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张佐堂:西海固民间顺口溜社会作用分析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张佐堂:西海固民间顺口溜社会作用分析

西海固民间顺口溜社会作用分析



张佐堂


(石河子大学 外国语学院,新疆 石河子832003)



摘要:宁夏南部山区的西海固地区流传着大量的顺口溜,它们是该地区民间文学的微型载体,是反映当地农民艰辛生活的一面镜子,也是调剂农民生活、讽刺不良现象、规劝大众行为的幽默的微型公益广告。

关键词:西海固地区;顺口溜;语言特色


        本文中个别顺口溜资料曾以相似版本散见于相关刊物,但本文引用的全部是作者自己多年来收集整理的原始材料,故未注明出处。
          顺口溜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用以鞭挞一切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或自我娱乐、自我教育的工具。[1] 也是民众“认识社会、寄托理想、表达情感意愿的重要方式和渠道。”[2] 宁夏南部西海固地区民间文学就正好兼备自娱自嘲、自我教育、鞭挞不良社会现象等作用。它们诙谐有趣、爱憎分明,有着十分明确的荣辱观。它们来自于民众,又服务于民众,不仅丰富了广大农民朋友的生活,帮助减轻生活压力,而且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帮助建设文明的社会风气。其中不少顺口溜如同标语、口号或幽默的公益广告。通过对这些顺口溜的了解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西海固的民俗风情,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荣辱观、价值观。同时,我们会被他们调皮的性子和俏皮的话所感染,所鼓舞,所启发。
西海固的顺口溜大致可以粗略地分为下列五个类别:针砭时弊类、自我解嘲类、俏皮搞笑类、休闲娱乐类、生活哲理类。
值得说明的是,若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角度看,有些顺口溜似乎并不顺口,但如果用方言的语音语调去读,则几乎全部是押韵的。如“白萝卜头 / 黄萝卜尾 / 苤蓝要吃当中里”,其中的“尾”在西海固方言中读四声yì,而“当中里”的“里”字,大多从甘肃静宁等地迁移来的西海固人都“n”“l”不分,并在此处以重音强调,也读成四声nì;另如“夜饭增一勺/黑了睡不着”方言中“勺”、“着”读shuó和zhuó,均为二声。如此一来,“尾”“里”和“勺”、“着”分别押韵,说出来十分顺口。


1、针砭时弊类
(1)鼓儿灯 / 灯罩子 / 捶头大的烟泡子 / 看去就象死着呢 / 眼睛咯哔咯哔挤着呢 / 看去就象活着呢 / 引魂灯儿着(读若zhuó,与“活”押韵)着呢
(2)赌博人 / 赌博人 / 腰里系着个草靿绳 / 今儿想上吊 / 又怕明儿赢
这两段顺口溜是解放前流传下来的,其中(1)描写抽大烟的人半死不活横卧在炕头的情景。西海固汉族葬俗,在死人入殓前,头旁点油灯,名曰“引魂灯”。抽大烟的人枕头旁也有一盏灯,所以才用它比喻抽大烟者与死人无异。当然这不无讽刺咒骂之意。(2)对赌博人的讽刺挖苦也是淋漓尽致。1970年以前,在西海固日子过得比较好的人在过冬时都喜欢在腰里系一根毛线编织的腰带。所谓“十单不如一棉,十棉不如腰里一缠。”充分说明系腰带的保暖作用。如果腰里系草靿绳,亦即草绳,则分明是落魄潦倒的形象。最后两句:“今儿想上吊,又怕明儿赢” 则讽刺赌徒们在赌输之后普遍存在的矛盾而又侥幸的心理。正是这种侥幸心理,才使多数赌徒在输完资本之后,梦想能够时来运转狂赢一把。于是他们就急切地向人借钱准备再赌。不少人更是落入高利贷者的圈套,越陷越深。
        对于耍赌博和抽大烟,绝大多数西海固人历来是持反对态度的。大家认为赌博和抽大烟(现在又发展成吸毒)都是社会的毒疮,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巨大障碍。
        (3)救济救济 / 越救越急 / 救济得炕上没席 / 救济得脸上没皮。
上世纪60-70年代,西海固干旱不断,外加吃大锅饭所形成的等、靠、要思想影响,粮食年年减产,农民生活困难,好长一段时间都依靠国家的救济款、粮、及其他救济物资过日子。有些人看不惯这种不靠自救单靠救济的懒汉作风,就编了这么个顺口溜。
针砭时弊的民谣或顺口溜是农民道德意识的反映,它寓教育劝导于讽刺挖苦之中,丝毫不留情面,对不良行为或习惯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如果说政府的宣传是写在墙上的标语口号,那么民间的宣传则是挂在嘴上的顺口溜。后者所起的积极作用,不亚于前者。这充分说明它们是“民众自我教育最方便、最普及的口头教科书”,具有“对社会成员的习俗养成及道德规范培养”的价值。[3]
2、自我解嘲类
西海固的民间笑话,大多提供一个简单的上下文,然后嵌入几句顺口溜,言语交际效果非常好。
        (4)家有三双袜:/ 一双无底袜 / 一双转腿袜 / 一双过河往上抹
改革开放前,素以贫穷出名的西海固农民日子过得十分艰难,一般只有女孩子才穿袜子,但大多都是缝缝补补,穿好多年。这段顺口溜的第一句听起来很不寻常,家里竟然有三双袜子。但等全部听完之后,才发现这三双袜子全是破烂不堪了。一双无底袜,一双转腿袜,两句在前面打铺垫,最后一句则把诙谐推到了最高峰。前些年交通不便,桥梁很少,农村人过河时大多是脱了鞋袜涉水而过。但如果过河时把袜子往上抹,岂不说明这也是一双烂得连底都没有的袜子么?短短四句话,给人一种悲喜剧的感觉。
至少从《诗经》开始,民间的歌谣就是民风的反应。笔者认为“民风”除了表示民间的风俗,尚应表示民众的风骨。这段顺口溜就是一种心态平衡的自嘲,一种虽穷犹乐的顽皮的生存精神。假如没有这种轻松的自嘲精神,他们又会有什么样的精神支柱呢?
3、俏皮搞笑类
        (5)甲:掏上了吗?
乙:缩(读若shuàng)窝了。
甲:两(方音读若四声liàng,与“shuàng”押韵)窝呢?!
乙:聋子耳朵!
甲:绳子扔(方音读若er)脱……
以上这段笑话,是说两个牧童在悬崖上掏麻雀。乙用绳子系腰,让甲拽着,自己去崖壁执行任务。但在对话中甲连续听岔了乙的话,最后竟将绳子松手,后果可想而知。对话不长,仅短短五句,但一对近似音和一对谐音用得特别巧妙,轻松地达到了搞笑的目的。
除了这样的小笑话,还有许多充满智慧的俏皮话,大多利用谐音、同音异义或夸张等手法。如形容一件事情很不起眼的时候,可以说:“蒜掐子(即蒜瓣儿)大的事情”;挖苦某人弱不禁风时,说“苍蝇弹了一蹄子,他都要呻唤半天”;想咒骂一个人缺德、应该断子绝孙时,往往不只骂一声“驴日的”或者“畜牲”,而是说“驴日的,马下的,骡子群里带大的”。
丰富民众言语的另一个因素是大量歇后语的运用。如果有人因不正当行为碰壁时,大家会说他是“癞蛤蟆跳门槛,连墩沟子带伤脸”;如果有人言行另类,就会说他是“一吊钱搭在门扇上,里外都是半吊子”。
在西海固,如果有人企图以假话蒙骗人,大家就会说他在给别人“上汤着呢”。假如一个人蒙人的意图被识破,大家就说他是“涝坝沿上铡(读若zà,剁碎的意思)葱花,给鳖上汤着呢”,意思是,只有鳖才会上你的当。
这一类的俏皮话或歇后语等,既能增加人们生活的乐趣,同时也能起到警示、规劝他人的作用。
        (6)一根绳子两个头 / 两根绳子四个头 / 一拴拴到扁担头 / 一担担到肩子头 / 腰里别了个老斧头 / 一直(读若chi)子来到个大山头 / 见了一堆大木头 / 叮儿乓儿几斧头 / 片了一堆碎木头 / 一担担到大街(读若găi)头 / 摆个摊摊卖木头 / 对门子出来个大丫头 / 怀了揣的是馒头 / 插插里装的是核头 / kăng子上吊的是奶头 / 当街一个大石头 / 拌了一个栽跟头 / 老汉跑去抢馒头 / 娃娃跑去抢核头 / 小伙子跑去揣奶头
插插是衣服口袋的意思。核头,即核桃。Kăng子,即胸部。揣,触摸的意思。这段顺口溜,虽然有点少儿不宜,但其巧妙设计却是不容忽视的。它的明显的特点是以“头”字押韵,而且是二十个单句中每句都以“头”字结尾。叙事紧凑,情节生动,一句废话也没有。前面十七句都是铺垫,最后三句是高潮,把老年、青年和少年三个不同年龄段的人的兴趣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4、休闲娱乐类
        (7)前一个山 / 后一个山 / 前山里住着个张老汉 / 顿顿吃饭把门关 // 今儿个吃饭门没关 / 苍蝇叼了个肉蛋蛋 // 一追追到三营里 / 老虎豹子吃人哩 / 吓得钻到老鼠窟窿里
        乍一看,故事里的人似乎很小气,连苍蝇叼的肉都想追回。但继而一想,这不正反映了民众的疾苦,生活的不易吗?
        (8)陕西本是花果山 / 佛寿王子坐金銮 / 蒸jin馍儿造了反 / 轰隆一声炮塌了 / 吓得韭菜乱墩墩 / 吓得凉粉颤兢兢 / 吓得辣子吊朵罗红 / 苦苣觉(读若guŏ)着事不巧 / 它把个小蒜领上满山跑 / 一把抓住一根葱 / 剥(读若chuà)了皮子问口供 / 你看那油、盐噌不噌 / 它还要跟上打和声
这段顺口溜属于西海固民间文学中的精品之一,具有“一种流畅活泼的动态美”。[4] 短短的十三句话,全部以拟人的手法,给九种食品及调料安排了一出小品,让它们登台亮相。形式生动活泼,内容耐人寻味。最后两句中的“你看那油、盐噌不噌 / 它还要跟上打和声”,如果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你看那油和盐毒不毒(或缺德不缺德),它们还要跟着瞎掺和”。这是被抓住的那根葱对油和盐的控诉,因为在它被“炒”的过程中,它们充当了帮凶。
        (9)古经古 / 卖老虎 / 老虎扎的红头绳 / 打到山里寻柴去 // 柴也没 / 粪也没 / 拾了一把野鸡毛 / 拿到河里洗去了 // 一个癞蛤蟆抓住 / 我问你是啥人 / 我是铜人 / 铜人不戴铜帽 / 我是天上飞豹 / 天上飞豹不穿裤裤 / 我是芫荽兔兔 / 芫荽兔兔不吃芫荽草草 / 我是杏树爪爪(方言读若zào) / 杏树爪爪不开花儿 / 我是园子里瓜儿 / 园子里瓜儿不曳蔓蔓(wàn) / 我是凉水罐罐 / 凉水罐罐不拴系系 / 我是芦子咪咪 / 芦子咪咪吹去不响 / 我是瞎瞎班长 / 瞎瞎班长不拉银子 / 我把你三把两把拧死
这是小孩子最爱说的顺口溜之一,它对儿童言语的训练和记忆力的锻炼都有积极的作用,有时甚至成为成年人炫耀孩子能耐的一个项目。
诸如此类(7、8、9)情节曲折的押韵故事或包含文字游戏的顺口溜在西海固地区也称作“王辩”。“王辩”二字的来源待考。但估计“王”是形容词,表示最厉害最佳的意思;“辩”应该是辩论、能说会道的意思。近几十年来“王辩”二字作为此类顺口溜的名称似乎已经从民众言语中消失了,但故事本身不会因之而消失。它们不是被流传下去,就是被新的类似的故事所接替。
在西海固农民休闲娱乐类的顺口溜中,谜语占有重要的一席。这些谜语几乎全与农事有关,粮食作物、瓜果蔬菜、农用器具等皆可制谜。多数谜语形象生动,妙趣横生。
(10)一个老汉矬矬高 / 背了一身皮荷包 (扁豆)
        (11)一个老汉咯咯咯 / 沟子里白毛唰唰唰 (礤子,即礤床儿)
        (12)一个老汉没脖子 / 头上绑个撮撮子 (线织的粮食袋子)
        (13)一个羝羊四只角 / 肉少肋巴多 (背兜)
5、生活哲理类
生活哲理类的顺口溜大多属于农谚、气象方面的经验总结。如“湿柳干白杨,榆树别在半崖(读若nái)上”、“日头跌到云口里,睡到半夜雨吼哩”等。单是数九寒天方面的,就有“一九一芽生,九九遍地生”、“三九三,下河看马莲”、“三九茬茬,冻死娃娃”、“瞎四九,没路走”、“五九六九,过河洗手”、“七九鸭子八九雁,九九芦葩满地转”、“九九停,开桄种”等。  
民间的顺口溜自然还要包括衣食住行方面的,其中有一些虽略嫌粗俗,但更显质朴,说的全是大实话:“葱辣嘴 / 蒜辣心 / 辣子辣得沟子疼”。而更多则是地地道道的经验之谈。
        (14)五黄六月的屎毡子 / 十冬腊月的耳掩子
(15)葱韭薤蒜狗一搭卧 / 芫荽芹菜官一搭坐
因为葱韭薤蒜的气味浓烈,食用后逗留时间长,在近距离社交活动中显得不雅;而芫荽芹菜则气味淡雅清爽,不会给社交带来障碍。
        (16)        家里有上万石粮 / 白萝卜不敢下干粮
        农民朋友都知道萝卜有“生开熟补”之功,在缺粮的年月,有开胃功能的生萝卜当然要慎用了。
        (17)高山陡洼(方言:即坡地)/ 好上难下(读若hā,与wā押韵)
四 结论
西海固地区一直是十年九旱,自然条件很差,曾一度是全国知名的穷地方。生活在西海固的农民朋友,他们的生活也就不可避免的过得十分清苦。值得庆幸的是,他们并没有被生活的重担所压倒,从这些诙谐幽默调皮捣蛋的顺口溜中,我们能看得出他们辛苦并快乐着。
正如所有的文学艺术作品一样,顺口溜也是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本身。西海固的顺口溜和它们的创造者一样简朴,一样单纯,一样皮实,但由于它们是被人们从生活实践中提炼出来的,所以也就成了一种精华,一种能够通过指导(生活哲理类)、规劝和帮助(针砭时弊类)释放生活压力(自我解嘲、俏皮搞笑、休闲娱乐类)而回馈农民朋友的精神食粮。因此我们可以说顺口溜也是来源于人民而又服务于人民的,它是民间文学的小精灵。

参 考 文 献
[1] 高等学校民间文学教材编写组. 民间文学作品选[M].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1.
[2] [3] 江帆. 民间口承叙事论[M]. 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3~25.
[4] 李惠芳. 中国民间文学[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30.

Mischievous characters and wisecracks: an analysis on social functions of rhymed folk jingles in Xi-Hai-Gu area in south Ningxia
ZHANG Zuotang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Shihezi University, Shihezi, Xinjiang, 832003)
Abstract: There are voluminous rhymed jingles widely spread in Xi-Hai-Gu area in south Ningxia’s mountainous region. They are miniature carriers of the folklore in the area, like a mirror that reflects difficult life of the local farmers. They are also tiny, humorous advertisements that season the farmers’ life, satirize the unhealthy tendencies as well as admonish the general public to do good deeds. This writing puts the rhymed jingles into five groups before giving respective analysis.
Key words: Xi-Hai-Gu area; rhymed folk jingles; social function analysis


作者简介:张佐堂(1957-),男,汉,宁夏固原市人,石河子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英语应用语言学、教师教育及中西方民俗学研究。


文章发表在《宁夏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四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