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北京门头沟千余村民走明清古幡会

北京门头沟千余村民走明清古幡会

新华网 2014-02-15 12:49:46  来源: 北京日报

    山路上“描”出一幅独特民俗画卷

    “起会!”只听一声号令,十面五颜六色的幡旗相继竖起,沿着山路浩浩荡荡绵延开来。昨天(14日)是正月十五元宵节,门头沟大台地区的千军台、庄户两个村落再次上演了传承四百年的明清古幡会,千余村民在山路上走出了一幅独特的民俗画卷。

    孙长岭是庄户村村支书,也是千军台·庄户古幡会的六个“会头”之一。昨天一大早,孙长岭就和村民们一起拿出了封存一年的幡旗、乐器、服装,将幡旗绑在竹竿上,把乐器擦拭干净,幡会演员们则忙着换衣服、化妆。

    下午两点半,庄户村参加幡会的一百多名演员在村委会聚齐。别看这会儿人多,其实,几乎一半演员都是刚刚从城区赶回来的。“现在进城工作的人越来越多,平时村里人少。但这里的传统是春节可以不回家,元宵节必须得回来走幡!”门头沟大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韩云山解释,“所以幡会这种古老的民间祭祀活动,现在也是我们两个村落大团圆的盛会。”

    二十多岁的韩雨就是刚从城里赶回来的,这次幡会他负责请灵观旗。这不,随着“会头”一声号令,韩雨率先举起了打头的灵观旗。灵观旗可不好举,是庄户村10面幡旗里最重的,足足有七八十斤,六米高的竹竿撑起旗帜,山风一吹就更难稳住了。“请幡旗都得找小伙子,别人干不来!”韩云山说。

    紧随韩雨身后,还有9面幡,而音乐班、狮子会、地秧歌、吵子班、小车会、锅子大鼓会等民俗表演穿插在幡旗之间。幡旗招展,古乐悠悠,演员们打扮成各种神话传说中的角色。观众们则在道路两侧围观,绵延两里地的队伍把狭窄的山路挤得满满的,很是壮观。

    “哟,还有这么小的演员!”从市区慕名而来的张大姐被队伍里演奏拨子的小朋友吸引住了。原来,这群平均年龄12岁的小演员是坡头中学的初中生。幡会前3个月,孩子们就开始在老艺人韩祥起的训练下练习打拨子。“希望这种传统不要丢失,让孩子们从小继承起来。”村民韩祥起这样说。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庄户村的队伍与等待在村头的千军台村队伍“接会”了!小小的村头空地一下子聚集上千村民,好不热闹。只见20面幡旗高高竖起,两支队伍合二为一,朝着村子里继续行进、表演……

    按照传统,昨天是庄户村拜访千军台村,就像走亲串户;今天千军台还要回访庄户村,壮观的幡会队伍将再次行走在山路上。(记者 杨丽娟)

    采访后记

    京郊闹元宵 城区节味儿淡?

    吃元宵、走花会、打灯虎、踩高跷……元宵节最大的特点就是“闹”,闹出民俗文化,闹出京味儿文化。但近几年的元宵节,城区灯会、花会等大型民俗活动却难寻踪迹,总让市民觉得越来越不够“热闹”。

    郊区的元宵节民俗活动一直很丰富。比如,门头沟的明清古幡会,延庆的民间花会和龙庆峡冰灯节,房山主打非遗项目的民俗表演等。相比之下,城区的民俗特色似乎越来越淡。2011年元宵节,前门大街的上元灯节曾吸引了80万市民“赶场”,此后却不再举办。再过元宵节,有市民赶去前门大街赏灯,却发现现场空空如也。如今的元宵佳节,市民们要么选择到郊区感受民俗,要么只能留在城里吃元宵、放爆竹、看晚会,其余的乐趣也只剩下小规模的室内灯谜了。

    为什么郊区“闹”元宵,城区的节味儿却越来越淡了呢?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民俗专家万建中认为,这与城乡居民不同的生活节奏和方式有关。农村的民俗表演很多都是自发组织的,村民们居住相对集中且固定,民俗文化队伍也能得到比较好的延续。而在市区,人们工作节奏快、流动性大,想要依靠居民自发组织队伍肯定很困难,文化的传承也容易断裂。如果是政府参与组织,则涉及表演场地、筹备费用、安全等诸多问题。民俗学家王作楫还提到了现代消费方式对传统民俗文化的冲击:“看电影、微信祝福、逛街送礼物,年轻人可能更习惯这样的过节方式。”

    的确,作为一个移民城市,“新北京人”越来越多,而且多是居住在市区的年轻人。在现代消费方式越来越多样的情况下,如何让这些本来就对老北京缺乏了解的“新北京人”认识、感受传统民俗文化?或许,相关部门应该借春节、元宵节等契机,组织更多的郊区民俗走进城区,让市民也能感受到浓浓的节味儿。(记者 杨丽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