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间文学410课堂杜牧倩等小组

民间文学410课堂杜牧倩等小组

本小组研究主题:汉剧
         请大家在10月16日至10月23日这周内,搜集有关汉剧相关材料往上跟帖。稍后我们再对具体细节做进一步讨论。
        另外,本周自学主题是神话,也请大家抓紧时间学习。

TOP

跟上跟上~~~汉剧fighting

TOP

优秀团队的成功秘诀

由于学术发言讲究原创与个性,探索真理,追求智慧的启迪,因此,对小组讨论有三个金苹果建议:一是原创。凡引用,必注明出处,否则视为抄袭;二是讨论。课题的原创性深入,必须是一个个小问题的发现,一次次争鸣式的对话,而不能各言其语。三是评奖。每周由组长推荐或大家投票选出最优发言人。
爱我所爱,美人之美

TOP

汉剧简介

汉剧是中国的汉族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旧名楚调、汉调。清代中叶形成于湖北境内,原以秦腔经襄阳南下演变出来的西皮为主要腔调,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荆河、襄河、府河、汉河四支流派,俗称路子。对湘剧、川剧、赣剧、桂剧、滇剧等剧种的形成发展都有影响。清嘉庆、道光年间,汉调流传到北京,加入徽调班社演唱,逐渐融合演变而成京剧。
汉剧角色共分为十行: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腔调除了西皮、二黄外,罗罗腔也用得较多。伴奏乐器有胡琴、月琴、三弦、鼓板等。
民国元年( 1912 年),定名为汉剧。抗日战争爆发后,汉剧艺人参加了抗日救亡活动,成立了汉剧流动演出队。1962年建立了武汉汉剧院,主要演员有陈伯华等。
2006年5月20日,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引自百度)

TOP

汉剧溯源(引自搜狗百科)

汉剧属皮簧腔系,早期称"楚腔"、"楚调",以后又称"汉调"、"汉戏",俗称"二簧"。在鄂北有"一清二黄三越调"的谚语,在鄂东又有"一清二弹"之说,称汉剧为"乱弹"或"弹戏"。文献记载中曾有"湖广调"、"黄腔"、"皮簧"等称谓。辛亥革命前仍称"汉调",从民国初年起开始改称"汉剧"。其主要声腔为西皮、二簧,在地方剧种中开创皮、簧合奏之先河,从而形成皮簧声腔系统。汉剧流行于湖北省境内的长江和汉水流域及其邻近的、湖南、陕西、四川等省的部分地区。
       二簧兴起于长江中下游,系由安徽安庆徽班二黄发展而来。传入湖北的四平腔吹腔,经湖北艺人加工发展而成。西皮是由传入鄂西北襄阳一带的山陕梆子演变而来。汉剧前身为楚调。清朝中叶一些文献对此曾有记载。如乾隆五十年(1785)吴太初所著《燕兰小普》中记有:名伶时瑶卿"爱歌楚调一番新"。楚伶王湘云擅长《卖饽饽》,唱荆江秧歌、沙湖绵(沔)阳小曲。清范锴在其《汉口丛谈》中也曾记载:汉口楚调著名演员李翠官、隶荣庆部,擅长《贵妃醉酒》、《潘尼追舟》、《玉堂春》。

TOP

调查借鉴

)鄂:武汉市江汉区某公司职工活动中心(8月8日)
    下午5:00,我和汉剧史学者、武汉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方月仿先生(一级编剧),一起参加一次汉剧票友活动。本次活动是由江汉区水务局下属分公司工会主席、汉剧票友董梅生先生作东主持。董今年53岁,是著名汉剧鼓师董仲箎的之子。虽1988年始学三生,但已经上台公开演出多场。由于对汉剧的喜爱,积极参加汉剧票友的活动,并自己灌注唱片,自娱自乐。今天活动前的晚餐由董梅生准备,共有两桌,在公司食堂进餐。据董介绍,票友活动由在座的票友轮流坐庄,每月活动3-4次不等。
饭后,在公司职工活动中心进行票友活动,参加人员有十五人之多,有武汉市纪委常委、监察局长洪子华;也有下岗员工陈昌义(陈原是一家工厂的书记,改制经营小酒馆,拆迁后失业,但坚持玩票);有汉剧著名的一末老演员,“小余元洪”之誉的贾振南(曾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叶剑英等的接见),也有业余票友、武汉市剧协副主席吴大堂等。乐队有四人,伴奏乐器有京胡、二胡、月琴、中阮和边鼓、板等。开始时忘带边鼓,司鼓用鼓签敲板凳脚,以司节奏。大家唱的剧目很多,有汉剧的经典选段《甘露寺》、《重别台》、《三娘教子》等,也有票友唱了京剧《锁琏囊》、《失空斩》、《四郎探母》等剧目。在场的人员,除乐师之外,每人都唱了两个以上选段。唱到好处,众人高声叫“好!”,若有失处,下得场来,众人毫不留情的指讁评点。几位老票友,在别人演唱时,甚至也到场中,来配合作一些身段。活动持续到23:00,人们在意犹未尽中结束了活动。整个活动,虽然参加者身份不同(有领导干部、有汉剧演员、有下岗职工),年龄有别(老者年近7旬,少者30出头),但大家作为票友参加活动,却十分融洽、平等和愉快。基于对汉剧的热爱、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大家组成了这个看似松散,实质极具凝聚力的社团。

TOP

借鉴2

暑期的调查活动,总起来讲,较好的完成了原定的调查任务。主要有如下收获:1、通过对艺人、研究者、剧团的采访,对广东汉剧(及周边的闽西汉剧、湖北汉剧)的艺术特色、生态环境、历史与现状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2、获取了一些第一手的录像、录音及采访资料。同时按调查计划,也搜集到一些相关的研究资料。3、加深了对戏曲本体的认识与感情,一种“活”的直观的感觉。这些是在书本上、校园中获取不到的东西。4、体验到了作田野调查的苦与乐。与人打交道总的规律是,凡是与汉剧艺术有感情的人,对我们的调查都是热情的。
但尽管如此,这次调查使我深深的感受到,粤、闽、鄂三地的汉剧现状,不容乐观。广东汉剧除广东汉剧院与大埔县汉剧团外,基本上已经没有其他汉剧团演出,而这两个院、团的演出也比较少。闽西各地的汉剧团同样并不景气,演出多以综合节目打主阵。武汉汉剧观众流失严重,在武汉市区,有时演出台下观众比台上演员还少,汉剧院现在正尝试向周边农村渗进,开拓农村市场。我们下去调查往往既为老艺人对汉剧的热爱、热情而感动,又常常面对他们的呼吁、倾诉乃至牢骚却是一脸的无奈。汉剧如此,全国的大多数的地方剧种又何尝不是如此?我常常在想:汉剧的生存之路又在哪里?我们应该怎样传承和保护,祖宗留下来的这份珍贵文化遗产呢?这些问题确实值得我们好好的思考和研究。

TOP

汉剧传统剧目

《宇宙锋》、《二度梅》、《断桥》、《审陶大》、《哭祖庙》等。

[ 本帖最后由 蒋思思 于 2014-11-20 09:00 编辑 ]

TOP

早期汉剧人物研究对早期汉剧演员的研究,有助于廓清汉剧早期的历史面貌,对于汉剧形成的时间、地点的界定意义颇大。汉剧早期的艺人有王湘云、李翠官、米应先等,《中国戏曲志•湖北卷》(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中的《王湘云小传》、《李翠官小传》有初步的介绍。王俊、方光诚通过田野调查找到了同时通城名旦李三槐的族谱、故居和坟墓,提出李三槐就是李翠官的观点[2] 11。他们还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发现了米应先的族谱,弄清楚了米应先谱名为应生及其大致的生平事迹[2] 11。此外,关于米应先研究的重要文章还有单长江的《崇阳米应生与京剧》(载《艺术百家》2004 年第5 期),陈志勇的《徽班汉伶第一人———米应先》(载《文史知识》2006 年第 1 期)、《徽班汉伶米应先生平及家世考———兼论米应先对京剧形成的贡献》(载《戏曲艺术》2007 年第2 期)等。

TOP

中国戏曲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在世界艺术之林中闪烁着其不可抵挡的光辉。其历史的悠久,形式的齐全和独特,种类之丰富都令世人惊叹。汉剧作为中国戏曲的一个剧种,作为湖北省的地方大剧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对京剧和其它的地方剧种产生过很重要的影响。可是如此优美唱腔重要的剧种——汉剧,当前并没有多少人认同。提起受汉剧影响甚多的京剧,国人多多少少的会哼唱一两句或是一两段唱腔。汉剧的念白之美,表现为她的念白在舞台上的表现俏皮不失稳重,有趣而不显粗俗。作为湖北的地方戏,汉剧有非常鲜明的地方特色,念白是体现之一,这一点和其他地方戏曲是一样的,但是汉剧的念白主要是湖北武汉方言,以湖广韵为主,和其他戏曲的念白在语音上都归中州韵的概念有所出入,在汉剧的念白中不管是俗白还是韵白,中州韵的影子是极少的,主要都是以武汉方言为语音基础来演绎戏曲的念白部分,但是艺术效果丝毫没有减弱反而还有提升。 汉剧的唱腔之美,体现在她旋律中“去声字”上行的处理,旋律华彩性地表现。作为唱腔是表现汉剧地方色彩的另一方面,汉剧是属于皮黄腔系统的剧种,在中国戏曲中属于皮黄腔系统的有很多,他们腔调各不相同是因为他们同时都打上了地方特色的烙印。汉剧也不例外,她在历史的长河中产生并不断的经历时间的洗涮和打磨,她在几代人的不断创作和演绎下产生了很多优美的唱腔。汉剧的唱腔产生在湖北,自然也有浓郁的湖北气息,汉剧唱腔的音乐中有大量湖北音乐特有的元素,她在湖北这块土地上汲取着养分,同时也通过自身的语言向世人展示着湖北人的智慧和审美。 汉剧的拖腔之美,汉剧音乐本身的华美特性也使得她的拖腔也在众多戏曲的拖腔中非常地显眼。拖腔是戏曲的一大特色也堪称“一绝”,而在众多的剧种当中汉剧的拖腔是发展的最为华丽的一个。汉剧拖腔有这样地表现和汉剧大师陈伯华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拖腔展现了戏曲的魅力,展现了演员个人的艺术创造,也展现了演员的唱功,而且在结合剧情的同时,我们会发现拖腔也是人物情感的宣泄和体验,汉剧拖腔之美,美在此!

TOP

民间文学410课堂第二小组调查课题:汉剧传承与发展现状
调查基本提纲:1.了解汉剧发展的历史
            2.了解汉剧的一些基本内容
            3.了解汉剧当代发展状况
            4.了解汉剧传承的途径和方法,哪些是正在做的工作,哪些还需要努力
            5.试着学习唱汉剧
请大家根据查阅的汉剧资料以及调查提纲,对上述资料的阅读与思考,每个人根据调查提纲提出三个问题,为实地调查走访做准备。下面回帖,谢谢!

TOP

汉剧流行于湖北省境内长江、汉水流域及河南、湖南、陕西、四川部分地区。旧称楚调、汉调或黄腔,1914年改名汉剧。影响北及北京、南遍江南,直至国外新加坡等地。对川剧、湘剧、赣剧、桂剧、粤剧、滇剧等的形成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清代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汉剧演员王洪贵、李六、余三胜(为京剧创史人之一)等人进京加入徽班,汉剧与徽剧融合而形成京剧。汉剧在湖北发展形成为襄河、荆河、府河、汉河4支流派。各派间在方言上略存差异,演出上各具特色。汉剧声腔以西皮、二簧为主。属皮簧腔系。秦腔传入鄂西北演变为“襄阳腔”,后称西皮;二簧则来自安徽。皮、簧原是两种独立的腔调,各有剧目。约在清中叶,两种腔调融合而成为一个声腔系统。西皮高亢激越,爽朗流畅。二簧腔柔和委婉,抒情苍凉。除皮、簧两腔外,另有吹腔、杂曲、小调等。汉剧曲牌共有400余首。伴奏分文、武场,文场以京胡、二胡、月琴、三弦为4大件,还有笛子、琵琶、唢呐等。武场除鼓、板、锣、铙外,还用马锣,并吸收了川剧锣鼓的打法,颇具特色。汉剧脚色,分为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共10行。汉剧的传统剧目有近千个,一部分现已失传,今仅存有660多个。其中西皮戏330多个,二簧戏180多个,两者兼唱的有70多个,另有一部分杂调小戏。其内容大都是历史演义故事和民间传说,早期以本戏居多,进入城市后,逐渐改以折子戏为主。代表剧目有《宇宙锋》、《二度梅》、《哭祖庙》、《兴汉图》、《窦娥冤》、《打花鼓》等,其中一部分已被摄制成舞台艺术片或教学影片。

TOP

汉剧史作

汉剧史作是阎金锷的《汉剧》(商务印书馆,1945)。此书是作者1943年前后在重庆期间完成的。全书分五章:西皮、二黄溯源;剧团!前台、后台的组织;剧本的要素、内容、形式;汉剧的教育、艺术价值;汉剧的今昔、改进。阎金锷的《汉剧》因撰写于抗日战争时期,研究还稍嫌简略,不够深入,但也是1949 年以前的一部有关汉剧剧史方面的重要著作,对于了解当时汉剧发展的景况,很有学术参考价值。

TOP

最早关于汉剧的文献记载见诸于明代万历四十三年(1615)湖北公安的著名学者袁小修(又名袁中道)的日记。他的日记里有这样一段记述:“晚赴瀛洲、沅洲、文华、谦元、泰元诸王孙之饯,诸王孙皆有志诗学者也。时优伶二部间作,一为吴歈,一为楚调,吴演《幽闺》,楚演《金钗》。予笑曰:此天所限吴楚也。”据此算来,汉剧的产生也有四百余年历史了,虽不及被誉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的昆曲久远,但它流传地域之广,对其他剧种影响之深远,却丝毫不逊色于昆曲.

TOP

汉剧名家大师

汉剧的名家大师主要有:查来松、屈来寿、贺鸿生、范仁宝、凌成佑、陈长庚、陈六静、知长福、杨宝林、范大德、徐茂才、钟玉凤、郭玉莲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