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长江大学非遗社团2011年会直播平台~~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2011年会·现场会议之会务安排名单


总策划:李雪南、卿苗
策划组:邹艳妮、徐春、刘蕾
主持人:闫丽、胡凯



秘书组:陈月、王瑞
直播组:廖海文、张玲、刘颖、邹艳妮
摄影组:新闻社友情赞助
公务组:琚新玉、王毅、侯曙光、李琼、游单潜、庹秋俊
应急组:李雪南、黄娟、刘颖、邹艳妮、刘蕾、徐春等
接待组:人员有其他组调配
会员组:黄娟、高国旗
宣传组:许淼、游单潜、龙涟述
节目制作组:黄娟、闫丽、陈月、王瑞



网络会议主持人:徐春、刘蕾、
          组员:黄娟、陈月、廖海文(每天必须上论坛)


其他人遵循值班制,有时间请多上论坛逛逛……


[ 本帖最后由 太阳鸟 于 2011-11-22 06:39 编辑 ]

TOP

11月21日:话题讨论小结

一、老会员悉数与会并作精彩发言。深情的子柳,玄妙的子慧,高远的长鸿,诗性的子倩,羞涩的一然……都肯定了学术社团的方向,并作出了具体指导。
二、金点子:长鸿提出将非遗社的学术例会与中国民俗学网的读书会对接起来,实现现场与虚拟、个体与共同体的联合,这是具有革命性的创见,期待第五届社长在此方向上大有作为!
三、共识:
    1 学术社团坚持以理论学习为基础,形式可多样,指导老师的讲座、学生的自觉以及读书会;
    2 学术社团以非遗社而论,家乡非遗传承人的系统、深入、全面调查是核心工作,有效而且有为。
    3 学术社团以学术交流与合作为突破口,注重新老会员的多向多重联系,注重校际交流,注重现场与虚拟的打通。


[ 本帖最后由 太阳鸟 于 2011-11-22 06:37 编辑 ]

TOP

11-22日:  讨论话题:建立"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的方法   
          (主持人:敖彭蓉,胡  凤;嘉宾:苏长鸿,王  源)



[ 本帖最后由 太阳鸟 于 2011-11-22 05:56 编辑 ]

TOP

这是一个网络时代,是一个以数据库为基础的通讯、互联网、软件开发、虚拟社区以及数字生存为特色的时代!
我们的学习,我们的成长,必须以研究对象的资源调查、整理、数字化为重要的支撑!



1
上周结束的“中国神话研究的当代走向”学术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王宪昭研究员提出了建立中国少数民族神话数据库的设想。这是民俗学界明确提出数据库思想的重要阐述。我把这篇短文提纲以附件形式上传,请童鞋们好好学习学习!
2
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一份立体性的历史性与生活性强的文化遗产,是一笔数量巨大的、内涵丰富的乡土文化传统遗产,必须从音、色、质和历史、现实、变迁等多层次、多维度去记录和描述,必须以计算机平台来积累和处理这些宏大的数据,必须以网络技术平台来传播和传承,必须以经久的理念来延续这些资源的整理与学习……
3
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目前,就国家名录的评审而言,可以从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体育-游艺-杂技-武术、传统医药和民俗等十大类型去搜集整理,这个过程,是一个熟悉国家非遗制度的过程,也是回归家乡的重识过程,更是在知识领域去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探索过程。
4
具体的方法如下:
首先,收集家乡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作细致的描述,包括项目内容和传承人传承情况。
      这一资源主要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网站的《国家名录》中按自己家乡所在地来搜集、整理。相关资源的补充,则主要从地方政府网站和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网站选取。
其次,收集家乡的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作细致的描述,突出其生活内涵。
      主要从家乡政府网站与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网站中获取。
第三,借助一般的EXELL和音频、视频处理软件,将这些宏大的数据纳入到一个统一的系统中,提供检索、分析和比较等数据处理功能。
第四,组织方面,以家园部为主导,组织同一家乡的几名会员组建“家乡非遗资源数据库建设团队”,合作完成家乡非遗资源的搜集、整理和建库工作。
第五,技术方面,与计算机专业的社团合作,邀请他们的会员加入数据库团队,协作完成数据库的技术指导与建设。


[ 本帖最后由 太阳鸟 于 2011-11-23 05:14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爱我所爱,美人之美

TOP

读完感慨颇深,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TOP

回复 109# 的帖子

现在很多国家级课题都在寻找能与数字记录检索技术相结合的地方。如北师大钟敬文民俗文献数字实验室。还有民大一些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的数据库。民间文学方面,母题和类型本来也是数据库的形式,只是那时还没有计算机技术,都是文本的。而三套集成时期做的仍然是分门别类的收录,不过纸质文献最不好的一点就是利用率低,检索不方面。今天搞非遗,国家也有中心数据库。还有几大试点,宜昌市就是最早建立数据库的城市。而且花了很多资金。

建立数据库是一个花钱的过程,但是现在钱的问题实际上是好解决的,很多院校都在申请这些项目的经费。最重要的是一个项目的操作方案,这个数据库的独特性和价值在哪里,如果建立之后没有利用价值就没意义。还有要充分吸收学术界和政府建立的各种数据库的成果,起码首先大家心理有个底,不能做重复工作。

还涉及到多方合作的事情,这真是一个现代化的团队做的事情,很有挑战性,可以设计成挑战杯和谷歌杯的项目。。。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强势关注。。。。。。。。

TOP

回复 1# 的帖子

还有5天就年会了,相信会是一次成功的活动

TOP

年会倒计时:5

TOP

引用:
原帖由 耿羽 于 2011-11-22 09:05 发表
读完感慨颇深,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将习习从华科绑架到长大!!!

TOP

建立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确实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案,紧跟时代的发展方向,抓住时代的脉搏,非遗也只有与现代潮流相结合才能从乡村走向大众、从区域走向全国,才能有更广的发展空间。可是,我们现在缺的不仅是人才,更是资金,更是院系与学校的支持。现在很多学术性质的社团在各大高校的发展都不理想,学校不重视或者支持、关注力度不够。就算我们想做,也是举步维艰啊!

现在首要的,还是观念与行动,资金是其次的,因为有些资金的去向主要是人力资本。
数据库的基本内容是,非遗项目及其分类描述,及其技术平台上的检索设计。

这方面已经有学校和学者开始做了。
我们可以在WINDOWS的EXCELL平台上先做,无所谓系统性,先尝试着分工去开展,主要作为一种学习知识和理解非遗的进入途径,也作为激活会员并推动会员合作的有效方式!

下一届,我们可以借助计算机专业的会员和国家项目平台来做家乡非遗数据库建设,技术可做成简单的基础的小平台,关键是知识与保护的学习。有必要的话,专门作为下一届工作特色来开展,尝试,探索,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 本帖最后由 太阳鸟 于 2011-11-23 05:23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刘慧 于 2011-11-22 15:39 发表


将习习从华科绑架到长大!!!
不是绑架,不敢绑架,我们是盛情邀请啊!欢迎各位来参加我们的年会,老的会员们欢迎回家,各位学者们欢迎来长大一聚!热烈欢迎

TOP

引用:
原帖由 张国伟 于 2011-11-22 12:01 发表
强势关注。。。。。。。。
热烈欢迎

TOP

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我觉得有必要好好地讨论一下,我现在对于这个数据库的应用价值比较感兴趣,可是对于如何构建数据库,没有一个系统的、可行性的方案,希望各位老师学者给点建议,我们好争取把我们寒暑假的家乡大调查与我们目前开设的民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结合起来,建立一个小型的数据库,以此为实验基地,我们每年都会在放假时做家乡大调查,对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论国家级、省级、县市级都会展开调查,只要他有价值。现在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寒暑假调查平台,把调查中了解到的非遗,都放在数据库中,在老师和各位的指导下,进行有目的有系统的调查,耗费资金少,收获大,是在可行啊。希望各位多给给建议,我们这个寒假就开始以此为前提展开家乡大调查。

TOP

回复 115# 的帖子

习习是谁啊?还要绑架。这么凶狠啊。
走进另一个新的世界,开始一个新的征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