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云大展示周】(第3集)云大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学者梯队

【云大展示周】(第3集)云大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学者梯队

杨堃,字象乾,又名杨赤名,曾用张好礼、杨念基作为笔名。1901年10月生,河北大名县人,中国当代著名的民族学家、社会学家、民俗学家、人类学家、教育学家。 民俗学“七教授上书”成员之一。
1921年,杨堃留学法国里昂中法大学,并获文科博士学位。1931年初,杨堃回到北平,先后在河北大学、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中法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天津北洋大学、朝阳大学、华北大学任教。1948—1978年担任云南大学教授,曾任社会学系主任、历史系民族史研究室主任。1979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任民族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
    杨堃从教近70年,他一生中讲授过社会进化史、社会科学概论、民族学、人类学等20余门课程。他早期的民俗学著作有:《中国儿童生活之民俗学研究》、《甘肃土人的婚姻》、《灶神考》、《论中国的母系社会制度》、《我国民俗学运史略》、《云南农村》等在国内外学术界影响极大。
    1948—1978年,杨堃在云大任教期间,他特别强调民族学、民俗学的研究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社会调查。他经常带领学生到乡村和民族地区进行社会调查或实习。他还率先在云南大学开设民族学调查方法的课程。1954年他参加了全国的民族识别工作,任西盟佤族调查组主任。此外,他还在昆明附近的彝族阿细人、撒尼人等族群中,以及德宏、楚雄、大理等地区作民族识别和民族调查工作,撰写和发表了若干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直到1966年,65岁的杨堃还骑马翻山越岭,带领学生到红河哈尼族、彝族地区进行调查,并写出《哈尼族的宗教生活》。在云南大学工作的31年时间里,杨堃为云南大学民俗学、历史学和民族学的教学和科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78年后,杨堃发表论文50余篇,同时,出版了《民族与民族学》、《民族学概论》、《原始社会发展史》、《民族研究文集》、《民族学调查方法》、《社会学与民俗学》六部专著。年过九旬,仍致力于《世界民族概论》和《原始宗教学》的撰写。
杨堃一生沤心沥血,教书育人,笔耕不缀,著述丰富,他对中国民俗学、民族学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早年在介绍法国社会学年刊学派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50岁以后,杨堃的学术思想更加成熟和完善。他强调重视资料和实地调查,主张从宏观与微观之辨证角度,用结构分析和比较的方法,综合地研究。他主张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民族学派,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学,应该是一门历史的科学。民族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研究一个民族,必须了解他的历史。

TOP

吴文藻

吴文藻(1901—1985)。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堂,赴新罕布什尔州达特默思学院学习社会学。1925年升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社会学系继续深造,师从美国本土社会学创始人吉丁斯,同时旁及人类学,“初步意识到人类学与社会学之间密切的关系以及把这两门学科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必要性”。于是,他在专攻社会学的同时,把研究方向调整到了“侧重于文化与环境方面”。
1929年2月,吴文藻完成博士论文后回国,在燕京大学任教。同年,与冰心结婚。在燕大任教期间,吴文藻竭力主张社会学的“中国化”,努力推动社区研究,组织学生开展实地调查,并培养了费孝通、林耀华、李安宅等中国当今知名的社会学家、民族学家。
    抗战爆发后,应熊庆来校长之邀,吴文藻于1938年秋,携夫人冰心和子女取道香港、越南海防到达昆明,任云南大学教授,并于次年创建社会学系,任社会学系主任。由此着手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延揽了包括费孝通、李有义、史国衡、谷苞、田汝康、胡庆均、陶云逵等一批优秀青年学者。1940年,吴文藻先生创办了云南大学—燕京大学社会学研究室。后因昆明遭受日本飞机轰炸,研究室迁到呈贡魁星阁,故有“魁阁”之称。吴文藻先生与费孝通等人在“魁阁”组织了一系列的卓有成效的社会调查研究。
    1940年,吴文藻先生离开云南到重庆任职。

TOP

费孝通

费孝通。费老资料网上铺天盖地,这里,参考肖宪《费孝通与云南大学:从书斋向战场、家庭生活新起点》(2010年08月12日《人民政协报》)的文章整理编辑出费老在云大的事迹。
费孝通从1938年11月到云大任教,到1946年8月离开云大,一共在云南大学工作了近8年时间。对于费孝通个人来说,这8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他“学术生命、政治生命和家庭生活的新起点”。
1938年8月,费孝通从英国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后,便启程回国。由于国内正值抗战,他就从越南西贡辗转来到了昆明。当时云大校长是熊庆来,他为了在云大开办社会学系,1938年专门申请了庚子赔款,邀请燕京大学吴文藻教授来云大任社会学系主任。吴文藻是费孝通在燕大的老师,当他知道费孝通回国后,立即向熊校长推荐了费孝通。
1938年11月,费孝通受聘到云大社会学系工作。吴文藻于1940年10月离开云大到重庆工作。在此后的六年,费孝通一直是云大社会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到云大仅两个星期,费孝通就开始到昆明西北100多公里的禄丰县进行社会学调查。1939、1940年他和助手张之毅、史国衡等人又多次到昆明、玉溪、大理等地进行田野调查。在调研基础上,先后完成了《禄村农田》、《易村手工业》、《玉村农业和商业》、《昆厂劳工》等一批调查报告。
  1939年初,云南大学社会学研究室成立,由费孝通主持。为躲避日本飞机轰炸,1940年初研究室搬到昆明呈贡县魁阁。他们经常举行“席明纳”(Seminar)。“魁阁”已经成为一个中国学术地标,今天,云南大学在呈贡建立新校区,不得不说是历史的巧合、冥冥中的机缘。我也荣幸地成为云大第一届“呈贡民俗学硕士生”。(有点文化攀附了,嘿嘿)
  1942年底,美国国务院邀请中国十所大学的十位教授访美,其中也包括云南大学。由于费孝通英文好、专业强,熊庆来校长就派他代表云大访美。从1943年6月到1944年6月,费孝通在美国访问一年。在美期间,他把云大社会学研究室的调查报告译为英文在美出版,主要成果有:包括了《禄村农田》、《易村手工业》、《玉村农业和商业》三份调查报告的《云南三村》(英文名Earthbound China);收入了《昆厂劳工》等调查报告的《中国进入机械时代》(ChinaEnters the Machine Age)。费孝通将其称为“魁阁的成果“。
  据不完全统计,费孝通1938-1946年在云大工作期间,个人共出版中文著作2部,中文译著2部,英文著作2部,学术论文34篇。另外,还有一些文章当时没有发表,后来被编入了著名的《乡土中国》一书中。除了学术研究,费孝通还和同事们一起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从1940年到1945年,他先后为云大社会学系的学生开设了“经济社会学”、“家族制度”、“社会学”、“社会制度”、“社区研究”、“近代社会理论与方法”、“云南农村经济”等多门课程。
在云南大学期间,费孝通还有了新的家庭。1935年12月,费孝通与新婚妻子王同惠在广西大瑶山作民族考察时,王同惠不幸坠崖身亡。费孝通深感悲痛和自责,此后几年一直深陷这种情绪难以自拔。再加上1936年后他到英国留学,所以一直未考虑再婚。
  1939年,到云南大学工作后不久,经大哥费振东介绍,费孝通认识了从印尼回到昆明的孟吟,不久便在昆明结婚。此后55年,费孝通与孟吟终生相伴,直到孟吟1994年12月去世。
  1940年,日机频繁轰炸昆明,费孝通在云大西门外文化巷住所也被炸。为安全起见,他们搬到呈贡乡下躲避。但这年12月,连他们在呈贡古城村租住的农舍也被炸毁了。而就在此时,孟吟就要临产了,费孝通十分着急。后来好不容易在县城边找到一个广东人开的小诊所,孟吟在这里生下了一个女儿。为纪念前妻王同惠,费孝通给这个生在昆明独生女取名费宗惠。从1940年初到1944年秋,费孝通一家在呈贡古城村住了四年多。
  在云大工作期间,费孝通曾先后住在昆明承华圃街51号、文化巷48号以及云大校内教员宿舍等处,其中在文化巷48号院子住的时间最长。当时他们的生活很清苦,因为物资匮乏,物价飞涨,有时不得不靠写文章挣点稿费补贴家用。
  费孝通初到云大时是副教授,每月薪水为国币234元,由庚款支付,学校再给车马费160元。1940年他被聘为教授,后又兼系主任,每月薪水为450元,加上330元的研究补助费。1943年以后,费孝通作为教授兼系主任,每月薪水加到了550元,仍有330元研究补助费。这样的收入,比起每月只有100-200元的助教、讲师是不算少了。但当时物价飞涨、货币值贬,教授的日子也很不好过,就只好靠写文章或兼课(费孝通1944年后同时也在西南联大兼课)来维持生活了。
  值得一提的是,费孝通的二哥费青此时也在云南大学工作。费青毕业于德国柏林大学法律系,于1939年底回国来到昆明,受聘于云大法律系,开设“国际私法”、“法理学”等课程。弟兄俩先后在昆明结婚成家,同住在文化巷48号院子里。

TOP

顾颉刚

顾颉刚(1893~1980年),原名诵坤,字铭坚,我国著名的历史学、民俗学、民间文艺学和历史地理学家。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1938年~1939年在云南大学任教授。他毕生致力于学术研究,在中国古代史、民俗学等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顾颉刚先生敢于用民间的歌谣、戏剧、故事、风俗等作为研究经学、史学的题材,他发现古史中记载的许多神话、传说互相矛盾,这些矛盾难以从考古学上得到直接印证。而借用民间故事的研究便可作出合理的解释。其大量的民间研究,如《孟姜女故事的转变》、《妙峰山进香专号》、《吴歌甲集》等先后出版,这些民间文学研究开辟了古史研究的新天地,同时奠定了我国现代民俗学研究的基础。1928年顾先生在中山大学创办了我国第一个民俗学会,办民俗学传习班,主编《民俗周刊》,出版《民俗学会丛书》,将民俗学运动推到南方。
    20世纪30年代,顾颉刚先生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讲授“中国古代地理沿革史”,讲《禹贡》,创办了《禹贡半月刊》,成立禹贡学会,倡导中国的历史地理及边疆地理的研究。后因抗日战争爆发,顾先生转入西北、西南,考察边疆教育,任甘肃“老百姓”社社长,出版《老百姓》旬刊,以西北民歌方式进行抗日宣传。
    1938年10月,顾颉刚先生至昆明,住北郊浪口村,任云南大学教授,讲“经学史”、“中国上古史”课,以语体文编《中国上古史讲义》,并将专题研究的结果注于正文后。他讲课思路清晰、体系完整、论辨有据,很受学生欢迎。在昆明期间,他感到云南边疆少数民族问题的严重性,便在昆明《益世报》上创办了《边疆》周刊,组织边疆学会,又作《中华民族是一个》一文,以唤起人们关注边疆问题。顾颉刚先生在其住所,记读书笔记 《浪口村随笔》(后于1961年编定为《史林杂识初编》)。1939年他离开昆明,先后到成都、上海,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主任,复旦大学教授及中央研究院院士等职。

TOP

楚图南

楚图南(1899年——1994),云南文山人,革命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 楚图南1916年考入昆明联合中学,1919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史地系。1923年毕业后回到昆明,在省立一中任教。
1935年,楚图南到上海参加文化教育界抗日活动,被暨南大学聘为史地系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侵占上海,楚图南又回到昆明,先后在云大附中和云南大学任教。在云南大学任教期间,他一边教书育人,一边从事民主运动、文化运动和青年运动。
    1938年经杨春洲主任(校长)举荐,熊庆来校长聘请他到云南大学教书,先后任讲师、副教授、教授,文史系主任,1942年又兼任云南大学西南文化研究室研究员。在云南大学,他讲授过“文学概论”、“史记”、“文选及习作”等课程,深受学生的喜爱。与他一起在云大文史系任教的还有胡小石、姜亮夫、费孝通、徐嘉瑞、方国瑜、刘尧民等一批知名学者,对云南大学影响深远。
    1943年春,楚图南加入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并当选为云南民盟省支部主委,1945年当选为民盟中央执行委员。在云南大学任教9年里,他一直以教授身份作掩护,广泛接触青年学生,介绍进步书刊,组织读书会以及社会调查,并与中共南方局派到云南大学工作的华岗、周新民等地下党员以及闻一多等民主人士紧密配合,团结西南联大的进步教师,在文化界和青年学生中开展抗日民主运动,被云南省文学艺术联合会推选为会长。
    1946年,李公朴、闻一多被害后,8月中旬楚图南被迫离开昆明,到上海法学院任教授,并参加民盟总部在上海的工作。
    新中国建立后,楚图南先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文教部部长,中央人民政府扫除文盲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会长,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副主任,民盟第一、二届中央常委,第三、四届中央副主席,第五届中央代主席、名誉主席,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第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人大常委,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二至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他自1924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和翻译工作,其中翻译德国斯瓦布编译的《古希腊神话和传说》影响巨大。

TOP

徐嘉瑞

徐嘉瑞,字梦麟,云南大理人。我国现代文化史上一位重要的文史学家、诗人、民间文艺学家、教授。1895年2月出生在云南大理邓川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父亲徐元华曾经担任过大理书院和曲靖书院的“山长”(校长)。徐嘉瑞15岁考入昆明工矿学堂学习,但因家境贫困,读了两年不得不停学去报考省立师范的公费生。徐嘉瑞18岁时,父亲因病不幸去世,家中断了经济来源,他被迫放弃学业。
从1913年到1922年,徐嘉瑞在昆明陆军医院做司药期间,刻苦钻研,勤奋学习,博览群书,同时自学英语和日语。经过10余年的不懈努力,徐嘉瑞进入了学者的行列。自1923年起,徐嘉瑞先后在昆明成德中学、省立第一中学和省立女子中学任教。那时,受“五四”运动的影响,他接受了新思想,在学校中积极参加民主与科学的宣传工作,同时,提倡妇女解放,彻底揭露军阀政府反动行径,并谴责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此间,他东渡日本求学。
1924年徐嘉瑞出版了第一部著作《中古文学概论》,此后,开始从事白话诗文的创作研究。1927年,徐嘉瑞在昆明负责党内宣传、学生运动工作,随后创办和负责地下刊物。当时昆明市立中学民主空气很浓,徐嘉瑞担任校长期间。这所学校办得很活跃,成了昆明学生运动的中心点之一。1929年,由于反动当局注意,被迫离开云南暂避上海。他在上海期间加入了中国文学研究会。后来,经郑振铎等人的邀请,先后到暨南大学、复旦大学等校任教。
1930年,徐嘉瑞从上海回到了昆明。1931年,徐嘉瑞在昆明女子中学任教,向学生介绍马列主义文艺理论和俄国的文学。此期间,徐嘉瑞翻译了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罗马大将凯撒》等剧作。1932年底,徐嘉瑞开始全面、系统地研究中国的近古文学。1934年,他出版学术专著《近古文学概论》,之后,徐嘉瑞对《楚辞》、《离骚》、《九歌》进行了深入研究,发表了一些介绍文章。
1938年,徐嘉瑞任云南大学讲师,1939年任教授兼文史系的主任。1940年,他完成了我国第一部研究云南民间小戏花灯的学术著作《云南农村戏曲史》。
抗战爆发后,徐嘉瑞曾担任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分会主席,主编抗战《战统》诗刊。1943年,他出版了著名的抗日话剧剧本《台湾》,在昆明公演。1944年,徐嘉瑞在工作之余,开始对大理文化进行研究,曾多次深入到大理一带,对当地的历史、宗教、民俗、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进行调查研究。
1946年6月,徐嘉瑞受聘赴武昌华中大学任教。他先后修改完成了《大理古代文化史》、《金元戏曲方言考》、《秦妇吟本事》三部学术著作。
1948年6月,徐嘉瑞回到云南大学,继续担任文史系主任。云和平南解放前夕,他担任云南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负责人,发表了许多迎接革命到来的诗篇及花灯剧。
云南和平解放后,他先后担任昆明师范学院校管会主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省人民政府委员、云南省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云南分会主席,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文联常委、中国文学研究会委员、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常委、云南省民族文艺研究委员会主任委员、《文学研究》和《学术研究》编委等。
1977年10月2日,徐嘉瑞在昆明逝世,享年82岁。

徐嘉瑞著述:(高健 整理)
《中古文学概论》,1924年2月,上海东亚书局。
《印度之佛教美术》(译著稿),1924年3月。
《敦煌发现俗曲俗文时代之推定》,1925年,《文学周报》第199期。
《对敦煌发现佛曲的疑点》,1926年《国学月报》
《颓废派之文人李白》,1927年,《小说月报》
《外国乐曲输入中国的译音变化》,1927年,《国学月报》
《岑参》,1927年
《罗马大将凯撒》(译著),1934年4月,云南财政厅
《仲夏夜之梦》(译著)(铅印手稿),1934年
《安东昆与克利阿佩特拉》(译著稿),1935年
《近古文学概论》,1936年3月,上海北新书局
《北宋首都(汴京)的民众生活及其艺术》,1936年,《语言文学专刊》1卷第一期
《楚辞声韵与湖北民谣》,1936年,《学术研究》第三期
《聂耳墓志铭》,1936年10月
《诗经总论》,讲稿,1939年8月
《诗经分论》,讲稿,1939年9月
《无声的炸弹》(长诗),1939年,昆明救亡诗歌社
《诗与井田》,1942年,《云南大学学报》
《台湾》(五幕话剧),1943年2月,贵阳文通书局
《云南农村戏曲史》,1943年,云南大学西南文化研究室
《“秦妇吟”本事》,1944年,《国文月刊》
《词曲与交通》,1944年10月,西南联大《国文月刊》
《南诏初期宗教考》,1945年,《东方杂志》
《聂耳的一生》,1945年12月,上海《文萃》
《辛稼轩评传》,1946年10月,贵阳文通书局
《民家语新诂》,1946年,《东方杂志》第42卷第十号
《南诏后期宗教考》,1946年,《东方杂志》
《金元戏曲方言考导论》,1946年,(上海)《中央日报(俗文学)》
《元曲与云南俗语》,1946年,(上海)《大晚报(通俗文学6)》
《豳风“七月流火”中的立法》,1947年,《五华》
《文学史纲》,讲稿,1947年
《九歌的本质》,1948年3月,《新生报》
《中国长篇白花小说起源》,1948年4月,《中央日报》
《金元戏曲方言考》,1948年,商务印书馆
《明代小曲的面影》,1948年,《文史杂志》6卷1期
《陶潜的思想》,1948年,《文潮月刊》
《金元戏曲方言考》,1948年,商务印书馆
《秦妇吟本事》,1948年,武昌华中大学哈佛燕京学社
《大理古代文化史稿》,1949年,云南大学西南文化研究室
《姑嫂拖抢》(小花灯剧),1950年1月,《云南人民日报》
《驼子拜年》(小花灯剧),1950年2月,《云南人民日报》
《离骚统笺》,讲稿,1951年
《云南花灯与元代小曲》,1954年,《光明日报》
《对研究民族文艺的几点意见》,1955年3月,《云南日报》
《评俞平伯<红楼梦>研究中“作者态度”及“风格”的错误观点》,1955年,《红楼梦问题讨论集》(1集),北京作家出版社
《楚辞“乱曰”解》,1955年,《文学遗产增刊》
《云南农村戏曲史》,1956年,云南人民出版社
《金元戏曲方言例释》,1956年,商务印书馆
《昆明大观楼长联介绍》,1956年7月,《云南日报》
《望夫云》(长诗),1956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望夫云》(歌剧),1956年7月,百花文艺出版社
《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写<阿Q正传>》,1957年2月,云南人民出版社
《读了公刘同志<望夫云>后(附公刘同志的答辩)》,1957年,解放军文艺
《云南民族文学史简编》(壮族,傣族,白族,傈僳族,佤族征求意见稿),1958年
《民歌——诗的源泉,诗的花朵》,1958年,《云南日报》
《鲁迅先生早期的战斗精神和爱国主义》,1958年,《云南日报》
《白族文学在跃进中》,1958年6月,《边疆文艺》
《云南民族民间文学工作发展的轮廓》,1958年7月,《民间文学》
《蛇骨塔》(歌剧),手稿,1959年2月
《火烧龙池楼》(历史京剧),手稿,1959年
《学习鲁迅先生的战斗精神》,1959年,《云南日报》
《多沙阿波》(长诗手稿),1959年11月
《大跃进中云南群众文艺创作的发展》,1960年4月,《人民日报》
《关于相会调》,1961年,《民间文学》(和秋鸿春)
《明末爱国诗僧和书画家担当》,1963年3月,《边疆文艺》
《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九年》,1962年,《云南日报》
《大观楼对联的作者及解释》,1963年,《云南日报》(和莫耀宗)
《相会调》(合作整理长诗),1962年,上海文艺出版社
《望夫云》(歌剧),1963年3月,中国戏曲出版社
《<离骚>的组织》,1963年11月,云南《学术研究》
《楚辞声韵与湖北民谣》,1963年,《学术研究》
《逃婚的姑娘》(合作整理长诗),1963年,上海文艺出版社
《和振古歌》(长诗手稿),1964年7月
《大理文化史稿》,1978年,中华书局
《望夫云长诗集锦》,1981年,云南人民出版社(和公刘,鲁凝等)
《徐嘉瑞诗词选》,1981年,云南人民出版社
《大理古代文化史》,2005年,云南人民出版社
《大理本主庙考》(未查找到出版时间地点)

TOP

叶德均

叶德均(1911—1956),江苏淮安人,著名学者。虽然英年早逝,但在民俗学,民间文学,古典戏曲,小说等方面给后人留下的珍贵著述,至今仍有重要的文献参考价值。作为民俗学家,他深深置根于民间文化的土壤,以目录学为基础,贯穿以考据,训诂校勘等传统治学法及西方的历史进化观念及比较研究法,从民俗学角度审视中国古典戏曲,小说,民间文学的发展历史,类别来源,母体演化等一系列问题,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
    1911 出生于江苏淮安,祖籍安徽。1925 淮安中学读初中,开始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工作。1927 加入中山大学民俗学会,为中大第一批民俗学会民俗学会校外会员之一。1930 由淮安中学考入上海复旦大学中国文学系读书,师从赵景深先生。
    1931 在《野草》之“风俗专号”上发表《中国民俗学研究的过去和现在》一文,是我国民俗学史上一篇重要的论文。1932 编《李调元故事集》并由绍兴民间出版部出版。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初期 辗转于扬州,上海等地从事教学,俗文学研究活动。并在上海与郑振铎,周贻白,庄一拂等著名学者共同组织戏曲丛刊社,研究戏曲考证理论等。
    1948 应时任云南大学中文系系主任的徐嘉瑞先生邀请,前往昆明,任中文系教授,讲授“中国戏曲史”,“中国通俗文学”等课程。教学之余,完成《明代南戏五大腔调及其支流》,《歌谣资料汇录》等一批在学术界颇具影响力的论文。1953 上海上杂出版社出版其重要的戏曲理论研究著作《宋元明讲唱文学》。1956 含冤去世,时年45岁。
    叶德均先生民间文学著作目录:
    《民间文艺的分类》 1928 《文学周报》 第六卷
    《歌谣拾零补》 1928 10 《民俗周刊》 29—30期
    《淮安歌谣集》 1929 中山大学民俗学会出版
    《淮安地名谜》,1929,10 ;《淮安旧俗》 1929 10;《淮安风俗杂掇》1928 11;《淮安东岳庙》 1929 12;《淮安杂谈——宁波歌谣》 1929 12;《民俗杂谈》 1929 12;《关于民俗》 1929 12;《坊本谜语谭》 1930 2;《淮安农谚》 1929 10;《建筑》 1929 4;《烧纸及往生钱的说明》 1929 5;《小谣儿说明书》 1929 6;《淮安歌谣集自序》 1929 6;《淮安方言录》 1929 1;《谈谈两部俚曲》 1929 12;《为民间文艺的分类答绍原先生》;《读民间戏曲研究》;《一猎人》、《痴女婿》 1930.(以上皆刊于《民俗周刊》)
《最近出版的民间故事集》 1930 《现代文学》 1卷3期
《中国民俗学书目》 1930厦门《思明日报》之《民俗周刊》33到35期
《中国民俗学研究的过去及现在》 1931 4 《草野》5卷3号
《中国民歌千首》 1932 《青年界》 2卷4期
《民间故事书目》 1933 《青年界》 2卷5期
《李调元故事集》 1932 绍兴民间出版部
《山海经中蛇的传说》 1933 《民俗周刊》116—118期
《山海经中蛇的传说及其他(续)》 1933 《文艺先锋》 2—3期
《淮安婚俗志》 1933 《民间月刊》2期
《淮安动物观》 1929 11 《民俗周刊》
《清代歌谣的采集》 1934 《青年界》6卷4期
《关于八仙的传说(附吴红赵景深的讨论)》 1934《青年界》5卷3期
《鬼车传说考》 1934 《文学期刊》1期
《民俗学的意义及其变迁》 1935 《文学期刊》2期
《民俗学之史之发展》 1936 《青年界》9卷2期
《猴娃娘型故事略论》 1937 广州《民俗》1卷2期
《关于俗嗣的演变》 1937 6 《歌谣》
《读曲札记》 1940 《学术》1期
《吴歌》 1944 《天地》10期
《读卑杂抄》 1944 《风雨谈》10期
《石点头的作者和来源》 1944 《天地》6期
《明代的俗曲》 1944 《杂志》13卷3期
《曲名考》 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研究室出版 1945
《元代俗曲》 1946上海 《俗文学》1期
《曲目钩沉录》 1946 10 上海《大公报》 1—3,5—8期
《刘姥姥的世故》 上海《申报》“春秋” 1946 11 5
《十年来中国戏曲小说的发现》 1947《东方杂志》43卷7号
《说词话》 1947《东方杂志》3卷4期
《俞万春及其荡寇志》 《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集(1919—1949)小说卷》
《淮安打寿材的习俗》 《中国民俗搜奇》第四集
《鬼儿型民谈旧抄》 《孟姜女》第一卷1—4期
《明代撒帐歌抄》 《歌谣》周刊 第三卷第7期
《淮安歇后语》 《民俗旬刊》 第6期
《淮安医药迷信言行》 杭州民俗学会《民俗周刊》
《淮安的禁忌和其他》 杭州民俗学会《民俗周刊》
《戏曲论丛》 上海日新出版社 1947
《宋元明讲唱文学》 1953 上海上杂出版社
《戏曲小说从考》(上 下)1979 中华书局

TOP

江应樑

江应樑,1909年2月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1953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云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民族学家,主要从事民族学田野调查、中国西南民族与东南亚民族研究。云南大学西南边疆民族历史研究所所长、云南省政协委员、民盟云南省委员、中国民族研究学会理事、中国百越研究学会名誉理事、中国民族学研究会顾问、中国人类学会理事主席团成员、少数民族五种丛书编辑委员、云南省史学会理事等职。
    江应樑先生于1925年考入上海暨南大学。1932年大学毕业后留暨南大学附中教书,兼任暨大南洋文化事业编辑部干事。1936年,江先生凭论文《研究西南民族计划》考入中山大学研究院人类学组,师承朱谦之和杨成志先生。期间,江应樑先后到粤北瑶山、海南岛、云南德宏傣族地区作田野调查。他在云南征集到大量的民族文物,拍摄了许多资料照片,撰写了《云南西部的“摆夷”研究》等多篇论文。毕业后,被聘为中山大学历史系讲师,讲授中国民族史、西南民族研究等课程。
抗战爆发后,中山大学迁到云南澄江后,他多次带学生到玉溪、昆明、路南、武定等地作少数民族田野调查。1940年,江应樑留在云南并接受了三个任务:一是到重庆为民国政府教育部开办的边疆民族训练班和边疆学校教授3个月的中国民族史;二是入大凉山调查彝族社会;三是调查西双版纳傣族。江应樑不畏艰险,深入大凉山腹地和西双版纳地区考察,顺利地完成了这三项任务。
1948年10月,江应樑任云南大学教授,先后教授文化人类学、傣族史、彝族史、彝族社会、暹罗史、中国民族史、民族史等专业课程。江先生上课以调查所得的事例为题材,内容翔实,讲解生动,深受学生欢迎和喜爱。同时,他还深入滇南进行民族调查,根据丰富的调查资料写成了《滇南沙甸回族农村调查》。
1950年江应樑参加了中央民族访问团并任团委,到云南武定、丽江、维西、芒市等地访问;1951年赴京出席第一届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1953年云南大学院系调整后,江先生转而研究民族史。他把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与民族史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发表了《人类学与民族学的结合》、《人类学的起源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等文,出版了《百夷传校注》、《明代云南境内的土官与土司》等两部著作。“文革”期间,江应樑被诬为“牛鬼蛇神”而曾遭迫害。 1979年江应樑参与筹建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历史研究所并任所长。1984年,江先生被聘为云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带出了一批优秀的博士研究生,其中包括我省第一位研究民族史的女博士方慧教授。同时他的巨著《傣族史》出版。该书是他长期从事傣族研究的结晶,荣获云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晚年以来,江应樑先生不顾年迈体弱,在他的学生林超民博士等人的协助下,从已经发表的百余篇文章中挑出22篇经典论文整理成《江应樑民族研究文集》。同时,他还组织编写《中国民族史》。终因积劳成疾,于1988年12月与世长辞,享年79岁。

TOP

张若名

张若名,女,1902年生于河北清苑。1916年考入直隶北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她和邓颖超、郭隆真曾是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评议委员,后来她被选为评议部部长。同年9月,同周恩来、郭隆真、刘清扬共同创办了天津革命组织“觉悟社”,同年12月,当选为天津学生联合会评议会主席。当时,她的一篇文章《急先锋的女子》,号召妇女起来革命,自己解自己,影响极大,是中国妇女运动史上的重要文章之一。
    1920年11月,张若名与周恩来、郭隆真同船前往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在法国加入中国,并任支部执行委员。她撰写的《剩余价值》、《阶级斗争》两篇论文,曾在旅欧党团员中广泛传播,后由周恩来带回国内,刊登在《中国青年》上。
    1924年底,张若名进入法国里昂中法大学学习,1928年2月取得文学硕士学位,1930年获得博士学位。她的博士论文《纪德的态度》,得到纪德本人的多次夸奖,并作为最优秀的成绩获得里昂中法大学奖学金。
    1931年张若名任北平中法大学文学院教授。1948年,由于中法大学停办,她和丈夫杨堃(当代著名民族学家)举家迁往昆明,应聘为云南大学教授。张若名被安排在中文系讲授《世界文学史》和《文艺理论》,同时在外语系讲授法语。1953年张若名加入了中国民盟。1953年她在中文系创办了“文艺批评教研室”,并担任主任。她的教学中时常介绍法国民间文学以及法国文艺学思想,并成为云南大学中文系外国诗歌、比较文学的传统。
    1955年,周恩来途径昆明,接见了张若名夫妇,并进行了长谈。此后,张若名先后发表了《欧洲旧现实主义的成就和缺点》和《试论文学中典型性的创作过程》两篇论文。 1958年,张若名在“交心”运动中受到迫害,投河自尽,享年56岁。1980年,云南大学为张若名平反昭雪。

TOP

李广田

李广田(1906——1968),山东人,我国著名作家、诗人、教育家。云南大学杰出校长。
    1929年,李广田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第二年转入外语系本科。在北京大学期间,李广田埋头苦读,同时热衷于写诗歌和散文,并多次在戴望舒主编的《现代》杂志和杨晦主编的《华北日报》副刊上发表诗作。他的诗后来与卞之琳和何其芳的诗合编为《汉园集》,其中《地之子》一诗是李广田早期诗歌的代表作。1936年李广田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画廊集》,不久,又出版了《银狐集》。
    1941年,李广田到昆明,被聘到西南联大中文系任教 。此外,他还和朱自清、闻一多等领导学生的文艺活动,办刊物、出周报、举行各种集会,宣传抗日,强烈要求建立一个和平、民主、自由的新中国。李广田这一时期出版了《灌木集》、《回声》、《日边随笔》,短篇小说集《欢喜团》、《金坛子》,论文集《诗的艺术》和长篇小说《引力》。
    1945年,昆明“一二•一”惨案之后,李广田受到强烈的震憾,他与进步师生一起,参加游行、罢课、为四烈士守灵等活动 。西南联大复员后,李广田到了南开大学任副教授,后又转至清华大学任教授,1948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1952年9月,李广田再次回到昆明,出任云南大学任副校长,主持日常工作。1957年5月被国务院任命为云南大学校长。在他任校长的几年里,云南大学完成了历史性的过度,建立了新的教学制度、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学校事业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1959年,在“反右”斗争中,李广田由于表示了对“大跃进”的一些看法,被错划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受到了极不公正的待遇。1961年和1962年,云南大学党委根据中央和省委的指示,撤销了原错误决定,恢复了他的党委常委职务。
    1959年,李广田受云南省委宣传部的委托,重新整理修订了彝族撒尼人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1962年,李广田又整理了傣族民间叙事诗《线秀》和傣族民间传说《一滴蜜》。
    在云南大学工作期间,李广田忙于政务之余仍笔耕不缀。他晚年的著作有诗集《春城集》、自选集《散文三十篇》,此后还陆续写了一些散文,如《花潮》、《山色及其它》、《或人日记抄》等。“文化大革命”中,李广田受到了非人的迫害,横遭“批判”、侮辱、甚至毒打,他整理的《阿诗玛》被诬为“大毒草”。在种种非人的折磨与摧残之下,1968年11月2日,李广田被迫害致死。粉碎“四人帮”后方德平反昭雪。
    李广田校长对云大1950年代的民族民间文学调查、搜集、整理活动起到极大影响。也是云大民俗学/民间文学学科从“民国”时代到“共和国”时代转折阶段的重要推动者。

TOP

张文勋

张文勋,1926生,白族,云南大理人。著名学者、作家、诗人、教授、文艺理论家。1948年考入云南大学中文系,师从刘文典、刘尧民诸位先生。历任云南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主任、系主任、教授,云南大学西南边疆民族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云南大学文科学术委员会主任、学位委员会副主任,云南大学人文学院荣誉教授。曾担任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副会长,任云南省诗词学会会长,现为中华诗词学会终身名誉会长。
    张文勋先生是云大民俗学/民间文学学科在1960年代过渡阶段的重要支撑者。他不仅在民间文艺学、白族民间文学、西南少数民族民俗研究、民族文化审美等领域建树颇多,还培养出李子贤、张福三、段炳昌、黄泽、李道和等一大批民俗学/民间文学学者。虽然他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国古代文学领域的影响力更大,但是他的学术研究一直都贯穿着民族文学和民间文学的思想,因此,他的学生中,更多地走出了神话学家、民族文学家、民间文艺学家。

TOP

朱宜初

朱宜初。朱老师资料暂缺,借用高健师兄整理的朱老师论著,反映情况。
著作:《民族民间文学散论》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0.9。《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论》 (合著)云南人民出版社 , 1983。
    论文:《谈傣族文学》1978,《论民族民间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1979,《傣族的“赞哈”及其习俗歌》1980,《谈民族民间文学的人民性和民族性》1980,《建立具有中国特点的民间文艺学》作者: 钟敬文 ,王松 ,朱宜初 ,吴德辉 ,杨知勇 ,李景江 ,李子贤 ,黄惠焜
1980年。 《论神话的产生》1982,《谈傈僳族民歌的独特风格》1983,《民俗与民间文学》1984,《论阿凡提故事的思想艺术特色》1984,《试论神话的发展、演变和“消失”》1984,《少数民族的人体装饰及其审美观》1985,《民族风俗与移风易俗》1985,《略论民俗的产生》1986,《论少数民族民间童话的艺术特征》1986。

TOP

李子贤

李子贤,我国著名神话学家、民间文艺学家。1939年1月生于云南昆明。1963年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首届(也是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同年分配到云南大学任教。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中,曾师从钟敬文、伊藤清司、张文勋教授等学界大师研修民间文艺学、神话学。1962年起,开始进行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民俗文化的田野调查。50年来,已走遍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并对少数民族文化与神话进行多次回访及长期的跟踪调查。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一直致力于西南少数民族神话、尤其是活形态神话的考察与研究,在我国神话学界较早地提出活形态神话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曾任云南大学中文系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室主任、云南大学中国西南边疆民族经济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云南大学图书馆馆长、云南大学中日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神话学会理事、副秘书长。现兼任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稻作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民间文化论坛》学术委员会委员。
    李子贤教授的神话学著作非常多。其中,《活形态神话刍议》被收入《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神话卷》;《论佤族神话——兼论活形态神话的特征》被收入《中国神话学文论选萃》;《存在形态、动态结构与文化生态系统——神话研究的多维视点》荣获第六届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励基金奖民间文学论著类一等奖(2010年3月)。
    1983年,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国第一本《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论》(两主编之一),获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1979—1989)“最佳著作奖”。1991年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探寻一个尚未崩溃的神话王国——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神话研究》,为我国第一本较系统地对西南少数民族神话进行研究的学术著作,被杨利慧教授在其《神话与神话学》中列为“中国神话研究范例”。2001年,由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多元文化与民族文学——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学的比较研究》(主编,主著者之一),荣获“第四届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励基金”文艺评论类一等奖、第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奖二等奖。2007年由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梅葛>的文化学解读》(主编之一),荣获“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奖”。
    1980年,曾协助主持由教育部委托云大举办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论》全国高校师资培训班”;参与“冲绳与中国云南少数民族基层文化的比较研究”(中方主持人,1997——2002年)、“中国西南纳西族、彝族的民俗文化”(1994——1997)等国际合作研究。
    自1983年开始指导民间文学硕士研究生,指导美国、日本高级进修生。自1981年开始为云南大学中文系本科生、研究生讲授《神话研究》。该课程已被延续至今。自1987年起,已先后10余次应邀赴日本、美国、泰国以及我国台湾、香港地区参与合作研究、参加学术研讨会及进行学术访问。

TOP

傅光宇

傅光宇,字雪生,云南大学中文系教授,民间文艺学家,民俗学家。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人类学学会,中国民间歌谣学会,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员。
      傅光宇教授1934年生于四川省郫县。十岁始入私塾。十三岁考取郫县初中第一名。解放后辍学务农。后考入成都市第二师范学校,1955年七月中师毕业,参加高考,录取在昆明师范学院(今云南师范大学前身)文史系中国语言文学专业。1959年大学毕业,到中国科学院云南分院文学研究所工作。
1979年9月调到云南大学中文系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室任教,进行教学与科研工作,曾任民间文学教研室主任。1999年6月发现患肝癌,手术后,与病魔做顽强的斗争,2000年11月肝癌复发,终因医治无效,于2001年4月10日逝世。享年67岁。
1958年9月到1959年7月,参加“搜集新民歌”运动,对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彝族文学进行调查,并编写“文学史”及“文学概况”,整理作品及资料。1959年7月大学毕业,到中国科学院云南分院文学所从事少数民族民间文艺工作。1961年年底到作协昆明分会民间文学工作部工作。1961年至1962发表《对<娥并与桑洛>整理工作的一些看法》。1963年发表《对<郎鲸布>整理的经验》。
    1979年9月调到云南大学中文系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室任教。从事民间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参著《哈尼族文学简介》1980年发表《张叔盛览辨析》,《浅谈元江白族民歌》,《杨黼及其<山花碑>新探》,参著《元江白族文学简介》。1981年参著《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哈尼族》。1982年发表《白族民间故事》等文章。
    1983年发表《盘古“垂死化身”神话探析》。参与搜集整理的《杜文秀的传说》。1984年发表《略论白族文人传说》,《试论彝族创世史诗中的人类起源神话》,《民间文学界关于神话的一场争论》。1985年发表《创世神话中“眼睛的象征”与“史前各文化阶段”》,合编《傣族民间故事选》。1986年发表《原始人心目中的世界》,《<阿诗玛>原始成分简探》。1987年发表《<娥并与桑洛>的人物刻划》,《哈尼族民歌格律试析》。1988年发表《大理千寻塔始建年》,《试析中国神话传说的“三元结构”》。1989年发表《试论白族地方开辟神话的民族特色》,《阿诗玛的故乡“阿着底”究竟在哪里?》,《哈尼族迁徙史诗与古代社会》,《白族“海舌”神话与日本出云“浮岛”神话》,《从<勒俄特衣>看彝族古代社会结构》等文章。
    1990年至1994年担任云南大学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室主任,从事文学的教学与研究。1990年发表《奕车风情》,《谈为生者招魂夫人另一种仪式》,《略论南诏文学的文化环境》,《试析我国各民族神话中的“原始物质”》,《<阿诗玛>难题较量探析》,《杨升庵与云南古代少数民族作家》,《拉玛人的“佐”崇拜》,《论民生的产生和形成》。
    1991年发表《苗族神话,史诗之雷公实即黄帝》,《饰齿拔牙的象征》,《略论南诏文学的崛起》,《民族音乐研究的曙光—喜读<哈尼哈吧初探>》,《读沈从文改写的佛经故事》,《由传说演变成神话的实例剖析》,《大黑天神神话由来辨》,《合成式神界结构—北欧神话与中古神话之比较》。1992年发表《<望夫云>与“望夫情节”—白族文学吸收内地文化的一个实例》,《喜读<民间诗律>与<中外民间诗律>》等文章,参编《中国传说故事大辞典》。1993年出版《创世之光》,发表《三元——中国神话结构》,《民族精神的赞歌——读杨世光的“寻根”散文》,《望帝化杜鹃鸟与图腾崇拜》,《哈尼族奕车人锥栗树崇拜的文化特色》,《民族文化的交流和整合——以南诏文化为例》,彝族《撒歌唱种子,播舞蹈种子之歌》注释,彝族《洛贝<节选>》注释,哈尼族《哈尼人民会唱歌,跳舞,故事的由来》注释,德昂族《<达古达楞格莱标>序歌》注释。
    1994年退休。发表《东南亚文化论》,《<观音伏罗刹>与“乞地”传说》,《晚清云南少数民族古典诗歌理论浅述》,《也谈<金仲和阿翘>及中越文化交流》。1995年发表《安阳王传说与中越古代文化联系》,《南诏与湄公河流域古国的关系》,《“难题求婚”故事与“天女婚配型”洪水遗民神话》,《“陷湖”传说之型式及其演化》,《诸葛亮南征传说及其在缅甸的流播》,《大黑天神神话在大理地区的演变》。1996年发表《<兰坪拉玛人文化研究>序》,《<召树屯>源流辨析》,《“蛋生人”神话,传说与故事》,《“额头生人”传说考释》。1997年发表《<罗摩衍那>在泰北和云南》,《泼水节传说源流》,《略论云南民族与东南亚文学的交流》。1998年发表《尝试简论》,《尚左尚右辨析》,《试析白族文人传说的文化要素》,《时代要求与文化传统——以摩梭人为例》,《“女国”神话特殊妊娠方式探析》,《源于缅甸的阿銮故事》。
    1999年参著《民族审美文化》,参编《中日民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发表《云南民族文学与东南亚》《民族文化交流中的云南汉语民歌》,《“人日创世神话”献疑》,《日本“撞亥子”与中国哈尼族“打石头架”的异同及其他》。2000年主编《白族歌手杨汉与白族大本曲艺术——杨汉先生诞辰105周年纪念文集》,发表《“无支祁”的来历》。《云南民族文学与东南亚》获“第三届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民间文艺类二等奖。2001年发表《多元文化与民族文学——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学的比较研究.交流篇》,《阴阳五行在中国彝族农业神祭祀与日本农业神祭祀中异同》,《方丘神话析解》,《巨鳌,魔蝎鱼创世在大理地区之演变》,《我的治学经历》。2001年3月31日在体质十分虚弱的情况下写下了最后一篇文章《笑对死神》。

TOP

张福三

张福三,1938年11月生于四川忠县,1959年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长期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1979年调回母校从事民族民间文学,神话学,民族文化学的研究和教学。曾任云南大学人文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云南省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
    主要学术著作有《白族文学史》(初稿和修订版的主要执笔者),《原始人心目中的世界》(云南民族出版社 1986),《走出混沌:民族文学的文化思考》(云南民族出版社 1989),《人的觉醒》(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4),《丽江古城》(云南美术出版社 2004),《云南地方文学史》(古代卷),《傣族民间故事选》(与人合作),《南诏文化论》,整理发表民间叙事长诗,故事,歌谣若干,发表论文50余篇。业余时间还从事戏剧创作,发表《我们的管家人》,《蒲公英》等剧本。创办并主编过文学期刊《金沙江文艺》。
    张福三教授从1958年跟从张文勋先生到大理地区调查白族民间文学开始,便将毕生精力用于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研究和田野调查。1980年,在全国“师训班”上,主讲《民间叙事长诗》,同时也是《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论》中“民间叙事长诗”一章的撰写者。张福三教授的研究比较偏重于白族、彝族、纳西族、傣族的民间文学和民俗。1986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