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发海棠:西安回族诗情画意的嫁女婚俗

发海棠:西安回族诗情画意的嫁女婚俗

中国民族报 2013年1月11日

□ 马新芳 马媛丽


  回族是一个崇尚美的民族,陕西回族不仅在饮食上追求“佳美”的食物、穿着上喜爱亮丽的服饰,他们还养花、爱花,喜爱用姹紫嫣红的花儿装扮自己的居所院落,喜爱在“曲儿”里借花儿寄托他们对生活的情感:“石榴花,五瓣五,俺娘生俺姊妹五”,“石板开花发海棠,海棠河里洗衣裳”。在男婚女嫁过程中,也有一个被称为“发海棠”的婚俗。

  发海棠,这一诗情画意的名字,其实指的是婚礼前一天请阿訇至女方家中为新人证婚,以及晚上娘家人送嫁妆至婆家。发海棠是回族婚礼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谁家“发海棠”,就等于告诉你这家要嫁女儿了。“发海棠”主要分为两部分,一个是翻“伊扎布”,一个是送“陪房”(即嫁妆)。“伊扎布”在阿拉伯语中就是“应允”的意思,翻“伊扎布”其实就相当于婚礼中的念婚书,这是穆斯林婚姻中的证婚词,是婚礼中最重要的程序。

  在婚礼前一天下午,女方家一般会请本坊清真寺的阿訇来家里给新婚男女翻“依扎布”,届时新郎会在两名“陪客”(汉族称伴郎,均为已婚成年男子)陪同下来到女方家中。仪式上,阿訇除念婚姻赞辞之外,还要一一询问婚姻当事人、新娘父母对这桩婚姻的态度。在得到肯定答复之后,阿訇便宣告一对新夫妻的结合及家族亲友的祝福,同时将准备好的喜糖及核桃、红枣等干果抛向新郎、新娘及其身后人群,让孩子们争相捡拾,以增加喜庆气氛。

  在念完“依扎布”后,女方家就要准备派人送“陪房”至男方家了。看“陪房”、送“陪房”的过程,既是婚俗的重要程序,也是婚礼的前奏曲。为显嫁妆的丰厚,嫁妆出门时大件要由2至4人抬,小件也要2人合抬,由于物多人众,队伍浩浩荡荡,蔚为壮观。

  嫁妆送到男方家后,娘家人还需要现场摆放嫁妆,把新房布置一番,床上铺的、桌上摆的、门窗上挂的、地上放的,一一搁置妥当后,再用大红“喜”字覆上,新房的喜庆气氛登时被烘托出来。新房布置完毕,再由男方家人设席款待女方过来的客人,由此结束热热闹闹的“发海棠”过程。

  上世纪80年代初期,西安回族姑娘的嫁妆一般是成双成对、花色精美的丝质绣花门帘和摔掸子、细瓷描金大花碗以及搪瓷印花提盒等,有那时的时代特色。现如今,回族姑娘嫁妆可称丰厚,大件如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电脑等,小件则包括品种繁多的生活用品。可以说,婚房内除了男方家备好的家具之外,其他都是女方陪来的嫁妆。父母为女儿精心挑选的“陪房”,包含了父母的心血与对女儿的深情,为小两口婚后家庭生活打下了良好基础。

  那么,回族群众为什么会给嫁女儿、送嫁妆起了“发海棠”这么美丽的名字呢?

  笔者经过长时间的感悟与思索,认为这其中既体现了民族文化心理特质,也包涵着深深的人文情怀。“发”者,开也,含苞待放的红海棠如同娇艳的新娘般美丽动人,同时美满的姻缘让美丽的新娘在憧憬即将到来的美好生活时,因难舍父母亲情而涕泪涟涟,此情此景用海棠花来比拟是那么的贴切。清代诗人袁枚《随园诗话》中“临歧几点相思泪,滴向秋阶发海棠”,便形象描绘出这种依依不舍、情意绵绵的情感。

  另外,海棠又叫“女儿棠”,回族父母用“发海棠”来代表对女儿的不舍与祝福,将美满的“尼卡哈”(婚姻)与绽放的海棠花相嫁接,给人留下了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