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你知道维吾尔族婚姻习俗吗?

你知道维吾尔族婚姻习俗吗?

维吾尔族婚俗,包括订婚、结婚两个阶段,订婚时男方母亲在媒人"艾勒其"陪同下带衣料、砖茶和方块糖拜访女方家长,赠送礼品。关系正式确定后,男方父母根据女方要求送去彩礼,商量吉日,举行结婚仪式。

  结婚这天早晨,在女家举行一种"尼卡"的宗教仪式,参加的人有新郎、新娘和伴郎、伴娘以及双方家长,在阿訇连问三次新郎新娘是否愿意结为夫妻,在得到肯定答复之后,新郎新娘一定要当众吃掉放在咸水碗里的两块小泡馕,以表示白头到老永远相爱。下午新郎在亲友们的簇拥下到新娘家迎亲。进大门时要给礼品才能放行。女方家给迎新的宾客赠手帕等礼物。

   新娘离家出门时,迎亲乐队吹起唢呐打起手鼓唱起歌,载歌载舞,以示欢庆,出了大门,乐队在前面开道,新郎新娘乘车紧随其后。进了男方家门,男方揭开女方面纱,表示新生活开始。当晚男女双方各自在家设宴待客,举行"麦西来甫"晚会,欢歌曼舞,通宵达旦。婚后三天"回门"。这天男女双方要设宴款待双方的直系亲属和四邻友好。

  维吾尔族的婚礼按照传统习惯分两天举行。在一般情况下,男女相爱,在举行过定婚礼,登记领取结婚证书后,商定结婚日期,到时男方即可娶亲。婚礼虽然比较简单,但隆重而热烈。
婚礼的第一天,在女家举行。这一天,新郎由伴郎陪同亲自到女家去迎亲。到了女家、男女客人分两厢站定,阿訇和伊玛木(均为宗教职业者)出面念诵《古兰经》,并主持婚礼。阿訇先问新娘:“某某你情愿嫁给某某为妻吗?”由于害羞,新娘总是低头不答。性急的伙伴在一旁催促。等了好久,阿訇又一次问她:“某某,你情愿嫁给某某为妻吗?”新娘仍不回答。阿訇第三次再问新娘,新娘这才低着头羞怯地回答:“我情愿。”这时阿訇又问新郎:“某某,你情愿娶某某为妻吗?”新郎虽然也觉得不好意思,但心情迫不及待,所以总是在阿訇第一次问他时,就爽快地回答:“我情愿。”阿訇高兴的点头,立即念诵《古兰经》,为新人祝福,勉励他们互敬互爱,尊老爱幼。接着,按照维吾尔族的传统礼节,阿旬拿出两块蘸着盐水的烤馕,给新郎新娘每人一块,让他们当众吃下。这种馕虽然咸得发苦,但它象征新婚夫妇愿意同甘共苦,白头谐老。在场的亲友们都向新郎新娘祝贺,并跳起欢乐的舞蹈。舞毕,宾主入座就餐,女家的婚礼就算结束了。

  下午,新娘穿上鲜艳的花裙,戴上项链,头蒙红纱巾,在一群姑娘的簇拥下走出家门。这时女方的歌手们以新娘母亲的口吻唱起《劝嫁歌》:

  年青无知的小羊羔啊,我的孩子!
说话比蜜还甜的女儿啊,我的孩子!
你还不到十五岁啊,我的孩子!
爹妈打骂也不出门的女儿啊,我的孩子!
我黑眼睛的小海狸啊,
如今你要离我而去,我的孩子!
我的翅膀折断了,我的孩子!
我的美丽的小雏鹰,
如今你要离我而去,我的孩子!

  歌毕,新郎新娘分别乘坐彩车或骑马向男方家进发。一路上,同来迎亲的小伙子们打起手鼓,摇起“撒巴依”,弹起“热瓦甫”,吹吹打打,唱着喜歌走在迎亲队伍的前头。沿途的乡亲们可以在半路上拦驾,达时新郎将右手放在胸前,频频施礼,同时给围观的孩子们撒喜糖。有时迎亲队伍还要停下来就地歌舞一番,这也是维吾尔族婚礼的仪式之一。

     新娘来到男方家门口,按照维吾尔族的古老风俗,门口早已点燃起一堆神火,这火是用来辟邪的。客人们分别勾起一点火,在新娘头上绕三团,新娘向客人们分送礼品,然后绕火堆转一困,才可登堂入室进入洞房。这可能是维吾尔族古老的原始宗教中的拜火仪式的残留。如今这一仪式已不多见,迎接新娘的则是鲜红的地毯或毛毡。   
   
     第二天是婚礼的高潮——揭盖头仪式。这一天同样是在欢宴中度过的。喜筵开始时,男女双方的至爱亲朋必须用冲壶洗手,然后依次围坐在地毯或毡子上。客人面前洁白的饭单上摆满了喜糖、葡萄干、杏干、大枣、花生和糕点。主人用具有民族特色的烤馕、抓饭和羊肉招待容人。抓饭是维吾尔族独特的食品,用大米、羊肉、胡萝卜、洋葱、清油混合焖煮而成,色香味俱佳。维吾尔族吃抓饭不用筷子。也不用勺子,用手来抓,故名“抓饭”。人们边吃过谈,异常兴奋。小伙子们更是情不自禁地弹起“都塔尔”,引吭高歌,跳起欢乐的维吾尔族舞蹈。饭后,年长的客人们告别离去,只有青年男女们留下,等待为新技揭盖头。

 揭盖头时,男女双方的主要客人必须在场。女方客人在左,男方客人在右,同作“都瓦”(祈祷)。这时男方有一客人(一般是妙龄少女),突然从人群中跑出来,轻巧敏捷的将新娘头上的面纱揭去,新娘的真容显露,整个新房便欢腾起来。这时欢乐的歌舞开始了。一对对青年男女,在手鼓和热瓦甫的伴奏下,踩着鼓点,合着乐曲,跳起传统的“刀郎舞”。新郎新娘在大家的邀请下,步入会场,轻举舞步,巧转腰肢。所有在场的人也都纷纷参加,一直欢歌漫舞到夜阑更深,方才尽兴而归。为期两天的婚礼这时便告结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