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我们的文化田野之一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我们的文化田野之一

编者按: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非遗研究中心现在有10位老师和博士生。在长期的田野调查中积累了许多的认识。将点滴田野感受积累下来是必要的。因此,师生需要坚持长期的田野札记的写作,现在已经渐成风气。

传承法鼓、留住乡音——



(史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教师 北大文学博士)



“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卫”,天津皇会是为祭祀海神——天后娘娘诞辰而举行的大型庆典,是天津最为隆重的民俗活动。妈祖祭典(天津皇会)2008年由天津市民俗博物馆申报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类扩展项目名录,天津皇会中的表演会种津门法鼓(包括挂甲寺庆音法鼓、杨家庄永音法鼓、刘园祥音法鼓)也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见其表演技艺的历史性和独特性,其中花会表演堪称皇会之“魂”。
法鼓作为天津所特有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相传最早产生于明末清初年间,盛行于清乾隆年间,原为庙中“娘娘出巡”时的一种随驾礼仪形式,后来以花会形式在民间喜庆日子或在重大活动日参加庆贺演出,是一种集民间音乐、舞蹈、武术、美术、雕塑与民风、民俗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广场艺术。
杨家庄永音法鼓老会2008年被评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历史性、表演技艺性、独特性得到了官方认可。这一法鼓老会的历史渊源、表演技艺特色究竟有何独特之处,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了这个老会,一探究竟。
2011年1月14日,天津正经受着入冬以来的第一股寒流,正是一个滴水成冰的季节。我们来到了杨家庄永音法鼓老会的会所,天津市河西区滦水道滦水里小区的一间平房中。会员们已经将设摆的器具摆放在会所外面,引得居民楼众人观看。可见会里的每位会员都极其爱会。会长杨奎举打个招呼,说会里有事儿,会员们就到了,极为热情。
2011年1月14日至3月17日,我们对杨家庄永音法鼓老会进行了采访。对杨家庄永音法鼓会头杨奎举和其他表演角色如打鼓佬杨奎有,打铙者杨益臣,打钹者张子明、吴强,敲铛者张金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一一访问。为期十多天的采访,让我们感触颇深,既感叹于该会的历史、音乐与表演技艺,精湛而博大,更感叹于这一有着悠久历史的老会目前却传承与保护问题重重。许多急迫的问题,都使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与传承的思考更进一步。
据相关文字史料记载,从清乾隆年间始,杨家庄永音法鼓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天津法鼓每一道会的会名都各不相同,但一般都会标明地域或者在法鼓老会(或圣会)前冠以“音”字。杨家庄永音法鼓老会即是如此,杨家庄是其地域名,而取名“永音”,是为了图个吉庆。有如音乐敲完以后,绕梁三日,余音不绝,好像来到这个会所,还能听到昨天敲的那个鼓音儿。永音法鼓表现的是太子出游的场面。整个仪仗执事都是太子出游时随身带的东西。该会的表演形式分文场和武场。“文场”即仪仗队,出会时按顺序排列,鱼贯而行。“武场”俗称“家什场”,主要是各种打击乐器按一定的词牌、曲谱演奏。打击乐器演奏的曲牌名称是:《富贵图》、《阴阳鱼》、《对眹》、《四时如意》,《八卦图》、《绣球》。其中演奏的曲牌根据情况可多可少,一般都有固定的打法套路,如一品、二品、首品、满堂、单套、双套、前三套、后三套、咬五套等。主要演奏乐器是鼓、钹、铙、铛、镲。在演奏中主要是在上擂的高潮中,钹铙还有舞蹈动作,如钹的舞姿有:扯旗、卷帘、跨鼓、叠金钱等。铙的舞姿有:捞月叠花,左右开弓,缠头裹脑等。
该会表演形式分行会和设摆。行会就是按照指定的路线在街上踩街、表演。设摆就是在出会表演的地方将文场和武场的器具按照顺序摆放,晚上设摆还要点上灯彩。
设摆时,把前场设摆在场地中,武场在中间表演。武场设摆,以鼓为中央,其他乐器成对称的位置摆设。鼓一面,其他乐器最少为四套,必须为双数。具体的设摆方式是:鼓在中央,钹、铙、铬子、铛子、放在鼓箱子前面的大箱子上。鼓后面是纛旗(纛旗白天放,晚上放九图灯),鼓两边一边一个串灯,鼓箱子两边呈八字排列,左右对称,依顺序分别是左右各四个灯牌,各两个软对,各两个硬对,各两个高照,各10个小手旗。在这个八字形的设摆中间,放着茶炊子,一般是一排四个,有时两排,有时一排。武场表演开始的时候,其他设摆的顺序不变,钹、铙、铬子、铛子从大箱子上拿起来,四副钹站在鼓的右侧,四副铙站在鼓的左侧,铛子一边四把站在鼓的两侧,镲铬一边四把站在鼓前边的两侧。茶炊子还在中间,不过,文场挑过之后自然地会把茶炊子排得比较紧,以有利于武场的人表演。
行会是边走边演奏,行进中前进与停止都由头锣与二锣指挥。行会的时候各种演奏乐器鼓、钹、铙、铛、镲敲的是常行点的单点。具体行会的仪仗队形是:最前面左右各一面大门旗,中间是两个挑子灯,挑子灯前面是会头,挑子灯后面是几副茶炊子,一排两个,呈竖排行会,茶炊子左右分别对称排列两个高照、两个硬对、两个软对、四个灯牌。文场和武场中间是腰锣,腰锣后面左边一溜是钹,右边一溜是铙,中间是鼓,鼓前面两侧分别站着镲铬,鼓中间两侧分别站着铛子,鼓后面是推鼓的人,再后面是纛旗。串灯行会的时候不带。该会早年出会的时候,硬对、软对等外围还有许多小手旗把场子给围护起来,现在已经没有那么多人出会,所以,这个围护场子的小手旗已经不用。

行会时,会头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在两个大门旗的正中间,负责在行会路线头里抢会道、要会道、等会道。换帖用的香袋由会里的老者背着。会里有头锣和腰锣,头锣也叫堂锣,腰锣也叫二锣。因为文场和武场的队伍比较长,所以,在文场的前面有个头锣,在文场和武场中间站着腰锣。头锣敲两下,是行会的信号。停会的时候,“铛”一下,就得撂。这是会里的规矩。


永音法鼓作为一种都市民间花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具有集体传承、技艺传承、地域传承等特点。1、群体性传承:五种乐器,打鼓手1人,打铙者、打钹者、打铛者、打镲者最少各2人。必须要群体合奏,才能演奏曲谱。在采访的过程中,分别上各乐器演奏者敲曲谱,都很难奏响美妙的声音。甚至无其他音相和,敲谱都不是很熟练。2、地域性传承:杨家庄法鼓是伴随着杨庄子这一个自然居住村落而形成的表演花会,具有极强的地域性。会员都是原来杨庄子的人,具有极强的地域认同性。该法鼓无论是文场还是武场都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是地域认同的一种表征。会员更称自己的法鼓是“乡音”,表现和传承的是一种乡情。会长杨奎举经常说“法鼓就是杨家庄的乡音,法鼓亡了,乡音没了,根就没了”。现在随着城市的社会转型、拆迁,会员四分五散,原来的地域认同也在渐渐迷失。3、技艺传承:杨家庄法鼓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作为民间音乐类别。该会的音乐、舞蹈表演这些非物质性的技艺的传承才是非遗保护和传承的重中之重。该会的曲牌讲究阴阳相对,有绵柔处有激烈处,钹铙互相咬合,鼓有单点有双点,既是一种民间音乐同时又含有宗教音乐的成分。4、精神传承:精神传承其实是一种文化自觉。因为它具有地域性、群体性、历史性,因此,它是当地居民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标志,伴随着民间居住村落而自然形成,被广大居民由衷倾慕与热爱。该会被他们成为乡情、乡音,它凝聚的是一种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也是天津人性格气质的一种表征。
杨家庄永音法鼓作为一种都市民间花会至今仍在活态传承,而且没有被商业化和产业化。在转型过程中,永音法鼓会的行会方式、表演方式、民俗含义、民间参与方式、文化认同、文化空间也都在发生着历史的变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拆迁问题引起的原住民流散,使得该会的传承成为问题。因为该会的入会会员大都是本村本社区人,而这种建立在相同地域基础上的特定群体的文化认同感,和代代传承的对于该会身份归属的记忆和自豪感,是该会之本。随着城市的变迁,原住民流散,该会现今多是传承至第七代第八代的老人,年纪多为六七十岁,年轻人少之又少,这将成为继续传承的一大障碍。以前的杨家庄永音法鼓坐着敲。如果敲一品、二品需要将近一个小时。可是现在出会给的表演的时间一般只给8分钟。只能敲一个单套加个上擂。许多曲牌经常不练习就会生疏。该会会员希望能够出会的时间给更多的表演时间。这样才能够在平常的练习过程中多练一些曲牌。作为一种民间音乐和民间舞蹈表演技艺,只有经常练习,才能够传承下去。该会的表演和以前相比在规模、人数、设摆(文场)和武场方面已经大大地被简化了。这种被简化的表演,在各道会中目前普遍存在。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一个危机。
永音法鼓作为一种城市中的民间花会,传承至今,经历了繁荣,也经历过浩劫,经历过复兴,现在却再次面临转型危机。如何在转型危机中使其传承有望,涅槃中更生。如何让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消失于无形,是我们在全球化时代必须要肩负的一种文化责任与情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