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研究亟待加强

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研究亟待加强

  中国作家网 2013年03月19日15:40 作者:明 江

  “没有信仰,放鞭炮就只是浪费钱、空气污染”,“民族节日变成了旅游和商业的噱头”,“现在的庙会大多是炸串开会,如何重拾民族节日文化传统?”……2013年蛇年春节和元宵节过去不久,如何促进中国多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讨论已经热烈展开。

  随着节日经济和节日旅游文化的兴盛,如何真正传承和弘扬传统节日文化、防止传统节日文化“异化、空洞化、物化”,日益成为学界和群众共同关心的课题。目前,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节日及其相关的文化表现形式有180余项。传统节日在增进民族文化认同、增强国家凝聚力、使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成果和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中起到的积极作用,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从2008年开始,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三个传统节日与春节一起纳入了国家法定假日体系,使人们对传统节日宝贵的文化价值的保护有了全新认识。

  近年来,包括众多少数民族节日在内的中国传统民族节日在现代社会面临着各种新的机遇和挑战,呈现出新的情况和态势,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与课题。在日前由文化部主办,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传统节日文化论坛”上,专家们在感叹“年味越来越淡”、“庙会变成商品交易会”、“群发短信拜年没有多少情感成分”等现象的同时,提出要加强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研究。

  建构新的节日文化需要时间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魁立认为,“压岁钱越给越多”正是节日“异化”的一种表现。从现在的现状来看,压岁钱实际上已经丧失了祈福去灾的本意,扭曲了孩子的价值观,对整个社会产生了不良的效果。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吕品田认为,过去的传统节日中丰富的民俗活动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它们与生产生活的习俗紧密关联在一起,和节气、时令、气候、水土等关联在一起,和祭祀、祈祷、敬仰、吟诵等民俗事项关联在一起,有着缅怀、祝愿、庆贺、祈愿、敬祭等种种内涵,而现在的很多传统节日则流于形式。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陶立璠认为,节日文化应该要讲信仰,要注意弘扬保留在其中的优秀传统道德。节日文化是一个很好的教育素材,敬神、祭祖、尊老爱幼,要通过一系列仪式来完成,民众特别是小孩在不知不觉中就接受了教育。失去信仰,很多节日就名存实亡。“比如传统的春节讲究辞旧迎新,讲究爆竹一声辞旧岁。很多年轻人不懂,为什么半夜子时要燃放爆竹?那是要接神,主要是接,腊月二十三送上天,除夕晚上要接回来。神与民同乐。现在燃放爆竹不讲礼仪,没有信仰,除了浪费钱、污染空气还有什么意义?”

  民间文艺学家刘锡诚认为,传统节日是由全社会民众集体创造、约定俗成,并靠民众的口传心授而得以传承和延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必须回归“民间事情民间办”的传统,提升全民的“文化自觉”。而目前的传统节日物质化严重,很多传统节日变成了商家的节日。因此,应该让节日回归民间,挖掘节日的传统内涵,不要把一些商业意志强加到节日身上。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祁庆富认为,传统节日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龙头”,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必须深入挖掘其内涵,进一步加强整体性保护。

  在北京大学副教授陈连山看来,节日民俗实际上是一种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艺术”,是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手段,应该充分尊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施爱东则说,当下节日文化中出现了一些比地位、比财富、比酒量等“非价值攀比”现象,应该注意到它的危害,阻止其继续蔓延。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田青提出,城镇化是中国未来的大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应避免和传统文化的断裂,要让传统文化能够在新的环境里有一个生存之地。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中国节日志工程”主持人李松曾对包括春节在内的上千个节日进行调研,并对中国节日的流变现状做了系统记录和梳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表示,对年味不足的抱怨,折射的是一种文化焦虑,是转型时期的文化纠结。传统年俗大多以“吃”和“玩”贯穿其中。但在物质高度丰富的当下,人们平时的日子就比以前过年时已经丰足得多,因而这些年俗对现代人已没有多大诱惑力。一些新的年俗如央视春晚、短信微信拜年、庙会这些远远满足不了现代人的需求,原因在于春节的情感性与仪式感没有强化:社区放假了,以社区为单位的社区活动没有人去构建;所有公共服务设施也大都闭门休息;虽然有庙会,恢复了一些节日的形式,但那只是一个旅游消费市场,缺乏文化认同的神圣性,没有文化的内在联系,没有与每个人的情感紧密联系。因此,传统“年味”变淡了是可以理解的。随着社会的转型,节日也相应地发生了变迁。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农耕时代的春节年俗已不再适应新的社会形态和生产生活,但新的年俗文化的构建需要时间。我们应该加强对节日文化的研究,在不断把握新时代现象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符合这个时代的节日文化。

  节日变迁中挖掘民族文化内涵

  除了春节、端午、中秋等等耳熟能详的传统节日,还有很多包含浓厚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内涵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元宵刚过,苗族就迎来了舟溪芦笙节,达斡尔、锡伯、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迎来了抹黑节,还有满族走百病、藏族摆花节、瑶族放炮节等。

  北京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牛颂同时也是北京市民族联谊会常务副会长,“组织、协助、指导各民族举办传统节庆活动,促进本市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增进与各民族群众的感情,协调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促进民族团结”,正是北京市民族联谊会的重要职责之一,近年来参与组织了很多北京市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活动。在谈到多民族节日文化时,牛颂表示,中华56 个民族,从古至今传统节日大约有1700 个,其中汉族的传统节日有500 个左右,少数民族的约有1200 个。可以说,没有民族传统节日,就没有民族文化的大汇集、大扩散、大传承。而与节庆联系着的民俗, 则包含着一个民族文化的“遗传密码”。民族传统节日又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反映着各民族的思想和情感,代表着中国文化的特质和精神,以其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文化内涵吸引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民族传统节日,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满足群众的精神、娱乐生活,增进民族的凝聚力和文化认同以及繁荣民族经济等重要作用。

  他总结了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类型:

  与历法、时令、物候相关的节日,如: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的纳吾鲁孜节、水族端节、傈僳族阔时节;

  与农业生产活动相关的节日,如:满族虫王节、白族栽秧会、哈尼族新米节;

  与祭礼神灵、纪念祖先相关的节日,如:土族谢神会、裕固族祭鄂博、彝族认祖节、羌族山神节、畲族迎祖节;

  与宗教信仰相关的节日,如:藏族晒佛节、傣族开门节与关门节、瑶族盘王节、苗族鼓藏节、京族唱哈节;

  与追念英雄和纪念重大历史事件相关的节日,如:侗族林王节、锡伯族西迁节、瑶族达孥节、苗族四月八节;

  社交娱乐的节日,如: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白族三月街、黎族三月三、壮族盛大的歌圩等。

  这些盛大的民族节日,无疑是非常丰厚的民族文化宝藏。

  牛颂表示,北京作为首都和具有重大影响的国际大都市,是维系56 个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心脏,也是展示我国民族关系的窗口。北京非常重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全市的少数民族节日活动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独特的人文魅力、广泛的群众参与性、较高的社会影响力,既宣传了党的民族政策,又团结凝聚了各民族同胞,形成了以服务少数民族为主,宣传多民族文化,辐射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有效平台。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文日焕、邢莉曾主持编撰《中国少数民族重大节日调查研究》。在邢莉看来,民族节日是民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间智慧和民间知识的结晶,是民族认同的标识,但今天的民族节日面对复杂的社会和经济环境,很多文化因子正大量消失,面对节日的迅速转型,要及时挖掘出民族重大节日中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内涵,关注节日转型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变迁过程。

  民俗学家乌丙安认为,中国目前已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签约国,同时已经启动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这是史无前例的一个民俗文化大复兴的工程。应该重新把我国56 个民族珍藏多少年多少代的文化瑰宝抢救出来。“粗略统计,民俗文化的小类过千,细目过万。形形色色令人眼花缭乱的民俗事象,多如牛毛,不计其数。这是文化领域的基本国情,它在全人类民俗文化的总量中也占有很大的分量。过去为什么没有注意它?就是因为民俗文化和现代文化不同,它早已被人们习以为常了,我们之所以没有关注它是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就生活在民俗文化之中, 不以为然了。”

  民俗学家赵书认为,传统节日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标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是大家共有的精神家园。节日民俗是人民的共同约定,具有不怕重复、发自内心、公众行为这三大特点, 十几亿人在一个共同时间,怀着共同的信念,办同一件事, 说明节日文化是一个伟大而又神秘的力量。 中华文化的精髓不在帝王将相的宫廷斗争,也不在将士们沙场厮杀之内,中华文化的精华蕴藏在亿万人民的实际生活之中。提高民族传统节日活动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对于增进民族团结,弘扬中华文化,推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对于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普遍愿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