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节日:一种精神生命的追问

节日:一种精神生命的追问

作者: 王星虎   2014-02-07 11:55  来源: 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城北城南接老鸦,细腰社鼓不停挝。踏歌角抵蛮村戏,椎髻花铃唱采茶。”这首诗是清代康熙年间田雯编《春灯词八首》中的一首,《贵州读本》(钱理群、戴明贤、封孝伦主编,贵州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年8月第1版)选了八首。“老鸦”是贵阳城南北的大、小鸦关,昔日的南北街头游人如织,民众正在举行祭土地神的民俗节日活动,女人们唱歌跳舞,男人们玩头戴牛角相抵的蚩尤戏,挽着高髻身系花铃的少数民族同胞哼着《十二月采茶歌》,忘情对唱:“正月采茶是新年,哥妹双双入茶园;播下茶子拜土地,伯公保佑月团圆。”诗人笔下贵阳白纳、乌蒙少数民族春节唱花灯的热闹盛况,读来还历历在目,蕴藏着无尽的想象空间。

  正鉴于此,《贵州读本》在民俗文本优美蕴藉的特质追求中,并不重今人的白话重新叙述,而是尊重旧文本的原样。如其中所录光绪年间李承栋的《上高坡》,用优美的诗歌叙写苗族每年春月共登高山吹笙跳舞,共庆节日的情景,“青衫袖小双纤手,蛮布裙宽两赤足。”展现边地少数民族的春节,场面酣畅淋漓,撼山震天,热闹非凡。又如,陈光余的《忆贵阳耍火龙》以回忆的笔触详尽而生动地给我们讲述那逝去的耍龙盛况,流露更多的是六十年前美好的节日生活感悟。

  《贵州读本》引民谚曰:“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其中收录吴世祥的《传说与节日》也蛮有意思,文中提到一个统计,若将黔东南一带各民族的节日相加,一年三百六五天,几乎天天都是节。该文从神话传说等源头追溯节日的由来,并比较众多节日的异同因素,彝族的火把节与布依族的查白歌节内容相似,而表现方式则相异。侗族的多贝尚节,在反抗封建权势的爱情干预上却与以上两者有一致的地方,故而引出贵州许多节日的分类,即与祭祀有关的苗族牯藏节、水族端节,驱邪祈福有关的布依族三月三节,与生产劳动有关的布依族六月六节,庆丰收有关的仡佬族吃新节,还有秋后或春节期间祭祀牛神有关的苗族斗牛节。

  如今,苦难勇敢而追求自由奔放的苗族同胞,仍然痴迷于春节的斗牛活动,人山人海,惊心动魄,充满血性。这种对野蛮的欣赏,于文明雅致的人来说难以理解的,然而正如《贵州读本》选录抗战时期闻一多的《西南采风录·序》,文中谈及贵州民歌里的野蛮时赞叹道:你说这是野蛮,对了,我们如今被逼得无路可走了,就该拿出人性中最神圣的一张牌来,让我们那在人性的幽暗角落里伏蛰了数千年的兽性跳出来反噬他一口。闻一多认为我们民族的文化精神里有“天阉”的特质,需要贵州的虎虎生气的野蛮文化来补充,争取民族的生存、国家的独立与完整。

  在编排设计上,《贵州读本》还选用了画家马得在抗战时期创作的许多漫画,把贵州少数民族大胆火辣而近乎野蛮的情歌表现得简洁生动,所以从专业角度来说,《贵州读本》不是一本专门的民俗学著作,但入选了这些贵州历史、民族、风俗、方言、歌谣等经典文章,文笔生动,意味深远,颇具启发性和实际价值。这源于著名学者钱理群等编选者独到的编写理念,以其多年对鲁迅、中国文化及教育现状的思考,把贵州文化放在现代中国文化的总体结构中,旨在探讨教育及精神建设的大问题。“贵州的乡风民俗是迷人的,但最让人迷恋的,还是其所显示的民气、民魂与生命境界。”地方独有的知识需要提升思想精神的内蕴,方显大气,这是专门的民俗学记述难以企及的。针对贵州文化现状,钱老进一步认为,“把贵州的山山水水、民族风情看作是财源,滥加开发,那就变味了,未必是贵州的福祉或机遇。”

  正是因为深刻认识到这种文化的变异,在“编者絮语”中,编者提出许多亲切而焦急的追问与对话,“你是否也感受到了大山赋予它的子民的生命的壮阔与激情!”“你自己是不是也来编一本本地方言的小词典?……记录和保存本地方言有特色的东西,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编者以商量的语气,意在搭建人文精神与生命人格的研究性对话平台,通过平等的对话姿态,与读者交流切磋,让更多贵州人“描写与认识自己”,寻找文化自信力,以广阔的世界视野,通向灵魂、生命之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