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郭军宁]邺城的故事(二)

[郭军宁]邺城的故事(二)

邺城的故事(二)
郭军宁


     灰飞烟灭邺城的繁荣并未在曹魏时代达到高峰。
     东晋末年十六国时期,后赵(公元335~350年)建武帝石虎迁都于邺。石虎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好大喜功、生活奢侈。他对邺城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扩建和增建,重修了东、北城门,建齐斗楼、九华宫、观雀台、太武殿、华林苑、阅马台和三台。铜雀台原高十丈,石虎在其基础上又加高二丈,在台上建五层楼,高十五丈,使之巍然崇举,其高若山。铜雀台上的窗皆用铜笼罩装饰,日初出时,流光照耀,光芒四射。又做铜雀于楼巅,高一丈五尺,舒翼齐飞。每逢夏秋,云雾在台腰缭绕,素有“铜雀飞云”之美景。
     东魏(公元534~550年)都邺16年,期间用4年时间新建了邺南城。南城紧靠北城,北城的南墙即南城的北墙。南城东西6里,南北8里60步,总面积比北城还要大。南城继承了北城结构严谨、布局合理的优点,增设了东、西市,扩大了商业区。城门增立14个,东西各四,南北各三,方便了交通。此外,还凿渠引漳河水环绕城廓,显得城墙高大雄伟,气势威严。
     接下来的北齐(公元550~577年)也有可圈可点之处。北齐是南北朝时的北方的一个王朝。公元550年,文宣帝高洋建都邺城。高洋崛起时颇有作为,使北齐成为与当时陈、北周三国鼎立中最富的国家。但他后来以功业自傲,腐败起来。公元556年,高洋征调民工30万,修建三台及附近宫室。经过历朝多年营建,邺城变成了一个从六七里外即可见到的“台苕亭巍峨若仙境”,可与中国六大古都相媲美的宏伟壮丽的大都市。
     在政治和文化上,北齐实行灭道扬佛的国策,不惜人力物力修建佛寺,开凿石窟。仅都城邺下京畿之地,大寺约有4000所,僧尼将近8万人。2002年在邺城遗址发掘的东魏、北齐皇家佛寺塔基,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印证了当时佛教文化的兴盛及其处于的中心地位。
     300多年来,邺城的主人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总换霸王旗。北齐隆化元年(公元576年),历史的天空风云再起,次年,北周攻下邺城并统一了北方。然而不过三年,北周的皇权被杨坚篡夺,北周变成了隋朝。公元581年,杨坚称帝。北周开国功臣尉迟迥不服,据邺城反抗,但被杨坚打败。杨坚为了杜绝后患,将邺城居民南迁安阳,又放一把大火将邺城焚烧殆尽。六朝繁华瞬间灰飞烟灭。
     熊熊的大火使邺城的辉煌戛然而止。被火烧掉也许还会再生,然而邺城至今仍未凤凰涅盘。除了人为因素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漳水泛滥,邺城在漳河多次的泛滥中被泥沙掩埋。经考古发掘得知,两城的城垣均在地面50厘米以下。现在地面上仅存的是完整的金凤台和铜雀台的废墟(长60米,宽20米,高5米)。
     见此情景,笔者不禁咏起古代诗碑上的诗句:“铜雀今何在,漳河空自流”,感慨人事的沧桑和历史的无情,沧海变桑田。(完)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本网发布时间:2008-8-19 10:20:34

TOP