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记录西部文化变迁的历史轨迹

关注西部人文资源维持文化生态平衡


关注西部人文资源维持文化生态平衡


    ── 中国艺术研究院西部人文资源相关课题结项


李钊



     本报讯国家重点课题“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和“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近期结项。该课题历时7年,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方李莉主持,北京大学等机构的184名学者参加,已故著名学者费孝通任学术总指导。其研究成果为“西北人文资源基础环境数据库”和73篇实地考察报告,5本报告集,四本考察笔记,3本论著。其中,《从文化遗产到人文资源———西部人文资源研究》为课题总报告。


     课题组认为,文化遗产长期以来一直是从文化固有的意义上而言的。随着社会的变迁,文化遗产的资源价值逐步被人们所认识。文化遗产一旦作为资源被利用,就开始成为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传统的文化遗产成为文化产业开发的对象。随着文化遗产同市场的结合,在开发和利用时,往往会因为商业需要,对其产生破坏作用。如果只是机械地保护,就会导致文化遗产缺乏生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需要人们去传承,去进行新的发展。传承与发展会给其带来活力,但活力所带来的可能会是一种变化,没有任何生命体不发生变化,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品化,非物质文化的遗产意义逐渐空洞化,形式也逐渐雷同化。在“人文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一定要关注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课题组认为,一个民族的维系需要文化的认同,文化遗产是抽象文化的具体体现。特定族群与文化遗产有紧密的关系,不同民族有权生存在由文化遗产构成的环境中,去享受、认同、传承文化。文化遗产也应留在原处,一方面该族群人民与后世子孙得以接近利用;另一方面,文物与周边环境之关系,依藉“脉络”关系带来知识与信息,有助于对文物历史的了解。随着上述观点愈来愈得到人们的认同,文化遗产开始成为一种有利于民族认同的人文资源。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在保存的同时,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其生存或可持续发展,也就是完整的保护和活态的保护。

     随着人们对人文资源的认识趋于理性,人文资源(特别是西部人文资源)保护本身也凸显出其重要性。课题组强调,人文资源的重要性凸现在:一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类社会的政治结构、经济结构和文化结构都在发生着巨大变化,为了抵御正在形成的单边主义,各国的文化主体意识正在觉醒,主张保护文化多样性正在成为一种浪潮。二是人类社会不同阶段的文化,其表现形式各有不同。三是西部这些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不仅需要静态保护,同时还是中华民族未来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中国民族文化的根。如果说在工业文明时期,各个国家争夺的对象主要是自然资源,后工业文明时期,各国争夺的不仅是自然资源,还包括人文资源,人文资源是否丰富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是否强盛的标志。

     课题组在研究中逐步厘清了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财、文化资产、文化资源等相关的概念,指出以往的“遗产”概念已不能充分体现人们由于时代的发展和需要而不断赋予“文化”的多重意义。在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其“资源”意义远远大于或超越其“遗产”意义。从“遗产”到“资源”,是一种社会实践。

     课题组指出,西部文化所依靠的自然环境正在遭受破坏,现代的生活方式和设备对原有的农业文明产生了强大冲击,农村原有的文化因缺乏继承人而面临着危机。但以市场经济为契机,传统文化在一些方面得到了复兴和重构,成为现代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中所需要的人文资源。许多民俗的仪式和民间的歌舞及民间手工艺作为艺术的表现形式,不仅保留下来,而且还有所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文化产业。但是这些艺术形式背后,与农民的宇宙观、道德观、生命观,乃至生产方式紧密相连的传统文化,似乎正在碎片化,甚至空洞化。

     课题组对当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了反思,如盲目建立生态博物馆或文化生态保护区,研究与记录工作薄弱、分类过细,重申报、轻保护、忽视了分级或分层次保护,在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中,只关注能够被艺术化表演的,或具有欣赏价值的美术技艺。针对上述对西部人文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的问题,课题组提出了相关建议和解决方案,认为应当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成为民众的自觉行为,发掘和利用民间力量,由一元保护走向多元保护,坚持全面普查与重点研究结合,将新农村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看成有机整体,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国家未来战略。(李钊)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本网发布时间:2008-9-4 14:10:0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