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二十一世纪人类学讲坛(第三届): 微信民族志、自媒体时代的知识生产与文化实践

二十一世纪人类学讲坛(第三届): 微信民族志、自媒体时代的知识生产与文化实践


二十一世纪人类学讲坛(第三届): 微信民族志、自媒体时代的知识生产与文化实践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战略研究院

会议邀请


一、背景:

每个时代都会有这个时代特定的知识生产方式,这个时代也不例外。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自媒体悄然登场,深度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在此种情境之下,人类学发展与自媒体相遇,由此而改变了传统上人类学者只有在长期的田野工作与民族志写作完成之后才可以更为广泛地与同行分享的“慢节奏”的知识生产。
而在可以时时分享的微信民族志书写和表达产生以来,人类学研究的“田野中的工作”(working-in-the-field)在微信朋友圈中得到快速、精准和图像化的生成和传播,由此以异文化为研究对象的人类学家的书写面临一种新的语境,异文化似乎就在此时此地,就在手掌之中。
目前在中国,在“人类学微刊”、“人类学乾坤”、“人类学之滇”以及“天真的人类学家”等人类学取向的专业公众号中,人类学从业者和对人类学感兴趣的人在不断推出各种形式的田野记录、民族志呈现以及经典理论讨论之类的信息量极大的网络自媒体的创造,更有“人类学百人团”、“京城人类学雅集”、“复旦人类学之友”、“中国艺术人类学会微群”、“宗教人类学”、“教育人类学”、“全球中国智库群”、“人类学民俗学交流群”“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以及“民俗和我们的生活世界”等微信群的存在,他们以朋友圈形式塑造着更为宽泛意义上的人类学家专业群体。
显而易见,在今日中国,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学者们凭借着自媒体的技术手段,投入极大的精力,怀着饱满的热情在借助新的人群互动形式在做一种人类学互惠意义的敞开式交流,学者们以及所有对人类学的理念怀有偏好的同仁们,大家在各个微群中时时互动,借此交流信息、分享感受、品评作品、相互交流,形成了中国社会中人类学知识生产的新格局,对此,凡是参与其中的人都会暗自称许。可以这样说,中国社会中自媒体通讯方式的普及以及随之而有的一种文化书写的新形式的微信民族志的出现使原有文化秩序中时空意义发生转变的同时,它也在重新塑造着以研究异文化为己任的人类学学科自身的成长、转型与发展。
“二十一世纪人类学论坛”自2012年4月举办首届会议以来,到这次将是第三次。它是由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牵头主办,并协同全国人类学及相关学科机构合作举办的高端论坛,借此而塑造一个国内外人类学者相互交流的平台。每次“论坛”将紧扣时代的脉搏,设定不同研讨主题,邀请国内外人类学届知名学者、资深学者、年青学者汇集一堂,交流论道,汇成一派。2016年“二十一世纪人类学论坛(第三届)”的研讨主题为:“微信民族志、自媒体时代的知识生产与文化实践”,以期通过这一论题的广泛而深入的研讨,对当今世界自媒体技术对社会文化的后效之于当代知识生产的意义做出一种人类学知识论上的反思,以期倡导未来中国人类学的新趋向、新问题、新模式。

二、论坛筹划:

形式:学术研讨会
时间:10月14日报到;10月15日在北京香山首农宾馆举办一整天的学术研讨;10月16日清晨乘车前往河北兴隆县考察农村电商发展与扶贫减贫并举办现场研讨会
地点:北京香山、河北兴隆县
提交发言摘要截止时间:2016年9月10日,电邮地址:rucesysjrlxjt@163.com
提交论文全文截止时间:2016年10月1日,电邮地址: rucesysjrlxjt@163.com
发放正式会议邀请时间:2016年10月7日
会议内容同时在“人类学与微信民族志”微信群中发布
会议当天将宣布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公众微信号“人类学记事”

三、活动邀请:

1.诚邀对本话题有兴趣的多学科学者、各位同仁汇聚京城,研讨分享。
2.会议原则上将提供落地接待,对能够提供会议全文的外地学者,如有需要可申请城市间交通补助。
3.会后将由我所集结会议优秀论文在高规格学术出版社正式出版。
4.本次会议现提出以下论题供论文提交者参考(但并不限于以下论题,可自由展开,以学术品位为首选标准)

(1)微信民族志的概念、理论与方法;
(2)微信、网络、自媒体研究的新进展;
(3)“写文化”与微信民族志;
(4)自媒体传播中的热点话题与文化研究,比如网红、吐槽、御宅族、网友、“洪荒之力”等;
(5)自媒体与民族志传播方式的新变化;
(6)微信民族志线上与线下的互动;
(7)自媒体时代的城乡分野;
(8)自媒体技术对学者的网络建构及治学行为的影响;
(9)扶贫与自媒体发展;
(10)自媒体、学术引用与学术传承;
(11)自媒体、微信民族志与田野工作(个案、理论与方法)。

四、邮箱联系方式:rucesysjrlxjt@163.com
敬请联络: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
罗士泂:15650717598
朱鸿辉:18487269018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