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俗学席明纳:赫尔曼•鲍辛格和图宾根的“经验文化学”

民俗学席明纳:赫尔曼•鲍辛格和图宾根的“经验文化学”

报告人:
吴秀杰(德国马普社会人类学研究所 研究人员/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Social Anthropology, Research Fellow)
讲座时间:1月4日(周二) 上午九点半
地点:北师大文学院励耘报告厅
主持人:杨利慧



内容简介:
赫尔曼•鲍辛格(Hermann Bausinger, *1926-)从研究德国西南地区方言和民间讲述行为入手走进民俗学领域,以《技术世界的民间文化》(1961)一书对德国的传统民俗发出了挑战之音声,借助于作为讲席教授的影响力资源,顺应着1968年青年运动的“文化革命”趋势,引导着图宾根的民俗学转向社会科学并于1970年将图宾根的民俗学更名为“经验文化学”。这一专业命名在整个德语界的民俗学中是独一无二的,但是没有哪一个从民俗学衍生出来的学科,无论其被称为“欧洲民族学”、“文化人类学”也好,或者干脆保留着“民俗学”的旧名称也好,都不可能对鲍辛格和他的图宾根研究所视而不见,他的著作也被翻译成英语、日语和意大利语。鲍辛格以以丰富的地方性知识、细密精致的分析能力、以小见大的独特眼光、睿智而犀利的表述方式为解读半个多世纪以来德国西南地区的文化社会进程贡献出一份不可多得的丰富的文化盛宴。他被同事友好地称为“一位心甘情愿的乡巴佬”、同行们也充满敬意地称他为“日常生活的启蒙者”。2006年,为庆祝他的八十华诞,一本题名为《日常生活的启蒙者》的对话体学术自传出版了。在这本书中,四位来自图宾根的学者(三位民俗学者、一位历史学者)围绕着他学术生涯中的七个关键词(路径、传统、微末之事、转折、乡土、跨境、定位)以与鲍辛格对话的形式,串起他对自身学术历程、学科发展史的回忆和评论。报告人以本书勾勒的框架为基础,简要评介鲍辛格及图宾根的“经验文化学”。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期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