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间文学410课堂杜牧倩等小组

回复婉盈的第二问题

汉剧在传承过程中遭遇过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我个人认为,在传承过程中出现的青黄不接问题是汉剧所遭遇的最大的挑战,对于文化,一旦没有了年轻人的传承,那么它即将有可能走向灭亡,就想是一种方言,如果没有人说了,那么它就走向了灭亡。汉剧也是这样,如果没有了传承人,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生生不息,那么以后还谈什么汉剧呢?只能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了。

TOP

汉剧与京剧的关系

京剧是吸收了汉剧的皮黄声腔系统,可以说汉剧是京剧的祖宗。这是周总理说的哈,而且那天我们去汉剧传承人“程良美”那里也了解到了“京剧”从“汉剧”中来,只是“京剧”后来成为了官方的,而汉剧是地方的一种戏剧。

TOP

关于汉剧的几个问题?

1、汉剧如何去创新,迎接未来的挑战呢?
2、为什么我们需要去发扬“汉剧”,就是因为它成为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吗?
3、汉剧的致命伤:唱腔和唱词不顺口无法流传到广大群众中去?如何来让汉剧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呢?不能单单说因为语言不通,就说汉剧不能让很多喜欢吧,那么“韩剧”“美剧”呢?不也是形成了潮流在我们国家吗?为什么汉剧不可以?

TOP

回复婉盈的第一问题

在中国戏曲发展历史上,汉剧为京剧的形成作出过特殊的贡献,对川剧、滇剧、桂剧、湘剧、粤剧、赣剧等地方戏曲剧种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是研究戏曲板腔体系、戏曲音乐结构演变的重要史料和进行艺术创新的资源。

TOP

大家来讨论一下我们拜访汉剧传承人”程良美“的那些事吧!

首先我来说,听程先生唱的汉剧,让我感觉到了汉剧的魅力,虽然我听的不是很懂,但是我能从他的肢体动作中感觉到汉剧之美,那一唱,说不清楚是什么,但是就是让人听了觉得很震撼。

TOP

回复 29# 的帖子

额哦,说错了,自动忽略数字哈~

TOP

回复 47# 的帖子

京剧是由徽戏、秦腔、汉调不断交流融合、吸取了各方地剧剧种的优长而形成的戏曲剧种,可以说是地方剧种的融合和升级版的戏曲,所以它能扬长避短,成为国粹~

TOP

回复 50# 的帖子

我也觉得很震撼!!一个七十多的老人开口一唱,声音还是那么洪亮高亢,完全不需要扩音设备的辅助,可见老师的唱功功底非常的棒!

TOP

小组活动第二阶段

资料搜集整理
1、调查问卷的制作
要求:制作调查问卷,发放,并且简要分析数据。问卷30份左右。
由李娜、秦芳婷、王佳艺、滕江红、马春梅、戴菁蔓完成。李娜负责
2、录音整理工作
由杜牧倩、蒋思思、韦飞妃、张敏、古兰兰、郑婉盈完成。杜牧倩完成
资料汇总完成时间为:2014年12月11日(下周四之前)

TOP

回复 30# 的帖子

向年轻人推广汉剧面临的困难是很大的。我记得当时我们采访陈良美老师的时候,他说过汉剧是地方剧种,他的影响范围一般来说很难遍及全国而只限于在地方上,因为地方剧都是用方言唱的。他这里就提到了推广汉剧最大一个困难,就是语言的问题。
      还有就是当今社会人们习惯了快节奏、快餐化的生活,包括审美也变得快餐化,倾向于接受高密度的、快节奏的、强烈的感官刺激,所以戏曲,无论是京剧还是各种地方剧,它们委婉曲折的腔调、浪漫写意的表现形式,含蓄地反映丰富的感情的这种曲折婉转、柔美写意的艺术追求与当代人的生活节奏产生了脱节,尤其是与年轻人的生活节奏和审美追求有着巨大的偏差,戏曲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大大减小,绝大多数年轻人也静不下心来欣赏戏曲。
  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季国平先生说过,戏曲的观众是需要培养的,我觉得这句话非常在理。从小培养欣赏戏曲的习惯和爱好而不仅仅是接受快餐文化的感官刺激,那么传统戏曲被国民重拾、重新喜爱才能变得指日可待。

TOP

好的,就整理程老师的录音吧,我就怕听不懂武汉话,当时听的时候也是似懂非懂------
我之前对汉剧是一点儿也不了解的,就在去程老师家里的前一天晚上听了一段《蝴蝶梦》。首先我觉得汉剧旦角的扮相典雅大方;其次唱腔婉转优美;最后,我来跟越剧进行一个比较吧:
          1,越剧大多讲述才子佳人的故事,所以扮相清丽俊俏,就连小生的扮相都让你帅到招架不住(哈哈---真的很帅气哦)
          2,越剧的唱腔上,越剧唱腔同样婉转优美,因为是起源于浙江嵊县,所以它的咬字都接近于吴侬软语,曲调是越剧的主调
          3越剧流派纷呈:花旦有:王派、傅派、金派、袁派、戚派、张派、吕派
                       小生有:范派、尹派、徐派、毕派、陆派
似乎说偏了,但是毕竟都是传统文化,所以我把自己比较了解的都说给大家听一下吧

TOP

《宇宙锋》

《宇宙锋》是中国戏曲的传统剧目,戏曲界把梅兰芳(京剧)、陈素真 (豫剧)、陈伯华(汉剧)、三位大师的《宇宙锋》并称为“宇宙三锋”。秦腔表演艺术家.教育家马蓝鱼的《宇宙锋》是梅兰芳亲排。同样,马蓝鱼老师又传授给了得意弟子梅花奖得主齐爱云。秦腔还有为数不多的演员在演。2013年12月20日,绍兴小百花越剧团开排《宇宙锋》,由第二十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陈飞领衔主演。
1952年,中南区戏曲代表团根据汉剧的《赵高修本》、《金殿装疯》两折戏整理,充分发挥汉剧旦角唱做的特点,层次分明,真实地刻画了赵艳容被迫装疯的难言之隐和悲愤、辛酸的心情。汉剧《宇宙锋》参加1952年举办的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演出二等奖,饰赵艳容的陈伯华获演员一等奖。
1952年,豫剧皇后陈素真大师看了汉剧大师陈伯华的《宇宙锋》后,便移植了此剧,在汉剧《宇宙锋》的基础上另辟蹊径,以“上天入地”的“疯水袖”别开生面,将水袖的多种技法综合变换,创作出团花袖、烟花袖、扇花袖、波浪袖、飞天袖、鸳鸯袖等多类袖花,表演起来忽轻忽重、忽刚忽柔、忽疏忽密,把雍容端庄的赵艳容于疯态中变化万端的感情波澜表现得淋漓尽致,演出了该剧的新水平和豫剧的特色。其弟子,亚洲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牛淑贤先生完整地传承了陈门艺术的特色。

TOP

汉剧与京剧的关系是汉剧史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苏移曾发表文章论述了汉戏进京和对京剧形成所起的作用,值得关注。王俊、方光诚、周笑先、刘正维等撰文论述了进京楚伶对京剧形成的历史贡献"此外,受汉剧声腔和表演艺术影响较大的荆河戏!常德汉剧、巴陵戏。广东汉剧!闽西汉剧、桂剧等地方剧种的研究者,都有相关的论文论述本地剧种与汉剧之间的艺术渊源关系,限于篇幅,不一一罗列。在荆楚大地上,表演艺术成熟的汉剧也给了其他地方小戏艺术滋养,如梅重喜、桂有林以自己从艺的经历,阐述了汉剧对黄梅采茶戏的滋润。

TOP

陈伯华是汉剧四旦的著名演员,自创“陈派”表演艺术。邓家琪、黄靖撰文总结了陈伯华“陈派”艺术的特点,认为陈派艺术以《宇宙锋》为代表,具有雅(追求高雅的情趣和纯净的意境)、真(表演的逼真,内心活动和形体动作!技巧的和谐统一)、细(细腻含蓄)、新(新颖别致)、明(凝练!鲜明!大方)五个特点。上世纪 80 年代由陈伯华口述!邓家琪!黄靖二人整理,发表了陈伯华“述艺录”的系列文章,包括《我演<宇宙锋>中赵艳容》、《我演<柜中缘>里刘玉莲》、《谈<二度梅\丛台>中陈杏元的表演》、《我怎样演杨贵妃》等这些文字是陈伯华一生演出经验的集中总结,也是汉剧表演艺术理论上的升华,代表了“陈伯华时期”汉剧艺术的最高成就。

TOP

史料的汇编与研究一、二

第一类是志书。戏曲志是方志学与戏曲学的结合,属于戏曲方志学的范畴"提及汉剧志,不能不提及两部志书,一部是《中国戏曲志 湖北卷》,另一部是以邓家琪为主编的《汉剧志》(中国戏剧出版社,1993)。在《中国戏曲志 湖北卷》这部志书中,有关汉剧的条目最多,涉及汉剧发展历史!艺术特点的方方面面《汉剧志》则涵盖汉剧源流与沿革、大事年表、剧目、音乐、表演!舞台美术、机构、演出习俗、文物古迹!报刊专著、逸闻传说、谚语口诀行话、传记等方面内容,书中插入彩页和插图,附有图表、曲谱,文字简洁明了,是全面介绍汉剧历史和艺术的一部重要的史料汇编。
第二类是集成。戏曲集成是以事实记述和曲谱实录展现中国戏曲艺术历史与现状,阐述有关经验与教训,给人以启发。《中国地方戏曲集成 湖北卷》(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是上世纪 50 年代由当时的湖北省文化局负责牵头编纂的,全书有 1 幅全省剧种分布图、45 幅剧照、32 个剧本,其中 9 部汉剧剧本是研究汉剧剧目的重要资料。而1998, 年由中国LSBN中心出版的<中国戏曲音乐集成 湖北卷>则以精心选编的汉剧优秀唱段!器乐曲牌!锣鼓经、折子戏配合综述、汉剧音乐概述、唱段说明、人物介绍和图表照片,体系地介绍了汉剧音乐的产生、发展、衍变的历史和现状,内容丰富有序,论述精练准确,史料规范翔实,具有很高的学术!历史价值。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