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微信公号】辽大民俗学微信公众号发文连载(持续更新)

【东北民俗】长白山高又长,红籽绿叶百草王(07.22)

      东北地区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说到人参,我总会想到它珍贵的药用价值和有关人参的神奇故事。《本草纲目拾遗》记载:“人参三桠五叶,乃禀三才五行之精气,寄形于草质,为百草之王。”人参被称为百草之王,不仅因其具有提气补血的作用,还有延年益寿的功效。在医学仍不发达的农业时代,人因其偶发性的起死回生的事件,被人们传讲。人参的故事和传说在不断地流传中,充满神秘色彩。

一、人参的神秘面纱


      (一)人参状元“翁同龢”
       清代状元翁同龢与人参有着不解之缘。翁同龢是清代咸丰时大学士翁心存之子,孙毓汶是大学士孙廷玉之孙。翁、孙两家为清代时期的书香世家、名门望族。翁同龢和孙毓汶同举进士,是当年状元的最有力竞争者。咸丰六年,孙家为了让孙毓汶稳操胜券,促成他与哥哥孙毓淮(道光二十四年状元)“兄弟状元”的美誉,进行了一番“精心安排”。照例,赴殿试的进士家距离殿廷较远的,前一夜可寄宿在朝门附近。孙府近皇城,而翁家较远。当天夜晚,孙家以世谊邀请翁同龢来家夜宿。孙瑞珍(时任尚书,孙毓汶之父)拉翁同龢攀谈直到深夜,翁同龢十分疲惫,此时孙毓汶早已就寝。当翁同龢正要入睡时,住房四周爆竹之声大起,彻夜不断。翁同龢一夜不能成眠,天明入朝时,早已困顿无力。

      殿试时,翁同龢呵欠连连,执笔无力。正当他难以支撑的时候,忽然想到卷袋中有人参两支,急忙取出,含在口中。人参使人兴奋,一时神志奋发,手不停挥,完成了殿试。翁同龢中状元后,有人称他为“人参状元”。

     (二)人参娃娃遍地跑
      清·杨宾《咏人参》中写到:“碧叶翻风动,红根照眼明。人形品绝贵,闻说可长生。”人参的生长周期有着“返老还童”的特征,他的外形可以由六匹叶直接“突变”为二甲子,也可以依“渐变”的顺序,从六匹叶变为五匹叶,再变为四匹叶、灯台子、二甲子等。人们根据人参的实际功用和神奇的生长特性赋予了人参“人格化”的想象形象:它有时是可爱的精灵、有时是美丽的姑娘、或者是一个顽皮的孩子。

      相传,吉林抚松县有个泥人张,原名叫张岱祥。他父亲小时候在通化居住,因为“闹胡子(匪患)”,全家不得已搬离通化,前往抚松县寻找住处,那年,张岱祥的父亲只有六岁。当他们全家走进一片原始森林时,他看见两个小孩儿,站在小河边,手里拿着手绢戏水玩耍。然而,原始森林里没有人居住,怎么会有小孩儿呢? 奇怪的是,张岱祥的父亲看见的两个小孩儿,张岱祥的爷爷奶奶却没看见。后来抚松有人在发现两个小孩儿的河边挖到了大山参,这才意识到,原来真有人参娃娃。

     (三)瑶光、紫气出人参
      西汉末年《春秋纬》:“瑶光星散为人参,废江淮山泽之祠,则瑶光不明,人参不生。”瑶光即北斗七星的第七星名,古代为象征瑞兆。人参被认为瑶光散落之物,人参和天象有关的记载,赋予了其神话般的想象色彩,祭祀瑶光的信仰成分,被转移到人参的生长过程中。不仅如此,《礼纬·斗威仪》记载:“下有人参,上有紫气。”古人以紫气为贵,紫气是祥瑞的象征。“禀三才五行之精气”的人参所在之处,伴有紫气的出现,体现了人参的弥足珍贵。

      对人参故事和传说的解读、了解挖参人的信仰和放山过程中的相关禁忌有助于我们对人参文化的整体把握,了解人参的神秘性背后所蕴含的民俗文化。

二、揭开人参的神秘面纱


     (一)有关人参活动的信仰
      人参属于耐寒植物,喜欢日照清弱、雨水多、风较小的环境;人参多生长在腐殖质多地面湿度较高的土壤;长白山的针叶阔叶林属于高寒山区,最适宜人参生长。长白山绵延高大,是采参人祸福相依的悲喜之地。人们可以通过挖参治疗疾病、获得财富,也可能迷路山林,丧命于此。

      采人参俗称“放山“,采参习俗作为一种文化被传唱。人参多生长在深山老林中,采人参是一项危险而又艰苦的活动,一般情况下要结伙而行。这样,一方面可以抵御可能出现的危险,另一方面也可以合理分工,加快采参的进度。每到红榔头市(每年七八月)时,每伙由几个或十几个比较合得来的亲戚、朋友自愿组合,俗称“拉帮”。在这些人中,需推荐一个放山经验丰富、办事公道的人当“把头”,所有的人都要听从把头的指挥。采参需要带着鹿骨钎子、索拔棍、快当刀、快当斧子、红绒绳、油布、铜钱等工具。

      在采参人的观念中,人参是由神灵掌握的,所以采参人在“放山”过程中有要谨言谨行,为了采参的丰收,对神灵的敬拜和祭祀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言语、行为上的规范是每一个采参人都必须严格执行的。

      1.人参崇拜
      人参因其对疾病的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和对人体延年益寿的滋补作用,使得其一直成为中国传统的名贵药材。因为先人们无法准确地解释和理解人参的药效,而其偶发性带来的“起死回生”的药效和“长生不老”的传说,使得人参更加具有神秘色彩。特定的地域环境下,采参活动也形成其独特的风俗习惯,并被代代继承下来。

      参农以采参为生,所以对人参格外珍惜,人们赋予人参以人的特点和灵魂,在有关的人参传说中,有人参变成美丽的姑娘帮助人们脱贫治病,有的人参看不惯世间的污浊而来人间除暴安良,使得人参成为善良和美好的化身而被人们所歌颂、崇拜。满族所崇尚的祖先神努尔哈赤就曾在一次挖参途中遇虎,因为“太祖自出饲虎,虎耽而不食”,反而遁走,并将努尔哈赤引到一人参颇多之处,人望由此开始。

      2.火崇拜
      采参往往需要很多时日,火在人参采集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在采参习俗中,当找到合适的地方安营扎寨后,负责整个帮伙的饭食供应的端锅要搭锅台生火做饭。晚上要在睡觉的地方“打火堆“,火对于采参人的作用有二个,一为御寒及驱潮气需要,二为防备野兽偷袭需要,也可防止蚊虫叮咬。

       在采参人中火也是最普遍的崇拜对象之一。他们将火奉为一种特殊力量之神——火神。采参时形成一些与火有关的禁忌,如烧的火堆不能灭,烧火柴禾更要柴根向外摆放整齐,烧火时也要将柴火根先烧起,有“顺当”之意。在火上跨越或是向火里扔杂物垃圾更是不被允许的,这是对火神的蔑视,会受到惩罚的。火神崇拜既有实用价值,也表达了人们对挖到人参的美好向往。

      3.山神爷和老把头崇拜
      采参人信仰山神爷和老把头。在传说中,山神爷是个白胡子的老神仙,也有的说是山中的百兽之王,掌管着山中的野兽。对于采参人来说,老把头是采参人的开山鼻祖,被视为采参人的保护神。

      在拉帮放山的前一天,所有进山人员会由把头领着,祭拜老爷府。如果附近没有庙,就用几块石头搭一个小庙,写牌位点香上供。同时由把头领着大伙给山神爷、老把头磕头,向老把头祷告,希望能顺利挖到人参。如果事成,则会祭献牲畜来上供。进山后当把头看到气候环境、土质条件适合于人参的生长的地方时,也要用三块石头在东边搭窝棚,建老爷府。九炷香分别上给山神、土地和五道,一炷香上给老把头(老把头的原型是人,人们认为神应该上三炷香,人只能受一炷香)。如果在山上挖到份量重的山参,则先到老爷府,供奉些食物,以把头为首磕头,感谢山神爷、老把头的保佑。

      4.占卜
      对于先民而言,占卜不是一种迷信活动,而是一种趋吉避凶的手段。放山时间的选择是采参人最为看重之事,因为时间选择的好坏关系着能否采到好参。一般由把头带领其他挖参人到“老爷府”,占卜什么日子、什么时辰适合放山。上山后,把头一边“观景”,一边寻找合适的地方“压抢子(挖人参)”。特别是有棒槌鸟的叫声地方意味着人参就在附近。找到合适的地方安营扎寨后,端锅就会采四片叶子,并在叶子上放饭给老爷府上供。一夜过后,如果叶子上的饭没有了,就说明山神爷、老把头已经“收供”,会保佑采到大参。夜宿山林时,放山人对于梦境也有一些讲究,认为梦是与灵魂和神灵的启示,是对未来的预兆。梦到孩子、姑娘、蛇、棺材等形象,都是能够挖到人参的预兆。

      5.禁忌
      5.1语言禁忌
      采参过程中,不能向“老把头”说自己家里如何贫困,只能说,用采来的参换取粮食、衣服等。

      如果在山里不小心摔了一跤,也应该说是“拿了个片”或“拿了个墩”,因为“片”和“墩”都是形容人参的词语,这么说就是想有个好兆头,大参、好参不远了; 当挖取人参时,要说“抬人参”,不能用 “挖”,因为人参是有灵性的,“抬”字则突出了人参的地位。

      进山后如果迷路了找不到自己同伴,这时候千万不能大声喊叫,否则会有山鬼与你作对,引导错误的方向,其实这只是怕回声会干扰而已。

      5.2行为禁忌
      采参人一天两顿,不准剩饭,剩饭意味着山上的人参也会被剩下; 在人员安排上,不能随便乱走。把头在前面找方向“观景”,腰棍在中间进行调和,边棍则在后方首尾呼应,端锅跟在边棍旁边,做好后勤工作;开始上山 “铺棍” (找人参) 时,人与人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既要保证不会漏掉任何一个,同时也不能重复作业。

      采参拿火休息时,索拨棍的放置也有规矩:索拨棍或插在一起,或扶在树上,不许随便放在地上,也不许坐在屁股下边。

      坐的时候,尤其不许坐树墩子。有的说那是老把头的饭桌,有的说是老把头放帽子的地方。还有,不许坐一头被火烧黑了的木头,说那是老把头的笔。俗话说,“冬不坐石,夏不坐木。”深山密林里的树墩子和木头不准坐,实际都是防潮湿、怕得病。

      休息时也不许唱戏,更不许哼哼呀呀地学跳大神。

三、总结


      人参的生长特性、生长环境、药用价值、有关人参的民间故事和挖参的相关习俗等共同构成了我国的人参文化。2008年6月,吉林省抚松县申报的长白山采参习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参考文献:
[1]孙文彩,王嫣娟.中国人参文化(增订版).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年8月第一版.
[2]王富德.人参文化内涵德开山、开秤与开锅[J].人参研究.2018年第5期.
[3]孙大志,李欧.长白山人参故事的民俗因素研究[J].人参研究.2017年第4期.
[4]张雯虹.长白山人参故事与采参习俗中所体现的道家生态观[J].2013年第3期.
[5]金宝忱.长白山挖参习俗[J].民俗研究.1987年(总第四期).
[6]王德富.人参文化之人参故事[J].人参研究.2017年第2期.

撰      稿:张 敏

图文编辑:张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jPL83hi8Y9ZHL3Q1ZC

[ 本帖最后由 凉爽的夏天 于 2019-8-12 16:42 编辑 ]

TOP

【物质生活】甘苦箸先尝(07.30)

      “两个兄弟一般长,同出同进总成双。酸甜苦辣它先尝,只爱吃菜不喝汤。(打一生活用品)”。想必大家都猜得到谜底,就是我们中国的饮食男女每天都要用到的筷子。每每提及筷子,便一定会想到中国,因为它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承载并传播着我们的民族精神。央视曾做过一个以“筷子”为题的纪录短篇,借以表明筷子所具有的启迪、传承、明礼、关爱、思念、睦邻、相守和感恩的功能。所以说筷子虽简小,内涵却丰富,下面我们就来更进一步地了解下筷子。

一、千年苦乐双筷间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筷子的国家,远在商纣时期, 我国古人就开始使用筷子。目前出土最早的实物是河南省安阳市殷墟侯家庄 M1005 的铜箸和湖南省香炉石遗址的骨箸,而文献记载最早见于《韩非子·喻老》:“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 此外,在《史记·宋微子世家》、《淮南子·说山训》、《论衡龙虚篇》、《新书连语》等文献中均有“纣王象箸”的说法。根据上面提到的名称可以看出,筷子在古代并不叫“筷”,而是叫“箸”或“梜”或“筯”。实际上,筷子在中国先秦文献中称为“梜”,有时作“筴”;秦汉时期叫“箸”,因为此时的箸只是用来夹取羹汤中的食物,与“煮”同源,简单来说“箸”是用来烹饪和盛取食物的;隋唐时期又称为“筯”,意为“助人就餐之工具”。而到了宋代才开始有“筷子”的称呼,也有说始于明代,明以后筷子才逐渐成为餐桌上的主流工具。而改“箸”、“筯”为“筷”则是因为古人讲究忌讳,因“箸”、“筯”皆与“住”谐音,听感上有“停滞不前”的意思,不符合人们祈望兴旺发达的民族心理,故谓不吉利之语,特别是行船,更是讳言。故反其意改“住”为“快”,加之,这物件多以竹子为材料的,所以又在“快”字头上冠以“竹”头,而名“筷”,寄寓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莫道筷箸小,日日伴君餐


      虽然我们一日三餐都会用到筷子,但是许多人并未掌握使用筷子的真正要领,中国人相信使用筷子的方式也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格,讲究“一曰要直,二曰要齐,三曰要和”,所以能够正确地使用筷子很重要。首先,拿筷子时手距筷子顶大概为整根筷子的三分之一处,其次,筷子要平行拿着,只允许夹菜一头相碰其余任何地方不许碰触,现在许多人拿筷子时习惯两根筷子交叉,那么就变成了绞而非夹,另外使用筷子时手心要冲上,以免夹菜时要翻手掌造成困扰。

      使用筷子还有许多禁忌:一忌敲筷,即不能随意用筷子敲打碗碟盏杯,因为敲筷子被认为是乞丐特有的行为,有受穷之意;二忌杂筷,即把颜色、质料不一的筷子递给客人,会被认为是对客人的大不敬。而把长短不齐的筷子递给客人,则可能引起客人的愤而离席。因为筷子长短不一会让人联想起“三长两短”,这正是未加盖的棺木的代名词;三忌插筷,就是说不能将筷子插在饭碗的饭中或菜盘子的菜上,因为依据民间习俗,那是祭祀亡人的;四忌挥筷, 即不能在菜盘里上下左右乱翻寻,如同鸡啄米一样,既不文雅也不礼貌;五忌舞筷,即在吃饭时不能拿着筷子当刀具,在餐桌上乱舞,这同样是不文明的象征;六忌搁筷,在民间的木帆船上吃饭时,食毕,不能将筷子搁在碗上,这样就意味着船要搁浅了,这是船家之大忌。随着时代的发展,关于筷子的文明使用要求越来越多,如忌品筷,即不要用嘴吮吸筷子;忌指筷,即用筷子指向他人;忌贪筷,即一手筷子一手拿勺子等等。

      除了中国以外,日本与韩国也是以筷子为主要食具的国家,然而由于三个国家进餐方式、饮食文化、所用食材等方面的不同,所以各国筷子的材质和外形也多有区别。从筷子长度方面来说,三个国家筷子的长度基本是中国最长,韩国次之,日本最短,这是因为中国和韩国多为共餐制,筷子长可以夹到较远的菜肴,而日本采用分餐制,各人只需夹取自己的饭菜便可。从材质方面来看,中国一般以竹筷和木筷为主,因为中国喜食动物的肉类,竹制筷子便于清理肉类的残渣;日本筷子多为木质,因为日本较少食用四脚动物的肉,没有清理残渣问题;而韩国则以金属材质为主,因为他们喜食的咸菜为冷餐,而在吃烤肉时习惯将肉包到菜中,直接用手食用也避免了金属筷子烫嘴的问题。在筷子的形状方面,中国的筷子一般圆头方尾,融合了中国天圆地方的思想,也使筷子不易滑落,而且筷身较粗,方便夹取较大的菜量;日本的筷子一般是尖头粗尾,因为日本四面环海,多产鱼类海鲜,尖头适合夹取生鱼片及剔刺;韩国的筷子则多为扁身,便于分开体积较大的泡菜及夹取烤肉类食物。

三、滋味他人好,乐空来去忙


      筷子式饮食文明经常会与刀叉式饮食文明作比,如果说刀叉式文明代表着武力的征服,那么筷子式文明则象征着协调万物的通达,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崇尚自然,以礼待人,以和为贵的道法自然思想。筷子两根,上面为阳,下面为阴,两相协调蕴含阴阳调和之理。此外,先前提到了筷子的方圆之道,而在中国的八卦中,方形属坤卦,圆形为乾卦,如此又形成了乾坤之象。

      此外,筷子的形态刚直、不易扭曲,又常被托物言志,象征着人性的正直、朴实和不屈不挠等性格,相传唐宣宗之女永福公主因不满嫁给于琮,又迫于封建礼教不便直言拒婚,于是折断一根筷子向父亲表示不满此婚事,以表明自己宁折不弯的决心。还有唐玄宗在御宴中将自己的金筷子赐给宰相宋憬,借筷子赞扬他的品格耿直执著。

      除文化内涵外,使用筷子还有科学依据,据测定,人们在使用筷子时,五个手指能很好地配合,而且带动手腕、手掌、胳膊和肩膀的几十个关节和肌肉的活动,并与脑神经相连,给大脑皮层一种有益的锻炼。

四、两枝竹能架起桥


      在中国的筷子文化中,筷子除了具有文化内涵,还承载了中国人的“人情观”。可以说筷子贯穿了每个中国人的一生:在尚不会用筷子的幼儿时期,长辈们会用筷子点取汤汁让我们品尝,筷子成为我们打开味蕾的媒介;在学习如何使用筷子时,筷子则架起了长幼传承的桥梁;一些地区在人们结婚时会将筷子掷入新房,寓意快生贵子,筷子由此赋予新人以吉祥意义;家中来客人,主人习惯留客人吃饭,嘴里还会念叨着不过多了双筷子,筷子又代表了中国人的好客之情;而在祭奠先人时,我们会在灵位前摆好供品和碗筷,由此寄托哀思。

      就这样,一副小小的筷子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辉煌,也饱含了中国人的情感和智慧,它普通得经常会被我们忽视,又特殊得传承了我们千年的情感与文化。

参考文献
1.零月莹.浅谈筷子文化[J].社科学论,2012:243-244
2.李萍.日本筷子文化[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80-81
3.夏进军,邵彩萍.中国传统食具——筷子的设计之道[J].民族文化,2011:82
4.李慧玲..筷子的文化意义与使用禁忌[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74
5.卢茂村.筷子古今谈[J].农业考古,2004:209-214

(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      稿:张馨匀
图文编辑:张馨匀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Ha8X3ZesxI4kEDOH1iPSuQ

TOP

【非遗之窗】古河州,黄河畔,对唱“花儿”(08.05)

“中间是黄河两边是崖,


两边是崖峡口里呀有两朵云彩,


哎吆峡口里呀,阿哥吔,有两朵云彩。


云彩么搭桥者你过来呀,


你过来心上的呀花儿哈漫来,


哎吆心上的呀,阿哥吔,花儿哈漫来。”



      在中国西北的黄土高原上,有着一种广为传唱的民歌艺术——“花儿”,上述的这段“双套”便是中国“花儿”经典曲目《一辈子不分开》的首段唱词。“花儿”因其历史悠久、渊源流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曲调优美且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高原风格的特点,深受当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在我国民间歌谣百花园中,别具一格,也被人们称为“西北之魂”、“西北的百科全书”。


一、多民族的“花儿”


      “花儿”,是广泛流传于我国西北甘肃、青海、宁夏三省(区)的汉族、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土家族、藏族、裕固族等八个民族人们之间独特的民歌样式。它用汉语演唱,受多个民族传统音乐的影响,成为兄弟民族之间交流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花儿”既是一种格律体的民歌,其结构形式又富于变化,它以大体押韵、上下两节句式和节奏的均衡对称来造成优美和谐的格律,在变化当中构成统一风格的调子。2006年5月20日,“花儿”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2009年9月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甘肃“花儿”,连同我国申报的其他21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道获准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花儿”源自哪朝?


      “花儿”产生于甘肃临夏,即历史时期的古河州,其有着悠久的历史。关于“花儿”的起源,观点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1.“周朝说(《诗经说》)”
      “《诗经说》”主要突出二者的内在联系,认为“花儿”与《诗经》较为相似,且《诗经》搜集收纳的民歌主要来自黄河流域的西北,这与“花儿”流行的区域相吻合,同时二者都有大量的情歌内容,“花儿”的格律深受《诗经》的影响,因而“花儿”源于《诗经》,亦或是《诗经》产生的周朝。


      2.“唐宋说(唐宋诗词说)”
      “唐宋说”认为,“花儿”歌词的格律与唐末宋初时期的词较为接近,这种说法又从音乐的角度分析,认为词是格律诗演化而来的,是诗与音乐结合的产物,故有曲子词、诗余、琴趣、长短句等之称,因涉及到音乐,便不可能使词句结构完全整齐划一,也就出现了随音乐而变化的长短句形态,而“花儿”的词句结构的多样形式正是如此。


      3.“明代说”
      此说法认为“花儿”的产生与大面积流传应该是在明代。它的论据是“花儿”最早流行的河湟地区,其民族政治流变直至明代前叶时期才真正稳定下来,又根据《明实录》、《甘肃志》等文献,证明历史发展到明代,河湟地区的方言已经基本定型,因为“河湟花儿”其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民歌,它是用不同民族所通用的汉语方言所演唱和传承的。“花儿”作为民间歌谣,反映的是民众百姓的现实生活,表达着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起兴比赋,都是从现实当中取材。这种说法通过对众多“花儿”歌词的比较研究,认为“花儿”源起于明代,成熟于清代,唱红在当代,也是多种说法中最为可信的一种。


三、“少年”、“山曲”皆“花儿”


      “花儿”是一种以歌唱爱情为主的山歌。“花儿”之所以被称为“花儿”,就是因为它与人们的爱情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花儿”流行地区,人们把有关男女爱情之事称为“花事”、“缠花”、“花案”。按照传统说法,男歌手将女情人亲昵地称为“花儿”,女歌手将男情人称为“少年”,故“花儿”又叫做“少年”。


      “花儿”除了上面所说“少年”的叫法外,还有其它一些叫法,如“山歌”、“野曲儿”、“山曲儿”等,这几种叫法的含义都比较容易理解,因为“花儿”以情歌为主,过去只能在山野里唱,而不能在村子里唱,更不能在家中唱,与“宴席曲”、“酒曲儿” 等“家曲”正好相反,所以称其为“山曲儿”、“野曲儿”。


四、“花儿”流派与演唱


      由于音乐特点、歌词格律以及流传地区的不同,“花儿”主要分为“河湟花儿”、“洮岷花儿”两大派别。

      1.“河湟花儿”
      “河湟花儿”也称作“河州花儿”,传唱范围最广,曲令也最多,如今约有一百多个曲令在甘青宁地区流传。在长期的流传演变过程中,“河湟花儿”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词体模式,它的基本体式为四句一首,每句七至十一字,划分为三顿,上下两节相对称。如:“月亮上来三星走,七星们摆八卦哩。尕妹走路风摆柳,站下是娆天下哩。”


   
  “河湟花儿”的另一种词体由六句式构成,也可以看作是四句式的变体,称为“两担水”或“折断腰”,即在每两句之间,插进一个半截句,这个半截句可以是上句末词组的重复,也可以是新增加的词组,实际上是在四句“花儿”的一、二句之间和三、四句之间各加上一个衬句。如:“大山根里挖金子,挖金子,没有称金的戥子。一晚夕想你没处去,没处去,蹬烂了被儿的里子。”

      “河湟花儿”歌词的衬字与衬句都有着固定的格式,成为一种大家共同遵守的习俗,也可以说是“花儿”歌谣的精彩所在,它是民众语言文化和审美趣味的集中反映。“河湟花儿”的特点主要是上下两节相对称,结尾上双字尾和三字尾相同,人们称为单双交错,奇偶相间,形成一种独特的韵味。


      2.“洮岷花儿”

      “洮岷花儿”有南路与北路之别,南路是以岷县二郎山为中心的“扎刀令”或“啊欧令”。这一类“花儿”的基本句式为七言三句或七言四句,如:“园子角里牡丹树,心想连你走一路,坏良心的事不要做。”

      “洮岷花儿”的北路是指以莲花山为代表的“莲花山令”。其词体格式有七言三句体和七言六句体,三句体称“单套”,六句体称“双套”。其基本特征是每句七至十一字,多为三顿,“单套”以单句起兴,“双套”则以双句起兴。例如单套:“斧头要剁红桦呢,给哥说个实话呢,去了阿会儿来下呢。”双套:“莲花山上盘盘路,日头出来火炼呢;一天想你不素顾,黑了想你肉颤呢;想你想着睡不住,铜打心肝想烂呢。”

      “花儿”的演唱形式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独唱,称作“漫花儿”,随意性较强,同一首“花儿”由不同歌手演唱,可以唱出不同风格;第二种是由二人或二人以上演唱,也叫“对花儿”;第三种是一人领唱,其他人伴唱,称作“合花儿”;第四种叫“联花儿”,即把不同调式的“花儿”联起来唱,形式类似于歌曲节目的串烧。


五、《仙女传花儿》


      “花儿”源远流长,民间大众则对“花儿”的源起赋予了种种神秘的色彩,用美丽的传说为他们所钟情歌唱的“花儿”披上了绚丽的外衣。《仙女传花儿》便是“花儿”传唱区民众之间广为熟知的一则故事。


      相传远古时期,在莲花山区的冶木峡,有条黑色的巨蟒时常出没,残害生灵。有一天,昆仑山金花娘娘携千年修炼的一朵莲花前往王母娘娘的蟠桃宴会,途中路过冶木峡,只见峡上妖雾缭绕,黑气冲天,挡住了金花娘娘的去路。金花娘娘便将莲花一抖,霞光四射,只听惊天动地一声巨响,一座形似莲花的石山矗立于冶木河畔,黑色巨蟒从此被压在山下。人们为了感谢金花娘娘惩治了蟒妖,在莲花山上为其修筑庙宇。在举行庙宇落成庆典时,人们有了分歧,有的人主张唱戏,有的人主张诵经,有的人则主张赛马,终因民族不同,语言有异,而不能表达共同的心愿。正在众人相持不下时,忽然一阵清澈悠扬的歌声从天际传来,人们循声望去,只见两位仙女手擎着花伞,轻摇着彩色蒲扇,足蹬莲花,口唱花儿,翩翩而舞,人们痴迷于这美妙的歌声,于是世世代代将花儿传唱下来。


六、巍峨莲花山,热闹花儿会


      “花儿”的演唱,集中展现在甘青宁多个民族人们热闹非凡的“花儿会”上,在甘青宁地区,从农历的一月到九月,各地花儿会此起彼伏,持续不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莲花山花儿会。莲花山位于甘肃省康乐县西南部,其花儿会是“洮岷花儿”的代表会场,它从每年的农历六月初一开始,至初六结束,前后持续六天,历经唐坊滩、上山、下山、足古川、王家沟门、紫松山等处,参加民众达十万人次以上。整个花儿会别具一格,过程丰富,一般分为拦路、游山对歌、夜晚对唱、披红、敬酒话别等五个程序。


      “马莲绳拦路”之俗是莲花山花儿会特有的活动,莲花山盛产马莲,乡民们常用马莲结绳拦堵四方前来朝山的歌友,通常歌唱道:“剪子要绞绿布呢,马莲绳绳拦路呢,拦不住吗拦住呢。剪子要绞绿布呢,马莲绳绳拦路呢,拦住有啥缘故呢。”这种问答式的对唱,在通往莲花山的各条道路上处处可见。


      游山对歌和夜晚对唱是莲花山花儿会的主体部分,朝山的歌者们来自四面八方,白天游山时歌,夜晚人们群聚而歌。演唱时由三到六人组成“花儿班子”,当地俗称“歌滩”,由一位才思敏捷、出口成章,有一定组织才能的人担任“串把式”,即兴编词,演唱者每人一句依次演唱,最后合唱一个特定终止式。对歌时,一般由两组或三组“花儿班子”相互对唱。


      在莲花山花儿会上,“披红”是整个花儿会的高潮,凡演唱出众的“唱家”,群众则自发地给其披上红色的绸布或被面,它反映了群众对其演唱的认同和肯定,反映了群众对“花儿”的特殊情感和对“唱家”的敬爱,也是“花儿”歌手具有社会地位的象征,哪位歌手要是被“披红”,就会受到众人们的羡慕和称赞,其家人也以此为荣。


      “敬酒话别”是莲花山花儿会基本程序的最后一环。六月初五,歌手们开始从莲花山向三十里外的王家沟门移动,初六登上康乐县与临洮县交界的紫松山,歌手们对歌联欢,敬酒话别。此时往往酒歌相映,情深义重。至此,一年一度的莲花山花儿会落下帷幕。


七、爱情、生活,“花儿”永传唱


      “花儿”唱词大都由歌手们即兴创作,其创作的内容涉及农家生活的各个方面,大体分为情歌、生活歌和本子歌。


      在漫长的人类发展过程中,爱情作为人类最基本的感情,自然成为艺术作品中最常歌颂和写作的题材,情歌也成为广大民众创造的最为生动的歌谣艺术。歌唱爱情,“花儿”也不例外。情歌是“花儿”的主体,艺术水平高超,充满思想激情,集中了历代人民群众的天才智慧,是“花儿”中最动人、最精彩、最丰富的部分,其产生的时代远,流传的时间长,有着多方面的价值,广泛地展现了“花儿”自产生以来,甘青宁地区民众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活,从侧面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群众浓厚深切的思想感情和愿望。


      生活歌主要指的是“花儿”中除情歌之外,反映人们社会生活内容的歌谣。田间劳作中,人们唱起“花儿”,既能舒缓耕作的疲劳,又能提起劳作的干劲。闲暇之余,人们也唱起“花儿”,表达生活中的快乐和忧伤,又或是歌唱家乡美好的风土人情。


      本子歌则是“花儿”中歌唱历史故事的部分,往往篇幅较长,故事与故事之间也相连贯。


      “花儿”从田野和乡间走出来,它是一种具有大西北特色的原生态民歌,也是地地道道的一种口传文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中国西北民众的口头艺术,作为西北社会生活变迁的见证者,即便时代发展,世事变化,“花儿”也会扎根于西北人民生活的土壤之中,依托在西北民众的内心之中,继续传袭下去。


参考文献
1.张君仁.“花儿”之民俗事象及其文化意蕴[J].民族艺术, 2000.
2.成阳.浅析甘肃“花儿”[J].北方音乐,2018.
3.周亮.花儿艺术:中国传统文化的民众智慧与独特精神[J].甘肃社会科学,2016.
(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      稿:刘    波
图文编辑:刘    波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qW34odCx5Szk76dOgaPFgA


[ 本帖最后由 凉爽的夏天 于 2019-8-12 17:02 编辑 ]

TOP

【物质生活】常在山西住,哪能不吃醋(08.12)

      大家都知道山西的面食非常出名,但是你知道面食的灵魂是什么吗?是醋!山西老陈醋与山西面食可以说是绝配,世世代代的山西人对醋的酸味情有独钟。《调疾饮食辨》中记载醋,又能制面毒,凡面食入醋些许,食之即不作渴,味亦佳,是相制而又相成也。加入老陈醋的面食带有浓郁的地方风味,丰富了人们的味蕾体验,美食的诱惑足以使人乐在其中。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山西人,面食和醋是我从小形成的饮食习惯,并且它们早已成为我的一种情感体验。2018年来到辽宁大学读研,我惊讶地发现食堂有兰州拉面、安徽板面、油泼面、砂锅面,可就是没有山西刀削面,长达半年没有吃到山西面食,我的身体和思想都无法接受这种“无醋”的现状,内心产生很大的失落感,并开始想念我的家乡。

一、自古酿醋属山西,追根溯源在清徐


      山西酿醋历史久远,清顺治年间,老陈醋鼻祖王来福迁来清徐,创办了以“美和居”命名的醋作坊,并在王来福的精心钻研下,在实践中用“熏蒸法”、“夏伏晒冬捞冰”和“隔年陈贮法”,创制出闻名遐迩的老陈醋。清徐县是山西老陈醋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国醋都”。山西醋好,最为突出的特征是“陈”。惟“陈”才酸而不烈,绵而带香,甜而又鲜,咸而不涩。

      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保宁醋、永春老醋被称为中国四大名醋,山西老陈醋被我国微生物鼻祖方心芳先生赞为“四大名醋之首”。2008 年“美和居”老陈醋技艺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老陈醋集团董事长郭俊陆被认定为“美和居老陈醋酿制技艺”国家级传承人。

二、山西老陈醋好吃是有原因的


      (1)就地取材
      一个地方的饮食文化体系与生态环境有关。山西地处黄土高原,水土环境适宜高粱的生长,高粱个个颗粒饱满,淀粉含量适中,是用来制作老陈醋的最佳原料。除了原料,老陈醋中最重要的是大曲,大曲是粮食转化醋的发酵剂。

      (2)古法酿造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一滴老醋至少要经过一年以上的酿制和82道繁复工序才能完成,遵循传统的酿制工艺正是老陈醋的正宗所在。蒸、酵、熏、淋的人工细心照料接近一个月后,到陈酿阶段经过 “夏伏晒,冬捞冰”的400多天甚至更久的自然静候,一滴老醋方才酿好。

      纯手工做出来的东西特别有韵味,这份精神也被称之为匠人之心。匠人之心不仅告诉我们要怎么做好某一行,还告诉我们要怎么做人。在行业中,用真心坚守一份传统,用诚心酿造一瓶佳品。在繁杂的日常生活中,坚守自己的本心,做好真实的自己,仍留一抹单纯保初心。

三、山西老陈醋不仅好吃,而且功效大着呢


      山西水土呈碱性,也是人们口中常说的水土“偏硬”,用茶壶进行烧水,长期烧制壶壁内常出现厚厚的一层白色碱垢很难去除,加入高酸度的食醋将会容易去除,也是化学中常讲到的酸碱中和反应。长期生活在此地的人们饮用带有碱性的水质,如果要达到身体的平衡,就是要依靠吃醋来进行平衡与调节。

      除此之外,醋还有保健作用。如它可以促进胃液分泌,助消化;促进身体新城代谢,调节酸碱平衡;防止肝病;一直血糖升高等功效。记得在上小学时,每当到了感冒流行的时期,老师们就会在教室的火炉上用铁锅熬制食醋,整个教室里面都是醋的酸味。沸煮食醋是一种老一辈的土方法,可以用来杀菌,预防感冒。

      对我而言,老陈醋除了有好吃、药用价值以外,它在我的日常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醋和过去的经历有关,与我的家人、家乡、童年时代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吃醋可以我引发强烈的记忆和情感。醋的气味和味觉,不仅可以唤起我对于食物本身的记忆,还会勾起我童年的记忆,那是一种怀旧的感觉,是一种精神的享受,让我产生一种归属感。

四、一日三餐不离醋


      吃醋的饮食习惯是刻在我心底最深的部分。在12岁之前,我一直在农村生活,我最爱吃的山西面食就是父亲为我做的刀削面了。母亲和好面之后,父亲就会拿起面团,用削面刀开始削面,而我就在旁边默默地欣赏着父亲的表演。一个个柳叶般的面条从面团上刮下来,一些面条早已落入沸水中,一些面条正在空中飞舞,而还有一些面条正等待父亲的“宰割”。面条煮熟以后,浇上母亲做的烩菜,再拿出醋壶倒上一点儿醋,吃一口发觉不尽兴再倒一点儿吃,最后全部吸溜进肚。“山西生性怪,无醋不吃菜,有醋可吃糠,无醋肉不香。”这个歌谣就生动地描绘了山西人对醋的喜爱,如果不加醋就会觉得饭没味儿,不香。

      因为平日总离不开醋,有时候吃饭的时候发现家里的醋已经见底了,父母就会使唤年幼的我拿着饮料瓶和钱去村子里的小卖部打上一斤的散醋,他们为了奖励我出去买东西,往往会多给我几毛钱作为我的跑腿费,这样我就可以买几根辣条和几个糖果吃啦。小卖部的醋装在一个很大的缸子里面,如果有人来买,店铺老板就用带长柄的竹筒将醋捞起来装进瓶子里,通常长柄竹筒就是一个度量单位,盛满一个竹筒就是一斤醋。那种买卖方式很古朴,很接地气,也很安然。

      在小时候,冰箱还不是特别普及,醋和盐就成为了保存食物的最佳方法。在夏天的时候,大人们就会将较嫩的豆角洗净,把大蒜、生姜等切片与豆角放在坛子中,然后加入盐、醋、酱油密封保存即可。到了寒冬时节,每次吃饭的时候就夹一点咸菜出来。正是用手做的食物才会通心,所以家里腌的咸菜是妈妈的专属味道。现在虽然日子过得比以前好很多了,但是反而会回味原来苦日子里吃的咸菜。

五、逢年过节不离醋


      每次我过生日的时候父母都会带我去姥姥家。姥姥和姥爷提前把饺子馅剁好在家里等我们,等我们到了之后,母亲和姥姥负责包饺子,我则负责剥蒜,然后把蒜捣成蒜末,倒上半碗醋,再滴一点儿香油,这样蒜醋就制成了。不一会儿,饺子出锅了,我夹起一个个精美小巧且冒着热气的水饺,吸了饱满的蒜醋,一口吞下去,内心觉得特别满足,那叫一个香。一家人围坐在饭桌上,享受美味的食物,分享各自的故事,一家人的心紧紧凝聚在一起。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过生日一定要吃蛋糕,但我却觉得在我的生日中饺子必不可少。无论去了多远的异乡,饮食可以让心头出现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将我们的心带回家。

      以前在老家待着时,并没有觉得刀削面、莜面栲栳栳、猫耳朵、铁锅焖面、拨烂子有多好吃,直到在外面呆的时间长了,才发现这些吃的真是好吃的不得了。作为一个吃货,我爱家乡的美食,而且是非常爱。

      山西老陈醋在山西人的饮食结构中有多种不同的吃法,无论是面条里面浇着吃,吃饺子时蘸着吃,还是做菜时直接炖着吃都觉得特别好吃,并且老陈醋的酸味成为山西人的味觉体验和情感体验。山西面食和山西老陈醋已经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我必须靠它俩来“续命”,其他吃的都不好使。现在的我独自一人在外乡求学,每每想家了,我就去点一碗面,再滴点儿醋。每次在吃面条的时候,在那一瞬间儿时的童年记忆就会迅速回到我的身边,我不断地重温过去的记忆,使现在的我和过去联系在一起,继续延续着我的饮食惯习,慰藉自己的思乡之情。

参考文献:
1.颜景宗.浅议山西老陈醋的文化与传承[J].食品工程,2015.
2.胡红娟.山西老陈醋酿造技艺[J].食品工程,2015.
3.张梅梅.山西老陈醋的饮食人类学研究[D].北方民族大学,2018.
(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      稿:郭晓宇
图文编辑:郭晓宇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hJ5GKNwsBKYakQSKcd1P_Q

[ 本帖最后由 凉爽的夏天 于 2019-8-12 17:13 编辑 ]

TOP

【非遗之窗】千年绝美如天籁——侗族大歌(08.19)

      说起侗族,我们都知道侗人有三宝:鼓楼、大歌、风雨桥,其中“大歌”就是指侗族大歌。侗族被人们赞誉为“音乐的民族”,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侗族民间有多声部合唱——大歌,它以神奇的多声部合韵名扬世界,被誉为绝美的“天籁之音”,堪称世界民歌艺术的珍品,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侗族大歌是一种“众低独高”的音乐,需要3人以上的歌班(队)才能演唱,每个歌班至少包括一个领唱,一个高音和若干低音。旧《三江县志》(卷二)中有着这样的记载:“侗人唱法尤有效……按组互和,而以喉佳者唱反音,众声低则独高之,以抑扬其音,殊为动听。”侗族大歌一般由若干句构成,若干段组成一首。侗歌讲究押韵,曲调优美,歌词多采用比兴手法,意蕴深刻。

一、侗族大歌历史悠久


      关于侗族大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古时候,一群侗族青年男女在山上耕种,他们休息时坐在一个大树下相互逗乐,欢声笑语引来了山上百鸟齐鸣、昆虫欢唱。那些声音有高有低,此起彼伏。他们被迷人的鸟鸣虫唱所吸引,于是模仿起来。这样年复一年,优美动听、气势宏大的蝉歌、昆虫歌等多声部侗族大歌就形成了。

      侗族大歌历史悠久,已经有千年的历史,早在宋代就已经发展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宋代诗人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就记载了“仡伶”(侗人自称)集体做客唱歌的情况:“男女聚而踏歌,农隙时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至明代,邝露在《赤雅》一书中更加明确地记载了“侗人善音乐,弹胡琴,吹六管,长歌闭目,顿首摇足”的情景。这是数百年间记述侗族大歌演唱的重要文献。

二、曼妙多姿的演唱方式


      侗族大歌是侗族多声部民间歌曲的统称,在侗语中称为“嘎老”(“嘎”就是歌,“老”则含篇幅长大、人多声多和古老之意),是由多人合唱、集体参与的古老歌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便是其主要特点。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大自然之音,是大歌编创的一大特色。

      (一)无伴奏、无指挥
      侗族歌班在演唱时,没有任何乐器配备,也没有专人指挥,起始是在一人高音的引领下,众声便跟随演唱,形成一种由远及近、由细变宏、豁然开朗的声效。侗族人民对这种演唱方式的选择和推崇,显示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追求心心相印、内部团结、齐心协力的生活理念和文化精神。

      (二)高音领唱与低声合唱相和谐
      侗族大歌演唱过程由领唱、合唱、结尾三部分构成。高音由一人领唱,众人合唱低声部,高低音之间分合有致。侗族大歌的演唱,追求高低不同声调的和谐互衬,以低音来制造高音悠长连绵的效果,使高音显得更高亢有力,低音更深沉浑厚。

      (三)演唱阵容庞大
      侗族大歌的演唱是侗家人最为热烈而又轻松愉悦的一项集体活动,通常是全村寨的男女老少分“歌班”参与,在大的村寨里,参与者可达上千甚至上万人,场面极为壮观。大歌的演唱者虽然众多,而且没有进行事先选拔和排演,但每个参与者都能随大歌的音乐旋律找准自己所要演唱的声部角色,充分显示出侗家人对大歌演唱技巧的娴熟领悟、深沉热爱和极具天赋的表演能力。

三、多样和谐的旋律声调


      侗家人大多依山傍水而居,优美的生存环境和大自然美妙绝伦的“和声音响”,开启了侗家人丰富的内心想象力,使得他们在演唱侗族大歌的过程中探索出对动物声音和自然物象的模拟性元素,一是模仿动物之声,如童声大歌《小山羊》,小歌手们在演唱中随着欢快的旋律和节奏,模仿起小山羊“咩—咩—咩”的叫声,生动地传达出小山羊踏水过河奔向草原时的欢闹场面。二是模仿山溪河流之声,这类大歌称作《流水之歌》(侗称《嘎尼河》),其中无论是模拟叮咚作响的溪流声,还是轰然奔泻的河水声,都贴近自然天籁,动人心魄。侗族大歌对自然声音、物象的模仿,不仅有力地抒发了侗家人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美好情感,也深化了音乐的造型性和感染力。

四、纯真甜美的情感表达


      (一)歌颂和赞美大自然
      自古以来,侗族人民一直聚居于青山绿水之间,与大自然同顶日月,齐沐风雨,休戚与共,亲密无间。在他们看来,人与自然之物同宗共祖,人只有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得到自然的保护和馈赠,获得美好幸福的生活。他们信仰的是对自然的顺应、皈依、感激和赞美。

      (二)抒写男女之间的爱恋之情
      爱情题材的曲目在侗族大歌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与小琵琶歌、河边歌等所谓“小歌”反映爱情比较直率、爽快的特点相比,大歌的爱情书写显得相对内敛而含蓄,多采用比喻、象征的手法。这些大歌曲目表现手法不一,但都情真意切,抒发了侗家青年男女对爱情的独特理解和热烈追求。

      (三)描绘欢快和谐的日常生活
      侗家人天性快乐而知足,并喜爱用歌唱来表达他们欢愉的生活,在大歌中有大量的描绘。这些大歌生动地呈现了侗家人的日常劳动生活场景,就像一幅幅的人间天堂画卷,表达了他们的欢悦情感和理想追求。

五、汉人有字传书本,侗族无字传歌声


      值得一提的是,侗族没有文字,大歌全靠“桑嘎”(歌师)口头教唱,世代相传下来,“汉人有字传书本,侗族无字传歌声;祖辈传唱到父辈,父辈传唱到儿孙。”大歌以其独特的演唱方式和特殊的组织形式传承着侗族的历史和文化,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社交礼仪等都靠着优美的歌声一代代传承下来。侗族大歌不仅是音乐的艺术,而且是侗族社会结构、婚恋关系、文化传承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六、饭养身,歌养心


      侗家人常说:“饭养身,歌养心。”他们把歌当作精神食粮,用它来洗涤心灵和陶冶情操。他们世代都爱歌、学歌、唱歌,以会唱歌、会歌多为荣,用歌来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歌与侗家人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不可分割。

      侗族大歌经“多彩贵州风”推出后,魅力无穷的“蝉之歌”给人们带来强烈的艺术震撼,被人们誉为“清泉闪光的音乐”和“隐藏着的文明”。侗族大歌在黔东南的黎平县种类最多、分布最广,这里逢寨就是侗人,逢人都会唱侗歌,无愧是侗歌之都,最为壮观的是“万人侗族大歌”被列入世界吉尼斯之最。其歌声悠扬婉转,就像大山间的一缕雾岚,飘悠悠的从青山密林间荡涤而来,让人在这天籁之音的感染下融入大自然,感受侗族人对自然的虔诚态度。

      贵州的侗族大歌以其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珍贵的民族音乐文化价值得到了世界的公认,作为“一个民族的声音,一种人类的文化”,法国前文化部长米歇尔称赞侗族大歌是“清泉闪光的音乐,在世界上也罕见。”如今,侗族大歌已成为“多彩贵州”、“原生态黔东南”展示给世界的一张名片。侗族大歌作为侗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灿烂结晶和传承载体,在当今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被国内外音乐界公认为保存最完好的“天籁之音”。

参考文献
[1] 杨毅.侗族大歌的独特艺术魅力[J].贵州社会科学,2014,(8).
[2] 刘明珠.侗族大歌研究综述[J].教育文化论坛,2014,(2).
(图片源自网络)

撰      稿:任  杰
图文编辑:任  杰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MS2QBgUK6v9cnPTgrmvRkg

[ 本帖最后由 凉爽的夏天 于 2019-8-21 14:42 编辑 ]

TOP

【音乐民俗】编钟:会发声的国宝(08.25)

      最初了解编钟还是在初中的历史书中,还记得在书中只是用简单的语言介绍了曾侯乙编钟,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是,在1970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由此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而这颗卫星还载着一首乐曲进入太空,这首曲子就是《东方红》,而这首乐曲所使用的乐器就是编钟。那么这件神秘而又古老的乐器背后又隐藏着什么秘密呢?下面小编将带大家进一步“聆听”国宝背后的秘密。

一、钟之源


      编钟是中国传统的打击乐器,多由青铜铸成,它由不同的钟依照大小排列,并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据文献记载,编钟在黄帝时期就已经产生。《吕氏春秋·古乐》中说:黄帝时的一位乐官伶伦,奉了黄帝的命令,和大臣荣将一起,“铸钟12口,以和五音”。此外,炎帝、颛顼、帝喾、尧、禹时也有关于编钟的记载。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编钟最早的雏形是陶铃,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距今6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时期,陶铃在河南的仰韶文化和山西的龙山文化中均有发现。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制作工艺越来越精湛,陶铃逐步发展为陶钟,陕西长安斗门镇遗址中出土的陶钟,可以看做是最初形态的编钟,这件陶钟的年代约为公元前2300——公元前2000年。


      铜制的编钟最早出现在商代,兴起于西周,盛行于春秋战国至秦汉,明清宫廷中仍有沿用。古代编钟常用于宫廷雅乐,每逢征战、宴会、祭祀,都要演奏编钟。编钟也是古代统治者专用的乐器,是等级和权力的象征。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发现,中国在西周时期就有了编钟,那时候的编钟一般是由大小3枚组合起来的。到了商代,因冶炼技术的发展和国力的强盛,更大配置的编钟乐队才得以形成,使编钟从三枚一套逐渐演变到九枚一套、十二枚一套甚至更多,演变的原因一方面与丰富编钟的音乐形式有关,另一方面与礼乐制度有极大的关系。


二、国之瑰宝—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为战国早期的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州市出土。这件重达2567公斤的国之瑰宝,在经历了二千四百多年之后重新出现在世人的目光下,曾侯乙编钟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的一套编钟。频率不同的钟依大小次序成组,悬挂在钟架上,形成合律合奏的音阶,编钟共65件,依大小和音高序分八组悬挂:上层插挂三组钮钟计19件,中层钩挂三组南钟计33件,下层环挂两组长枚甫钟计12件及楚惠王赠送镈钟1件(楚王雄章镈钟)。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钟上有错金铭文,除“曾侯乙作持”外,都是关于音乐方面的。

三、曾侯乙编钟的前世故事


      相传战国初期,楚惠王在接连吞并数个小国之后,唯留背面的曾国独存,楚王一直想要找个理由好好修理一下曾侯乙。恰好,那时楚国因为要铸造编钟给了曾国500斤青铜让曾侯乙打造,由于楚王怕曾侯乙拿这青铜打造武器,打算突然造访曾国,在访问过程中只要有点蛛丝马迹就立马拿下曾侯乙。


      来到曾国后,楚王就问曾侯乙那些青铜的去向,曾侯乙说都拿去铸钟了,楚王不信。曾侯乙带楚王来到了编钟的打造地,给楚王看了那一套恢弘的曾侯乙编钟。楚王看后,被曾侯乙编钟所折服,但是内心还是不相信。曾侯乙明白楚王的心思,于是他拿来击钟木,为楚王演奏了一首乐章。并询问了楚王一个问题,是否听出了钟声的玄机。


      当时,楚王也是较懂音律,立马就明白了曾侯乙编钟的钟声是一钟双音,也就是绝对和平共处的意思。楚王,十分满意,并把这套编钟赠与了曾侯乙。


四、一钟双音


      我们小的时候都见到过铃铛,但是这个铃铛只能发出一个单一的声音,而曾侯乙编钟却能做到一个钟发出两种声音,让人不禁感叹古人杰出的才智。“一钟二音”是古代乐师一项辉煌的科学发明,是其最显赫的科学成就。一钟双音,一个是在正鼓部,另一个在侧鼓部,这两个音一般呈三度关系。古代乐师用一钟双音来构成半音阶,这不仅是一个十分精密的铸造技术工程,更是一个极为先进的声学首创。因为一钟双音技术的使用才使得曾侯乙编钟的音域更加宽阔,达五个半八度之多,只比现代钢琴少一个八度,中心音域十二个半音齐全。

      正鼓音和侧鼓音的小三度关系为纯律小三度,纯律的三度音程在和声结构中是比较完满地达到协和效果的音程。这种协和的音程是人听觉中最舒服的关系,因此有些钟自铭“龢(同和)钟 ”、“协龢钟 ”和“一钟双音”恐有莫大的联系。


五、“贵”“重”的青铜器


      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铜器的发明和利用象征着人类技术创新的一次巨大飞跃。可以说青铜文化始终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不仅仅是青铜时代,在随后的历史岁月中,青铜也都是人类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长久以来,青铜文化一直被视为国家层面上“礼”的范畴。不可否认青铜对国家和人民来说都有十分“贵”“重”的意义。

      “贵”首先体现在材料珍贵,编钟所用的材料是当时最为贵重的“金”(铜)为材料,应用了当时最高的制铜工艺来铸造,所耗费的人力和物力都让编钟变得十分“贵”。其次“贵”体现在编钟所代表的地位,在西周的礼乐制度中,“乐悬”制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各级贵族以其配享的乐悬为其社会地位的象征。《周礼》记载“正乐悬之位,王宫悬,诸侯轩悬,卿大夫判悬,士特悬”,而这种礼乐制度的核心就是编钟的编排数目。另外古代的礼乐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也推动了青铜器技术的发展。


      “重”更多的是体现出其政治内涵和历史积淀之厚重。由编钟催生的礼乐制度,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政治制度。时至今日,中国人自诩为“礼仪之邦”的源头就是礼乐制度,而礼乐制度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对编钟排列的规定和由其演变出的更多相关的等级限定。中国“礼乐”思想早已融入了中国人的血脉之中。编钟作为当时这种制度的象征,也成为了留存至今的历史物证。


六、历史悠久的钟律文化


      钟律一直存在于中国传统音乐的实践之中。钟律,即编钟的律制,后泛指音律(十二律)。律在说文解字中为“均布也”意思是均衡广布于万物之中的真谛。律乃宇宙秩序的绝对原则,也就是道,这意味着律具有普遍性和抽象性。由此产生的礼乐制度也是一种道。

      在先秦时期国家的用乐标准:以钟为定,首重雅尔。编钟是定音乐器,也是其它乐器定音的依据。“夫钟者,声之主也”(阮籍《乐论》)。因此,为钟定音而制定的钟律,其实就是约束所有乐音的乐律,这种约束也促进了礼乐制度的形成。钟律是编钟音乐形态的重要特征,是钟之灵魂。之后由钟律为基础加之运用“三分损益法”测量出十二律的音高,最终形成了十二律吕。使得中国的乐律学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而这一切都是在钟律定的基础上产生的。曾侯乙编钟的出土,使十二律吕的理论与实践至少可以上溯到距今二千四百多年前,这比西方的乐律学早了两千年。


七、结语


      编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代表,也是中国音乐发展史最具参考价值的考古发现。编钟上的音域、铭文等对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同时编钟也是中华文化的象征。编钟作为传递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能让更多的人了解青铜文化,还能使人了解蕴藏其中的博大精深的中国乐律文化,让人们领略“中国之声”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刘玉堂;张硕,文化史视野下的曾侯乙编钟[J].武汉大学学报,2011,(03).
[2]王子初,我们的编钟考古[J].中国音乐学,2013,(03).
[3]关晓武,青铜编钟起源的探讨[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1,(01).
[4]宋青,传统与现代:青铜编钟的铜文化传播价值研究[J].铜陵学院学报,2018,(06).
[5]童忠良,楚文化与曾侯乙编钟乐律[J].湖北社会科学,1989,(12).
[6]刘玉堂;张硕,曾侯乙编钟与中国古代艺术和科技成就[J].武汉大学学报,2009,(06).
(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      稿:赵志浩
图文编辑:赵志浩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k620FJYLCT8szxlZgPVYLA

TOP

【二十四节气】秋分——秋高气爽节气到,暑往寒来农事忙(09.23)

      秋分时节丹桂飘香、蟹肥菊黄,一层层的凉意腿去了“秋老虎”余威,这是万物真正走向衰势的一个节点。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一、美不胜收——江西篁岭“晒秋”活动


      秋分前后,作物丰收,“晒秋”成为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在湖南、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因为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于是便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等地方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为一种传统民俗现象。晾晒农作物的场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画家、摄影家的作品中,塑造出富有诗意般的称呼——“晒秋”。

      晾晒的农俗现象,并非秋季“专属”,一年四季都有展示。春晒山厥、水笋;夏晒干菜、果蔬;秋晒辣椒、黄菊;冬晒果脯……秋季是丰收的季节,收获农作物的同时需要储存过冬的食物,因此,此时的“晒秋”更为丰富。

      农历六月初六这天,中国传统的“洗晒”活动便开始了。此时,天气闷热,正值雨季,气候潮湿,东西极易霉腐。汉族民间传说讲到,每年的六月初六,东海龙王要浮出水面晒龙鳞,人们也从这一天开始洗衣服、晒衣服,以求吉利,因此这天也叫洗晒节、晒衣节、晒书节、晒经节等。

      挂在山崖上的篁岭村,属典型的山居村落,民居围绕水口呈扇形阶梯状错落排布,数百栋徽派房屋在百米落差的坡面上建成。秋天到来时,朝阳映照的村落分外色彩缤纷。民居土砖外的墙、晒架上放着大小不一的圆形匾,匾里晒满了红辣椒、黄菊等农作物。随着果蔬的成熟,九月的村子进入了“晒秋”最旺的季节。篁岭每年从农历六月初六开始到九月初九结束,有为期5个月的特色的“晒秋”活动。俯瞰整个山间,秋天丰收的成果尽收眼底,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

      篁岭村地理条件的局限却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创造出极具地域特色的、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民俗事象。

一、谷物飘香——“三秋”大忙


雨过西风带苍凉,

满目青山待红装。

人约秋分霜相叹,

一脉金黄落秋香。


      秋分是农业生产上重要的节气,农谚说,”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东北降温早的年份,秋分见霜已不足为奇。秋季是农忙时节,农把秋收、秋耕、秋种也称作“三秋”,“三秋大忙,全家上场。”便是此时的真实写照。秋分棉花吐絮,烟叶也由绿变黄,是收获的好时机。此刻的江南是收割稻谷的大好时光,正所谓“秋分收稻,寒露烧草”。农民不仅要忙于秋收,还要忙于秋耕和秋种,华北地区开始播种冬麦,长江流域及南部广大地区晚稻的收割后,须抢晴耕翻土地,准备播种油菜。秋分时间干旱少雨或连绵阴雨是影响“三秋”正常进行的不利因素。

二、观往知来——古时秋分习俗


      (一)祭月节
      周代已有“秋分祭月”的习俗,周天子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礼记》云: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天子春天清晨祭日,秋天夜晚拜月。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先秦时期已有相应的礼法制度。明、清时期便形成了一个制度化的祭祀体系。秋分这天帝王会举行祭月活动。后来达官贵人、文人墨客也争相效仿,渐渐传入民间。每年秋分时节,人们都会对着天上的月亮观赏祭拜,咏物抒情。

      中秋节由传统的“祭月节”演变而来。秋分在农历八月的日子每年不尽相同,且不一定都有圆月,后来便将“祭月节”由秋分日调至八月十五,形成现在的中秋节。

      (二)立秋社
      中国古代以农业立国,农耕生产是人们借以生存的主要生活来源。中国传统文化重视“顺应天时”,祈求农业丰收的社稷祭祀逐渐成为一种定制,形成了“春祈秋报”的古礼。

      周代祭祀社稷的活动十分隆重。《诗经》载:“百室盈止,妇子宁止。杀时犉牡, 有捄其角。以姒以续,续古之人。”秋收时节,农人们承袭礼仪宰杀黑唇大黄牛,感恩社稷神的庇佑,祈祷来年风调雨顺。秦代时祭祀社稷之神有了固定的形式与程序。

      秋社的日期,各地不尽相同。如安徽贵池在八月上旬,重庆万县在八月十五日,江苏通州在九月九日,湖北监利在八月初一等。一般来说,秋社定在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大约在农历八月秋分前后。各地谚语有按照秋分日在社前还是社后,来占卜年景的丰歉的,如福建建阳的农谚:“秋分在社前,斗米换斗钱;秋分在社后,斗米换斗豆。”江苏松江的农谚:“分了社,白米遍天下;社了分,白米如锦墩。”

      秋社之时,各家经常拿出丰收的土产食品招待客人,有民谚道:“鸡豚秋社,芋栗园收,李四张三,来而便留。”

      (三)秋分投壶
      投壶是古代秋分节气期间宾主宴饮时盛行的游戏。方法是:设一壶,使宾主依次向壶内投矢,胜者倒酒给败者喝。投壶技巧娴熟的,往往心手相应,如:“王胡闭目投壶,贺徽隔着障碍投壶,石崇家妓隔着屏风相投,薛奋惑背坐反投却无所不中。”投壶的花样繁多,如春睡、听琴、倒擂、卷帘、雁衔、芦翻、蝴蜂等项,不下三十余种。明代西北各省,投的壶称天壶,高八尺有余,宾主都坐在地上,仰面投掷。宋代吕大临的《礼记传》中记载:“投壶,射之细也。燕饮有射以乐宾,以习容而讲艺也。……虽弧矢之事不能行,而比礼比乐,志正体直,所以观德者犹在,此先王所以不废也。”投壶成为一种礼节性的游戏而流传。

      (四)“沾雀子嘴”
农村地区在秋分这天有吃汤圆的习俗。各家各户放下农活,做汤圆吃。另外需做一些没有馅的汤圆,用细竹叉扦着置于田边地坎,名曰“沾雀子嘴”,让鸟雀免于破坏庄稼,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五)吃秋菜
岭南地区部分有“秋分吃秋菜”的习俗。秋菜是一种野苋菜,当地称之为“秋碧蒿”。秋分那日,人们把采摘回来的秋菜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当地人常说:“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至秋,人们的饮食习俗展现了家宅安宁,身强体健的希冀。

     (六)送秋牛
      秋分还有“送秋牛”的习俗。人们把画着全国农历节气和耕牛图案的红纸称为“秋牛图”。这天,民间能言擅唱的人会挨家挨户送“秋牛图”,每到一家就说一些应景的吉祥话惹人开心。这种活动也称为“说秋”,“说秋”的人便叫“秋官”。

     (七)秋分候南极
      因为我国生活在北半球,因而南极星(也称“南极仙翁或老人星)一年内只有在秋分之后才能见到,且一闪而逝,极难见到。在《史记·天官》中有记载:“南极老人,治安;常以秋分时,候之于南郊。”所以古时把南极星的出现看成是祥瑞的象征。因而历代皇帝会在秋分这日早晨,率领文武百官到城外南郊迎接南极星。

      (八)秋分“竖蛋”
      俗语“秋分到,蛋儿俏”指的是在秋分时节,人们选择刚生下四五天、且光滑匀称的鸡蛋,然后轻轻地将鸡蛋竖立在桌子上,便是“竖蛋”习俗。把鸡蛋竖立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自然失败的人有很多,可成功的人也不少。

三、天干物燥——秋分养生


      从秋分这一天起,气候主要呈现三大特点:一、秋分过后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出现昼短夜长的现象,此时白天逐渐变短,夜晚逐渐变长(直至冬至日);二是昼夜温差逐渐加大,有时幅度将高达10℃以上;三是气温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渐步入深秋季节。

秋分萧瑟忧愁安,登高开胸食玉泉。


早睡早起护心肺,益津养阴润燥胃。


梨藕百合柿山药,酸甘果蔬润津燥。



      歌诀的意思是说,秋分时节,凉风习习,人易出现悲忧情绪,故应收神气敛,保持内心安宁,从而减少秋季肃杀之气对身心的影响。

      (一)起居养生
      1.早晚须添衣
      秋分时,天气逐渐变冷,昼夜温差加大,早晚应注意添衣保暖,尤其是老年人。对于患有慢性胃炎的人来说,秋分时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除了应适时增添衣服外,夜晚睡觉时要注意盖好被子。

      2.卧时头朝西
      秋分时应遵循“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的养生原则。唐代的《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凡人卧,春夏向东,秋冬向西。”春夏属阳,卧时宜头朝东:秋冬属阴,卧时宜头朝西,以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对于普通人来说,正确的睡眠姿势为一手屈肘放在枕前,一手自然放在大腿上,右侧卧,微曲双腿,全身放松。但对于患有心脏病、脑血栓、胃溃疡、肺气肿等疾病的人来说,睡觉时不宜采用此姿势。

      (二)饮食养生
      1.“辛酸”果蔬防秋燥
元代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酷热腿去,燥气仍烈,伤津耗液,容易出现口干、鼻干、痰粘、皮肤干裂等症状,饮食上要注意防秋燥。秋分属“凉燥”,此时饮食上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主张入秋宜食生地粥,以滋阴润燥。平时可以多吃蜂蜜、芝麻、核桃、杏仁、银耳、蜂蜜、桃胶、百合、枇杷等滋润甘淡的食物,多喝热水、豆浆、乳制品等,有助健脾益胃、润肺生津。还可以适当吃一些辛味、酸味、甘润或具有降肺气的果蔬,特别是白萝卜、胡萝卜等。如果本身脾胃不好、经常腹泻,水果吃多了也可能诱发或加重疾病。

      2.温脾防秋凉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白露、秋分之时,日夜温差大,若饮食不当,则容易受风寒湿邪所害,引发感冒、腹泻等问题。此时要遵循“温其脾胃,寒其形体”的原则,即饮食上注意保暖,不贪食生冷瓜果。早晚宜喝粥,如暖胃健脾的莲子粳米粥、清润肺燥止咳的莲子百合粥。还有有助于改善因夏季贪食生冷而导致的胃痛、胃胀、畏寒等胃寒表现的芝麻红枣花生粥。

      3.补泻平阴阳
      秋分时节,饮食上也应“谨察阴阳之所在,以平为期”。可遵循“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原则。对阴气不足、阳气有余,易脾气急躁、午后潮热、面红耳赤、口腔溃烂、口渴喜饮人来说,应少食辛辣,慎食羊肉食物,多食清润的食物,如糯米、柚子、藕、梨、马蹄、百合等。而对于阳气虚弱、阴寒内生,易怕风恶寒、脸色少华、手脚冰冷、情志抑郁、睡眠不佳的人来说,最好不要食用绿豆、苦瓜、西瓜等食物,可适量食用桂圆、红枣、蜂蜜、板栗等温润的食物。

      (三)运动养生
      秋季养生,应以“收”为主。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寒其形体”,即常说的秋冻,适当地增加耐寒训练可以提高机体适应能力和免疫力,避免易急性发作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秋高气爽、凉风习习的秋天,登山、步行、打太极拳、骑自行车、跳舞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锻炼过后,应多吃一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如梨、银耳等。若出汗较多,还可以适量补充盐水,并遵循少量、多次缓饮的原则。

      小编想知道,读者们记忆中的秋分还有什么习俗呢?评论留言一起讨论呀~

参考文献
[1]国华,露为霸秋分爽滋阴润燥平阴阳[J].中医健康养生,2018年9月刊.
[2]雷晓婉,“秋分”之秋色[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7年9月.
[3]王志华、李彦知、杨建宇,杨建宇二十四节气养生歌赏析(十八)——秋分养生[J].北京: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2012年,第10卷第18期(总第146期)
[4]二十四节气之秋分[J].吉林农业,2014.
[5]陈超,水与二十四节气之立秋、处暑、白露、秋分[J].
[6]野鹤,秋分[J].黄河之声,2014年第9期.
[7]许沁,秋分时节需防“寒凉之气”伤身[J].工友.2013.09.
[8]秋分传统习俗你知道多少[J].机电信息.2016年9月,第9辑.
[9]乔凤岐,秋社、祭月与中秋节关系考证[J].传承.2014年5月.


(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      稿:张 敏

图文编辑:张 敏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pm8aKqmIVe1yTfFoe_W6lQ

[ 本帖最后由 凉爽的夏天 于 2019-9-27 13:47 编辑 ]

TOP

【物质生活】儿时煎饼味,悠悠回味长(09.30)

      记得小时候,每到作物收获的季节,母亲总会在院子里支起铁鏊子烙饼,而我就在一旁烧火添柴,时不时啃上几口煎饼。刚烙出来的饼软糯香甜,放在嘴里又软又劲道。几天之后,煎饼由软变硬,存放在干燥的地方,等农忙时再拿出来。那时,在田间地头上总会看到人们一手煎饼、一手大葱的景象,看着人们啃大葱、咬煎饼时撕扯的样子,仿佛一天耕作十几亩地都不在话下。

      乡间的夜晚是静谧的,也是神秘的。结束了白天的忙碌,一家人吃完饭后,经常会搬着板凳去屋后的树下乘凉。为了消磨时间,母亲总是会给我唱童谣、讲故事,其中就有关于山东煎饼来源的故事。

      相传在很久之前,临沂的沂蒙山脚下住着一户人家,男的叫田壮,女的叫巧珍,男耕女织,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田壮在劳作空闲时,会看书学习,后来成了村里远近闻名的讼师。有一天,田壮无意中得罪了当地县官,被抓到牢里。县官声称要关押他四十九天,只准给他送笔墨纸张,不准送饭。巧珍在蒙山娘娘的指点下,把煎饼制作成纸张,大葱作笔,豆酱当墨,给夫君送过去。就这样,田壮熬过了这四十九天,平安归家。

      归家后,他决心参加考试,寻求正义。田壮背着煎饼、大葱、豆酱踏上了考试之路,最后一举夺魁。巧珍为报答蒙山娘娘的恩情,向街坊四邻传授了煎饼技艺,因此巧珍被沂蒙山人供奉为“煎饼老奶奶”,又因田壮是背着煎饼考上的状元,煎饼又被称为“状元饼”,有“煎饼卷大葱,一考就得中”的说法。

      这份美好的寄愿,始终陪伴着我成长。于我而言,它既是我味蕾深处的儿时记忆,也是我熟悉且陌生的家常便饭。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煎饼”更像是地理、历史和文化的集合体,它也有自己的记忆痕迹。

一、“时光知味,愈久弥香”


      器为食之所用,在烙饼炊器产生之时,煎饼便悄悄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据考古发现,饼鏊最早出现在5000年之前,是用陶土加砂烧制而成,后人在此基础上改良成如今用的铁鏊、铜鏊。器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食物的生产。

      两晋时期,人们不仅制作并食用煎饼,还赋予了它特定时间内独有的意义。《拾遗记》中记载了煎饼可补天的风俗,“正月二十日为天穿日,以红丝缕系煎饼置屋顶,谓之补天漏。”而隋代将补天之俗引申至其他节日,《述征记》记载:“北人以人日食煎饼于庭中,俗云薰天。”古人将正月初七这一天,视为人的诞生之日,食用煎饼是为了纪念补天造人的女娲先祖。

      唐朝时期,煎饼走进了千家万户,“其家方食煎饼”的景象不足为奇。于百姓而言,煎饼是一日三餐的美食。而对于唐代文人骚客来说,煎饼也是启发写作灵感的源泉,“凡一个煎饼成,一韵粲然。”此外,煎饼逐渐被纳入宫廷膳食中,《唐六典》中记载到“三月三日加煎饼”,成为上巳节标志性的节令美食。宋人在前朝基础上,将食用煎饼的习俗又引申至乞巧日,主要是用于供祭牛郎织女,以防见面时饿肚子。

      明清时期,摊煎饼既可用来“熏天”,也可用作“熏虫”。古人认为,在二月二这天,用面摊煎饼,可以“熏床炕”,百虫不生。关于煎饼的制作,记载最详细的是蒲松龄的《煎饼赋》,“掬瓦盆之一勺,经火烙而滂淜……黄白忽变,斯须而成。”从全篇来看,字里行间充分表达出山东人对煎饼的一往情深。

      煎饼起源何时,目前还没有定论。但根据史实记载,曾有学者推断,在天穿日食用煎饼的习俗与东夷文化中的敬天、祭天传统相近,而东夷文化发源于山东泰沂山区等地,因此,煎饼文化才能在齐鲁大地生生不息,成为山东地区最具代表性的饮食文化。

二、一炉一鏊,守住儿时煎饼香


      山东地处平原,遵循着一年两熟的生活规律,享受着春耕秋收的四季变化。在农忙时节,没有保鲜条件的状态下,煎饼就成了人们特定时间内的一种必需品。食物的美妙在于时间的等待,也在于情感的交融。对我来说,煎饼不仅是食材杂糅后的甜蜜味道,还是儿时记忆中,母亲的味道。


      秋收季节,母亲支好鏊子后,我几乎天天在家都能闻到煎饼香。那时候,不仅仅是自己家里人用,为了方便,隔壁的奶奶、婶婶也会端着面盆来我家摊煎饼。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摊煎饼是一项繁琐而又细致的工作,各家有各家的做法,煎饼的味道也不尽相同。

      从面糊的选择上来说,母亲爱吃粗粮,总会放很多玉米面,小麦面、豆子面少一些,正所谓“吃煎饼,一张张,孬好粮食都出香。”吃玉米煎饼时,依然觉得香甜,“咯吱咯吱”在嘴里咀嚼上大半天。而隔壁的婶婶更习惯用小麦面加豆子面,每次她都会提前一天泡好一大盆麦子、豆子,一大早就去磨坊磨成糊,有时候我还没吃完早饭,大娘已经烙好了十几张煎饼。听母亲说,以前制作煎饼可没有如今便利,人们都是用自己家的碾子和磨盘,一点点将玉米、小麦脱皮成粉,控制好添料加水,磨出细腻均匀的面糊。其工作量之大,远远超出我的想象。

      材料准备好之后,准备开始烙煎饼。煎饼的制作方法也不同,母亲是拿着和好的面团,在鏊子上滚,慢慢铺满整个铁鏊。记忆中,母亲在滚煎饼的时候,动作并不熟练,偶尔也会被烫到。后来,母亲就不再做滚煎饼,更习惯摊煎饼吃,但实际上也不简单。鏊子一热,用铁勺舀上面糊,面糊会瞬间变成面饼,因此手一定要麻利,在一堆面糊还没有成形时,赶紧拿着筢子往前推面,这样做出来的煎饼才能又薄又均匀。不论是滚煎饼还是摊煎饼,火候恰当很重要。虽然我负责添柴烧火,但火候大小都是母亲掌控着,我只要乖乖听话,就可以一直坐在旁边吃煎饼。

      煎饼做好后,从鏊子上揭下来,放在控干水分的竹篦子上,一张张摞起来。每次,母亲大约能做三摞煎饼,整整齐齐的堆叠在一起。母亲不习惯将煎饼叠成方形,所以通常是在竹篦子上晾晒一阵,再盖到大缸里面保存。儿时记忆中的铁鏊、竹耙、大缸,早已不知所踪,但那股在蒸汽袅袅中,扑面而来的煎饼香,一直萦绕在我的唇齿间,让我久久地回味。

三、酸甜苦辣,藏在煎饼里的小日子


      常常会有人问我,山东人天天吃煎饼卷大葱吗?在过去艰苦年代,这种现象确实较为常见,但也不只是卷大葱,煎饼的食用方法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从地区分布来看,主要是临沂、泰安、枣庄、日照等鲁中和鲁东南地区以煎饼为主食,其中枣庄菜煎饼、日照太阳饼都是传统煎饼食用的创新。若从个人的角度来看,煎饼的食用方法,数不胜数,主要看大家的想象力如何。


      其实,说起煎饼,我第一个想到的词也是“卷大葱”。小时候,经常会和朋友在路边唱“煎饼卷葱蘸大酱,撑得肚圆爬不上炕”的歌谣,好像真的品尝过煎饼卷大葱一样。儿时记忆里,只是偶尔见到父亲吃过几次,煎饼里面卷的是自己家院子里种的小葱,翠绿且清香。而母亲吃煎饼,更习惯蘸酱或者蘸葱花油,不会在饼里卷上其他食物。

      对于小时候贪吃的我来说,煎饼就像是一个永远装不满的百宝箱,想吃什么,都可以放进去。初春,院子里的香椿树还未褪去冬的痕迹,羞涩萌发出的几株嫩芽,通常都是我将它们从树杈上,搬运到了我的百宝箱中,配上母亲的葱花油,就是一顿简单满足的早餐。夏季,除了吃西瓜、冰棍解暑之外,母亲还会给我做凉拌的土豆丝。带着清爽汤汁的土豆丝,慢慢浸透在煎饼的各个细缝中,那种味道,真的是终生难忘。


      到了秋冬时节,食材就单调了些,母亲坚持“白菜豆腐保平安”的观念,每天饭桌上只有白菜、萝卜、豆腐这几样菜。为了解馋,有时会在煎饼里面卷上咸菜丝,有时也会蘸着白糖吃,酸甜苦辣,尝试了一遍。那时候,天天期盼着过年,期盼着在大大的煎饼中,能卷上刚出锅的肉片,吃上一整天。所谓“丰俭由人,多寡随意”,其实煎饼里面卷什么都可以,千人千面,保留住自己的情感记忆即可。

      “人如其食,食物总是与人联系在一起。”一摞薄饼,一罐甜酱,加上初春的香椿芽、酷夏的土豆丝、清秋的芥菜丝、严冬的炸肉片,丰富的食材包裹在大大的煎饼中,唤醒了我的肠胃,温暖着我的心。儿时的煎饼,是母亲馈赠给我的时光礼物,那份煎饼香,杂糅着乡间风的味道、雨的味道、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提醒并指引着我,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王仁湘,煎饼:鏊子煎出的历史滋味[N],光明日报,2016-11-04.
(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      稿:杨玉莹
图文编辑:杨玉莹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Dzf6Om8oRULoStgbtMenNg

[ 本帖最后由 凉爽的夏天 于 2019-10-7 14:18 编辑 ]

TOP

【非遗之窗】关不完的医馆,开不败的糁馆——鲜美糁汤(10.07)

品尝时乃美食,

回味时多佳话


      “糁”汤,流行于鲁、豫、苏、皖四省交界的许多地方,是当地有名的早餐。对于山东的我来说,“糁”汤可以说是我最喜欢的早餐了。俗话说:“刮缸粥,开锅糁”。热滚滚烧开的糁汤,味道最为鲜美,不管是佐上烧饼咸菜,还是油条包子,都极其合适。长大之后,出门在外,最想念的也是家乡的一碗糁汤。
“糁”是一种“肉粥”,主要以肉类鸡、牛、羊肉等配合谷物麦米、面粉为主要原料熬制而成,辅以葱、姜、盐、酱油、胡椒粉、味精、五香粉、香油、醋等佐料,工艺精细复杂。按照所放肉类的不同,可分为“牛肉糁”和“鸡肉糁”等,按照佐料的颜色则可以分为“黑糁”和“白糁”。

      在临沂地区,当地人习惯在熬制糁汤的时候,放入大量的黑胡椒,佐以大骨头熬制,所以汤色偏黑、偏浓,故而被称为“黑糁”。而枣庄、济宁等地区,则少有人喜欢“黑糁”的颜色和辛辣味道,习惯使用白胡椒作为佐料,这就形成了枣庄、济宁地区的“白糁”。

一、“糁”食溯源


      糁的历史悠久,我国古代文献多有记载。《说文解字》段注:“糂,以米和羹也。”这里的“糂”就是糁。“糁”的记载最早或可追溯到《墨子·非儒下》,其中记载有“孔子穷于陈蔡,藜羹不糂”。可见,在春秋时期,齐鲁大地上已经有了“糁”的身影。《庄子·让王》和《荀子·宥坐》中同样记载:“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糁。”《周礼·天官》中还说:“醢人掌四豆之食,羞豆之食,酏食,糁食。”这里的“糁”已经有了肉羹的雏形,而《礼记·内则》更具体记载了糁的做法。

      《礼记·内则》有相关记载称:“糁,取牛、羊之肉,三如一,小切之。与稻米二,肉一,合以为饵,煎之。”其中的做法已经同当代的做法相似。在清朝康熙年间撰写的《沂州志》中“糁食”作为十六种祭品之一出现,由此可见其悠久历史。2013年,临沂“糁”已经入选山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此“糁”汤在饮食文化中具有了更加重要的地位。

二、“糁”字的传说


      “糁”汤音为“sá”汤,这一读法,只存在于好喝“糁”汤的山东等地。关于糁汤的发音,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传说乾隆皇帝曾经微服私访经过山东,适逢饥饿之时,官员呈上了一碗味道独特的汤,乾隆爷尝过后觉得无比可口,便问:“这是啥(糁)?”地方官员以为皇帝金口玉言,要为这汤赐名,立刻点头,“这是糁,这是糁。”从此,这道味道独特的汤,也有了一个独特的发音“sá”。“糁”字分开写作“米参”,关于这“糁”字,当地则流传着另外一个故事,这故事相传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有关。

      话说东晋时期有一对夫妇逃荒到琅琊,遇到王羲之,受到其数次接济。有一日王羲之生病卧床,这对夫妇为报恩情就将家中唯一的老母鸡杀了炖汤,并在汤中加入了几味中药。照看火候的丈夫因为太累睡着了,一锅鸡汤也因此被炖糊。为中和难看的颜色,妻子便在鸡汤中加入了一些麦仁和水,再次炖熟后送给了王羲之。喝完鸡汤的王羲之顿觉神清气爽,有感于鸡汤的神奇功效,颇有兴致地提笔写下“米参”二字,意为“米做的参汤”。“米参”二字流传到后来,二字被合为一个,也就成了现在的“糁”。

三、讲究的“糁”汤


      传承千年的“糁”汤不仅味美可口,营养丰富,而且有祛风、驱寒、开胃等功效,孔子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熬制“糁”汤对原料、火候,甚至使用工具都有严格的要求。古代熬制“糁”汤,必须要以柏木或杉木甑为主要容器,今人虽然因为成本选用价格较为低廉的“铁锅”或者“陶缸”,但是熬“糁”用的锅盖仍旧尽量选择柏树木,烧汤的柴火也要用果树木,只有这样才能做出原汁原味的“糁”来。

      备好容器之后,就要熬制“糁”汤,熬制需要经过选料、制汤、成糁三步,整个过程要历时两天。糁的用料以肉、麦米、葱、姜、五香粉、盐、面粉等为主。先将鸡、牛肉、羊肉或猪肉分别洗净,滤去血水,配上适当的调料煮熟,肉煮熟后必须凉透,放入冰柜备用。然后制汤,糁的精髓在汤上,制汤选用肉骨头配上适当香料,煮到汤清而味浓时将炉火封闭。

      煮“糁”讲究炉火不灭,熬制一夜的汤底,不腥不膻,浓香诱人。第二天凌晨将炉火捅开,开锅后将骨捞出,先下入葱、姜,后将盐、胡椒粉、五香粉等搅拌后一并入锅,开锅后放入面粉煮熟。面粉的分量非常重要,不能太稀也不能太稠,稀则清淡寡味无法果腹,稠则粘腻封喉,无法爽口。
四、“糁”香余韵
熬煮完成的“糁”汤,却还并不是工序的最后一步,喝“糁”时更见“糁”汤师傅功力。饮用时,将味精放入搅拌。在碗中放上肉片或肉丝,用糁汤浇上,点上少许酱油和醋,便成了汤薄味浓的“糁”汤。这还不算完成品,最关键的是“冲蛋花”。

      “糁”汤中的蛋花不是煮熟,而是用滚热高汤直接冲开。为了避免留下生蛋的腥气,师傅得有足够臂力和准头,把煮沸的高汤举到半米高空,手腕一扬间,沸汤如飞流瀑布急冲直下,原本还是“生”的蛋液,瞬间变成蛋花,散落在汤中,配上绿色的香菜,才真正成为了色香味俱全的“糁”汤。

      在山东的临沂等地,“糁”汤已经成为必备的早餐,尤其是秋冬季节,早起走到街边,小地桌,白瓷碗,三五人一桌,一人一碗热“糁”,配以油条、烧饼、油饼、蒸饺等食用,简直是绝美的早餐享受。在岁月的河流中传承下来的“糁”汤,味道鲜美,以至于让人念念不忘。

关不完的医馆,

开不完的糁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删除)

参考文献
[1]李恩维.糁之香[J].农业工程技术,2015.
[2]李鹏.罗庄的“糁文化”[J].商周刊,2012.
[3]丁沂璐.说“糁”[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6.

撰      稿:王舒
图文编辑:王舒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hkXfHRtZ4U8KHLsAu2vLzg

TOP

【非遗之窗】中国传统文化之祭礼(11.03)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是华夏礼典的一部分,是儒家礼仪中的重要部分,“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古人通过一系列具有象征意义的行动或仪式来祭祀神灵、先祖,表示尊崇并祈求护佑,并由此构成了一套完备的祭祀仪礼,传承千年,经久不衰。2019年11月1日,沈阳市尚氏家祭仪式传承人尚世阳走进辽宁大学民俗学课堂,为同学们讲述传统家族祭祀仪式。

      尚世阳,沈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尚氏宗族家祭仪式】代表性传承人。

      课堂上尚老师对尚氏家族祭祖仪式进行了详细介绍。

一、祭祖仪式的历史


      尚氏家族所祭祀的先祖是清初平南王尚可喜。康熙年间,尚可喜被晋封为平南亲王。康熙十五年,尚可喜在广州去世。据其遗愿,康熙皇帝派人将灵柩运回故乡海城,并出资为其修建陵园,赐谥曰“敬”字。在海城敕建了平南敬亲王专祠。同时康熙皇帝为了方便尚氏后人敬祀祖先,在北京也敕建了“敬亲王祠”。从那时起,尚氏家族就在不同地区,同一时间,按照相同仪式,共同祭祀尚氏祖先。
尚氏家祭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上半期。后来,陵园遭到破坏,祭祀活动中断。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尚氏家族编修了六修《尚氏家谱》,之后逐渐恢复了祭祀活动。刚刚恢复的祭祀活动仪式较为简单,跪拜上香。2006年,制作了祭祀服装、祭祀仪仗,逐渐恢复了传统祭祀仪式。2012年尚氏家族的祭祖仪式被列入沈阳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二、祭祖仪式的时间规定


      据祖训记载,尚氏家族一年共有八次祭祀。每年的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是固定的春秋两祭。由朝廷派官员祭祀(称为官祭)。其余六次祭祀为各家族族祭,祭祀对象为尚可喜的父、母和妻妾,尚可喜以及尚可喜后代各房支的房主,每年的正月十五为初祭,腊月二十七为终祭。


三、祭祖的程序和步骤


      尚氏家族祭祀仪式总体包括七大部分,分别是迎神、初献、亚献、终献、撤馔、送神、分胙。


      迎神,包括击鼓、净手、恭请神位、敬烛、敬香、敬供品、献帛、祭拜等七个步骤。根据尚氏家族记载,在开始祭祀前,要击鼓三通,宣告祭祀正式开始。祭祀人员进入祭祀场地,净手后才能开始仪式。将供奉的神位牌前的挡板提起,露出神位牌。接着点燃香烛,敬奉供品,按清朝的会典规定,供品不得超过二十四样,用“少牢”猪、羊二牲。祭拜人将帛放在供桌上,按顺序磕头,行二跪六叩之礼。这一过程中要吹奏《迎神乐》,乐生在人数上也有一定的限制(10人),不能僭越。

      初献礼,包括敬爵、宣读祭文、祭拜三个步骤。在宣读祭文时祭拜人都要跪听。乐队奏《初献乐》,六佾舞人员跳《初献舞》(舞生为三十六人,共计三十二个动作)。

      亚献礼,是可以选重要的人敬酒,祭拜。在这过程中,乐队奏《亚献乐》,六佾舞人员跳《亚献舞》(共计三十二个动作)。


      终献礼,同亚献礼相似,选择重要的人敬爵祭拜。这时乐队奏《终献乐》,六佾舞人员跳《终献舞》(共计三十二个动作)。


      撤馔,即将供品撤下,把祭文、帛、拿到焚香炉前焚烧,乐生奏《撤撰乐》。


      送神,所有祭拜人员跪下磕头,将神位用红布蒙上,恭送神位,奏《送神乐》。


      分胙,即参与祭祀人员坐在一起分食祭神之肉,共享祖先带给的福气。

四、与传统祭祀礼仪的不同之处



      第一,在祭祖中,融入了许多满族成分。如跪拜时需要打袖。


      第二,历史上的传统祭祀活动是没有女子参加。而如今尚氏祭祖不仅有女士参加,而且更成为重要的组成。


      第三,供品的选择。是少牢的祭礼,有猪、羊等二十四道。


      家族祭祀这一社会习俗负载了十分丰厚的精神内涵,联系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诸多范畴,经过千百年间无数代际的传承,已经作为一种精神和感情的遗传基因,作用于民族的精神发育过程。《论语》中有“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祭祖一方面表达了子孙对祖先的敬重与思念,希望祖先庇荫后辈,保佑家族昌盛,彰显着儒家的孝道文化内涵。另一方面,每年例行的祭祀仪式,通过祖宗的名义联络族人的感情,通过血缘认同达到组织认同,从而使家族内部团结。此外,在现代化文明建设中,祭祖仍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意义。首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文化的重要体现就是中华民族的祭祀礼仪,可以通过祭祀唤醒中国人内心的孝道精神,传承孝文化。其次,祭祀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整合功能,加强了社会成员之间的团结,维护着社会的稳定。

      通过这节精彩的非遗课,同学们不仅深入了解了传统祭祀仪礼文化,还近距离接触了传统文化的仪式过程,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孝道礼仪的丰富内涵与家族文化的凝聚力。同时也增强了我们文化的自信力,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而不懈努力。

撰      稿:朱妍 胡佩佩
图文编辑:朱妍 胡佩佩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qi3WOb-RHNaAC2E6QKuMnw


[ 本帖最后由 凉爽的夏天 于 2019-11-9 21:38 编辑 ]

TOP

【非遗之窗】中国传统文化之祭礼(11.03)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是华夏礼典的一部分,是儒家礼仪中的重要部分,“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古人通过一系列具有象征意义的行动或仪式来祭祀神灵、先祖,表示尊崇并祈求护佑,并由此构成了一套完备的祭祀仪礼,传承千年,经久不衰。2019年11月1日,沈阳市尚氏家祭仪式传承人尚世阳走进辽宁大学民俗学课堂,为同学们讲述传统家族祭祀仪式。
      尚世阳,沈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尚氏宗族家祭仪式】代表性传承人。


      课堂上尚老师对尚氏家族祭祖仪式进行了详细介绍。

一、祭祖仪式的历史


      尚氏家族所祭祀的先祖是清初平南王尚可喜。康熙年间,尚可喜被晋封为平南亲王。康熙十五年,尚可喜在广州去世。据其遗愿,康熙皇帝派人将灵柩运回故乡海城,并出资为其修建陵园,赐谥曰“敬”字。在海城敕建了平南敬亲王专祠。同时康熙皇帝为了方便尚氏后人敬祀祖先,在北京也敕建了“敬亲王祠”。从那时起,尚氏家族就在不同地区,同一时间,按照相同仪式,共同祭祀尚氏祖先。


      尚氏家祭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上半期。后来,陵园遭到破坏,祭祀活动中断。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尚氏家族编修了六修《尚氏家谱》,之后逐渐恢复了祭祀活动。刚刚恢复的祭祀活动仪式较为简单,跪拜上香。2006年,制作了祭祀服装、祭祀仪仗,逐渐恢复了传统祭祀仪式。2012年尚氏家族的祭祖仪式被列入沈阳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二、祭祖仪式的时间规定


      据祖训记载,尚氏家族一年共有八次祭祀。每年的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是固定的春秋两祭。由朝廷派官员祭祀(称为官祭)。其余六次祭祀为各家族族祭,祭祀对象为尚可喜的父、母和妻妾,尚可喜以及尚可喜后代各房支的房主,每年的正月十五为初祭,腊月二十七为终祭。


三、祭祖的程序和步骤


      尚氏家族祭祀仪式总体包括七大部分,分别是迎神、初献、亚献、终献、撤馔、送神、分胙。


      迎神,包括击鼓、净手、恭请神位、敬烛、敬香、敬供品、献帛、祭拜等七个步骤。根据尚氏家族记载,在开始祭祀前,要击鼓三通,宣告祭祀正式开始。祭祀人员进入祭祀场地,净手后才能开始仪式。将供奉的神位牌前的挡板提起,露出神位牌。接着点燃香烛,敬奉供品,按清朝的会典规定,供品不得超过二十四样,用“少牢”猪、羊二牲。祭拜人将帛放在供桌上,按顺序磕头,行二跪六叩之礼。这一过程中要吹奏《迎神乐》,乐生在人数上也有一定的限制(10人),不能僭越。


      初献礼,包括敬爵、宣读祭文、祭拜三个步骤。在宣读祭文时祭拜人都要跪听。乐队奏《初献乐》,六佾舞人员跳《初献舞》(舞生为三十六人,共计三十二个动作)。


      亚献礼,是可以选重要的人敬酒,祭拜。在这过程中,乐队奏《亚献乐》,六佾舞人员跳《亚献舞》(共计三十二个动作)。


      终献礼,同亚献礼相似,选择重要的人敬爵祭拜。这时乐队奏《终献乐》,六佾舞人员跳《终献舞》(共计三十二个动作)。


      撤馔,即将供品撤下,把祭文、帛、拿到焚香炉前焚烧,乐生奏《撤撰乐》。


      送神,所有祭拜人员跪下磕头,将神位用红布蒙上,恭送神位,奏《送神乐》。


      分胙,即参与祭祀人员坐在一起分食祭神之肉,共享祖先带给的福气。


四、与传统祭祀礼仪的不同之处


      第一,在祭祖中,融入了许多满族成分。如跪拜时需要打袖。


      第二,历史上的传统祭祀活动是没有女子参加。而如今尚氏祭祖不仅有女士参加,而且更成为重要的组成。


      第三,供品的选择。是少牢的祭礼,有猪、羊等二十四道。


      家族祭祀这一社会习俗负载了十分丰厚的精神内涵,联系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诸多范畴,经过千百年间无数代际的传承,已经作为一种精神和感情的遗传基因,作用于民族的精神发育过程。《论语》中有“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祭祖一方面表达了子孙对祖先的敬重与思念,希望祖先庇荫后辈,保佑家族昌盛,彰显着儒家的孝道文化内涵。另一方面,每年例行的祭祀仪式,通过祖宗的名义联络族人的感情,通过血缘认同达到组织认同,从而使家族内部团结。此外,在现代化文明建设中,祭祖仍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意义。首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文化的重要体现就是中华民族的祭祀礼仪,可以通过祭祀唤醒中国人内心的孝道精神,传承孝文化。其次,祭祀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整合功能,加强了社会成员之间的团结,维护着社会的稳定。


      通过这节精彩的非遗课,同学们不仅深入了解了传统祭祀仪礼文化,还近距离接触了传统文化的仪式过程,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孝道礼仪的丰富内涵与家族文化的凝聚力。同时也增强了我们文化的自信力,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而不懈努力。


撰      稿:朱妍 胡佩佩
图文编辑:朱妍 胡佩佩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qi3WOb-RHNaAC2E6QKuMnw

TOP

【田野随笔】东陵民间皮影 | 一个人的独角戏(12.30)

      皮影艺术,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发祥于陕西、山西、河南交汇的黄河流域,逐渐流行于中原大地。东北的皮影艺术,源于辽金,兴盛于清代,清代直至清末民初,是东陵乃至沈阳一带皮影艺术流行的兴盛时期,很多皮影艺人子承父业,数代相传,能人辈出。在盛行时期,东陵的山乡、村镇、左邻右屯,大大小小的皮影戏班比比皆是。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婚宴嫁娶、添丁祝寿等,都少不了搭台唱皮影戏。农闲时节,常常通宵达旦,演上个十天半月。

      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陵民间皮影”代表性传承人的顾景恩,十八岁时拜辽沈地区著名影师高祥为师,学艺三年。如今,皮影制作及表演样样精通,并拥有十余部传统皮影名卷、影人,带领“景恩皮影剧团”活跃在东陵山乡、村屯。即便是在全国范围内,像顾景恩这样集制作皮影、操纵皮影、演唱皮影戏于一身的老艺人,也不多了。他的儿子顾鹏飞,自幼就特别喜爱父亲雕刻的皮影人,由于耳濡目染和父亲的口传心授,他也掌握了皮影技艺。另外,在东陵地区的皮影名家还有丛雨滋、关世文等。

      “那年头,皮影演出风光得了,我师父的舅舅那时在北市场演出,最有名望。”一说起皮影戏当年演出的盛况,皮影艺人顾景恩原本暗淡的神情忽然之间便有了生气,眼睛里闪动着抑制不住的兴奋。现年68岁的他,临时租住在位于沈阳城郊浑南新区的一个新建小区中。

一、“以前翻影书,不能用手,得用竹签子”


      顾景恩打开他的大木箱,就像打开了藏着珠宝的盒子一样,各种造型的影人和动物扑面而来,常常令在场的人惊叹不已。精雕细刻的影人,形态各异,美轮美奂,侧脸上发髻和脸部纹路细致入微,栩栩如生,各色人家的摆设,从宫殿上的龙椅、富贵人家的梳妆台,到穷苦人家的桌子椅子,一应俱全;刀枪剑戟,斧钺刀叉,样样不少。顾景恩看着这些影人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目光中满是喜爱。

      “这是我一辈子的心血。”“文革”时顾景恩和师父烧掉了不少皮影和影卷,还有一大部分熟好的皮子。“现在回想,真是心疼啊!”顾景恩介绍说,自己入这行50多年了,如今落下一身毛病,颈椎不好,关节也疼。说着他向我们展示他的右手,食指关节处一个凸出的大肉疙瘩格外醒目,“没办法,年轻时就好这个。”顾景恩叹口气。

      顾景恩的儿子顾鹏飞小心翼翼地往外拿皮影,一边拿一边告诉我们这里面的规矩和禁忌,“二师兄”要压箱底,“大师兄”要放在上面,这样才能镇住里面的妖魔鬼怪,开场演皮影戏时,台子不能冲西,这样对艺人不好。开场前锣鼓一响,“大师兄”要先出场开道,否则演出不顺利。

      “大师兄”、“二师兄”是辽沈皮影中两个制作特殊的影人,他们一大一小被皮影艺人称为“大师兄”和“小师兄”或者“二师兄”,其造型都是一只手特大如蒲扇,另一只手特小而呈X状。看起来像独臂,有些地区干脆就是独臂造型。他们不在任何戏中担任角色,却可以随时出场,担负着主持人兼插科打诨的角色,开场和休息时即兴地来上几句,活跃现场气氛。每当演出结束后,一般的影人都要卸下头楂,放到箱子里,而这两皮影人却从不许摘头楂,以示永远不死,在有些地方要把它们放在影箱的最上层,有些地区要“大师兄”放最上层,“二师兄”垫底。

      他看我们用手翻看着顾景恩保存下来的影书,笑着说:“现在改革了,我爸学影那会儿,师父都不能用手翻书,得用竹签子,这是一种尊重。为什么,因为有讲究,皮影戏是替上方说话,传经布道。”
制作皮影工序很复杂,从选皮、泡皮、熟皮、晾皮、择皮、描样、雕刻、浆洗、晾晒,到着色、熨烫、上油、连缀等需要十几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一整套独特的操作手法,刻刀一下去,就不能更改了。经过千辛万苦制作出的每一部皮影作品,都倾注了皮影艺人大量的心血。学习皮影,与皮影相伴,顾景恩一坚持就是50多年。

“现在年轻人心忙,沉不下心来学这个。我就是从小爱好这个,一专到底,所以研究成功了。那是下了这个决心,要不然,坚持不下去,这腰也疼,累眼睛。有不少学员,干了两天还行,哎,挺好,说这古老艺术我要传承下去,可没学几天,这疼那疼的,闹心,学不下去了。做皮影得下定决心,一定把它完成,才能做成。我师父告诉我,你会抠,还得往里悟,这回那地方没抠好,下次往心里去,这样才能越抠越好。”

      顾景恩手指着刻刀,说这都是他手工做的。过去皮影艺人的刻刀都得自己做,不买,用的都是好钢。每一个刻刀的木柄都是纯手工打磨的,有螺旋形的,有的还刻着花纹,以今天的眼光来看都是非常精致的。

二、“我是第六代传人”


      “我是第六代,我师父叫高祥,过去在辽沈这一带也算是宗师辈的了。”顾景恩说起师父还是心存敬意,他手中珍藏的师父的照片是一张一寸黑白照片,照片中的老人秃顶,目光有神。

      “我学的皮影是从河北传过来的,我师爷清末民初在沈阳北市场落脚,开场演出,当时在北市场盛极一时。到我学习皮影的时候,我师父已经不在北市场演出了,主要是走村镇演了。那时他和唐山皮影老一辈还经常交流。”拜师学艺是传统的皮影传承方式,顾景恩师出名门,但拜师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

      还是十二三岁的少年时,顾景恩就被家乡周边的皮影戏演出深深地迷住了。那时,他一边看皮影一边暗想,要是我也能抠影,该多好啊。找到师父门上,师父却拒绝收徒。好在母亲和师父高祥是同乡,有点远房亲戚关系,便三番五次地上门拜师。

      “我师父说,学这没用,年轻人学点别的,我这是没有办法。可我那时听不进去,就想学影。”师父高祥没有办法,就出了一道难题给顾景恩,给了他一块皮子,让他回家先刻一个影人,如果刻得好,通过他这一关,就收他为徒。

      “那时也没有刻刀,就用锯条磨成刀刻,心想关键就这一回。”顾景恩花了几天的时间刻了一个花旦的影人,师父一看挺好。从此,顾景恩跟着师父到处演出,闲暇时间,师父就教顾景恩怎么画影、刻影、上色等。学成之后也穿行于乡间村落,跟着皮影班子到处演出。

三、光影之间:一个人的皮影戏


      有相知的朋友或者铁杆粉丝探访,顾景恩有时会展示他的临时舞台。堆在墙脚的两根长木头条,中间卷起来的是白布。借着窗户射进来的阳光,一个彩色的影人在临时搭建的皮影幕布后面,立刻活灵活现起来。顾景恩说,一般演戏都要8个人,都是以前的老伙伴们,在另一个小区住,那个小区是他原来所在的村改造后的回迁楼,每次演出都要回去找这些老伙伴,每次演出每人都要给300元的出场费。“这几年身体不好,嗓子也不行了,唱不动了。”顾景恩落寞地说。

      顾景恩有一个小本子,记录着从2006年顾家皮影班子成立到现在演出的时间和场次,多是应文化馆之邀,或是完成上级文化部门的任务所进行的表演,数了一下共10场演出。顾景恩说跟着他的那些鼓乐班的老伙伴,每次出演要给他们300元,而每一次演出有些是义务的,没有酬劳的,有些即使有酬劳,最多的一次就2000元,都不够付给伙伴们的出场费了。
顾景恩的本子上有一页写着:“2013年8月3日,省文化厅主办,桃仙故里专题片,录像。晚6点30分——10点止。参加演员8人,观众10人。全场叫好声一片。”

四、“你能保存就保存,不保存,等我老了,我就带走。”


      皮影早已风光不再,它的衰落已是不争的事实。皮影艺术何去何从,这让顾景恩很苦恼。他不甘心,“不能到我这断了,我是第六代,我得把它传承下去。”顾景恩的儿子顾鹏飞,今年刚好40岁,从小受父亲的耳濡目染,学会了皮影手艺,如今也是沈阳市浑南新区的皮影艺术传承人。“我是可怜我爸。”说着他冲父亲笑笑。

      相对于传承,皮影的商业化问题,也是困扰顾景恩的一个苦恼。看着一些做皮影的把皮影做成工艺品卖,他始终不理解,想不开。“那整个楞地把古老艺术都歪曲了,这玩意得原汁原味的,老祖宗留下的,咱得保护,传下去,不能让它变成工艺品,咱们唱是传承,他们把它当商品,我总觉得不对,不能把它当工艺品玩。”

      顾景恩介绍,十五年前,有人专程来他家要高价收购他的皮影,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我说不卖,我一生的心血就是抠这些东西,得传承下去,他说你要多少钱给多少钱,我说那我也不卖。这东西得传下去,落我儿子手他再传下去。”顾鹏飞低声和我们说:“我们家皮影始终没有拿去做装裱,老头说,你能保存就保存,不保存等我老了,我就带走。”

      “我现在不图别的,就希望能把它发扬光大,把它传承下去,别到我手失传了,我是第六代。还得往下传啊。”在顾景恩的心里,皮影是他倾注了一生的心血,是几辈人的坚守与传承,是他们不改初衷的信仰。“素布方寸间,光影几重天,谁解其中味,痴心五十年。”这是顾景恩五十年光影人生的真实写照。

(图片由隋丽提供,摄影:小舟)
此文转载自《金卡生活》2014年5月刊。

补记


      皮影人的故事还在继续,如今顾景恩和顾鹏飞依然在坚守着皮影老手艺,经常深入社区和学校进行演出,在艺术表现上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

撰      稿:隋    丽
图文编辑:刘    波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3_O3y_VoNih4W5y0FCZzeg

[ 本帖最后由 凉爽的夏天 于 2020-1-5 15:19 编辑 ]

TOP

【田野实践】2020年辽宁沈阳于洪区静安村祭天祭祖活动札记(1.15)

       2020年1月12日,沈阳市于洪区静安村举办了满族过大年祭祖祈福活动。这一活动是对过去的一年里风调雨顺,百姓安康进行总结,同时也是祈愿可以在新的一年里祖国繁荣昌盛,民族团结,国泰民安。在这天,辽宁大学民俗学调研团队,也来到这里对静安村的祭天祭祖活动开展了田野调查。
       静安村是沈阳市的一个满族聚居村落。村内有满族、锡伯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其中满族人口占少数民族人口数量较多,2018年6月,沈阳满族联谊会静安堡分会正式成立。2018年9月12日正式批准成为静安满族村。其中静安村的“沈阳满族传统节日习俗,满族祭神、祭天典礼,沈阳满族那氏家祭”,三项传统文化项目被列入沈阳市于洪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一、静安神堂


       静安神堂坐落于一所传统的满族农家小院中,院子的东南方立着索罗杆,东南角还栽着一棵小柳树。屋子的南墙外面供奉天地神牌位并设香炉。院子里挂着灯笼彩旗,贴着对联和福字,充满了浓浓的年味。

       神堂屋里的北墙上挂着当地村民的老照片,南边是炕。满人以西边为尊,祭坛就在房间的西侧。在祭坛一侧的墙壁上挂着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画像,下面的神龛内供奉高宗纯皇帝钦定之《钦定manz**祭神祭天典礼》和《八旗manz**氏族通谱》。祭坛上摆放着祖宗板,祖宗板的两侧分别是香烛和香筒。神牌前摆放着传统满族焚香用的香碟和汉族用的香炉。此外还有白酒和米酒,打糕等祭品和筷子。在神坛最外侧的两端放着两只神铃。


二、祭天祭祖仪式程序


       1.请神
       仪式活动的第一项就是请神。由喜登萨满为两位主祭萨满穿神衣,带神帽,系腰铃后开始敬年息香。萨满们边唱神词边摇晃腰铃,走在村民旁边,由村民给灶神、门口、屋外天地神的香炉上香,上香之后再回到祖宗板前磕头。敬酒,再磕头。萨满用筷子沾酒洒出去,接着给神敬酒。萨满唱请神词,后要跪在门口请神,请神纳祭。


       2.领牲
       请神后,萨满休息了一段时间,便开始准备摆桌子领牲。杀猪的伙计将猪从外面抬到桌子上,让猪头面向神位,肚子朝南,用红布条把猪的左前腿缠上,取吉祥之意。萨满唱诵神词,领牲。由萨满把白酒灌进猪耳朵,猪耳朵动了就代表着神接受了祭祀。萨满大喊“领牲”,领牲这一仪式就算完成了。


       3.跳肉神
       把猪解剖后要进行的是摆件,分成八个部分抬回神堂中。同时猪的一些杂碎也会留下来放在一边。这既意味着向祖先供奉的是从头到尾的整头猪,又为下面祭天仪式所需要。而后萨满开始唱神歌,跳肉神。
       4.祭柳
       祭柳也叫祭祀佛多妈妈。佛多妈妈是掌管生育的女神,祭祀佛多妈妈可以祈子祈福,保佑孩子健康成长。萨满将子孙绳从佛多妈妈袋里取出,一头系在祖宗板,另一头系在屋内门口已经挂好的柳枝上。柳枝旁摆上小桌,小桌上的碗中装有水团子。在场的孩子们或是结婚后无子的女人都可以坐在炕上以取求福求子之意。


       接着举扬神箭祭礼。萨满举起箭触碰羽毛部分并用神箭上的麻线触碰柳枝,然后将箭竖立放置,继续击打神鼓。这时希望得到福气的孩子需要跪下来,萨满用神箭触碰小孩的头部。男孩行跪礼,女孩行扶鬓礼。


       5.祭天
       祭天则需要将跳肉神时的猪杂碎掺着稻草绑在神竿上先放在桌上。然后由喜登萨满为主祭萨满带神帽递腰铃。主祭萨满向神杆撒五谷杂粮,这一过程需要告祭三次,每说完一次就撒五谷杂粮一次。喜登萨满和另一位萨满则在旁边击神鼓。撒完五谷后还要撒水。最后将神杆放在门口南侧的木栏上,祭天仪式就结束了。


       6.祭祖先
       祭天后下一步便是祭先祖。萨满首先把西面神坛上祖宗板用红布蒙起来,然后开始准备祭北墙,在北炕上准备香烛供品,祭祀自家先祖。最先叩拜的是整个村里面辈分,年纪最大的长者。老人先向祭坛三叩首,后又向北炕摆供处三叩首。一位接着一位,村民按照村子里面的辈分相继叩拜。


三、满族特色才艺表演


       在神圣庄严的祭祀仪式结束后,由静安村满族村民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台文艺演出。向客人们展示满族特色的歌舞表演及才艺互动。现场气氛十分活跃,大家都在拍手叫好。


       祭祀活动作为人们与祖先之间情感沟通的一条纽带。缅怀先祖,祭天祭神不仅增强着民族的文化自信心,而且也加强了家族成员间亲属认同感。通过举办祭祀仪式号召着子孙们寻根溯源,共同祝愿祖国国泰民安,民族团结。以此构建民族的文化记忆,对于维护民族团结,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图片来源:邢天月)
撰      稿:朱妍
图文编辑:朱妍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H9a3Sv-6LlTXJWJ_ZbXN6g

TOP

【岁时节日】[乌丙安]与年画的故事(1.23)

       年画是一种平民艺术,是年俗的一部分,没有年俗就没有年画。我们讨论年画的前提,是谈年俗。我希望人人都应该知道,年画是老祖先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离不开的生活方式。我给大家讲讲这里面的故事。

  六十岁以上的老先生们都会记得年画与年的事情。“一进腊月就是年”,从清代以来,年是从阴历十二月就开始了。全世界唯有中国使用元旦来表示新年第一天,辛亥革命以后把公历一月第一天叫“新年”,也叫“元旦”,其实是很可笑的,因为完全没有故事和内涵了。我们原来是要到农历正月初一,才叫元旦的。很多年轻人在公历1月1日那天说“新年快乐”,我并没有什么触动。真的到了除夕夜、正月初一,我却会不由自主地思考反省今年我所做的事。

一、“年”和“节”是两个概念


  我们现在对“年”和“节”这两个概念模糊不清,一概称之为“节”,现在都说上“春晚”,没提我们要“过年”。但是又很奇怪,几位靓丽的帅哥美女主持人又是向大家说:大家过年好!我们给大家拜年啦!这时为什么不说“春节好”呢?

  因为你血脉里面有个“年”的情结在流淌着,是跟西历无关的。

  中国过年的年期是从腊月到正月十五,从喝腊八粥开始,人们就开始忙着扫尘、请香、祭灶、办年货、封印、写春联……除夕这天,家家户户都要贴上春联、门神,地方官要在那天家家户户巡查,必要时还要动用财政救济款给穷困人家贴好。到半夜放完鞭炮后,就要请神、祭祖、守岁,清晨小孩子们则拿着本子去抄对联。“年”的氛围就是在这些活动中慢慢变得红火起来的。

二、年画是一本百科全书


  我三岁开始就跟着大人去逛年画市场,后来,更是把一年零花钱都攥着去买喜欢的年画。年画里的神像很多,农业文明的国家,粮食的生长离不开阳光、雨露、雷电等,所有一切都是大自然馈赠的。它跟西方后来的一神教不同,它宁可信万神之能,也不信万能之神。有供奉土地的土地神,有粮仓上供奉的仓神,有井台上供奉的龙王,有牲畜棚上供奉的牛王、马王,有祈福的福禄寿三星,有辟邪的钟馗,有管理生活的灶王……对此我是有敬畏之心的。

  在我的童年里,各种各样的年画合起来就是一本百科全书,既有神明、传说故事,又有人间生活万花筒的色彩。你想看大上海吗?年画里就有刻外滩的景象,大洋楼、外国人牵着狗、老爷车。就像现在的年轻人玩电脑一样,我们在年画里接收外界信息。

  年画市场没有受到经济社会不利风气的影响,所有的年画里面,感情都是积极向上的,不宣扬追逐名利、金钱的观念,而是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或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等。我小时候第一次买年画就是二十四孝图,现在仍然历历在目。当然并不是要现在的孩子仍然学习“赤膊”喂蚊子,“卧冰”求鲤子,而是要培养孩子孝敬父母的观念。这些就是年画背后的信仰里,有关道德情操、人性高尚的故事。年画引导我们什么呢?天主宰着生死,地孕育着万物生长,人依赖天地规律而生存,所有一切都是天地和祖先所赐,所以要学会感恩,感天谢地,敬拜祖先,天地人三方合一是中国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如果没有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哪来国富民强,哪有国泰民安。这是五千年农业文明的主题。

  过年时不要什么都加“快乐”,是要“大吉”,中国年的前半时期是很严肃的主题,敬天祭祖,之后才辞旧迎新,进入喜庆欢乐。

三、过年不仅仅是“狂欢”


  很多媒体采访我的时候常会问,城市里过春节为什么就这么没有年味呢?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没有丰富的内涵。只有把年的内涵讲清楚了,我们才能讨论年画。“年”是什么,是“驱邪禳福”,喜庆、吉祥、平安、团圆、长寿、富贵……这些都是年的意蕴,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和期盼,而这建立在敬拜天地、敬拜祖先的基础上。中国的农业文明是一个苦难民族写成的历史,每一年都有灾,每一年都期盼着美好。农业文明所有的节日都有跟天地、祖先交流的环节,“感恩”之后才是“快乐”。比如,过年为什么要舞狮子呢?为什么会有“点睛”这一步呢?狮子最后为什么要温驯地趴下来呢?不管再穷都要想办法过个好年,这不是穷欢乐,而是期盼。“娱神”之后才是“娱人”。

  很多年轻人不了解这层含义,所有节日都在“狂欢”,这是一种极度消费的象征。不是所有的节日都是狂欢节,还有人世间悲欢离合的情感以及趋吉避凶的愿望。也并非要让人回到忆苦思甜的年,但是,社会要引导现代的人把过年、年画以及其它的元素逐渐联系起来,适应它,再创新、改造它,适应时代的变化。

文章来源:乌丙安.《年俗与年画的故事》,《神州民俗》2013年第200期.8-9.
图片来源于《谁最中国》公众号

图文编辑:武静静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VlzknrQ3wEpiNj4CiSt2Bg

[ 本帖最后由 凉爽的夏天 于 2020-2-2 16:17 编辑 ]

TOP

【岁时节日】江帆、季中扬|天南地北话年俗(1.24)

      2020年1月23日22:27,中央17农业农村频道《大地讲堂》天南地北话年俗节目播出,特邀辽宁大学民俗学专业教授江帆,南京农业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教授季中扬一起谈年俗背后的文化魅力。江帆老师和季中扬老师从一南一北两个角度向大家介绍我国南北的年俗。

  年俗从办年货的讲究说起。江老师提到,过去在农村办年货是大事儿,北方的农村把办年货叫打年纸,或者打年纸捆子。打年纸即香蜡纸马,最开始指向的全都是祭祖的东西,过年最重要的不是我们改善生活,而是买那套祭祖的东西。过年是一个集中消费的时刻,年纸捆子反映的是我们北方乡村过去对办年货的关注。

  为了找寻年味儿,两位老师在节目中从腊月二十三的民俗谈起,为大家介绍了我国南北方的年俗文化。

  腊月二十三,祭灶王。江老师从民谣“二十三,糖瓜粘”说起,以辽东大琵琶村为例,为大家介绍了北方祭灶的仪式和用品。还在节目现场和观众一起品尝糖瓜。季老师为大家介绍了南方的祭灶仪式。

  腊月二十四,扫房子。翻翻身,换换新,有除旧迎新的寓意。

  腊月二十五,做豆腐。江老师认为,豆腐工艺复杂,人们平时不常吃,但过年人们家里会大张旗鼓做豆腐。年前做豆腐,是为年夜饭提前准备食材,而且豆腐同“福”,有求福的意思。随后,季老师也为大家介绍了南方年夜饭提前准备的一些食材。

  腊月二十八,贴窗花。季老师向大家介绍了汉代贴桃符到今天贴门神的演变过程。江老师介绍了北方乡村社会中,春联和福字与人们所有生活场所和空间的紧密关系,比如:鸡架和猪圈都要贴春联。还向大家展示了满族的挂笺以及挂笺与八旗的密切联系。随后,国家图书馆艺术培训剪纸金牌讲师刘立宏跟大家分享了剪纸文化,现场与大家互动并剪纸。

  腊月三十,年夜饭。节目现场,主持人和两位老师就十道年夜饭经常吃的菜,和大家谈论南北年夜饭的饮食习俗。最后,两位老师介绍了南北年夜饭典型的吉祥符号——饺子。季老师谈到饺子是通过特殊子时的一种礼仪的道具。江老师则介绍了东北除夕包饺子的民间传统习俗。

  随后,两位老师谈起除夕祭祖的话题。南方的祭祖习俗比较复杂,各地的时间不一样,祭祖的讲究各地也不一样。北方祭祖的习俗,现在在一些山区和乡村还有这样的习俗,可以说当地农民自然传统的一种延续。江老师根据田野调查,发现很多年轻人特意回家祭祖,认为“我们的传统正在不断地被我们捡拾回来,是心灵上的需要”。

  节目现场,大家还通过小游戏的形式,一起谈论了我们的传统年俗和新年俗。

  大年初一,拜年。季老师简单介绍了南北方饮食的习俗,还谈及戴绒花的习俗。接下来南京绒花非遗传承人向大家展示绒花,并介绍绒花文化。大年初五,北方称“破五”,南方叫“财神日子”。

  正月十五,元宵节。江老师认为元宵节在北方人们生活中有重要的意义,很多在外务工的人,一定要过完正月十五才出去打工。重点介绍了跑黄河这一社火活动,以及跑黄河阵在人们生活中的一些功能性意义。还介绍了满族正月十五放路灯习俗。随后,季老师介绍了南方不同地区舞龙灯,舞狮子的风俗。

  “耍正月,闹二月,哩哩啦啦到三月。”虽然,正月结束了,但是北方人的年味还没有消散。江老师认为北方年味的沿袭都取决于北方的生态区位。

  (图片源于节目视频)

  (《大地讲堂》天南地北话年俗于1月23日22:27中央17频道首播,1月24日10:20中央17频道重播,此外,登录中央17农业农村频道官网可观看。http://tv.cctv.com/v/v1/VIDEH1A9DWirNAjQl2LnX0uf200124.html?spm=C47996.PgDKGLKwdnfm.Espnk5r2SyOz.3(浏览器打开此链接,即可观看视频或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观看视频)
撰      稿:常莹莹
图文编辑:常莹莹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dvJiCO8tj-dwlKMyvmA9KA


[ 本帖最后由 凉爽的夏天 于 2020-2-2 16:39 编辑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