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美国电影《证人》里面阿米什人的现代民俗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美国电影《证人》里面阿米什人的现代民俗

美国电影《证人》里面阿米什人的现代民俗



                                                                     


美国电影《证人》还有个名字叫做目击者。这部电影阿米什人的纯朴民风深处更有一种与世无争生活态度本片是由彼得威尔·威尔导演,哈里森·福特与凯利麦吉利斯主演的,前面那个是大英雄,后面这位则是荧幕上大英雄的女朋友。本片的一个配角是维果·莫特森,本片是他的电影处女作,十几年后他在魔界里面演了角色叫阿拉冈。


银幕的现代社会生活里面,或者电影《证人》里面,一个典型阿米什人家庭的无欲无求也无浪费的生活,还是让人尊敬的。阿米什人是这样开始自己生活的:“清晨伴着日出醒来,空气里漂浮着隔壁邻居刚刚耕过的土地的清新味道。我们赶上卡罗尔和辛迪两匹马,到玉米地里灌溉。”恩诺斯·德特维勒(Enos Detweiler)每周都在《爱荷华人》(Iowan)杂志上连载自己的日记。


电影《证人》讲述的是美国宾州妇女丽狄因丧夫而带着八岁的儿子山姆投奔亲友,但是在车站的洗手间内,山姆偶然目睹了一场谋杀。警长约翰?布克赶到现场,他希望山姆能作为证人指证凶手,不料最终山姆暗地里指认的竟是警探麦克菲。布克将情况告诉了上司保罗,希望得到政府的协助,可是在回家的路上,布克受到了麦克菲的袭击,并中弹负伤。原来保罗与麦克菲是一伙的,他们侵吞公款倒卖毒品并要杀了布克灭口。






画面后来,布克勉强将丽狄母子二人送回她的父亲家阿门部落,自己却因伤势过重而昏迷。在丽狄的精心照料下,布克身体恢复的很快,与阿门部落日益融洽,跟丽狄互相也萌生了爱意。不久保罗一伙终于找到了他的下落,并赶来要将他杀死,布克利用熟悉的地形干掉了保罗的手下和麦克菲,保罗却挟持丽狄作人质而抓住了布克,这时周围的村民赶到,保罗终于放下了枪。警察到来之后终于真相大白,可是布克必须离去了,因为他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毕竟他不是属于这里的人,他他他和丽狄只依依惜别


从17世纪末开始,欧洲大陆上面,因为宗教信仰不被接受而饱受迫害的再洗礼派门诺会信徒就开始陆续来到北美大陆,他们主要来自德国、比利时与瑞士,如今分布在加拿大和美国的22个州。恩诺斯的祖先也是其中之一,他的祖先在水草丰茂的爱荷华定居了下来,那时候爱荷华还没有正式成为美国的一个州。如今离爱荷华市南15英里,在小鹿溪之滨的卡罗那(Kalona)乃是美国密西西比河岸以西最大的阿米什人聚居区。电影《证人》讲述的发生在这里的民间故事。阿米什人完全拒斥现代生活方式仿佛也并不拒斥商业生活。


宾州兰卡斯特县伊丽莎白城学院的研究人员推荐说,美国全国目前有超过225千名阿米什人。这个数字几乎是1992年的两倍。在那个时候的阿米什人已经扩展到了西至科罗拉多的16个新的州。今天的现代阿米什人驾着马车,用马而不是用拖拉机来耕地,阿米什人之间讲一种形式的德语。阿米什人不允许在家里和工作场所使用电力,这不是由于电力代表了现代化的程度,而是因为电力将会使他们与外部世界取得联系,但这恰恰是阿米什人希望避免的。



                                                                                                                       



电影《证人》蓝天下面,阿米什人的房舍外面,长长的晾衣绳上晒着蓝色、黑色白色的衣衫在风中飘舞。与一般的美国人家庭一样,恩诺斯一家会在每周的某一天集中清洗衣物,但不同的是,他们没有洗衣机来替自己洗衣服,也没有烘干机把衣服直接烘干。他们身着的衣服极其简单,男性大多是无领衬衫、古老的吊带裤,女性则穿着没有扣子、用别针之类来固定的蓝色或者黑色长袍,头上一般还要带白色的便帽——没错,就是简·奥斯汀小说里面经常提到的最简单白色便帽。出门的时候她们可能会在这顶帽子上再加一顶黑色的祈祷帽,用带子系起来,在下巴下面打一个结。比较阿米什人民间化。



                                                         


TOP

阿米什人不允许在家里和工作场所使用电力,这不是由于电力代表了现代化的程度,而是因为电力将会使他们与外部世界取得联系,但这恰恰是阿米什人希望避免的。

TOP

阿米什人:“旧式”美国的活化石(图)

中国新闻网 2011年08月23日 12:44 来源:光明日报 


乘马车出行的阿米什人一家。马晓毅摄


  他们来自瑞士

  离开纽约,驱车约3个多小时,过费城不远即来到阿米什人的主要聚居地宾夕法尼亚州兰开斯特县朗克斯镇,阿米什人18世纪初年自欧洲瑞士漂洋过海来到北美,最初的定居地就在这里。

  阿米什人是16世纪生活在瑞士地区讲德语方言的日耳曼人,他们自称是基督新教再洗礼派门诺会的信徒,有着严密的宗教组织,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以拒绝接受新生事物、过着简朴生活而闻名。17世纪中叶,这个保守的教派在严重的教派冲突中受到其他教派排挤,18世纪始,一些阿米什人移居美国,位于美国东海岸的宾夕法尼亚州是他们最初也是最主要的定居地,在美国的其他15个州以及加拿大也有少量定居点。

  如今,有许多年轻的阿米什人经受不住精神与物质的诱惑,拥抱了现代生活,但这些融入现代生活的人仍然自称是阿米什人,他们当中不少人在年长以后,又自愿回归到“旧式”的阿米什人生活状态。据统计,在北美大陆,至今仅有约20万阿米什人仍然保持古老的宗教和生活信条,他们被称为阿米什人的“一小部分残余”,这些残余主要定居在宾夕法尼亚州、俄亥俄州、印第安那州和加拿大。他们穿着极其简单,男性大多是无领衬衫、古老的吊带裤,女性则穿着没有扣子、用别针之类来固定的蓝色或者黑色长袍,头上一般还要戴白色的便帽——没错,就是简·奥斯汀小说里经常提到的最简单的白色便帽。出门的时候,她们可能会在这顶帽子上再加一顶黑色的祈祷帽,用带子系起来,在下巴下面打一个结。

  一位胡须尽白身着吊带裤的阿米什马车夫就自称是“旧式”阿米什人,但他又令人惊讶地声称曾在二十年前到过中国,周游中国大部分地区,并在云南省香格里拉建设了一座现代化酒店。现在年纪大了,就又回到阿米什人“教区”,重新过上了“旧式”生活。见到记者来自中国,竟兴奋地说出了许多他到过的中国城市地名,比如北京、上海、西安、大同、曲阜、大理、昆明等。当记者问他,阿米什人有一个信条就是与外界隔绝,你为什么不远万里跑到中国,岂不与教规相违?这位阿米什老伯说,这很正常,许多阿米什人在年轻的时候并不遵守信条,浪迹天涯,他的二女儿现在就在北京。当在外面厌倦了的时候,他们就又回到阿米什人教区,回归“旧式”生活。

  对“骄傲”的恐惧和对“谦卑”的推崇

  “旧式”的阿米什人恪守的生活信条是:对“骄傲”的恐惧和对“谦卑”的推崇,骄傲通常指的是显示身分和虚荣,谦卑通常表达为“顺服”和“交托”。他们拒绝使用节省劳力的技术和设备,如拖拉机、收割机等,是为了能够在耕作中获得邻居的帮助,凸显族群间的团结与互助。他们不使用汽车,是为了与外界隔绝,避免招引麻烦。几百年来,阿米什人出行都是乘坐马车,或者是一种轻巧的滑板。他们不使用电力,是为了避免购买显示身分地位的电器商品,而在邻居间造成竞争。他们不照相,是为了避免造成个人或家庭的虚荣心。他们的孩子只是在族人自办的“私塾”识文断字,拒绝初中以上的教育,特别是理论学习,认为对日常的农场生活毫无帮助,只会引发个人或物质方面的野心。

  在有阿米什人居住的地区,马路上与穿梭往来车流相映衬的是,经常有古老的马车载着一家“古老的”阿米什人在那里自顾自前行。散布在田野林间漂亮的房屋,只要门前停放着马拉的车辆,房顶没有电线接入,长长的晾衣绳上晒着蓝色、黑色、白色的衣衫,在风中飘舞,那这家必定是阿米什人无疑。阿米什人虽然拒绝汽车、电力等现代的东西,却天生有一副经商的头脑。在他们的定居点周围,最吸引游客的是他们开办的家具商店、布艺商店、酱汁店以及菜市场。这些商店里出售的全是他们自制的产品,家具店里出售的家具全是阿米什男人手工打制的,阿米什男人在成家之前是要学会一门手艺的,这手艺一般来说就是木匠活。阿米什人的布艺店也有来头。每年收获结束后,阿米什人要举行庆祝活动,女人们就聚在一起举办所谓的“拼布蜜蜂会”,就是大家一边闲聊吃喝一边用旧衣服和剩布缝制拼布被毯。他们手工做出来的拼花被毯,还有脸部没有五官的布娃娃后来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想知道阿米什人是如何传承技艺的,到他们的酱汁店里一看便知。阿米什人的酱汁店是最吸引游人的地方,里面的酱汁有数百种之多,有各种面酱、辣酱、蔬菜酱和果酱,琳琅满目。玻璃门后边就是制酱车间,许多个大锅热腾腾地冒着气,旁边还有一个教室,年长的阿米什大妈正在给十几个阿米什女孩现场讲解如何制酱。阿米什人的菜市场受欢迎更是有道理的,因为菜市场里出售的所有瓜果蔬菜、肉蛋奶都是阿米什人生产的,当然是天然的,绿色的,没有化学污染的。

  “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

  2006年10月2日,一件枪杀案震惊了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送奶工冲进一间阿米什人教室绑架了十几名女孩子,在警察冲进去之前他开了火,结果阿米什女孩5死5伤,枪手也自杀了。当杀手要向女孩开枪时,一对小姐妹做出了成年人都难以做到的事情:姐姐说,你先开枪打死我吧。妹妹说,我当第二个。

  与世无争、推崇非暴力的阿米什人成了无辜受害者。然而,更令人惊异的是,当晚,阿米什人的代表就到了凶手家中,安慰他的遗孀和孩子,还成立了基金会帮助他的家人。参加凶手葬礼的有一半都是阿米什人,他们用具体的行动,表达对凶手的宽恕和对他家人的宽慰。

  阿米什人这样的做法来自他们的信条。很难一句话概括他们的文化。坚信上帝的阿米什人重视自由、和平、家族、团结、弟兄姐妹、反暴力、不从军、不接受政府的任何资助,信奉“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过无抵抗的生活,所以就有了上述惨案中令常人难以理解的举动。

  阿米什人这种信条也曾受到美国社会的责难。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阿米什人的和平主义引起了人们的不满,严重的时候,夜晚当阿米什人的马车经过时,会有人从路边向他们扔石头。

  阿米什人重视家庭,喜欢大家庭,平均每家有7个孩子,并且绝不与外族通婚。由于人口数量太少,由近亲结婚而产生的遗传病成为阿米什人生存最大的危机,因为所有的后人都来源于300年前那数百名漂洋过海而来的祖先。所以,阿米什儿童死亡率非常高,但“旧式”阿米什人却把这种现象当作“上帝的旨意”来接受,他们普遍拒绝婚前基因测试。不过,年轻的阿米什人也渐渐愿意用现代医疗技术治疗孩子,美国的阿米什人也开始与加拿大阿米什人联姻,以远交优势“复苗提壮”。马晓毅

TOP

宾州兰卡斯特县伊丽莎白城学院的研究人员推荐说,美国全国目前有超过22万5千名阿米什人。这个数字几乎是1992年的两倍。在那个时候的阿米什人已经扩展到了西至科罗拉多的16个新的州。今天的现代阿米什人驾着马车,用马而不是用拖拉机来耕地,阿米什人之间讲一种形式的德语。阿米什人不允许在家里和工作场所使用电力,这不是由于电力代表了现代化的程度,而是因为电力将会使他们与外部世界取得联系,但这恰恰是阿米什人希望避免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