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俗文化普查与研究通讯(2007年第1期封面二)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民俗文化普查与研究通讯(2007年第1期封面二)

[img=552 v:shapes=,90 src=]http://www.chinafolklore.org/forum/[/img]

《民俗文化普查与研究通讯》正式印行了。这个刊物将重点报道本学科点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面向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工作的情况,发表一些关于民俗文化的最新调查报告和研究论文,也介绍国内外民俗学、民间文艺学及相关学术研究的重要理论成果和研究动态,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界同行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同时也为使年轻学子们通过参加办刊而主动发表意见,得到更多的专业训练。因此,热切希望学界的师友们能够关注这个刊物,多多地给予指导、批评和赐稿。
“民俗文化”、“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词汇,在近几年媒体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这既说明民俗文化传承与变化的现实已为世人所普遍关切,也从侧面反映出民俗文化研究的事业对社会的影响正有所扩大。从事民俗文化研究的专业人员当然要积极参与体现社会意愿的讨论和行动,但是更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独立的治学态度,力戒浮躁和虚夸。正是由于民俗学在研究的深入和全面程度上还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需要,所以学科的建设才需要更加紧密地联系现实生活,尤其需要加大民俗调查的力度,在各个地方开展深入的田野作业。同时应当看到,民俗学的田野作业不只是为了积累资料,而且是为了在调查、研究和写作的全过程中发现和回答问题,推动学理的探讨、认识的提升、方法的完善以及表述的革新。只有这样,民俗学才能充满活力,发挥出自身优势和参与广泛的学术对话,从而为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国民素质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从学科发展的过程来看,进入本世纪以来,老一辈民俗学者的宿愿特别是钟敬文提出的建立中国民俗学派的设想,正得到进一步的实现,一些民俗学研究成果已进一步发挥出中国学者研究自身文化的长处,对于民俗现象的观察更加深入,思考问题的角度更加全面,研究的方法也更加得力。总的来说,以走进田野为基本学术性格的民俗文化研究,在整体认知中国社会历史与传统文化的大学术中正站住脚跟,这也是民俗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加强交流和互相参与的一个结果。当然,在一些调查研究中仍然存在分裂和孤立地看待民俗的情况,比如不能从社会与文化的关联当中以及中国历史的整体上来说明问题,或者忽略民俗文化的具体语境而笼统解释其性质和意义。认识不足的表现还有很多,但只要加强调查、提高理论和勇于探索,就能从根本上杜绝低水平重复或比较粗糙的制作。此外还应当指出,在全球化时代,国际间学术的交流与合作更加紧密,年轻的民俗学者已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学术界的对话,只要不是失去自我就应该给予肯定。可以预期的是,中国民俗学的发展将会同整个中国文化的发展一样,既是中国特色的又是面向世界的。
无庸置疑,民俗学的发展必然要依靠一代代学人的成长和队伍的不断壮大。高校民俗学与民间文艺学等学科建设的中心任务就是专业人才的培养,而人才培养的目标必须与学术发展的目标取得一致。所以,我们推出的这个刊物虽然很小,性质上也不能与正式的学刊相提并论,但是它作为教学相长的一种交流渠道,特别是作为锻炼新人的一块场地,却可以发生其特殊效用。发刊之际,谨表达这样的心愿。

《民俗文化普查与研究通讯》2007年第1期
Survey  Research  Newsletter  for  Folkloric  Culture
学术指导委员会  刘铁梁  万建中  杨利慧  康丽  岳永逸
主        编   刘铁梁
本期主编助理   西村真志叶  曹荣
本期责任编辑   蔡磊  曹俊仙 王雪  俞晓燕  

主    办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文化普查与研究中心
编辑刊行 《民俗文化普查与研究通讯》编辑部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
邮政编码  100875
投稿信箱  minsupucha@126.com
2007年3月刊行
内部刊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