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从翰香 主编:《近代冀鲁豫乡村》

从翰香 主编:《近代冀鲁豫乡村》

【近代冀鲁豫乡村】 从翰香 主编
目    录

前言(13)

第一部分 乡与村的社会结构
(撰稿人:王福明)

上篇  乡级社会结构及其演变
一  里甲、保甲等制度的历史考察(3)
1. 元代的农村社制(3)
2. 明代的里甲制(6)
3. 清代的保甲制与里甲制(7)
二  19世纪冀鲁豫地区县政权之下的区划与组织(10)
1. 清朝时“乡”为一地理概念而非行政区划(11)
2. “里”、“社”是赋税征收区划,亦成为人文地理概念(11)
3. “保”是真正的行政、治安单位(12)
三  乡级组织剖析─以宝坻县和定州为例(17)
四  1900年以后乡级组织的演变(41)
1. 警察制的创立(41)
2. 乡镇自治的夭折(45)
3. 1929年之后的区乡制(48)
下篇  村级社会结构及其演变
一  村落之起源、规模与外观(61)(p1)
1. 村落之起源(61)
2. 村落之规模(67)
3. 村落之外观(70)
二  清朝对乡村的控制:牌头、甲长与地保─以定州和宝坻县为例(77)
三  乡村自治组织之起源与发展:庙会、公会与青苗会(1850─1900年)(85)
1. 与庙宇相关的会与社(85)
2. 公差局与村公会(89)
3. 青苗会与乡村自治(92)
四  1900年之后乡村政权的建立及其活动(101)
1. 村长副的设立与地保的消亡(102)
2. 摊款与村界的确定(105)
3. 乡村政权的建立及其活动(108)

第二部分  市镇的勃兴
(撰稿人:从翰香)

上篇  集镇数量及其分布特点
一 晚清以前冀鲁豫地区“镇”的发展状况(119)
二 晚清以后工商集镇的勃兴(122)
1. 集镇数、集镇密度、集镇地域分布(122)
2. 集镇密集地区的社会经济(134)
中篇  集镇专业化趋势
   一 商工并茂的都市型市镇(141)
二 具有地域性市场功能的商业贸易型集镇(146)
1. 棉花集散中心(146)
2. 油料作物集散中心(152)(p2)
3. 烟草集散中心(154)
4. 商品粮集散中心(156)
三 以中转贸易为主要特色的水陆交通运输枢纽型集镇(160)
四 以成批生产和大宗集散手工业产品为特色手工业型集镇(167)
1. 以生产、集散土布为主要职能的集镇(168)
2. 以丝织业著称的集镇(174)
3. 以草帽辫业著称的集镇(177)
4. 以榨油业和烧锅业(酿酒)著称的集镇(181)
5. 以陶瓷业和玻璃制造业为主要行业的集镇(182)
下篇  集镇规模和集镇社会经济结构
一  人口规模(185)
二  商业规模(187)
三  集市与集期(190)
四  中心市镇的兴起及其地位和作用(191)
五  集镇的产业结构和居民的职业构成(203)
1. 农业和农户(204)
2. 手工业和手工业者(206)
3. 商业和商人(208)

第三部分  农业自然资源和粮食生产
(撰稿人:徐秀丽)

上篇  农业自然资源
一 光热资源及其利用(217)
二 水资源及其利用(225)
三 土地资源及其利用(235)(p3)
下篇  粮食生产
    一 粮食作物结构及其变化(246)
1. 各类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结构(246)
2. 各类粮食作物的产量结构(263)
二 各主要粮食作物的地区分布及发展状况(270)
1. 小麦(270)
2. 小米(281)
3. 高粱(285)
4. 玉米(290)
5. 甘薯(292)
6. 水稻(296)
三 粮食作物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统计分析(299)
1. 总产量(299)
2. 单位面积产量(303)

第四部分 手工业与乡村经济
(撰稿人:史建云)

上篇 棉纺织业
   一 1840年以前的棉纺织业(335)
   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传统棉纺织业(343)
   三 近代工业的冲击与变革(351)
四 棉纺织业的社会效应(368)
五 30年代棉纺织业的衰退与复苏(377)
中篇 柞丝绸、草帽辫及其他
一 柞丝绸业(385)
二 草帽辫业(395)(p4)
三 花边和发网业(407)
四 苇席与其他植物枝条编织(415)
五 食品加工业(422)
六 其他(434)
下篇 乡村手工业的综合评价
一 手工业与人口、耕地和农业之关系(439)
二 农村手工业的性质及作用(458)

第五部分 田赋和徭役
(撰稿人:郑起东)

上篇 田赋和徭役的沿革
一 地丁、漕粮和租课(473)
二 亩法与额征地亩和实际地亩(475)
三 田赋科则的依据─民田和官田(476)
四 田赋科则和田赋征收额(479)
五 田赋附加税(486)
六 差徭和兵差(495)
中篇(上) 田赋和徭役的征派
一 清代和民国的征收制度(499)
1. 里书、甲催和县役(499)
2. 官解和书解(500)
3. 串票、粮册和征解费(501)
4. 征收时间、滞纳处分和征收考成及蠲缓制度(504)
5. 自封投柜和里书制及包封制(506)
二 征收的积弊(508)
1. 浮收和匿款(508)(p5)
2. 卖灾和例灾(510)
3. 勒掯挪移和飞酒诡寄(511)
4. 买放和代垫(512)
5. 欠赋与豪绅抗粮(513)
6. 田赋科则的畸轻畸重和田赋制度的僵化(513)
7. 名目庞杂的田赋附加税和摊派(514)
中篇(下)赋役负担与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
一 农民的实际赋役负担(519)
二 华北农民与美、日农民赋役负担之比较(525)
三 影响农民赋役负担的因素(527)
四 赋役负担与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529)
五 废除可杂和减轻田赋附加税(533)
下篇 田赋制度从封建向资本主义的转化
一 田赋征收的货币化、制度化、标准化和封建等级标准的废除(535)
二 田赋制度的改良和田赋用途的变化(537)(p6)



[ 本帖最后由 caiseshamo0716 于 2015-6-11 10:51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耿羽 宝葫芦 +3 2011-8-10 15:17

TOP

终于给找到啦!!!感谢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