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报刊文摘】何钧佑口述锡伯族民间故事喜获十二届山花奖

【报刊文摘】何钧佑口述锡伯族民间故事喜获十二届山花奖

  中国文联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盛典,12月2日晚在浙江海宁市举行。由沈阳于洪区文体局、区文化馆历时五年整理出版的120万字《何钧佑锡伯族民间故事》,荣获民间文学作品山花奖。
  据了解,本次盛典揭晓并表彰了民间文学作品奖、民间艺术表演奖、民俗影像作品奖、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奖五大门类共计64个奖项。在民间文学作品类中全国只有五个获奖者,其中《何钧佑锡伯族民间故事》以排名第一名的成绩获此大奖。

【资料来源】
《沈阳日报》:http://epaper.syd.com.cn/syrb/html/2015-12/06/content_1101535.htm

TOP

我专业近年硕士毕业论文【民间故事传承人】相关选题

姓名:纪宏林(2013级)
导师:隋丽副教授
论文开题:何钧佑锡伯族故事文本中的生态伦理思想研究

姓名:梁爽(2009级)
导师:江帆教授
论文选题:民间故事家的成长之路——以辽宁故事家杨久清为例

姓名:程霞(2010级)
导师:隋丽副教授
论文选题:“书写”型民间故事传承人的自我身份认同——以辽宁故事家王树铮为例

TOP

锡伯族历史与文化的活态呈现



【核心提示】
  12月2日,由中国文联、中国民协等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评选在浙江省海宁市揭晓。我省历时五年整理出版的120万字《何钧佑锡伯族长篇故事》获民间文学作品奖。在民间文学作品类中,全国只有五个获奖者,其中《何钧佑锡伯族长篇故事》以排名第一的成绩获奖。何钧佑的民间故事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通过它可以追溯锡伯族发祥、发展的历史和民风民俗形成、演变过程。
  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每两年评选一次。《何钧佑锡伯族长篇故事》由沈阳市于洪区文体局、文化馆整理出版,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推荐参加山花奖评选。

【展现锡伯族先民足印】
  《何钧佑锡伯族长篇故事》(全四册)共收录了何钧佑讲述的七部长篇故事,生动地展现了锡伯族先民的历史足印,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与学术价值。
  记者从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获悉此书获奖后,采访了沈阳市于洪区文化馆馆长陈维彪。他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第一句话就说:“此书获奖可以告慰2012年永远离我们而去的何钧佑老人了。 ”
  何钧佑在世时,2010年8月,记者曾跟随辽宁大学教授江帆和陈维彪一起来到位于沈阳市于洪区马三家街道东甸子村的何钧佑家。那时,87岁的何钧佑满头白发,但身康体健。他出生在一个锡伯族官宦家庭,家族中人都喜欢听书讲故事。何钧佑从小就喜欢听故事,从孩提时代起便经常听家族长辈讲述锡伯族祖先的英雄故事,这些故事都具有浓郁的锡伯族文化特色。父亲一生酷爱读书,在他的影响下,何钧佑也非常喜欢读书,曾一度留学日本。
  锡伯族自古便有说书讲古的传统,由何钧佑的高祖父以锡伯族文字记述的反映锡伯族先民鲜卑人部落时代生活的《喜利妈妈西征英雄全传》、《慈势德本救母》、《马神海尔堪传奇》等故事,在何钧佑家族中已经传承了数代,连同何钧佑伯父传承下来的讲述锡伯族民间医圣、大萨满黄柯的传奇故事 《黄柯与神袋子》等,每部作品都长达十几万字,被称为我国北方民族口承文学中的珍品。

【密密麻麻写了50多本民间故事】
  陈维彪说,何钧佑对锡伯族文化怀有深厚的感情。他晚年有了闲暇以后,出于对本民族文化的崇拜和抢救濒危民族文化的责任感,从2005年开始,便自觉地动手记录、整理从祖辈承传下来的反映本民族部落时代生活的长篇叙事。由于他晚年定居的农村买笔纸不方便,他就用小外孙女的作文本记录。为了节约用纸,他的字写得很小,而且每张纸的正反两面都写得满满的。几年下来,他记述的故事一共写了密密麻麻50多本。在沈阳市马三家中心小学校长韩恒顺的帮助下,他的一部分手稿变成打印稿。据粗略统计,他记述的这些由家族传承下来的锡伯族长篇故事共有120余万字。在老人记录这些故事的2005年,他并不知道什么叫“非物质文化遗产”,他做这些不为别的,就是缘于一种民族使命感,这种文化自觉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何钧佑是如何被发现的?陈维彪对记者说,2007年6月,沈阳市开展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沈阳市于洪区迅速开展了有组织、有计划、分阶段的全区普查工作。在普查工作中,马三家街道文化站站长于滨在东甸子村发现了何钧佑。
  2008年至2012年,沈阳市于洪区文化馆在江帆的指导下,先后组织四个由民俗学、人类学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组成的具有较高专业水准的采录小组。经过培训后,多次进驻何钧佑所在的村子,用现代技术设备与手段,调查与采录何钧佑的故事。这几次采录,需要老人将已记录下来的故事文稿恢复口语讲述,再重新系统地讲述一遍,努力用最传统的方式再现故事原貌。

【难得的文化历史佐证】
  2012年,何钧佑辞世后,专家学者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锡伯族的老故事该怎样讲下去?沈阳市于洪区文体局、文化馆整理出版四册 《何钧佑锡伯族长篇故事》,以此将锡伯族的老故事一代一代讲下去,为中国锡伯族史、中国北方疆域史、北方民族关系史、北方民族发展史的研究提供难得的文化历史佐证。
  “何钧佑锡伯族长篇故事”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江帆说:“何钧佑锡伯族长篇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反映锡伯族族群历史与文化变迁的细节。尤其是《喜利妈妈西征英雄全传》展示了鲜卑社会鲜为人知的珍贵历史及大量古俗,作品内容广涉鲜卑族群的服饰、饮食、居住、婚姻、祭祀等风俗民情,在一定意义上复原和再现了锡伯族文化自然积累、发展的原生形态,使我们可以获取开启北方民族历史文化之门的钥匙。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民俗学会会长朝戈金特别为《何钧佑锡伯族长篇故事》作序,他高度肯定何氏家族传承的多部长篇故事是 “颇具特色、很值得深入研究的叙事艺术”,也是锡伯族历史与文化的活态呈现。


【资料来源】
《辽宁日报》:http://epaper.lnd.com.cn/html/lnrb/20151209/lnrb1576500.html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