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直播间】中国民俗学会第八届代表大会暨2014年年会第三组讨论

【直播间】中国民俗学会第八届代表大会暨2014年年会第三组讨论

中国 云南 昆明 云南大学 科学馆

TOP

第一场

主持人:朱以清  评议人:张志春

高丙中 中国民俗学的新时代
蔡 磊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体系探究
黄 涛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
江 帆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域下的“传承人”概念及其拓展
高荷红 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的国家级传承人——以满族说部传承人富育光为例
钱永平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民间艺人——以祁县农村“跑事筵”艺人为例
黄龙光 美国公众民俗学对中国非遗保护的启示
罗长群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者之间的博弈关系分析

TOP

高丙中
研究围绕“民”、“俗”二字
关键词:民——公民;日常生活;经验研究;文化科学


中国当代的两件文化大事:民俗复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运动

TOP

第四会场

大理白族的莲池会与女性的日常生活管理
杨旭东
(河南省社科院中原文化研究杂志社)
大理白族的莲池会与女性的日常生活管理杨旭东(河南省社科院中原文化研究杂志社)莲池会,俗称老妈妈会,也叫莲慈会,是大理白族聚居区村落生活中由中老年妇女自发组成的一种以民间信仰活动为纽带的松散组织。

杨老师在介绍莲池会的组织形式、池母的条件。杨老师通过从社会组织的角度切入,也指出我们可以从民间信仰、宗教信仰切入!

TOP

民俗学的专门理论:对学科成立的论证与反思
民俗学的理论转向
中国民俗学知识共同体的学术人格:求知之志的新表现
民俗学新方法的学术伦理:基于现代平等理念的反思自省
中国民俗学的“新时代”释意:既是已有的也是将然的
民俗生活的“理所当然”的必要性与有限性

开创公民日常生活经验研究的文化科学

TOP

回复 4# 的帖子

请单开一个帖子

TOP

张志春评议:
公民,群体性概念,有尊严的公民
建构日常生活的民俗学的框架和实体表述,日常生活不是文化形式,是有质感的公民生活
讲到了责任感、乐观的期待

TOP

蔡磊(武汉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体系探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体系由价值论、本体论和保护论三部分组成。
文化多样性和文化相对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评判提供基本理念,
文化生态论和民俗主义有助于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体的特征、功能和变迁规律;
本真性和整体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反思、批判和方法论指导。

TOP

评议:
非遗保护的理论体系研究非常重要,携带着现实,有沉甸甸的力量,不仅是自圆其说,更是指导实际

TOP

黄涛(温州大学)《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
学界在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问题上存有争议,而政府是保护主体的观点较占优势。但此观点隐含着非遗传承主体不是保护主体的悖论,与此密切相关的是非遗保护实践中也有行政化过多、民众缺乏主体性的弊端。国内外迄今出台的相关权威文件关于非遗保护的内涵与任务的规定也存在主要关注政府工作而对社区参与重视不够的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根本上是民众生活的一部分,非遗的传承与展演必须遵照民众的固有方式与传统。非遗保护的主体应该是以社区民众包括传承人为主的社会各方,其中政府部门是起组织、推动作用的关键力量。

TOP

一、问题的提出
悖论:传承主体与保护主体不一致
二、政府主体说法的来源与依据
事理层面、事实层面、政策层面
三、政府保护主体的实质与弊端
四、非遗保护主体的合理界定

TOP

评议:
理论上的确如此,也要重点考虑实际操作层面

TOP

江帆(辽宁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域下的“传承人” 概念及其拓展》
我国近十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实践,从不同维度展现了民间文学类文化遗产的复杂样态,以往使用的“传承人”、“语境”、“文本生产”等被建构出来用以学术表述的概念,已难覆盖研究对象,不具有永恒的意义。
应该对近年来的相关田野实践与学术发现予以充分关注,将这一文化事象所呈现出的多层次、多元化、非中心化、差异性以及不确定性等特点纳入当下的学术参照与研究框架,以推动相关研究更接近事实本身。

TOP

民间文学传承人——少数的“知识型”或“精英型”传承人,如何钧佑(大学肄业、海外留学、国家干部、塔斯社工作经历、官宦世家)

谁在叙事
为何叙事
如何叙事

TOP

高荷红(中国社会科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的国家级传承人——以满族说部传承人富育光为例》

继20世纪50年代大规模的民族识别和民族社会历史调查,80年代的三套集成、十套艺术集成以来,21世纪对文化事业影响比较大的国家政策乃至世界性的大环境就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
我们发现,在非遗文化保护下的四级传承人体系中,传承人在享有所给予的权利的同时,还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能够获得国家级传承人的称号首先需要文化部国家层面、专家学者的认同,而这一切对该民族的民族认同、民族感情的凝聚都是有意义的。
以满族说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富育光的个人经历,来解读非遗对传承人的影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