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2007届辽宁大学民俗学研究生论文摘要

2007届辽宁大学民俗学研究生论文摘要

2007届辽宁大学民俗学研究生论文摘要
者:张岚
学科专业:民俗学
授予学位: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导师姓名:杨太
论文题目:医巫闾山歪脖老母信仰的文化解读
关键词:民间信仰  医巫闾山  歪脖老母信仰  文化解读  民俗学
摘要:民间信仰是一种伴随人类社会发展始终的文化现象,只要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就会有民间信仰的存在。在我国,民间信仰不仅仅是一种历史现象,还作为一种活态文化而存在。本文通过对辽宁医巫闾山地区的歪脖老母信仰的文化解读,试图重新梳理其文化脉络,整合其文化要素,将其置于动态的过程中考察和研究,力争提供一种新的思考方向,从而促使这种千百年来积淀的民间信仰朝着一种健康的可持续的目标迈进。 本文绪论部分主要对选题的意义目的、研究现状,本文所用理论、研究方法,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作以说明。 第一章主要介绍医巫闾山地区的概况,包括周边地区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背景等方面的内容。 第二章阐述了歪脖老母信仰的文化内涵,包括它形成的文化基础、具有的文化特征以及文化功能等等,为对其进行文化分析做出必要的铺垫。 第三章梳理了歪脖老母信仰的文化变迁,并且将其与医巫闾山的山神信仰进行比较,以分析影响民间信仰变迁的深层因素。 第四章完成了歪脖老母信仰的文化透视,着重将其置于现代化的背景下进行考察,结合现代性理论来探寻民间信仰在当代兴盛的真正缘由。 第五章整合了歪脖老母信仰所具有的价值并进行剖析,并试图探析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今后歪脖老母信仰的发展乃至于民间信仰的承袭与未来作出了阶段性的分析与引导,以使民俗学真正成为一种当下学应用学 本文将信仰民俗放在一个连接过去与现在、我群与他群的框架下进行分析,并从信仰的能动性入手,描绘出民间信仰变迁的过程、探求民间信仰变迁的原因,并在现代性的背景下完成对民间信仰的文化透视,研究其兴衰背后的深层内涵。使民间信仰作为口耳相传的民俗,在不同身份的民众的理解中,在文献与田野的互动中,呈现出多样的形态。它在当代的变迁与发展,也在特定时空关系下进行的,是将自身历史上的种种特质整合到当前状态呈现的一种历时的动态过程。


者:祁欣
学科专业:民俗学
授予学位: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导师姓名:曲彦斌
论文题目:《蜀语》等五种明代文献的民俗语言学解析
关键词:明代文献  蜀语  俗言熟语  古今谚  民俗学价值  民俗语言学
明代辑录俗言熟语的辞书颇多,本文以李实所做《蜀语》、陈沂所做《询蒭录》、杨慎所做《古今谚》与《俗言》、李翊所做《俗呼小录》为研究对象。其中收录的某些词条不仅在当时被广泛应用,而且在当下也具有典型的应用意义。上述五种文献蕴含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内容和重要的民俗语言学研究价值。但是长久以来,人们认为俗语过于粗鄙,难登大雅之堂,故而相关的研究成果并不丰富。这无论是对文献本身的研究,还是对民俗语言的研究都是不利的。有鉴于此,本文将对《蜀语》等书进行较为全面的整理与解读,并对该书的民俗学价值做出客观评介。 本文第一章主要介绍《蜀语》等文献的基本情况,如作者、成书年代、写作背景、作品版本、主要内容等等,以便能够深入的了解明代社会民众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模式。第二章着重分析了《蜀语》等明代文献的体例和训释特点,《蜀语》等书的资料极为丰富,不过书中也存在着一定不足,体例上并不完善,对所释词条不加分类、引用不合乎规范、释文中偶有错误等等。第三章主要论证了《蜀语》等书所收词条的百科全书性质,加以分类,并且解析具有典型意义的民俗语汇,深入剖析其中的民俗意识。第四章主要论述了《蜀语》等书在民俗学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它们提供了了解当时当地民俗生活的丰富资料,也在某些方面指导着现代民众的日常生活。 《蜀语》等书蕴含的民俗知识是十分丰富的,以民俗学的视角对它们进行分析阐释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对《蜀语》等书进行必要的语言学研究。语言学研究往往从训诂、考证出发,缺乏对社会生活的深入剖析。而民俗语言学的工作准则是从语言学角度研究民俗,从民俗学视点研究语言。因此,对《蜀语》等书的研究更重要的是以民俗要素为基础追溯语源,考释语义衍生流变和相关的文化涵义、文化背景,即采用民俗学视角进行研究。本文在把握语言学--民俗语言学--民俗学的内在关系的基础上,力求从社会历史、生活情境、民众心理等层面进行深入探讨。


者:代雪梅
学科专业:民俗学
授予学位: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导师姓名:江帆
论文题目:转型时期沈阳皇寺庙会的变迁研究
关键词:皇家庙会  商贸活动  变迁情况
庙会是依托于某个寺庙,根据特定的时令定期举办,并伴有一系列的娱乐和商贸活动。庙会集中体现了特定时节、特定场合的全民狂欢,是一种值得重视的社会文化现象。对庙会的研究涉及历史学、文化人类学、民俗学、宗教学等多个学科。庙会由崇神祈灵而来,祖先崇拜是庙会活动最初最基本的内容。目前,中国的一些城市仍然保留着一些寺庙,也相应保留有庙会活动,这往往表现为宗教与民俗的融合,是现代都市人对逝去岁月的历史记忆和城市特色文化及城市特色旅游的重要人文资源,如今庙会已经成为研究城市新民俗的重要载体。 本文以沈阳皇寺庙会为依托,沈阳皇寺当年是清王朝的皇家寺庙,皇家庙会在地位上有别于其他庙会的特点。2005年恢复举办的皇寺庙会成功跻身国内庙会的三甲行列。皇寺庙会如今不仅是民俗风情和民俗文化的集散地,并且演变成假日消费的方式,挑起了假日经济的大梁。庙会期间,举办了多种民俗文化活动。本文力图独辟蹊径突破传统的庙会研究范式,试将沈阳皇寺庙会置于现代社会转型时期这个大背景下,在该背景下来研究这一传统的民俗事象。本文共由五部分组成,分别为沈阳皇寺庙会的概况,现代社会转型期沈阳皇寺庙会的变迁,现代社会转型期沈阳皇寺庙会变迁的动因,沈阳皇寺庙会的功能阐释,寺庙文化对当代都市文化的发展意义。重点阐释第四章和第五章。 本论文运用田野作业与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庙会活动进行现场考察,针对研究对象的特点运用文化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庙会文化进行高屋建瓴的探讨。本文从多学科结合的角度出发,将闹市庙会活动置于其发生的具体文化场域、社会背景、时代特征中进行分析,同时通过都市庙会活动来透析寺庙文化对当代都市文化的影响。本文将庙会这一传统民俗活动置于现代大都市这一环境中去,通过庙会活动在当代大都市的变迁情况来研究传统民俗活动在现代社会的生存状态以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给予展望。


者:白云峰
学科专业:民俗学
授予学位: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导师姓名:杨太
论文题目:花馍的隐喻与礼俗的现实——以山西下村花馍礼俗为对象
关键词:山西下村  花馍礼俗  隐喻  民俗事象  口承叙事  民俗符号论
本文的研究重点是花馍礼俗,主要以山西下村为个案进行定点研究。全文运用民俗学、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以田野调查资料为主,辅以地方文献佐证,将民俗生活中的花馍礼俗视为一种具有传承性与变异性的民俗事象进行整体研究。目的在于揭示出当地民众在文化变迁中所做出的合宜的文化选择,强调作为文化持有者的民众对于花馍礼俗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探讨花馍的隐喻与乡村礼俗的现实,这是本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研究花馍礼俗并非追求规律的理论阐述,而是一种寻求各种可能性的意义解释。通过运用民族志方法论和民俗志手法,诠释下村民众的文化选择,探讨村落社会的内在秩序与运行法则,揭示村落的文化语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科学性的参考,这是本文所追求的社会意义。在全球化背景下,本文所追求的现实意义在于通过部分真实展现一种文化的多样性。 本文首置绪论,尾置结语,正文共分五章: 绪论交待了选题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第一章为山西下村花馍礼俗概述。主要介绍了山西下村花馍礼俗生成的自然与社会环境;花馍的产生与发展脉络;山西及其下村的花馍类型;重点比较了域内花馍礼俗:山西下村与山西定襄县宏道镇、域内外花馍礼俗:山西下村与河南沈丘。 第二章运用当代口承叙事研究中的表演理论以及相关学术理念,强调将花馍文本还原于特定语境”(context)下,将蒸花馍这一行为视为一种场景事件”(situatedevent),并将其还原于所发生的日常生活之中。通过这一场景事件中具体的表演者与花馍以及表演者之间的多重互动关系的展示,深入探讨这一语境背后所隐藏着的文化图式。在此基础上,挖掘了花馍礼俗的传承机制和花馍礼俗知识的延续。 第三章结合田野资料,尝试运用象征人类学、民俗符号论等相关理论来分析山西下村民众的作品,并洞察民众如何通过花馍象征符号来看待、感受和思索他们的世界。 第四章从多维视角审视花馍礼俗的文化功能。将花馍礼俗的研究视为一种历时性与共时性并重的过程研究。花馍是神与人、祖先与人沟通的媒介,借此强化了民众的信仰世界;它还是社会记忆的一种机制;也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此外,在丧葬仪式中,花馍凸显了女儿的角色和身份。 第五章探讨了花馍礼俗在现代社会的嬗变并展望其发展趋势。花馍礼俗在现代社会的嬗变主要表现在花馍礼俗的时空变迁:蒸花馍仪式的时间缩短、蒸花馍仪式的规模缩小;花馍礼俗持有者态度的变化。 花馍礼俗在山西下村的传承一直处于无意识状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民俗文化要继续生存,就要改变传承方式,由无意识传承转向有意识创造。如作为个人文化资本的花馍礼俗与作为村落文化资本的花馍礼俗。个案研究不仅要寻求理论上的归宿,更要有现实的指向,只是这样的设想还有待验证。 结语:在民俗文化传承与变迁的过程中,花馍礼俗担负起了表述和维系乡村日常生活秩序的职责。花馍凝结了传统的文化元素,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一个群体内部关系的精神面貌,这是花馍的隐喻。然而,在现代化的背景下,花馍礼俗的实践感具有模糊性,这是花馍礼俗的现实。我们不仅关注花馍以及花馍礼俗,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关注民众如何通过花馍礼俗来表达他们的地方性知识、生活智慧和生存策略的。在此基础上,实现民俗学研究学术取向的转换--从民俗到民识,并完成其知识再生产。


者:孟相男
学科专业:民俗学
授予学位: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导师姓名:杨太
论文题目:二界沟古渔雁民间文学研究
关键词:古渔雁  民间文学  民族文化  二界沟自然生境  海岛渔民创作  道德伦理观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文学作为一个民族世代传承的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种由民众创作而成、口耳相传的民间文化,成为了对各民族过去生活和历史的见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二界沟古渔雁民间文学,记录了人类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一种迁徙渔猎生活方式。但是由于官方对这样一群边缘人的书面记录寥寥无几,所以古渔雁民间文学就成我们开启那段历史的钥匙,对古渔雁民间文学的深入研究就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将通过对古渔雁民间文学现有故事文本的梳理和深层解析,来探寻古渔雁群体的历史、文化及生活观念等各方面内容,将古渔雁群体的生活作为人类生活史上曾经存在过的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来加以研究。 本文共包括七个部分,除了绪论和结语,主体部分共有五章。本文绪论部分主要是对选题的意义目的、研究现状,本文所用的材料、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理论创新和不足之处作以说明。 本文第一章是概述内容,主要是对二界沟自然生境的概述和对古渔雁群体溯源的阐释及其历史生活轨迹的介绍。 第二章对现有的古渔雁民间文学文本进行梳理,并对内容进行分类,概括和总结古渔雁民间文学的特点,并通过与定居式海岛渔民创作的民间文学相比较,来凸显古渔雁民间文学的特色和历史意义。 第三章也是本文的核心章节,运用生态民俗学、结构民俗学以及社会学、心理学等理论对古渔雁民间文学进行深层解析,展开对古渔雁群体信仰观、道德伦理观、婚姻观等各方面的深层探讨与研究。 第四章总结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渔雁民间文学的价值和意义。 第五章探讨在现代化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渔雁民间文学的保护措施及发展趋势。 结语部分主要是对古渔雁民间文学价值的肯定以及对其传承保护的展望。


者:冯军花
学科专业:民俗学
授予学位: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导师姓名:杨太
论文题目:山西怀仁旺火习俗研究
关键词:旺火习俗  禁忌习俗  人类学仪式
旺火习俗曾经是一项很普遍的民俗事项,在全国的很多地方都有,通过相关文献查阅,随着时代的发展,这项活动在逐渐的减少,甚至消失。而笔者所在的山西怀仁县这项活动还保存完好,每年正月县里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垒旺火。尤其是正月十五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垒旺火,并且成为人们重大节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当地人的心目中旺火已经被做为一种吉祥物来看待,人们普遍相信转旺火可以带来好运,在老一辈的眼里,旺火是神圣不可替代的。 尽管在今天这样一个提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社会,旺火还是独行其道,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它得到当地人的如此青睐?这是我们关心的问题。旺火习俗究竟还能走多远?究竟是该提倡还是该反对?人们众说纷纭。文章首先探讨了旺火习俗形成的生态环境和社会背景,继而对山西境内旺火习俗与怀仁旺火习俗进行比较,在第三章谈了旺火的实践应用和禁忌习俗,第四章阐释了旺火的象征意义及功能,最后一章对旺火习俗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在笔者看来,由于旺火是代代相传的,旺火信仰已经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头脑当中,这不是靠强制手段就可以制止的,需要时间,更需要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也需要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从而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这个问题,这样才能从根源上得到解决。笔者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更好的环保旺火出现,来取代煤炭旺火,形式变了,但是本质的东西还是不变,人们希望通过它来求吉的心理依然存在。 总而言之,旺火习俗是一项不会在短期内消失的活动,它还会继续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并发挥着作用。 文章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理论,从民俗学的角度分析了旺火存在于不同的岁时节日中,从人类学仪式的角度解读了旺火作为一种仪式的意义,也从民众心理层面解读旺火之所以经久不衰的原因。


者:何芳
学科专业:民俗学
授予学位: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导师姓名:曲彦斌
论文题目:《匡谬正俗》、《封氏闻见记》等五本唐代文献的民俗语言学解析
关键词:唐代文献  匡谬正俗  封氏闻见记  民俗语言学  俗语词  民俗语汇
民俗语言的主体部分包括民俗语汇和俗语词,它们是反映民俗文化各方面的重要载体。同时,作为一种自人类产生就形成的交流方式,民俗语汇和俗语词更是最鲜活生动的语言现象。 笔者即是以《匡谬正俗》、《封氏闻见记》、《资暇集》、《刊误》、《苏氏演义》等五本唐代文献中所收录的民俗语汇和俗语词词条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民俗语言学的解析。 本文在绪论部分中详细论述了《匡谬正俗》、《封氏闻见记》、《资暇集》、《刊误》、《苏氏演义》等五本文献的整体研究状况;接着又专门分析了上述五本文献的民俗语言学研究情况;同时,还指明了本文选题的基本内容、理论、现实意义、研究特色、创新之处、预期的学术水平及其不足之处。 本文的第一章对《匡谬正俗》、《封氏闻见记》、《资暇集》、《刊误》、《苏氏演义》等五本文献做了常识性的说明,即分别介绍了它们各自的作者(包括生平简介、学术成就)、内容、版本(自成书以来,可以查到的不同时期的不同版本) 在第二章中,本文从民俗语言学的角度切入,在理论上对《匡谬正俗》、《封氏闻见记》、《资暇集》、《刊误》、《苏氏演义》等五本文献进行阐述。先从整体上介绍了上述五本文献中所反映的唐代民俗文化风貌;接着运用民俗语源的理论,以民俗语汇和俗语词的语义演变为基础,探析民俗文化的背景、发展和内涵;最后结合生态民俗、信仰民俗、仪礼民俗等相关民俗学的理论,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等三方面着手,通过分析五本文献中的民俗语汇和俗语词的修辞心理,来揭示出特定时期人们的民俗意识,从而深刻地认识到民俗语言所体现出的历史意识以及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真实意义。 本文在第三章中,对《匡谬正俗》、《封氏闻见记》、《资暇集》、《刊误》、《苏氏演义》等五本文献中所记录的民俗语汇和俗语词进行现在学意义上的分析,旨在说明它们对民俗文化的传承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民俗语汇和俗语词是华夏五千载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一种跨越时空,在人们的口耳相传中所延续的民俗事象,它们是民众认识世界、感受生活的一种言不由衷的具象思维方式,也是传承民众生存方式、生活方式的一种语言文化。最后是本文的结语部分,从语言生态论的角度,思考了在当下语言环境空前复杂的局面下,词语合理与不合理使用情况屡见不鲜以及词语更新换代的速度之快,我们的汉语面临着生态危机的同时,传统的民俗语言要保持其恒久的生命力也在面临的严峻挑战,同时,指明了对民俗语言进行追根溯源的研究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者:毛丽荣
学科专业:民俗学
授予学位: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导师姓名:江帆
论文题目:收吓仪式的民俗解读
关键词:收吓仪式  江西永修马口镇  民间治病仪式  巫术  民俗解读  民间信仰
在民俗学、人类学的研究中,仪式研究一直是被关注的重点。收吓仪式作为一个地方的文化符号和代表,具有丰富的地域性和独特的文化特质。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江西永修马口镇地区的收吓仪式,这是当地广为流行的一种民间治病仪式,这种收吓治病的仪式在当地人看来是非常的灵验,并且之所以举行收吓仪式的原因大都是因为收吓对象患上难以应对的疾病。 本文拟要探讨的是收吓仪式存在的原因、存在的意义、仪式是以怎样的姿态存在等问题,笔者期望通过对仪式各个方面的解读,使读者能够了解到收吓仪式在当地民众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收吓仪式是不是迷信的行为?这种仪式是收吓师傅耍用手段迷惑百姓使其灵验?这个仪式有没有存在的必要?这些不作为本文将要论述的重点。 本文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针对选题的意义和目的、研究现状、所使用的研究方式方法、理论的创新以及论文的不足之处加以简要的说明。 第二部分为毛家自然村的信仰习俗概述,简要的说明巫术和医术的关系及其发展,简要的介绍了江西地区的巫术之风,并且就调查地点--毛家自然村的信仰习俗做了重点的说明的概述。 第三部分详细的介绍收吓仪式,从仪式的定义、仪式的传承人和分类,这三个角度对仪式进行全貌的描写。 第四部分是全文的行文重点。从符号学的角度解析仪式的象征意义、用多重实在理论对仪式所区分开来的两个世界进行探讨,用功能主义的理论来挖掘仪式的意义和作用、从客观的角度来探讨仪式被认为灵验的原因。 第五部分是本文的最后章节。主要是希望从收吓仪式历史变迁的角度来探讨仪式的变化和乡村变化之间的关系,并且对仪式的未来趋势做出自己的预测。 结语部分探讨的是在当代的学术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的去对待这些被我们一贯称之为迷信的民间信仰行为?


者:闻良
学科专业:民俗学
授予学位: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导师姓名:江帆
论文题目:西道村丧葬仪礼中出黑先生的研究
关键词:西道村  丧葬仪礼  出黑先生  出黑习俗  民俗文化
下载PDF阅读器
本文以田野调查为基础,综合运用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探讨西道村丧葬仪礼中出黑先生的文化角色和功能。出黑先生的身份具有多重性,他们熟悉生活环境中的乡里民情,主持日常生活中婚丧嫁娶、分家盖房以及调节纠纷等民俗事项,在民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得到民众的信任。出黑先生是整个丧葬仪式的核心人物,这一角色绝不是仅仅承担仪式的主持人和见证人的职责,而且起到组织民众生活、道德规约、联系官方和民间的作用,虽然他们秉承的理念现在看来带有消极和迷信色彩,但是这些理念确实活生生的存在于民众的意识形态中。 本文绪论部分主要对选题的意义目的、研究现状,本文所用理论、研究方法,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作以说明。第一章介绍西道村概况,包括西道村的空间坐落、时间坐标和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内容,正是这方水土这方人拥有出黑习俗。第二章阐述了出黑习俗,介绍了出黑习俗的历史沿革、出黑仪式展演和一位出黑先生的成长史,为下文的分析做必要的准备。第三章分析出黑习俗生成及承传背景,从出黑习俗产生的民间信仰基础、出黑先生的基本特征和出黑习俗的惯性控制力等方面探讨出黑习俗生成及其承传的背景原因。第四章结合民间权威理论,解析出黑先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文化角色及其功能,出黑先生是民众日常生活的组织者,是传统道德观念的维护者,是官方和民间联系的中介者。第五章整合现代社会出黑习俗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展望出黑先生的未来。 现实生活中以出黑先生为代表的民间文化传承人在民俗事项中往往有突出的技艺或才能,他们是民俗文化的重要传承人和习俗规范的主要支配力量。民俗传承关键在于传承人,民间文化传承人是民俗文化的积极携带者,是民俗经验最丰富的民俗活动操持者和民俗知识的集散者,在民俗行事中往往有突出的技艺或才能,他们基本上是民俗文化的传人和习俗社会规范的主要支配力量,所以应该对民间文化传承人予以更多的关注。


者:刘芳
学科专业:民俗学
授予学位: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导师姓名:江帆
论文题目:从明代民歌解读明代的婚恋观念
关键词:明代民歌  婚恋观念  民俗文化  文学创作
民歌是篇辐短小,以抒情为主的民间诗歌的总称。它不仅数量甚多,而且种类繁多。在明代,民歌达到了最兴盛的水平。明代民歌中表现民众生活的内容非常丰富,且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它的分布和流传范围非常广泛,无论男女老幼均爱听爱唱。而明代民歌当中所抒发的大胆的爱情观念也成为了有明一代推崇和追求的时尚和主流,这些民歌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古代民众对生活寄托的理想和愿望,以及通过民歌所享受的爱情的愉悦,虽然有些民歌中也表现了民众生活的苦闷,但从民歌中戏谑的语言和欢快的节奏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民众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幸福的追求。本文试从社会、历史、生活等方面考察明代民歌中的婚恋观念。 本文绪论部分主要对选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对象的界定、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及研究理论、方法和不足作以概述。 第一章首先对明代民歌产生的环境进行了分析。明代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是民歌生成的土壤,同时市井生活更是明代民歌生长、发展的现实沃土,也只有借助于民间文化力量的推动,才促成了明代民歌的发展和繁荣。 第二章梳理了明代产生的大量表现婚恋题材的民歌作品,如冤家跳槽等民歌及表现妓女生活题材的民歌作品,并对字里行间大胆的情感抒发进行解读。 第三章着重分析了明代的婚恋观念,从传统的婚恋观出发,然后从中窥视新的婚恋观。 第四章从娱乐、宣泄、补偿等方面对明代婚恋题材民歌的民俗功能进行了阐述。 第五章主要是从明代婚恋民歌的价值、意义及其贡献方面进行阐释。明代婚恋民歌对感情的肯定丰富了性灵说与明代文学中的性情观,它通过充实去情的性灵说,使性灵说中融入了情欲的观念。同时,明代婚恋民歌推动了社会各阶层间的对话交流,使处于不同阶层之间的群体有了相互交流的机会。而且这一切总归是明代文化的突出特征,明代婚恋民歌有力的将明代俗文学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民间文化的流动也随之加快了起来。 本文虽从明代民歌入手研究明代的婚恋观念,但正如钟老所说民俗学是一门现在学,民俗的魅力也恰恰是从传统中窥视当今的生活,它可以给我们现代生活以积极的借鉴,如我们可以从明代民歌当中看到现代民歌的发展因素,也可以透视出明代浪漫洪流中给现代生活带来的美好向往,在明代民歌这面镜子当中蕴藏着太多现代生活所必须的营养,它可以给予现代社会从民众生活到文学创作等众多领域以灵感和启迪。


者:陈曲
学科专业:民俗学
授予学位: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导师姓名:杨太
论文题目:屋墓混建丧葬习俗的深描与阐释——以重庆宝花村为个案
关键词:屋墓混建  丧葬习俗  重庆宝花村  利益诉求  社会价值  丧葬文化
本文是以重庆市梁平县云龙镇宝花村的丧葬习俗为主题的个案研究,研究主旨在于超越个案本身,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本文首置绪论,尾置结束语,正文共分三章: 绪论部分交待了选题意义,提出了笔者在民俗学学科建设、社会价值等方面的学术追求。相关研究回顾部分陈述了以往的相关研究,通过文献综述与学术谱系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意识,为笔者的研究在丧葬文化研究的学术史脉络中进行定位。在研究思路与资料来源部分交待了笔者田野调查采用的方法和论文资料来源的途径,说明了笔者的调查方法、观察视角、研究对象、分析主体。 第一章介绍了宝花村的时空坐落、自然环境、村民的生计方式、丧葬习俗概况以及该村落所出现的打工热潮等生活背景,确立了研究个案的具体时空单位。 第二章进行了屋墓混建村落的丧葬习俗解析,介绍了丧葬活动的来龙去脉,在葬礼活动最初的选址活动中,诠释了风水先生这一角色的作用,墓地选址过程中相关村民之间的人际互动。在完整的丧葬仪式过程中,详细介绍了烧落气钱坐夜、出殡、下葬、哭丧等环节,阐释了相关环节所附着的村民们的祖先崇拜、风水观念面子观、想象利益的诉求等各种复杂的精神活动。在村民日常生活中的祭祀活动中,描述了村民们年节的祭祀习俗与返乡人的祭祀行为。 第三章重点观照屋墓混建习俗背后村民们的观念世界,从祖先信仰、现实生存压力、灵魂仪式等多维度阐释了习俗产生的观念原因,认为屋墓共存的社区是村民现实世界与观念世界两者的折中。 结束语部分提出了问题与思考,指出葬礼的隆重与生者的焦虑是摆在当下村民面前的对丧葬文化如何认识的两个难题,并以此引发在养老方面如何老有所养、老有所终问题的思考。如何正确认识丧葬文化,如何从静态的人墓共存社区发展、升华为老有所养、老有所终、人人和谐共存的和谐社区是本文从微观个案出发引发的思考。


者:李婷
学科专业:民俗学
授予学位: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导师姓名:杨太
论文题目:试论中国葫芦崇拜
关键词:葫芦崇拜  民俗文化  生殖崇拜  非物质文化遗产
葫芦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在民俗生活中,它的作用与地位更是不可缺少的。在民俗生活的各个方面,它都在大放异彩。笔者将在这篇论文中对民俗生活的中的葫芦进行多层次的解析,分析它在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存在意义。 葫芦在民俗文化中占有的不可或缺的位置,具有十分久远的历史。将民俗调查中得到的材料与相关的文字记载对照研究,能找到由实用到象征再到信仰这样的一条轨迹,由于原始社会早起的生产力水平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低下,葫芦在民众的生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能够给原始初民所提供的生活上的保障,导致葫芦文化的生长。文章的第一章将解读葫芦文化的发展的土壤。 有了葫芦文化产生与发展的必然条件,葫芦文化便在中国的土地上,在中国的文化系统中蓬勃的发展起来,文章于第二章对其进行了各个方面的考察,来抽丝剥茧的找到葫芦在生活中的具体的,实在的存在。 作为人们生活中的面面俱到的一个文化符号,我们需要找到其作为符号存在的具体意义。葫芦在的生活中不仅是一个实用的物品,它在人们的意识中更是一个崇拜的对象。在远古恶劣的生活环境中,人类的寿命平均不到40岁。因为如此,人们对于拥有众多种子的、形状圆满的外形以及其顽强的生命力与繁殖能力的葫芦开始重视起来,希望能通过对葫芦的崇拜来获得它的顽强的生命力以及超强的繁殖能力。这就是人们通过植物生殖和人类生殖相交感、相互催化促进的巫术信仰。由于存在在人们中的深刻的心理、意识的原因,当人类开始探索人类是如何产生的这样深奥的问题时,葫芦就成了代表生殖和多产的寓体,被人们置于放到了极高的高度来予以崇拜,进入生殖崇拜的事业。 当代社会民众对葫芦文化的认同以及在社会商业活动中对于葫芦或葫芦文化的应用,显示出这一古老的文化正在焕发着新的生机。虽然它失去的以往的某些功能以及其存在的依托,但是由于葫芦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只要给它足够的重视与应用,它也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在在现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环境中,葫芦必将恢复其身份与地位,在当今社会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扬与光大。


者:许静
学科专业:民俗学
授予学位: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导师姓名:江帆
论文题目:张山营民间刺绣文化解读
关键词:民间刺绣  民间艺术  自然神崇拜  民俗文化  张山营
民间刺绣是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态,民间刺绣广泛依附于民俗事项中,并成为一些民俗事项完成和实现过程中重要的形象载体。民间刺绣是劳动者在特殊的历史、文化、生存背景下创造的民间艺术,是比较稳固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中构筑的劳动者的精神世界,其所包含的文化价值已超越其本身的审美意义。 张山营民间刺绣反映了山地居民对自然神崇拜,保留了山地居民对自然神敬畏、表现了山地居民率真、质朴的文化精神,记载了山地居民曾经有过的万物有灵的信仰阶段和与自然界的动植物相依存的生命状态。这是人类生存和延续的情感基础,具有珍贵的文化史价值。 张山营民间刺绣作为一种民间艺术文化,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心理因素,本文主要采取田野作业和文献梳理的研究方法,同时运用社会学、文艺学、历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对张山营民间刺绣进行文化分析。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张山营概况,包括张山营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历史概况;第二部分介绍张山营民间刺绣的形式特色,其中涉及了张山营民间刺绣的历史溯源;第三部分介绍张山营民间刺绣的三个审美特点:民俗美、功利美和以日常生活为审美对象;第四部分介绍张山营民间刺绣的三个民俗功能:女性的成年礼、争取社会地位、刺绣者情感宣泄的承载器;第五部分介绍张山营民间刺绣文化的现状及发展设想,结语中介绍了现代化中民间刺绣的再发展。 本文尝试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张山营的民间刺绣进行解释性研究,追溯其历史发展的源流,解释其包涵的丰富的民俗和文化内涵,进一步阐释其在历史及现代的功能和作用,达到对民间刺绣做出全面的理解目的,进而使民间刺绣得到更好的保护,从这个意义上讲本文有实践和理论的双重意义。 文化是一种历史,其意义在于世代相传。我们所看到的民间刺绣实际上只是一种符号,更为重要的是隐藏在其后的符号象征意蕴和集体力量。这是我们文化生长的土壤。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研究看似日益远离我们的民间刺绣仍有其现实意义。


者:赵洪娟
学科专业:民俗学
授予学位: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导师姓名:江帆
论文题目: 黑龙江洛村礼物交换研究
关键词:黑龙江洛村  礼物交换  馈赠行为  民俗场景  屯亲关系  人情圈
礼仪之邦的中国,中国人对于礼物交换向来重视,馈赠行为普及下,馈赠物事无所不含。礼物成为人际互动的基本媒介,通过礼物交换,有助于人们在交往互动中与他者关系的维系、创造与转化,最终使得社会运作更为有效。这也就是莫斯所说的:要走出自我,要给予--无论是自发的还是被迫的这种原则是不会错的 本课题以黑龙江洛村作为研究的中心场域,其它相关村落作为对比研究场域,透过俗民具体的民俗活动聚焦其中的礼物交换,这些民俗场景包括俗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仪式性的人生仪礼以及民间信仰展演的场景,分析不同的民俗展演场景中,充当礼物的载体是不同的,也就是说礼物的物质性是与其场域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礼物的物质载体不同,其建构的关系也是不同的,日常生产生活的互助有助于建构村落内部的屯亲关系,而仪式性的人生仪礼又是发展外围人情圈子的机会,不同群体的民间信仰又可以建构起入神之间的交流方式,可见不同的人情圈子对家户的意义是不一样的,这就暗含了礼物流动的方向是有规律的,对于洛村这个移民村落来说,礼物流动的方向是有发展趋势--外围关系圈子。 随着民俗文化的变迁,礼物交换的表现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但是洛村的礼物交换依旧是道德意义的,而不是单纯的物质工具 论文结构和主要内容第一章主要对黑龙江洛村的来源及其亲属结构做以概括性的介绍,以便深入理解山东移民的族群认同概况。 第二、三章运用阎云翔的礼物分类方法,做了日常生活和仪式性礼物交换的分类,通过对比阐释物质交换的族群性特点。 第四章仍秉承莫斯对于礼物的整体呈现理论,把保家仙信仰作为特殊的礼物交换。 对礼物的分类是想建构礼物物质内容与礼物交换情景是浑然一体的观点。 第五章运用人情圈的概念对人情地图--礼单进行了详细分析,主要是想解构礼物与人际的互动。 结束语部分结合洛村礼物交换风俗的变换特点指出:礼物交换的道德意义。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