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书屋:张卫东 荟文书屋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书屋:张卫东 荟文书屋

书屋:张卫东 荟文书屋

本文首发《文史武陵》公号





张卫东,竹溪县丰坝人,如今不叫丰坝了,改称县河镇。1966年出生,那几年出生的,取名卫东红卫的多,至于理由,你懂得的。











适龄读书,村级小学乏善可陈,不说也罢,初中就读于县河中学,离家较远,住读寄宿,时任班主任曾昭孔,也是张卫东的语文老师,喜欢看书报,班上养成爱好翻阅书报的习惯,有的人受益终身。他管理班级也很有方法,学生很喜欢他。校长翁茂松是个有文化的人,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农村中学校长多为大老粗,工作粗暴方法简单,说一个人有文化,多半指其与众不同的。比如说寄宿的学生翻院墙,偷看电影,因为学校旁边有个露天电影院,翁校长呢,就蹲点抓生,守在学校院墙外面,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常年如此,由此校风一变,当时处于县内数十中学末流的县河中学,考取了张亚东等数位学生,算是一例吧。





后来张卫东到十堰市顾家港的财会学校就读,中专学校。上世纪八十年代,能够读中专的学生,分数拟录取线往往高于县一中,因为很多家境贫困的学生,想早点拿工资,补益家里,减轻父母的负担。1986年毕业,分配到蒋家堰镇供销合作社上班,合作社专设书柜,社科文化教育文学类,是最乡村师生最喜欢的去处。张亚东再次捡起自己的爱好,工作之余,品味书香墨韵,不能自拔。



然后是供销社解体,张卫东跑过很地方,做过很多事,见过各色各样的人,体味的甜酸苦辣,总之一言难尽。没有文化的滋味,没有休养的人生,没有书籍的日子,是一种怎样枯燥乏味的熬煎?



书店,静悄悄地开张了,后街,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大街小巷拐角处,几本书,十几份杂志,数十张报纸,摆在桌面上。妻子马素辉,轻巧的眼镜,秀气的脸颊,灵慧的眼神,温和执著地守着书店,张卫东走过大街小巷,问过妇幼老少,你喜欢什么样的书,什么价位你认为合适,封面内文纸张文字的设计样式,哪一种是你的首选项目,等等,然后,他走西安去武汉到郑州,比较挑剔选择决断,工具书是首选,字典词典等这是长销书也是畅销书。文学类是次选,散文小说诗歌的作者,古今中外的著名作家,青春文学排列在前的。当然,通俗文学比如金梁温古黄,是一定不会少了他们的。报刊杂志侧重于校园文学,纯文学为补充,如《当代》《儿童文学》《楚天都市报》《语文报》经常是随到随补货的。



当时小小的县城,鼎盛时开了数十家书店,可是坚持到如今的,仅仅这一家了。顺便补充一句,店名,是一位高中二年级女生起的,才开张的小店,很不起眼,却有一位女生进来了,一本本的翻看,鲁迅钱中书的书,《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抬头看看空荡荡地横额处,荟古典今文精华,萃中外报刊要文,何不起名荟文书屋呢?



一眨眼,数十年过去了,荟文书屋走这纯文学时代,走过了通俗为王的时代,走过了学习辅导资料时代,如今的张卫东又是思考着,下一步的路,应该如何走下去,把书香这一份慈善性质的事业做大做强,滋养更多的竹溪人。







投稿信箱:2250459253@qq.com


接收书法绘画摄影诗文作品,以附件形式发来。作品字数不少于三百。附作者简介及照片三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