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清明节(寒食节):专题研究

清明节(寒食节):专题研究


清明节(寒食节)专题研究



大家好!

为了迎接己丑清明节的到来,日前主站──中国民俗学网开通了清明节专题,欢迎大家访问和赐稿:

清明节专题网址 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n/web/index.php?ChannelID=190

如果您有研究清明节、寒食节的论文、文章和调查报告,请以word附件在此跟帖。我们会尽量登上主站。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志愿者工作团队


2009-3-18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张勃辑:清明研究论文目录(部分)

1、        张丑平:《上巳、寒食、清明节日民俗与文学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
本文对宋代之前的上巳、寒食、清明节日的民俗演变和节日文学创作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探讨。 第一章主要论述了上巳、寒食、清明节在宋代之前的演变。在唐代之前,上巳、寒食节作为独立的节日而发展,清明则是一个标记时序的节气。唐宋时期,清明由节气演变为节日。这三个节日的娱乐性逐步增强,活动事项增多,三个节日也呈现出融合趋势。 第二章主要概述了魏晋到唐宋时期上巳、寒食、清明节日文人集会的情况。重点分析了不同时期五个节日文人集会的文化氛围及特点。 第三章论述了上巳、寒食、清明节日中的五个重要活动事项。其中包括上巳节的流枣浮卵和祓禊习俗,寒食禁火、清明赐火习俗,清明节插柳习俗,寒食、清明节荡秋千习俗。本章考察了这几个民俗事项在不同时期的演变发展,揭示了这几个活动事项背后的文化根源,并对这几个节日民俗事象在文学作品中的文学意蕴作了分析。 第四章分析了上巳、寒食、清明节日文学中的民俗心理:共同宴饮的群体体验与独自游赏的心灵感受;春天的乐感意识与节日里的感伤情怀;节日里的审美回忆与记忆中的节日情境。

2、        何海华:《论唐代寒食清明诗》(华中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硕士论文2005)
寒食和清明是唐代重要的两个时令节日,唐诗中有大量的描写寒食和清明的诗篇。寒食和清明之间有区别,但更多的是在民俗活动和文化内蕴上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互为补充,因而,本文将寒食和清明合二为一,并界定一个术语“寒食清明诗”。寒食清明诗在《全唐诗》里远远超过其他节俗诗,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唐代统治者对寒食清明的重视,并因此而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 本文以寒食清明诗为切入点来分别探讨民俗文化内蕴,诗人的情感基调以及其艺术价值。第三章通过寒食清明诗了解其风俗,在考证的过程中得出“该风俗具有历史传承性和时代变异性,且时代变异性显著”的结论,并结合风俗的历史性和诗歌的共时性来论证。节与节之间以风俗的历史性为顺序:唐代沿袭了魏晋时代寒食清明禁烟赐火的风俗,首次在法律的层面上将由来已久的上坟扫墓纳入寒食清明风俗之中,最有意义的一点是唐代在该节增添了众多的官民狂欢的游乐活动,最后一点更具时代特色,也暗合了中华民族一贯蕴涵的趋乐心理。第四章从寒食清明诗中了解诗人的情感。在唐代的寒食清明节,诗歌的情感基调有冷与暖两个。冷代表凄清、寒冷、失意、感伤等种种情感,暖代表欢快、温暖、得意、喜悦等种种情感。

3、        顾宝林:《论宋代清明词》(2008年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传统节日之一,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意象,宋词中不少作品或题目或内容涉及到"清明",其内涵既包含自然的节气和传统文化的节日因素,也染上宋人特有的节日意绪。宋代清明节基本整合寒食、清明、上巳节日在内,相应地宋代清明词也是一个宽泛的集合性概念,包括寒食、清明、上巳节日词;另外为了论述的方便统而归之为宋代清明词。全文分为五大部分:一、引言,交代"清明"之义和宋代清明词的界定;二、春意的清明,节气风物的描绘,即宋词中自然景物的描绘,认为这是节气清明的表征,为节日的清明铺上一层时序背景,是构成节日清明的基础:三、愉悦的清明,节日清明的民俗表现,主要体现它赏春踏青等娱乐性活动;四、感伤的清明,这是宋代词人特有的情绪体验,主要集中在怀人思乡和伤春感时两个方面;五、余论。

4、        唐川子:《试论唐代诗人笔下的寒食节民俗》(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 S2期)
通过对唐代“寒食诗 ”所反映的当时寒食节民俗事象的钩沉 ,及诗人们在寒食节期间民俗心态的探寻 ,粗线条地勾勒出唐代寒食节的民俗生活相;从民俗史的角度为研究和认识唐代文化打开一个小窗 。

5、        罗时进:《孤寂与熙悦──唐代寒食题材诗歌二重意趣阐释》,载文学遗产1996年02期。

6、        张玉娟:《宋代清明寒食词之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硕士论文,2008)宋代清明寒食词是民俗与文学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既反映了我国特定历史时期的民族文化特质,又展现了宋代文士们独有的精神风貌及文化性格。本文力求从节日文化的视角,对清明寒食词中反映出的社会习俗、文化现象、词人的创作心理以及词作的艺术风格进行综合研究,由此分析词这一文学样式在宋时盛行的原因,论析宋代词人创作个性及文化性格的特征,进而全面把握宋词的本质内涵、深层意蕴及艺术特征。 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概述清明寒食节的起源及发展,并对宋代清明寒食节的节日习俗及活动作概括介绍。第二章介绍了清明寒食词的创作概况,对清明寒食词的概念作了明确界定,并从《全宋词》中整理出317首清明寒食词,分析了清明寒食词在宋代兴盛的原因。第三章阐述了宋代清明寒食词中展现的社会习俗及文士心理,剖析宋清明寒食词的人文内蕴。第四章对清明寒食词的艺术特征进行探讨,从艺术风格、艺术手法、唐清明寒食诗与宋清明寒食词的比较中对宋清明寒食词作重点分析。

7、        戴怡:《唐诗寒食考述》载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年 03期
寒食节在中国传统节日中很重要 ,在唐诗中有着大量的描写寒食节的诗篇 ,从中显示出寒食节在唐朝特有的风俗 ,还有文人在这个节日中的种种心态 ,比如 :怀念祖先 ;感慨个人的命运 ;思乡怀友 ;热爱自然以及隐逸情怀等等

8、        曹鑫:《清代至民国时期江苏省清明扫墓风俗研究》,载甘肃农业2006年 11期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它的重要性在于它是生者祭奠死者、怀念亡人的特殊日子。而清明扫墓的风俗更是它是核心,本文旨在阐明扫墓风俗在江苏南北两地所表现的独特差异性。通过对两地差异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到徐淮与苏浙民俗区的风俗特点。

9、        张勃“《论官方与民间合力对寒食习俗的影响》,载齐鲁学刊 2004年 02期
寒食节是我国古代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汉代以来,寒食节或禁而不止,或昌盛于世,或不禁而止,经历了十分复杂的演变过程。寒食节兴衰的历史反映了官方力量和民间力量的相互作用,也在一定范围内反映出这种作用的深度和广度。从寒食节的兴衰可以看出,一项习俗有其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没有行政力量干预时,习俗只取决于民间力量自己的变化,与官方力量无关,但在二者构成特定关系的社会中,一项习俗的兴衰与变迁就只能取决于这两种力量之合力的方向和大小。

10、        林继富:《走出清明节解释的两个误区——兼论杜牧〈清明〉的原真意义》,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 05期
清明节气日的预兆功能是清明节文化形成的基础。清代至民国时期地方志记录的清明节习俗是清明节文化在地化的鲜明表达。在清明节演化过程中,地方知识对清明节文化的形成以及清明节对地方文化体系的建构具有特殊价值,清明节气对清明节文化建构和被建构具有重要意义。将清明节的文化基因和地方知识作为分析框架,杜牧《清明》原真意义便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11、        张勃:《寒食节起源新论》,载《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 03期
寒食节 ,因禁火寒食 ,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个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以往对寒食节的研究多采用研究历史事件的方法 ,考察寒食节这一属于民众生活范畴的民俗事象的历史 ,更多地关注民俗事象的时间 ,关注不同空间、不同时间的民俗事象的相似性 ,注重史家叙事 ,而忽略了对民俗主体———民众———的审视。本文将目光投射在民俗主体上面 ,关注他们的所思所想 ,关注他们如何在历史大背景之中 ,在地方性知识的基础之上 ,在集体无意识之中进行着有意识的文化创造 ,并试图运用以流证源的方法 ,得出寒食节起源实与介子推密切相关的结论

12、        本报记者 殷泓 实习生; 曲一琳; 沈亚军; 史楠 钱建强:《清明节:从“墓祭”之礼到清雅寄幽》,载《光明日报》2006-04-04。

13、        江兴龙; 吴正彪; 张明珍:《论清明节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传承思考》,载《凯里学院学报》,2008年 04期
在阐述清明节与其习俗定义和清明祭祖由来背景的基础上,系统地揭示了清明节的传统文化内涵,并从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除糟粕和有效保护的角度入手,对清明节传统文化的传承方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14、        丁柏峰:《清明习俗及其社会功能》
清明节是最具民族特色,最能牵动中国人的情感,最能反映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念、民俗心理和文化精神的节日之一。鉴于清明节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梳理传统清明习俗,探讨其独特的社会功能,有助于人们对中国年节文化有一个较为全面,较具深度和历史感的把握与认识。

15、        张勃:《清明作为独立节日在唐代的兴起》,载《民俗研究》2007年 01期

16、        黄涛:《清明节的源流、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变迁与功能》,载《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05期
清明节是由“清明”节气、寒食节、上巳节三者融合而成的重大节日,其习俗活动丰富多彩,有祭奠与嬉游两类。该节日历史悠久,有其独特的社会功能,到现代社会仍然很受重视,而在节俗的形式与内涵上有所调整和革新。鉴于清明节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中的重要位置,今天如将清明节设立为公休假日,应是一项很有意义的举措,故提出相关建议。

17、        陈泳超:《寒食缘起:从地方性到普泛化》,载《民俗研究》, 2008年 02期

18、        刘晓峰:《寒食与山西》
寒食的起源问题,是学术界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的热点问题。本文从日本中村乔教授对《荆楚岁时记》的文本考证入手,第一次就寒食研究中的地域性因素进行解剖和分析,认为依据“分野说”,山西(晋)的属星为参星,按照上古星辰信仰有关参商相仇的神话传说,山西(晋)与大火星之间存在对立关系。这种特殊的对立关系,导致山西地方形成了与大火星变化相呼应的特殊的寒食文化。而唐代寒食节地位的空前提高,也和“唐”与参星信仰的潜在关系有一定关联

19、        李锋军:《寒食节插柳节俗探源》
寒食节插柳的节俗由来已久,对于这一节俗的起源及其蕴涵的原始文化意义,历来存在不同的看法和认识,至今难有定论。本文认为:寒食节插柳滥觞于西用初期的"禁烟取火"制度,源自古人对火的崇拜,它是现实生活在节俗中的具体反映。

20、        高专诚:《历史和传说中的介子推与寒食节——兼论寒食节的产生和早期发展》寒食节是为了颂扬和纪念介子推而在历史上逐渐形成的,它既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山西历史文化中的闪光之处。本文拟就寒食节的产生和早期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从历史发展的线索和内在动因,以及民间传说多彩演化的角度提出一些粗浅的观点,以期对于这个重要节日及相关问题有一些更深入的思考。

21、        纪轩文:《清明时节“乱纷纷”——对农村“吃清明会”现象的调查与思考》,载《四川监察》1997年 03期
如今,一种"吃清明会"的古老家族聚会形式又在农村死灰复燃,悄然兴起。据调查,仅垫江县周嘉镇,"吃清明会"的家族就有50多个,该镇某村刘氏家族"吃清明会"共集资3万多元,声势浩大。某乡汪氏家族"吃清明会"也盛况空前……保守估计,全县"吃清明会"的家族在150个以上,多者上千人,少的也有近百人参加。邻近县、市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勿庸置疑,"吃清明会"已成为当今农村相当普遍的社会现象,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令人忧心的社会问题

22、        周淑芳:《清明诗:诗人在春光感召下的风情宣泄》,载《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 02期
清明诗寓有许多诗外的意义,有诗人所特有的身世及个性爱好,有他们的不平之鸣与君国之忧,所谓一诗一世界。有些清明诗可以说是用诗人的血泪写成的,是中华民族崇高的爱国精神的最突出最强烈的表现。优秀的清明诗所提供的审美空间是非常广阔的,它所选择的表象不仅能使人产生有意识的联想,而且也能同时引发人们无意识激情的联想。

23、        习之:《清明过后话清明——关于清明节祭祖怀古的现状与思考》,载《山东消防》, 2003年 04期

24、        陈泳超:《寒食节起因新探》,载《晋阳学刊》1991年 05期

25、        杨根来; 刘晓峰; 杜尚侠:《清明:融入中华民族生命文化的节日》,载《中国社会报》, 2008-03-26

26、        李玉英:《互助农村汉族地区的清明节俗及其发展变迁》,载《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 02期
通过对青海省互助农村汉族地区清明节各种民俗活动的考察,初步探讨了该地区清明节诸种民俗事象所负载的民俗观念,进而通过分析部分民俗事象的发展变迁,认为该地区清明节在保持原有清明节俗基本内容和功能的基础上,由单一性向复合性发展,清明节作为传统节日的色彩更趋浓厚。但这种发展变迁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产物,其本身反映的民俗观念和实际发挥的功能并没有发生变化。

27、        黄涛:《重建清明习俗的文化精神》,载《文汇报》, 2006-04-05

28、        武晔卿:《寒食节、上巳节与清明节合流考》,载《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年 10期

29、        杨琳:《清明节考源》,载《寻根》载1996年 02期

30、        记者; 陶忠辉 实习生; 徐蓓; 武汉大学民俗学家; 徐少舟; 华中师大民俗学专家; 陈建宪; 省民政厅副厅长; 余琳:《清明节,我们怎样过?》,载《湖北日报》 2008-04-03

31、        刘雪枫:《清明节:太阳的节日》,载《21世纪经济报道》2008-04-14

32、        田苗:《旧重庆过节——清明到端午》,载《红岩春秋》2002年 03期

33、        王赛时“《唐代的寒食风俗》,载《民俗研究》1990年 03期  

34、        傅湍薇:《我们需要怎样的清明文化》,载《中国教育报》, 2008-03-28

35、        李晨光:《寒食节考》,载《文史月刊》2003年 04期

36、        甘犁:《年节中的巴渝风•清明》,载《红岩春秋》2008年 02期  

37、        吕清义:《三明市清明节习俗的调查与思考》,载《闽台岁时节日风俗——福建省民俗学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991 年

TOP

[刘晓峰]寒食不入日本考

[摘要]唐代是中国民俗传播日本的重要时期,寒食节当时已为遣唐的日本人所知,但有意识未导入日本。其原因在于寒食与日本的本土文化不相容,在于日本人关于秽的观念。在唐朝作为寒食重要内容的皇帝赐火,因为秽的妨碍,在日本很难出现;在中国给寒食带来强大生命力的扫墓之风,因与秽的观念相矛盾,同样无法影响及日本。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张勃]《寒食节起源新论》,载《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 03期

[摘要]寒食节 ,因禁火寒食 ,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个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以往对寒食节的研究多采用研究历史事件的方法 ,考察寒食节这一属于民众生活范畴的民俗事象的历史 ,更多地关注民俗事象的时间 ,关注不同空间、不同时间的民俗事象的相似性 ,注重史家叙事 ,而忽略了对民俗主体———民众———的审视。本文将目光投射在民俗主体上面 ,关注他们的所思所想 ,关注他们如何在历史大背景之中 ,在地方性知识的基础之上 ,在集体无意识之中进行着有意识的文化创造 ,并试图运用以流证源的方法 ,得出寒食节起源实与介子推密切相关的结论。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何海华]从寒食清明诗看唐代风俗

[摘要]寒食清明是唐代重要的时令节日之一,在唐诗中有着大量的描写寒食清明节的诗篇,从中显示出寒食清明节在唐代的风俗。这些风俗有的是对唐以前习俗的继承,如禁烟赐火,有的是对唐以前习俗的发展,如上坟扫墓,有的是对唐以前习俗的突破,如踏青游玩,还有的是对唐以前习俗的创新,如宴游文会。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节日专题的一点理解

节日专题自清明始,当有好头.

然而,如何将这种专题做成一个真正的争鸣之地,而不只是一种资料汇编?

当然,资料比讨论更有意义.

TOP

回复 6# 的帖子

有些讨论已经出现在发表的文章中,当然我们还需要即时的争鸣。有好主意不妨提出来。

TOP

[刘晓峰]寒食与山西

摘要:寒食的起源问题,是学术界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的热点问题。本文从日本中村乔教授对《荆楚岁时记》的文本考证入手,第一次就寒食研究中的地域性因素做了解剖和分析。作者指出,中国古人认为,在星宿与下界各州郡之间有着特殊的联系,即“分野说”。依据“分野说”,山西(晋)的属星为参星,按照上古有关参商相仇的神话传说,山西(晋)与大火星之间存在对立关系。正是这种特殊的对立关系,导致与大火星变化相呼应的山西地方的寒食。而唐代寒食节地位的空前提高,也和“唐”与参星信仰的潜在关系有一定关联。

关键词:寒食 分野说 参星 山西 唐朝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侯思孟]中世纪早期的寒食节

译稿发表在《民俗曲艺》第100期。由杨玉君译。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06年的一篇小文章

大学时候写的,只是介绍性的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常建华:岁时节日里的中国──寒食与清明

《岁时节日里的中国》 第二部分

寒食与清明

作者:常建华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为节日的寒食与清明,其日期是冬至后一百零五日及其以后第二天。


    寒食的起源及其演变

    说到寒食的起源,和介子推被烧死的故事与乞雨之俗有重要关系。

    汉代蔡邕《琴操》说,春秋时代,晋国的介子推追随亡命的文公重耳19年,曾割自己大腿的肉给重耳充饥,重耳归国后论功行赏,不及介子推。子推于是隐居山西介休山中。后悔的文公呼喊不出子推,不得不放火焚山想逼出他来。但子推宁可抱木烧死。文公哀悼子推,为其断火吃冷饭,以后相沿成俗,令人五月五日不得举火。三国时曹操《明罚令》、晋朝人陆翙《邺中记》也都说寒食断火,起于介子推。

    隋朝杜公瞻《荆楚岁时记》注怀疑这一说法,他说“据《左传》及《史记》,并无介子推被焚之事”。今人研究,介子推的事情最初见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吕氏春秋•介立篇》、《史记•晋世家》等,无焚死之说。焚死的记载见于《庄子•盗跖篇》、《韩诗外传》卷七、刘向《新序•节士篇》等。除《庄子》外,都是汉代的书,而《庄子•盗跖篇》成于秦汉之际,似乎焚死说在这时成立。而由于介子推焚死文公断火的说法,在东汉末蔡邕《琴操•龙蛇歌》才出现。

    日本学者守屋美都雄在《寒食考》(《和田博士还历记念•东洋史论丛》,讲谈社1951年版)中提出,介子推是以报恩教训和对君主消极反抗精神为要素构成的架空的人物,不是实在的人物。但是不仅仅为思维所产生,而有着实际的一些因素。介子推在《左传》中的记载是:“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楚辞•思美人》说:“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悟而追求,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史记•晋世家》中的介子推:“使人召之,则亡。遂求所在,闻其入绵上山中,于是文公环绵上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号曰介山。”据这些记载,介子推在隐居之后或死后,被封绵上的介山。介山(或作绵山)是太原南百公里外介休县南部的山,介子推难道不正是本来的介山的信仰对象吗?介山之神吸收了文公的说法,被封于介山的介子推的传说也就成立了。由介山信仰演成的介子推故事,后来扩大到太原地区。

    守屋美都雄进一步指出,一说介子推死于五月五日,五月五日关于乞雨的事很多,介子推也是和乞雨有关系的人。在说明基于火星出现前的火的禁忌和火星出现之际为乞雨的火的禁忌两个理由方面,引入具有焚死的传说和把乞雨日期五月五日作为命日的介子推,是非常合适的。他关于寒食和乞雨、介子推和乞雨观点富有启发性。

    事实上,改火、分野与参星信仰也是寒食节形成的重要原因。

    杜公瞻注释《荆楚岁时记》说:“《周礼•司烜(xuān)氏》:‘仲春以木铎循火禁于国中。’注云:‘为季春将出火也。’今寒食准节气是仲春之末。清明是三月之初,然则禁火盖周之旧制。”把《周礼》反映的禁火作为寒食的起源原因。基于此,日本学者重泽侍郎在《介子推》(《青木正儿博士还历纪念•中华六十名家言行录》)中指出,乞雨是火禁忌的要素。他就《后汉书•周举传》寒食之事中的“龙忌之禁”指出,此“龙”指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此星与乞雨的云祭关系很深,具有和火不相容的性质。关于改火的季节,和司火的苍龙七宿的心星(火星)的隐现对应,寒食的季节与此大体一致。此外,前面已介绍了守屋美都雄关于断火和雩祭关系的论述。他们关于改火与乞雨关系的论述也给人以很大的启发。

    陈久金也从天文出发解释寒食的起源。认为禁火、出火之“火”是指大火星,即商星,参星和商星是相对的,三月参伏,则意味着火见,也就是火出。自八月至来年二月,黄昏时都见不到大火星,故后人推广而统称为内火。所谓三月火出即是指大火星皆出东方。二十八宿的龙神位于农业生产中最关键的季节,受到人们对大火星的崇拜,便形成民间禁火、出火习俗。然而,正如中村乔所说,由春季论述寒食起源之说,基于魏晋以后的寒食是冬至之后一百零五日进行,这和《周礼》的《秋官•司烜氏》“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夏官•司爟(ɡuàn)氏》“季春出火民咸从之”的时期大略一致。但是,所见寒食风俗最古老的事例是后汉桓谭的《新论》和《后汉书•周举传》,因其在冬季进行,所以应该把寒食的古制在冬季进行作为其起源。

    中村乔还指出,后世的寒食是由山西的地方风俗扩展的,故寒食的起源也应当由此中探讨。认为《后汉书•周举传》所说“旧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龙忌之禁”的龙忌是忌鬼神,指介子推的神灵。并引守屋美都雄的观点:战国末以来分野说流行,使天界的星座和地上的区域对应,山西地区相当参星的分野。因为参星和火星不相容,所以认为参星是守护神的山西地区的人们,对于应该是火星在地上显现的火,有其他地方所无的禁忌观念。进一步明确指出,山西有把参星作为守护神的参星信仰,因此在参星出现的冬季,为了参星而禁忌是火星在地上显现的火。

    基于参星信仰和介子推信仰,中村乔将两者结合,特从禁火和乞雨两方面更为全面地阐述了寒食节的起源。《左传•昭公元年》有一段关于火星和参星关系的传说,接着讲:“山川之神,则水旱疠疫之灾于是乎崇之;日月星辰之神,则雪霜风雨之不时,于是乎崇之。”不时的雪霜风雨系星辰所司。这样一来,暴风大雨大雹属于参星。大约因为参星信仰,禁火以祈丰穰,如果犯此,由于异变田地就要被伤。另一方面,介子推原本被认为是介山之神,关系到水旱。卜辞中山岳是祈雨的对象,介子推的祈雨属性形成焚死的说法。商代有将巫烧死以请雨的习俗。已知寒食的重要因素是为乞雨的火的禁忌,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的求雨法有:“开神山、神渊、积薪、夜击鼓噪而燔之。”是燔积薪以祈雨。可见旱魃(bá)时,属于把巫投其中焚杀以请雨的古俗。介子推焚死的故事反映了这一古老的乞雨习俗,即本来是介山地方镇守神的介子推,随着作为介子推信仰扩大到其他地域,作为乞雨对象的属性被扩大了,同时结合着作为焚巫的习俗传承。另外,到了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一四说:太原“郡东有崖山,天旱土人常烧此山,以求雨。俗传崖山神娶河伯之女,故河伯见火,必降雨救之”。俗传暂且不论,烧山乞雨之俗自古以来见于太原地方,把文公烧山故事的要素求之于古俗是可以的。焚巫、烧山的古俗,无论如何是事关祈雨出现的,由此形成的焚死故事,在此具有了接近火的禁忌的条件,其结合是由于参星信仰衰退。和战国末汉代分野说的流行相反,焚火的风习经过时间的流逝,参星寒食的原意被忘却了。如此之事在民间习俗是常有的,这个空疏化的禁火寒食有必要注入新的动力,在具有介子推信仰的太原郡一带,其信仰与此结合。

    后汉初桓谭《新论》说:“太原之民,以隆冬不火食五日,虽有疾病缓急,犹不敢犯。”这里的“ 不火食五日”在《周举传》中所见的后汉中叶的寒食,变成一个月。即便是有夸张,禁火时间延长当是事实,这一变化是由介子推信仰推动的。据曹操《明罚令》,太原一郡的这个风俗,是汉末扩大到上党郡、西河郡、雁门郡等山西一带。直到以后的东晋末出了山西之外。引人注目的是,《明罚令》的寒食时期变成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的二三日之交,相当于二十四节气的清明,属于春季。此后晋朝孙楚的《祭介子推文》说:“太原,咸奉介君之灵,至三月清明断火寒食。”(《北堂书钞》卷一四三)从冬季向春季的移动是一大变化,其原因不详,有一点可以肯定,是由于完全脱离了参星信仰。在冬季进行就无必然性了,此时选择了清明节。

    直至东晋时限于山西地区的寒食风俗,此后次第扩展到其他地方。南朝梁时,在荆楚地区已能看到它的流行,变成了中国的一般风俗。而且在隋代,久绝的改火仪式复活,作为寒食终了清明日出火的改火仪式,使寒食更盛,在唐代遂成为宫中的活动,原本兴起于太原地区一个民间鄙俗,由于和经义结合,成为国家的节日。宋代承袭唐风寒食亦甚,但是到了元代后次第衰落,明代虽存寒食之语,禁火习俗几乎绝迹。


    从节气到节日的清明

    清明作为节气,在汉代完备的二十四节气中已经出现,它位于冬至后一百零五日的第八个节气。由于是节气,所以有农时方面的活动。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说:“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涂隙穴,具槌、持箔、笼。”唐末五代韩鄂《四时纂要》也记载:“清明之日,修蚕具蚕室,宜蚕。”可见汉以来人们认为清明是预祝蚕室的吉时。直到明清时期,“暖蚕种”、“祀蚕姑”仍是清明的农桑习俗。崇祯浙江《乌程县志》就说:“其日农夫浸谷种,晚则育蚕之家设祭以禳白虎,门前用石灰画弯弓之状,盖却蚕祟也。”嘉靖安徽《石埭县志》则有“妇女制米茧祀蚕姑以祈蚕”之俗。

    不过,清明作为节日广泛进行,并不是因为农时,而是改火观念的结果。前引晋孙楚《祭介子推文》说“三月清明断火寒食”,可知晋时寒食在距冬至一百零五日的清明。由于汉末寒食从冬季移到春天并选择了二十四节气的清明,所以到了南北朝末便将寒食后两天的一百零七日作为清明,一直沿袭到隋唐宋时代。明清时代的清明节既有继承一百零七日传说的地区,也有一百零六日和本来是清明节气的一百零五日的地方。清明错后在寒食终了,从清明节名称上便会给人一种开放的感觉。不仅如此,如中村乔所说,作为再点火日的一百零七天,清明是随着寒食的特别日子的意识开始了,名其日是必要的。决定作为再点火的一百零七日是隋初王劭的建议,复活了古代的改火仪礼。古代改火之意复活,其钻火日相当于寒食终了的出火,不仅表示这一出火,而且具有奉火的重要意义。这里,清明离开寒食,在岁时节日中占有独立的位置。

    唐代清明由朝廷赐新火。谢观《清明日恩赐百官新火赋》说:“国有禁火,应当清明,万室而寒灰寂灭……桐花始发,赐新火于公卿…… 于时宰执俱瞻,高卑毕赐。”新火仍是平明而钻燧献入。钻火是在宫中进行,《辇下岁时记》记载的具体情形:“至清明,尚食(内膳习)内园官小儿(供奉禁苑者)于殿前钻火,先得火者进上,赐绢三匹、金碗一口。”唐诗中咏清明出火的作品很多,表现出寒食终了的喜悦心情。把出火作为改火的奉新火之义已经巩固。

    宋朝宫中也有钻火之仪。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中说:唐时惟清明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戚里。宋朝因袭了这一做法。南宋的《梦粱录》卷二也记载:“寒食第三日,即清明节,每岁禁中命小内侍于阁门用榆木钻火,先进者赐金碗、绢三匹。宣赐臣僚巨烛,正所谓‘钻燧改火’者,即此时也。” 宋朝钻火之仪完全承袭唐代。

    元以后见不到钻火之仪了。


    墓祭

    根据清代著名学者赵翼《陔(ɡāi)余丛考•墓祭》的研究,可知墓祭祖先起于春秋战国之际。最初祭墓只是在宗子出国的时候,庶子因无爵不能到宗庙祭祀,而临时采用的补救办法,是“望墓为坛而时祭”。战国时代,《孟子》讲齐人到国都临淄的东郭以外墓祭区讨酒肉的故事,反映出时人在冢墓间用酒肉致祭是经常的事情,祭墓已成习俗。

    至少从秦汉之际开始,墓祭被称为“上冢”或“上墓”,且在岁时节日进行。《史记•留侯世家》说,张良在夏季的伏日和冬季的腊日墓祭传授他兵书的黄石公。《汉书•萧望之传》也说墓祭萧望之的时间是“岁时”。

    墓祭至迟至唐代与寒食结合。唐高宗在《禁止临丧嫁娶及上墓欢乐诏》中说,当时“或寒食上墓,复为欢乐”(《全唐文》卷十二)。墓祭自古不合礼制,至玄宗开元二十年(732年)正式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受到国家的承认。玄宗增颁《许士庶寒食上墓诏》:“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庙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许上墓拜扫申礼。”(《全唐文》卷三○)唐穆宗时公布《定寒食假诏》,规定“其茔域在京畿者,自今任寒食假内往来,不限日数,若在外州,任准式年限请假”(《全唐文》卷六五)。进一步完善了寒食上墓制度。文中的“准式”,依《唐六典》规定,是五百里五年给一次拜扫假十五天,并除去往来路程所占天数。

    唐代寒食墓祭风俗在唐诗中有所反映。中唐时期,杜甫《寒食行》:“寒食家家出古城,老人看屋少年行。丘垅年年无旧道,车徒散行入衰草。牧儿驱牛下冢头,畏有家人来洒扫。远人无坟水头祭,还引妇姑望乡拜。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但看垅土无新土,此中白骨应无主。”诗中反映出寒食到坟墓“洒扫”已是“家家”的行为,上坟时要使用纸钱,因不用火,据后世风俗可知撒掉或挂起来,还要为陇墓培新土。对于那些远行在外的人来说,要在水边“望乡拜”,即进行望祭。事实上,上述唐诗中描写的风俗一直流传到后世。另外,白居易《清明日登老君阁望洛城赠韩道士》诗中说“冢墓累累人扰扰”,反映出唐代已有清明上墓之俗。而李绰《辇下岁时记》讲长安清明时“都人并在延兴门,看内人出城洒扫,车马喧闹”,说明唐末宫人在清明上墓。在唐代,上墓已是寒食至清明间的活动了。

    唐代墓祭风俗传至宋元时期。《东京梦华录》说从寒食到清明此三日,人们皆出城上坟,尤以一百零五日最盛。反映出墓祭仍主要在寒食进行。元末费著《岁华纪丽谱》说寒食时节成都官府祭祀孤魂,民间有上冢风俗。看来宋元时期墓祭是寒食节的内容。

    明代地方志保留不少寒食和清明二节的记载。一些地方志只记载寒食而无清明,寒食节的内容是扫墓,有的地方还保留了古代断火的传统,如嘉靖山东《夏津县志》说:“寒食断火祭墓,为秋千戏。”寒食的日期,嘉靖江苏《昆山县志》说“清明前三日为寒食”,崇祯浙江《嘉兴县志》则记载以“清明前二日有疾风甚雨曰寒食节”。

    很多地方志记载寒食和清明两个分立的节日,尤以北方为最。这种情况下,寒食节最主要的内容是祭墓。而清明节的主要内容则是折柳插门或戴首。

    有的方志将寒食清明一起叙述,表示二节相混。如嘉靖河南《真阳县志》:“寒食,清明:墓祭、插柳、看花。”万历浙江《黄岩县志》:“清明,户插柳采蒿为寒食,扫墓而祭。”可知寒食节并于清明,寒食节以扫墓为主的性质也显而易见。

    绝大多数明代方志只记清明一节,反映了寒食节逐渐消亡,并入清明节的现实,二节已融为一体。所以清明节表现出的主要风俗事项之一便是扫墓。全面反映扫墓风俗的地方志有嘉靖安徽《池州府志》:“清明扫墓:季春朔日,士女诣墓所墓扫,祭毕加土于冢,挂楮(chǔ)标其上,馂(jùn)余而返。”

    依据清代地方志的记载,可知扫墓已成为清明节最主要的内容。人们届时为祖先的坟墓除草添土,或在树枝上挂些纸条,或在坟上插一木棍,上挂纸条,带着祭品,焚烧纸钱,举行祭祀仪式,以寄托对死者的哀思。如果是新葬者,都在社前祭扫,当时流传着“新坟不过社”的谚语。


    春游与娱乐

    《荆楚岁时记》首次记载了寒食节有斗鸡、雕画鸡蛋和“斗鸡卵”的习俗,以及打球、打秋千和施钩的游戏。

    先看《荆楚岁时记》对施钩所做说明。这种游戏是用吸水绳子做成轻巧相连的缆索,长达几里,鸣鼓为号,两端紧绷。春秋时,公输班游历楚国,曾发明过一种舟战的器械,船往后退就用它钩住,船往前进就用它抵住,因此能够及时超越对方。用钩作为游戏,料想是从这里来的。看来施钩之戏即拔河活动,兴起于楚地,寒食节传入楚地后成为该节游戏。

    施钩之戏的意义是什么呢?《隋书•地理志下》说,南阳、襄阳有牵钩戏,俗言以此厌胜,用致丰穰。而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序也讲:此戏必致年丰,故命北军以求岁稔。可知施钩之戏是祈求丰收的活动。唐代的拔河也在清明进行,武平一《景龙文馆记》记载了中宗于景龙四年清明幸梨园以臣下拔河为笑乐之事,当时在大麻绳两头系十余个小索,每索数人挽之。寒食拔河在唐以后很少见到,拔河脱离了寒食、清明。

    再谈秋千之戏。《荆楚岁时记》注引《古今艺术图》说:“秋千是北方山戎族的游戏,用来训练机灵轻捷的本领。”《事物纪原》记载另外一种说法:秋千是汉武帝后庭之戏,本为千秋,是祝寿之词,后倒语为“秋千”。关于打秋千的原始含义,中村乔认为,竞胜负的性质不明显,也许是竞高升,或是以跃动的动作鼓舞万物的繁殖。

    寒食作秋千之戏在唐代盛行。《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每到寒食、清明之时,宫中树起千架,妃嫔宫女坐之凌空悠荡,裙衣飘扬,若仙女自天而降,唐玄宗高兴地称之为“半仙之戏”,长安市民纷纷仿效,风靡一时。唐代寒食、清明的诗中有不少打秋千的句子。如韦庄《丙辰幸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诗曰:“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三月天。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可谓诗中有画,栩栩如生。

    宋元时代荡秋千也很盛。王安石《清明》诗:“东城酒散夕阳迟,南陌秋千寂寞垂。”万俟雅言《恋芳春慢》词:“寒食近,蹴鞠(cù jū)秋千,又是无限游人。”都反映出宋代寒食、清明的秋千之戏。元《析津志》记载:二三月间的北京,上自内苑,中至宰执,下至士庶,俱立秋千架,日以嬉游为乐。元代北京的秋千戏非常普及。

    明清时代,荡秋千主要流行于北方,以女子从事为多。

    至于打球运动,盛于唐代。古人踢球称为蹴鞠,鞠即球,外为皮制,内衬充气的动物尿泡。唐人仲无颇《气球赋》:“寒食景妍,交争竞逐,驰突喧阗,或略地以丸走,乍临空以月圆。”描写了寒食踢足球时的情景。唐代还盛行打马球,称为“击鞠”或“打毬”,据《资治通鉴》记载,唐中宗“好击球,由是风俗相当”。1971年陕西乾陵章怀太子墓中发现一幅打马球的壁画,反映了唐代的情景。妇女则骑驴打球。唐代妇女寒食节还有其他球戏,有一种与骑马打球相区别的“步打”,是徒步持杖打球的游戏,类似现代的曲棍球。王建《宫词》说:“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宫人步打球。一半走来争跪拜,上棚先谢得头筹。”还有一种“白打”,采用个人独踢或多人互踢的形式,王建《宫词》所说“寒食内人常白打”之句即指此。此外,唐代妇女寒食还流行抛接彩球的游戏。温庭筠《寒食节日寄楚望》记载“彩索拂庭柯,轻球落邻圃”;韦应物《寒食》讲“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彩绳拂花去,轻球度阁来”的诗句,描写了“轻球”之戏。球戏是唐人寒食节的重要习俗。

    宋代还保留了唐代寒食球戏之俗。《岁时杂记》说寒食节,京师少年多以花球棒击鞠为戏。又有儿童玩具,或以木或以泥,皆以华丽为贵。《东京梦华录》“触处则蹴鞠疏狂”的记载反映了京师球戏之盛。该书还记载了宫女击鞠表演,有骑驴“小打”和骑小马“大打”。此活动保留到南宋时代。寒食蹴鞠,中村乔认为同样具有祈求丰穰的含义。

    斗鸡之俗起源很早。《庄子•达生》说西周宣王时,纪消子为王养斗鸡。《左传》载有季氏和郈(hòu)氏斗鸡的事。《战国策•齐策》讲临淄之民喜爱斗鸡。《荆楚岁时记》则反映了南朝斗鸡与寒食的结合。至唐代,寒食、清明时节斗鸡盛行。杜淹《咏寒食斗鸡应秦王教》一诗,反映出秦王李世民喜欢斗鸡。陈鸿《东城老父传》说:玄宗属鸡,而好朝服斗鸡,他为王子时,就“乐民间清明节斗鸡戏”。可知当时民间斗鸡之风很盛。而玄宗本人在宫中建鸡坊,选六军小儿百人,专习驯养训练,遇节庆表演皇家的斗鸡比赛。

    雕画鸡蛋,依《荆楚岁时记》注中所记,古时富势人家,讲究的吃食是画有图形的鸡蛋。隋代还有在鸡蛋上染上蓝红等颜色,仍像雕刻的一样,辗转相送,也有放在菜盘和祭器里的。又引《管子》之说,雕刻鸡蛋然后染上颜色,是为了开发积藏,扩散万物。而张衡《南都赋》则把春天的鸡蛋列为滋补品。唐代仍保持镂鸡子风俗,《景龙小馆记》说:“寒食,赐镂鸡子。”诗人骆宾王有《镂鸡子》诗传世。

    隋代《玉烛宝典》说,斗鸡卵的游戏,特别盛行于城市里。《荆楚岁时记》注引董仲舒看法,认为鸡蛋类似人的心脏,因此斗卵就是斗心、斗智等。

    斗鸡、雕画鸡蛋、斗鸡卵,都是竞胜负,中村乔认为,这反映的如同施钩等戏一样,是丰穰祈念的形式。拙见,即使此说成立,其实质是一种生殖崇拜的隐喻。

    此外,唐宋以后,北方民间于寒食节还有放风筝的活动。

    春游、踏青是流传至今的清明节俗。在古代,中村乔引宝颜堂本《荆楚岁时记》中“寒食,挑菜”以隋注“按,如今人春日之生菜”的记载,认为南朝楚地已有寒食春游的行为,是寒食、清明春游的先驱,其含义是迎新。笔者见到明嘉靖《河间府志》有清明日踏青、挑菜的记载,可旁证挑菜是清明春游的内容之一。

    唐代寒食春游转盛。唐诗中留下了很多咏寒食诗中记载春游的句子。如元稹《寒食日》咏道:“今年寒食好风流,此日一家同出游。碧水青山无限思,莫将心道是通州。”

    从宋代开始,寒食清明的春游更变盛行,这同三月上巳的祓禊在宋代衰落有关。一般来说,上墓和春游一道进行,如嘉靖《六合县志》说,墓祭毕“缘此为踏青游”。但也有专事春游的。万历《扬州府志》记载:“清明前后三五日,郡人士女靓容冶服游集胜地,陆行踏青,舟行游湖。”弘治《温州府志》也记载:“人家皆以此日祭扫祖考坟墓,多邀亲戚朋友乘船,击鼓铿金似以游湖为乐者,思亲人子容或不然。”踏青、春游已成明清时代清明节的主要内容。


    插柳与簪柳

    前面谈到,唐代有寒食终了在清明出火之俗,朝廷要向大臣赐新火。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唐时唯清明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戚里。”此后,五代后周时“江淮间,寒食之日家家折柳插门”(宋谢维新《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卷一六引《五代周书序》)。此俗至宋转盛,宋代的《岁时杂记》说:“今之人,寒食节家家折柳插门上。唯江淮间尤盛,无一家不插者,北人之稍辨者,又加以子推。”此子推即子推燕,《东京梦华录》说:“寒食前一日谓之‘ 炊熟’,用面造枣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燕’。”南宋时,寒食插柳进一步在南方传播,《武林旧事》卷三说:“清明前三日,为寒食节,都城人家皆插柳满檐。”至明清时代,折柳插门主要是清明的风俗。

    宋以后的折柳、插门之俗,一般认为是唐人将传火的柳条插于门前,以炫燿得火被后人仿效相沿成俗。我想至少可说唐代取火促进了插柳之俗普及。值得注意的是,插柳有古代其他民俗基础。北魏《齐民要术》卷五说正月里,取杨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柳枝有避邪鬼的作用,唐中宗时三月三日上巳有赐侍臣细柳圈,带之以避虿毒瘟疫的事例,也是把柳作为避邪之物。明代地方志讲到插柳于门的作用时,一般都说是避邪,看来柳自古以来被认为是避邪之物而置于门的。不过也有其他说法,《梦粱录》说:“以柳条插于门上,曰明眼。”

    明清时代,不仅插柳于门,而且簪柳于首。簪柳在不同地区风俗有所不同,或男女皆戴,或妇女戴,或儿童戴,以戴柳为柳毛、柳尖、嫩柳、柳叶等。簪柳的用意有些不同说法。一说是为了保持青春,嘉靖湖南《茶陵州志》:“人皆插柳枝,谓之记年华。”崇祯浙江《乌程县志》载民谚:“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嘉录》卷三说:“妇女结杨柳球戴髻畔,云红颜不老。”另一说是防止变狗,《帝京岁时纪胜》载谚语:“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


来源:http://lz.book.sohu.com/chapter-5276-2-9.html

TOP

民俗专家:寒食与清明原为两个节日

--------------------------------------------------------------------------------
2009-3-25 15:01:14     人民网新闻中心
简要内容:冬至后105天谓之“寒食”,一般认为寒食日在清明前一天,也有说在清明前两天。从前这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寒食日禁火习俗的记录最早见于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

    民俗专家说,寒食与清明原本是两个节日,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但自唐代以后,人们多把这两个节日混为一谈。  
    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李万鹏说:清明作为节气,始于战国时期,这时日行15度,天气清朗,万物萌动,风和日丽,所以谓之清明。清明这天,我国大部分地区有郊游踏青、放风筝、荡秋千等习俗。

    冬至后105天谓之“寒食”,一般认为寒食日在清明前一天,也有说在清明前两天。从前这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寒食日禁火习俗的记录最早见于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

    李万鹏说,民间传说寒食是为了纪念春秋时的介子推被火焚于绵山,晋文公下令修火禁,实际上周代就有仲春禁火的记载,而关于介子推被焚,《史记》《左传》等都未有记载。介子推是山西人,冷食习俗从山西开始流传。最初断火1个月,人们多生疾病。三国时,曹操曾下令让人们停止冷食,后逐渐减为7天、3天,最后到1天。

    民俗专家说,到了唐代,已经有把两个节日混为一体的现象,到现在,仍有不少人误认为清明即寒食。(王海鹰)

TOP

清明节扫墓始于南北朝

--------------------------------------------------------------------------------
2009-3-25 14:59:35    人民网新闻中心
简要内容:在我国古代,只有贵族有墓,老百姓并没有墓。秦汉时期,封建等级不再那么严密,老百姓葬后开始有墓地,那时贵族的墓地称“墓”,有碑。平民的墓地叫“坟”,只是一个土包。开始时,墓祭是贵族活动,百姓不举行墓祭,只举行家祭。墓祭分春秋两祭,有春祈秋报之义。到汉代以后,墓祭逐渐形成风俗。  

  清明节现在成了人们祭扫墓地、追远怀人的重要节日,清明节扫墓始于何时?民俗学家对此作了解释。

  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李万鹏说,清明节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最早与墓祭无关。

  在我国古代,只有贵族有墓,老百姓并没有墓。秦汉时期,封建等级不再那么严密,老百姓葬后开始有墓地,那时贵族的墓地称“墓”,有碑。平民的墓地叫“坟”,只是一个土包。开始时,墓祭是贵族活动,百姓不举行墓祭,只举行家祭。墓祭分春秋两祭,有春祈秋报之义。到汉代以后,墓祭逐渐形成风俗。

  专家判断,“寒食墓祭”大约在南北朝时形成习俗。据《旧唐书·玄宗纪》记载:“寒食节上墓拜扫礼经无文,但近代相沿,积久成俗,士庶之家,每逢寒食节无不祭扫。”鉴于此俗已久,唐玄宗就于开元二十年下诏:“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寒食墓祭于是作为国家礼俗确定下来。

  后来寒食与清明混为一体,清明节祭祀遂成习俗。清明节祭扫先人墓地,历来为百姓十分看重。如果不祭扫,就会被认为是“断后”。因此无论多穷困,这天都要到祖坟上去压一张黄表纸,以尽缅怀思念之意。(王海鹰)

TOP

清明:并不仅仅是去扫墓 提升传统节俗的文化内涵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2009-03-25




  清明节在2008年被正式列入国家法定假日。当你在充分享受这个假日时,是否意识到清明节的人文意蕴,是否意识到传统节日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清明:主要体现人们慎终追远、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

      高有鹏(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河南大学教授):

      清明节与许多传统节日一样是我国农耕时代形成与发展的重要节日。诸如除夕、元宵、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十月一、腊八等,是岁时的重要标志。每一个节日背后,都有一个相应的阐释与表达系统,深入细致地融入民众生活。

      以清明节为例,它的最早起源应该是远古时期宗教活动祓禊之一的水禊,神话传说中曦和浴日故事是其踪影,即上巳节晨起,人们到河边沐浴、求得清新的娱乐活动。讴歌春天,尽情欢乐,身心健康,是其重要的文化主体。后来,在社会发展中,它融进了祭祀祖先、怀念故人、种植树木等内容,既有原始信仰后土崇拜等内容,又有灵魂崇拜和农耕生产的内容;其中,春秋时期晋文公与介之推的故事,形成清明日不举火而寒食、插柳戴柳的具体阐释,流传最广泛。

      刘铁梁(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教授):首先我们看待任何一个节日,要放到整个民族节日体系当中去看,它不是单独的一个节日,而是整个传统节日的一个环节。其次,要把它放到整个社会整体当中去理解。从清明本身来看,它的最重要的主题就是扫墓,缅怀先人和家人。这样的一个文化它反映了中华文化的一个核心价值观。与其他文化类型比较,中国的家庭文化的特征非常明显。特别是在传统社会里,如果一个人在自己的家族,在社会建功立业,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的人,首先要感谢他的父母和家人。细细想起来,几乎每个人都有那么一个家族情结,期望首先在家族或家庭得到认同,然后在社会上得到认可。我们每个人都是在自己家族里面先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然后找到在社会中的位置。不知道我们有没有意识到,当我们在事业上取得成功时,最高兴的首先是我们的长辈。人的价值的实现跟整个家族或者家庭密切相关。所以,清明扫墓不仅是从感情上与祖先相联系,也是构建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基础。人对社会负责,同时也必须对自己的家族和家庭负责。对自己的家族、自己的祖先永远的缅怀的情感,是我们应该提倡的,也是应值得发扬的。

      郑强胜(《寻根》杂志常务副主编):自古以来,无论是公祭人文初祖,还是民祭已逝的亲人、祖先;无论是国家祀典,还是民间的扫墓上坟,都在庄重地对先人、先祖送上自己的思念和敬意。这种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年年轮回,代代传承,构成了人们顽强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动力,传承了中华文明"礼仪"的祭祀文化,抒发了人们尊祖敬宗、慎终追远、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

      清明祭祖是中华文明礼仪的优良传统。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宗法文明传承史的国家。古人认为人死之后,灵魂和躯壳相分离,躯壳可以腐烂消失,而灵魂却会永生不朽。为了得到自小哺育、养育和教育自己已经去世的父母、祖辈、历代列祖的保佑,故人们往往用供品,十分虔诚地去向神主行礼,这种社会活动就是祭祀。祭祀作为人类一种最重要的文化活动,不仅源远流长,而且被看作是头等重要的大事。我们知道,国史和国家文明史的传承,是靠个人和家庭的传续来完成的,无个人和家庭的传续,历史将是苍白的、抽象的,且是无人情味的。逢年过节特别是清明的祭奠仪式是个体与历史连接的精神脐带,才使今人的身份清晰而神圣。清明时节对祖先"祭之以礼"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续展开新的有机构成。

      清明祭祖是中华民族寻根谒祖的心愿满足。人们之所以缅怀先人,祭祀祖先,是因为他们是自己的来源,他们的辛劳和奋斗是我们继续前行的起点,这是尊重生命与敬畏历史的不绝之流。天下之人皆有本源,公民各有祖先,民族亦似同理。个体之祖先赖于血缘所系,民族之祖先显于象征血缘。虽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的交融时代,"我是谁"的心灵追问的寻根意识仍不可避免,或招之聚于华夏,或去之散于五洲,公祭人文初祖或回家扫墓上坟谒祖,这种祭祀礼仪正好满足了海内外华夏赤子的心愿。

      清明祭祖是中国文化教化的重要形式。清明祭祖活动是无形的心理感受活动和有形的礼仪行为活动相结合的礼仪形式。我们对祖先的祭祀并非相信"灵魂不死",而是一种道德信仰,是表达情感的礼仪之举。不仅是发自个体情感的感恩与缅怀,而且更为重要的还在于慎终追远,继志述事,继承先人遗志,发扬光大其精神的积极举措,更具有民德归厚的教化意义。正如冯友兰说的:"行祭礼并不是因为灵魂真正存在,只是祭祀祖先的人出于孝敬祖先的感情。所以礼仪的意义是诗的,不是宗教的。"谁都清楚,祭奠的酒馔、香烛,一滴何曾到九泉,但我们却相信亲人、先祖领受了我们的情意和祭奠。这种庄重的仪式是一种情感的、礼仪的、道德意义上的真实。还有《礼记·祭法》:"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今天我们通过祭祀活动,营造祭祖敬宗,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以和为美,以和为善,以和为贵,使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民族欣欣向荣。敬宗祭祖、缅怀先贤必将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内容。

      清明节的主体内容并不仅仅是去扫墓

      高有鹏:清明节的主体内容其实并不仅仅是去扫墓,而是丰富多彩的春日活动。当然,如果我们常常记取祖先们的辛苦,使子孙后代牢记前辈的劳动,懂得尊重他人的道理,而且珍视今天的生活,勤奋工作,这确实是我们的美德;但是,如果仅仅去扫墓,那么,清明节的意义,实际上是在被消解。懂得民俗节日的历史,完整而生动地恢复与重构民族节日系统,这样可以使我们的传统节日更加具有积极意义。

      在民俗生活中,每一个具体的事项都具有非常丰富的价值,包含着许多可以被解释的内容,而这些解释的内容,就是我们世代相传的传说故事;它的传播与传承,有力推动了我们的传统能有效运行与健康发展。特别是"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清明插柳"、"清明戴柳"的谚语,是在提醒人们合理安排农时,也是在提醒人们不忘尊重自然,不忘尊重他人,更是提醒人们要常怀报恩之心。清明的相关传说,不但丰富了节日的内容,而且使传统节日不断获得广泛、持久与必要的社会支持,以民俗教育的形式使社会获得传统文化的知识。

      民俗一旦形成固定而持久的符号与仪式,就表明它受到应有的社会选择,具有社会秩序安排的合理性与必要性。清明节在今天的存在,就是这样一个典型。

      刘铁梁:在唐代以后,寒食节的活动内容也被吸收到清明节里。踏青也好、插柳也好;拔河、荡秋千也好,蹴鞠也好,不仅仅是迎接春天的体育活动,更有其鲜活的社会性和文化意义。寒食节,在唐代时主要是禁火,有禁火的日子,是纪念晋文公大臣介子推的,不管这个传说学术界如何争论,但有一点可以说明,这个节日是为了跟大自然结合在一起,跟忠孝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基本的伦理:忠孝。寒食节某些活动固然有迎接春天的意义,但也有它的社会性。这个节日也含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文价值。因此,清明节的文化价值,不仅有缅怀祖先、纪念先人的一面,也有重视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面。

      施爱东(中国社科院民俗学博士):清明节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清明节是几乎所有春季节日的综合与升华,清明节俗也就具有了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其他传统大节不一样,清明节是融合了“节气”与“节俗”的综合节日。清明从节气上看,正排在春分之后,此时天气回暖,到处生机勃勃,人们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可谓顺应天时,有助于吸纳大自然纯阳之气,驱散积郁寒气和抑郁心情,有益于身心健康。

      清明扫墓与踏青,本来是两个不同的文化主题,宋以后慢慢融为一体,并不断地被赋予肯定的文化意义。清明节祭祖扫墓、追念先人功德的活动,与中国文化深层的祖先崇拜、孝的文化传承有着深刻的关系,而这种文化正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得以和谐稳定发展的支柱。人们的扫墓与踏青结合,还有生命更替的意义,在古人与今人、前人与后人之间建立和谐的代际关系,进而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这也是清明节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间根基。

      清明新风吹绿柳:提升传统节俗的文化内涵

      夏挽群(中国民协副主席、河南省民协副主席):节日文化是一个民族共同创造、共同享受的文化,这种文化自然会形成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在里面。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节日文化的文化价值。

      首先,传统节日具有教化人心、匡正风气的功能。在中国,习俗习惯是民俗的法约表现,是国家法律的基础和补充,国家的统治管理需要有效地运用民俗的力量。节日民俗是整个民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拥有其独特的道德教化的力量。譬如春节所表现出的敬奉祖先、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的"和合"精神;端午节所张扬的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及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七夕节所蕴含的忠贞不渝、诚信友爱的观念;重阳节文化所尊奉的"五伦之孝,推家至国;以孝齐家,以孝治国,达至和谐大同"的传统美德等。这些对提升道德水准乃至构建和谐社会无疑具有其重要作用。

      其次,弘扬传统节日具有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功能。中华文化有着一条明晰而绵延不绝的传承链条,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积累,形成了本民族深邃的文化记忆,这是我们的一笔巨大的文化财富和精神资源。我们不能听任这种博大精深的民族民间文化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发生断裂、出现断层、化为乌有。弘扬了传统节日,也就使她们所承载的丰富文化得到了延续。

      另外,弘扬传统节庆具有培育民族精神的功能。每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有使其所以伟大的民族精神。而我们的民族精神源自于全民族的文化共识,源自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我们东方民族的魅力也在于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数千年的农耕时代,文化信息承载最为密集、情感色彩最为浓烈、道德教化作用最为深刻、记忆传承最为有力的,当属中华传统节日。

      还有,弘扬传统节日具有捍卫国家文化主权和世界文化的话语权的功能,还具有拓展文化产业的功能。韩国的"端午祭"已经成为江陵的一项重要的文化产业,西方的圣诞节所带来的商机也十分惊人。中国民族传统节日与演艺、旅游、商贸本来有着天然的嫁接基因,是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

      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自觉地、有意识地利用诸如春节、清明等传统节日进行风俗的扬弃,充分发挥传统节日的多种功能。

      郑强胜(《寻根》杂志常务副主编):传统节日之所以流传到现在还有强大的生命力与影响力,就是因为其内容与形式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地变化。以清明节为例,我认为,在文化日益多元化的今天,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就必须从内容到形式都必须有所创新。

      从内容看,要使中华民族的亲情情结、敬祖意识、寻根心理、报本观念在清明节可以得到充分张扬,可以扩大纪念对象。长期以来,清明节祭奠的主要对象是离世的亲人和祖宗,通过扫墓、祭祖,寄托祭祀者对逝去亲人的亲情、哀思和对祖宗的敬畏。随着革命传统教育的开展,饮水不忘掘井人,祭奠的对象扩展到革命先烈,借清明节祭扫烈士陵园。随着民族精神的复兴,对祖宗的家族性私祭发展到对中华民族共同祖先黄帝、炎帝的群体性公祭,海外同胞、华人源源不断回来参与盛典。

      现在已有部分地区把纪念对象扩展到了“乡先贤”——本地的英杰:不仅有革命先烈,而且包括民族英雄和其他杰出历史人物。爱祖国从爱家乡开始,乡先贤是家乡的历史和山川风物的灵魂。祖国的大小城乡遍布英杰的足迹,清明节时组织青少年到英杰陵园或墓地扫墓,到英杰纪念碑、纪念馆、故居、遗迹瞻仰献花,举行入队、入团、成年礼等仪式,这是非常生动具体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也是凝聚全世界中华儿女的文化举措。祭奠方式推陈出新传统扫墓,注重培修坟茔,在清除杂草、培添新土的一举一动里,倾注着浓浓的亲情和无尽的哀思。

      扩大与延伸清明的娱乐内容

      清明正值万物复苏、踏青郊游的大好春光,也是春耕春种、插柳戴柳的适宜季节。我们怀念祖先固然是主要内容,但踏青郊游,催护新生,热爱大自然也是清明主题,并且更有一种生命更替、强调新生命的含义,很容易为广大青年人所接受。这样,不仅使人们恰恰了身心,而且亲近了自然,陶冶了情操,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民谚说:"种树造林,莫过清明。"自然地,我们还可以在清明插柳习俗基础上提倡把植树纳入清明节的活动范围,把传统的清明踏青郊游和插柳,发展为包括植树、环保在内的人与自然和谐的节日活动。从插柳留春到植树留春,向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境界迈进。

      从形式上,可以不必拘泥于传统的形式。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传媒和现代科技。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下出现了"网上墓园",人们可以在这种虚拟的墓园里设置已逝亲人和祖先的一块墓地,清明时可以进行网上扫墓,在这个网上专页中献花、留歌、点烛、留文,表达怀念和敬慕。祭奠死者,本来就是为了满足一种精神需要,是一种精神活动。网上纪念,可以跨越时空,让被纪念者的生命故事永远流传、精神融入永恒,让纪念者与被纪念者的精神交流和对话,不受时空的限制而自由进行。这种新生的祭奠方式虽然存有争议,但方兴未艾,正在极大的想象空间中发展。

      刘铁梁: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全球化的时代,各个民族不管是艺术创作还是节令习俗,都是对自己的生存方式的一种表达。不能用现代的工业文明去看待过去的文化,应该跟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它特有的生存方式联系起来。如果我们脱离了对自己传统的认知,就会造成文化的断裂。我们就完全不知道怎样去理解工业化的文明,就会变成机械的理解,去被动地接受工业化的安排和法治社会对秩序的安排,就处在机械的生活状态。所以,凡是一个民族的,一个社会的传统的文化恰好是与自己的身心结合得最紧的文化。很难把它变成一个没有身心,没有土壤的文化。所以我们在理解别的文化的时候,就要站在这个文化角度去理解新的文化,接受新的文化。这样,每一个社会成员就会自觉自愿地去建构新的文化,这样的文化才更有生命力。

      工业文明的时代,农耕文化被工业文明所替代,传统节日不可能再像原来农耕社会那样,会发生很大变化。最重要的变化可能是城市里的过节方式会影响到农村。城市里的人已经离开生他养他的家乡,不必去遵守家乡的规定,比如时间的规定等等。人们根据自己上班时间去安排节日。在全国,可能会出现节日时间与安排的多样化。因此,我们在过节的形式上也应该多样化,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在洋节的冲击下,我们的传统节日应该怎么过?我的意见是要尊重传统。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尊重各地节日的传统与文化,去挖掘文化内涵,鼓励人们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灵活地安排节日生活。比如清明节,我们应该去挖掘清明节丰富的内涵,过一个精神内涵丰富的节日,以此对待我们的传统。在具体的文化信仰上,我们应该尊重文化多样化选择。只有互相尊重,才会有一个真正的和谐的公民社会,不是退回到农耕时代。

TOP

天地清则明,
内圆外方则个人清明,
政通人和则国家清明,
安居乐业则世界清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