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端午节为啥不能变成体育节?传统端午强调争和斗

端午节为啥不能变成体育节?传统端午强调争和斗

中国新闻网 2011年06月02日 08:22 来源:北京晨报

  端午节为啥不能变成体育节?

  端午将近,近几年因为申遗、抢注等问题,端午节常常成为热门话题。然而在另一方面,除了海吃粽子之外,端午节原本的许多风俗,却已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而逐渐远离现实,这些包涵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恐怕将真的成为“遗产”。清华大学教授刘晓峰说:“传统节日并非不能融入现代社会,最重要的是,能否找到适合现代人生活的风俗和形式”。

  经典诵读

  ●午日以兰汤沐浴。《大戴礼记》

  ●午日,以五彩丝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长命缕,一名辟兵绍。东汉《风俗通》

  ●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岁时广记》

  ●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李斯

  【端午:从时令开始】

  在传统社会中,端午节是一个很特殊的节日。很多人觉得端午是纪念屈原的,是纪念这个那个的,其实都不是,它的发端,最初是和时令有关,这也是农业社会节日形成的一种重要渠道。

  端午节有很多别名,其中一个叫做五月节,我觉得这个名字叫出了端午的魂儿,它是时令的节。中国有一个重数节日的序列,一月一,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这个序列之中,端午处于中间。五月之前,天地节令从冬至春,从春至夏,是万物从复苏到生长的过程,五月之后,逐渐生长到旺盛的顶点,转而从生到杀,中国传统中认为秋天是杀的时令,所谓肃杀,“我花开后百花杀”,处决犯人也在秋天,叫“秋决”。中国人讲究阴阳的平衡转换,而端午,恰恰就是这个阴阳的平衡点和转换点,这就注定了端午节在传统社会中的特殊性。

  端午节的起源说法特别多。其实在节气、节日发源之初,中国还没有天下一统,书还没有同文,车还没有同轨,那个时代的中国,并不是一个文化,而是有很多的地域文化,它们有相似性,也各有不同,所以尽管都围绕着阴阳转化的中心,但风俗各有不同。后来天下一统,很多地方的风俗汇聚在一起,互相融合,有的丢弃了,有的融会一炉,内容就特别丰富,所以它是一个复合型的节日,这也正是它精彩的地方。

  【屈原:怎么成了端午代言人】

  屈原是端午节的一个标志性人物,而且象征性非常强烈。在传统节日中,这样的情况很少见。其实节日中有代表人物,甚至以人物事件而成为节日的并不少,比如寒食节中的介子推,七夕的牛郎织女,三月三中死了三个女儿的那个人,都是类似的情况,端午也非屈原一个人,还有伍子胥,汉孝女曹娥,甚至后来的秋瑾等等,但是论人物和节日联系之深,流传之广,影响力之大,还是屈原。很多节日中的人物,其影响力都在逐渐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生存方式的变化而逐渐变淡,唯独屈原,历久弥新。

  其中的原因,第一个是屈原本身。《史记》里说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他是一个有理想的人,是中国身怀治国平天下之志的士大夫的典范,但是他不被信任,反而受到迫害和排挤,这样的人在后来当然有很多,但是不要忘了,屈原所在的时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那时候的国不是中国,我们都知道屈原的国是楚国,而那个时代,诸侯国林立,仁人志士们合纵连横,到处寻找明君,所谓“君不正则臣投外国”,如孔子一般,他们忠诚的是整个天下,是周天子,而不是诸侯国。但是屈原不是,屈原说“狐死首丘”,他实际上是对故国家园无限忠臣,宁可怀沙自沉,也不去国离乡。在当时屈原的精神可能和别的士大夫格格不入,但是在大一统之后,中国历经无数次危难,外民族入侵,特别是1840年以来,局面更加危急,所以他的精神就尤为可贵了,可以查查民国至今的小学教材,少有不选屈原作品的。

  【传统:由生活而来,在生活中失落】

  有这么一个代表性的人物,端午的影响力自然日广。但这还不够,任何一个节日能够流传下来,必然是它蕴涵与大多数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

  因为节日融合的关系,端午节风俗的形成,放弃了一些地域性特别明显的活动,而保留了很多普遍性的活动,像喝艾酒防病驱虫、赛龙舟、包粽子等。

  所以说,端午节的流传和流行,正是因为它和绝大部分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个人在这一天都能找到和自己生活有联系的风俗。

  而到了今天,农业文明逐渐消退,城市化汹涌而来,有数据显示,中国的城市化已达到46%,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比如驱虫,城市里哪里有那么多的虫子?同时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农村人的生活与以前大不一样,有病吃药,有虫子可用驱虫剂等。因为原先传统的风俗习惯改变了,传统节日的生命力自然下降。

  像端午这样的传统节日,如果不随着人们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就要真的变成遗产了,成为博物馆里的文物、旧纸堆里面的记录。

  【现代:顺应时代,能否变成体育节日】

  其实节日的风俗本来就是随着时间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即所谓的移风易俗,有些东西不能适应,淘汰了,有些留了下来,还有新的东西加进来。

  今天我们说要保护传统节日,其实就是传统节日的变化和流传被中断了,如果它随时都和人们的生活紧密关联,不必保护自然生命力旺盛。

  但既然中断了,就要想办法连接起来,而不是放任其消失,也不是放在博物馆里保护起来,因为它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基因密码,是烙印在骨子里面的传承,是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的原因。我在国外十年,生活、日常行为很多都变化了,唯独没变的是我的胃,时常想吃中国饭,特别是到了节日,端午就想吃粽子,中秋就想吃月饼,有时候跑很远的路去买一块月饼,回来几个留学生一起吃。这就是基因密码,是文化的流传。

  但是在风俗习惯上,则很容易改变。所以,要让它能够适应生活状态的改变。以端午来说,其实很有发挥的地方,传统的端午活动非常强调争和斗,像龙舟、摔跤等,因此它最适合成为一个民族体育的象征,我们是不是可以因此发挥,把它变成一个全民的体育节日,把那些什么全民运动都放在这一天。再如射箭,射在古代是六艺之一,《礼记》中有大量关于射的内容,为什么我们不能恢复这个传统,把它变成一个全民式的运动呢?

  晨报记者 周怀宗

TOP

体育只是其中一部分,走在文献的道路上,脱离田野是危险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