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主题活动] 【问题探讨】“中国”研究的范式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问题探讨】“中国”研究的范式

内心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最近因为写论文,重温了如下部分文献,其中的四个话题或者观点确实给我很大的启发。欢迎大家在阅读下文的基础上,或者在往常的阅读与研究经验反思结果中,就此议题做一些讨论:
1、赵世瑜:“中国何以为中国”(赵世瑜:《机遇与挑战:当代中国民俗学之反思》)
2、橘朴:“中国有中国的尺度”(孙江:《在中国发现宗教》)
3、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
4、刘禾:“什么是中国人这个问题取决于你如何回答什么不是中国人或中国文化”(刘禾认为要抵制“要么用外国影响要么用本土演进来解释历史变迁”)(刘禾:《跨语际实践·序》)


参考文献:
1、赵世瑜教授在中山大学的讲座: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 ... &extra=page%3D2
2、孙江:《在中国发现宗教——日本关于中国民间信仰结社的研究》,《文史哲》2010年04期。【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WSZZ201004010.htm
3、柯文著、林同奇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2002年版。【http://ishare.iask.sina.com.cn/f/21663647.html
4、刘禾著、宋伟杰译:《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修订版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http://ishare.iask.sina.com.cn/f/5854846.html(2002年版)】

TOP

回复 1# 的帖子

楼主的参考文献我基本都没读过,待稍读过后再来探讨。
对于中国的研究,似乎得界定不同历史分期中不同的概念、该时期的“中国”怎么样,为什么会如此。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侧重,有的注重怎么样,有的注重为什么。
从近现代社会来说,我是将“中国”概念从作为民族国家的中国和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两方面来看的。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回复 2# 的帖子

如果做这个历史的阶段划分的话,请问:
1、你的标准是什么?
2、如果这个标准存在的话,那么相较于这一个时间段的历史演进法,那么过去的某一个历史阶段难道不可以做如此的划分?(中西方“礼仪之争”;是否偏离了“历史的在场”)
3、这个标准在划分传统的中国与现代性的中国时,它存在的客观前提、时间的有效性上,是否也能经受论证和质疑呢?

我赞同你所言的研究者侧重点差异,我所列的四个学者观点,多数是在做“为什么”的研究。

TOP

回复 3# 的帖子

《在中国发现历史》 是田老师推荐我们读的第一本书。具体说什么是“中国”,我觉得汪晖和王铭铭等人有过讨论,具体参考:如何诠释中国及其现代http://www.sociologyol.org/yanji ... 10-05-16/10183.html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回复 4# 的帖子

还有葛兆光的《宅兹中国》和沟口雄三的《作为方法的中国》

TOP

回复 5# 的帖子

日本京都学派是最典型的中国学研究集团。他们的方法是文史传统的,与现代人类学可能有些区别,但是对具体问题的讨论很多。最基础的《东洋史要》-(日本)桑原骘藏 撰;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回复 3# 的帖子

回答第一个问题:我的标准
     我看到的中国历史大多数时候是呈波浪状的,总是会打到岸边,却不得不回到某一个起点。一旦它漫过岸边的时候,有时是灾难,有时又是新生。
     以礼仪为例,每个王朝、每个帝王及其君臣都会相应的对礼仪进行损益,并且总能找到这个变化可资佐证的先例。即使没有先例,也要创造一个所谓的先例出来。这是历史的循环,所以我们在回答怎么样的时候,可能会盯着新的变化,而忽视了历史事实中有的对过去的某一点的沿袭,这未尝不包含着一种纵向上的渐变。同样的事实背后的背景还是有区别的,也是一个文明古国的变通。
  礼仪的骤然变化: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使赵国成为和秦国并列的强国;我们也看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魏孝文帝实行汉化的措施。两位君主的礼仪改革促进了家富民强,进而使民族的统一速度加快。不同时期的改革有着共同的目的,他们都看到了本民族对立的其他民族的先进性,进而去效仿。不同的事实不可避免的造成相似的结果。中国近现代社会巨变,西方作为他者对古老中国礼仪等方面的冲击,对作为现代民族国家共同体的中国的建构过程有着重要影响。
    所以,我觉得历史阶段应将渐变和突变分开来看待,既不能按王朝来划分,也不必刻意强调传统与现代的界限。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回复 6# 的帖子

请注意,这里的“中国”研究,不仅研究对象要是“中国”,而且要有“中国”的主体意识才行。也就是说,既不是指“西方主义”的映射,也不是简单的“中国的东方主义”映像。

文史传统部分解决了,那么在“谁之中国,中国何在”问题上,社会人类学何为呢?

TOP

人民网上海3月20日电(记者姜泓冰) 第五届世界中国学论坛本周末将在上海举行。论坛的主题是“中国现代化:道路与前景”, 240多名中外学者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未来十年中国的发展道路及其世界意义,被视为十八大和两会召开之后关于中国发展新阶段的一次重要学术外宣活动。
  世界中国学论坛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和上海市新闻办联合承办,是近年来国新办着力打造的一个高层次、全方位、开放性的学术性论坛和外宣品牌。本论坛每两年在上海举办一届。自2004年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四届。累计有来自欧、美、澳、亚、非、拉等大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名学者参加。
  本届论坛邀请了约240名各领域、各学科的中外专家学者和意见领袖,共论国际化大背景下中国的发展及与世界的互动相处之道;探讨十八大后未来中国与世界的共融相济、合作发展;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基本国情、价值观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认识和理解。
  论坛会期两天,分为开幕式演讲、圆桌会议、分会和闭幕式演讲。三场圆桌会议分别从国际关系、国内结构转型与历史文化角度探讨未来十年中国的发展道路及其世界意义。八个分会场以“中国道路”为主线,分别从经济、政治、社会、历史文化、生态、外交、传播、中国学等领域出发,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在各领域取得的进展;探索未来十年中国现代化的动力、方向、核心价值理念;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文明发展进程的方式,以及当前国际学界研究中国的现状、前景与方法。
  各国学者将聚焦中国崛起对世界政治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中国和新兴经济体共同崛起的前景,中国国内市场对世界经济复苏前景的作用,中国未来改革走向和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发展,中国文化和价值观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中国应如何构建与周边国家的利益共同体,以及朝向世界性课题发展的中国学等热点和核心议题展开讨论,在各种观点的交流、交锋、交融中,凝聚对中国发展道路的共识。
  此外,本届论坛开幕式上还将颁发第二届世界中国学贡献奖。该奖是中国为推动海外中国学发展、促进海内外中国研究的交流而设。首届获奖者为俄罗斯前驻华大使、中国问题专家罗高寿,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系终身教授毛里和子,法国法兰西学院汉学讲席教授谢和耐,美国哈佛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孔飞力等四位国际知名中国学家。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回复 9# 的帖子

没听过前两位中国学家。

TOP

何以为中国,好大的问题。那么何以为美国?何以为日本?既然是以“国家”的范畴来讨论范式,那注定是政治挂帅。我注意到9楼帖子的新闻报道全是政府机构。中国学,是不是汉学的新提法?是否有学术不自信之嫌?学术话语权靠的是知识创新,特别是哲学思想的引领。我国很多哲学家几近成为翻译家,谈何引领?诸子以降,我们可有自己的近代哲学、现代哲学?解放思想不是说一头扎进所谓“世界”的怀抱,而是要自强自立,如南池子所说“中国主体意识”,实为要务。

TOP

中国研究范式,我个人认为就是立足于中国的历史积淀,运用创新的方法来驾驭“中国文化”!

TOP

冬季学期,修了一门《人类学的中国研究》的课程,老师选择西方学者关于中国研究的代表性文章,每堂课都有主题词。同学们阅读文献,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第一堂课老师首先讨论的问题就是“人类学的中国研究”这个“中国”到底指的是什么?老师提出来Anthropology of China, Anthropology in China, and Anthropology about China也作为本堂课的介绍。最后一堂课Nation, State, and Nationalism又回归到何为“中国”这个问题上来。

TOP

回复 11# 的帖子

私以为,这个问题看起来大,但是落实也简单:那就是“怎么样就不是中国”,到底是“中国”还是“中国的影像”,“中国”是谁之“中国”。

TOP

回复 12# 的帖子

方法是很重要,但是这个方法的背后是一个知识丛林,有没有“文化翻译”的问题?——这就是我们以为不证自明的前提。现在是不是可以打个问号?

【塔拉勒·阿萨德(Talal Asad):《英国社会人类学中的文化翻译概念》,收录在《写文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