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微信公号】辽大民俗学微信公众号发文连载(持续更新)

西河阳村的三峡移民(3.18)

        采访杨兰国老人的那天下午,天有点阴,乌云挤在一起,眼看着要泼下雨来。怕雨淋了摄像机器,我们夹了两把伞,出了四合院拐道上了大路。

       几天前,我们在西河阳村(山东烟台的古村落)做田野调查时,不时听到村民们提及“移民”的字眼儿,细问之下才知道,村里还有四户从三峡迁移过来的人家。在巷口聊起这几户移民,当地村民的回答各有不同。不过有一点倒是一致得很,问起这四户人家,大家口中便只用“移民”二字代替他们的具体姓名。待到细问可知迁过来的人家叫什么,村民只是笑笑说不清楚,“移民”在村民眼里不是个体,而是代表着从三峡迁移过来的一个整体。终于,在采访的第十天,我们敲响了“移民”家的大门。

       给我们开门的是主人的侄子,他引着我们来到一方不大的院子,院里杂乱地摆着农具、渔网,院子一角生长着一棵茂盛的柿子树。透过柿子树垂下的枝丫,我们看到院子的主人——73岁的杨兰国正坐在走廊的一条长凳上,捣鼓着自家的鸡槽。空气里的水汽潮闷,混着十几年的光阴。这个有点佝偻的老人,看到我们进来,马上就起身打招呼,待我们说明了来意,老人热情地招呼进屋。屋里的大件是一只藤床,靠着走廊整齐地码着空啤酒瓶,与院子的拥挤相比,倒是显得有些空旷。听到我们想询问两地的风俗习惯有哪些不同时,老人取了一包烟分了一圈,摄像的男孩子连连摆手,末了老爷子自己点了一根,狠狠地吸了一口,打开了话匣子:
“这两地的风俗很多是一样的,不过二月二、三月三我们那边不过的。过端午嘛,端午不吃粽子,吃馒头,哎,馒头。还有啊,船上的水往湖里倒不能说倒,要说水滑了;吃鱼不能说翻过来,也不吉利。男方娶亲是要敲锣打鼓走到女方家吃顿早饭的,图喜气,然后女方家的亲属再跟着一起回到男方家里。”

       门口的狗在吠,隔着1500多公里,“一辈儿老重庆”像是重新跌进了歌乐山。故园此声,乡心梦不成。老人和家人是在2001年8月份从重庆市忠县东云公社忠州镇九蟒村迁来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诸由观镇西河阳村的,住在这边的四户人家分别是老人及其哥哥、弟弟、侄子,在老家的时候,他们这一大家人住在同一座院子里,感情很要好。除了西河阳村,在这个小镇子上,还有四个村庄散落着从重庆迁过来的移民们,他们来自同一个村庄,如今住在同一个镇子,相互成了彼此的亲人。当时,他们从重庆坐了一天多的火车,第二天才来到山东的新家,据说当时全村的村民集体出动,在村外的道旁,敲锣打鼓夹道欢迎。老人一家对此很是感动。到了新家,因为晕车,老人在床上躺了三天才敢下床。后来因事又回重庆待了一段时间,因为重庆早已没有了家,所以很快就又回来了,回到新的村落,这一住就是15年。在老家的时候,老人住在长江边,除了田间劳作,还会驶着小船去长江打鱼,用来补贴家用。来到西河阳村,在完全不一样的环境里,小船和渔网变得无处可用,正如在江里行驶了一辈子的老人,离开了长江水就找不到自己的价值了一样。院子里随意摆放的小渔网,是家里的年轻人休班无事的时候在小河边抓鱼用的。老人指着渔网说:“这种渔网和我在老家的时候用的那种是没法比的”。老人闲不住,可如今73岁的年纪也无法到工厂里工作,老人说:“如今就连扫地、看大门的活儿,都没人让我干了”。除了忙地里的活儿,他还养了20多只鸡。谈到家乡,老人眼里依旧放着光:“我当然还是想回去了,那边还有鱼打,在那边生活了快一辈子,还是有感情。但回不去了,现在家就在这儿”。

       第二次去杨兰国老人家里时,见到了老人的女儿和女婿。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小方桌泡了茶,一一端给我们,两口子反而对我们比较感兴趣,没等我们开口提问,就先问起我们来。双方就随意交谈着,渐渐又谈到了长江的刀鱼。说到吃,主人家的小儿子就饿了,起身去了厨房。和老人的女儿聊到生活习惯有何改变时,她说:“我们以前不吃馒头的,顿顿米饭,来这儿学会了蒸馒头,对了,这边蒸馒头,在馒头底还要垫上苞米皮。不过我们还是不喜欢吃馒头,喜欢吃米饭。”刚说完,她的小儿子啃着馒头从厨房里出来了,听到这话倒有些不好意思吃了,把馒头藏到了背后。看到这,他妈妈说:“孩子从小在这边长大,所以生活习惯都是这边的,说的话也是这里的方言,这边有的话我们听不懂,他都能听懂。等我们老了,就没有说重庆话的了,都成这边的人了,对重庆也没有什么记忆喽”。

       老人的女儿和女婿说,老家周围都是山和水,一般都是步行或坐船,根本不会骑自行车。如今到了这边,自行车也是刚来的时候学会的。门口停了一辆车,是新买的。之前拿东西不方便走路,就用背篓背着,解放双手。我们好奇问起家里是否还有背篓一类的物件时,老爷子兴冲冲地进屋取了背篓,来不及掸落灰尘就背起让我们照了几张相。背篓大,越发衬得人辛苦,仿佛里面藏了一整个老重庆。不过,背篓在这个新的地域里没什么用,因为老人的女儿曾经背着背篓去镇子上买东西,与在重庆一样,将物品放在背后的背篓里,可回到家时,背篓里的东西少了好几件。接连几次后,就再也不敢背着背篓去镇子上了。之前和村民聊天时,村民曾说前些年在街上碰到背背篓的,就知道是移民。在西河阳村的村民看来,背篓是移民的标识。在重庆时,村民们把背篓安放在后背上,承载着他们的日常生活,如今背篓只能被淹没在杂物间,落满灰尘,成为一种记忆。老人手抚着岁月累累的背篓,忍不住一声叹息。
村子东头有一棵600多年的老槐树,被村民称为“仙槐”,是镇村之树。这棵老槐总归是福荫这片土地的,才让这世世代代、南来北往的人们得以立足。这晚,老街上空空的,月亮很圆,照着老槐,也暖着柿树。

本文原载于《鹤鸣九皋:民俗学人的村落故事》(商务印书馆,2017年6月出版),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       稿:魏    娜
图文编辑:李文娟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LVF6Fpm9NJnj3NaWYbuFKA

TOP

【学生课堂】蒲河故事会 | 磁器口龙隐寺传说(3.20)

       话说朱棣坐上龙庭做了永乐皇帝,对建文帝破宫时死于大火一说,压根就不相信。于是,一边宣告天下说建文帝已被大火烧死,一边密令心腹以借找神仙张三丰为由,四处追杀建文帝,以绝后患。

       永乐皇帝步步相逼,追得他无躲避之地。相随的已在追杀中失散,惟有监察御史叶希贤还在左右。建文帝与已有法号“雪庵”的叶希贤抵重庆后,不敢入城,来到南泉的一山峰掘井结庐隐居。这座山峰就是南泉的建文峰。

       一日,风和日丽。建文帝到峰顶的水井打水,不由有些倦意,于是席地而坐打了个盹。恍然间,他来到一个地方,一湾江水碧绿,一座形如隐龙的山,山崖上有一方方正正的白岩巨石镇山。他正望着这神奇的白岩巨石入神时,一白发银须的仙翁飘然而至。仙翁对他说,你避杀身之祸业已颠沛流离久矣,那白岩巨石正是你修身养习之地,怎不上去挂单栖身?!他正待说话,仙翁举掌在他背上轻轻一推,便醒了。

       建文帝醒来,发现自己面朝西北做了个白日梦。对梦中之地,他记忆犹新,叫雪庵和尚去打听西北处是否有一白岩的地方。

       雪庵和尚受命暗访,知重庆城溯嘉陵江而上三十余里之地,有一镇名白岩,镇依的山名白岩山,崖上有一镇山的白岩巨石,与建文帝梦中所见的一模一样。且白岩巨石上有一寺,名宝轮,法化极盛。

       建文帝大喜。当下想,这宝轮寺,许就是上天为孤家准备的栖身之处。建文帝决定只身前往,理由是,一是恐人多招风,且投寺持单寺院多有规距,仅限一人方可;二是若宝轮寺有变故,南泉这山峰上可作退避之地。次日,他留下雪庵和尚继续在山上修行,收拾衣钵,以一云游四方的单身和尚的身份上路。

       建文帝渡江往西北行,一路谨慎,见有官兵马队,便避于丛林;见佛图关大路有关卡盘查,便择江边小路前行。就这样,走走停停,夕阳西斜才走到李子坝。建文帝行至李子坝,不觉腹饥,只得就近摘些李子充饥。走了一阵,天色已晚,建文帝见不远有一道观,走近一看,上书:“三圣宫”,于是借宿于此。

       当晚,来了一个游方道士,也是借宿的,三圣宫道长就安置与建文帝同宿。游方道士见同宿之人面如满月,双耳垂肩,行走坐卧具有威仪,知是不凡之人,便没话找话想与其攀谈。然而,建文帝避之。

      建文帝知这三圣宫不是久留之地,翌日天刚放亮,就谢过道长踩着晨露匆匆上路。游方道士见其神色怪异便急忙起身追了出来。游方道士尾随到一座桥边,忽尔发现走在前面不远的游方和尚身上缠绕着一条小金龙,时隐时现,光彩夺目,顿时惊得目瞪口呆。赶紧又追,却不见了那游方和尚的踪影,认定这游方和尚是真命天子显身。因真龙天子曾在此隐去,世人就把此处称为化龙桥,化龙桥过桥的这段路,就叫龙隐路了。

      话说建文帝摆脱那多事的游方道士,继续沿江边的小路前行,过石门,走九石岗,远远望见白岩山上那镇山的白岩巨石,以及宝轮寺的钟楼、文殊阁,不由心喜若狂,加快了脚步。建文帝无心留连一湾嘉陵江的美景,无暇张望水码头舟楫林立的闹热,登上了白岩山。在白岩巨石前,建文帝停留了许久。这白岩巨石,好似天上飞来之石,十分灵气。建文帝合掌向白岩巨石拜了三拜,然后进殿拜见了寺中的住持老方丈。

      老方丈日前也得一梦,一白发银须仙翁对他说,近日内有一游方和尚要来投寺挂单,请不必问来路,好生安顿。老方丈见来人披一身似青赤似黑的袈裟,谈吐高雅,气宇不凡,且自带衣钵、蒲团,便参礼接纳之。

       建文帝挂单宝轮寺后,终日伴以晨钟暮鼓参禅打坐,托钵粗茶淡饭,持戒不问闲事。寺内的和尚见这挂单和尚如此,都不与他来往,他也乐得清闲,惟有老方丈时尔来问问寒暖,也不太打扰。故而,建文帝在宝轮寺一住就是五年。少有人知晓宝轮寺里有一位外来挂单和尚。永乐皇帝寻遍神州大地乃至海外,却想不到建文隐在重庆城外不远的宝轮寺悠然地过着日子。

      建文帝在宝轮寺隐匿几年间,雪阉和尚也隔时悄悄来拜见,君臣相见,自有些伤感,暗叹复国无路,只有随佛终老。

       一日,雪阉和尚又来拜见,谈及起路过化龙桥时,路人众说纷纭,说前几年一游方道士在此见着真龙天子隐去,把那缠绕其身的小金龙说得活灵活现,更有甚者还在游方道士尾追建文帝的地方燃起了香烛,自然建文帝那一晚借宿的三圣宫也朝圣者不断。

       建文帝听罢,心里一边埋怨那多事的游方道士,搅得他这好端端的栖身之地却不能呆了;一边想这也许是天意,当初仙翁那一掌恰好暗喻五载。想到此,他不禁暗叹,他朱允炆注定要亡命天涯,四处流浪。

      于是,建文帝收拾衣钵,谢过老方丈,与雪庵和尚悄然离去。

      却说老方丈拜别挂单的游方和尚,走进天王殿,却见大殿的大烛突尔燃得热烈,香炉中焚的檀香也格外的香气逼人。老方丈正觉奇异,这时大殿的壁上显现出一条小金龙。小金龙在壁上飞舞,留下四个遒劲的金字:“龙隐禅院”,照得整个大殿金碧辉煌。老方丈这才大悟,赶忙跪下长拜不起。

       从此,宝轮寺香火旺盛,信徒云集,成为远近负有盛名的大寺庙。

       因龙隐于寺,后来宝轮寺就易名为龙隐寺,并在宣德七年和成化十一年进行了两次规模宏大的修缮。这两次修缮,在大雄宝殿隐了一对龙。一条张口龙影射永乐皇帝,一条闭口龙影射建文帝;张口龙耀武扬威,闭口龙则无可奈何。

故事来源:《古镇磁器口的传说》  魏仲云(重庆出版社 )

蒲河是辽河之源,辽宁大学北校区就坐落在蒲河南岸,蒲河故事会,绕蒲河而居,因辽大而生。“蒲河故事会”是辽宁大学文学院民间文学课程开展的一项故事讲述实践活动。以喜马拉雅FM为声音媒介,再现口头传统的魅力,对民间文学在当下的传承进行新的尝试和探索。

在未来的日子里“蒲河故事会”将会继续陪伴大家,同时也欢迎大家用美妙的声音,讲出自己家乡或身边的民间故事,希望那些美丽的神话、传说、故事就像蒲河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流淌,生生不息,在新的时代,依然如歌如风,扎根于大地。“蒲河故事会”真诚期待您的加入!

欢迎供稿、提供音频,请关注公众号,直接在后台留言。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编介绍:辽宁大学文学院2016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郑钊。
图文编辑:杨乐乐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dHiGVUcCbqCzs3XvdNI3BQ

TOP

【学术研究】 邵凤丽 | 当代祭祖礼仪模式初探(3.22)

摘    要:祭祖礼仪作为民俗生活的组成部分,承载着人们对祖先的感恩和追忆,也延续着家族历史文化。从祭祖礼仪的发展历史看,中国传统社会祭礼深受朱子《家礼》家祭礼仪模式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了当代社会,成为当代社会祭礼复兴的重要基础。但由于社会文化背景变迁,当代祭礼在保留传统模式的基础上,对具体标准和操作方法进行了适应性调整,试图将传统礼仪模式与当代生活进行结合,发展出既继承祭礼传统,又符合当下民俗生活需要的新型祭祖礼仪形态。

关键词:祭祖礼仪  模式  构成要素  特点

        祭祖礼仪,又称祭祖仪式,是宋明以来中国传统社会民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历史发展看,原始社会祭祖行为开始出现,但尚未形成统一的行为模式。商周时期,以《仪礼》为代表的程式化、规范化的王侯贵族祭祖礼仪正式形成。到了宋代朱熹《家礼》的出现,开启了祭祖礼仪世俗化的新篇章。[1]自《家礼》创制庶民祭祖礼仪模式,具体包括祭礼的时间、地点、祭祀对象与参祭者、祭品、具体操作仪节五个主要方面,明清时期的民俗社会广泛奉行该模式,并使之成为影响中国民俗社会祭礼发展的重要文本。

       礼仪的外在表现形式是礼仪精神和价值的承载体,是可以感受或触及的物质与非物质表现形式。祭礼具有固定的模式,可以被套用,减轻参祭者在祭礼知识方面的负担,也便于祭礼进行跨越时空的扩布、传承。但祭礼绝非只是僵化的动作行为,它是家族生活的文化表达,也是民众内心情感的真实诉说,是存在于生活当中活态的且富有生命力的一种生活方式。当外在的生活环境发生改变,或者人们内心的情感诉求出现变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祭礼也会随之调整和更新。20世纪80年代以来,祭祖礼仪作为一个饱含传统文化意蕴的民俗事象在人们的呼唤中再次回归民俗生活。但回归后的祭祖礼仪所生存的社会文化土壤,以及人们对待祭祖礼仪的态度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变化。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家族组织以及民众在恢复建设祭祖礼仪过程中,呈现出许多与传统祭祖礼仪不同的、更富新时期文化特质的特点。

       从构成祭祖礼仪模式角度看,当代祭祖礼仪在继承传统祭礼模式的同时,在祭礼举行的时间、祭祀对象、参祭者、祭祀经费、祭品和仪节六个构成要素方面呈现出独特的新时期民俗文化特点,下面分别进行分析。

一、重视传统节日:当代祭祖礼仪的时间特性


        从当代祭祖礼仪发生的时间看,除了忌日之祭拥有固定时间外,其他祭礼则更倾向于在传统节日期间举行,呈现出祭礼与传统节日相融合的状态。传统节日成为当代祭祖礼仪的时间选择,与传统节日自身的文化特质有关,尤其是春节和清明节两个带有浓厚祭祀属性的传统节日。它们自身所蕴含和传承的祭礼意义被当代社会所接受并继续发展。祭祖礼仪选择在春节、清明节这样的传统节日期间举行也与当代社会国家的节日政策有关。作为法定节日,给予了人们自由时间,人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举行祭礼、参加祭礼。因而,在传统节日内在的祭祀文化属性被认同和延续的基础上,加之国家法律的许可,两者共同促成了当代祭祖礼仪的时间选择样式。

       岁末祭祖是年度时间转换过程中的重要礼仪活动。在当代民俗生活中,许多保留家族老祠堂的家族依然会在春节时到祠堂祭祖。生活在河北溪村的吴氏族人按照祭祖时间规定,在每年大年三十的下午三点齐聚到祠堂举行祭祖仪式,不能提前也不能推后。[2]吉林杨氏家族虽没有专门的祠堂举行祭祖仪式,但族人们在年三十晚上聚集在长辈家中悬挂家谱,举行祭礼。[3]

       春节祭祖并非固定在年三十当天,整个春节期间都可以举行祭祖仪式。山东临清汪氏家族春节祭祖的日子定为每年正月初五。[4]按照临清当地习俗,正月初一是拜年的日子;初二祭财神;初三第一年出门的女儿回娘家,“请女婿”;初四没有特殊规定,人们在家中处理自家事务,这时外出的人们都要回到家中,准备参加初五的家族祭祖活动;初五一大早,人们吃过早饭后,聚集在祖墓所在村落,按秩序入场祭祖。

       从祭礼的时间安排上看,当代人们祭祖礼仪活动纳入春节时间范畴中,将生人的庆典和对亡者的悼念融合在一个时空当中进行,目的是让祖先能同后裔们一起分享节日的喜庆,也将春节团聚的主旨发挥到最大限度,实现整个家族所有成员的团聚。

二、重“合祭”:当代祭祖对象的变化


       在当下的民俗生活中,人们重视通过举行祭礼表达孝思。然而由于受时间、祭祀经费等因素的限制,祭祖礼仪虽得以恢复,但是从频率上看,通常情况下每个家族一年之中只能举行一次大型祭礼,以年度为周期,表达对祖先的感恩和尊崇,区别于传统家族每年多次举行祭礼。

       作为家族集体祭礼活动,一年一度的祭礼仪式要将所有应祭祖先进行祭祀,即祭礼形式上采取“合祭”。“合祭”作为一种祭祀形式,早在明清时期已经得到重要发展。“合祭”仪式明显的优势是通过一次祭礼祭祀多位祖先,减轻多次“特祭”仪式带来的种种负担。对于刚刚恢复家族活动的当代家族而言,“合祭”既是现实生活的必然选择,同时也会对家族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吉林杨氏家族春节时要拜谱祭祖。作为族人的祭拜对象,杨氏家谱正中间上方刻印男女两个画像,画像中间的格子里书写“供奉杨门先远祖宗亲之位”,右侧男性画像旁边的格子里书写“始祖公”,左边女性画像旁边的格子里书写“始祖母”。始祖之下按辈份、年长顺序依次填写该家族所有男性祖先姓名。从包含范围上看,这张杨氏族谱记载了所有杨氏祖先,每次的祭拜活动,都是对所有杨氏祖先的“合祭”。

      “合祭”的特点是在一次祭祀仪式中对所有应祭祖先给予祭祀,以达到团聚所有族人的目的。在“合祭”中,每个参祭者的祖先都是祭祀对象,祭礼对每个参祭者都具有同等意义。与之相比,传统社会中的“特祭”以家族某一祖先为祭祀对象,意在凸显其对家族的特殊贡献,但“特祭”祖先与参祭者的血缘关系存在远近之分。从形式上看,“特祭”与“合祭”最大的区别在于祭祀对象的多寡,但从祭礼的意义和价值上看,“特祭”仪式通常不具有“合祭”仪式在统合族人、凝聚家族团结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当代家族组织将祭礼次数规定为一年一次,少于传统祭礼次数。这种现象的出现,首先是祭礼与当代人的生活关系发生了变化。与传统家族社会重视“报本返始”的祖先祭祀相比,祖先祭祀仪式在当代民俗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发挥的作用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祖先祭祀仪式是当代人寻找自我认同、表达内心情感的手段和方式,是带有强烈情感的自发行为,区别于传统家族社会重视通过祭礼稳固家族秩序的外在诉求。在当代民俗生活中,一年一度的祭祖礼仪能够给予人们的是情感的满足和伦理秩序的维护,因而融合在传统节日中的年度祭礼成为最好的形式选择。其次,当代家族组织性质也发生了转变。当代家族组织是建立在自愿、平等基础上的血缘共同体,他们凭借责任和义务服务于家族组织,区别于作为家族管理机构的传统家族组织。由于祭祖仪式的举行要经过筹划、准备,占据组织者一定的工作、生活时间,所以一年一次也是适合的时间选择。最后,祭礼的举行受到祭祀经费方面的限制。当代祭祖礼仪所需开支主要来自于家族成员的自愿捐献,没有了传统族田提供的经济支撑。对于家族成员而言,他们有责任和义务为祭礼仪式的举行贡献自己的力量。但如果每年举行多次祭礼,自然会增加族人的经济负担,影响正常的生活秩序。

三、仪式与性别:参祭人员标准的变化


        作为祭礼的设计者和实践者,家族成员是整个祭礼得以进行的核心构成要素。然而,不同时期的家族组织对参祭人员身份的规定不同。虽然按照《家礼》文本的最初设定,家族中的男性成员和女性成员共同参加祭礼,但是这一规定并没有被明清时期的家族组织所认同。明清社会家族组织严格规定女性不能参加祭礼,剥夺了女性作为家族成员参加祭礼的权力。女性成员被驱逐出了祭礼仪式现场,使得女性成员对祭礼的参与由现场转到幕后,她们更多的是负责祭品的准备工作,而无权以参祭人员的身份出现在祭祀现场。与之相比,在当代祭祖仪式中,女性成员再次出现在祭礼现场,作为正式的参祭者参加祭礼。

       在杨氏春节祭祖仪式中,参加祭礼的女性成员主要是指家族媳妇,他们不仅负责祭品备办,且可以参加祭礼,同男性成员一样进香祭拜。在临清汪氏春节墓祭仪式中,女性成员不仅包括以媳妇身份进入家族的外族女性,还包括汪氏家族的女儿,这两种家族女性成员都获得了参加祭礼的权力,可以遵循自愿原则参加清明祭礼。虽然在部分祭祖仪式上,家族的媳妇和女儿都获得了参加祭礼的资格,但是这种变化还处于发展过程中,呈现不均衡性。可以看出,当代社会人们对参祭者身份的判别标准具有多元化特征,同时传统男性主导的参祭者标准正在经受挑战。

      在家族女性成员当中,媳妇因婚姻关系获得了家族成员身份,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女儿是否是家族成员呢?传统社会否认女儿的家族成员身份,只能接受作为媳妇身份嫁进来的外姓女儿。到了现代社会,人们正在逐步打破这种观念,强调血缘传承的重要性。如果具有血缘传承关系,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是家族的正式成员,既可以参加祭祖,也可以登入族谱,“原谱让女孩明显处于附属地位,新谱对此作了改变,女孩不仅和男孩一样,在父母栏目中并提,还在正档位中和男孩一样,占有一席之地”[5]。当代家族中的女儿获得参加祭礼、登上族谱的权力,究其原因,主要是民俗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一个家庭只生育一个孩子,这使得人们的性别观念随之发生了改变,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逐渐被扬弃,人们在思想上开始接受女儿作为家族成员和传承人,并给予更多的家族权力和责任。

       人是祭礼仪式的设计者、实践者,是仪式得以进行的原初推动力,只有充分调动所有人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才能保障祭礼仪式长久不衰的延续。现在,由于家族组织正处于转型期,祭祖礼仪的恢复发展也尚未形成统一的模式和规范,不同地区、不同家族对女性是否可以参加祭礼的看法尚不统一。但若从家族文化的历史延续和凝聚族人角度出发,家族组织要保证祭祖礼仪未来的更好发展,必须努力吸附更多的族人的参与,其中就包括家族女性成员,只有抛弃性别的阻碍,才能充分调动家族所有力量,维护和促进祭祖礼仪的良性发展。

四、由“公”到“私”:祭祀经费来源的变化


       为了能够给祭礼仪式的举行提供祭品、祭器等物质保障,家族组织需要拥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支付祭礼中的各种费用。根植于传统家族社会的祭田是传统祭祖礼仪举行的重要经济保障,“兴属仙游为壮邑,四民士风为盛,士风盛故多世家宦族。今有合族祠堂,置祭田以供祀事者,仿文公《家礼》而行”[6],但这一经济保障随着家族社会的消亡而消亡。在土地国有的国家政策管理下,当代家族组织没有了祭田提供祭祀经费来源。在这种情况下,家族组织想要保证一年一度祭祖礼仪的顺利进行,势必要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经济援助。家族组织寻求经济援助,首先会求助于具有血缘关系的族人。而族人为了表达孝思之情,也有责任和义务捐资助祭。这样,族人捐资成为了当代家族组织获取祭祀经费的首要来源。

       自愿参与是当代祭祖礼仪的首要原则,在这一原则指导下,人们对祭礼的捐资行为也随其所愿。临清汪氏家族每年祭礼之前,族人都遵循自愿原则捐资助祭,捐款数目没有限制,多少均可。凡是族人捐款助祭,家族组织以张贴红榜的方式以示表扬。家族组织将收到的捐款统一起来,用来购置这一年祭礼所需的祭品、器物。在吉林杨氏家族,祭祖仪式在主祭人家中举行,一切物品均由主祭人负责备办,其他族人不参与准备,也不必出资。在河北吴氏家族,祭祖仪式中的物品是家族祠堂历史传承下来的物品,祭品则由族长自行准备,家族组织不干涉。从以上三个个案看,他们举行祭礼的经费来源已经由家族组织转到个人,由集体到个人,由“公”到“私”,这是当代祭祀经费来源的重要转变。

       当代祭祖礼仪的经费主要来自个人,通过个人自愿的方式进行捐献,不是强行摊派。族人为祭礼捐资,既是他们表达孝思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家族责任感的体现。人们如果要将家族活动开展下去,要把祭祖仪式办得隆重、热烈,就必须在活动过程中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五、必备的祭品:祭品种类的差异


       为了保障祭礼顺利进行,祭礼前的物质准备工作必不可少。根据祭祖情况不同,各个家族所做的祭前准备工作重点也不同。吉林杨氏家族祭前准备工作主要是对祭品的制作和供桌等物品的擦洗、摆放。祭礼当天一清早,主祭家庭开始制作祭品,主要包括供饭、供菜两大类。供饭要用新熟的米饭,供菜分三种与五种两类,菜品依传统而定,即猪肝、猪肚(配上葱叶,做成大象的形状)、炸鱼、粉肉与炸粉条五种。中午之后,人们准备香案,摆放在屋中北墙处。最后将供饭、供菜摆好,配以筷子。将之前准备好的馒头左右各放五个,将两个烛台、香碗放置左右,再将年货中的新鲜水果挑选若干一同摆放。与之相比,在河北吴氏家族春节祠祭中,祭品由族长准备,种类、数量没有规定。临清汪氏祭祖仪式中的祭品由研究会指派专人负责筹备,主要是从市场上购置,祭品的种类和数量并无规定。负责人在市场上购置新鲜的水果、肉类、点心等,带回后直接摆放在供桌上,以备行礼。

       通过以上三个家族祭品准备过程可以看出,不同家族在祭品准备方面各有规定,这是因为祭品的准备与祭祖礼仪的类型,以及家族组织类型密切相关。当代社会重新复兴的家族内部结构不同,使得祭品备办规定不同。杨氏祭祖礼仪注重按照传统习俗备办祭品,因其属于聚族而居的传统型家族组织;吴氏家族只由族长自行置办祭品,因其属于松散型家族组织;临清汪氏家族指派研究会专人购置祭品,因其是宗亲会型家族组织。

       人们可能会选择不同种类、数量的祭品,但一定要保证祖先面前摆有祭品。没有任何祭品的祭礼是不可想象的。祭品的存在,不仅是形式上的供奉,更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它们既是族人心中崇敬之情的承载体,也是仪式象征意义的物质依托。参祭者在祭礼之前通过捐资助祭、准备祭品,在过程中将自己和仪式紧密联系起来,将自己参加仪式的心理感受通过外在的物质形式予以表达。同时,族人为祭礼捐献金钱、物品是其展示家族贡献的最好契机,在全体族人面前,为家族礼仪的顺利进行提供物质支持,这是获得家族认同、提高家族地位的重要方式。

六、坚守“三献礼”:当代祭祖仪节的传承与变迁


       作为祭祖仪式的核心构成部分,仪节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在当代祭祖仪式上,人们要虔敬地鞠躬、跪拜、进献,通过一系列身体行为将自己对祖先的崇敬之情给予表达。

       在祭礼仪节的历史发展中,仪节自身会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变化。从宋至明清,《家礼》所设定的祭祖礼仪模式得到了后世家族的认同和实践,祭礼仪节也被广泛地推广到各个地域。但到了当代社会,外在生活环境的变化致使当代祭祖仪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从仪节发展角度看,当代祭祖仪节的调整与变化可分为以下两大类:

(一)传统祭祖仪节的保留与更新

       传统祭祖仪节在当代祭祖仪式中被保留了下来,同时人们也根据家族自身特点对传统祭祖仪节进行了适应性调整。

       每个仪式都有其正式开始的标志。传统祭祖仪式以请神为标志,全体族人秉持诚敬之心聚集在祖先灵位前,恭请祖先神前来接受族人的祭拜。这一传统的祭礼开始标志在当代祭祖仪式中仍有传承。吉林杨氏家族祭祖仪式正式开始的时间是年三十晚上八点左右。祭礼的第一个环节是“请神”。“请神”仪节只有家族男性成员才能参与。族人在主祭家聚齐后,携带纸钱、炮竹前往杨氏祖坟“请神”,到达坟地后,先放鞭炮、燃纸钱,然后由主祭人邀请祖先回家过年,小辈们先后磕头,再转回家中。当“请神”的人群回到家里后,要在院中燃火,鸣放鞭炮,邀请祖先进屋,然后在屋内香案上悬挂家谱。如果家族中有人去世未满三年,或者是非正常死亡,那么此人不能上谱,但可以将名字写在红纸上,粘在家谱相应位置上,与其他祖先共同享祭。之后点燃香烛、纸钱,族人依次磕头,给祖先磕头规定为四个。如果家里还同时供奉了其他神,如财神等,则要磕三个,当地俗语说“神三鬼四”,磕头之后便完成了“请神”仪式。从仪节上看,杨氏祭祖保留了请神仪节,但是在具体操作方法与《家礼》所设定的请神、降神、参神方式有所区别。从仪节的意义上看,杨氏家族通过请神仪节,将祖先神邀请回来,接受祭礼。

       无论从朱子《家礼》文本对祭祖仪节的设定,还是明清社会的祭祖实践都表明,三献礼是祭祖仪式的核心仪节,是承载整个祭礼意义和价值的重要环节。当代祭祖仪式也对这一核心仪节进行了继承和适应性调整。

       在对三献礼仪节的继承过程中,部分家族选择使用鲜花代替食物。临清汪氏春节祭祖时,仪式的第三项是向汪氏先祖敬献花篮。虽然从形式上看,临清汪氏祭祖沿袭了传统的三献仪节,重视通过进献的方式表达情感,但是从具体操作上看,他们不仅将进献物品进行了更换,而且将进献的次数由三次增加到四次。但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进献礼仪是进献鲜花,但祭礼中并非没有食物祭品,只是在祭礼之前已经被摆放在供桌上。

       与临清汪氏家族的三献礼相比,吉林杨氏祭祖仪式中没有明确的三献礼,但是却在年三十请神之后的初一、初二每次饭前,主祭家主人都要将饭菜摆放在供桌上,然后焚香、磕头,表示邀请祖先一起进食。

       不同祭祖礼仪选择不同的进献物品与祭祖类型存在一定内在关联。吉林杨氏祭祖礼仪属于传统型祭祖礼仪,在祭品准备方面也重视继承传统祭品制作规定,祭品的准备和进献都遵循传统规定。临清汪氏祭祖礼仪属于仿国家公祭型祭祖礼仪,他们仿照国家公祭的进献方式,以鲜花代替食品,但也准备食物作为祭品。作为传统祭祖仪式的核心仪节,三献礼通过进献食物的方式将族人对祖先的情感集中表现出来,进献的食物饱含情感的因素。这种通过将悉心准备的最美好的物品奉献给祖先的方式,已经发展成为蕴含传统礼仪文化基因的祭礼模式,也是当代祭祖礼仪的核心仪节。食物与鲜花,其外在表现形式虽不同,却能承载相同的祭礼意义,人们通过进献的方式表达真挚的情感。

       传统祭祖三献礼都配以读祝仪节。祝文是以文字、语言的形式叙述家族历史变迁、颂扬祖先德业,并祈求获得福佑的表达方式。在《家礼》的设定中,祭文内容、形式都有固定要求。到了明清时期,祭文内容获得了进一步扩展,家族组织不再满足于对固定祭文的沿袭,而是根据祭礼具体情况编写独立祭文,叙述家族发展、凸显祖先德业,使得祭文成为家族历史最有力的文字表达。当代祭祖仪式沿袭了这种编写独立祭文的祭礼习俗。在临清汪氏祭祖仪式上,三献礼之后是恭读祭文环节。从祭文内容上看,临清汪氏祭文已经突破了《家礼》祭文的写作规范。汪氏祭文首先叙述汪氏历代始祖的经历和历史贡献,之后重点对迁临清始祖明朝丞相汪广洋的事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尤吾先祖,名曰广洋,明朝丞相,功绩辉煌”,并歌颂他对社会、历史、家族发展做出的贡献,“公之美德,传诸众生,公之诗作,留下芳名。《凤池吟稿》,清刚典重,革除陋习,胸怀坦诚。祖德宗功,可歌可颂,发扬祖德,光大宗功”。一篇祭文就是一个家族历史发展的缩影,人们通过祭文的撰写,回顾并建构着家族的历史,尤其是最辉煌的历史时刻。

       在仪节设定方面,当代家族组织将恭读祭文作为一个独立仪节,与三献礼并列,区别于传统祭礼将读祝文附属于三献礼。对于所有参祭人员来说,恭读祭文不仅能表达对祖先的敬意,还能起到传播家族历史、教化族人、加强家族文化认同的现实作用。如果说三献礼是通过身体行动表达敬意,而祝文则是通过语言声音表达敬意,且会对参祭者产生深远的影响。

        经过三献礼之后,祭礼仪式进入后半部分。在当代祭祖仪式中,仪式后期要接受祖先赐福,送走祖先神。

       按照传统祭祖仪式规定,受胙是祖先给后人赐福的一种方式。传统祭礼认为只有接受了受胙之后才算是接受了祖先的赐福,受胙仪节的存在使得祖先赐福更加具体可见。在吉林杨氏祭祖仪式上,受胙仪节被安排在最后一天的“送神”环节中。“送神”仪式大约在晚上八点开始,主祭人家里事先准备好饺子,煮熟后在家谱前放好,参加“送神”的男性族人分别象征性地吃一个饺子,表示与祖先一起饮食,接受祖先赐福。然后依次焚香、跪拜,取下家谱、封装完好,以备来年使用。杨氏祭祖仪式的最后一个仪节是“送神”,族人们离开主祭家向祖坟的方向走去,直至走到一个十字路口,焚烧纸钱,主祭人磕头,同时说“老家乡回去吧,明年再接你们回来过年”。至此,整个祭礼仪式结束。

       当祖先神被送走后,人们将仪式中使用的祭品、祭器收拾妥当。同时,《家礼》设定将祭酒、祭品封存,以备族人食用。杨氏家族认为祭品带有福气,让小孩子吃,保佑小孩子一年中顺顺利利,称为“吃福”,但这些祭品不会随意赠给别人。与杨氏家族“吃福”相对照,临清汪氏祭祖仪式上的祭品没有特殊的处理要求,族人带回去自行处理。仪式结束后族人一起到饭店聚餐。

       虽然不同家族对祭品的处理方式不同,但对祭品所蕴含的意义认同具有一致性。祭品既是后人向祖先表达孝思和崇敬之情的物质载体,也是祖先福佑后人的重要方式。经过祖先赐福的食物是神圣的,人们在祭礼的最后通过分享祭品的方式,获得祖先赐福,使人们获得了心理满足和慰藉,并由此产生自信和力量,为生活提供动力。

       当代人在恢复祭礼过程中,对传统祭祖仪节进行了开放性传承。当代家族要表达对祖先的崇敬和感恩,必须选择适当的仪节作为展现手段。在仪节的设定过程中,以《家礼》三献礼为代表的传统祭祖仪节为人们提供了可参考、借鉴的范本。《家礼》三献礼礼仪模式产生以后,经历明清家族长期实践,已经深入民俗文化骨髓,并指导、影响着当代祭祖仪节的设定与实践。虽然时代变迁是不可回避的历史事实,但仪节的设定却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在物质变迁的外壳下,仪节的传承可以将“报本返始”的祭礼精神长期传递下去。

(二)传统祭祖仪节的增损

        在保留传统祭祖礼仪基本框架不变的前提下,当代民俗生活的变迁、民众信仰文化的调整也通过祭祖仪节的增损体现出来。

       与传统祭祖仪节相较,当代祭祖礼仪主要削减了两大类仪节。一是侑食、阖门和启门等仪节。在传统祭祖礼仪中,这些仪节的设定是为了给祖先提供独自饮食、享受祭品的时间。在传统民众思想中,祖先是已故的先人,他们来自幽暗之处,不能在生人面前歆享祭品。族人全部退出祠堂,关闭大门,才能为祖先提供歆享祭品的最佳环境。当代祭祖礼仪削减了此类仪节,没有为祖先提供单独享用祭品的时空。在当代人的思想中,举行祭礼,奉献祭品,就是“报本返始”的全部行为。祭礼中只要通过进献和跪拜,就可以达到以示感恩和尊崇的目的,而不一定需要给祖先提供享用祭品的时空。在当代祭礼过程中,作为仪式主导者的是生人,他们引导着仪式的进行,重视自我孝思与感恩的表达,也自我决定着祖先福佑后人的祭祖仪式功能发挥。在整个仪式中,祖先变成了被动的祭祀对象,接受族人的奉献。区别于传统祭祖仪式重视族人与祖先的多次互动,族人在互动中获得祖先福佑。从以上仪节的变更中可以看到,不同时代的人对人与祖先之间关系的看法不同。生活在传统宗族社会的民众不仅重视祭祀祖先,且凸显祖先在仪式中的主导性,他们重视通过具体的仪节设置,用非常具像的行为、物品来象征祖先的福佑,使得整个仪式的象征意义更加突出。在当代祭祖仪式中,虽然民众也重视通过祭祖获得祖先赐福,但是仪式的象征性已经明显减弱,象征性在当代祭祖仪式中被应用的范围以及它的地位、作用都低于传统祭祖仪式。

       当代祭祖仪式削减的第二类重要仪节是宣读戒词、誓词、训词等具有家法族规性质的文字。在《家礼》祭祖礼仪模式中没有宣读家法族规的仪节设定,但是随着明清时期家族组织的发展,家族规模日益强大,出于加强家族管理、确保家族秩序的考虑,家族组织增加了宣读戒词、誓词的仪节。这些仪节的设定有效地维护了传统祭祖仪式的秩序,也确保了整个家族秩序的良性运行。作为戒词、誓词等家族法规的生存土壤,传统家族组织消失后,它们也随之消亡。建立在自由、平等基础上的当代新型家族组织不再以家族管理为主要责任,也无权对族人进行强制性管理,家族秩序的维护更加依赖于产生于族人内心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

       在削减部分传统祭祖仪节的同时,当代祭祖仪式也增入了部分新仪节。新仪节的增入,体现出了新时代民俗生活的崭新面貌,也彰显了新时代民众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和价值诉求。

       当代祭祖仪式的参与原则是自愿参与,族人在内心情感的推动下参加祭祖仪式,也期望通过仪式获得情感的抒发与满足。面对庄严的祭礼,人们要表达内心无限的孝思与感恩,于是在祭祖仪节的设定中,族人讲话成为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从仪式有效运行的角度考虑,必须有条件地选择部分族人代表发言。谁能成为族人代表,其标准是什么?作为源于血缘传承关系的祭祖礼仪,先天血缘关系成为首要标准,依照辈分高低,以辈高者为代表。其次,在事业上获得成功的家族优秀人物也是家族代表的重要人选。这些优秀族人代表全体族人表达对祖先的无限尊崇与孝思,同时也勉励族人以祖先德业为榜样,奋发上进,为家族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作为传统节日的重要构成部分,祭祖仪式以神圣、庄严为主旨氛围,但祭礼完成之后,春节、清明节作为传统节日的娱乐主题必不可少,“娱乐是节日活跃的灵魂,所有的节日都跟娱乐分不开”。[7]黄山汪氏清明祭祖仪式在云岚山汪华墓举行,仪式之后族人还可以观看多种民俗表演。[8]2012年清明节祭祀仪式之后,参祭人员来到徽州府衙参观。隋末,天下大乱,汪华起兵踞新安、宣城、余杭、遂安、东阳、鄱阳等郡,拥兵十万,称吴王,筑城新安,徽州府衙在当时是他的王宫。唐武德四年(621)九月,汪华附唐,受封越国公,兼歙州刺史,总管六州军事,这时才成为真正的府衙。徽州府衙修复工程从2009年4月启动,参照明代弘治年间形制修建。对于汪氏族人而言,徽州府衙不仅是一座历史建筑,更是与其血脉相连的家族发展史。徽州府衙是汪氏祖先曾经生活、建立历史功绩的地方,也成为后人缅怀祖先的神圣空间。4月3号上午祭祖之后,徽州府衙里表演了歙县丰润里抬汪公、黎阳得胜鼓、祁门十番锣鼓、绩溪余川村火狮舞等民俗活动。对汪氏族人而言,清明上墓祭祖不仅可以表达孝思与感恩,获得心理慰藉,同时通过游玩娱乐,获得精神放松,愉悦身心。

       一度衰歇的祭祖礼仪到了当代社会又得以复兴,但这不是对传统祭祖礼仪的简单恢复。作为传统祭祖礼仪的历史延续,当代祭祖礼仪传承了“报本返始”的祭礼精神,通过备办祭品、设定仪节,以申孝思。同时,复兴于现代生活环境中的祭祖礼仪要想适应当代社会需求,就必须在历史传承的基础上,对其外在表现形态进行调整。当代祭祖礼仪要保留作为祭礼核心仪节的三献礼,削减宣读家法族规等不适宜当代社会生活的祭礼仪节,同时给族人提供更多展现自我、表达孝思的机会,并重视将节日的娱乐因素与祭礼结合,突出传统节日祭祀与娱乐共存的特性。祭祖礼仪要想在当代社会得到完全的复兴和重建,仪节设定方面必须在继承传统核心仪节的基础上不断革新,在周而复始的岁时循环中增添新意,让人们在年度祭礼中不断地得到身心的慰藉与愉悦,才能保证祭祖礼仪对民众的吸附性,服务于当代社会生活。

       祭礼不是僵硬的模式,而是一种家族生活的文化表达方式。它灵活、富有生命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迁做出相应的改变和创新。祭祖礼仪奠基于传统农业宗法社会,传承至今,被现代社会吸收和发展。现代化的生活环境,新型的家族组织,致使传统祭祖礼仪的蜕变和更新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当代家族组织在保留原有祭祖礼仪物质体系框架与仪节体系框架的基础上,对具体标准和操作方法进行了适应性调整,将传统礼仪模式和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发展出既继承祭祖传统,又符合当下民俗生活需求的祭祖礼仪新形态。新形态下的祭祖礼仪积极调动所有族人的参与热情,在最大范围内扩充祭祖礼仪的参与群体,使参祭人员数量达到最大化。在此基础上,为保证祭礼对族人更有吸引力,一方面通过祭祀经费的筹集、物品的备办,让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祭礼奉献力量,在族人和祭礼之间建立直接的物质联系;另一方面在继承传统祭祖仪节的基础上,引入当代文化因素,使之体现时代特色,完全融入当下民俗生活。以鲜花代食品,增加民俗文艺表演,生活的变迁在祭礼仪节上得到直接展现,这使祭礼获得了长久传承的重要动力。

参考文献:
1、(宋)朱熹:《家礼》,王燕均、王光照校点,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
2、冯尔康:《18 世纪以来中国家族的现代转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年。

文章原载于《民间文化论坛》,2014年第5期,详细注解请见原文。

撰       稿:邵凤丽
图文编辑:杨乐乐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9oqUE0Ys0Xtv9D1Ya3vuLw


[ 本帖最后由 想要飞的猫 于 2018-3-24 17:37 编辑 ]

TOP

【校园活动】非物质文化活动进校园(3.24)

        为了进一步丰富文学院2015级本科生的民俗学课堂,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校园的延伸。2017年3月22日上午,辽宁大学文学院邀请铁岭文化馆的多位艺术家在博雅楼102教室开展了“辽宁人民政府惠民实事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社区活动”。此次活动得到了辽宁省艺术研究院的大力支持。辽宁大学文学院民俗学教研室吉国秀教授、隋丽副教授、邵凤丽副教授以及民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和文学院2015级本科生参加了此次活动。本次活动由吉国秀教授主持。

        在活动中,铁岭文化馆的金英珠馆长首先为同学们讲解了朝鲜族地理位置、人口分布以及春节和上元节的节日习俗。独特的风俗和丰富多彩的节日游戏引起了同学们极大的兴趣。随后,金馆长重点向大家介绍了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朝鲜族农乐舞。广泛流传于辽北地区的朝鲜族农乐舞也称作面具舞,是朝鲜族的传统舞蹈。其产生之初主要是用于祈祷农业丰收的祭祀活动,表演时场面热烈,阵容庞大,人欢马跃。

        听完金馆长的讲解之后,同学们迫不及待的来到博雅楼外,观看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永浩为代表的艺术家为大家现场表演的朝鲜族农乐舞。头戴象征神灵面具的艺术家运用跳步、鹤步等舞姿和技巧,以跳、哄、喊、踏地、顿足、拍手渲染气氛。欢快的音乐和独特的舞蹈将同学们带回到农耕文明欢庆丰收的时刻。舞蹈结束后,同学们积极踊跃地与李永浩等艺术家合影,表达感谢和敬佩之情。

        在活动的最后环节,三位艺术家为我们现场制作朝鲜族打糕。蒸糯米、打糯米、裹豆面粉、切条、蘸白糖,同学们见证了制作打糕的全过程,领略了朝鲜族独特的饮食文化。新鲜出炉的打糕,搭配具有朝鲜族独特风味的腌制大白菜,一甜一咸,一糯一脆,让在场的师生们大饱口福。

      此次“非物质文化进校园”的活动,以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走入了学生群体,深刻挖掘了朝鲜族农乐舞和打糕的文化内涵,让同学们通过参与其中,深切感受源远流长的朝鲜族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寓教于乐,意义非凡。

撰       稿:王静文
图文编辑:闫妍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LyurZ8A2avsuTHLGkYlBlg

TOP

【学生课堂】蒲河故事会 | 两个后娘的故事(3.27)

       有这么一个村子,村里有两位后娘,一个住在村东头,一个住在村西头,村东头那家姓李,村西头姓张,村东头的心眼儿好,村西头的心眼儿坏。

       村西头的男人是个做买卖的,常年不在家,前一房老婆死后留下一个姑娘,续上来的这个老婆死过一个男人,来时领了一个儿子。前窝的姑娘大,她带来的儿子小。这老婆的心眼儿不好使,见男人不在家,就三天两头地折磨前窝的姑娘,叫干什么不准慢一步,不给吃饭,这还不算,每天还要进山打柴禾。

       有一天,早饭也没让吃,就撵小姑娘上山打柴。小姑娘连累带饿的,回来时正好昏倒在村东头老李家门口,老李家的后娘心眼儿好,见小姑娘倒在那儿,哏儿都没打,就把她弄了回去。

      李家的前窝留下了一个儿子,这后娘后来又生了一个儿子,如今两个儿子都在学堂念书。有一天,这哥俩玩着玩着玩急了,打了起来,事情本来怪老大,后娘却把自己生的老二一顿损:“你哥哥从小就没有妈,凡事你应该担待些,记住,你要是再有这样的事,不管谁是谁非,我都打你。”这些话正好让老大听见了,他哭了,进来跪下说:“这事都怪我,不怪弟弟,是我不对。”后娘忙扶起他,让老二给哥哥赔不是,打那以后,哥儿俩就跟绑在一起似的,要多好有多好。老大也把后娘当亲娘,整天妈长妈短的,一家人和和睦睦。

      再说,李家人把小姑娘救回家之后,烧了汤,做了饭,前边儿碟后边儿碗的,小姑娘很快就好了。李家后娘给她送了回去,又将心比心地劝了一气儿,就回去了。

      哪曾想,张家的后娘非但没好,反倒更坏了。李家前脚儿刚走,她后脚儿就跟吃了枪药似的冲着姑娘来了:“贱胚子,你都出去嚷嚷些什么啊,你说,你说。”她领来的小子呢,也在一旁烧火儿,惹得他妈的火气一蹿老高,“贱货,今晚给我上磨坊里待着去,要是磨不出一斗米来,看我明天怎么收拾你。”

       小姑娘挨了顿打骂,晚饭也没吃,来到磨坊,想想自己受的委屈,越想越觉得活得没意思。她来到井边,用衣服把脸一蒙,正要投江,却被人从身后一拽。回头一看,正是李家兄弟。

      说来也巧,这哥俩念书虽说每天从这井边经过,但他们从来回来得都早,亏得先生今天有事,才回来得晚些。哥俩怕她再出事,就把她劝回了自己家。

      第二天一早,小姑娘的后娘见磨一圈也没推,人也没了影,猜想是去李家了,就打发儿子去要人。这小子二话不说,去了就骂,说人家心安得不正,不三不四地说了一大堆。李家的大儿子怎么听怎么碰耳,便跟他打了起来,二人老拳相见,李家大儿子竟失手把人给打死了。

      人都死了,他妈能让吗?就把李家给告了,李母让大儿子去抵罪又于心不忍,便想法儿把他支到亲戚家了。支走后,她便和自己的儿子商量说:“你哥哥命苦,什么事儿都让他碰上了,我想让你去替他。”说罢,眼泪便成双成对儿地滚下来,儿子赶紧跪下说:“妈,您别伤心,我去,你好心会有好报的。”虎毒还不食子么,更何况善良的人呢?娘俩哭了顿,老二便投了官。

      老大回家后,不见了弟弟,就觉得不对头,一问他妈,说是出去玩了。细一看他妈的脸色不对劲儿,就说:“妈,你要是再不告诉我,我就在你面前碰死了。”说着就要往柱子上撞,他后娘赶紧拦住了他,说了实话。

      老大听完,感动得说不出半句话,趁他妈不注意,跑了。赶到公堂上一看,他弟弟还在受审呢,忙跪下说,人是他打死的,不是他弟弟打死的,兄弟二人在公堂上争了起来。他二人一争,反倒把官府给搞蒙了,不知怎么办才好。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张老头儿带着他的姑娘来到大堂上,他怎么来了?原来,他这两年买卖做的不错,寻思着早点回家,谁知回家一看,家中冷冷清清,只有他后老婆儿子的尸体挺在地上,就到邻居那儿去打听,邻居就把他家的情况告诉了他。老张头儿也是个善良的人,找到他家姑娘,领了来,替李家说句话。

      这一来,事情就好办了。官府按照口供判了个误伤人命,让李家赔银子。老张头儿就在这时,说出了他的三条标准:第一,立即休掉后妻,第二,请堂上大老爷做媒,将姑娘嫁给李家老大,结成百年之好,第三,既是亲家,一切纠纷,愿私下了结。

       四邻八会知道了,都来祝贺,那个后娘从此流落街头,成了叫花子。

讲述者:王德刚
采录者:阎立阗
采录时间:1986年
采录地点:瓦房店市赵家屯
故事出处:《中国民间故事集成·辽宁卷》

蒲河是辽河之源,辽宁大学北校区就坐落在蒲河南岸,蒲河故事会,绕蒲河而居,因辽大而生。“蒲河故事会”是辽宁大学文学院民间文学课程开展的一项故事讲述实践活动。以喜马拉雅FM为声音媒介,再现口头传统的魅力,对民间文学在当下的传承进行新的尝试和探索。

在未来的日子里“蒲河故事会”将会继续陪伴大家,同时也欢迎大家用美妙的声音,讲出自己家乡或身边的民间故事,希望那些美丽的神话、传说、故事就像蒲河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流淌,生生不息,在新的时代,依然如歌如风,扎根于大地。“蒲河故事会”真诚期待您的加入!

欢迎供稿、提供音频,请关注公众号,直接在后台留言。

主播介绍:张晓彤,辽宁大学2015级文学院汉语言文学2班。
图文编辑:王鹤铮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CK3Kpuv3mu3ofNENCjw2Aw

[ 本帖最后由 想要飞的猫 于 2018-3-29 20:34 编辑 ]

TOP

【物质生活】道口烧鸡——味蕾上绽放的情思(3.28)

       开学的前一天,我从遥远的大安阳背着两只道口烧鸡,在火车上颠簸了一个晚上,来到了寒冷的大东北。舍友们高兴的不得了,冒着风雪,我们从超市买来了煎饼和大葱。一张饼,一根葱,一块道口烧鸡。卷住,塞进嘴里。舍友满足的闭上眼,含糊不清的说到:“简简单单,这就是生活。还减什么肥。”这就是与北京烤鸭,金华火腿齐名的“天下第一鸡”——道口烧鸡的魅力。

      作为一个吃货,我们力求做到“夜空中最闪亮的那颗星”。当然就是要做一个有文化有内涵的吃货啦。那小编就要开始给大家普及知识了(都是知识点啊,快拿小本本记上)。

      说到道口烧鸡,好吃,没毛病。好看,那当然。 这色香俱全的背后可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动人的传说。好啦好啦,知道你们也不愿意听小编啰嗦了,我们直接进入今天的主题“舌尖上的民俗——安阳道口烧鸡”。

一.    悠久的历史(重要知识点,送分题)

       道口烧鸡创始于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据《浚县志》及《滑县志》记载,在开始的一百多年时间里,由于技术条件差,尚未具特色,生意并不兴隆。

       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现在的烧鸡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张中海的先祖张炳,在道口镇大集街开了个小烧鸡店,因制作不得法,生意萧条。有一天一位曾在清宫御膳房当过御厨的老朋友来访,他身怀绝技。两人久别重逢,对饮畅谈。张炳向他求教,那朋友便告诉他一个秘方:"要想烧鸡香,八料加老汤”八料就是陈皮、肉桂、豆蔻、良姜、丁香、砂仁、草果和白芷八种佐料;老汤就是煮鸡的陈汤。每煮一锅鸡,必须加上头锅的老汤,如此沿袭,越老越好。张炳如法炮制,做出的鸡果然香。从此,营业兴旺,张炳把他的烧鸡店定名为"义兴张",寓意"友义兴张"。"义兴张"的牌子打出以后,张炳反复实践,在选鸡、宰杀、撑型、烹煮、用汤、火候等方面,摸索出一套经验。他选鸡严格,要选两年以内的嫩鸡,以保证鸡肉质量。挑来的鸡,要先留一段时间,让鸡消除紧张状态,恢复正常的生理机能,有利于杀鸡时充分放血,也不影响鸡的颜色。配料、烹煮是最关键的工序。将炸好的鸡放在锅里,对上老汤,配好佐料,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慢煮。烧鸡的造型更是独具匠心,鸡体开剖后,用一段高粱秆把鸡撑开,形成两头尖尖的半圆形,别致美观。

       "义兴张"开业已近三百年了,张炳的烧鸡技术历代相传,始终保持独特的风味,其色、香、味、烂被称为"四绝"。自此以后,道口烧鸡便一代一代地传下来,既传家珍绝技,又传百年老汤。

       段末总结:“要想烧鸡香,八料加老汤。”

      心灵鸡汤:所有的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需要不断的去努力,去改进。正如习大大所讲“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二、独特的制作(难点,需智商与情商并重)

      上大学之后,每次去学校总是要给同学们带道口烧鸡。每当听到同学们赞不绝口时,内心总是满满的激动与自豪。有一次去买鸡时,恰好店里不忙。我便问起了道口烧鸡的具体做法。

      老板侃侃而谈:“道口烧鸡是咱们安阳人的特产,别的地方都没有,他们学不会,因为这做法呀,非常的独特。首先我们要把鸡宰杀好,血放净,趁鸡身尚温时,放入60度左右的热水内烫5 分钟,再将毛煺尽,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使得鸡洁净白亮,色形美观。然后斩去鸡爪,并在鸡颈上方用刀开一个小口,使食管气管露出,又在臀部和两腿之间各切开大约8厘米的长口,割断食管、气管、掏出内脏,切下肛门,用清水洗净余血和污物。之后将洗好的鸡放在案板上,腹部向上,用刀将肋骨和脊椎中间处切断,并用手按折。然后用小木棒一根放入肚腹内撑起,再在鸡下腹脯尖处开一小口,将两腿交叉插入口内,两翅交叉插入口腔内,使成为两头皆尖的半圆形,再晾干表面水分,将晾好的鸡身抹遍蜂蜜水放入150度左右的热锅内炸成粉红色捞出,放入另一锅内,加上老卤和全部香料,同时将盐水溶化后加入,鸡上压竹箅子,使鸡全部浸没在卤水内,随后将硝溶化后加入,用旺火烧开。再改用文火继续焖到鸡熟烂为止,捞取出锅,捞鸡前要准备好工具,捞时要手眼配合,使鸡的造型达到完整美观的要求。这样独特繁琐的制作过程,是我们祖祖辈辈智慧与勤奋的凝结呐!”

      很久很久之后,我身在异乡的时候,总能想起老板侃侃而谈时的自豪。放心,小编不是要走煽情路线。只是每当夜深人静,刷起小马甲的微博时,总是忍不住捶胸顿足,想念道口烧鸡呐!

三.融入身心的“惯习”(升华——透过现象看本质)

       饮食民俗是物质生活民俗之一。不同的饮食民俗反应了不同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气候等各方面的因素。我们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个人,总是在传承着我们的习俗,总是在延续着我们祖祖辈辈的智慧。舌尖上的民俗是家乡的味道,是家乡的记忆,是我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融入身心的“惯习”,是我们终身难以割舍的情感寄托。

       小编寄语:没吃过道口烧鸡,不足以谈人生。SO,大家可以点赞,可以转发,可以留言。小编或许会给你寄出美味与内涵并重的道口烧鸡。毕竟小编的座右铭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参考文献:
1.  鲁松涛. 道口烧鸡风味与品质形成机理初探[D].河南农业大学,2011.
2.李浩.道口烧鸡索源[J]. 肉类工业,2012(01):44.
3.  董欢宁. 目的论视角下饮食民俗文本的翻译[D].苏州大学,2015.

(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       稿:王静文
图文编辑:王静文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0ukxW0gDnUfEIZAG2GQAg

[ 本帖最后由 想要飞的猫 于 2018-3-29 20:39 编辑 ]

TOP

【学术研究】 邵凤丽 | 朱子《家礼》与宋明以来家祭礼仪模式建构(3.29)

       摘要:家祭礼仪是传统社会家族生活的重要构成。宋明以来,家祭礼仪的发展,深受朱子《家礼》文本的影响。作为家族礼仪范本,朱子《家礼》创制了经典家祭礼仪模式,也深刻的影响了宋明以来家祭礼仪的发展,成为塑造传统社会家祭礼仪形态的重要文本。

      关键词:朱子《家礼》;家祭礼仪模式;建构

      家祭礼仪,又称家祭仪式,是宋代以后庶民家族祖先祭祀礼仪的简称。从历史发展看,先秦时期,祭祖礼仪开始出现,但尚未统一的行为模式。商周时期,以《仪礼》为代表的程式化、规范化的王侯贵族祭祖礼仪正式形成,但直到宋代朱子《家礼》的出现,才开启了祭祖礼仪世俗化的新篇章,即庶民家祭礼仪开始出现。

一、《家礼》家祭礼仪模式的提出

      《说文解字》曰:“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1]从字义上看,礼是向神祈福的行为方式,即后世所说的礼之仪。到了宋代,朱熹也认为实践行为是礼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礼之实者,皆践而履之矣。故曰礼仪三百,威仪三千”。[2]礼之仪是礼的外在表现形式,人们通过对仪的学习、践行,才能达到传承礼的目的。宋代社会古礼不存,朱熹认为不应该只求礼义,而要将仪与义并重,给予礼之仪以充分的重视,让人们在礼仪实践过程中获知礼义。“古礼难行。后世苟有作者,必须酌古今之宜……古人上下习熟,不待家至户晓,皆如饥食而渴饮,略不见其难。本朝陆农师之徒,大抵说礼都要先求其义。岂知古人所以讲明其义者,盖缘其仪皆在,其具并存,耳闻目见,无非是礼,所谓‘三千三百’者,较然可知,故于此论说其义,皆有依据。若是如今古礼散失,百无一存者,如何悬空于上面说义。是说得甚么义?须是且将散失诸礼错综参考,令节文度数一一著实,实可推明其义。若错综得实,其义亦不待说而自明矣。”[3]朱熹认为礼之仪是礼之义的依托,要讲求礼的内在含义,必须先对礼之仪有所了解,否则只是空谈而已。在认识到礼之仪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朱熹对礼之仪进行了审慎分析和设定,编写了多部礼仪著作,其中《家礼》成为影响后世家族礼仪生活最重要的指导文本。

      《家礼》家祭礼仪模式产生于宋代,是宋代剧烈社会变迁中儒家思想复兴的表现,也是解决庶民家族礼仪发展需求的方法。在“礼下庶人”的宋代,庶民家族随着自身力量的壮大,冲破传统礼制的束缚,获得了祭祖的文化权利。在庶民家祭礼仪问题上,朱熹全面总结张载、二程、司马光等人的家祭思想和理论创见,创造性的提出尊重古礼、援俗入礼的新型家祭主张,创制了《家礼》家祭礼仪模式。在新型家祭礼仪模式创建过程中,朱熹特别强调要将古礼和时俗进行有机融合,既沿袭古礼传统,又对其进行适应性调整,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庶民家族祭祖礼仪发展的需求。为了保证家祭礼仪能在庶民家族中得到推广和实践,朱熹提出四个基本原则,即祭之以祠、祭主诚敬、重大节略浮文、祭物随宜,要求人们按照这四点原则举行祭礼。在坚持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为了进一步确保家祭礼仪的可操作性,朱熹又对传统祭礼仪节进行细化、分割、提炼,从祭祀时间、地点、人物、器物、仪节五个主要方面,制定了家祭礼仪基本模式。

     《家礼》家祭礼仪模式的提出,来自朱熹对现实民俗生活中家祭礼仪问题的深入观察与深刻思索,但《家礼》家祭礼仪模式的提出不是对现实生活的简单总结,而是对其进行了开创性革新,朱熹要以一种全新的理念和方式来引导民俗生活的发展方向,创建新的生活秩序。朱熹生活的时代,庶民家族以崭新的姿态崛起于民间社会,在不断获取社会地位的同时,他们的礼仪文化需求也日益增长,且表现形态纷乱无序。如何来引导、规范、统合庶民家族礼仪问题,是当时文人士大夫关注的社会文化问题。在朱熹看来,庶民家族礼仪问题不限于礼仪本身,也关系着家族形态、社会文化发展方向和国家基层管理等问题,于是他要在前人已有的理论主张基础上,将这个问题继续推进,并且付诸文字,形成可以被直接运用于民俗生活、建构起他所期待的生活范式的理论主张。朱熹通过创制《家礼》,从理论高度为家祭礼仪的推行提供保障,引导家祭礼仪的发展方向,从而促进尊卑有序的家族生活秩序的形成。

二、《家礼》家祭礼仪模式的构成

       朱熹编写《家礼》时意识到世俗之家,祭礼久废,人们关于祭礼的身体记忆已经丧失。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恢复祭礼,必须从最基本的礼仪行为着手,按照先后顺序审慎制定每个细节,最终建构出一个符合当下社会需求的礼仪模式,以便世俗之家能够依照模式举行祭礼。

       从整体上看,祭礼施行涉及许多问题,如祭礼举行的时间、地点、人物、器物,以及如何行礼。朱熹在编订《家礼》时,对这些问题进行分解、剖析,并提出具体解决方法。在朱熹之前,张载、程颐、司马光等人也曾对如何恢复家祭礼仪提出过具体意见,且编订了《书仪》文本,对祭礼的时间、地点、人物、器物、仪节等构成要素进行了设定。朱熹在接受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援俗入礼,紧密贴合当时的民俗生活,创建了家祭礼仪模式。

     《家礼》文本对祭礼的设定分别放置在首章祠堂和末章祭礼中。根据祭礼举行时间和祭祀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四时祭、始祖祭、先祖祭等类型。在设计祭礼流程时,《家礼》分别对时间、地点、祭祀对象与参祭者、器物、仪节五个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形成完整的家祭礼仪模式。下面按照祭礼构成要素进行总结归纳。[1]

(一)祭礼的时间选择

       祭祖仪式以年为周期,按时举行。那么如何选择具体日期?朱熹在编订《家礼》的时候,既重视对传统祭祖时间的遵循,同时也根据时俗特点对部分时间进行了调整。根据祭祀对象的不同,《家礼》中规定每年的四时仲月、冬至、立春、季秋、三月上旬,以及忌日举行祭祀仪式。从祭祖时间分布上看,除了忌日之祭具有不确定性外,其他祭礼时间都有较为固定的时间要求。按照时间发展顺序,一年中的祭祀点分别是立春先祖祭、二月时祭、三月墓祭、五月时祭、八月时祭、九月祢祭、冬至始祖祭、十一月时祭,其中春季三次祭祀、夏季一次、秋季两次、冬季两次。

1.四时仲月之祭
       时祭是家祭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家礼》要求春夏秋冬四季都要举行祭祀仪式。从礼仪来源看,家族举行的时祭礼仪与《仪礼》春祠、夏禴、秋尝、冬蒸的帝王祭仪具有一定的内在关联。朱熹在庶民家祭礼仪模式制定过程中借用了传统帝王之祭,他认为庶民家族也可以举行时祭。这是因为,随着季节的变化,人们在感受自然界荣枯变化的同时会想到自己家族的历史,因时而感,因时而祭,这是顺应自然的表现。

      一年四次祭祖,每次都要在仲月举行,不能使用孟月。“时祭用仲月”,即每年的二月、五月、八月、十一月举行祭祖仪式。孟月是帝王祭祖的月份,庶民不能僭越。庶民家祭以仲月,既不违礼法,又安于人情。

2.冬至之祭
      《家礼》规定人们应在冬至的时候祭祀始祖。冬至这一天是阴阳转换的关键点,此日之后阳气开始上升,阴气逐渐下沉,大地开始焕发生机,因而人们随着物候的变化祭祀始祖。始祖是一个家族的创始人,是所有后世族人得以存在的本源,这和冬至乃阳生万物之始相类似。同时,从古礼角度看,早在先秦时期,帝王就有专门祭祀远祖、始祖的禘祭。到了宋代,程颐曾提出庶民应祭始祖,之后,朱熹发展了程颐始祖之祭的思想,并且将其列入《家礼》家祭礼仪当中,为冬至祭始祖获得社会认同提供了理论依据。

3.立春之祭
      与始祖之祭类似,立春祭先祖既与古礼有关,也与自然物候变化相连。先秦帝王对诸先祖进行合祭,称为祫祭。春天万物更新,大自然一派勃勃生机。在这样的季节里,人们触景生情,感念家族的历代祖先,举行祭祀活动。“立春祭先祖”,是“象其类而祭之”。

4.季秋之祭
       在《家礼》家祭礼仪的时间设定中,秋季有两次祭祀,除了仲月时祭之外,还有季秋祢祭。《家礼》沿袭了程子季秋乃“成物之始”的观点,选择季秋作为祢祭的时间点。季秋时节,万物收获,人们应时而祭,与冬至始祖祭相对应,季秋祭祀家族中晚近的一位祖先,父考。

5.三月墓祭
      在《家礼》中,家祭的地点有两处,祠堂和墓地。三月上旬要到墓地举行墓祭。早在唐代,人们适逢清明时节都要到墓地祭扫。到了宋代,清明墓祭在民间社会十分流行。宋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清明节时,士庶“自此三日,皆出城上坟”。[1]但是,传统祭礼没有对墓祭礼仪进行规定。朱熹在制定《家礼》的时候注重援俗入礼,他倡导尊重时俗,在清明墓祭已为大众接受的情况下,《家礼》设定人们要在三月上旬择日墓祭。但是从具体日期规定上看,《家礼》并未直接将日期设定在清明节,而是给出了一个更大的时间范围,并将清明节包含在内。

6.忌日之祭
      《家礼》要求在祖先忌日这一天举行特定的祭祀仪式来纪念祖先。

(二)祭礼的空间选择

      在《家礼》中,家祭礼仪的举行地点分别是祠堂和墓地。其中,建祠祭祖是朱熹在祭祖礼仪变革过程中提出的重要理论创建。受司马光“影堂制度”的启发,朱熹认为应该明确庶民家祭场所,以保证庶民家族祭祖礼仪的顺利进行,但是在场所选择和名称方面,朱熹不同意以影堂命名祭祀场所。影堂之名源于其中供奉着祖影画像,对此,朱熹认为十分不合适,他说“按古礼,庙无二主。尝其原意,以为祖考之精神涣散,欲其萃聚于此,故不可以二。今有祠版,又有影,是二主也”[1]。如果祭祀祖先同时使用影和祠版,两者都代表祖先,一个祖先,两个代表,会使祖先“精神涣散”,因而二者决不能共用。朱熹主张只用祠版,不用影。对于是否可以用影,张载说“古人亦不为影像,绘画不真,世远则弃,不免于亵慢也,故不用主”[2]。张载指出用影的两个缺点是画像不真实和时间久远之后被遗弃,这样做都是对祖先的不尊敬,有亵渎之嫌,他主张用神主。因而,用影祭祀受到人们多方面的批评,影堂名称的合理性也被否认。那么如何命名祭祖地点?朱熹提出以祠堂代替影堂作为祭祀场所,区别于家庙。祠堂一词并非此时才出现。早在汉代就有祠堂,有的建造于祖先的墓所,有的用来纪念先贤,祈求福佑。朱熹虽然继续沿用了祠堂一名,但是却赋予了新的内容与功能,祠堂特指作为专门祭祀祖先的场所。“今以报本反始之心,尊祖敬宗之意,实有家名分之守,所以开业传世之本也。故特著此冠于篇端,使览者知所以先立乎其大者,而凡后篇所以周旋升降、出入向背之曲折,亦有所据以考焉。然古之庙制不见于经,且今士庶人之贱,亦有所不得为者,故特以祠堂名之,而其制度亦多用俗礼”。朱熹认为从功能上看,祠堂可以作为古代家庙的延续,都具有祭祀功能,但由于使用群体不同,祠堂专为士庶阶层而设,区别于官僚、贵族的家庙。在祭祖礼仪发展历程中,朱熹祠堂制度的提出突破了“庶人祭于寝”的传统礼仪禁令,使庶人获得了相对独立的祭祀空间。祠堂制度的提出,不仅从理论上使庶人祭祖获得了合法性,赋予他们建祠祭祖的文化权利,同时也为新型家族组织创建了标志性符号,有力的促进了新型家族组织的形成、发展。

(三)祭祀对象与参祭者的确定

       家祭礼仪中存在两个群体,一是已经上升为“神”的祖先,一是现世族人。祖先凭借血缘传承关系成为祭祀对象,接受来自后裔们的祭祀。

       在家祭礼仪中,祭祀对象的确定与家祭属性、宗族类型存在密切关联。虽然祭祀对象以祖先为主,但是祖先众多,人们对祭祀对象的选择要经过谨慎思考。程颐认为“冬至祭始祖,立春祭先祖,季秋祭祢。……先祖者,自始祖而下,高祖而上,非一人也,故设二位。常祭止于高祖而下”[1]。朱熹继承了程颐的思想,主张祭祀始祖、先祖、高曾祖祢,但是不同的祖先要举行不同的祭祀礼仪。

       在《家礼》中沿袭程颐的观点,指出始祖是一个家族的最初创始者,“此厥初生民之祖也”,是家族最初的“受姓之祖”,理应得到祭祀,规定在冬至这一天祭祀始祖,“今以中冬阳至之始,追惟报本,礼不敢忘”。

       始祖以下,高祖以上的祖先是家族延续的重要人物,也要定期举行祭礼。《家礼》设定在立春的时候对先祖进行统一祭祀,“今以立春生物之始,追惟报本,礼不敢忘”。《家礼》中将始祖作为家族发展的第一人,而后的历代祖先不断的将家族繁衍扩大,这些人都是后世族人祭祀的对象,应集中在立春的时候进行统一祭祀。

       按照家族发展的时间顺序,在始祖、先祖成为家祭对象之后,高曾祖祢四世祖先也成为家祭对象。《家礼》中规定要在四时仲月,对四世祖先进行四次祭祀,称为时祭。高曾祖祢成为时祭对象,这是缘于传统社会小宗宗法观念,四世以上服尽,服尽当祧,因而无论是大宗抑或小宗,每个家族都可以祭祀四世祖先。在将男性祖先作为祭祀对象的同时,相应的女性祖先也是祭祀对象,每次祭祀祖考的同时祭祀祖妣。《家礼》将有血缘关系的祖先及其配偶都列为祭祀对象,从始祖考妣到考妣,包容范围广,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整合力,这为宋明以来家祭对象的确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四世祖先当中,《家礼》特别强调对父亲的祭祀,“季秋祭祢”。秋季是万物收获的季节,为表对父亲的感念之情,故特祭之。在严格的宗法观念下,《家礼》要求“继祢之宗以上皆得祭,惟支子不祭”,并非所有人都有资格举行祭祢仪式。

      《家礼》设定将始祖、先祖、高曾祖祢四世作为祭祀对象,包含了家族所有祖先,因而框定了后世家祭对象范围,后世家祭仪式或是对以上家族祖先进行整体祭祀,或是择其中部分进行祭祀,但都无法超越《家礼》的设定范畴。

       作为家族集体祭祀活动,家祭礼仪需要族人的积极参与。在参与过程中,受家族身份的影响,不同族人在礼仪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不同。按照《家礼》规定,家祭礼仪中有“主人”、“主妇”及家族众子妇。主人是嫡长子,也称宗子,是家族的核心领导者,每次祭礼都要由主人主祭。“主人,谓宗子,主此堂之祭者”。在仪式开始时,主人面朝北,立于东阶下,“主人北面于阼阶下”。按照祠堂的建筑格局,以东为贵,只有主人才能走东阶。

       仪式中第二个重要人物是主妇,“凡主妇,谓主人之妻。”在仪式中,“主妇北面于西阶下”。主妇与主人东西并排而立,预示着主妇仅次于主人的家族地位。其他族人,无论老幼都要参加祭礼,根据辈分高低,由前向后,依次排列。

(四)祭物备办的要求与原则

       祭品和祭器是保证家祭礼仪得以实施的物质基础。在器物设置方面,朱熹要求每次祭礼之前都要准备好相应的祭器,包括香案、香炉、香合、束茅聚沙、酒架、桌子、酒注、酹酒盏、受胙盘、茶合、茶筅、茶盏托、盐碟、醋瓶、火炉、汤瓶、香匙、火筯、祝版、盥盆、帨巾、台架、大床等。在祭品准备方面,四时祭礼时需要准备果品、菜蔬、脯醢、肉、鱼、馒头、糕、羮、饭、肝、肉,每种祭品数量不等。

       朱熹根据当时家祭情况,设定了以上祭物,但他同时也提出了祭品随宜的原则,“凡祭,主于尽爱敬之诚而已,贫则称家之有无,疾则量筋力而行之,财力可及者自当如仪。”祭礼当中使用物品的多寡没有统一标准,人们应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但是祭礼要“尽爱敬之诚”,如果财力允许自当按照以上规定备办祭物。

(五)仪节设定

     《家礼》是朱熹编写的家族礼仪指导文本,是专门针对冠婚丧祭人生礼仪的操作指南,故而对仪节的设定成为核心内容。

       在祭礼仪节设定方面,《家礼》以时祭为代表,详细阐述了仪式的各个环节,下面按照仪式进行顺序进行归纳。

1.祭礼前的准备
     《家礼》规定在正式的仪式开始前,要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第一,前旬卜日。

       按照《家礼》的规定,每次祭礼之前都要通过占卜的方法确定具体日期。“前旬卜日”,具体日期要通过占卜的方式才能确定。卜筮在古代被认为是与祖先神的交流沟通的方式,到了宋代,这种思想依然存在。“又如卜筮,自伏羲、尧舜以来皆用之,是有此理矣。今人若于事有疑,敬以卜筮决之,有何不可?如义理合当做的事,却又疑惑,只管去问于卜筮,亦是不能远也。”[1]

       第二,前三日斋戒。

       所谓斋戒,要求所有族人“沐浴,更衣”。在这三天中,“饮酒,不得至乱;食肉,不得茹荤”。同时,“不吊丧。不听乐。凡凶秽之事,皆不得预。”

       第三,前一日设位、陈器。

       祭礼前一日,主人要率人准备祭器,主要包括香案、香炉、香合、酒架、酒注、酹酒盏、受胙盘、茶合、茶筅、茶盏托、盐碟、醋瓶等物。同时,主妇率人准备相应祭品,如果品、菜蔬、脯醢、肉、鱼、馒头、糕、羮、饭、肝、肉等物。

      所需物品准备好之后,接下来主人“省牲”,察看祭祀所需牺牲的准备情况。主妇帅人“涤器”,将所需器物洗涤干净,以备祭时使用。在祭礼之前,一定要保证祭品精洁,不被污染,“务令精洁,未祭之前,勿令人先食及为猫犬虫鼠所污。”

      第四,当日备物。

      家祭当天清晨,要再次进行物品准备。首先将祭品摆放整齐,“厥明夙兴,设蔬果酒馔”。祭品摆放完毕后,主人、主妇到祠堂请主就位。男女族人依次序立,主人焚香告祖,然后携主回正寝。将神主放置在西阶桌子上,请出神主。

2.正式祭礼
       一切都准备就绪后,家祭仪式正式开始。朱熹将祭礼程序划分为十四个主要仪节,分列如下:

       第一,参神、降神、进馔。

       仪式的第一个程序是行参神礼。朱熹设定“主人以下叙立,如祠堂之仪。立定再拜。若尊长老疾者,休于它所”。人们按先后顺序站立后,在主人的带领下,向祖先行再拜礼。然后主人焚香、献酒“降神”。

       当祖先神灵来到后,主人、主妇等子孙们要向祖先奉上丰盛的祭品,“进馔”。这样,通过参神、降神仪节,使得祖先来到祭祀现场,再经过进馔仪节将食物奉献给祖先,这为下一步家祭仪式的核心部分——三献礼做好了最后的准备。

       第二,初献、亚献、终献。

       首先,主人向高祖考妣献酒,然后,兄弟三长一人要向祖先进肝,“执事者炙肝于炉,以碟盛之。兄弟三长一人奉之,奠于高祖考妣前,匙筋之南”。

       进献之后,读祝者恭读祝文。读祝在《家礼》初献环节中占有重要位置,每次进献之后都要读祝文。根据祭祀对象多少不同,读祝次数也不同。《家礼》祭祀四世,需要读祝四次。祝文曰“维年岁月朔日子,孝元孙某官某,敢昭告于皇高祖考某官府君,皇高祖妣某封某氏,气序流易,时维仲春,追感岁时,不胜永慕,敢以洁牲柔毛、粢盛醴齐,祗荐岁事,以某亲某官府君,某亲某封某氏袝食,尚飨”。

       读祝之后,进入亚献环节。《家礼》规定亚献“主妇为之,诸妇女奉炙肉及分献,如初献之仪”。从仪节角度看,亚献和初献的环节基本一致,“但不读祝”。亚献与初献的差异主要是进献的人不同,亚献由主妇向祖先进献炙肉。

       亚献之后是终献环节,《家礼》规定由“兄弟之长或长男或亲宾为之。众子弟奉炙肉及分献,如亚献之仪”。终献的仪节安排与亚献相同,只是由兄弟之长或长男或亲宾献礼。

       第三,侑食。

       将所有祭品都奉献给祖先后,主人、主妇开始劝食,希望祖先享用美食。“主人升,搢笏,执注就斟诸位之酒,皆满,立于香案之东南。主妇升,扱匙饭中西柄正筯,立于香案之西南”,之后所有人两拜后复位站好。

        第四,阖门、启门。

       劝食以后,“主人以下皆出。祝阖门”。众人在门外等候,待“祝声三噫歆,乃启门”。所有人再次进入,给祖先奉茶,“主人主妇奉茶,分进于考妣之前;祔位,使诸子弟、妇女进之”。

       第五,受胙。

       点茶之后,主人要接受祖先的赐福,“主人搢笏,受盘盏,祭酒啐酒。祝取匙并盘,抄取诸位之饭各少许,奉以诣主人之左”,这时宣读嘏词,“祖考命工祝,承致多福于汝孝孙,使汝受禄于天,宜稼于田,眉寿永年,勿替引之”。之后,主人受胙,接受赐福。

        第六,辞神、纳主、撤。

       祖先赐福之后,家祭仪式接近尾声,全体族人辞神,送走祖先神。之后,主人将神主送归祠堂,完成祭祀仪式。最后,主妇监管将祭酒和食物收藏起来,“主妇还监,撤酒之在盏注它器中者皆入于瓶,缄封之,所谓福酒;果蔬、肉食并传于燕器,主妇监涤祭器而藏之”。

      第七,馂。

      祭祖仪式的最后一个环节是馂食环节,即祭祖之后,族人饮酒、食肉,分享祖先赐福。

    《家礼》通过划分仪节、设定仪节名称、规范操作方法,完成了家祭礼仪模式的设定。朱熹对家祭模式的设定提纲挈领,简洁明了,便捷易行,这是《家礼》能对宋明以来家族祭礼产生广泛影响的重要原因。

三、《家礼》家祭礼仪模式的历史贡献

       在中国祭祖礼仪发展历史上,《家礼》家祭礼仪模式的提出,改变了祭祖礼仪专属社会上层的分层特性,实现了祭祖礼仪的庶民化、世俗化。宋明以来,在家祭礼仪方面,上至国家礼制制定,下至民间家祭礼仪生活,都在《家礼》家祭礼仪模式框架下平稳、持续的推进,过程中有过增删,但保持基本模式不变。

       首先,《家礼》家祭礼仪模式被明清国家礼典所吸纳,成为制定国家礼制的重要参考文本。从明代第一部重要礼典《大明集礼》开始,《家礼》中的家祭礼仪内容首次被国家礼典引用,《明会典》等多部礼典继续沿用《家礼》家祭礼仪内容。到了明成祖永乐十二年《性理大全》编写时,直接将《家礼》列入其中,与周敦颐《太极图说》、《通书》、张载《西铭》、《正蒙》、邵雍《皇极经世书》、朱熹《易学启蒙》等并列。 “自《明集礼》肯定《家礼》的地位,又特别是《性理大全》收录《家礼》,《家礼》遂被官方礼制所吸纳,其性质也由私人编撰的著作,变成为官方认可、体现官方意志的礼典。有明一代,城乡读书人都把《家礼》奉为金科玉律”[1]。

       其次,《家礼》家祭礼仪模式是文人阶层进行家族礼仪文化建设的重要研讨对象。随着宋明以来社会结构的调整和家族组织的快速发展,家族礼仪文化建设问题逐渐成为文人阶层的关注重点。在家族礼仪方面,《家礼》既是圣人朱熹著作,又受到国家礼典的推崇,成为文人阶层学习和研讨的重点对象。明代丘濬认为《家礼》一书是“万世人家通行之典”。“文公先生因温公《书仪》,参以程、张二家之说,而为《家礼》一书,实万世人家通行之典也”。[2]

       再次,《家礼》家祭礼仪模式是民间日用知识读本的重要辑录对象。宋元以来,随着印刷业的发展,民间社会出现了大量以辑录日用生活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日用知识读本。在家族礼仪方面,民间日用知识读本设置了“家礼类”、“四礼门”、“人生仪礼”等类目。其中,祭礼是家族组织尊祖敬宗的精神表达,也是凝聚家族的重要手段,是日用知识读本的重要组成内容。在选择辑录对象时,宋代《事林广记》、元代《居家必用》、《启札青钱》等都日用知识读本都重视辑录《家礼》家祭礼仪模式,肯定了。

       最后,《家礼》家祭礼仪模式为庶民家祭礼仪实践提供重要文本参考。宋明以来民间家祭礼仪实践证明,中国传统社会家祭礼仪是在《家礼》家祭礼仪模式下运行。清代茗洲吴氏家族“立祠堂一所,以奉先世神主。出入必告,至正朔望必参,俗节必荐时物,四时祭祀,其仪式并遵文公《家礼》”。[3]《家礼》家祭礼仪模式成为庶民家族举行祭礼活动的重要文本参考。

        作为家族礼仪范本,朱子《家礼》创制了经典家祭礼仪模式,并深刻的影响了宋明以来家祭礼仪的发展,成为塑造传统社会家祭礼仪形态的重要礼仪文本。

文章原载于《中原文化研究》,2015年第 1期,详细注解请参见原文。

撰       稿:邵凤丽
图文编辑:李婷婷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2mpLiHxowTQj2ayNYGRbRg

[ 本帖最后由 想要飞的猫 于 2018-3-29 21:00 编辑 ]

TOP

【岁时节日】清明时节,情系纸鸢(4.5)

清  明


青门欲曙天,车马已喧阗。
禁柳疏风雨,墙花拆露鲜。
向谁夸丽景,只是叹流年。
不得高飞便,回头望纸鸢。

      清明节是我国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举家祭祖、踏青春游已经成为每年的固定项目。“节日'清明节'指的是被赋予了人文意义的时间仪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民俗节日,清明节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提示,在这一天,还要举行一些由人所规定的,与时间本身没有什么必然联系的民俗活动,比如扫墓、祭祖、踏青、戴柳之类。”[1]当然也少不了放风筝,今天在这里着重介绍一下放风筝(纸鸢)。


清明节与风筝情定何时?


        清明节放风筝始于何时,并没有可考的文献记载。由于唐朝以前纸的造价比较高,放风筝只能成为少数人的游戏。随着造纸术的普及,放风筝才相应流行起来。

        清明寒食期间放纸鸢的习俗在唐诗中有迹可循。罗隐《寒食日早出城东》诗中便有“不得高飞便,回头望纸鸢”句,说明唐代已经有了寒食日到城外放纸鸢的游艺活动。到唐德宗时期,风筝和清明节正式结缘,而风筝和儿童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正如《有鸟》中,“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就描绘了一派祥和的儿童放风筝图景。

       南宋时,风筝已在民间广为流传。宋人高承在《事物纪原》把纸鸢列为“岁时风俗类”的民间体育活动。并且据《武林旧事》中载:“都城自过收灯,贵游巨室,皆争先出郊,谓之探春,至禁烟时为最盛……桥上少年郎,竞纵纸莺”,可以看到这时的风筝不仅仅是一项娱乐活动,还是一项竞技活动。在临安有一种“斗风筝”游戏:“以相勾引,相牵剪截,以线绝者为负,此虽小技,亦有专门。”这时候不光儿童,成人也开始加入到了风筝的队伍中来。当然这和宋朝民间手工业的繁荣有着直接联系,这时风筝的制作和销售已经很职业化,京都四百十四行中就包括风筝行。宋朝还出现了一位热爱风筝艺术的皇帝——宋徽宗,他主持编纂的《宣和风筝谱》详细记载了当时市面上出现的各类风筝的制作和装饰工艺。官方对传统岁时节日的重视加速了风筝在民间的普及。

       明清时期,风筝更为普及。民间青花瓷器常以儿童放风筝图案作为装饰,并且产生了潍坊这样的风筝之都,郑板桥曾在他《怀潍县》一诗中写道:“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飞彩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纸花当指风筝,描写的是女性放风筝的画面。另在《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明清扫墓,倾城男女,纷出思郊,担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也进一步印证了女性在清朝已经加入到了放风筝的大队伍中来。由于受众甚广,当时的清明节又被称为“风筝节”。至此之后,清明节放风筝的习俗就一直流传着。

风筝造型争奇斗艳


       清朝风筝已经相当普及,风筝造型和装饰别出心裁,所以在这里主要列举了清朝的风筝类型。

一、仿生类风筝

       仿生类风筝主要以大自然中的软翅类动物为原型,模仿它们的形状而制成风筝,放飞后风筝随风而动,活灵活现。常见的造型有蝴蝶、蜻蜓、蝉、老鹰和鱼类等软翅类风筝。

二、文字类风筝

       文字类的风筝主要是指风筝的主体图案为吉祥汉字,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此类风筝属于硬翅类风筝,四周围都由竹条组成,并且中间也有几根骨架支撑,使得成品的风筝看上去平整板实。有的还会在风筝的下方缀上较重的穗子或者麻绳,这类风筝能够承受较大的风力。比如“寿”字、“福”字风筝,风筝表面通常还用白色笔勾勒出传说中的麻姑献寿、麒麟送子等图案,将吉祥的寓意更好的展现出来,这体现了古人高超的制作技艺和绘画技巧。

三、人物类风筝

       人物类风筝多属于硬翅风筝,在风筝中出现的人物一般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或出自神话传说,或出自戏曲故事。比如孙悟空大闹天宫、四大金刚、雷公、托塔天王李靖等。人物在画面布局上错落有致,人物表情也各不相同,虽为平面的风筝,但放飞时具有很强的立体感,观感十足!

       在人物类的风筝中,常见的还有孩童戏鱼、仙人图、仙女散花等。儿童戏鱼风筝中,可以看见有红色鲤鱼、莲花、喜鹊、牡丹、如意等吉祥的事物,这是用谐音的方式来传达吉祥的寓意,鱼为余,莲为年,风筝中蕴含着年年有余、吉祥富贵等美好寓意。

四、综合类风筝

       此类风筝结合了上述三类的形状,或人和物、或字与物。无论怎样结合都饱含着人民避邪求吉、祈求吉祥的心愿,有寓喜庆之意的,有寓长寿之意的,有寓意平安之意的,也有寓意幸福与爵禄的。这其中又以求福类图案的风筝为最多。如寄寓长寿的风筝有福寿三多,其中一种造型是用三只蝙蝠和三个寿桃来寓意福寿三多,放飞时风筝呈现骼骸的形状,意在告诉人们拥有再多的福,再多的寿,最终也会离开这个世界,希望人们看开看淡一切。

为什么要在清明放风筝呢?


劳作前的狂欢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在早期作为时间提示的节点,预示着度过一个寒冷的冬日之后,农忙的季节就要到来了。但在开始繁忙的劳作之前,经过一个冬天的休憩,无论在身体还是心理上都需要做一个准备。所以,人们需要通过举行一些活动来完成劳作前的最后一次狂欢,一方面活动筋骨,另一方面表达了他们对于新一年的美好希冀。

协调阴阳

       在山东滕县,人们认为儿童放风筝应张口仰视,可以泄内热、治抑郁、去烦恼、清肝火。《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有云:“三月节为清明,门前插柳,儿童辈放风筝,张口仰视,可以泻内热焉。”原因在于,放风筝可以使人们的筋骨得到舒展,使体内气血畅通,阴阳平衡,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目的,老少皆宜!

求姻缘说

       古代女子大多足不出户,即使在较为开明的唐宋时期,女子外出的机会也很少。所以,在清明节外出时,情窦初开的女子利用这一活动抒发自己的情意,展现自己的青春容貌和美妙身姿,以招来男子的青睐。未婚女子一般在自己的右手中指上系根颜色较为显眼的红色绳子,来表达自己对爱情的渴望。而男子通常会在风筝上写下求爱诗,希望自己的爱意能被心仪的姑娘看到;有的则在风筝升起时剪断线轴,风筝落到哪家就去哪家提亲,把姻缘交给风筝。

祓除说

       中国很多地方都有放断鹞的习俗。有些人会在风筝上写下自己的名字,或是把烦恼之事、病灾之由等写在纸上,绑在风筝上,待风筝飞高之后,乘风剪断线轴,让风筝飘走,认为这样可以驱逐邪气交上好运,达到消灾袪难的目的。在天津,人们多有放飞风筝的习俗。三月间苏州民间也有放断鹞的习俗,清明后因风向改变,风筝不能再放了,所以又称清明日放风筝为“放断鹞”。

       放飞的风筝最好飘在无人居住的地方。在山东曲阜一带放风筝忌讳风筝断线后飘落居民家中,认为这样不吉利。为去凶,会将风筝在磨盘下压三天。

       虽然我们从史籍中找不到任何材料可以支撑“风筝源于祓除说”,但重要的是民众对于放风筝的期待得到了内在的满足,又何乐而不为呢?节日是约定俗成的一致性行为纲领,是不约而同的在同一天共同执行某一行为,是民众共同赋予的特定的文化期待。正如有学者提到的那样,“清明节”指的是被赋予了人文意义的时间仪式。

放风筝小贴士


        首先,要在有风的天气。风向和风力对风筝的升空有决定性的影响。越大的风筝对风力的要求越高。

        其次,要选择一块非常空旷的平地或者草坪。最好没有树、电线杆、高大建筑物的阻碍,这样一方面可以肆意奔跑,另一方面风筝掉了容易捡起来。最重要的是,可以避免风筝挂落到电线杆上引发线路故障,进而造成触电事故。

       最后,放飞风筝。手拿线轴拉着风筝迎风奔跑,相对的增加风速使风筝起飞。直至风筝随风力升上天后就可以停止跑动。这时,根据风筝飞升的情况,有节奏的放线,并时不时的拉扯风筝线帮助风筝保持向上的冲力,直到升至百米。

       当风力忽然转强,风筝摇摆,有翻转栽落的趋势时,要么迅速放线,要么迎着风筝的方向奔跑使风速相对减缓。如果上述两种方式均不奏效,就赶紧收线拉回风筝。当然,如果两只风筝线缠绕在一起,这时要看清缠绕的方向,两方慢慢靠近交换线轴就可以啦!

       收回风筝时要尽量避开有高大障碍物的地方,一边扯风筝一边收线。

       所以,清明将至,你准备好风筝了吗?

参考文献:
[1].施爱东.清明节:拥抱自然的春天仪式.中国民俗学网
[2].萧放.清明节与亲情之结[J].《文史知识》,2000年第4期
[3].杨大鹏,杨志勇.岁时节日期间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的个案研究——以清明节放风筝活动为例[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年01期
[4].齐爽.民俗学视野下的民间玩具研究——以北京地区为例[D].中央民族大学,2006
[5].李文静.清代风筝的造型与装饰探析[D].南京艺术学院,2015
[6].张小妮.唐宋女子清明节时的风筝活动[J].《兰台世界》,2013年06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介绍:辽宁大学文学院2017级民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张丽丽。

撰       稿:张丽丽
图文编辑:张丽丽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Q4_SE9oMLx8Y0EyHT2Wwsw


[ 本帖最后由 想要飞的猫 于 2018-4-7 12:06 编辑 ]

TOP

【田野实践】2018年清明节腰站村满族祭祖仪式调研(4.6)

       远远望去,腰站村群山环绕,安静而静谧。禁不住的让人想起陶公的“世外桃源”。这个小小的村落在平凡中孕育着不平凡。它的平凡在于同中华大地上的万千村落一样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它的不平凡在于在日常的生活之外,他们总会举行隆重的节日仪式。传统的仪式,民族的情感,在节日中总会淋漓尽致的表达。2018年4月4—5日,辽宁大学民俗学专业邵凤丽副教授与研究生王静文、闫妍一行三人参加了由抚顺满族联谊会和沈阳满族联谊会主办,辽宁新宾腰站村承办的清明节满族传统祭祀活动。

中国传统村落—新宾腰站村


       1686年,爱新觉罗·阿塔受命从北京回永陵任永陵副总管,行经腰站村时,将随行的六个儿子安顿在腰站定居,只携一子去永陵赴任。腰站六子繁衍成为人口众多的六大支系,使得腰站村成为新宾满族自治县唯一的爱新觉罗皇族后裔肇氏聚居的村庄。因肇氏贵族身份,在清朝时,肇氏男子总是腰系红带子,因此有“腰站红带子”之称。由于腰站村是清皇室后裔聚居村,所以清王朝将腰站村设为历代皇帝东巡祭祖往返的驿站,以此村为食宿驻地,安全可靠。据《清高宗实录》记载:乾隆皇帝于乾隆八年(公元1743)赴永陵祭祖,返回时“九月戊戌(十九日)驻跸腰站村”。《清永陵志》记载,清三朝皇帝乾隆、嘉庆、道光到永陵祭祖途中,13次住在腰站村。因其厚重的历史感与文化内涵,2014年腰站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清明家祭与公祭


        4日举行的家祭(点香,摆供,领牲)

        5日爱新觉罗后裔肇氏家族代表宣读祭文

        喜登萨满主持献牲仪式。这是满族祭祀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仪式,祭祀的猪必须是纯毛的黑色公猪,在举行祭祀的前几天从市场上买来,由专门的人负责。

        阿塔后裔来到祖坟进行祭祖,扫墓,插佛陀等仪式。

       插佛陀是满族特有的祭祀仪式,佛陀一般都是由满族族人自己动手制作的,制作佛陀要用上五彩纸做成钱币的形状,下面用上杨柳树枝,远远望去,似一棵五彩树迎风飘扬。在满族人看来,佛陀象征着摇钱树。

       仪式最后大家一起聚餐,在欢声笑语中品尝美味的满族“八碟八碗”。惟愿清明祭礼岁月长存,“以保证家族发展之史得以延续,民族文化之根得以强固,现代乡愁之情得以守护。”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       稿:王静文
图文编辑:王静文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Psosqcn_TTilnlFRQPhanA

TOP

【田野实践】走近遥远的赫图阿拉——清明新宾调研札记(4.7)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假期,辽宁大学文学院隋丽老师带领研一和研二共六名同学进行了满族清明习俗的考察和田野实践活动。

       在雨雪交加的清明两日,我们踏雪而行,拜访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查树源老人,调查了满乡清明习俗,考察了启运之城——赫图阿拉的历史文化,走近了有着遥远而古老历史记忆的赫图阿拉。

       赫图阿拉是后金都城,又称为兴京,满语作hetu ala,意为“横岗”,在今辽宁省新宾县永陵镇老城村,为清代关外三京之首。作为满族肇兴之地的赫图阿拉,至今还保存着浓郁的满族风情。

围坐炕头听佛托老母的故事


       没想到小长假买票如此困难,经过一番周折,坐了接近三个小时的夜车,4月5日早晨,我们终于按约来拜访查树源大爷。沿途的山坡上,金黄色的松针盖着薄薄的白雪,昭示着北方春天多变的天气。走过凹凸不平的石子路,静谧的平房瓦舍间不时地传来鸡鸣犬吠,刚踏上直通大爷家门的石坡路,便和大爷撞个正着,他满脸笑意紧走几步上前迎接我们,握着大爷温暖的手心,感觉“刚过去”的春天又重新回来了。跨过门槛,属于家的那种热气扑面而来,大爷招呼着我们进里屋,不停地说着:“上炕上炕,赶紧上炕暖暖,已经给你们烧热乎了!”

        我们一个个脱鞋上炕,围着大炕盘腿而坐,暖气从脚心直蔓到心窝。窗外雨雪霏霏,屋内其乐融融,此情此景,不听故事,岂不可惜?

        正值清明,查大爷便说起了满族不一样的清明习俗……

       满族清明最为人们熟知的习俗便是插佛托,说起插佛托的由来,那必定要提到罕王努尔哈赤和佛托老母了:

       佛托老母是老罕王努尔哈赤的师父,传授努尔哈赤武艺。佛托老母的侄女佛三娘是努尔哈赤的结发妻子。在萨尔浒大战中,身怀六甲的佛三娘为丈夫努尔哈赤与明军殊死搏战,身受三伤两箭,不幸早逝。佛托老母遭受失亲之痛,勃然大怒,替侄女报仇,于是点豆成兵,大开杀戒,以致生灵涂炭,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杀戮过后,佛托老母深感罪孽深重,决定金盆洗手,归隐山林。临走之前将拂尘插到佛三娘的坟头,告诉后辈,以后有亲人去世,不需烧纸点火,插此佛托即可保佑你们天下太平,财运亨通。自此这一习俗便延续下来,流传至今。后人模仿佛托老母拂尘的样式,用五彩纸(代表五行)剪成带有钱币、满文吉祥如意等图案的花形,系在柳条枝上,代表摇钱树,保佑子孙代代富贵;并在最上面系一朵带有花托的大纸花,清明时节插于祖先坟头,保佑族人平平安安。

        查大爷说,佛托,本应为fe(田字头上加一撇)tuo(托)。fe为佛托老母的姓氏,被设为秘姓,不见书,不见传。民间至今还流传着有关此姓的顺口溜和“一字王侯”故事。

      我们有幸目睹查大爷现场制作佛托。

有趣的清明游艺习俗


       查大爷说,从小就听诗中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雨纷纷”可以理解,但“欲断魂”我就理解不了了,因为满族清明不是悲伤,而是要乐呵。不仅要远足(即踏青,要走得越远越好),而且有很多娱乐游戏:

1、打毛球。清明正值牛、马脱毛换季,人们把这些毛薅下来,滚成毛球,分成两大阵营,用一个毛球互相进攻,被打到的人就掉了(出局),最后根据两队留下的人数,分出胜负。

2、扳手腕。比手劲,力气大,压倒对方者获胜。

3、撞拐。单腿站立,双手抓着另一只脚抬到膝盖处,弹跳着去攻击对方,双脚先落地者为输。攻防也有策略,个子矮小的可以攻击对方的下部,使其重心不稳。个子高的,可以凭借撞击力撞倒对方获胜。

4、天下太平,又叫争地。即找一平地划定固定区域为地盘,各占一方,准备两块碗碴子(碗的碎片),一根量尺。双方猜丁壳(就是石头剪子布),胜者先进攻,用己方碗碴子弹射对方碗碴子,弹到即可在此地盘内将量尺一端设为定点,一端绕定点旋转,所画区域则为自己的新地盘。拥有新地盘者可在此地盘内随便找一点放置自己的碗碴子,再次弹射对方,弹射失败,则换另一方进攻,最后地盘划分完毕,得地盘大者为胜。

5、打大老爷。此为四人游戏,将三块砖头并排摆放,中间代表老爷,两边各代表门军(小鬼)。四人站在同一水平线上往出扔砖头,扔的远的人有优先选择想要扮演角色的权利,前三名选定角色后回到代表事先摆好的代表角色的砖前,并说:“老爷归位、小鬼归位”,三者到齐,则由二小鬼架起老爷双臂拉去惩罚。

6、歘嘎拉哈。是动物踝关节上的一块骨头,有大有小,一般选用大小均等的嘎拉哈进行游戏,四面有不同的名称,有弯儿的一面叫"正儿",背面叫"驴儿",放平的肚儿叫"包儿",另一面叫"壳儿",而且玩法不一,可弹可抓。

       游戏过后,大爷大娘挽留我们在家中吃饺子,我们马上行动起来,添柴火的、剁馅儿的、和面的、擀饺子皮的、包饺子的大家有序分工,一家人围坐桌前,吃饺子,听故事,充满了欢声笑语。

倾听赫图阿拉的历史


       赫图阿拉城地处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西距沈阳市140公里,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赫图阿拉城始建于1603年,经历了四个世纪风雨洗礼,成为清前历史的见证。

      4月6日上午,在查树源老人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启运之地——赫图阿拉城。参观了努尔哈赤登基称汗之地罕宫大衙门、罕王寝宫、严冬不封酷暑不寒,“千军万马饮不尽”的罕王井、努尔哈赤出生地、正白旗衙门、先建庙,后建寺的清代第一座关帝庙、昭忠祠等一大批建筑群…..这些建筑是原地复建的,每一个建筑都记载着满族先民辉煌的成就,述说着满族历史和努尔哈赤崛起的故事,神圣的高岗仿佛一座满族历史文化的丰碑。大雪纷飞之下的古城,别有一番历史的庄重与美感,虽寒风瑟瑟,但我们却乐在其中。

       除了参观复建的建筑,我们还体验了地道的满族民俗。观赏满族歌舞表演;看东北有名的满族三大怪“窗户纸糊外头、大姑娘叼个大烟袋、养个孩子吊起来”;品农家小院——国舅府的特色民宿——通铺大火炕、撞色花布帘、匏子腿挂钩、葫芦储物罐;尝特色美食——自制满族大酱、八碟八碗等。

       观赏之余也玩的不亦乐乎!在小院的火墙边上排排站玩游戏,和查大爷围坐炕头打满族规则的扑克牌,欻嘎拉哈,听查大爷讲罕王学艺等故事。

       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古城之旅也是我们这次田野调查的最后一站,走出景区,天已放晴,但刚才雪中歌舞——《遥远的赫图阿拉》一直萦绕耳旁、历历在目,仿佛穿越历史的烽烟,带我们回到了那个遥远的赫图阿拉。我们看到了八旗士兵的骁勇威猛,看到了格格们拿着手帕婀娜的身影。带着这些古老的英雄传说,触摸这些带有历史感的古建筑,我们仿佛走近了那段历史,走进了那段遥远的记忆。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       稿:杨乐乐
图文编辑:杨乐乐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PzLv4zVepc3FpQLSvFpWmw

TOP

【学术研究】从神灵“移民”看民间信仰的传承动力与演化逻辑(4.9)

       摘  要:辽西地区的“李龙王赶香烟”信仰活动源于山东的“秃尾巴老李”信仰。山东移民将其载携“出关”后,在沿袭原有文化记忆的基础上,依循文化固有逻辑,对这一民间信仰予以了重新建构,并最终在辽西生根扩布。在融入当地的文化调适中,其信仰仪式由“静”到“动”发生着演化,生动地体现了民间信仰作为一种象征性的文化资源,在闯关东移民群体的文化建构中的认同功能,凸显出民间信仰所具有的文化策略本质。以民间信仰的建构与演化机制来看,其在生成与传承演化的进程中,信仰的持有主体一般都能根据外部生境的变化,自觉运用其原有的文化经验和民间智慧,将原生文化所建构的信仰象征符号以及权力话语予以巧妙地调适,使其成为能够为处于新的生境中的民众接收和认同的地方性知识,并且会根据本群体原有的集体记忆,以及对原有信仰事实的理解,重新建构起一种具有地方性和本族群文化属性的民间信仰话语体系。

       关键词:秃尾巴老李  山东移民  李龙王赶香烟  演化逻辑  文化策略

       辽西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喀左)地处辽宁省西部朝阳市辖境,是辽、冀、蒙三省交汇地带,辽西走廊北通道要冲。喀左县境内的甘招镇是历史上闯关东的山东移民在辽西的聚居地之一。喀左县甘招镇大杖子村的山东移民有每年农历三月三举办“李龙王赶香烟”之俗,所谓“赶香烟”,即由当地信众恭抬李龙王神像在附近十里八村“走亲访友”,人神联手串亲戚。这种恭请李龙王“出游访亲”的仪式,当地人俗称“李龙王赶香烟”。自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始,这一信仰习俗活动至今已承袭260余年。这些历史上为生活所迫而“闯”居关外的山东民众,以衍生于山东故土的“秃尾巴老李”这一神祇作为在异乡生存发展的保护神,以其为精神信仰的支撑,来应对生境变迁后的文化调适。如今,这一民间信仰及其习俗历经岁月的淘洗积淀,滋育演化,已经在辽西民间形成深广的影响,成为具有辽西特色及移民文化特色的区域性文化传统。

       本文拟通过透视山东半岛“秃尾巴老李”信仰以闯关东移民为载体出关,在辽西地区的扩布与演化,阐释民间信仰作为一种象征性的文化资源,在闯关东移民群体的文化建构中的认同功能与策略功用,揭示民间信仰在传承与演化中的动力机制及内在逻辑。

一、“秃尾巴老李”信仰的缘起与“李龙王赶香烟”承载的历史记忆

       历史上,我国的山东省是“秃尾龙”信仰的发源地,山东民间将“秃尾龙”俗称秃尾巴老李,也有李龙王、李龙爷、李老爷等称谓。辽西喀左三月三“李龙王赶香烟”与山东“秃尾巴老李”信仰一脉相承,是这一信仰传承至关外的演化形态。

      辽西“李龙王赶香烟”流传区域为喀左甘招镇大杖子村一带,这一地区为历史上山东省闯关东移民的聚居区域,当地民众绝大部分为山东文登县祖籍,其先祖多为清乾隆年间从山东省登州府迁徙至此,定居至今已繁衍有十几代人之多。每年农历的三月三,喀左县甘招镇大杖子村的村民们都要举办隆重的“李龙王赶香烟”活动,当地人俗称“办会”。仪式的开场,会首总要庄重地唱起一段代代传唱、略显苍凉的秧歌词:“三月里来三月三,李老爷出宫赶香烟,狼牙旗前面铜锣开道,黄罗伞保驾在两边”;“三月里来三月三,李老爷圣会代代传,代代相传传至今,追忆来自回龙山。”开场秧歌词中所唱“回龙山”,系指远在千里之外的山东文登境内的回龙山,此山坐落于山东文登宋村镇,为一座平顶孤山。此山虽其貌不扬,但却与辽西的山东移民有着难以割舍的精神关联,连接着他们一段特殊的历史记忆。

       历史上,山东省文登县一直被视为“秃尾巴老李”信仰的发源地之一。清代文学家袁枚曾在其所著《子不语》一书中,较为完整地记载了“秃尾巴老李”信仰在文登的缘起:

       山东文登县毕氏妇,三月间沤衣池上。见树上有李,大如鸡卵,心异之,以为暮春时不应有李。采而食焉,甘美异常,自此腹中拳然,遂有孕。十四月产一小龙,长二尺许,坠地即飞去,到清晨必来饮其母之乳。父恶而持刀逐之,断其尾,小龙从此不来。后数年,其母死,殡于村中。一夕,雷电风雨,晦冥中若有物蟠旋者。次日视之,棺已葬矣,隆然成一大坟。又数年,其父死,邻人为合葬焉。其夕,雷电又作。次日,见其父棺从穴中掀出,若不容其合葬者。嗣后,村人呼为秃尾龙母坟,祈晴祷雨无不应。此事,陶悔轩方伯为余言之。且云偶阅《群芳谱》云:‘天罚乖龙,必割其耳,耳坠于地,辄化为李。’毕妇所食之李,乃龙耳也,故感气化而生小龙。

      查阅清康熙版、雍正版、道光版、光绪版的《文登县志》,其中都有对秃尾龙传说的明确记载。明朝弘治皇帝曾封李龙王为掌管五湖四海九江八河总龙王,清道光皇帝也亲赐李龙王《溥惠佑民》金匾,以颂其德,并将其祭祀列入了国家庙会。除山东文登之外,山东临沂费县、菏泽王浩屯镇、青岛即墨、潍坊诸城等地,也都有“秃尾巴老李”源生此地的各种传说,这些传说各具形态特色,从不同角度讲述了“秃尾巴老李”奇异孕生,断尾离家,孝母佑乡,除暴安良等神功业绩。依托“秃尾巴老李”信仰建造的庙宇,在山东境内也有多处,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文登回龙山上的龙母庙与龙母坟,以及山下的龙王殿。这些自明代即修建起来的宫观庙宇,历史上每年都举办盛大的庙会庙会。至清代道光二十八年(1848),朝廷更将每年的三月初二列为祭祀龙王与龙母的正式祀典。故此,文登县回龙山的龙母庙、龙王殿香火之盛,也为其他庙宇所不及。

      历史上,山东地区虔诚的民众们年复一年地在境内这些独特的信仰空间内展演着各种对“秃尾巴老李”的信仰仪式,连同那些广布民间丰富的口头叙事,使“秃尾巴老李”信仰与山东区域的其他文化传统形成一种互为解释之势,映射出一方水土上某些特有的关系、秩序和逻辑,具有了文化标识的意义。在与区域传统及民俗生活的种种密切关联中,“秃尾巴老李”信仰已深入人心,深刻地影响着山东民众的日常生活与精神世界。2008年,山东威海文登市、临沂费县、菏泽王浩屯镇、青岛即墨、潍坊诸城四地市共同申报的“秃尾巴老李”传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由于“秃尾巴老李”信仰承载着山东民众关于特定历史情境的文化记忆,故而这一信仰被山东移民载携“出关”后,自然在其聚居的辽西民间获得了认同的合法性依据。“历史不仅是过去的事实本身,更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历史上,远离故土定居关外的山东移民,为消解生境变迁引发的精神焦虑,抒发难以遏制的怀乡念祖之情,迫切需要依托某种文化形式来记忆、传承历史,同时,也需要依托某种文化形式在新的生境时空里能动地创造历史。“秃尾巴老李”信仰携带有故土山东地域历史的丰富信息,含蕴有大量那方水土上滋育出来的历史文化内容,具有浓郁的故土文化象征意味。对秃尾巴老李这一民间信仰和历史记忆的解读,可以发现这一信仰及其关联的记忆真实地反映了山东区域现实的社会关系,是在很长的历史过程中积淀和形成的,其既是一种历史记忆,又是一种现实的生活方式,体现着厚重的齐鲁文化内涵和山东精神的神韵。自然成为定居关外的山东移民抒发怀乡念祖,体认与表述自身文化的首选方式。

二、“秃尾巴老李”信仰出关后的文化调适与演化形态

     “秃尾巴老李”信仰由以山东移民载携“出关”后,在辽西生根扩布,为适应移居关外的自然生境与社会生境,在文化调适中,这一信仰的形态也与山东故土的原生文化发生了演化。

       先看秃尾巴老李信仰在山东的原生形态。据山东文登县志记载,回龙山上的龙王庙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因相传秃尾巴老李当年曾在此地显灵为母迁葬,因此当地民众虔诚来此烧香还原,捐资建庙,使回龙山成为远近闻名的庙会圣地。过去,每年三月初二龙母诞辰日,文登一带方圆百里的民众都要前来回龙山为龙母祝寿,往往聚集数万人。庙会历时五天,仪式十分隆重,许多前来赶会的村落都有自己的仪仗队。村民们持旗、幡、伞、盘在前,后面紧跟着高跷、抬阁、鼓乐、舞狮、秧歌等,排开长蛇阵,鞭炮开道,锣鼓喧天。当地一位老者曾回忆说:“从我记事起,每年三月初二赶山,五天会,老远的都来赶山,烟台、牟平的都来,山上有戏楼,唱戏唱五天。”值得注意的是,除三月初二之外,山东文登民间还有一个重要的祭祀日期——六月初八,民间相传这天是李龙王生日,当地在六月初八的仪式活动就是“蒸大饽饽”上供。无论从仪式规模还是持续时间上,李龙王的生日远不及三月初二的龙母诞辰。当地民众也说:“龙王最厉害,但咱这里都信他妈。”故而,李龙王的诞辰日反倒不热闹。

     “秃尾巴老李”信仰由以山东移民载携“出关”后,在辽西生根扩布,为适应移居关外的自然生境与社会生境,在文化调适中,这一信仰形态与山东故土的发生了明显的变迁与演化。

       喀左县大杖子村村民宋殿武家中至今有保存完好的家谱,上面记载了宋氏祖籍为山东登州府文登县回龙山积善堂,宋氏家族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出关外四个支系,其中第三支系便落户辽西喀左宋家店大杖子村。值得提及的是,宋氏家谱鲜有地记载了宋家先祖1739年从山东省登州府文登县回龙山积善堂启程闯关东时,为确保迁徙平安,临行前特地在老家文登恭请了一尊以柏木雕刻长约三尺的李龙王神像,一路背负到关外喀左大杖子村。这尊李龙王神像,初时供奉于喀左甘招镇鸡冠山上仙佛洞内,后被移至大杖子村所建小庙之中,再后又被移至由当地乡民修建的寿山寺内供奉。

据宋氏家谱记载以及当地老者的口述,闯关东的山东移民定居大杖子村初期,耕种养家之余,强烈的思乡念祖之情难以排遣。1755年的农历二月,由大杖子村的山东移民发起,开始组织筹划举办“三月三李龙王赶香烟”庙会。因民间俗信农历三月初二为龙母诞辰,为表达对山东故土及祖先、亲友的思念与眷恋,这些移居关外的山东移民依托对李龙王的祭祀,创造性地谋划出带有浓郁“省亲”意味的“李龙王赶香烟”这一独特的庙会仪式。具体为:

        每年农历二月末的最后一天(小月二十九日,大月三十日)是为李龙王设祭坛日,又称铺坛;

        三月初一,村人恭抬李龙王圣驾(神像)去临近的公营子镇三官庙拜谒李龙王之舅;

        三月初二,恭抬李龙王圣驾去甘招镇宋家店拜谒李龙王之姨;

        三月初三,恭抬李龙王圣驾去卧虎沟乡榜石沟北梁龙母庙拜谒李龙王之母。

       李龙王前往拜谒的公营子镇三官庙、甘招镇宋家店、卧虎沟乡榜石沟及其沿途村落,皆为山东移民聚族而居的村落,李龙王圣驾一路巡游,为来自山东的乡亲驱灾、避邪、降福,同时也接受乡亲的香火,联络老乡亲友间的感情李龙王圣驾巡游时,每路过一个村庄,在村外就要燃放三眼枪,后改为燃放爆竹,以告知乡民。李龙王赶香烟庙会的阵容由三个部分组成,按前后顺序,一为仪仗队伍,二为演艺队伍,三为龙王圣驾轿舆。沿途村庄无不倾村出动,村民都们热情地出村迎接,燃放鞭炮。李龙王圣驾安放后,会首要打表文,化纸上香叩拜,村民们捐钱捐物,观看秧歌表演。时近中午,各家各户纷纷招待赶香烟的队伍到自家吃午餐。及至三月初三去北梁庙拜谒,是日,来自辽西各地乡间的民间艺术、秧歌演艺荟萃北梁庙前,伞头秧歌、耍会、地方戏、驴皮影,你方唱罢我当场,庙会上人山人海,做小买卖的摊贩多时能摆出几里路远。

       将喀左大杖子李龙王赶香烟与山东文登回龙山秃尾巴老李庙会比较,不难看出,秃尾巴老李信仰从关内到关外、从“源”到“流”,已发生明显变化,这种变化集中体现在信仰仪式的操演上:在原生地山东,信仰对象李龙王母子是稳坐于宫观庙宇享受香火——“山上有戏楼,唱戏唱五天”;而在信仰流播地关外辽西,李龙王母子已经不再同处一个信仰空间,分处两地,在龙母诞辰日,身为龙子的李龙王要走出庙宇“巡游串亲”——探舅、探姨、探老母。对于山东与辽西两地在信仰形态上一静一动的变化,即使不做细究深考,亦能明显感知到此中的象征意味。

       以往学术界对民间信仰的研究多专注于该信仰形态的呈现及其演化,而忽略深入关注持有这一信仰的文化主体经由了怎样的历史境遇或曰生境变迁,然而恰恰是某种独特的历史境遇及生境变迁,才导致原有的民间信仰出现了某种重构与调适。

       历史上,我国关内向关外的数次大移民锻铸了“闯关东”这一“地方性话语”,闯关东中的“关”,指的就是山海关,从这一话语形成的语境来分析,一个“闯”字隐喻和包蕴了无数生存的风险。今天人们通常所说的“闯关东”,多指从清顺治八年(1651)到1949年这一段时间内的山东人前往东北的迁移,据统计,此间大约有3000万人参与了迁徙与流动。至清中期,山东的移民已经遍布于东北各地,这些山东民众主要是奔着到东北种地去的,因为重农抑商一直是中原地区悠久的文化传统,大批山东民众闯关东多是因在山东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的无奈之举,东北肥沃的黑土地在这些失地农民的眼中宛如至宝。自清末废除了实行几百年的柳条边制度之后,山东民众到东北谋生的越来越多,这些贫苦的山东移民为东北地区的垦殖与开发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荒野之化为田园,大半为彼辈之功……东北沃壤悉置于鲁人耒锄之下。”“鲁人之勤勉耐劳,为各省之冠。而农业知识也为他省人所不逮……一旦警弛缓,其移置开垦,自呈突飞猛进之观也。”

       这些闯关东的山东移民在关外多聚族而居,故“其语言风俗一仍旧贯”,同时,祖籍故土原有的一些信仰也以这些移民为载体在关外得到了承继与传播。从宏观上看,特定的民间信仰总是生成于特定的历史情境,生成于一方水土上的民间信仰常常可以将“小区域”与“大社会”联系起来。将李龙王赶香烟的内容与传承的主体结合起来审视,在洞悉辽西区域的山东移民依托这一民间信仰仪式承载怎样的“历史记忆”的同时,也可以发现山东移民如何理解和阐释“秃尾巴老李”这一民间信仰记忆中的“历史事实”,以及如何利用“李龙王赶香烟”这一与故土原生民间信仰具有“接续”性质的历史话语,建构起有关闯关东移民“我群”的文化记忆,激活并调动起利于群体生存与发展的文化潜能。

       秃尾巴老李信仰出关后,其信仰仪式由“静”到“动”发生的演化,有着多层面的历史与文化动因,生动地体现了民间信仰作为一种象征性的文化资源,在闯关东移民群体的文化建构中的认同功能与策略功用,对此进行审视与剖析,可以识察民间信仰在传承与演化中的动力机制及内在逻辑。

三、“李龙王赶香烟”的象征性标识与移民群体的文化建构

        区域社会是民间信仰存在和传承的具体时空,因此,任何民间信仰必然含蕴着与区域社会相匹配的空间特质。

        如果说辽西喀左地区偏远的地理位置和封闭的自然环境较为完整地保留了李龙王赶香烟的素朴风貌,那么,这一信仰习俗能够在辽西形成绵延不衰的文化传统,则还有其内在的动因。

       辽西的自然生境与社会生境是这一民间信仰得以在关外继续传承的背景,同时,也是促使其发生变迁与演化的动因之一。

       历史上,由于种种原因,辽西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曾发生较大变化,日趋恶化,自清代中期,已经属于干旱地区。故此,当地民间久有祈雨的传统习俗。至今,喀左境内有名的龙王庙多达三十余座,而各村自建可代行祈雨职能的无名小庙更是难以计数。山东移民移居关外之后,主要持农耕为生计,降雨量严重不足自然成为包括山东移民在内的辽西农耕民众最大的生存焦虑。因袭山东半岛的民间信仰传统,辽西的山东移民普遍崇信李龙王,把李龙王奉为祈雨、驱邪、避灾的保护神。据大杖子村老会首介绍,古往今来,当地除三月三举办李龙王赶香烟外,寻常年景月份若逢严重旱灾、虫灾或大瘟疫发生,也都要举办李龙王赶香烟活动,祈求李龙王降雨、灭虫、除瘟灾,保佑这一方水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安康。另据大杖子村宋殿武家中保存的家谱记载,1947年辽西大旱,是年大杖子村举办的“李龙王赶香烟”最为隆重,喀左境内众多村落积极响应,多村联动,大规模求雨。其时,各村各路会首计24人齐聚甘招镇,不仅参与求雨的民众最多,声势也最大。人们抬着李龙王圣驾,手持皇家仪仗,威严显赫,求雨队伍所到地方覆盖喀左境内多个乡镇,数百民众一路随从,队伍浩荡。据宋氏家谱记载,这次祈雨颇为灵验,祈雨表文升疏不久,便天降大雨,使辽西一带解脱了旱情。至此,李龙王的威名流播甚广,深入人心。

      宋殿武的祖父宋尚志老先生(1886——1958)生前系李龙王庙会会首,其曾精心保存有一批有关李龙王庙会的表文和对联,弥足珍贵。经整理,计有自清朝光绪、宣统年间,中华民国时期及袁世凯称帝的洪宪年间、日本侵略统治我国东北时期的伪manz**国年间,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不同年代的各类庙会表文58篇。表文种类有:平安表1张,进香表文2张,三月三拜龙王庙表文9张,三月三赶香烟表文4张。童子会表文4张,女会表文3张,求雨表文17张,关帝庙求雨表文4张,谢降雨表文6张,还愿表文3张,还替身表文、祭雹神表文、祈退虫表文和谢退虫表文各一张。这些表文既是辽西区域民间信仰传统的真实记录,同时也折射出山东移民定居的辽西区域自然生境与社会生境,是研究辽西区域自然、地理、气象、灾害、社会历史及文化等难得的文史资料。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大杖子村人而言,世代相传的李龙王赶香烟既是作为移民群体的历史记忆存在,又是作为一种地方性知识而被不断加以建构的。通常,民间社会在建构某种神祇信仰的过程中,往往会尽其所能地赋予信仰的对象以某种象征资本与灵验隐喻,以使其发挥重要的文化认同与凝聚作用。根据大杖子村宋氏家族的说法,其祖先在清代乾隆年间从山东文登迁入此地时,大杖子村已经形成村落,如果联系辽西区域社会的历史,这一时期也恰好是山东移民大量涌入辽西之际。如果将大杖子村的李龙王赶香烟与同一时期辽西移民的生存史相联系,便不难发现,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闯关东的山东移民群体是在极力运用“秃尾巴老李”这一象征性资源,以实现对移民社会秩序的整合及建构。山东移民依托李龙王赶香烟仪式,强化“秃尾巴老李”这一民间信仰的象征性符号,将其建构成为一种充满正义性和凝聚心灵意义的意识形态权力性话语,以对抗移居地的种种生存压力,包括来自强大的辽西原住民群体的文化排斥。

       在辽西地区的田野调查中,常常可以听到当地老人讲述历史上闯关东的山东移民初来辽西时,多没有土地,也没有开垦权,他们只能在移居地的土著民那里“为佣”、“为佃”,以代人耕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同时,还常常遭受当地土著群体的排斥,因境内适宜居住和耕作的土地皆为本地人所占据,山东移民只能退居土地贫瘠的山地和偏远地区。即使这样,在日常生活中,时常遭遇当地人“欺生”,为此承受种种不公。在这种社会生境中,外来的山东移民只有抱成团,紧密团结成一个强大的群体,才能形成与外界的抗衡之力。历史上,山东人素来重视地缘关系,而“秃尾巴老李”便是极具同乡情结的民间信仰符号载体。在山东境内,普遍流传这样的民谣:“官向官,民向民,秃尾巴老李向咱山东人”。在辽西的山东移民,其骨子里早已深植了这样的观念意识:李龙王是一位神通广大、惩恶扬善、有求必应又十分认亲的神祇,在山东,在辽西,他都将保佑山东人。辽西民间便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大庙里甭管多少神,顶数李老爷最灵。”辽西民间广泛流传有众多秃尾巴老李在关外如何行侠仗义、维护山东老乡利益、危难之际如何显灵应验救苦救难的传说,如:《秃尾巴老李的传说》、《李老爷黑龙江大战小白龙》、《五大连池战白龙》、《五大连池护宝》、《李老爷浇菜园》、《一棵高粱打满场》、《一把报恩伞》、《三场私雨,独断专行》、《李老爷送鱼的故事》、《“李督龙君”称呼的来历》等等。这些传说既映射着辽西移民社会的生境历史,也抒发着山东移民对故土祖先的缅怀,宣示着文化的自信。在两个多世纪口耳相传的过程中,辽西的闯关东移民们笃信,只有凭借李龙王的神功伟绩,他们才得以在辽西安居乐业;也只有依靠李龙王的佑庇,他们的后世子孙才能在辽西旱区拥有相对安稳的农耕收成与生存年景。

      上述传说以及赶香烟仪式对李龙王神力的刻意渲染和强调,目的就在于通过对李龙王的崇信与祭祀,强化山东移民群体成员共同的集体记忆,不断增强群体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正如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所指出的,集体记忆(collective memory)可用以重建关于过去的意象,在每一个时代,这个意象都是与社会的主导思想相一致的。由于一些记忆让另一些记忆得以重建,因此许多社会活动都是为了强调群体的某些集体记忆,以延续并巩固该群体的凝聚。由此可见,能够加强群体凝聚的集体记忆常常被人们所强调,所以,任何社会群体的历史都是该人群共同体对特定历史情境作出选择性记忆与叙述的结果,而选择的标准通常就是特定社会现实所造成的群体利益需求。当外在的利益环境发生变迁时,群体通常会重新调整记忆中的历史事实,并且不断发现或创造新的集体记忆与历史叙述,以激发起群体新的认同和凝聚。

四、民间信仰传承扩布的动力与策略

       任何一种民间信仰的生成,都是特定的文化主体在具体生境中的文化应对与历史表述;而民间信仰的变迁与演化,也有其内在的文化逻辑,与文化主体所处生境的变迁密切关联。“秃尾巴老李”信仰出关后,移居辽西的山东移民在沿袭原有文化记忆的基础上,依循文化固有逻辑,对这一民间信仰予以了重新建构,有机地融入了生境变迁后的调适性应对,从秃尾巴老李信仰到李龙王赶香烟,这一信仰在辽西的演化形态,凸显出民间信仰所具有的文化策略本质。

       以民间信仰的建构与演化机制来看,其在生成与演化的进程中,信仰的持有主体一般都能根据外部生境的变化,自觉运用其原有的文化经验和民间智慧,将原生文化所建构的信仰象征符号以及权力话语予以巧妙地调适,使其成为能够为处于新的生境中的民众接收和认同的地方性知识,并且会根据本群体原有的集体记忆,以及对原有信仰事实的理解,重新建构起一种具有地方性和本族群文化属性的民间信仰话语体系。前面提到,至清代中期,由于山东移民的大量涌入,辽西区域原有土著民众现存生活世界的固有平衡被不断打破,对区域内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争夺,对劳动力市场格局利益的失衡与重新划定,不断酿就土著民群体与外来移民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对于在区域人口比例不断扩大的山东移民群体来说,在原有历史记忆的基础上建构一种新的民间信仰,以重新配置移民群体在辽西区域生存博弈中对自然与社会资源的权力占有,无疑成为平衡辽西区域内社会矛盾、保障乡村社会秩序安定的策略性应对手段。从这个意义上看,喀左大杖子村的山东移民对“秃尾巴老李”这一文化传统资源的重组、修正与强调,对“李龙王赶香烟”活动的发起、完善与传承,实为一种文化策略,可谓与闯关东群体的生存利益密切相关。

       当然,辽西地区的山东移民在发起李龙王赶香烟仪式之初可能并未意识到这一信仰所具有的文化策略性质,也不一定清晰地认识到“秃尾巴老李”信仰是一种在辽西民间建构“我群”边界与历史,在移居地的生存博弈中扩大话语权,做强族群形象及集体记忆的可资利用的象征性资源。但是,当“李龙王”这一具有权威性的神祇形象通过各种渠道进入辽西民间社会之后,对于饱受干旱之苦的辽西各族农耕民众而言,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了具有法力依据的信仰对象,得到区域内不同社会阶层民众的普遍认同。事实上,在对原有民间信仰的这种调适、转化、建构过程中,这一象征性资源已经成为山东移民群体强化认同与内聚力的文化利器。从这个意义上说,民间信仰就是一个群体在特定历史情境下所建构的一种历史记忆与历史表述。它是群体对所记忆的历史事实的理解和阐释,是为强化群体认同和巩固群体凝聚而进行的策略性表达。

       需要指出的是,辽西的山东移民在上述对于自然与社会生境变迁的策略性应对和记忆性表达中,移民群体中的“民间精英”——会首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杖子村既是这一李龙王赶香烟信仰仪式的肇始之地,又是这一信仰习俗的核心传承区域。大杖子村村民宋殿武近年来一直担任“李龙王赶香烟”活动的会首,其祖父宋尚志(生于1886——1958)生前也系李龙王庙会会首。在辽西民间,会首是具有文化权威的乡村生活领导者与民间精英。他们掌握着丰富的区域知识,比一般民众对本族群文化有更清醒的认识,也表现出更高的文化自觉,同时,他们也是文化传统基因的积极携带者。从最初的文化建构到后来的文化传承,他们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大杖子村的首届李龙王赶香烟活动就是由少数民间精英发起的。在宋殿武家里保存完好的家谱中,清楚地记载了“李龙王赶香烟”这一文化事件的发生和延展,宋氏家谱罗列有当地自民国以来历届会首的名单和祭祀李龙王的58篇表文,宋氏家族的老会首还精心保存有一批历年来当地李龙王赶香烟的表文和对联。这些经过数代因袭保存至今的珍贵民间文献,不仅给今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成为研究区域文化是的重要依据,而且已经成为宋氏后人以及当地村民历史记忆的有效实证与活态遗存。

       民间信仰是人类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人类心智活动的切入点之一,是从民间生活的视角进入的一种对历史的叙述。“民间信仰作为民众心理结构的一种物化形态,真实地展示了特定历史阶段民众的生活风貌及心路历程。故事独特地伴随着历史,越是古老的信仰仪式,越具有历史的粘着和多层的积累,经过不同时代的传承,往往打上不同历史时代的印记,因而具有特殊的文化史价值。定居辽西喀左的山东移民及其后裔没有忘记历史上为开发东北作出重大贡献的移民前辈,没有忘记这些前辈落脚关外之后经历的痛苦而惨烈的生存适应过程。大杖子村“李龙王赶香烟”以民间信仰仪式与习俗传统的形式记录下了这一重要的历史,并将继续以这一形式承传着这一历史。

(文章原载于《中原文化研究》,2016年第6期,详细注解请参见原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       稿:江    帆
图文编辑:闫    妍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04SQuqM4RhwBy0pqUe3z6A


[ 本帖最后由 想要飞的猫 于 2018-4-12 17:55 编辑 ]

TOP

【田野实践】探寻“东北第一祭”——2018年清明节海城小新村尚王陵园祭祖活动调研札记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清明祭祖源远流长,寄托了后人对先辈的缅怀与感恩之情。

      今年的清明时节伴着微凉的细雪如期而至,透露着些许肃穆。突然的寒冷并未扰乱人们祭祀祖先,慎终追远的热情。2018年4月6日-7日,在辽宁海城小新村尚王陵园内,一场隆重的清明祭礼活动如期举行,辽宁大学文学院邵凤丽老师与祝何彦、金丹妮两名研究生参加了尚氏家族祭祖活动,在浓厚的氛围中,感受清明祭礼活动的悠久传统和浓浓的家国情怀。

      尚氏家祭自清朝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传承历史,被誉为“东北第一祭” 。就像国家不能没有历史、民族不能没有记忆一样,家族不能没有祭礼。清明祭祖在于表达对祖先的缅怀与感恩,保持对传统的敬畏与尊重。无论古今,家都是一个充满生机的文化衍生体,家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个生命延续的历史,更是传统文化积淀与传承的历史,是形成优良家风、家训的历史。形成于清康熙年间的海城尚氏《祖训》,修己、读书、报国、孝亲、兄弟、惜福、立业、世系,这些优良家风对尚氏家族、海城地方社会的文化生活和社会发展都产生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也成为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2012年,尚氏家祭仪式被列为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尚氏家族墓被列入辽宁省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8年尚氏家族清明祭祖活动分为两天举行,4月6日,开展文化大讲堂活动,由尚德新先生为大家讲述尚氏家族的历史文化,在生动的讲述中传承家族的优良传统,弘扬以孝文化为核心的传统家族文化精神。4月7日,清明祭祖活动在尚王陵园内举行。祭礼现场热闹非凡,与往年不同,今年的祭礼活动邀请了海城德利宫剧院的演员们为大家表演《尚王出征》剧目,精彩的演出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尚王征战时的英勇气魄,引得阵阵喝彩。

       尚德新先生代表尚氏家族致欢迎辞,小新村书记王世贵代表小新村欢迎大家的到来。

       祭礼仪式正式开始,首先鸣锣开道,伴随着鞭炮的鸣响,一支身着清代官服的仪仗队伍向王祠缓缓走来,他们表情肃穆,手执香亭、容亭、仪仗牌、兵器、镶蓝旗帜,浩浩荡荡的队伍再现着尚氏家族的辉煌历史。悠扬的迎神乐曲回荡在陵园内,众多族人簇拥在威风凛凛的游行仪仗队伍两侧,感受着庄严的仪式为陵园所铺陈的肃穆氛围。

通赞:“执事者各司其事!”
通赞:“吉时已到,行戊戌年清明尚氏家族祭祖大典!”

通赞:“迎神!奏《迎神乐》!恭请先王、先王妃!”

通赞:“行初献礼!奏《初献乐》!”
通赞:“恭颂祭文!”
通赞:“恭颂祖训!”

通赞:“行亚献礼,奏《亚献乐》”
通赞:“行终献礼,奏《终献乐》!”

通赞:“撤馔!奏《彻馔乐》!”
通赞:“送神!奏《送神乐》!”
通赞:“恭送先王、先王妃”(仪仗队伍缓缓出场)

      仪式的最后,族人们享用丰盛的祭祖宴,把酒言欢,共叙亲情。

      清明节是“根的节日”。有了清明祭礼,有了祖先,中国人才能找到自己的根,自己的家,自己的乡愁。尚王陵清明祭祀,岁岁举行,因为这是一份永恒且意义重大的历史文化遗产。每年清明时光,众多族人从五湖四海赶来陵园祭祀祖先,尚王陵园已成为族人共同的精神家园,年复一年的祭祖典礼业已成为族人维系亲情的重要纽带。传统的清明节日,为民众提供了缅怀祖先,思亲感恩的文化时空,清明扫墓祭祖的活动,不仅弘扬了孝亲敬祖的传统文化,更为中华传统美德的代代相承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力量,使爱得以延续,使传统的精神得以传承。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       稿:祝何彦
图文编辑:金丹妮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gamvf8PUA7umc4BIl7E_xg

TOP

【学生课堂】蒲河故事会 | 路遥知马力(4.11)

       这个故事年头可就长了。 “路遥知马力,曰久见人心。”这句话字面儿上的意思是说,路途遥远才知马的脚力;人处长了,才知道对方的心。要说起来,这句话是有来历的,这里头有一段故事。

       过去,有这么一对好朋友,一个叫路遥,一个叫马力。他俩是同学,从小一块儿长大,互相投脾性,处得比亲兄弟还亲呢!马力生在一个员外家,家里趁钱。地有上百垧,房有上百间。路遥却是个穷孩子,父母早没了,只剩他自己,是乡邻、亲戚们把他拉扯大的。过去也没有学校哇,有钱人家都把老师请到家里教孩子念,马力家有钱,也给他请了个老师,又怕他学习没有伴儿,就让路遥过来和马力一起读书,路遥念书的钱都是马力家给付的。

       两个人虽说是一个老师教的,可路遥念书比马力强多了。穷人家的孩子懂事呀,知道用功。几年以后两人的书都念成了。这时候路遥都二十多岁了,还没娶上媳妇。马力虽说比路遥小两岁,人家都结婚两年多了,家里有钱,媳妇也好。

       那时候的人结婚早,男的一般十六七岁,女的多数要比男的大两三岁,也就十八九岁吧。这一天,马力就和路遥说: “大哥呀,你都二十二了,你要考功名也不能耽误婚姻大事儿啊,还是说个媳妇儿成个家吧。” 路遥赶忙说:“不行呀,兄弟,我自己这衣食住还靠你接济呢,哪有钱娶老婆啊,就算娶过门儿来了,我拿啥养活她呀。还是再等等吧。

       马力说:“还等啥啊,这事儿兄弟给你办。”

      马力为给路遥订媳妇可没少费心,四下托人说媒,说是要给路遥说个好点的媳妇,最后可算把媳妇给定下来了。姑娘二十岁,长的挺俊俏,比路遥小两岁,和马力同岁。

       接下来就是开始张罗操办婚事, 不用说, 结婚操办的一切费用,也都是马力给拿的,里里外外花了不少钱。

       结婚这一天,路遥吃完团圆饭,喝了两盅酒心里有点伤感,就和马力说:  “兄弟啊,你看我从小到大,都是借你的力呀。连娶老婆都是你帮我办的。哥哥成天都想报你这大恩啊,可我现在也没能力, 哥一想这事心都不自在呀。” 马力一听,当时就说:  “那行,你如果打算报恩的话,今晚就让我和新娘子睡这头一宿,你只让我这一宿,咱俩就两清了。”路遥心里“咯噔”一下子,但还是硬着头皮说:“行啊!”

       两人就这么说定了 。那时候结婚不像现在, 那时候结婚之前,新郎、 新娘两个人根本就没见过面,都是媒人介绍,父母做主,就是结婚当天,新娘子也一直要蒙着红盖头,这两人还是互相瞅不着。 所以新娘子也不知道新郎官长啥样。

       到了晩上入洞房的时候,路遥跟马力说:   “你进去吧, 头一宿让给你 。” 马力笑嘻嘻地说:  “你要让就让个彻底的,你那新郎官儿的衣服也让我穿一宿吧。”

       路遥心里这个不是滋味呀,但也不能表现出来呀,就和马力換了衣服。马力披红挂彩,大揺大摆地进洞房了。到新房里一看,新媳妇正在炕上坐着呢,蒙着个红盖头。他进屋后,头不抬眼不睁,拿本书就到一边儿的书桌旁坐下,把灯拨一拨,就开始看书,一看就是一宿。新娘蒙个红盖头,听声知道新郎人进来了。可她左等右等,也不见新郎来接红盖头。咋回事呢?新娘偷摸把盖头撩开一点,看见新郎一身大红衣服,在一边看书呢。新媳妇放下盖头,就想,好啊,你不吱声,我也不吱声。

       那时有个说法,说两个人洞房花烛之夜,谁先说话,到老谁就先死。所以,洞房里新人谁也不爱先说话,都憋着劲儿。一晩上,马力一直看书。这新媳妇也挺能绷,怎么累也挺着。一声不吱,就在那坐着,一坐坐到天亮。

       天一亮,马力就把书本一合,出去回自己屋里吃饭去了。

       在道上,他正好碰见路遥了,就嬉皮笑脸地说::“我嫂子确实不错,对我挺热情,人长得也好。这回你不用心里不自在了,我睡这一宿咱俩就清了。”说完,就把新郎官的大红衣裳给路遥脱下来了 。

       路遥脸都有点不是色儿了,心里有苦说不出啊:马力啊马力,你是对我有大恩,我路遥也不是知恩不报的人,可是这事你做得不地道哇。 咱们都是读书人,你不知道“能穿朋友衣,不沾朋友妻”的古训吗?

       又一想,路遥啊路遥,你太完蛋了,挺大个人没本事养活自己,娶媳妇还靠别人,受了人的恩,人要和自己媳妇儿睡第一宿,你是啥也说不出来呀。他心里这些憋屈也没个人说,和谁能说出口哇?

       又到晩上了,路遥穿着那身新郎的大红衣服进洞房来了。看见新媳妇在炕上低头坐着,他就又想起马力来了,心里这个窝囊呀,也没心和新媳妇说话,就拿本书到桌子前拨拨灯看书。这媳妇一看,新郎官又没搭理她,又开始看书了,心里是又生气又憋屈。

      熬到半夜的时候,她实在挺不住了,也不管谁先吱声了,气呼呼地说:“相公啊,昨天你不想吱声也就算了,你看了一宿书,我也陪你坐了一宿。可你今天咋还看书呢?你要看自己看吧,我可挺不了了。”说完, 自己觉得挺受屈,就哭了。这边儿路遥听傻了:怎回事?昨天就看一宿书?这么说,马力没跟我媳妇儿睡觉啊, 几天以后,路遥和媳妇儿闲唠嗑。 路遥说:“结婚头一天晚上我酒喝多了,回来之后迷迷糊湖的,进屋就睡觉了。”

       他媳妇一听.就说:“你睡啥觉了?你搭理都没搭理我,坐那看了.一宿书,害得我也陪你坐了一宿,第二天忙忙活活的待了一天客。我都累得直不起腰了,你可倒好,晩上还要看,我可跟你熬不起!”路遥其实就是想探探话儿,确定一下。这下他可彻底放心了, 马力真的是啥也没干啊 。

       这一晃儿又过去一年多 。这一年.正赶上京城科考。路遥念书念得好, 一肚子学问就等着这科考呢。果不其然,他一考就中了进士,当下就被分配到苏州当知府了。

       路遥要带着媳妇离家上任去了。马力来送他,哥俩是互相舍不得。马力说:  “哥呀,咱俩从小一块儿长大,还没分开过呢。”路遥心里也不好受,就说:“兄弟你放心,哥以后给你写信。你有闲空的时候就上我那去啊!”说完路遥就走了 。

       说话快,这一晃儿又过去了三年。再说马力这头。这年刚开春,他家这地方就发大水了,那洪水大得邪乎,地里庄稼全涝死了。也该着马力家倒霉,水灾刚闹完,家里又遭了一把天火,烧得是片瓦不剩,所幸的是一大家子的人都没事。接下来怎么办哪? 一大家子的人得吃饭啊,虽然还有点儿地,但大水刚过去,屯子里都忙着搬家,逃荒,谁还买地啊,想卖也卖不出去,马力上火呀,家里这么多人哪,怎么活呀?

       看看没法子,马力媳妇就说了:“你不好去找你路遥大哥呀,当初咱没少照顾他,供他念书,媳妇都是咱给他娶的。现在咱有难了,你去找他借点呗。

       我和他这么长时间没见面了,一去就找他借钱,也不好哇。

       他媳妇说:“那有啥不好的,他上回来信不还让你去么,你就去一趟吧,再说咱家这些亲戚朋友的都受灾了,现在也就他能借点力了。”马力一寻思,也是。就把家里雇的人能打发的都打发了,剩下的就求亲戚给照看照看,自己带点干粮去找路遥了。

       一路上走哇走哇 , 这天, 终于来到苏州知府的大门口了, 马力拾头一看,哎呀,高墙大院的,我哥住的房子真带劲儿啊!他心里也挺高兴 。把门儿的家丁就问马力找谁,马力就说他叫马力,找他哥路遥来了。

       把门的进去传话,路遥一听是马力来了,这个高兴啊,赶紧出去接马力。哥俩挺长时间没见面了,这一见面可亲了,进屋之后都坐下了,马力就和路遥说:“哥呀,你和我嫂子都过得挺好的呀?” 路遥说:“都挺好。上回我给你去信挺长时间了,你也没回,怎么回事啊?”

       马力这眼泪儿就下来了,说:“哥你可不知道哇,咱家这灾呀,都连上了。”就开始讲他家怎么遭大水怎么闹天火,现在就剩几垧地,啥也没有了 。

       马力说,哥呀,给我逼的都没法儿了,我这回来呀,就想管你借俩钱儿,你兄弟媳妇儿和你大侄儿都得吃饭呢。

       路遥说: “ 兄弟你先在这住吧, 钱的事咱过几天再说。”

       马力也不好说什么呀,就住下了。路遥是上顿鸡鸭鱼肉下顿鸡鸭鱼肉,尽拿好吃的给马力,可有一宗,就是老也不提借钱的事。马力也抹不开面儿问。就这样,在这又住了些日子,马力在路遥家虽说吃香喝辣,可他惦记家里呀,老婆孩子也不知啥样了。看看路遥还没动静,马力一咬牙,就找路遥直说了:“哥呀,我在你这都待这些日子了, 也得回去了, 多少你借我俩钱儿, 你兄弟媳妇还等着呢。”

       路遥说:  “哎呀,兄弟,现在不行啊,明天我得上别的地方办差去。这么的吧,你再待些日子,等我回来就给你筹钱。”

       路遥就走了, 一去又是几个月。你说把马力急的,着急也没法儿,没拿着钱怎回家呀。

      这一天,路遥可算回来了。马力脸面儿就是再薄,这回也得说话了:  “哥呀,这回我真得回去了,家那边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呢。” 路遥说:  “兄弟呀,那我也不留你了,你就回去吧。”钱的事儿一句也没提 。

       马里心想,我哥可能把这事儿忘了,就说:“哥呀,你兄弟媳妇还等着用钱呢。”哪知不提这茬儿还好,路遥这脸一下就撂了下来,说,兄弟,你这事儿就不对了,你在咱家一住好几个月,哪天我不是好吃好喝的供应你。你知道就你吃着饭我得花多少。我虽然当个知府,可是两袖清风啊。管完你吃喝,还哪有钱照顾你全家啊。”

       马力一听这话,心凉半截,是又惊又气!说:“哥你说的是人话啊。我在你家待这么长时间,不就是因为你老也不提借钱的事儿么,我没有钱怎回家呀。早知道你不给拿钱,我还不稀罕在你这待呢。”说完,他就气呼呼地出了路遥家的大门。马力可真气坏了,浑身都直哆嗦,心说,路遥啊路遥,咱俩一块儿长大的,你没钱的时候,我待你是啥说的也没有,你现在出息了,发达了,就什么都忘了。你忘恩负义啊!你,你那良心都让狗叼去了。马力越想越伤心,也不知道自己走的是不是回家的路。走着走着,就来到一个大树林子里。这树林子里正好有一棵歪脖树,马力也走累了,一屁股坐在歪脖树底下,心里寻思我这一分钱也没带着,家里老婆孩子一大家子人拿啥养活啊,还都指望路遥能救济救济呢,哪成想啊,他是这德性的。怪我马力眼瞎呀,交了一个白眼狼。

       马力是越想心里越没路儿,越想心里越窄,一抬头,看见身后的歪脖树,就想:我是命该如此啊,这样回家,连老婆孩子都养活不起了,到这份儿上,还不如上吊得了。马力想到这,一狠心,就把裤腰带解下来了,搭在歪脖树上,自己做个了套儿。

       这上吊的套儿啊,是里属阴,外属阳。怎么讲呢?脑袋没伸进去,就属于阳间,要伸进去,这人就完了,就属阴间了。
  
       马力手里拽着这个套儿,就冲天喊:路遥啊路遥,你真绝呀,我马力今天就是叫你逼死的呀。说完,他就一抬脚,要往套儿里钻。  

       就在这节骨眼儿上,下面有人说话:“哎,你这人怎么要寻死呢?你在这树林子里头吊着,还不把个过路的吓个好歹儿啊。下来!下来!有啥想不开的。”

       马力朝下一看,底下站着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就把套儿放了下来。

       那男的问:你遇啥事了,要寻死上吊?

       马力说:“别提了,我该着啊。就把以前和路遥怎么相处,家里怎么遭灾,路遥怎么待他,叨咕了一通,反正我回家也没路了,干脆上吊得了。”

       那人说:“你上吊也不是法儿啊,你一死,家里老婆孩子谁管呢,你还是回家吧,兴许以后日子能好呢。”

       路遥眼泪汪汪地说:“咱家离这还挺远呢,我身上一分钱也没有,怎回呀?”这人问:  “你家什么地方的?”“山东的。”“哎呀, 那正好, 我正要上山东卖马去。 山东那边发大水,把牲口都冲跑了, 现在种地没牲口,我去了能卖个好价儿。这么地吧,咱俩一块儿走,你帮我带一匹马,你骑着就行,我供你路费。” 马力一看,旁边儿还真有两匹马,鞍子都备得好好的。那敢情好了 。”

       马力问他叫什么名字,那人说:  “我比你大,你就叫日久大哥吧。” 马力觉心里有了点热乎气,世上还是好人多啊。

       两人骑着马奔山东走,一走走不少日子。 一路上连住店带吃饭,全是日久付的钱。到了山东地界,又走了一阵子。这一天,终于到马力家住的那个堡子了。马力说:  “日久大哥,这就是我堡子了,你下来到家歇歇啊。日久说: “我还有事儿呢,不歇了。你回家吧,咱后会有期。”

       马力心里挺过意不去, 说:  “日久大哥呀,咱俩非亲非故的,你帮我这么大一个忙,以后我马力有能耐的时候,一定能找你。”日久一笑:  “这点儿小忙不算啥。兄第,我走了啊。”

       送走日久,马力就先上亲戚家接他媳妇儿,正好路过被大火烧塌架了的他家的宅院。一看,嗯?谁在他家的房场新起了一所大院套儿啊。新盖的大砖瓦房,高高的院墙,黑色的大门,真带劲。马力正琢磨呢,有个小丫环从大门里出来,一看:  “呀!这不是俺家员外回来了吗? 咋不进屋呢?” 马力这一愣:   “这是咱家啊”? “怎么不是咱家! 快进屋吧。”

       马力跟小丫环往屋里走,这工夫,他媳妇也从屋里出来了,夫妻相见,别提多高兴了 。进屋他媳妇就说:   “你呀,心可真大,咱家盖房子这么个大事儿,里里外外都是人家路遥大哥张罗的。你可倒好,在那儿喝上酒就不回来了 。” 马力一听,直眼了,说:   “什么?路遥给咱家盖的房子?”

      “啊,你咋还不知道呢?路遥大哥说你知道啊。大哥不光装了房, 又送来那么多钱和东西啊。 ”

       马力还想再问,这时, 有个小丫环进来说,门外有个叫日久的人要见马员外。马力一听,说:  “快请进来”。 日久一进门就哈哈大笑,说:  “马员外,你这回明白没呀?我是路遥知府打发来专程送你回家的 。”

       马力说: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呀?”日久说:  “他就让我告诉你四句话:你闷他一宿,他闷你一春,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马力这才回过神儿来,也笑了。这就叫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句话就是这么来的。

故事来源:《谭振山故事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
原讲述人:谭振山
整理人:江帆

蒲河是辽河之源,辽宁大学北校区就坐落在蒲河南岸,蒲河故事会,绕蒲河而居,因辽大而生。“蒲河故事会”是辽宁大学文学院民间文学课程开展的一项故事讲述实践活动。以喜马拉雅FM为声音媒介,再现口头传统的魅力,对民间文学在当下的传承进行新的尝试和探索。

在未来的日子里“蒲河故事会”将会继续陪伴大家,同时也欢迎大家用美妙的声音,讲出自己家乡或身边的民间故事,希望那些美丽的神话、传说、故事就像蒲河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流淌,生生不息,在新的时代,依然如歌如风,扎根于大地。“蒲河故事会”真诚期待您的加入!

欢迎供稿、提供音频,请关注公众号,直接在后台留言。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主播介绍:高志伟,辽宁大学文学院2015级中文二班。
图文编辑:张丽丽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3kAp8QQPM25vFFnPL_C9hg

[ 本帖最后由 想要飞的猫 于 2018-4-13 10:46 编辑 ]

TOP

【学生课堂】蒲河故事会 | 前卫斜塔的美丽传说(4.03)


  在绥中县前卫有一座斜塔,侧歪的劲儿可大了。可也怪,它经历了多少回天塌地陷,就是没有倒塌,结实极了。这么结实的斜塔是谁修的呢?
  老早以前,前卫有一个姓姜的老员外,膝下只有一个女儿,名叫玉珠,年方二八,长得像天仙儿似的,老两口爱如掌上明珠。每天十里八村前来给玉珠提亲的媒人要踏破门槛了,可老员外都瞧不上,一个个都回拒了。老员外不着急,夫人可有点坐不住了,总给老员外吹枕头风,让老爷子用点心给闺女挑个好样的女婿。老员外说:“咱啊,得给闺女选一个心灵手巧能干活的俏皮女婿。”夫人说:“媒人来了,没有一个说她介绍的是孬种哇!”老员外说:“不能听他们的,咱们得看。”  当下,老员外两口子这么商定:要给闺女选一个心灵手巧的俏皮女婿。符合条件的,有没有媒人不重要,有没有家资也没关系,只要是当众表演他的手艺,老两口看着好才算好,就把闺女嫁给他。
  其实啊,这心灵手巧最能干的俏皮后生,不用去远处找,前卫本村就有两个。一个是村东的石俊杰,年方二九,那俏皮劲儿,一千个人里头也挑不出第二个来;说起他那心灵手巧的劲儿,方圆百里也是拔尖的,不管啥活计,看过就会。但他做什么,都在外表上下功夫,样子货,不怎么实用。另一个呢,是老员外家后院的老鲁家二玉,二十岁整,长得像画儿上的后生,心灵手巧能干的劲儿,在远近州县也是“蝎子的尾巴——独一份”。听说啊二玉是鲁班的后代,他们家是哪辈子从山东搬到辽西,谁也不知道。他自小除了学得木、瓦之外,又学会了石铁两匠,比他的老祖宗还强,干起活来没有不夸好的。只是这个鲁二玉不怎么会来事儿,是个闷葫芦,见人没话儿,尤其啊是在长辈和姑娘面前,就更不敢说话了。这两个人其实都不错,姜老员外都看中了,扔了哪个也舍不得。背地里,老员外常常叹气,说:“哎!我要是有两个闺女就好了。”
  姜老员外要当面看手艺选女婿的事,石俊杰听说得最早。他做梦都想娶姜家的玉珠XJ做媳妇,所以呢他最关心某人到姜家说媒的结果。自己家没钱,求不起媒人,这回姜老员外只要看小伙子手艺好,就要选为女婿,石俊杰乐得做梦都笑醒了。第二天清早,他到姜家求见姜老员外。
  姜老员外见石俊杰上门来,大喜:这孩子有出息,敢出头。一交谈,姜老员外又是一喜:这孩子嘴甜,会说话儿,有礼貌。谈到要看一看他的手艺,石俊杰说:“我要给XJ造一座绣楼,要赛过皇宫,胜似天堂,只是我没有材料,需要老员外张罗。”老员外答应了,石俊杰便拣了一块好地方,造了起来。
  这个石俊杰可真不是吹牛皮,绣楼造起来后,漂亮极了,那飞檐儿,像飞的燕子;那大梁大柱子,像有凤凰在上面唱歌儿;那回廊,都拐个弯儿,真就和皇宫差不多了。老员外一见石俊杰能把绣楼造成这个样子,又是一喜:嗯,我的女婿应该是这个样子!
  就在姜老员外还没有最后打定主意的时候,有一个人可着急了。谁?玉珠XJ自己。原来呀,玉珠XJ自幼儿与鲁二玉在一起过家家,常常当小媳妇,让鲁二玉扮当家的,二玉对玉珠非常好,处处心疼她,因此她心里早就有了鲁二玉。玉珠听说父母提出了条件为她选女婿,也听说了石俊杰前来求亲,可是她没着急,她知道鲁二玉一定能来,以他的手艺,胜石俊杰百套。可是,石俊杰的绣楼完工了,造得那么好,谁见了谁夸,而鲁二玉还不见动静。
  终身大事,XJ怎能不着急呢?
  玉珠XJ趁父母不注意,来到了二玉家。她看见二玉正刻着一座小塔,就哭了:“你还有闲心玩塔,人家绣楼……都造好了”
  鲁二玉见XJ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儿,就知道为什么了。他说:“我正是为了和石俊杰比个高低,才刻这个小塔的。”玉珠问:“你有把握比人家强?”二玉反问玉珠:“你,不相信?”玉珠这才擦干眼泪,说:“那你咋不早告诉我?让人家干着急。”
  鲁二玉送走玉珠后,也来求见姜老员外。姜老员外见鲁二玉才来,心里不高兴了,明摆着的,老汉要为天仙似的女儿找婆家,鲁二玉会不知道。知道了却不来,不用说,心里这是没有姑娘的。老员外故意问二玉的来意,问两句二玉却答非所问,老员外又是一个不喜。看看,你自己是来求亲的,却啥话也没有,倒好像谁应该把女儿送给你似的,后来,姜老员外提出二玉要当着众人之面办成一件事。
  鲁二玉一口答应。姜老员外又问二玉能办什么事,二玉说要修一座塔,姜老员外第三个不喜。修一座塔有什么用?可话说出了,还得让人家修,只是这女婿的事,姜老员外已经打定主意了。
  鲁二玉开始修塔了。他先修塔基,把塔基挖得深深的。他有意挖偏点儿,等到一层一层修起来的时候,人们发现塔是歪的,便笑话他:“看,还是鲁班的后代呢,连个线都吊不准!”姜老员外听说了,一拍大腿:“哎,可惜了我那材料啰!”石俊杰背地里却乐开了花。老实说,石俊杰谁也不怕,就怕鲁二玉和他作对。如今,鲁二玉眼看小河沟里翻船了,方圆上百里最漂亮的姑娘就要给他当媳妇了,哪有不乐的呢?
  鲁二玉可不管别人说啥,闷着头一个劲儿地修塔。塔越修越歪得厉害,简直有点叫人害怕了。只是这个塔越歪,鲁二玉越有信心,这个歪塔修得直闪金光,八面玲珑,简直就像长膀儿要飞似的;从远处看这个塔,简直像横在天边的大老鹰,真是神了。这时候,石俊杰也来看了,越看心里越不是味,越看心里越翻个儿。他心里明白,这不是一般的巧匠能做到的。
  再说说姜家老夫妇,他们可是犯了愁,不知该选谁做女婿。问及XJ玉珠,她羞答答地说:  “绣楼造得是不错,可天下各种各样的楼台殿阁,多着呢,那塔就不同了,从古到今,能工巧匠多了,但谁造出了歪塔来?,这塔可以留给子孙后代,绣楼恐怕住不了几年就得坍塌了。”
  那天晚上玉珠和鲁二玉就拜堂成亲了。上千年过去了,那座斜塔还在绥中前卫儿高高立着呢。

故事来源于:绥中网

  蒲河是辽河之源,辽宁大学北校区就坐落在蒲河南岸,蒲河故事会,绕蒲河而居,因辽大而生。“蒲河故事会”是辽宁大学文学院民间文学课程开展的一项故事讲述实践活动。以喜马拉雅FM为声音媒介,再现口头传统的魅力,对民间文学在当下的传承进行新的尝试和探索。
  在未来的日子里“蒲河故事会”将会继续陪伴大家,同时也欢迎大家用美妙的声音,讲出自己家乡或身边的民间故事,希望那些美丽的神话、传说、故事就像蒲河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流淌,生生不息,在新的时代,依然如歌如风,扎根于大地。“蒲河故事会”真诚期待您的加入!
  欢迎供稿、提供音频,请关注公众号,直接在后台留言。

主播介绍:周启惠,辽宁大学2015级文学院汉语言文学1班
图文编辑:闫晓娇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sAWIykeJ8K3KwWkeVaw6gQ
QQ:怀克特;微信:huaikete

TOP

【民间技艺】流光溢彩映确山,铁树金花不夜天(4.15)

       春节回母亲的老家过年,舅舅一接到我们就兴奋地说:“这次你们回来可赶巧了,咱们确山县在举办民俗文化节,正好可以去看看咱地方上申遗成功的打铁花。”

       打铁花对于我来说一直是个只闻其名不得见的存在,终有机会一览其芳容,心中自然颇为激动。或许没见过、没听过打铁花的人会问了:铁花是什么?怎么打?知道你们心中的疑问,所以贴心的小编可不会只顾自己观赏,现在就将这一民间技艺分享给大家。

神奇浪漫的铁花传说


       小时候,我经常缠着姥姥给我讲故事。记忆中关于打铁花的由来,有着这样一个动人的传说:北宋年间,确山县发生了一次严重的旱灾,百姓们都为此发愁,却又无计可施,于是便将希望寄托于神灵。大家伙儿自发地捐钱修建庙宇,请来乐山道士设坛求雨,并且准备合铸一个铁钟,以记求雨显灵的主事和捐赠人姓名。于是到了傍晚,各家各户都拿来铁器准备熔铸铁水,就在此时,不知从哪飞来一群乌鸦盘旋在树上乱叫,怎么也赶不走。正当大家伙儿无可奈何时,太上老君化成了一位白胡子老人出现在人群中,只见他从地上捡起两根柳木,蘸上熔铸好的铁水,猛地向上击打铁汁,霎时铁花四溅,在天空中如繁星般降落,树上的乌鸦受惊飞跑,白胡子老人也瞬间消失。人们都为这奇观所惊叹,认为这是太上老君带来的福泽,能够保佑大家驱邪避凶。

        自此以后,确山百姓将这种打花技艺流传下来,逐渐演变为民间喜闻乐见的用于表演、以求吉利的庆祝仪式。

历久弥香的确山铁花


       虽然民间传说无法得知真伪,但这个神奇而浪漫的传说,却也说明了确山铁花的流传之久。况且,确山铁花可谓是根正苗红的传统技艺。
                    
       据考证,确山铁花起源于北宋、兴盛于明清,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那为什么打铁花出现在确山县且历经千年而不衰呢?当然是有其内在原因的。首先呀,确山县有着较为丰富的铁矿资源,这就为打铁活动提供了原材料;其次,它与本地的老乐山道教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史料记载:乐山在隋唐朝时已经建有道观;北宋时期,信奉道教的宋徽宗曾多次敕封乐山,使得乐山香火盛旺,乐山道教影响力达到鼎盛;在明朝,和尚出身的朱元璋每至道教重大庆典,都要举行祭神活动,常常吸引周边各省份的朝圣者前来登山祈福。源于乐山道教的打铁花,在此时受到官方的推崇和民众的喜爱。

       如今的打铁花是民间传统的活动,表演者、观赏者都是来自民间,但确山铁花走向世俗化也经历了一个过程。早期的打铁花,充满了道教色彩和五金行业特点。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歌谣:“道长、匠人是一家,老君堂中有缘法,师兄师弟同叩首,保佑平安打铁花”“金银铜铁锡,家家少不了,老君众弟子,财运步步高。”这是因为在古时,社会上的金、银、铜、铁、锡五门工匠,与道士们共同供奉一位祖师爷——太上老君。就这点来说,道士们和工匠们可谓是同门师兄弟,彼此间团结互助。而打铁花是他们举行祭祀活动时必不可少的表演形式。每年年初,五金匠人开业之前,工匠们和道士们就会一起协商,共同组织祭祀活动。择定好吉日,道士们和五金匠人共同跪拜老君爷。等到夜幕降临,工匠们开始表演打铁花。

       那工匠们进行打铁花表演的意义是什么呢?其一,他们以此来献祭太上老君,祈求获得祖师爷的庇佑;其二,工匠们利用打铁花表演来展示本行业的高超技艺,取悦百姓,扩大影响力;其三,因“花”同“发”,人们取“打花打花,越打越发”之意,希望新的一年生意兴隆,红红火火;其四,含有镇宅辟邪、驱鬼怪 、保平安的愿望。除了工匠和道士共同组织的较为隆重的仪式表演之外,民间的小作坊、小炉匠以至寻常百姓家也会自发地举办小型的打铁花。只是过程较为简单,主要是将各家自愿拿来的废铁熔铸铁水,选择一颗柳树,绑上鞭炮击打铁花。这种自娱的民间活动,对当时物质水平落后、精神娱乐匮乏的百姓们来说,是日常生活的调节剂,往往能够带给他们无限的欢乐。

惊险神秘的打铁技艺


       第一次近距离的观赏表演,我就被确山铁花所震撼。这是一场属于勇敢者的表演,它往往需要高超的技艺和过人的胆识,整个过程可以说是在险中求美。

       夜幕降临,观赏者们翘首以盼。终于,铁花表演在众人的欢呼声中开始了。只见壮士们手拿“花棒”(一根为上棒,一根为下棒,区别在于上棒的顶端掏有约直径3厘米的圆形坑槽,以便往里注入铁汁),迅速跑至花棚下,用手里的下棒奋力击打盛有铁汁的上棒,铁汁即刻抛向花棚,遇到顶端的柳枝条迸散四射,瞬间形成火树金花,光彩夺目。打花者一棒接一棒,一人跟一人。一时间,铁花飞溅,若万鸟飞鸣;壮士稳步如飞,出没于火海金涛之中。花棚左中右三个方位的铁花时而一齐绽放,时而此起彼伏,引得观赏者惊声喝彩,聚精会神,不忍错过每个精彩时刻。因传统铁水打出来的烟花颜色较为单一,为了表演舞台更加绚烂,后经打花艺人的创新,在花棚顶端绑满各种鞭炮、烟花等。这样,在表演过程中铁花点燃棚上的鞭炮和烟花,霎时间,鞭炮齐鸣似两军交战,烟花绽放赛百花吐艳,互相映衬,炫彩斑斓、震天动地。整个表演美轮美奂,热闹非凡,形成一种气势磅礴、喜庆吉祥的独特表演风格。

执着勇敢的打铁艺人


       这惊心动魄、如绚烂花雨般的铁花表演背后,是打铁艺人们的坚守与勇敢。为了每晚仅半小时的表演,这些铁花艺人往往要准备五、六个小时。清炉、制炉、起炉、熔铁、烘烤打花用具……每一步都马虎不得。在熔铁时,温度需要达到1600℃(直到铁水能够迸出铁花来),因而为了防止衣服被降落的高温铁水点着燃烧,打铁者在零下十几度的寒夜全部赤裸着上身,仅带一顶印有道教八卦图的瓢帽作为防护。他们来回穿梭于铁花下,原始粗矿又诗意无边,配合着阵阵鞭炮声和铁花绽放声,这些勇士仿佛是焰火下的舞者,演奏着冰与火之歌。打铁花对表演者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要求极高,耐得住高温只是最基本的。他们还需要勇敢、大胆、细心,最重要的是那份坚守。一位确山打铁花传承人曾说:“前几年我试过一次徒手打铁花,烫得满手是泡,至今心有余悸。但是看着父亲一辈的打铁花人渐渐老去,我不想看着这份记忆在我们这代人手上流失。”是啊,确山铁花这朵来自中原的民间艺术奇葩,靠的就是一辈辈打铁艺人的执着与坚守,勇敢与细心才能长久绽放!

铁花纷纷,老君降临,逢凶化吉,百邪远遁

铁花纷纷,遍地生金,风水宝地,平安顺心

铁花纷纷,虎啸龙吟,朱紫满堂,福荫子孙

铁花纷纷,喜庆盈门,福寿康乐,日进斗金


       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在铁水扬起处绽放。确山铁花作为中原地区传统的民间焰火,蕴含着道教精神、打花技艺、社火表演、祈福愿望等多重文化内涵。打铁花的传承意义不仅仅停留于观赏层面,它与中原地区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宗教信仰和节庆礼俗等紧密相关。近些年,许多地方禁止烟花炮竹的燃放,使得最具有年味的声音符号逐渐消弭,人们或多或少的都会有些不适应,也会怀念烟花的绚烂和鞭炮的声响。打铁花虽不如烟花那般异彩纷呈,却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使人们从民间传统艺术表演里,唤起现代文明进程中失去的最初记忆,让每个观赏者真正用心地体会民间传统技艺的魅力,了解到民间文化遗产的深层底蕴。

       看到如繁星般的漫天铁花,你心动了吗?

参考文献:
[1].朱东亮.文化奇葩,确山铁花[J].安徽文学,2009.
[2].杨蘩.古老而又传统的烟花——铁水打花[J].人民司法(天平),2016.

(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       稿:闫    妍
图文编辑:闫    妍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lQQY5MY94ZQlsUyKiFL4jw

[ 本帖最后由 想要飞的猫 于 2018-4-16 11:17 编辑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