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西藏吉隆县的崖葬习俗

西藏吉隆县的崖葬习俗


崖葬是自古以来就流行于我国一些民族地区的一种丧葬形式,这一葬俗是将死者遗体或棺具安放于人工开凿的崖石洞穴或利用天洞崖穴置于高崖绝壁上。因此,也被称为崖洞葬。既所谓“死不殡,置之山洞是也。这一葬俗主要流行于我们南方长江流域的十多个省区和云贵高原等地。在主要以天葬为主的西藏自治区,吉隆县的崖葬习俗,别具地方特色。

据《吉隆县文物志》一书介绍,吉隆县的崖葬习俗主要分布在吉隆镇的热索、拉比、色琼、沙勒、卡邦、扎、帮兴、泽隆、热玛等村。各地的崖葬也不相同,略有差异,其中热玛村的崖葬就很有特点。

热玛村在日吾班巴雪山下,三面环山,吉隆藏布从村前流过,依山傍水,风景迷人。“热玛”当地人说它五个好的意思:山好、水好、草好、石好、人好。73岁的洛桑老人因“五好”而留在热玛村已有六十年。洛桑老人祖籍为日喀则南木林县人,幼时跟随父母亲到各处圣地朝拜。父母亲倾其所有进行朝圣的动机是,父亲得了绝症,南木林县的喇嘛建议父亲变卖家产,去各方圣地朝拜,既能四处寻访良医,又能在死后获得福报。一家人走到热玛村,洛桑的姐姐与热玛村的小伙子相恋,姐姐出嫁后,全家人在此定居,那一年,洛桑13岁。

热玛村的气候宜人,经过调理,父亲绝症在竟然此痊愈了。父母亲终老后,洛桑按热玛的习俗为他们进行崖葬。热玛村的葬俗有水葬、火葬、崖葬等。人死后,请有名望的喇嘛根据死者的生辰八字及生前的行为进行占卜,以水葬、火葬还是崖葬。若是占卜为崖葬,则把死者身上的衣物与饰品除去,擦洗干净后,用白色的经幡布包裹成曲肢状,然后殓入一个木箱内。在木箱内盛放盐及各类药材(主要是当地所产的松柏、香木屑、檀香屑等物),封闭严实,以防止尸体腐败。送葬的时间也是根据卜卦而定的。

若送葬人数正好是21位,这在当地认为是十分吉祥的。送时包括死者是22位,而回来时是21位,是吉祥的单数。送葬时也是一笑泯恩仇的时候,哪怕血海深仇,若他来送葬,所有的恩怨都随死者而去了。

在崖壁场所的选择上,一是利用高山上的自然洞穴,其次也在高处之上人工挖掘墓洞,弥高者为贵。洞穴要求阴凉避日、通风并远离人畜活动的地方。死者入葬后,必须用石块封住墓洞,再用泥土抹涂严实,刷上一层白土作为标志,最后挂上五彩的经幡。有条件的人家,还会打上若干“擦擦”(脱胎泥塑佛教造像)堆放在洞口。入葬后,在死者的“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等日子,都要进行不同的祭奠活动。

在热玛村的北面的日吾班巴雪山中有大量的崖葬遗存。洛桑老人介绍,在后藏地区,日吾班巴是个大山神,它能保佑信徒免受灾害,尤其是火灾与水灾。以前的喇嘛,若没有朝圣过日吾班巴雪山与定日县的乃青泽布日雪山,他的法力会被人置疑。日吾班巴雪上的圣迹很多,莲花生大师在此闭关,至尊米拉日巴在此修行,后藏的信徒至今还膜拜它。

从热玛村中的佛塔出发,不多时公路消失了,洛桑老人指着草坪中的几个锥状石堆说,那是举行火葬的死者,后人为它们而堆的。石堆中空,里面放着一些擦擦,那是合着死者骨灰打制而成的。

穿过平坦的树林,到达一个大草坝后,洛桑老人带我们转到上山的小道,那是去日吾班巴寺的上山路。小道很陡,呈“之”形,当年砌的石阶小部分还保存至今。见到的第一个崖葬点是在一片长满青竹与合抱粗的青冈林的废墟内。崖葬点似人工掏成的洞穴,入葬后用石块封死洞口,再用水泥在面上抹平。崖葬点外涂着醒目的白色,上面挂着白色的哈达与五彩的经幡。在此崖葬点不远处,还有一处崖葬点,外面的石块已布满青苔,与周围的色调一致,若不是洛桑指点,看不出这是崖葬点。

日吾班巴寺修筑在山腰处,立体建筑由分建的佛殿和护法神殿构成,殿内都绘有精美的壁画。近年来,在信徒的努力下,它正在逐步修缮恢复中。在寺院附近高处的岩壁中,挂有五彩的经幡,洛桑老人说,这是日吾班巴的上崖葬点。在日吾班巴寺上方及附近的山体上,这样的崖葬点还有十余处。上崖葬点太高太险,我们徒手都不能攀登而上,可知在下葬时,人们所付的艰难。

吉隆县的崖葬主要分布在吉隆镇的林区,这让我想起同是林区的陈塘夏尔巴人。陈塘人主要丧葬形式是火葬,相同的都有为死者打制擦擦的习俗。这些与大部份藏区流行“天葬”不同的葬俗,似乎说明了这些地方的人们,不拘泥于形式,而是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适合本地情况的葬俗,并一直传承至今。

来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a56840101f9hn.html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崖葬或崖墓,在长江流域又称悬棺葬,在我国南方分布很广,特别是长江流域。西藏的崖墓对研究氐羌民族集团的迁徙有重要意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