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走向民间,走近民俗——河南大学图像叙录淅川移民民俗文化调研纪实

走向民间,走近民俗——河南大学图像叙录淅川移民民俗文化调研纪实

走向民间,走近民俗


——河南大学图像叙录淅川移民民俗文化调研纪实


作者:朱鹏



    滂沱汗似铄,微靡风如汤。在这个炎热的七月,在淅川县委、县政府的邀请下和河南大学研究生院、校团委的大力支持下,由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组织的“图像叙录淅川移民民俗文化”暑期社会实践团,圆满完成了河南省著名的移民县淅川县为期十天的民俗调查工作。从7月21日至7月30日,实践团在李丽娜老师带领下走遍了这个移民县城的村村落落,深切感受到了淅川人民的淳厚善良,城镇的古朴风韵,山水的清丽优美。从九重镇到荆紫关,从荆紫关到盛湾镇,贾沟村、陶岔村、唐王桥村、宋岗村、马头村、土地岭村......我们用影像和纸笔纪录下了这里的一个个村落、一条条街道、一户户人家和一个个传说,我们希望这里的美景被更多人欣赏,这里的文化被更多人鉴读,这里的故事被更多人聆听。



浩大工程:南水北调下的淅川移民情状


    1952年10月30日,在邙岭之下,黄河之滨,共和国缔造者毛泽东主席说道:“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借一点还是可以的。”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南水北调工程全线贯通。“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沿线40多万人移民搬迁,为这个工程作出了无私奉献,我们要向他们表示敬意,希望他们在新的家园生活幸福。”(摘自习近平2014年12月31日《新年贺词》)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工程正式通水,清澈丹江水出陶岔、越伏牛、穿黄河、绕太行,直通京津。在这个浩大的世纪工程中,淅川人民作出了巨大的牺牲。淅川最早的移民在丹江口大坝开工建设的次年即1959年,淅川县2.2万余人移民青海,1961年,淅川县又有2.6万余人搬出库区。半个世纪间,25.5万人抛家舍业,上昆仑,下湖北,在戈壁高原、茫茫滩涂,置身于冰天雪地、穷山恶水间,住帐篷、搭茅舍,顶风雪、斗严寒,以生命开垦崭新的历史。2002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启,淅川移民再增16.5万人,创共和国水利史上水库移民之最,为世界水利史之罕见。

    多情自古伤离别。16万人随着一声令下告别故土,告别宗祠祖坟,告别桑麻炊烟,告别老屋田园,走向了移民之路,走向他乡做故乡。我们在材料中看到一个个村落的移民情况:香花镇曹寨村位于丹江河东岸,是典型的丹江渔家村落,全村1980人,迁往湖北省钟祥市;大石桥乡柳家泉村是古鄀国所在地,春秋战国时期是秦楚交界处的一个小国家,由于当时战乱不断,这里有可能早上被秦国占领,而到了晚上又归楚国所有,“朝秦暮楚”的成语就出自这里,全村1080人,迁往南阳市卧龙区;上集镇蛮子营村是楚蛮人的居住地,当地人用茅草来修建房屋,茅草墙、茅草房为当地建筑特点,后楚人南迁把这种民族建筑特色带到了南方。全村1353人,迁往新郑市;盛湾镇陈庄村里老百姓所居的房子全部就地取材,用石头垒成,修建有石屋、石院、石墙、石瓦、石楼门等特色建筑以展示当地独特的乡土风情。全村680人,迁往淅川县后坡镇;稻河乡白亭村是淅川淅川丹江上的四大码头之一,在陆路交通不发达的时代,这里水路贸易十分繁华。全村2001人,迁往许昌市襄城县。仓房镇下寺村位于丹江岸边,在当地素有“上寺的房子下寺的塔”之说,下寺因精美的塔林而得名。全村1580人,迁往新乡市辉县。或许我们记不下那么多的村落,记不下这些人的姓名,但我们应该记得这一方水土,这一方人民所承载的历史,所展现的精神。

    远古时候,陶岔一马平川,二郎神追太阳经过陶岔,并在此休憩,他放下担子,担子一头就成了汤山,另一头就成了禹山。他站起来松松腰带,抖抖裤管,抖出来的灰尘变成了杏山。然后他又喝了丹江水,磕了磕鞋子里的石头、沙粒,轻轻松松上路继续追太阳。二郎神走后,磕出的鞋灰,变成了一座“石盘岗”,就是现在的陶岔街。在渠首大坝,李进群老人给我们讲述着这里的传说,然而讲述更为详细的是这座大坝,这条水渠。老大坝建于何时,毁于何时,新大坝建于何时,成于何时,坝高、坝宽、水位、渠长等数据,这位老人都能随口道来。李进群老人是朴实的农民,也是众多被淹没家园的移民中的一员,然而却有着令人动容的故事。1970年,年仅20岁的李进群响应政府号召,加入到了修建渠首闸的民工队伍中去。5月10日,他正在拉车运土,附近一台机器突然失控,高速旋转的钢丝打断了他的右臂。养好伤后,他又回到工地上,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干就是四十五年,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南水北调工程。实践团一行人听着李进群老人讲述渠首的故事和自己的故事,看着他那断臂的空荡荡的短袖,也感受着一位质朴的农民的温暖善良、可亲可敬。
   
    他们或许并未读过太多的诗书,或许并不知道太大的道理,或许并不了解太高的规划。他们或许只知道国家要建设,要南水北调,只知道北方缺水喝,自己被需要,于是就忍痛离家,移居他乡,顾全大局。这应该是这个国家普通百姓最朴素的认识和最高尚的情怀吧。



民俗叙录:美丽的山水浸润丰富的文化


    淅川的十天调研行程匆匆,为了能够按计划考察众多的事象,实践团每天早出晚归,夜里还要整理材料。这紧张而又丰富的十天也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淅川的山水之美丽,文化之厚重,人民之质朴。


    渠首人家民风淳,待客酒足夜敞门。淅川县九重镇新建的渠首街上有两家茶社,客人满座,热闹非常。这里的茶社并非如我们所想的是清幽雅致的去所,而是当地百姓逢集聚坐(当地逢阴历双日赶集),打牌下棋,喝茶聊天的地方。茶社老板摆出十几个瓷碗,倒满茶水,热情招待我们。老板掂着茶壶对着茶碗点三下将水倒满,对我们解释说这叫“凤凰三点头”,表示对客人的尊敬。接着,老板又回忆了当年未搬迁时集市的盛况,四面八方的客商和百姓云集于此,交易牛羊骡马、坐下看戏喝茶。如今旧集市已经淹没,新集市也比不得往日了。九重镇的陶岔村搬迁之后又名丹阳村,毗邻南水北调中线渠首。在这里我们受到了镇文化站朱炳江的热情接待,入住他的“楚风汉韵文化会馆”。朱炳江年约四十,让我们称其为朱哥,为人豪爽豁达,热情仗义。朱哥给我们留下的深刻印象除了饭间的热情劝酒,另外就是他积极无偿帮助一群自发组织前来暑期体验的大学生安排食宿,关怀备至,让人顿觉有江湖义士之风范。陆放翁有诗“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如朱哥所说,陶岔村是夜不闭户的,我们入住的地方确是如此,民风淳朴,并非虚言。

    鸡鸣三省荆紫关,往日丹水过千帆。在荆紫关古街道,数百年的青石板路诉说沧桑,两排临街门面一色古朴,黑漆着门。沿街寻去,我们找到了已经荒废的中码头,看到了仅存数间且已破败颓圮的吊脚楼,只能从明老师的介绍中想象当年百樯林立,灯火通江的繁华胜景。
两省商贾议中州物资贸易,四海巧匠汇南北建筑风格。如今的荆紫关山陕会馆还挂着另一块招牌——荆紫关民俗博物馆。门口的一对石狮神态各异,柱墩上刻绘着一种小动物和菊花。馆长介绍说经过长期琢磨参悟,石墩刻绘的应该是鹌鹑,与菊花一起寓意安居乐业。从前门进去,迎面的是一座戏楼。雕梁画栋,斗拱飞檐。戏楼两面皆可演出,迎前门的戏台较小,可以演出小戏。戏楼下中间及两侧各有洞门一道。馆长介绍说,两侧洞门供人出入,洞门较低,即使来了官员也只能下马落轿方得进入,商人们以这种智慧的方式在自身社会地位较低的年代求得平衡。中间洞门只在三月初三、六月初六、九月初九方才开门,专供关公神灵行走。戏楼背侧是大戏台,逢年过节商人们就会请戏班唱大戏,那时四邻八乡的百姓们都会来,这也是商人们彰显经济实力和回馈百姓的一种方式。往里走去是大殿,大殿台阶前有一对石狮,狮头在文革破四旧时被损毁,不知去向。后殿是当时商人议事的地方,后殿后面还有一座春秋阁,供奉着关公神像。在商人们眼里,关公不止是可保财运亨通的武财神,更是信义的典范。行商贸易以信义为先,在没有公证的年代,商人之间签好契约,关公像前一拜,便都要守约。一座山陕会馆,不论石狮、石墩,还是木梁雕画,不论洞门、戏台,还是关公神像,处处都散发着古朴的文化底蕴。

    平浪宫外钟鼓楼,护佑一方度春秋。平浪宫为各省商民筹资所建,为保来往漕运通畅,一方平安,各省商民筹资兴建了平浪宫。平浪宫外左右有钟楼、鼓楼一座,各有十二根柱子,寓意十二个月里百姓都能平平安安。在平浪宫里,我们听景区负责人讲述了平浪宫里所供奉的杨四爷的故事。

    杨四爷乃荆紫关人。丹江发源于秦岭南麓黑龙口,原来叫八百里黑河。河水常常暴涨,大浪滔天,航船被掀翻,渔民葬身江中。大家都说,这是水中黑龙王作的恶。黑河边住着母子俩,儿子叫杨四,父亲和三个哥哥都被黑龙王吞噬了。这杨四在船上长大,满月会跑,五岁在河里钻上钻下,浪尖上耍,浪窝里睡,人人都叫他神童。母亲盼他长大能挡住洪水,除恶报仇,便给他起了个小名叫挡住儿。

    这杨四为何天生神异?原来他是黑龙王大太子。黑龙王宠爱美人鱼,荒淫无道,残害众生。杨四多次相劝,却被黑龙王赶出龙宫,杨四决定脱胎另生,与黑龙王斗争到底。

    杨四七岁那年,有一天,他梦见鲤鱼丞相哭诉:“黑龙王定于明天六月初六午时三刻起蛟涨水,掀船翻舟,好和美人鱼观赏淹死人的惨象。我冒死把斩龙剑盗来,希望你能大义除暴。”

    杨四醒来,果见胸前有把斩龙剑。第二天,他带上斩龙剑,又把砍缆绳的利斧别在腰里,直奔河边。午时三刻,洪水铺天盖地而来,杨四跳上浪尖,斩龙剑挥一挥,水头落一丈,再挥一挥,水头又落一丈,他奋力打败虾兵蟹将。黑龙王亲自出战,尾巴一扫,卷起漫天迷雾。杨四渐渐顶不住了,且战且退,洪水步步进逼。他忽听母亲喊“挡住儿、挡住儿”。杨四身上顿时长了力气,他用尽全力,用剑和利斧斩杀了黑龙王。他正在高兴之际,却被潜伏水底的美人鱼冷箭射死,鲜血染红黑河。

    为纪念杨四,人们将黑河改名为丹江。渔民船夫还集资为杨四盖了平浪宫,塑了神像,像两侧对联为“造就七岁神童子,威镇九江平浪宫”。如今的平浪宫仍保存完好,杨四爷仍护佑着一方百姓平安。



眼光向下:走向民间书写百姓的历史


    自中国近代学人提出“眼光向下”的主张和“走向民间”口号,为中国的学术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以来,中国的学术研究的许多领域就发生了转向。这种学术主张尤其对于人类学、民俗学和历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十天的淅川之行,实践团就是把眼光向下看,深入到当地的民众中去了解他们的生活,记录他们的风俗,解读他们的文化。就是用走向民间的方法去书写百姓的历史。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我们从盛湾镇田老三衡器店里记录了杆秤的制作过程。拉风箱,烧炉火,熔铁水,补铁锅。我们在盛湾镇的铁皮件制作人王青山家里见证了补铁锅的过程。在泰安街路边的老先生那里领略了小小面罗的制作。这一个个事象,就是老百姓们的生活,就是老百姓们的历史。

    不知从何时起,在淅川,在丹江边就流传着一种风俗,孩子在12岁生日这一天,要举行“解锁祭河神”的仪式。丹江边的娃娃们,出生后都要在脖子上带项圈,并且每年都要在项圈上缠一层红布,直至12岁。项圈上还要加一把锁子,防止孩子被鬼怪带走。传说上古时期,丹江里有妖精作乱,要求百姓交出童男童女作为祭品。为了保护孩子,百姓纷纷把孩子送到舅舅家养。所谓的12岁解锁仪式,也就是孩子在舅舅家长到12岁之后,回到父母身边的一个交接仪式。祭河神的缘由传说与丹朱有关,丹朱来淅川后,看到河怪为非作歹,于是设法降服河怪,丹江百姓感激不尽,于是把他奉为丹江的河神。钥匙轻轻打开,孩子便长大了。这一特殊的风俗在丹江边一直流传至今。我们考察的当日,恰有两家孩子在丹江边举行解锁仪式,我们有幸记录下了这次仪式。听司仪说,他们最多的时候见过九个孩子在那里举行解锁祭河神的仪式。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孩子相遇,可以想象是多好的场景。不过现在仪式简化,甚至没有人能说出仪式的缘由和内涵。这丹江边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文化岌岌可危。

    从渠首闸到丹江口,从风景秀丽的朱连山到荒草掩映的唐王桥,从荆紫关到盛湾镇,我们考察了打草鞋、合草绳、编草毯,考察了金银器加工,铁皮件制作,木器加工,杆秤制作。我们走访了当年河南大学流亡办学的荆关高中,走访了古民居,当年老字号的酿醋坊和药铺。我们考察了当地百姓往日挑缸买卖的场景。这些就是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当地老百姓的历史,我们只能记录个中之一斑。

    在淅川县民俗实物仓库,三位民俗办的老师磨破了鞋子在全县征集的移民民俗实物,堆积高达至屋顶,一件件凝结了移民的泪水,也倾注了三位老师的汗水。堆放在仓库里的物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重见天日,希望民俗文化博物馆建成的那一天,他们可以把自己的故事告诉游客,和前来寻根的人。

    载负满满的十天淅川之行,以淅川县原史志办主任明新胜为首及明有胜、周尚朝三位当地民俗办老师陪同始终;河南大学专业指导老师李丽娜在炎热酷暑下可谓是倾心竭力,在坚持到最后结束全部调研任务时,终因体力不支而病倒;来自考古学、民俗学以及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的陈彩彩、朱鹏、李子文、李晓倩、何连熙、李瑞金、于通海、谈金卓等八位研究生和本科生自称“淅川八怪”:白天马不停蹄走街串巷摄影摄像、访谈记录,晚上小组讨论、整理资料到凌晨两三点……。淅川之行,记录着移民人的故事,也在上演着河大人自己的故事。


四位老师:
明新胜:淅川县原史志办主任
明有胜、周尚朝:淅川县民俗办工作人员
李丽娜: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文物馆副馆长,实践团指导老师


自称“淅川八怪”的八位学生:
大怪陈彩彩: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4级考古学研究生
二怪朱  鹏: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2014级民俗学研究生
三怪李子文: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4级考古学研究生
四怪李晓倩: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2014级民俗学研究生
五怪何连熙: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3级文物与博物馆学本科生
六怪李瑞金: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3级文物与博物馆学本科生
七怪于通海: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3级文物与博物馆学本科生
八怪谈金卓: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3级文物与博物馆学本科生


附河南大学官网通讯精简版:http://news.henu.edu.cn/html/xxz ... 4-03c13f856c7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