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临武傩文化:源自千年古村的“戏剧活化石”

临武傩文化:源自千年古村的“戏剧活化石”

  2012-08-22中国文化传媒网




  傩戏表演程序中的打狮子 (黎鑫 摄)



  傩戏演员在参庙途中 (黎鑫 摄)


  傩文化是一种远古的原始文化,是古人寻求人类同自然的平衡与和谐的一种原始信仰,主要包括傩戏、傩舞和傩仪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西南地区,种类繁多,各有特点。


  湖南是中国傩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在距今6000年至3000年间,湖南就已进入巫傩文化高峰期。在国务院2006年5月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以湖南省怀化市新晃侗族傩戏和沅陵辰州傩戏等为代表的傩戏以及江西省南丰县、婺源县、乐安县的傩舞分别被列入传统戏剧项目和民间舞蹈项目。目前,包括傩戏和傩舞等在内的中国傩文化正在向世界申报保护。


  今年8月16日至18日,中国湖南临武傩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召开,在临武县大冲乡油湾村这个千年古村流传了540余年的傩文化吸引了世界专家学者的关注。


  薪火相传540余载 濒危之时绝处逢生


  从临武县城出发,乘车向东北方向行驶,途中汽车在峰峦起伏、险峻陡立的大山间蜿蜒爬行,蓝天白云环绕着滴翠的山峦,经过大约1小时,便来到了位于群峰怀抱之中的、海拔900多米的大冲乡油湾村,这里是临武县境内唯一有傩戏及其傩文化活动的村庄,因此,县文化部门将油湾村傩戏直接命名为临武傩戏。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油湾村始建村于北宋中叶,至今已有1000余年历史,该村为王姓氏族聚居村,有5个村民小组、213户、900多人口。根据王氏族谱记载,油湾王氏始姐原系宋朝时由蓝邑(今蓝山县)迁至临武陶坪村,明成化年间这支族人再次迁居便到了油湾,定居不久,王氏十七世祖思能公便开始从师学习傩祭作法,之后由法师口传身教,代代相传,至今已有540余年,依然蕴藏傩文化的原生态,富有傩仪、傩戏、傩舞和路祭的系统性以及哲学、宗教、民间习俗、舞蹈、音乐等多种元素的综合性。


  专家分析临武傩文化活动之所以在油湾村诞生并流传下来,一方面缘于该村所处的封闭、偏僻、艰苦的生活环境和落后的物质生产条件激发了村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景,另一方面是因为这种傩祭作法的形式吸纳了村民的愿景,表达了他们内心的意志,深受村民的喜爱。


  2006年,郴州市文化部门开始着手在全市范围内考察傩文化遗存现状,正当他们在鲁塘镇考察傩文化受阻之时,意外地从当地村民口中了解到临武县大冲乡油湾村有傩戏存在的线索。在油湾村采访时,91岁高龄的王开翠老人告诉记者,她就出生在油湾村,小时候曾见过傩戏表演,后来她嫁到了鲁塘镇,当年郴州市文化局去鲁塘镇考察时,她曾向他们反映过油湾村有傩戏的情况。


  在了解到油湾村可能有傩文化遗存的情况后,经过初步调查,郴州市和临武县文化部门确认油湾村存在傩文化,但已有20多年未开展傩祭演出活动了,好在原傩戏班子的老艺人大多还健在。于是,在市、县文化局等有关部门的支持和老艺人的踊跃参与下,几近失传的临武傩戏及其傩文化活动得以恢复演出和传承。


  今年70岁的油湾村三组村民王太没读过几年书,却能流畅地向记者数出临武傩戏的9个傩神,即关公、狮王、猴王、二郎神、小神(小鬼)、夜叉、土地、来宝和三娘,并能清晰地指认出油湾村民房墙壁上随处可见的傩戏面具分别代表哪个傩神,足见临武傩文化在油湾村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自成体系的油湾傩文化 带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


  傩戏是傩事仪式程序中一个重要环节,因其富于表演性和情趣性,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人们习惯性地把傩文化系列活动简称为傩戏。临武傩戏,又称“舞岳傩神”,在当地俗称“神狮子”,有着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湖南省民协梅山文化研究委员会的李新吾、谭晓吾等人对湘中、湘南4个地区的5例傩狮舞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发现它们的相同之处在于都处于武陵山区及与之相连的南岭山区,承载体皆为聚族而居的单一姓氏,演出目的多为驱邪、祈福。而不同之处则在于,临武傩戏用纯师公,而新化邹氏和张氏傩头狮子舞与安化李氏傩头狮子舞为师公参与,平民演出,涟源谢氏傩面狮子舞则为全程平民演出,不配师公,且神偶、道具不同,对释、道、杂剧戏曲元素的吸纳程度也有差异。


  临武傩戏拥有一套完整的表演程式,分为傩仪、傩舞和傩戏,整套程式主要由许傩愿、还傩愿和闭傩坛三部分组成,按先后演进程序大体可划分为请法师、福主家许愿、装彩神像、路桥祭等33道程序,每道程序又分若干环节。


  据临武傩戏唯一的省级传承人、油湾王氏第16代法师传承人王太保介绍,临武傩戏的故事和傩神角色经过了艺术改造和创新,自成体系,既有二郎神、夜叉、土地等神话故事里镇邪布善的天神天将,也有关云长、三娘、来宝等历史流传的贤慧、孝忠、正直的化身人物。这些经过改造和创新的神灵角色满足了傩仪、傩戏的需求和乡邻的喜好与愿景。


  临武傩戏的表演场地不固定,有较大的流动性,而且都在户外进行。音乐曲牌固定,以民间歌曲为基础,包括山歌、小调、劳动歌曲等,歌唱以一唱众和为主,同时带有民间道教音乐的特点,旋律简单、跨度不大,并伴有对白和吟诵性的说唱。伴奏的乐器主要有战鼓、堂鼓、小锣、大锣、唢呐、牛角等地方乐器。


  在临武傩戏中,演员扮演的角色泛称傩神,均佩戴民俗中具有驱邪作用的樟木雕刻而成的面具。与其他地区傩戏迥然不同的是,临武傩戏的演员佩戴面具不是遮住整张脸,而是只带在头顶。


  临武傩戏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即傩神的角色均由男性扮演,忌讳女性参与,即使“三娘”这样的女性角色也由男性来扮演。此外,临武傩戏吸收了临武花灯、小调和神话传说等地方艺术精华,带有浓郁的临武地方特色。


  待开垦的傩文化“富矿” 极具民族文化艺术价值


  “傩”被称为“中国戏剧活化石”。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刘祯认为,傩和傩文化所体现出的千百年来民间百姓、族群之间的凝聚力对21世纪民间文化、社会主义新型文化的构建和发展都具有启示意义。“因此,傩文化的重视、保护和研究对于全面、完整和深刻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尤其是民间草根思想文化的一脉相承具有积极的意义。”刘祯说。


  在刘祯看来,“在傩文化家族里,临武傩戏是一座待开垦的富矿”,蕴涵多种民间艺术和音乐元素,弥漫着神秘的巫楚文化气息,有着广泛影响。


  贵州民族学院教授、西南傩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庹修明表示,临武傩戏保存完整,原生态味道很浓,保护开发得当,可成为临武县乃至郴州市的一张文化名片。


  在中国湖南临武傩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与会的海内外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临武傩戏及其傩文化活动,为研究中国戏剧演化史、宗教起源、神话传说和民俗学、社会学以及临武地方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提供了活生生的范例,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加快申遗步伐 实行生态保护


  伴随着科普工作的普及、影视文艺节目和现代歌舞的流行,临武傩戏受众面日益缩小,逐步淡出了农村民俗娱乐市场,传承人也面临断代危机,傩文化的传承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近几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各级政府都加强了对非遗的重视和投入力度。自2006年起,临武傩戏及其傩文化活动的恢复和保护工作逐步开展了起来。2007年,临武县成立了临武傩戏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实施了《临武傩戏五年保护计划》,将临武傩戏保护工作纳入县、乡、村三级工作日程,大力开展临武傩戏区域保护建设,傩戏传承人培训以及临武傩戏的研究、挖掘、整理和保护等工作。2007年5月,临武傩戏成功申报成为郴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10月又被列入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王太保告诉记者,从1996年起,他已开始培养自己的儿子王玉辉为临武傩戏的第17代法师传人。“现在在我们临武傩戏团里,傩戏演员分为4个阶梯,分别为70至80岁、40至60岁、30至40岁以及20至30岁,而且每个傩神的角色基本能保证有3个人会演。我们的心愿就是把王氏家族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文化继续传承下去。”王太保说。


  据临武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曹夏平介绍,目前临武县正在加强对傩文化的资料整理存档、宣传推介和专家研讨等工作,计划于今年9月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湖南省文化厅副厅长孟庆善表示,省文化厅将全力支持临武傩文化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0年5月,临武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颁布了《临武傩文化生态保护村建设规划》,欲将大冲乡油湾村建设成为临武傩文化生态保护村。根据规划,临武县将采取活化石式保护、博物馆式保护、数字化和网络化保护、社会民间文艺院团传承以及个人、家庭、群体传承等方式全面复苏原生态傩文化活动,并将在整体性保护的原则下,寻求傩文化的文化旅游价值及其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连动发展。


  “目前已经完成规划的启动阶段,下一步我们将建立临武傩戏传承所,建设傩文化陈列室,逐步搞好文化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争取将临武傩文化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推动油湾村创建历史文化名村。”曹夏平说。


  (本报驻湖南记者 陈 清 张 玲)

TOP

TOP

傩戏到底是什么“体裁”?舞蹈、戏剧、小戏还是什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