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记录西部文化变迁的历史轨迹

记录西部文化变迁的历史轨迹

记录西部文化变迁的历史轨迹  
──西北人文资源课题总结会暨费孝通“文化自觉”思想座谈会、课题成果展举办

水草     




            
    本报讯(记者水草)7月11日,由国家重点课题“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和“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课题组承办的西部人文课题总结会暨费孝通“文化自觉”思想座谈会和课题成果展在北京举办,同时举办了该课题的成果展。
     据介绍,2000年,为了平衡东西部经济发展,国家推行了西部经济大开发计划。在西部大开发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国家关注到西部不仅是一个自然生态多样性和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的地方,也是一个文化生态多样性和人文资源非常丰富的地方。2001年,为了抢救和保护这些人文资源,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牵头,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和西部地区的40个院校及研究机构的184名学者,成立了“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课题组。为了加强实地调查研究及理论总结工作,还成立了“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课题组,两个课题均由中国著名的社会学人类学家费孝通担任课题总指导。
     课题组围绕西部文化变迁和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这个主题提出问题,通过考察加深认识,真实记录了西部文化变迁的历史轨迹,初步形成一种新的理论体系。两个课题历时7年,为了收集大量文献资料,课题组深入到西部各地田野工作,完成了“西北人文资源基础环境数据库”的建库工作。数据库共分:人文地理、自然与人文景观、人口与教育、考古与文物、民族与民间风俗、民间音乐、民间美术、民间工艺、民间戏曲、民间舞蹈十个子库,从地理与自然、历史与环境出发,着重记录整理以口授心传为中心的活态人文资源。对西北地区地理与自然、历史与环境的记录,主要表现在人文地理、自然与人文景观、人口与教育、考古与文物四个部分;对现实中存在的以口授心传为中心的活态人文资源的记录,则通过民族与民间风俗、民间音乐、民间美术、民间工艺、民间戏曲、民间舞蹈六个部分来介绍。目前该数据库共收集文字数据18038条,近千万字;音频1262分钟;视频10104分钟;图片17324张。形成了“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及《从遗产到资源———西部人文资源研究报告》,包括73篇实地考察报告,编为5本报告集,4本考察笔记,3本论著,共400多万字。其中,《从文化遗产到人文资源———西部人文资源研究》为课题总报告,是课题组在完成数据库和考察报告、考察笔记的基础上撰写而成,概括性地介绍了西部人文资源(以西北地区为例)的总体面貌。
     与会者认为,课题组站在全人类发展角度上来看问题,对相关的国内外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具有国际性视野;该课题七年前立项,当时的文化遗产保护还未受到像今天这样的重视,由于先行一步,其研究成果正好能为当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服务,为今天的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工作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具有前瞻性;该课题以中国西部为研究范围,对我国来说,西部是一个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都非常丰富和重要的地方,该研究富有地方性;课题组从实际出发,许多看法和理论都来自于实践,来自于实地的调查研究,具有科学性;培养了一批人才,传播了文化,具有自我教育性。课题成果超过了当时理想的文本,“从遗产到资源”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先进理念,论证了保护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今后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具有指导性意义。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本网发布时间:2008-7-24 15:18:33



[ 本帖最后由 silver 于 2008-8-12 06:02 编辑 ]

TOP

关注西部人文资源维持文化生态平衡


关注西部人文资源维持文化生态平衡


    ── 中国艺术研究院西部人文资源相关课题结项


李钊



     本报讯国家重点课题“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和“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近期结项。该课题历时7年,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方李莉主持,北京大学等机构的184名学者参加,已故著名学者费孝通任学术总指导。其研究成果为“西北人文资源基础环境数据库”和73篇实地考察报告,5本报告集,四本考察笔记,3本论著。其中,《从文化遗产到人文资源———西部人文资源研究》为课题总报告。


     课题组认为,文化遗产长期以来一直是从文化固有的意义上而言的。随着社会的变迁,文化遗产的资源价值逐步被人们所认识。文化遗产一旦作为资源被利用,就开始成为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传统的文化遗产成为文化产业开发的对象。随着文化遗产同市场的结合,在开发和利用时,往往会因为商业需要,对其产生破坏作用。如果只是机械地保护,就会导致文化遗产缺乏生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需要人们去传承,去进行新的发展。传承与发展会给其带来活力,但活力所带来的可能会是一种变化,没有任何生命体不发生变化,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品化,非物质文化的遗产意义逐渐空洞化,形式也逐渐雷同化。在“人文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一定要关注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课题组认为,一个民族的维系需要文化的认同,文化遗产是抽象文化的具体体现。特定族群与文化遗产有紧密的关系,不同民族有权生存在由文化遗产构成的环境中,去享受、认同、传承文化。文化遗产也应留在原处,一方面该族群人民与后世子孙得以接近利用;另一方面,文物与周边环境之关系,依藉“脉络”关系带来知识与信息,有助于对文物历史的了解。随着上述观点愈来愈得到人们的认同,文化遗产开始成为一种有利于民族认同的人文资源。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在保存的同时,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其生存或可持续发展,也就是完整的保护和活态的保护。

     随着人们对人文资源的认识趋于理性,人文资源(特别是西部人文资源)保护本身也凸显出其重要性。课题组强调,人文资源的重要性凸现在:一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类社会的政治结构、经济结构和文化结构都在发生着巨大变化,为了抵御正在形成的单边主义,各国的文化主体意识正在觉醒,主张保护文化多样性正在成为一种浪潮。二是人类社会不同阶段的文化,其表现形式各有不同。三是西部这些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不仅需要静态保护,同时还是中华民族未来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中国民族文化的根。如果说在工业文明时期,各个国家争夺的对象主要是自然资源,后工业文明时期,各国争夺的不仅是自然资源,还包括人文资源,人文资源是否丰富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是否强盛的标志。

     课题组在研究中逐步厘清了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财、文化资产、文化资源等相关的概念,指出以往的“遗产”概念已不能充分体现人们由于时代的发展和需要而不断赋予“文化”的多重意义。在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其“资源”意义远远大于或超越其“遗产”意义。从“遗产”到“资源”,是一种社会实践。

     课题组指出,西部文化所依靠的自然环境正在遭受破坏,现代的生活方式和设备对原有的农业文明产生了强大冲击,农村原有的文化因缺乏继承人而面临着危机。但以市场经济为契机,传统文化在一些方面得到了复兴和重构,成为现代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中所需要的人文资源。许多民俗的仪式和民间的歌舞及民间手工艺作为艺术的表现形式,不仅保留下来,而且还有所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文化产业。但是这些艺术形式背后,与农民的宇宙观、道德观、生命观,乃至生产方式紧密相连的传统文化,似乎正在碎片化,甚至空洞化。

     课题组对当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了反思,如盲目建立生态博物馆或文化生态保护区,研究与记录工作薄弱、分类过细,重申报、轻保护、忽视了分级或分层次保护,在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中,只关注能够被艺术化表演的,或具有欣赏价值的美术技艺。针对上述对西部人文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的问题,课题组提出了相关建议和解决方案,认为应当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成为民众的自觉行为,发掘和利用民间力量,由一元保护走向多元保护,坚持全面普查与重点研究结合,将新农村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看成有机整体,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国家未来战略。(李钊)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本网发布时间:2008-9-4 14:10:00

TOP

文化生态,民俗情境的保护可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