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间文学240课堂李雅欣小组讨论帖

民间文学240课堂李雅欣小组讨论帖

1.课题名称
武汉小吃故事研究
2.选题价值
选题背景:
武汉小吃故事历史悠久,意蕴丰富,而在如今的快餐文化下,小吃背后的故事渐渐被人们遗忘;西安羊肉泡馍和浙江嘉兴五芳斋粽子等美食的制作技艺先后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汉是汉族传统饮食文化的重镇,其饮食以小吃闻名,但是武汉市国家级非遗中有关美食制作的民间技艺较少,热干面申报第四批国家级非遗也没能成功。本组试图从民间文学的角度找寻原因。
选题价值:
通过搜集整理武汉传统小吃和新兴小吃背后的民间传说、故事和文化传统,发现其传承演变过程,发掘武汉小吃背后的民间文化,挖掘小吃蕴含的文化意蕴,更好的解释继承传统文化。
3.任务分工
实地调研:全组
调查报告:赵芳馨 何思桦 高群博 林江岳
搜集、整理资料和研究综述:李雅欣 何莉 欧阳国婷
论文撰写:黄沁 刘雁铭 杨煜
PPT制作及讲课:白天伟 杨超
各位亲们我们的课题研究正在开展,请大家在本帖积极踊跃发言,搜集的资料、关于本课题的看法、想法和研究成果等等都可以在本帖下面交流哦~

TOP

调查背景补充

武汉小吃故事历史悠久,意蕴丰富,但缺乏科学性的整理,没有系统性的阐述,在如今的快餐文化下,小吃背后的故事渐渐被人们遗忘;西安羊肉泡馍和浙江嘉兴五芳斋粽子等美食的制作技艺先后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汉是汉族传统饮食文化的重镇,其饮食以小吃闻名,但是武汉市国家级非遗中有关美食制作的民间技艺较少,热干面申报第四批国家级非遗也没能成功。本组试图从民间文学的角度找寻原因,希望可以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TOP

请大家注意!!!

孙老师回复我提醒我们注意!!课程的民间文学属性,要求我们的研究必须建立在故事与传说的基础上!!请大家在做分工时候一定要注意!

TOP

调查点基本情况

户部巷汉味风情街位于武昌最繁华的司门口,东靠十里长街(解放路),西临浩瀚长江,南枕“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北接都府堤红色景区,是一处由名街名楼名景名江环绕而成的美食天堂,自古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是一条长150米的百年老巷。2002年以来,武昌区政府在重塑历史文化名城的过程中,按照“汉味早点第一巷”的定位,对户部巷进行整体打造,形成了如今的汉味特色风情街。以“小吃”闻名的户部巷,是武汉最有名的“早点一条巷”,正所谓“来武汉必来户部巷”。

TOP

调查方式

1、利用现场谈话的形式,先和小吃店主进行交流,然后询问户部巷小吃店店主对武汉小吃故事的了解情况,探寻存留于记忆中的故事。
2、采用采访的形式,对户部巷的游客进行随机采访,了解他们对武汉小吃故事的熟悉程度,观察武汉小吃故事流传状况。
3、查阅资料,采用比较法和分析综合法,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对比,尽可能的获取第一手资料,了解武汉小吃背后的故事、传说和文化传统。
虽然有调查大纲作指导,但实际调查中难免对于到特殊情况,需要随机应对。因此需采取开放式的访谈与结构式的访谈交替使用的方法,并注意区分局外人和局内人的看法。

TOP

调查内容

在实际调研中,本组以热干面、面窝、豆皮、鸭脖、欢喜坨、汤包等小吃为主,以烧梅、米粉等为辅进行调查。在调查过程中,注意区分武汉本地人、外来户的不同身份,以不同的视角进行谈话和采访,同时还要注意招牌传统小吃和新兴小吃背后故事的差异,有区别的进行考察。拟从以下部分展开调查:
1、故事的本源探究
2、故事的发展与演变
3、故事背后的文化与现实意义
4、针对现在人们对武汉小吃故事的了解重视程度和武汉小吃故事的传播状况

TOP

以上就是我对于咱们小组课题的一些看法,希望大家积极踊跃参与讨论!!

TOP

热干面与山西刀削面、两广伊府面、四川担担面、北方炸酱面并称为我国五大名面。它既不同于凉面,又不同于汤面,制作的方法是先招面条基本煮熟,然后携起来排油摊凉,吃时再在开水内滚烫几下,沥水,加上芝麻酱、虾米、葱花、酱萝卜丁、小麻油和醋等性料拌匀。上口时香气扑鼻,耐嚼有味。源于三十年代初期汉口长堤街卖汤面的李包,他怕未卖完的汤面发馊变质,便把它捞起来晾在案上,不小心撞倒油壶,他就把流出来的麻油拌到面条里。第二天,他把这些面条放在沸水里滚烫几下,捞起来拌上佐料,热气腾腾,香气扑鼻,使人争相购食。有人问他这是什么面,他脱口而出,说是"热干面"。人们说热干面好,他从此就专卖此面。有些饮食摊贩看他生意兴隆,便向他学艺,也卖起热干而来。武汉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有热干面馆和摊点,是武汉人早晨爱吃的早点小吃之一。

TOP

老通城豆皮
"老通城"是坐落在汉口中山大道大智路口一家大型酒楼的名字,以经营著名小吃三鲜豆皮驰名,有"豆皮大王"之称。这家酒楼创办于1931年,某地原在古汉口城堡大智门外,为城乡通道,故名通城甜食店,抗日胜利后复业,改你老通城甜食店。该店仿照湖北民间的传统小吃豆皮,锐意改进,配合甜食应市,颇受欢迎「制法是将绿豆、大米混合磨浆,在锅里摊成薄皮,内包煮熟的糯米、肉丁等馅料,用油煎好。特级厨师高金安精益求精,以鲜肉、鲜蛋、鲜虾仁为主制作馅料,创制出三鲜豆皮,皮包金黄发亮,入口酥松嫩香,更加脍炙人口。毛泽东品尝四次,次次赞赏。外地人和外宾到武汉来都以能吃到老通城豆皮为快。

TOP

鸭脖子
武汉的汉口有条精武路,别看这条路有点破旧,有点脏乱,这里可是闻名 全国!若问为啥出名呢?原来这里是全国闻名的精武鸭脖子的发源地!武汉精武鸭脖子,最早就起源于这精武路。据说这鸭脖子的卤制方法非常讲究,经过精选料、细处理、控火候的处理,尤其是二十八味卤料加老汤的卤制,使得精武鸭脖子麻辣鲜香、咸中带甜、红艳夺目,也正因为它的色香味俱全而誉满全国! 说道武汉的鸭脖子一定要提一下武汉的精武路,这里是销售辣鸭脖最早也是目前最集中的地方。还有一个典故讲给朋友们:战国时期,楚王率众征伐,途径汉中,人困马乏。某日,路经一野湖,见群 鸭云集飞渡,景象壮观。楚王大喜,令军士捕而食之。不日,余鸭脖无数,恰军中一人,擅于膳食。教众人用秘方酿制,遂成鸭脖美味,楚王尝之,赞不绝口。而军中士卒尤为喜爱。得此美食后,楚军越显神勇,攻城略地成“七雄伟业”。而偶有伤寒不适,食之亦无一不好,众皆称绝。精武鸭脖之名由此而得。众商家云集精武路,纷纷开起了鸭脖店,有不断开发创新,鸭肠、鸭掌、鸭头、鸭翅品种繁多。

TOP

热干面是武汉人过早的首选小吃,武汉人对它的 感情,就不必再费言语。单讲从外地来过武汉的人,他们再次想起武汉,多半是因为想起了武汉的热干面。热干面对武汉人或者在武汉呆过一段时间的朋友来说,它不再仅是一种小吃,而是一种情怀,未食而乡情浓浓,食之则香气喷喷。尽管美味,但是身处外地的朋友并无法享受到这份福气,因为它只能现做现吃。
热干面既不同于凉面,又不同于汤面, 面条事先煮熟,过冷和过油后,再淋上用芝麻酱、香油、香醋、辣椒油、虾米、五香酱菜等配料,更具特色,增加了多种口味,吃时面条纤细爽滑有筋道、酱汁香浓味美,色泽黄而油润,香而鲜美,有种很爽口的辣味,是祖传秘方,诱人食欲。
吃热干面是有讲究的。做武汉热干面的店铺要规范,厨子要正宗;原料要地道;调料要上等;配菜要天然。此外,还可以根据各人的喜好,喜欢辣的可以加入辣椒红油,另外还有咸菜、萝卜干、酸豆角等供选用,加香菜也可以。在食用之前要乘热把面拌匀,芝麻酱全都糊在面上,似蚂蚁上树。这时再吃,就格外的香气扑鼻,味道好极了。吃热干面时最好是冲一碗蛋酒或者来一袋牛奶或者一杯豆浆,一边吃一边喝。只吃不喝,就觉得嘴巴干干的,也就吃不出热干面的极品味道了。
有些早餐店的热干面会在烫面锅旁边放一罐排骨藕汤或者鸡汤,有的人不喜欢太干,就可以浇点汤汁调味;有一家油炸热干面店很有趣,店主提前把热干面先用滚油过一遍,冷了后再下锅烫热,面条干爽可口,放进去一个卤蛋,再来杯豆浆、小米粥或豆腐脑,热干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口味而独树一帜,让人吃后回味无穷。

TOP

热干面的由来很能说明武汉人的机智灵活,据说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有一个卖汤面的李姓摊贩,因其脖子上长有瘤包,人称其外号“李包”。为了使没卖完的面不发馊变质,他就把面条凉在案板上,不小心把油壶里的油倒在了面上,第二天煮给客人们吃时,客人都觉得好吃,便问叫什么名字,李包随口而出,说叫做“热干面”,于是便流传至今。

TOP

面窝也是武汉特有的,它很能说明武汉人的创新精神。面窝创始于清光绪年间(公元1875——1909年),当时汉口汉正街集稼咀附近有个卖烧饼的,名叫昌智仁,看到卖烧饼生意不好,就想办法创制新的早点品种。经过反复琢磨,他请铁匠打制一把窝形中凸的铁勺,内浇用大米、黄豆混合磨成的米浆,撒上黑芝麻,放到油锅里炸,很快就作出一个个边厚中空、色黄脆香的圆形米饼。吃起来厚处松软,薄处酥脆,人们觉得很别致,很有味道。昌智仁称之为面窝,流传一百多年,成为一种价廉物美的特色早点。

TOP

武汉人重情义,相传春秋时期,钟期、伯牙琴瑟相和,高山流水觅知音。《吕氏春秋》有载:“伯牙鼓琴,钟期听之”,“巍巍乎若大山”,“汤汤乎若流水”。反映出人类最质朴、最圣洁、最美好的情感亲和。而武汉小吃也饱含人间的浓情厚义,自古至今流传许多动人的故事。如武汉人特别讲究煨汤,逢年过节家中贵宾来访,必煨汤相待。有一种汤称作“毛脚女婿与吊子煨汤”,源于湖北地区“毛脚女婿”第一次上门时的接待风俗,通常制作时要在汤中下细粉丝或鱼圆,表示情意绵长和婚姻圆满。煨汤罐子一般多用U形陶罐,俗称吊子,后成为小吃店经营的汤类食品,常见的品种有瓦罐鸡汤、排骨汤、蹄膀汤、八卦汤、脚鱼汤、牛肉汤、鸭汤等。其中“小桃园煨汤”久负盛名,其来历也有一段情义故事:该店创始于1946年,当时有陶、袁两个小贩在汉口胜利街兰陵路口卖小吃,后来两家合作、经营煨汤,陶、袁两人一合计,仿照三国时桃园三结义的故事,以两人姓氏取店名,店名就叫筱陶袁”,解放后取其谐音,改为“小桃园”。武汉人过早时很喜欢的甜食欢喜坨原为湖北荆州江陵等地的传统风味小吃,其名由来是说清末荆州城内有陶姓一家,在战乱中走散,历尽苦难,终于又合家团聚了。陶姓老人庆幸一家人没有丧生战乱,找出所存的糯米,经淘洗、磨浆、沥干后,掺入适量面粉和红糖,搓为小团,再蘸满芝麻,炸制成熟。没想到,成品十分甜美,一家人吃得十分快乐。为了纪念团圆,就此称之为“欢喜团”。陶家也以善制“欢喜团”而出了名。

TOP

还有三鲜豆皮,以位于汉口中山大道大智路口老通城酒楼制作的最为出名,有着“豆皮大王”的美誉。毛泽东曾经四次品尝,每次都赞不绝口。至今许多年长的市民品尝这种以绿豆、大米混合磨浆,摊成薄皮,内包糯米佐以鲜肉、鲜蛋、鲜虾馅料的美食时,心中还会油然升起对故去的领袖的怀念之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