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现场直播】华中师范大学中美民俗学交流座谈会~~~

【现场直播】华中师范大学中美民俗学交流座谈会~~~

2012年华中师范大学中美民俗学交流座谈会马上开始,一会直播

TOP

主持人:孙正国
与会嘉宾:王思蕾 sally A. Van de water(MlD ATLANTIC ARTS  FOUNDATlON),   
          柯安蕊 Andrea Kitta( East Carolina University)
翻译:张静老师 丁晓辉博士
与会人员:刘守华教授,陈建宪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民间文学专业硕、博研究生,留学生

[ 本帖最后由 禹沫沫 于 2012-6-15 10:49 编辑 ]

TOP

回复 2# 的帖子

搬板凳~~~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华师民间文学教研室向两位嘉宾赠送礼物:由刘老师主编的《中国民间文艺学年鉴》(2001—2007年),由华师民间文学专业师生合著的《民间叙事文学研究》,以及两对手偶。
  两位学者对收到这样富有中国特色以及有学术性的礼物表示感谢。

TOP

回复 4# 的帖子

与会嘉宾什么身份?介绍一下吧~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刘守华教授向两位学者介绍华中师范大学民间文学专业与美国学者的学术交流情况:
  阿兰·邓迪思教授曾于1989年来我校访问, 在我校度过了快乐的一周,与民间文学专业师生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学术交流,并且离开我校以后,将其所著的专著寄来,我校陈老师曾经将邓迪思的专著译出并出版,作为国内很早且影响很大的专著在各大高校都有使用。陈建宪教授研究洪水神话也参考过其洪水专著,中山大学的刘晓春教授曾经研究过灰姑娘故事也参考过其著作。 这使我们的研究有了较深远的交流和合作 ,现在我们与美国学者继续进行合作和交流我们感到十分高兴 ,我们这样的交流会产生大且好的影响。

TOP

嘉宾是美国民俗学会的两位女学者,英文名字没听懂,呵呵~一会补上

TOP

陈建宪教授介绍华中师范大学民间文学学科情况:
  中国民间文学专业在中国是一个历史比较悠久的专业,这个专业大概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就已经开始开展课程。华中师范大学于1986年就建立了民间文学的硕士点, 2003年建立了博士点。 华师民间文学专业现在在职教学的老师有六个人,在坐的有四位,还有未能到场的黄永林校长和晓苏老师。
   我们的民间文学专业从80年代以来已经培养了十几届硕士研究生, 从2002年以来我们每年都招收民间文学方向的硕士、博士生,在中国专门招收这个方向的博士生的学校只有五所,我们是其中之一。
   我们专业的研究主要方向是民间叙事,包括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这些年随着民间文化的急剧变化,我们的研究也延伸到民俗学和文化产业。我们的老一辈老师,特别是刘守华老师,在中国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我们的中青年老师,包括黄永林老师、陈建宪老师和孙正国老师也在学术界也有很大影响。我们在校的学生,包括硕士和博士,总数接近30人,每个学生都在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自己的感兴趣的题目进行学习研究。我们所编纂的教材在全国的使用量是最大的,除了我们在学校的学习,我们也参与国家和政府的很多研究项目,专业影响通过教材的推广得以扩展和加强。中国现在正在进行很大规模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我们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参与这个活动之中,我们到很多地方去进行调查和研究 另外我们也参加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项目和决策,比如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另外我们也积极参与对于本地区、本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定和研究中。
    民间文化的资源在中国越来越受到重视 所以我们专业在这个大背景之下,发展十分迅速,我们希望与美国学术界在曾经的友好交往下继续扩展交流,我们对于结识新朋友感到非常高兴,也希望将新朋友变成老朋友,更希望从你们那里了解到美国、以及你们自己的研究情况。另外,我们希望将来能在很多领域进行具体的事项,比如将你们的研究引进中国,也有可能将共同感兴趣的课题进行共同研究,我们也非常希望将来能够合作召开学术研讨会,希望你们11月份能够再来中国,我们也很希望能到到你们那里去学习 。

TOP

两位嘉宾介绍各自的研究领域以及美国民俗学研究现况,由张静老师翻译:
  张静老师与两位学者很有渊源,是在加拿大读博时的同学。sally(王思蕾)在马里兰州巴尔的摩的中大西洋艺术基金会工作,也在马赛诸塞州的波斯顿为政府的机构工作,同时为美国民俗学会的分支机构工作。她工作的方向是通过协作的方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事的是实践性的工作。sally是公共民俗学领域的专家,她说美国有六个地区性的艺术基金会,她在为其中之一工作。她的主要工作是合作的关系,她所在的基金会将专家们联系起来进行合作。她现在做的重要工作是她主管的几个城市的艺术家能够互相交流,并且将其艺术品进行展示。美国几乎每个州都有自己的艺术学家、民俗学家。 这些民俗学家有时面向政府,有时面向民众进行展示。 民俗学者作为政府和民众的桥梁进行协作的关系,她主要是了解所处地区的机构和艺术家正在进行什么工作, 一个民俗学家往往要负责一个州内所有的民俗活动,所以她所需要关注学者在世界范围内所关注的内容。正因为如此能来到中国进行了解,她感到非常荣幸。 她很感兴趣的是中国学者在近30年内关注的方向和热点, 她很开心她的工作能扩展到国际的层面,也非常希望能够听到学者的关注的方向 。

TOP

Andrea Kitta(柯安蕊)是一名副教授,她在外语学院教授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她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民间医药和民间信仰。她说,她们院系里职业的民俗学者很少,于是她们与学习英语的学者进行合作,她所关注的方向是信仰、医药、公众健康, 她做的是关联性的研究,也指导学生进行医药与信仰的联系研究。她所关注的重点是传说、谣言、流行病(类似于当代的都市传说之类),今年刚出版了一本有关这方面内容的书并带来了这本书送给我们。  
    同时,她也关注职业病的研究。她关注一些人群,这些人群坚持传统的饮食方式,这种方式与现代社会不相融合,于是他们变得很胖, 很不健康,于是她试图通过她们的工作使这些人接受现代的、科学的、健康的饮食方式。

[ 本帖最后由 禹沫沫 于 2012-6-15 10:50 编辑 ]

TOP

孙老师请两位学者介绍美国民俗学会及美国民俗学研究的一些情况:
   Sally:美国民俗学会涉及的范围很广,在很久以前都是比较part time,在最近的十几二十年来, 有专业的学者和秘书长负责具体的工作,变得更为职业化和专业化。在民俗学会里有两个民俗学家在政府里获得较高的职位(比如去年来过的ally 在政府的艺术基金会里担任类似主席的职位,另外一个学者在文化部门担任人文社科领域的重要职务) 现在也有一些私人的机构组织在从事民俗学研究, 我们也在与他们进行合作。 美国民俗学会专注于促进国际交流和专业发展,也想扩大民俗学和其他专业领域的一些联系。他们也关注公共的话题和事物,进行协调作用,比如对婚礼、人权问题进行协调指导。现在我们所做的写作就是美国民俗学会研究的重要领域和方面。美国民俗学界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老的学者已经去世,新的学者正在崭露头角,存在一个新老交替的问题 。 现在有一些学者开始关注网络上的一些研究,关注到一个传统文化和网络文化的冲突问题, 网络上的一些自我治疗成为民俗学的新领域。我们现在也在关注田野调查与环境问题 ,现在在学界兴起一种方式是我们在出版之前给被调查者看我们的研究成果,让他们看看我们在如何写他们。
   我国有一个非常大的民俗节,由美国联邦政府举办,在华盛顿举行,进行交流和展示,每年都吸引几十万民众参与。 在美国这样的节日很多,有的是社区的,有的州政府组织,也有的是非营利性机构来组织。民俗的一些参与者(传承人)引入这种联系。有时我们的工作是很困难的,我们有我们的需求,我们得进行协调。

[ 本帖最后由 禹沫沫 于 2012-6-15 10:16 编辑 ]

TOP

Andrea Kitta:我们得教会一些社区里的人如何对这些民俗文化进行采录, 我们作为局外人,她们作为局内人,将这些传承人引入是很好的。 有时一些报酬也是传承人参与的动力 ,有时她们也会成为很好的采访对象,因为有的东西我们不懂,她们懂。有时我们会授权她们去进行调查,在我们看来,在公共民俗学领域训练社区的调查者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Sally接着说,她现在组织的项目是组织艺术家去别的州进行访问和交流, 我们的项目的时间有时很短,但这种项目的好处是我们能够深入交流,有时艺术家、民俗学家们不能深入交流,这种节日给了我们机会让我们深度广泛交流。

[ 本帖最后由 禹沫沫 于 2012-6-15 10:50 编辑 ]

TOP

陈老师:“刚才两位学者给我们带来很多很好很有用的信息,我们也有很多想要请教你们的地方。我想要提一个问题,一般我们中国的民间文化组织机构,有大学、政府、研究机构,政府是组织,大学是研究,研究机构进行研究并为政府提供意见,我很想知道的是在美国有哪些机构、单位、组织,比如基金会在中国就很少,这种类似的组织的代表有哪些?”

TOP

回复 13# 的帖子

提个问题:根据老师们的介绍,美国在保护文化遗产和公共文化艺术领域有很好的实践经验,不知道能不能介绍一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美国的运作情况,政府研究单位民众如何看待这项文化事业?(据了解,美国是没有加入联合国教科文非遗公约的。)

另外,美国对优秀的文化传承人(民间艺人)有什么保护措施?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Sally:“联邦政府有一个机构部门,每年有七百万的资金,有3%的款项是给民俗学的 。在中国,政府的文化资金有一半给了非遗保护,中国的旅游景点是有国家拨款的,而美国是基本上完全依靠售票,美国此方面得到的资金是很少的。”
   张静老师:“ 她所提到的资金来源有三个层面: 联邦政府、州政府和社区。”
  王思蕾所工作的机构主要资金构成有三部分:一个是联邦政府,一个是她所负责的九个州,还有一个是其他资金,包括捐款等。她们在美国的50个州中有40到45个州有专业的民俗学家,所以在非遗保护中,很大部分是依靠非营利机构的支持。在非营利机构工作虽然会得到酬劳,但是没人因此变成富豪。在美国的全国范围内,非盈利机构的工作人员是很少的,但是要负责比较繁重的工作,比如筹款。跟中国不同的是,美国的学者主要是跟基层的联系非常多,他们试图去了解当地居民想什么、要什么,举例来说,在费城有一个项目是帮助中国城的孩子进行教育,他们建立专门的学校,用传统的知识让孩子们得到更好的教育。 在美国,其保护包括几个层面,有政府的也有民间的,在学校内,每个民俗学家也会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这些工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