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911神话:对一部纪录片的叙事分析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911神话:对一部纪录片的叙事分析

        按:本拉登被打死了,不知道这是上一出戏的煞尾,还是下一出戏的开场。“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不知道这个世界会因此变得更好,还是会因此变得更糟。谨贴旧文一篇,为这个日子做一个标志。

9.11神话
      
    911不是神话,但关于911的叙述已经变成了神话。——作者

    两个摄影爱好者来到纽约消防局的第一梯队第七车队,他们要拍摄一部反映消防员生活的记录片,最终,他们选定实习生东尼作为主角,东尼说他之所以选择消防员这一行,是因为现在只有这个工作才使你有可能成为英雄,他渴望成为英雄。但是,让他成为英雄的机会并不多,因为即是在纽约这样一个大城市中,火灾也是一种小概率事件。日子一天又一天地流逝,东尼只能偶尔跟着老消防队员们抢救一些根本称不上火灾的火灾,两名摄影爱好者也越来越失望、焦急,看来消防员的生活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充满挑战性和戏剧性,他们的片子似乎注定了只能成为一篇长长的流水帐。这种波澜不惊的长长的流水帐从六月一直流淌到九月。这天,是纽约一个常见的晴朗天气,消防队接到报警电话,附近街上的一个地井冒出煤气的气味,这是司空见惯的小事故,队长带上几个队员前去检查,摄影师也随之同行。正当队长用煤气探测器检查井口时,一架波音客机轰鸣着从头顶上低空掠过,一头扎进了不远处纽约世贸大厦的南塔,大厦立刻火焰冲天,浓烟滚滚,这一切都被摄影师摄进了镜头,此后,这一镜头不断被在全世界的电视台上反复重放,就像一个滚烫的烙印,刻骨铭心地烙在2001年9月11日这一天。
    摄影师没有想到他们等待已久的时刻会以这样狰狞、诡异的方式不期而至,他理所当然地随着队长开着消防车赶到出事地点,他们成了最先赶到世贸大厦的救援者,他们进去不久,另一架飞机又撞向了北塔,那个摄影师以及他的摄影机也成了唯一一位从世贸大厦里面从头到尾记录整个灾难过程的目击者。  
    以上的故事是一部名叫《摄影师亲历911》的记录片中讲述的。凤凰卫视重金购买了这部片子在亚洲的播映权,让我们能够在911事件发生后一年后的2002年9月11日重温那一天发生在纽约那惊心动魄一幕,也让我们目睹了在那个“改变世界”的历史时刻发生在一个纽约消防车队中的故事。   
    记录片是用一种平视的视角和私人化的叙述讲述故事的,摇晃的镜头、混乱的场景、粗糙的画面、嘈杂的声响、模糊的影像、平铺直叙的进程,没有刻意的雕饰,没有华丽的技巧,一切看起来都像是出自业余爱好者的DV习作,他们只是误打误闯才被卷进事件的中心,不经意间成了一次突发事件的目击者和记录者,他们的摄影机就像孩子那天真无邪的眼睛,惊愕而惶惑地看着眼前这突兀降临的灾难,不像那些被国家意志和集团利益严加控制的新闻记者,他们别有用心,有备而来,只会让你看到他们想让你看到的、听到他们想让你听到的,用他们的镜头和话筒操控你的思想、你的意识、你的意志,让你的话语和精神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意识形态的复制品。   
    但是,如果你果真被这些表面现象所迷惑,果真把那些惶惑的镜头视为天真无邪的眼光,那天真无邪的就是你自己了。最初,那两个DV爱好者的目光和镜头也许果真是纯朴的,但是现在通过电视网映进你眼帘的,与最初呈现在他们的镜头中的流水帐相比,已经面目全非,看看影片后那一长串介入这部片子制作、发行的机构你就知道,你所看到的已经不是那两个亲历911的DV爱好者眼中的911印象,而是一部被精心编排、剪辑、制作、阐释的影视作品,美国的国家意志和叙事方式依稀可辨。  
    你不难从这部记录片中分辨出好莱坞大片的修辞技巧,好莱坞大戏都是在一场空前的灾难中展开的,定时炸弹即将爆炸、空军一号就要坠毁、外星人进攻华盛顿、小行星撞向大西洋、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这次是被劫持的波音客机变成炸弹撞进世贸大厦。就像在好莱坞的大片中,巨大的灾难发生之前,先铺垫一些在消防队中经历的平淡、宁静、幸福的小日子,消防员训练、睡觉、喝酒、烤牛排、开玩笑……,在一个你已经开始厌倦的时候,祸从天降,劫机、碰撞、爆炸、火焰、蘑菇云、尖叫、混乱、四处溃散的人群,生死存亡之际,英雄出现了,消防队员驾着救火车呼啸着扑向摇摇欲坠的世贸大厦……,这些场面和情节是好莱坞大片屡试不爽的招数,也是观众们百看不厌的奇观,恐怖分子已经给备好了所有材料,记录片的制作者只要按照好莱坞模式将这一切天衣无缝地拼接到一起就行了。   
    英雄临危受命,力挽狂澜,最后,正义战胜邪恶,逢凶化吉,英雄归来。——在好莱坞影片中,灾难只是一场白日梦,醒来以后依然是云淡风轻,世界一切都没改变。可是,911却不是一场梦,两座110层的大厦灰飞烟灭,将近3000条珍贵的生命葬身瓦砾,300多名勇敢的消防队员和警察一去不回,灾难就在人们的眼皮底下实实在在地发生了。无路可逃的人们纷纷从几十层楼上跳下,留下沉闷的声响,死者的姿态远非电影中那样壮观,英雄尚未施展拳脚就消逝在无边的尘埃中,去得无声无息,这太不符合好莱坞的规则了,好莱坞的故事不应该是这样悲惨的结局。说也凑巧,那天虽然死了很多消防队员,虽然第一梯队第七车队的消防队员冲在最前面,但灾难过去后,就在人们为他们的安危担忧时,他们却全都安然无恙地返回了队部,而在居民们的夹道欢迎中,消防队员的全身而退更像是一次典型的英雄凯旋,居民送来了干粮、水果和饮料,就像中国人熟悉的老百姓欢迎子弟兵。就这样,记录片的镜头从恐怖的灾难现场移开,全神贯注于勇敢的消防队,恐怖事件的狰狞面相退出了视野,影片向人们呈现出一个伪“英雄凯旋”结局。     
    实在说来,911这天,在灾难现场没有英雄,即使你再有英雄气概,即使健美冠军施瓦辛格来了,也只能徒唤奈何,面对这种排山倒海、天崩地裂般的灾难,谁也无能为力,你只有撒鸭子逃命,那些献出生命的消防队员是无畏的勇士和可敬的烈士,但不能算得上真正的英雄,英雄应该能够在千钧一发之际力挽狂澜,克敌制胜。《终结者》中的施瓦辛格是英雄,因为他保护了未来战士、阻止了核浩劫,拯救了人类;《小鬼当家》中的小鬼头是英雄,因为他小小的年纪就独自一人打退了强盗,保卫了家园。但911中的牺牲的消防队员不是英雄,他们不仅无法阻止灾难的发生,甚至无法在灾难即将发生时救出被困的人员,他们还没有爬到着火的楼层,还没有救出一个人,就和大楼里面的人们一起同归于尽了。现实中的恐怖分子可不像电影中的恐怖分子那样,总是给英雄留下展现智慧施展身手的时间差。
    但是,美国人民需要英雄,美国的政治家也需要英雄。芸芸众生在大难临头之际,需要有人奋不顾身地拆除炸弹的引线。国家陷入危机之际,政治家们需要英雄模范凝聚民心,激发人民的信心和斗志。需要英雄的人们没有英雄也要为自己造出英雄,就像迷信的人们没有神也要造出神一样,那些挺身而出、临危赴难的消防队员们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塑造英雄的最佳原型,到了国家和民族需要的时候,即使你原本缺乏英雄气概,即是你根本不想成为英雄,也由不得你。英雄已经不再是他们自己了,他们已经成了公众情感的诉求对象,成了美国精神的象征,成了美国人民衷心敬仰的公众偶像。于是,清理废墟现场也成了展现其英雄气概的舞台,被影片浓墨重彩的呈现出来,尽管这在平时不过是消防队员的本职工作。据称,911后,消防队员确实已经成了美国人心目中的当代英雄,美国青少年把他们当成效法的典范,美国少女把他们当成梦中情人,消防队员已经成了当代美国精神的象征,美国总统布什在纪念911事件一周年的讲演中就说:“在面临严重考验的时刻,纽约市、五角大楼和第93号航班上的男男女女展现的精神体现了整个国家的精神。”在这样群情激昂的背景下,这样一部反映消防队员故事的记录片,你真相信那仅仅是两个DV爱好者在讲述他们的私人见闻吗?   
    美国是一个崇尚个人英雄主义的国度,电影中也常常是单枪匹马创天下的孤胆英雄,如西部片中的维恩、《第一滴血》中的史泰龙、《末日终结者》中的施瓦辛格,在911这样一部空前绝后的大片中,也该有一个这样的英雄出场。实习生东尼就是现成的主角,东尼有太多的理由被选中为故事的主角:首先,他是一个实习生,跃跃欲试,急欲建功立业,博取功名,他进入消防队就是为了圆他的英雄梦;其次,飞机撞击大厦时,他是一个人留守队部,几次想单枪匹马奔赴灾难现场,最后他真的去了;此外,小伙子体格健壮,一表人材,这是美国英雄必不可少的条件。   
    更重要的是,东尼是灾难发生后最后归队的一个,那天,队员们一个接一个地回来了,只有东尼迟迟不见归来,天色已晚,还是不见他的身影,大家都面露忧色,队长焦躁不安地在门口张望,观众也和队员们一样忧心忡忡,影片的解说者好几次强调东尼的不归,暗示观众东尼已经死了。但就在人们对东尼的命运牵肠挂肚时,奇迹发生了,一个身影从漫天红尘中走来,老天,正是东尼!大家望穿秋眼等待的英雄归来了。说实话,连我这个与911毫不相干、与东尼小伙子素不相识的中国人,在看清那个归来者是东尼时,都喜不自禁地低低叫了声:“好小子!”   
    一个多么老套的又多么精彩的英雄死而复活、凯旋归来的故事。在这里,编者刻意的剪裁可谓细针密缕、用心良苦,要知道,记录片是在整个事情已经过去一周年时播出的,整部片子自始至终穿插着劫后余生的消防队员对当时的回忆,许多队员都作为讲述者在片中出现了,回忆911当天的事情,足以表明他们都大难不死,让观众对他们的命运也就不必担心,但偏偏是故事的主要人物东尼,却自始至终没有作为讲述者露面。东尼想当英雄的念头,做了充分的铺垫,东尼在事后的缺场,又制造了足够的悬念,其手法足以与好莱坞大片媲美。就这样,生活本身的固有进程被完全剪碎,然后按照好莱坞的故事逻辑重新拼接。悬念是故事片的关键,悬念使观众对人物的命运充满关注,关注使一个人物成为主角,而主角则担当着整个作品的主题,现在,英雄归来了,戏已经做足了,影片该破题了。  
    “死而复生”的英雄东尼对着镜头说了一句振聋发聩的话:     

    从今而后,如果国家让我充当一个杀戮者,我会义无返顾!  
        
    听罢此言我倒吸一口冷气。谁敢在大众媒体上面对全世界公然鼓动杀人?除了恐怖分子,只有国家。东尼的话和布什、拉姆斯菲尔德的战争鼓动遥相呼应,东尼,这个消防队实习生,成了美国国家意志的代言人。   
   一个故事,如果它用大众化的修辞俗套体现了神圣的国家意志,那么,它就不再是一个朴素的故事,而是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神话。神话可能源于真实的历史,但对于神话,重要的不是历史的真相和一个民族基于历史真相对其命运的自我反省,而是利用对过去的想象为国家未来的行为辩护,包括利用灾难为复仇、战争和杀戮辩护。   
    2001年9月11日那天发生在纽约的悲剧,就这样在被一遍又一遍的复述和纪念中,变成了神话,变成了英雄诞生和美国正义的神话,布什在《纪念9.11一周年的电视演说》中说,911事件让“我们有机会在人类历史上书写充满希望的新篇章,一部勇气击败残忍、光明战胜黑暗的史诗。“《摄影师亲历911》不过是这一部神话史诗中的一个富于观赏性的插曲而已。2002年9月11日在四个地方轮番举行的纪念活动,让我们目睹了发生在当今世界最世俗的国家的一次壮观的神话建构仪式,以后,这种仪式还会年复一年的再现,911的神话还会被翻来覆去地复述。   
    也许,许多年过去后,这一神话会成为历史学家解构历史的一个绝好案例。


[ 本帖最后由 刘宗迪 于 2011-5-3 20:44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老师,导入论坛

TOP

关于真实的意思。  
神化与妖魔化都是一种戏剧化。日常所见电影几乎都是。直面日常真实的太少,恐怕也不大有人看。好像鲁迅先生的意思:人们只看到也希望看到英雄的耍酷和传奇,不愿意想到英雄也要放屁和瞌睡。生活经验告诉学生,英雄和杀人犯可能更多的源于偶然。但文化就在于怎么讲述这些偶然。把偶然事件理解为必然的线索,那这个历史就有了简单化的连续性,也有了价值预设的神圣感。

TOP

大才子,好文章!

TOP

听罢此言我倒吸一口冷气。谁敢在大众媒体上面对全世界公然鼓动杀人?除了恐怖分子,只有国家。东尼的话和布什、拉姆斯菲尔德的战争鼓动遥相呼应,东尼,这个消防队实习生,成了美国国家意志的代言人。   
   一个故事,如果它用大众化的修辞俗套体现了神圣的国家意志,那么,它就不再是一个朴素的故事,而是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神话。神话可能源于真实的历史,但对于神话,重要的不是历史的真相和一个民族基于历史真相对其命运的自我反省,而是利用对过去的想象为国家未来的行为辩护,包括利用灾难为复仇、战争和杀戮辩护。   


原来事件可以这样学术化地分析和解释!非常好的范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