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张勃]重月传统与文化选择:中秋节在唐代的形成(二)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张勃]重月传统与文化选择:中秋节在唐代的形成(二)

(三)赏月集中于八月十五夜:唐代人的文化选择


贞元十二年(796)八月十五夜,诗人欧阳詹与众文士聚集于长安永崇里华阳观观月赋诗,留下了一首有名的《玩月》诗,在为这首诗所作序中,他写道:



月可玩。玩月,古也。谢赋鲍诗,朓之庭前,亮之楼中,皆可玩也。贞元十二年,瓯闽君子陈可封在秦,寓于永崇里华阳观。予与乡故人安阳邵楚苌、济南林蕴、颍川陈诩,亦旅长安。秋八月十五日夜,诣陈之居,修厥玩事。月之为玩,冬则繁霜太寒,夏则蒸云太热。云蔽月,霜侵人,蔽与侵俱害乎!玩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之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兔圆。况埃尘不流,太空悠悠。婵娟徘徊,桂华上浮。升东林,入西楼。肌骨与之疏凉,神魂与之清冷。四君子悦而相谓曰:“斯古人所以为玩也。”既得古人所玩之意,宜袭古人所玩之事,乃作玩月诗。[1]



这里,欧阳詹阐述了为什么要在八月十五玩月的理由。在他看来,八月十五“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兔圆”,这时候,“埃尘不流,太空悠悠,婵娟徘徊,桂华上浮。升东林,入西楼。肌骨与之疏凉,神魂与之清冷”,正是赏玩的最佳时机。这里颇值得注意的是,唐代以前玩月的诗文,即欧阳詹所谓“谢赋鲍诗”(当指谢灵运的《怨晓月赋》或谢庄的《月赋》,鲍照的《代朗月行》或《玩月城西门廨中》等),都没有明言是在八月十五,而细读这些诗作,可以发现它们其实与八月十五并没有多少关系。因此,欧阳詹对八月十五宜于玩月的解释,其实只是他自己的个人观点,当然,从他的解释得到了在座所有人的认可来看,他的个人观点应该代表了当时的一般看法。


从地球上望月,月有盈有缺,但无论盈缺,都可以给夜晚带来光明;若从实用的角度言,似乎不必格外强调它的缺或盈。即便考虑缺盈,一年也会有十二次月圆(闰年会有十三次)。从天文学的角度看,八月月半的月亮并不比其他月半时的月亮更圆一些;更何况,“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八月十六的月亮比八月十五的更圆也是惯常现象。但是唐代人基于自己的需求,对八月十五青睐有加,并肯定、赋予其非同寻常的价值和意义,欧阳詹对八月十五之所以玩月的解释就是一种价值判断和意义赋予。栖白在其《八月十五夜玩月》中所说“寻常三五夜,不是不婵娟。及至中秋满,还胜别夜圆。清光凝有露,皓魄爽无烟。自古人皆望,年来又一年”[2],同样是一种价值判断和意义赋予。而这里的“需求”,主要是指“玩”的需求。


唐代人爱“玩”,并且“不以耽玩为耻”[3]。玩不是简单的娱乐,尤其在文人那里,玩是欣赏,是研讨,是探究,是体味。爱玩,有玩的心情,有玩的兴致,往往就会产生玩的艺术。当月亮成为玩的对象,一些“好事者”便会主动比较最宜于玩的时间,结果发现:八月十五,中秋恰半,金风荐爽,玉露生凉,此时天高气清,月亮比平常显得更大更圆,此时的月亮是最美、最堪玩赏的。他们不仅发现了这一点,而且将这一发现运用于生活中,果然就在这一天去玩月了;而有的人还将自己的发现、体味写成诗篇。在特定的语境中,由个别人发现并赋予本体的意义可以成为社会的普遍认同,由个别人所做的价值判断可以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由个别人率先开始的八月十五玩月活动也可以成为更多人的文化选择。而事实正是如此,八月十五玩月活动在唐代的盛行就是诸多唐代人于多种生活可能性中加以选择的结果。


如果要细究这种选择的基础,或曰形成这种选择的“特定的语境”,除了经济、政治、社会的因素之外,我们不应忽略唐代人的人生态度和精神追求。大体而言,唐代人普遍爱好自然,亲近自然,欣赏自然之美;具有较强的生命意识,享受人生,珍惜美好时光,追求人事的圆满。而这些,在唐人留下的中秋诗篇中都有集中的体现。


三、欣赏自然之美、珍惜韶华与渴望团圆:唐代人的中秋情怀


(一) 欣赏自然之美


也许和大唐是诗的国度、人人心中有诗意相关,对于大自然赐予的美,唐代人总是能够仔细观察,认真体会,哪怕为生活所累的凡夫俗子也不例外。戴叔伦曾有一首《女耕田行》,描写了两个农村女孩子生活的艰难:



乳燕入巢笋成竹,谁家二女种新谷。无人无牛不及犁,持刀斫地翻作泥。


自言家贫母年老,长兄从军未娶嫂。去年灾疫牛囤空,截绢买刀都市中。


头巾掩面畏人识,以刀代牛谁与同。姊妹相携心正苦,不见路人唯见土。


疏通畦陇防乱苗,整顿沟塍待时雨。日正南冈下饷归,可怜朝雉扰惊飞。


东邻西舍花发尽,共惜馀芳泪满衣。[4]



哥哥打仗去了,母亲年老体衰,两个女孩子只好自己下地耕田,偏偏牛又死了,拉不动犁,她们所能做的就是用刀来翻地。她们先到市上买了刀,怕人家认出来而用头巾掩住脸面,因为她们实在感到不好意思,谁家像自己这样用刀来耕地呀?姊妹两个又是疏通畦垄,又是整顿沟塍,干了整整一个上午的活,又累又饿。生活是这样的艰辛啊,可当两个女孩子收工回家时,仍然不忘记看看身边的花,感受身边的美,甚至因为看到“东邻西舍花发尽”而“共惜馀芳泪满衣”了。也许这两个普通的女孩子根本不会写诗,但是她们拥有和诗人相似的情怀。这种普遍存在的诗人情怀会令人对自然之美有着格外的瞩目。


具体到中秋玩月,无论是月形、月色还是月亮升起后周边环境的改变,都被时人摄入他们的眼底心中,创作于当时的不少诗篇都描写了中秋夜的风光之美: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翛然是玉京。”[5]在这首名为《八月十五日夜玩月》的作品中,刘禹锡以清丽的语句描绘了月光“能变人间世”的神奇力量,在它的照耀下,秋夜的一切显得那样清凉干净。“万古太阴精,中秋海上生。鬼愁缘辟照,人爱为高明。历历华星远,霏霏薄晕萦。影流江不尽,轮曳谷无声。似镜当楼晓,如珠出浦盈。岸沙全借白,山木半含清。小槛循环看,长堤蹋阵行。殷勤未归客,烟水夜来情。”[6]是张祜对杭州中秋夜的描写。在他的笔下,似镜如珠的月亮将中秋夜的杭州装扮得安详宁静,情意绵绵,诗意无限。镜里秋宵望,湖平月彩深。圆光珠入浦,浮照鹊惊林。澹动光还碎,婵娟影不沉。远时生岸曲,空处落波心。迥彻轮初满,孤明魄未侵。桂枝如可折,何惜夜登临。”[7]是陈羽在镜湖边望边的所睹所闻与所思。在陈羽的眼中,澹动的湖水、惊起的山鹊、摇曳的月光,共同构成一幅动感十足、活泼可人却又格外显得静谧的月夜图景。不同地方不同年份的中秋夜是不同的,然而在唐代人的心目中,中秋夜皓月当空的疏朗与高远,月色如水的清凉与沉静,月光化平庸为神奇的伟力,无疑是最值得玩味的自然之美。


为了更好地欣赏自然之美,唐人非常讲究玩月的地点。寺观是唐代文人八月十五的常到之处,白居易的《华阳观中秋夜招友玩月》、许浑的《鹤林寺中秋夜玩月》、欧阳詹的《太原和严长官八月十五日夜西山童子上方玩月寄中丞少尹》、广宣的《中秋夜独游安国寺山亭院步月李益迟明至寺中求与联句》等所记述的都是在寺观中赏月玩月。有时人们也在船上或水边玩月,裴夷直的《同乐天中秋夜洛河玩月二首》,就描写了“清洛半秋悬璧月,彩船当夕泛银河”的动人情景,[8]许浑在《中秋夕寄大梁刘尚书》中提到“去年今夜醉兰舟”,可见他也有船中玩月的经历。[9]高处最宜赏月,所以唐代人也喜欢八月十五到山上去。刘禹锡《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诗云:“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10],就明言是在山上玩月的。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玄宗甚至为望月之便还打算修建专门的望月台:“玄宗八月十五日夜与贵妃临太液池,凭栏望月不尽,帝意不快,遂敕令左右:于池西岸别筑百尺高台,与吾妃子来年望月。”[11]只是由于安史之乱的爆发未能如愿以偿。

(二) 珍惜韶华


珍惜韶华是与欣赏自然之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无以复加的中秋之美,固然令人心生愉悦,却也往往激发良辰短暂、美景难再并进而哀叹生命易逝的焦虑与感伤。身心愉悦与焦虑感伤叠加在一起,使得他们不由自主地展开对生存与死亡、短暂与永恒的思考,思考的结果往往将其导向珍惜韶华、享受当下的人生态度。这是生命意识在特殊场合里的觉醒和释放。欧阳詹的《玩月》诗可以说很好地揭示了这种觉醒和释放的过程:“八月三五夕,旧嘉蟾兔光。斯从古人好,共下今宵堂。素魂皎孤凝,芳辉纷四扬。徘徊林上头,泛滟天中央。皓露助流华,轻风佐浮凉。清冷到肌骨,洁白盈衣裳。惜此苦宜玩,揽之非可将。含情顾广庭,愿勿沉西方。”[12]在月明星稀的中秋之夜,诗人首先感受到月光之美、秋夜之韵、人情之欢,但很快就意识到眼前的现实:圆圆的月亮远在天边,“揽之非可将”,是根本无法接近的,而且很快就要落下去;而这,让他自然产生了“愿勿沉西方”的深切期望。与欧阳詹相似的还有韩愈和白居易,前者在《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中极写中秋美景和人事沧桑之后,不由地感慨:“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13]后者在其《八月十五日夜同诸客玩月》显示了几乎同样的心路历程:“清景难逢宜爱惜,白头相劝强欢娱。诚知亦有来年会,保得晴明强健无。”


在珍惜韶华、享受当下这一人生态度的导向下,许多唐代人尽量延长玩月时间,常常到更深才罢,有的人甚至通宵不眠。当时留下的诸多诗篇都对此做了记录。如崔备《和武相公中秋锦楼玩月(得前字、秋字二篇)》诗云:“清景同千里,寒光尽一年。竟天多雁过,通夕少人眠。”[14]徐凝《八月十五夜》诗云:“皎皎秋空八月圆,常娥端正桂枝鲜。一年无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15]其他像孙蜀《中秋夜戏酬顾道流》中有“不那此身偏爱月,等闲看月即更深”[16]句,刘禹锡《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中有“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17]句,王建《和元郎中从八月十二至十五夜玩月五首》中有“立多地湿舁床坐,看过墙西寸寸迟”、“夜深尽放家人睡,直到天明不炷灯”等句,[18]均可以表明当时有许多人都是玩月到深夜甚至到次日天明的。


事实上,还有一些人对玩月是如此热衷,以至他们绝不满足于仅仅在八月十五这一个夜晚欣赏月亮。比如大历二年的杜甫,就曾经连续玩月三天,并留下《八月十五日夜月二首》、《十六夜玩月》、《十七夜对月》的诗作;更有甚者会连续玩月五天,并十分自豪地宣称:“合望月时常望月,分明不得似今年。仰头五夜风中立,从未圆时直到圆。”[19]如若天阴不能见到月亮,他们会痴痴等候。等来了,便格外觉得惊喜;等不来,便异常觉得遗憾。刘禹锡的《八月十五日夜半云开然后玩月因书一时之景寄呈乐天》描写的是前者:“半夜碧云收,中天素月流。开城邀好客,置酒赏清秋。影透衣香润,光凝歌黛愁。斜辉犹可玩,移宴上西楼。”[20]诗人等到夜半时分,终于盼来云开月出,于是不顾天晚夜深,摆下了酒席。元凛的《中秋夜不见月》则描写了后者:“蟾轮何事色全微,赚得佳人出绣帏。四野雾凝空寂寞,九霄云锁绝光辉。吟诗得句翻停笔,玩处临尊却掩扉。公子倚栏犹怅望,懒将红烛草堂归。”[21]描写月出情景的诗句已经想好,为玩月而设的酒杯也已备齐,月亮却始终不露形容,人们痴心地盼啊等啊,到很晚还不愿意回去。


珍惜韶华、享受当下这一人生态度,使许多唐代人不仅自己不放过玩月的时机,而且劝别人也要做出同样的选择,恰似许浑在其《鹤林寺中秋夜玩月》中所说:“莫辞达曙殷勤望,一堕西岩又隔年”[22],又如薛莹在其《中秋月》中所言:“劝君莫惜登楼望,云放婵娟不久长。”[23]


(三) 渴望团圆


在我国,明月早已与思恋亲人、怀念故乡联系在一起。而中秋月,既圆且明,又处于万物开始变得萧索的仲秋季节,就更容易触动人们的心弦。对月思人,是许多唐代人的中秋节活动主题;渴望团圆,则是他们的萦绕难去的中秋情怀。


团圆,只有在离别后才显示出其存在的意义,渴望团圆,也是离别后才会滋长的一种情绪。在唐代,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风气的开放、守卫国家安全等因素,离开故乡亲人外出求学、经商、仕进、游历、戍边的人很多,相知相交的好友也会由于多种原因被迫分开。在这种情况下,“高秋今夜月,皓色正苍苍。远水澄如练,孤鸿迥带霜”的时候,也便成为“旅人方积思”的当然时间[24]。鹊飞露重里的寂寞,清秋朗月下的孤独,他日相守相聚时相知相契的温暖与欢乐,此时此地不能共享良辰美景的惋惜与遗憾,种种滋味酝酿发酵成浓得化不开的情思与乡愁。一般的人也许将这种情思和乡愁化作泪水,而诗人则将他们化作诗行。武元衡怀念从兄,于是写道:“地远惊金奏,天高失雁行。如何北楼望,不得共池塘。”(《八月十五酬从兄常望月有怀》)白居易思念元稹,于是写道:“银台金阙夕沈沈,独宿相思在翰林。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李群玉怀念家乡,于是写道:“泪逐金波满,魂随夜鹊惊。支颐乡思断,无语到鸡鸣。”(《中秋广江驿示韦益》)[25]。仔细阅读唐朝人留下的中秋诗篇,类似武元衡《八月十五酬从兄常望月有怀》、白居易《中秋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的作品是相当多见的,如郑谷的《荆渚八月十五日夜值雨寄同年李屿》、孙纬的《中秋夜思郑延美》、许浑的《中秋夕寄大梁刘尚书》等,诗里都充溢着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张祜更在其《中秋月》中发出了“人间系情事,何处不相思”的反问式感叹。[26]中秋节,在唐代已经具有了深深的团圆内涵。


欣赏自然之美、珍惜韶华与渴望团圆,这些在唐代有突出表现的中秋情怀,并没有因为后来唐代的灭亡而消失,只是伴随着社会变迁和不同时代价值观念、审美倾向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尤其是中秋节所蕴含的团圆内涵,由于现实生活中别离现象的普遍而越发浓厚,宋代以后,中秋节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体系中最具团圆意味的一个节日,乃至许多地方就径直以团圆节来称呼它了。




  
<DIV style="mso-element: footnote-list">
[1] 《全唐诗》,卷三四九,第3899页。

[2] 《全唐诗》,卷八二三,第9276页。

[3] (唐)李肇撰、曹中孚校点:《唐国史补》,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等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85页。


[4] 《全唐诗》,卷二七三,第3070页。

[5] 《全唐诗》卷三五七,第4017页。

[6] (唐)张祜:《中秋夜杭州玩月》,《全唐诗》卷五一一,第5830页。

[7] (唐)陈羽:《中秋夜临镜湖望月》,《全唐诗》卷三四八,第3891页。

[8] 《全唐诗》卷五一三,第5856-5857页。

[9] 《全唐诗》,卷五三六,第6119页。

[10] 《全唐诗》,卷三五六,第4006页。

[11] (唐)王仁裕撰、丁如明校点:《开元天宝遗事》,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等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744页。

[12] 《全唐诗》,卷三四九,第3899页。

<DIV style="mso-element: footnote" id=ftn13>
<A style="mso-footnote-id: ftn13" title="" href="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n/blog/spacecp.php?action=spaceblogs&op=add#_ftnref13" name=_ftn13><SPAN class=MsoFootnoteReference><SPAN style="COLOR: black" lang=EN-US><SPAN style="mso-special-character: footnote"><SPAN class=MsoFootnoteReferenc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