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沉痛悼念温州大学民俗学学科奠基人姚周辉教授

沉痛悼念温州大学民俗学学科奠基人姚周辉教授

沉痛悼念温州大学民俗学学科奠基人姚周辉教授


   姚周辉教授是温州大学民俗学学科发展中重要奠基人,作为我国“神秘文化”研究的代表学者,他的去世不仅是温州大学民俗学学科建设中的损失,也是我国民俗学发展道路上的一大损失。他为人谦恭,待人真诚,关爱学生,治学严谨,是我们爱戴的好老师。
    沉痛悼念姚周辉教授!
    姚周辉,教授,硕士生导师,温州大学法政学院副院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学学会理事。1957年11月1日生于距中越边境老山不远的“中国三七药材之乡”——云南文山。曾任云南师范大学科研处副处长,图书馆馆长,兼任过云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云南省图书馆学会副常务理事长,云南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云南省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理事,云南省图书情报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等社会职务。2002年3月被东部引进人才的优越条件和从事学术研究的良好环境所吸引,从滇池之畔的昆明来到了东海之滨的温州。
    1974年高中毕业,后随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洪流到壮族山寨接受“再教育”。告别壮族山寨后,在工厂操纵过牛头刨床和曲轴磨床。曾不思进取,蹉跎岁月数载。一日被高中时候的班主任,时任县一中校长,后为副州长的恩师当头棒喝,翻然醒悟。
  1981年考入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开设过“民间文学概论”、“民俗学概论”、“大学写作”、“公文写作与处理”、“民俗学研究方法与田野作业”、“中国民间信仰”等本科生及研究生课程。也许是血管中流淌有少数民族血液的缘故(母为壮族),对少数民族文化情有独钟,大学毕业以来一直从事民俗学和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同时对诸如巫医、气功、灵魂、鬼怪之类的神秘文化也颇有兴趣。曾数次到云南边疆民族地区进行田野考察。1998年考入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党员领导干部在职研究生班攻读经济管理方向。
  留校5年后才发表第一篇处女作。独撰并出版了《神秘的幻术——降神附体风俗探究》、《神秘的符咒——民间自疗法及趋吉避邪风俗研究》、《失衡的精神家园——中国民间灵魂、鬼神、命运信仰研究与批判》3部学术专著。前两书在大陆再版并被台湾书泉出版社列入“文化探秘”书系在台湾地区出版发行。参编《民间文学概论》、《写作》教材各一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省级课题一项,参与国家社科课题两项(排名分别为第二、第三),主持厅级项目一项、校级重点课题一项。科研成果获省级奖1项,厅级奖两项。学术研究中既不盲从也不自负,喜用多学科理论对所感兴趣的课题展开多视角、多层次的综合研究,注重科学性、学术性、可读性的有机结合。远远说不上聪颖早慧,只能勉勉强强列入“小器晚成”之流。既然如此,当然不敢四处炫耀而只敢“夹着尾巴做人”。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012年4月8日,姚周辉老师因病,与世长辞!享年55岁!

    著作一览:
1、《失衡的精神家园——中国民间灵魂、鬼神、命运信仰研究与批判》,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
2、《神秘的幻术——降神附体风俗探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
3、《神秘的符咒——民间自疗法及趋吉避邪风俗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
4、《畲族民间文化》,商务印书馆,2006(合著)
5、《宗族村落文化的范本:温州永嘉岩头金氏宗族村落文化研究》,杭州出版社,2011
    发表文章一览
1、《浅谈民间文学程式化手法的由来及演变》,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0年02期
2、《降神附体风习与催眠术和人体特异功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3年01期
3、《格萨尔史诗传承说唱中的三种“神秘”现象之我见》,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3年06期
4、《并非仅仅是无聊浅薄的语言文字游戏的符咒术》,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4年03期
5、《论马克思关于神话是不自觉的艺术创作》,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4年05期
6、《解放思想,调整布局 开创“九五”科研工作新局面》,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S1期
7、《论民俗“约定俗成”的相关因素及过程》,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7年06期
8、《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风淳朴原因初探》,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8年01期
9、《论传统婚礼习俗中的性别歧视》,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8年03期
10、《不应把民间文学仅仅限定为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01期
11、《当代神话论质疑》,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9年05期
12、《传统民俗中的谐音现象及其文化内涵》,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02期
13、《论传统节日的特殊时空意义》,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0年06期
14、《传统民俗事项中的象征及其文化内涵》,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年02期
15、《解读不尽的中国饮食文化——读<中国传统食俗>》,民俗研究 , 2002年03期
16、《少数民族传统婚礼仪式闹剧式程序的实质、功能及产生原因》,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年04期
17、《少数民族人生礼俗中的实物语及其表达方式、功能与特征》,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3年02期
18、《少数民族原始宗教中的灵魂世界与鬼神世界》,广西民族研究 , 2003年02期
19、《论原始先民灵魂、鬼神观念产生发展的轨迹及其要素》,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03期
20、《民族村寨公共事业传统管理模式、要素及其对当代的启示》,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03期
21、《论传统民俗的内核、价值取向及其强化手段》,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年01期
22、《畲族民间情歌的爱情心理分析》,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年06期
23、《论汉族四大民间传说在畲族地区发生变异的内外在原因》,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06期
24、《对奇风异俗类顺口溜的文化学解读》,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年03期
25、《试论大众文化影响下的民俗文化》,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年01期
26、《寻访最后的“吃素人”——云南省文山州“吃素人”习俗考察》,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年01期
27、《食臭习俗的分布及成因初探》,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02期
28、《张爱玲小说中的上海都市民俗描写》,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02期
29、《速朽的狂欢—浅谈搞笑短信的文化特质和影响》,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01期
30、《畲族作家雷德和短篇小说创作冲突中的和谐美》,民族文学研究 ,  2010年03期
31、《试论永嘉岩头金氏宗族村落文化的传承动力》,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1年01期
32、《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教研室建设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教育教学论坛 , 2011年12期
33、《鸡蛋在民俗生活中的实用功能及文化意蕴》,北方文学(下半月) , 2011年08期
    影像制作
1、《温州永嘉芙蓉古村落数字化保护研究》,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9W-hY8Zo3x8/


姚周辉老师!一路走好!
爱您的学生们

TOP

多少不舍,多少惋惜,都尽在学生们无声的悲痛之中

多少不舍,多少惋惜,都尽在学生们无声的悲痛之中
仿佛做梦一般,不久前还在给我们指导开题报告,一言一语都历历在目
和蔼的言语,超强的亲和力,每一个温州大学民俗学、法政学院学生们都难以忘怀
只愿姚老师您能在另一个世界里安息

TOP

太突然了

TOP

姚周辉老师文章

我刚刚在知网找来的老师的一些文章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知道这位老师,是因为看过他研究迷信的书。没想到他这么快就去世了,默哀!

TOP

默哀!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TOP

恩师安息!

每个星期一的早上,总有点假期综合症症状。睡眼惺忪,拖着走进办公室。先开窗户,再开饮水机和电脑。等待水烧开的间隙,习惯性的登上QQ,右下角就不断有信息闪烁。一个一个的点开后关闭(忽视),都是例行公事一般。但是,今天8点零5分,我点开QQ群--2007级民俗学研究生时,秋姐7点10分的一则消息令我呆坐足足半小时。因前几日手机遗失,没有了姚老师的电话,遂立马电话北京的秋姐询问。她正在收拾行囊,准备飞温州。她是前我一晚知道的,是师妹陈芳通知。刚挂上电话,将拨温州师妹电话,陈芳的电话打来了。我知道,今天不是愚人节!简单几句后,强力克制自己的悲痛,哆哆嗦嗦的给老婆发了一则信息“老姚走了!“
春天的花儿怒放,寒意早已远去,可我的周遭依然很冷很冷。恩师,我该怎样表达对您的哀思呢,您回来告诉我,好吗?

[ 本帖最后由 一剑指北 于 2012-4-10 10:54 编辑 ]

TOP

沉痛悼念姚老师

姚老师走了,当我听到这个消息,我问是哪个姚老师,同学答我们专业还有其他的姚老师吗。我一遍遍地跟告诉我消息的同学说,你别开玩笑了,开什么玩笑。同学说,真的,跟你开玩笑干吗?我还是不相信,可是突然一想,这种事怎么能开玩笑呢。我真的信了。
    姚老师是温州大学民俗学专业的开创者之一,当年,就是他和邱老师共同开创了温州大学的民俗学。
    姚老师是一位谦谦君子,对学生非常亲和。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虽然我并不是姚老师的嫡系弟子,但是,我们一直都很嫉妒姚老师对学生的负责和关心。听他的学生说,姚老师至少一周要和学生见一次面,逢年过节那更是要学生去他家。作为一名硕士生导师,这真的是很难得的了。
    我和姚老师最深的相处,就是我们专业集体去丽水市做田野。姚老师一丝不苟的学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姚老师在一起,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随意和亲和。任何事情,在姚老师那里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解决。
    前几天,姚老师还让自己的学生送我一本他新出的研究宗族文化的书籍。书犹在目,人何以堪?
    我真的很难受,因为我没有能更多地沐浴姚老师的春风。
    或许,人都是在失去了才知道珍惜。
    此刻,想到姚老师的音声笑貌,言犹在耳,人却已去,此中的伤痛有谁能理解。
    不久就要答辩了,可是我们却不能再见到您,姚老师,这该让我说些什么好。
    此刻,无能的我,只能在这里向您深深地说一句:姚老师,一路走好!

TOP

生者都要保重啊

TOP

愿逝者安息~~~~~~

TOP

姚周辉老师 天堂纪念馆 http://www.waheaven.com/memorial/tt791093567

TOP

愿老师在那边一切安好!天堂里没有人来人往,没有痛苦烦恼……虽然没见过姚老师,但在论坛看到这个噩耗,就像身边的人一下消失了一样。 很想哭。

如果我们都活着,都在生活着,那就注意身体吧,身体是有语言的,它每天都在跟我们诉说,别等到要失去的时候才知道以前对它是那么的不好。

珍惜自己,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

祈祷。默哀。



希望大家都平安!

TOP

认识姚老师是在2001年的夏天,应邀去参加温州师院的民俗学学科建设研讨会。那时,姚老师刚从云南调入温州师院,与邱国珍老师共同创建学校的民俗学学科。想想,仿佛就在昨天。
这些年,每次去温州,总能够和姚老师相见,他风度翩翩、温文尔雅,和他交往令人心情舒畅。
如今,姚老师骤别人世,才55岁,听到这个消息简直不可思议,令人难以置信!
姚老师安息!

TOP

明天早上,不忍离别!

和温州那边的联系,毕业至今仅停留在节日问候,电话都很少打。老师和学生的联系,大抵因距离的远近而形式各异。然而,这毕竟是我自己读书路上重要的一站,从此便不再一门心思深陷。我自认为属于看书的一类,在于结缘姚老师。说起当初选导师,民俗因素很多,这大致又可以叫“天意”!
位列门墙,读书无禁忌,任务很明确。现在想来,在温州的三年,如果硬要得失衡量,利总会很多。那时候,年纪不算小,家里的事总得考虑、工作又比较难找,而自己多愁善感,所以较他人多一些悲剧意识,总显凄苦。答辩那年,姚老师再次以“五子登科”开导,似乎我真的应该替自己生活的正常欢呼雀跃。姚老师的良苦用心,我会终生慢慢品味,并传承给自己的学生。
明天早上,温州市区,在殡仪馆,我能想见我不能自已,哭是一定要,那种痛彻心扉!

[ 本帖最后由 一剑指北 于 2012-4-10 10:56 编辑 ]

TOP

!!

保护30、40后,抢救50后,警告60后(不要拼命啊),70、80后好好干……
干嘛要签名,又不是真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