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2017民间文学1课堂第2小组研讨

巴塞尔姆《白雪公主》中,白雪公主,22岁,是个高个的黑发美人,身上长着许多美人痣,像童话中的白雪公主一样,“她的头发像乌木一样黑,她的肌肤像雪一样白”。她与7个侏儒男人生活在一起。这7个侏儒男人每天发着“嗨嗬”声到一家中国食品工厂装坛坛罐罐和洗刷楼房。但他们的头儿比尔却开始厌倦白雪公主。而白雪公主也厌倦“当家庭主妇”(同时暗示她与7个侏儒男人的性关系)了,盼望有一个王子来救她。故事中的简,一位年轻女子,是巫婆形象;保罗是白雪公主等待的王子形象。因嫉妒白雪公主的美丽,简编织了她的恶毒之网;与此同时,保罗挖了一个穴,建立了一套训狗计划,还用一个自己发明的“远距离早期警报系统”监视白雪公主,这一切都是为了帮助他观察并最终赢得她。最后,保罗自己吃了“毒苹果”,简准备给白雪公主喝的一杯有毒的伏特加吉布森酒。最后故事以白雪公主在保罗墓前撒花、再度贞节升天结束。
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白雪公主是生活在20世纪60年代的一位有女权主义思想的现代女性,她自由地表达着自己的情绪,不会在乎男性的感受。她随心所欲地支配自己的生活,表现了现代社会中女性翻身解放(独立自主的社会身份。例如,她希望过上不同于现在的生活:不再跑到小矮人的床上去,不再为他们做饭(做家务。等待王子未果,她看透了保尔,毫不留情地批判道:保尔只是只青蛙,就这样,我失望了。巴塞尔姆小说中的白雪公主不是普通的家庭主妇,她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她选修了《现代女性:权利与义务》《经典吉他》《英国浪漫派诗人》等课程,她还会写自由体诗,她常说她想要一个名副其实的英雄,那位英雄有着健美的身材和优雅的风度。代表着新女性的白雪公主是一个多情(有思想和行动自由的人。她不再是为了与男主角匹配而设置,她希望解放自己的身体寻求白马王子,并希望王子爱她,甘愿为她付出一切。她不再满足于身材矮小的七个小矮人,她故意将头发垂向窗外,去吸引异性的目光,她渴望遇见真正的英雄和向往全新生活。
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20世纪60年代西方女权主义运动兴起,女性意识不断觉醒,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女性不再按照男性的价值观来看待自我,逐步认识到并且开始正视自己不同于男性的特有的欲望、经验和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女性不再受男性压迫,她们在旧的生活模式中找到新生活的机会,她们敢爱敢恨,人格独立。经过现代作家改编的《白雪公主》,不再是童话里不食人间烟火的人物形象,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欲的女性。或许这个白雪公主并不完美,但是她却有了自己的地位,建构起后现代作品中的女性权威。

TOP

总结:白雪公主故事文本再创造

无论是格林兄弟从德国民间搜集到的原始形态的童话,还是连续修改多年形成的德国现代童话是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的产物,还是后现代主义对于白雪公主形象的改写,从本质上讲,它们都是成人童话,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精神。

TOP

《白雪公主》文本的再创造对于成长的影响

一、改变性别不平等思想,有利于儿童形成正确的性别观念。
在德国民间流传故事中,男性处于主宰地位,男性天生优越于女性,女性服从男性,所以白雪公主与母亲之都想争夺父亲的宠爱。在格林童话中,白雪公主拥有美丽的外貌和顺从的个性,勤恳地为七个小矮人做着家务;遇到困境也总是要等待男性为代表的王子来拯救;她的生命也只有获得男性的爱情,才具有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在后现代主义巴塞尔姆的笔下,自由地表达着自己的情绪,不会在乎男性的感受。她渴望遇见真正的英雄和向往全新生活。在一次次再创造中,女性不再是男权的附庸,拥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行动的能力,在这种故事的教导下,有利于儿童形成正确的男女平等的观念。
二、改变依赖他人、靠他人救赎的思想,有利于儿童形成自尊、自强的性格
在德国民间流传故事中,王后伪装成为农妇,给白雪公主吃了有毒的苹果后死去。白雪公主的父亲征战回国,从小矮人那里领回了白雪公主的遗体,恰巧随从里有高明的医生,医生便用咒语救活了白雪公主。所以白雪公主的转变依靠的是父亲。在格林童话中,王后就伪装成巫婆,骗白雪公主吃下毒苹果。吃下毒苹果的白雪公主被随后出现的王子救了,最终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白雪公主的拯救依靠的是王子。在这两个故事中,白雪公主单纯善良,无法避免王后的迫害,而她获得拯救的途径皆是通过男性角色(父亲和恋人)来实行。从一定程度上,白雪公主只能依靠别人,自己无法拯救自己。在后现代主义巴塞尔姆的笔下,白雪公主没有吃下毒苹果,故事以白雪公主在保罗墓前撒花、再度贞节升天结束。虽然在文本中,白雪公主还是希望有王子来拯救她,但她认识到王子不过是只“青蛙”,他也救不了她,在这里白雪公主已经实现了自己独立自强。这种观念有利于儿童形成靠自己的自立观念。

TOP

《白雪公主》文本再创造中的【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彭懿:《格林童话的产生及其版本演变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严峰梅:《<白雪公主后传>——对格林童话<白雪公主>的解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尹心灵:《论唐纳德·巴塞尔姆小说<白雪公主>的戏仿》[D].宁夏大学,2013年
张颖:《<白雪公主>嬗变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穆杨:《揭示“权力之眼”——评当代戏仿对<白雪公主>母题的瓦解》[J].北京:外国文学,2015年01期
曹山柯:《从<白雪公主后传>看后现代文学作品中的道德嬗变》[J].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01期
李玉平:《巴塞尔姆小说<白雪公主>互文性解读》[J].武汉: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06期
谭涛,吴秋芳:《古典和后现代白雪公主之比较研究》[J].上海: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郑若之:《从童话故事<白雪公主>的改编作品看伦理话语和社会的变迁》[J].名作欣赏,2012年01期
刘晖玉:《从童话故事<白雪公主>看女性形象的发展和演变》[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7年9月第31卷第3期

TOP

关于课堂展示【视频】中用到的文本

迪士尼电影《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白雪公主与猎人》
      今天来讲关于白雪公主的故事。从前,城堡里住着一位名叫白雪的小公主,她的继母又虚荣又邪恶,担心白雪公主比自己美丽,因此总是让白雪公主穿着破旧的衣服,让白雪公主干女仆的活。皇后每天都会询问魔镜:魔镜魔镜,谁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魔镜总是回答:是你,王后。直到白雪公主长大成人,当王后再问魔镜:魔镜魔镜,谁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魔镜说:白雪公主。
       因此,凶恶的王后派猎人去杀白雪公主,并要求把白雪公主的心脏装在盒子里,猎人看到可爱善良的白雪公主不忍心,便让白雪公主逃往大森林,永远不要回来。白雪公主在森林里,误入了小矮人的屋子,帮助小矮人收拾屋子,洗衣做饭,小矮人开心的收留了白雪公主。
        恶毒的王后又化妆成为老巫婆,送剧毒苹果给单纯善良的白雪公主,白雪公主吃一口便呼吸停止,血液凝固了。小矮人将白雪公主放入水晶棺材中,直到王子来亲吻她才让她苏醒过来,从此王子、公主过着幸福的生活。
        而在《白雪公主与猎人》中,故事开始,王后生下了肤白如雪、唇红如雪、发黑如夜的白雪公主后就不幸离世,举国哀悼。而这时候邻国来袭,国王御驾亲征,大破敌军,最后在马车发现被俘的美女,二话不说娶回家,当了白雪公主的后妈,后妈是个女巫,杀死了国王,囚禁了公主。在国中实行暴政,为了保持青春吸食人的魂魄,此外,女王有一面什么都知道的魔镜,她每天都问魔镜这个世界上最美的人是谁,镜子说白雪公主更美,并且白雪公主的心可以永葆青春。所以,女王就要把白雪公主从监狱中带出来,这时,被关押到长大的白雪公主终于找到机会,刺伤女王弟弟、从下水道跳入海中,逃出城堡,逃到女王巫术到达不了的黑森林。女王找到了去过黑森林的猎人,以复活猎人妻子为筹码强迫猎人去把白雪公主抓回来。白雪公主成功策反了猎人,猎人答应带白雪公主去找公爵,途中遇到七个小矮人。公主和猎人一次次摆脱女王的追捕,两人经历了生死感情迅速升温。这时候,女王不得不亲自出马,化妆成为王子的模样,骗白雪公主吃下了毒苹果,公主吃下毒苹果就死了。万万没想到的是,王子的亲吻没有让公主活过来,       而是悲痛欲绝的猎人,亲吻公主,让公主复活了。然后,公主号召百姓起来反抗,公主大军杀到城堡,打败女王,成功夺下王位。

TOP

[ 图片缩略展示]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 图片缩略展示]白雪公主之猎人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重庆市大足县卷`民间故事

《中国民间故事歌谣谚语集成》重庆市大足县卷
(一)大足的民间故事内容丰富和形式品种齐全,反映了人类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纵向上,有原始的创世神话,也有反映古代的、近代的现代的社会生活与观念形态的故事和传说;横向上,既有幻想性强的传奇故事,也有幽默而又诙谐的笑话。展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生活图画。
(二)本土的历史名人、历史事件和地方名胜风物,形成了大足民间故事浓厚的地方特色。如象余蛮子三打教堂的故事,刘天成的系列故事,大足石刻的系列传说以及民间习俗传说等等,都带有这一代地域所特有的生活色彩和人民的思想愿望,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因为它更能牵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为人民所热爱和传颂。
(三)大足民间故事中现实性较强的故事多于幻想性较强的故事。在大足境内,现实性强的故事多于幻想性故事,这些故事一般属于近代和现代劳动人民口头创作。这些故事更直接地反映现实的阶级关系和日常生活,与劳动人民的爱憎、愿望、道德观念和思想感情息息相关。

TOP

重庆市大足县卷民间歌谣

《中国民间故事歌谣谚语集成》重庆市大足县卷民间歌谣
大足的民间歌谣数量大,种类丰富。从类别上分为时政歌、劳动歌、生活歌、情歌、礼俗歌、儿歌等等。从总体来看,大足歌谣具有这样一些特点:
重点介绍劳动歌、
(一)        劳动歌,是大足流传最广的一类歌种。尤以石工号子和薅秧山歌最为普及,也最具特色。集体劳动中,为减轻劳动的疲劳,协调动作,进行更有效的劳动时所唱的歌。其形式是一领众和,声调高亢、悠扬,前呼后应,声传数里,很有气势。歌词内容有唱传统段子的,但为数不多。绝大部份都是根据当时劳动情绪即兴创作。因而它具有粗犷、通俗、乡土味特别浓厚的持点。对歌词不太讲究修饰,相对地说文学性要差一些。当然,其中也不乏形象、生动的歌词,一经出现,群众认可,便很快在各地流传开来,成为劳动群众喜闻乐唱的保留山歌。
(二)情歌、生活歌,是大足歌谣中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而且有相当部分是思想性和艺术性比较完美的作品。这些歌谣,生动地记录了大足人民的斗争生活,记录了他们的苦难和辛酸,同时也记录了他们对爱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希望。在表现手法上,语言朴素,感情真挚,比兴适当,有的还具有幽默、含蓄等特点。
(三)大足民歌的曲调具有特色。大足民歌,尤其是沿西山一带的神歌,拾万、协和等乡的薅秧山歌以及中敖区的天山、麻杨、高坪等乡的陪歌,更是独具特色,有较强的音乐性、此外,大足陪歌的曲调种类之多和拾万山歌独具特色的尾腔处理。

TOP

重庆市大足县卷民间谚语

《中国民间故事歌谣谚语集成》重庆市大足县卷民间谚语
时政、事理、修养、社交、生活、自然、生产等七个类别,其中农谚居多。这说明大足的民间谚语是植根于农民生产、生活土壤之中的、这也是他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对于气象、时令、耕作、种植等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总结。至于总结社交、事理经验的谚语数量要少一些,但具有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和深邃的思想哲理,对于今人来说,仍不失为具有教育作用的箴言。当然,就某些谚语的思想内容而言,也有它的时代局限性。

TOP

重庆民间歌谣改编《歌儿还在绣花房》
川东盆地濑溪河往上,一个小镇依偎在山坳之中,静静地沉睡着。
一弯新月斜挂在树梢上,东方渐渐泛起了蓝,山的轮廓浅浅地印在空中。镇子隐藏在夜色中,唯有亮光一点。细看那亮处歌堂,歌堂大门虚掩着,悠扬绵长的歌声门缝中溢出来,延宕在镇子上空,消散在泛起一阵白雾的夜里。
歌堂中,一对红烛明晃晃地亮着,照亮了四方桌上的喜饼喜糖,也照亮着了坐在桌旁的两个女子。两人都不过十六七岁的样子。年纪稍大一点的女孩子叫穗穗,身着一身深红发赭的婚服,对襟交领长衣,衣襟滚边,袖口镶饰红色绣饰,十分隆重。年纪稍小的叫秧儿,穿着蓝靛染花的粗布大对襟,配着一条百褶裙。两人就这样拉着手在歌堂里唱着歌。
秧儿看天亮还早,接亲的人一时半会也不得来,这娘家这边都去睡了,她打着呵欠问姐姐要不要也休息一下。
穗穗脸上满是红晕,她一想到马上嫁给意中人,就一点儿都不困。”
秧儿问穗穗还记不记得小时候在歌堂听新娘子们唱歌,一听听到半夜,新娘子撵也不走,躲在歌堂背后也要听。那个时候好喜欢听新娘子在歌堂唱歌,还喜欢看接新娘子。一转眼,她们也都到了嫁人的年纪了。
穗穗听着秧儿的话,想到自己从有记忆开始好像田大哥就已经存在。田大哥的小名叫站站,意思是庄稼地里扶丝瓜、苦瓜、豇豆这一类藤蔓植物的竿子,他还没生下来爹就死了,田大哥妈把他当唯一的希望,希望他能够像地里的田大哥一样支撑起家来。
小时候,田大哥留了个偏达达,自己留了个倒马马。两个人一起牵着去放牛,去河边割猪草,去竹林里躲猫猫……可是爹妈不让我和田大哥一起玩,是女娃不能和男娃一起玩,还是因为田大哥家穷?有一次自己偷偷跑出去找田大哥,被爹妈抓回来一阵打,从此再也不敢偷偷跨出门槛,天天守在家里纺棉花,从正月纺到腊月,年复一年,自己只盼着田大哥长大能找媒人来把我聘下,用花轿把我抬回家。如今媒人来了,自己又不知道在烦恼什么。爹说是田大哥家来下聘,娘支支吾吾,说嫁过去就知道了……

TOP

秧儿听到唢呐和锣鼓的声音,激动地从长凳上站起来,秧儿的动作也将穗穗的思绪拉了回来,她慌慌忙忙地把盖头盖好,坐回到自己床上,等着新郎来床上背自己,因为在出嫁到娘家的过程中新娘子是不能沾地的。
一阵喧嚣随着花轿进到了院子里,唢呐声、锣鼓声和看热闹的人声突然静止,一个穿着天青色道袍的道士作法,对着花轿先是洒米,然后又用事先准备的鸡血点在花轿上,对着花轿念了一阵经……在一阵混乱中,新娘子头上盖着盖头,被背着出了门,又被送上了花轿。
花轿颠颠搡搡一路到了婆家,到了婆家拜了菩萨。穗穗坐在床上,眼前是一片红,她透过红盖头,能看到房间中亮着的烛光。她就一直在房间里等呀,等着新郎来揭盖头。已经入夜,新郎终于来揭盖头。揭开盖头,穗穗看见一脸麻子的新郎,望着自己傻笑。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心里想到爹娘为了聘礼,把自己嫁给这个麻子,就是将自己往火坑里推,可是花轿也坐过了,菩萨也拜过了,现在还有反悔的余地吗?穗穗心里难过,难道田大哥也不知道吗?心下难过只怔怔地唱起:
柑子树儿,柑子黄啰,顺手接尝柑子裳哟。柑子好吃十二瓣勒,情人好耍要分散勒,柑子好吃要剥皮也,情人好耍要分离也。

TOP

家乡民间文学——走马镇民间故事的特点和风格

1.蕴藏着独特的文化信息
由于走马民间故事是旧时的人从重庆出发到走马已是人马困乏,于是,人民都选择在走马住宿,各路客人便交流着旅途的见闻和故事,如此一来就汇集了来自不同地方的多种文化。内容庞杂、类型多样,除了民间传说故事的一般类型,如神话仙话、风物传说、动植物传说、民俗传说和生活故事等外,还蕴藏着独特的文化信息,诸如巴人图腾龙蛇的传说等。作为古代巴文化的重要遗存,这类故事的数量相当大。
2、 讲述时机和场合的多样性
走马民间故事的讲述并没有什么特定的场合,刘远扬主要是在茶馆街巷等人口密集的地方讲述,即吸引外来游客 ,也对传承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3、 故事构成的多源性
由于走马民间故事由多种文化构成,也吸收了不同的文化因素,因此故事的构成就有着不同的来源。
4、 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共存性等特征。
走马民间故事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的融合多种文化色彩,随着时间的延长,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排异逐渐减少,走马故事已经成为了文化的 熔炉,在故事当中我们不仅可以体会到重庆本土文化的魅力,还可以感受到外来文化对于其发展的作用,它们共同构成了今天的走马镇民间故事。
5、融汇民间文艺,不断创新传承形态
刘远扬精通曲艺,在讲故事的时候将曲艺与故事融合为一体,丰富了故事展示形态,赋予了故事更吸引人的魅力。另外,还将故事改编成为小品等其他的文艺形式,增强故事的融合力,使之适应社会发展的变迁,追随时代潮流,永葆活力。
6、刘远扬的故事大多来源于人民群众口头创作;
他的故事中所表现的自然环境、生活习俗、风土人情和语言形态,都是重庆地区民众所特有的。故事中所包含的民众精神、愿望和情感,以及审美情趣和艺术智慧,也是巴蜀文化生活和艺术的真实反映,具有浓厚的巴蜀地方区域文化特色。
7.走马镇民间故事内容丰富,类型多样,数量巨大,讲述者众。主要包括神话仙话、风物传说、动植物传说、民俗传说、生活故事等。这些类型故事的内容十分广泛,蕴藏的文化信息厚重,诸如对巴人图腾龙蛇的传说,乃古代巴文化的重要遗存。全镇民间故事家共316人,其中能讲1000则故事的有2人,能讲500至1000则的有3人,能讲200至500则的有10人。

TOP

家乡民间文学——走马镇民间故事

走马镇民间故事产生于重庆市九龙坡区的一个镇子,在这里流传着一种由以“走马”(赶马)为职业的人群口头创作并传承的民间故事,人们通常将其称作“走马故事”。旧时,从重庆出发到走马已是人马困乏,于是,人民都选择在走马住宿,各路客人便交流着旅途的见闻和故事,久而久之,就融进了当地的记忆中。山歌故事、野史趣闻代代口耳相传,造就了今日的“民间故事之乡”。由于“走马”人群的生存环境和生活阅历与常人不同,所以他们创作和讲述的故事与众不同,内容庞杂、类型多样,蕴含着多种文化遗存。2006年,走马镇民间故事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今,八十岁的刘远扬是走马镇民间故事唯一一位国家级传承人,仍活跃在小街茶馆,继续着他的“走马故事”。

TOP

家乡民间文学——走马镇民间故事调查现状

关于走马镇民间故事的研究现状
走马镇民间故事的保护和研究工作自1983年至今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1983年全国开展民间文艺三套集成的普查工作开始,至1997年止,这是走马镇民间故事的集中辑录整理期。研究者致力于走马故事的采集和整理工作,大量口头讲唱的故事、歌谣、谚语被整理成文字资料,收入民间文艺三套集成,其间还出版书籍有《魏显德民间故事集》(1991)和《走马民间故事》(1997)。
第二阶段是2004年至2010年,这一阶段是走马镇民间故事的保护宣传期。对部分濒危资源再次进行了抢救性收集采录工作,并对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其间2006年走马镇民间故事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命名了一批走马镇民间故事传承人,另出版书籍有《九龙故事》(2009)。
第三阶段是2011年至今,这一阶段是走马民间故事的研究发轫期。大量的采集整理工作已完成,2011年李建宏在《大众文艺》发表《重庆走马民间故事历史起源的多元文化探究》一文,从此,走马民间故事进入了研究的视野,但发表的研究文章多是着眼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播方面,例如张琰《探析人类口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觉表达——以走马古镇民间故事为例》(2013)、罗敏《数字化技术在重庆走马镇民间故事中的应用探讨》(2016)等,立足于走马镇民间故事文本的文学研究寥寥无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