野调查相结合,每学期固定开设“民俗学田野调查”实践课程;教学团队化,常规教学与在研项目相结合,教师形成分工合作,研究生自由选择兴趣小组;实践平台化,在山东、河北、辽宁、贵州等地设立6个教学实践基地;论坛常态化,常设“田野中国论坛”“民俗学高端论坛”“草根论坛”等。本所承担国家“十一五”教材建设规划项目《中国艺术民俗学》、山东大学研究生学位课程建设项目等,艺术民俗学列入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已培养博士生32名、硕士生110名,另有博士后8名,访问学者8名。在读硕博士研究生56名。






学术期刊出版

        现有《民俗研究》《节日研究》《中国民俗文化发展报告》三种定期公开发行的学术出版物,另有在校研究生主编的内部交流刊物《百脉泉》。

       《民俗研究》(双月刊)创刊于1985年,入选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是国内唯一公开发行的民俗学理论刊物,发行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认为是“能够代表中国民俗学最高学术水平的杂志”。杂志以民俗学为学科本位,同时兼顾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艺术学等相关学科,设有学术前沿、民俗学史、民俗史、民间文学、民俗观察、田野调查等常设栏目,此外还有乡土传统与城镇化建设、礼俗互动、女性民俗等专题栏目。已连续编辑出版147期。李万鹏、叶涛曾任主编,现任主编张士闪,副主编刘宗迪、刁统菊、王加华,编辑部主任龙圣。

        《节日研究》(辑刊)创刊于2010年,主要刊发国内外节日研究的学术论文、调查报告、学术批评等,每年编辑出版两辑,中国知网(CNKI)全文收录,目前已连续出版13辑。李松、张士闪曾任主编,现任主编王加华,副主编龙圣。

        《中国民俗文化发展报告》创刊于2011年,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建设(培育)项目,每年出版1辑,现已正式出版6辑。主编张士闪。

        《百脉泉》2009年创刊,主要刊发田野调查所获资料与调查报告,现已编辑发行30期。




国际交流

        与美国波士顿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德国洪堡大学、日本东京大学、神奈川大学、爱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建立了学术联系,互寄研究资料,互派研究人员做短期交流并进行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

        先后聘请德国洪堡大学卡舒巴教授、东京大学菅丰教授、日本爱知大学周星教授、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雷米·马修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张瑞威教授做短期流动岗特聘教授。张士闪教授曾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访问学者、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访问研究员、爱知大学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访问教授、台湾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客座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访问学人,王加华曾任韩国延世大学访问学者,龙圣、李海云曾任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本所研究生参与教育部国际联合培养计划12人。





服务地方与社会

        因应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山东大学民俗学在持续展开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聚焦领域包括当代乡村建设,民俗文化发展,文化遗产保护,乡村旅游设计,传统节日传承等建言献策。

        先后与文化和旅游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以及山东济南、潍坊、淄博、聊城等地市政府以及多家企业合作,进行传统民俗文化资源调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工作。先后承担各类横向课题30多项,到账经费800多万元。多篇智库研究报告被中央部门采纳,如《健全完善基层农民协会为当代新农村建设助力护航》《国家在场——在春节文化中强化国家认同》《中国乡村文化传承创新亟需激活村落共享传统》《转变民俗旅游发展思路 构建旅游服务社会模式》等报告被刊登于国务院参事室主编的《国是咨询》上。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