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日本•现代民俗学会研究会信息(第二次研究会)

日本•现代民俗学会研究会信息(第二次研究会)

日本•现代民俗学会研究会信息(第二次研究会)
(现代民俗学会·京都民俗学会 共同研讨会)

综合主题:新的民俗学的发展去向—来自历史和现代的观照


时    间:2008年12月7日(星期天)    13:00-17:40
地    点:佛教大学6号馆101室
报告人:
一、川村清志(札幌大学)
题目:对民俗文化研究的视角-面向“民俗”和“历史”的建构/解构
提要:

日本民俗学是联结了历史科学和现代科学而被建构起来的一门很不稳定的学科。而且,日本民俗学会尝试这种理论的联结已是过去的事了,后来趋向于只要把这个组织维持下去就行,就此闭锁于学会内部,并没有对我们呈现“民俗”的可能性。当民俗学(folklore)之父柳田国男主张日本的常民、也就是民众(Common People)的独特的文化时,被历史学代表的学院派已对民俗学置之不理。然而,柳田的弟子们利用这个名称创设了研究所,在组织民俗学会的同时,也实行了对学院派的逢迎。其结果,正如诸君都知晓的那样,以民俗学的败北而告终。这不用多言。但是,向学院派逢迎的民俗学发生了变质,民俗学被放置于历史学的下位领域。这就是日本民俗学衰退的历史。至此,我认为民俗学在今后应当绝对不能让其再引起理论性的分歧了。这便是在文化研究的框架中对民俗进行再/脱理论化的真正目的。由此来理清成为民俗学争论之源的“历史” 的没有结果的议论。

二、村上忠喜(京都市文化财保护课)
题目:带有神性的山鉾—祇園祭山鉾的近世、近代、现代

提要:
现在,在32台祇園祭山鉾中,大约有三分之二的21台的山鉾,散发主张某种利益的赠与品。祇園祭的山鉾本来体现的是神賑行事的风雅,在山鉾上进行装饰其旨趣本身也不是成为利益对象的带有神性的东西。本报告在探索是如何在山鉾中被附会上神性的东西的基础上,考察以神格化为目标的传承的理论。并且在描述以此为准则的后代的传承的同时,从传承的历史性的展开进一步对传承其本身进行考察。
(译注)
山鉾:祭神用的彩车-山车(山車)的一种
祇園:京都市东山区八坂神社(祇園社)周围一带的地名
祇園祭:祇园庙祭或祇园节
神賑:正式仪式后的各种乐神活动

三、山  泰幸(关西学院大学)
题目:向“现在”的“深度”的视野—来自与社会学协作的经验
提要:

我在这十年中,因为所属工作单位等的关系,和很多社会学者进行共同研究,并承担社会学教育等工作。现在,在社会学方面的杂志和书籍刊登的东西已成为多数了。当然,在研究生院学习的是民俗学,自己也认为自己是一个民俗学者,但我有这样的自我认识,其实是经历了上面所说的与社会学的缘分。我在和社会学的关系中清楚地看到了民俗学的魅力。这也许在和历史学等其它学科的关系中感受到民俗学魅力的同仁是共通的。那么,民俗学与社会学究竟在哪些地方有共通之处,又能找出怎样的不同之处呢?对于这些问题,我想仅凭我的肤浅的经验进行报告。

四、谷口阳子(御茶水女子大学)
题目:在现代的家族、亲族关系研究中的民俗学的可能性
提要:

在社会上急速发展的少子高龄化之中,家族、亲族关系的状态迄今为止也随之产生了更大的变化。现在,已经指出民俗学的用语以及概念在理解、解释现实中发生的现象和变化上并不是万能的。而在另一方面,如果回顾一下现实,没有这些用语和概念,也存在着很多在理解和说明上产生困难现象这一事实。本报告的目的是,以现代的家族、亲族关系的状态为主,就民俗学的用语和概念被置于的模棱两可的状况进行再思考,并对有关现代社会研究中的民俗学的可能性展开论述。

五、德丸亚木(筑波大学)
题目:试论有关传承的动态性把握
提要:

民俗学一直把传承作为其研究对象,传承可以认为被保持于生活在现代的人们的内心世界中,并且在生活的各个侧面作为言语和行为被相互传授,然后又通过下一代被不断地继承下去。有的时候,传承并不是作为固定化的静态的事物,与保持这传承并不断传下去的人们的生活和心理有密切联系,作为动态的事物而存在。这次的研究报告主要关注在现在的社会当中支撑传承的人们,以此来把握作为动态的传承。并且,对于人们是如何把传承转化为内心世界、使其主观化的这个问题,从与作为其背景的历史性环境、以及他们生活体验的反思性的叙述的关联中,加以分析展开论述。


信息来源:现代民俗学会主页http://gendaiminzoku.com/
翻译:陈志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