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2017民间文学2课堂第11小组研讨

木兰传说发展现状

近几十年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则日益加深,木兰传说早在1998年就被美国迪士尼公司改编为动画电影,面向多国放映,这是木兰传说文化输出的重要例子

TOP

木兰传说实地调研

第三部分:
经过一系列的短信沟通之后,因为叶老师比较忙,没有合适的时间接受面对面的采访,于是我们最后选择采用电话采访的方式。12月9日晚上八点左右,我们对叶老师进行了电话采访,时间大致为15分钟。

TOP

木兰传说采访问题设置

问题准备:
您好,请问,木兰全名是什么呢,我们查阅了一些资料,上面说木兰的全名是朱木兰,那么,木兰的全名是花木兰还是朱木兰呢?
当地有什么关于花木兰小时候、以及从军归来以后的传说吗?
对于木兰的死有许多说法,现在考证表明到底是哪一种呢?
请问你们有什么祭祀木兰的庙宇吗?
木兰回乡后有没有为家乡做什么贡献?

[ 本帖最后由 刘文颖 于 2018-1-2 18:54 编辑 ]

TOP

木兰女性形象

在木兰身上,体现着汉文化与胡文化的奇特交融,木兰的形象是女郎和壮士的完美结合,是巾帼英雄。尽管在但千多年以男性为中心的男权社会中,女性一直处在十分低微和卑下的地位,木兰却突破家庭的限制,退去女装,换上戎装,替父出征,同男子一样作战沙场,取得战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封建礼教的反抗,超越福全社会里女性被赋予的社会意义,用自己的累累硕果来证实她的人生价值。着同时也说明,封建社会的女子并不是不如男子,只是因为她们被剥夺; 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舞台。

TOP

木兰传说采访稿

Q我们查阅了一些资料,说木兰姓朱,请问您木兰的全名到底是花木兰还是朱木兰呢?
A其实你要是到我博物馆来一看就知道了,她这个黄陂民间传说,朱木兰是黄陂的县志和一个清代的小说说姓朱,但是这个花木兰呢,主要是明代的徐渭他的那个戏剧《雌木兰代父从军》把他的名字编成了花木兰。所以之后大家都叫花木兰了。
Q噢~黄陂的版本应该是朱木兰的是吧。
A对对对,但是这个黄陂的版本是这么说的,但它的文化的流传可能就不这么直接,所以现在我在做这个方面的研究想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明。所以我这个博物馆为什么在黄陂呢,这个地方原来叫木兰县,这个名字实际上比黄陂县还早。黄陂的原说叫朱木兰实际上是在隋唐时期的,当然也有汉代、南北朝之说,但是这个木兰县是公元476年就明确有了。那就是南北朝时期的。一开始是有了木兰山,然后隋朝的时候建了木兰县,唐朝就已经有木兰庙了,所以我们这个民间的说法和文化的传承还是有出入的。
Q关于花木兰小时候,还有他从君归来,有没有黄陂地区的一些比较特别的传说呢?
A关于这个小时候的传说呢,他说的比较细,就是木兰的那个??曲笔传??里面有他小时候一些机智对答的故事(跟和尚听经)是传说和小说结合的产物。
Q有一些说法是木兰从军归来之后遭到诬陷,请问这有什么依据吗?
A木兰从军归来之后遭到诬陷是小说的演绎,在民间的说法大部分还是比较积极的。他从军归来以后,建了一些木兰寨呀,防御一些侵略,最后九十而终,善始善终。当时封建社会为了表达他的“义”说她节烈自杀之类的不是太值得推敲的,而且这种说法是根据河南的演绎跟小说编出来的。
Q所以黄陂比较主流的说法还是,木兰回乡之后帮百姓做了很多的好事,寿终正寝。
A嗯对,因为我们也相信好人有好报嘛,这样对本地也有积极意义,也鼓励大家学木兰。而且有些地方把木兰当门神,要是木兰遭诬陷惨死就不能解释这种文化现象。
Q嗯,民间还是有好人有好报这种想法,木兰的善果更符合主流的价值导向。
A诶对对,而且我们现在要把木兰推向国际化,那更要研究他的积极向上的意义,和时代结合弘扬主流的价值观。
Q那您那边有没有什么祭祀木兰的活动?
A有一个量子会???就是祭祀木兰的,每年阴历的八月初一,一直延续一个月左右。
Q那为什么定在八月初一呢?与什么意义吗?
A有的说是木兰出生的时候。有的说是去世的时候,也没有完全的考证。原来叫量子会,实际上就是纪念木兰的,大家都前锣打鼓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沐浴更衣,有时候就跟道教结合了。原来有种说法木兰的师傅就是和尚,一个道人。原来道教一直也不是很兴旺,直到把木兰山纳入管辖范围以后才兴旺起来。为什么叫木兰山呢,就是说木兰可以镇住这个地方,也是一种草根文化。
Q黄陂的木兰传说和河南的木兰传说最大的区别是哪方面的?
A他们故事、演绎实际上区别不是很大,主要是说,一个是魏木兰一个是朱木兰。再就是地理不同,河南是平原,我们是有山的。最大的不一样就是我们不光有地名、人名、山名,还有一些人文的景观,河南是没有这些的。从小木兰在哪里生长的,有一些故事传说、景点景观都是相互映衬得。我们的文化传承也早很多年,我们是南北朝就有了的,他是元代才开始有,早了很多年的。

有机会你们可以来这边的博物馆,木兰文化的博大精深,不仅仅是在于一种传说,而是传承。来博物馆就能看到,这种文化、精神的传承不仅仅是靠一个传说的。北大的胡适、鲁迅、沈从文、范文澜等等这些人全部都有关于木兰的学说和论述。应该放宽视野,才能走更加国际化的道路。不能太狭隘。

TOP

木兰是刚毅果敢的女英雄,富有人情味的巾帼红颜和不慕功名的奇女子

TOP

木兰形象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差异主要表现在人物形象所反映的主题上,东方视域下,花木兰的替父从军是对“忠孝”二字的深度贯彻,重点在于“替父”;而西方视域下则侧重于歌颂木兰在战场的英勇表现,借此透露出一种具有西方特色的、个人英雄主义内核,木兰替父从军的主题侧重点不再是“替父”,而是“从军”。二者之间的差别呈现出东西方在价值取向上的差异性:东方传说具有浓厚的忠孝色彩,木兰以女子身份从军,虽然是在男权制度下的勇敢挑战,但从根本的主题上来说仍绕不开伦理、家庭秩序,绕不开东方思维中的美好道德;西方的改编,以木兰从军为背景刻画人物的勇敢、善良,体现个人在艰难险境中的价值追求、价值实现,以此为受众带来审美体验。

TOP

虽然文化输出当中,中西方视域呈现出很大的,甚至是根源性的差异,但不可否认在这一过程中花木兰形象仍存其共性。对于木兰所体现出的正面、积极品格,中西方的衡量标准基本上是相同的,勇敢、无私、善良、爱国等等,这些品质所体现出的对于生命的尊重和对于人生价值的追求,作为普世观念,使木兰在中西方的人们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TOP

在黄陂版本的木兰传说中,木兰孝敬父母、替父从军,是她冲破男权束缚,女性自主意识的体现;文韬武略、英勇杀敌,说明勇敢坚毅等品质不只是男性所固有的,也是女性品质的组成部分;荣归故里、帮助乡亲,是不慕名利、助人为乐品质的体现;而最后以死明志则展现了高洁刚烈的人格。木兰身上所具有的,正是人们所赞扬和追求的人格品质,这正是黄陂版本木兰传说自古流传的原因。除此之外,木兰山、木兰殿和将军庙作为木兰传说的实物载体,在承载着木兰信仰的同时也使得木兰传说能够顺利地流传下去。

TOP

家乡民间文学有趣故事

聊城东昌府道口铺有一个秃尾巴老李的传说。东海龙王要将自己的三女儿许配给西海龙王的大儿子,无奈三公主喜欢的是西海二公子,与他私奔,被东海龙王抓了回去,逐出龙宫贬到人间。三公主已经有了身孕,在道口铺王海子村遇到一个青年,青年爱慕三公主美貌,不介意她身怀有孕,与她成亲。三公主生产那天,天上黑云压顶,她生下一个长着尾巴的龙子,青年不知道三公主的身份,大惊,剁去孩子的尾巴,孩子化作一道闪电消失了。三公主失去孩子,日夜痛哭,几年之后山东大旱,三公主带领村民在自己洒泪之地凿井,引出了水,拯救一方村民。后来三公主去世,村民为她建了一座庙宇,建成之时风雨大作,村民都说这是她当年的儿子秃尾巴老李来祭奠母亲了。从此每逢下大雨,村民便说是秃尾巴老李来了。这一代极少下冰雹,因为村民认为秃尾巴老李不会用冰雹砸自己的出生之地,有“冰不砸堂”的说法。

TOP

课堂展示时形式可以多样一些,可以朗读和木兰有关的文学作品

TOP

家乡民间文学有趣故事

曹婆井传说
古时候,有一曹姓女,丈夫早亡,儿子年幼,又值兵荒马乱年代,流落到宝庆城郊的一座破庙里。一晚,幼子饿得都哭不出声来了,眼见得饿不过当夜。这时破庙里来了一个老叫花,端着一碗豆腐吃得滋滋有声。小孩听到了,那深陷进去的双眼亮起光来,死死地盯着豆腐。老叫化万般不舍,但还是弄了一半给小孩。小孩两口就喝完豆腐,曹女便拉着恢复了生气的幼子一起跪下给老叫花叩头。
连续三晚,叫花都送半碗豆腐给曹女。曹女便叹息:“我儿呀,你要是能天天有豆腐吃,也算你有造化了。”叫花说这也不难,你叫儿子跟我去讨吧。
曹女虽说不放心,但幼子跟着自己确实讨不到豆腐,不得不让幼子跟着叫花去讨吃。这下幼子倒真有吃的了,可自己每天讨不着什么吃的,经常饿得有气无力的。一个晚上老叫化将吃剩的豆腐给她吃,她吃过后觉得比吃山珍海味还过瘾,便说:“要是我天天有豆腐吃,这一辈子也甘心了。”叫花说:“这也不难,你也跟我去讨吃的就行了。”曹女欣然应允。
原来叫花经常在一豆腐坊帮着豆腐老板做事,豆腐老板每天就让他吃够豆腐。这老板看来了个不要工钱的人手,倒也欢喜,于是,曹女也天天有豆腐吃了。
久而久之,曹女渐渐觉得豆腐有些难吃了,看到别人每天住得好吃得好穿得好,还有笑有玩,自己一日三餐豆腐,衣衫褴褛,晚上还得到破庙里,夏日被蚊咬,冬日受风寒。想着自己吃些苦倒还罢了,孩子这一辈子也跟着自己受苦,于是又整日里唉声叹气。
老叫化便又问曹女还想些什么。曹女说:“要是我也能有一家豆腐坊就好了,也有吃有穿有住,不必天天看人脸色。”
老叫化说:“这儿已经有一家豆腐坊,你再开一家,只怕互相抢了生意。现在这儿没一家酒坊,你愿意做酒卖吗?”曹女立即说好,不过自己没一分钱本钱,开不起来。叫化说:“这破庙已经没菩萨了,也没有供奉的人,你将就点儿,就在这儿开酒坊吧。”叫化接着说:“不过你开酒坊会很辛苦,而且可能会忙一生,你会不会后悔呀?”
曹女说:“只要我家人有吃有住有穿,我就心满意足了,哪还能悔。”
叫化资助些银两给曹女,这曹女倒也能干,不几日还真将酒坊开起来了。儿子虽小也能出点力,每天半夜起来做煮酒蒸酒,生意倒也不错,后来又在井旁租了间房,专心开起酒坊来了,还用酒糟养了几头猪。
忽一日老叫化又来了。曹女很高兴请叫化喝酒。叫化问曹女现在过得好不好,曹女叹了口气:“唉,我每天这么辛苦,可是也只够一家用的,到现在酒坊还是租的。要是不这么辛苦,又能多赚些钱,那多好呀。”叫化说:“那也容易,你明天起,不用煮酒了,你挑出来的井水就是酒。不过,你可没酒糟喂猪了,你后悔吗?”
曹女立即说:“要能这样,我这一辈子也满足了。”
第二天,曹女去井里挑水,挑出来后,真是酒香四溢。于是曹女不用辛苦,就有好酒卖,酒生意越做越火。几年后,成了当地一大富婆。
那一日叫化又来了。曹女笑呵呵地迎接叫化,给他好酒好菜。叫化问曹女是不是过得很开心,曹女皱下眉头说:“这井水当酒卖好是好,只可惜,我原来每年都可以用酒糟喂几头猪,如今可没糟了,少喂了好多猪,真是可惜。”
那叫化大笑几声,喝了一杯酒,边走边说:“天高不为高,人心最为高。井水当酒卖,还说猪无糟。”
那曹婆看着叫化走了,当时倒也没当回事。第二天,她再到井里挑水当酒卖,可挑出来的水,再没酒香了……
于是这井便被人称做“曹婆井”。

[ 本帖最后由 刘文颖 于 2018-1-2 18:53 编辑 ]

TOP

家乡民间故事:马铺的故事

马铺是一个小地方 在群山中不是很突出 但是他的名字让很多人遐想 为什么叫这么个名字那 其实 里面有个很悠久的传说
很久以前 天王李靖未成仙之前 他要完成在人间的劫难才能成仙 那时侯李靖去打仗 他还是个小兵 迷路拉 就跑到拉现在马铺这个地方 他很渴 于是就进拉一个农家 里面是个老妇人 给拉李靖吃喝的东西 那个老妇人对李靖说 年轻人 看你是个老实人 这个地方很多时间没有下雨拉 我给你一个小瓶子 当你看到一个歪脖子槐树的时候 就下马 用树枝往瓶子里蘸蘸 然后对着大地滴三滴 就可以解旱拉     李靖是个实受人 2话没说 骑上马就去拉 当他在路上的时候 发现赤旱千里 路上静是些渴死的人 他到拉那个大槐树那 想 甩3滴怎么能解旱那   于是他把一瓶子都倒干净拉 当晚他回去的时候 半夜忽然电闪雷明 老妇人就问李靖 你滴拉几滴水 李靖说都倒拉 老妇人大泣 怎么能都倒拉那 那是仙人的神水 一滴等于漳河一年的流量 一瓶子 看来这个地方是难逃一劫 你快走吧   一会天宫回下来惩罚你的 你把你的马留下 我给他们说你已经让我点化成坐骑拉  
后来李靖跑拉   天宫的人来问犯人在哪 老妇人说已点化成一匹马拉 天神说这样惩罚太轻了 就把那匹马弄成石马 成为李靖的替罪马   
后来人们为拉纪念李靖步雨 就叫那个地方叫马步   但是后来叫的顺口拉 就成马铺拉

TOP

涉县民间故事-吐城隍妖孽

李老爷上任到咱涉县三月有余,一天正在街上闲逛体察民情,忽然衙役过来说是李老爷的妹妹上吊自杀了,李老爷当场就晕倒在地.
李老爷从小父母双亡,和妹妹两个人艰难的生活着,平时都是靠其妹妹缝补衣服纺织赚些钱来供李老爷读书,可以说,李老爷考上功名很大程度上是其妹妹的功劳.换个时髦点的话就是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辛苦的女人.李老爷相依为伴到现在,直到李老爷结婚后,他们依旧在一起,感情甚好,忽闻噩耗,晕过去也属正常.
确说当晚极度伤心的李老爷迷糊睡着后,忽然床前阴风阵阵,李老爷模糊的听见其妹子的哭泣的声音,
"我死的冤枉啊,都怪城隍那个混蛋和嫂子!哥哥为我做主啊!"
等李老爷正要具体问的时候,李妹妹化风而去.
第二天,满脸愤怒的李老爷叫来其妻赵氏,问其妹妹的死因,赵氏含糊不定的回答更让其怀疑.细问之下原来是一个针线包引发的血案.
事情原委是这样,一天赵氏找不见针线包,疑是李妹妹拿了,李妹妹当然说不是她拿了,于是关系本来就不和的两个就生起气来.
李妹妹说:"我没拿,不然我们一起去城隍庙让神仙;来判."
赵氏同意,于是二人一起去了城隍庙.
李妹妹首先说,"嫂子的针线包如果是我拿了,那城隍老爷让我的头发在三天内变白."
赵氏也说的相同的话,而且赵氏心里还默默的祈祷,暗想如果三天内让李妹妹头发变白便送城隍老爷全猪全羊.
结果城隍想了想,针线包本来是赵氏不经意间掉的,应该让赵氏头发变白,但是她又是李老爷的内人,更何况还送我全猪全羊.哎~
委屈下李妹妹吧.
李妹妹在三天后起来梳头,发现自己头发变白,羞于见人,为了不给其哥哥添麻烦,决定一死了之,去地府找寻个公道.于是上吊.可怜李妹妹就这样化为一缕幽魂.
明白真相的李老爷首先痛打赵氏一顿,待赵氏打的像猪头一般让其去柴房反省半年.
料理完赵氏的李老爷叫上一帮衙役去了城隍庙.
到了城隍庙,李老爷首先让衙役们把城隍庙除了城隍像以外全za了.然后李老爷指着城隍开始骂,从上午骂到晚上方才住口,走的时候还吐了痰到城隍的脸上,扬长而去.
第二天,打谷厂的农民们发现城隍像怎么在这里,而且面部表情也不是严肃的样子而是羞愧的样子.细心的人还发现城隍的脸上有一口浓痰.
却说众人想将城隍移到原来的庙里,可是城隍屁股底下跟生根一样纹丝不动.众人只好在打谷厂又盖了一个庙.

TOP

木兰人物形象

花木兰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壮的英雄史诗。
花木兰是北魏人,北魏迁都洛阳之后,经过孝文帝的改革,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较为安定。但是,当时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断南下骚扰,北魏政权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
但是木兰的父亲年纪大了,没办法上战场,家里的弟弟年纪又小,所以,木兰决定替父从军,从此开始了她长达多年的军旅生活。去边关打仗,对于很多男人来说都是艰苦的事情,更不要说木兰又要隐瞒身份,又要与伙伴们一起杀敌。但是花木兰最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十数年后凯旋回家。皇帝因为她的功劳之大,认为她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职,不过,花木兰拒绝了,她请求皇帝能让自己回家,去补偿和孝敬父母。
千百年来,花木兰一直是受中国人尊敬的一位女性,被千千万万的青年学生世代诵颂。木兰的事迹和形象被搬上舞台,长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保卫国家,可歌可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